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8|||
在近日结束的“两会”上,某位中国领导人在分组讨论中,曾经对会议代表说:教育、医疗和住房这新“三座大山”,有两座就在她分管的领域,她非常真诚的希望大家能就此提出好的建议。
其实,关于新“三座大山”的说法,多年前就已经广泛流行,但出自于领导人之口,这回还是头一次。看到这则报道后,笔者觉得眼前一亮,这些天来也不由得琢磨这个问题,有些感受不妨写下来与网友交流。
在中国出现新“三座大山”,这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换句话说,在教育、医疗和住房这些直接涉及民生的领域,改革并不成功,引发了许多非议,老百姓也的确被这新“三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气来,尽管国家对此采取了不少补救办法,但至今效果并不明显。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在于盲目地推行市场化,忽略了公益性这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要求,似乎一切事情通过走市场化道路就能得到解决,其结果是把重负推到了社会,让老百姓承受了不该承受和难以承受之重。
事实证明,“吴市场”倡导的市场化,固然是对内搞活的必要途径,也是商品经济条件下不能不采取的做法,但“吴市场”如果搞成无处不市场,那就等于抛弃了公有制为主体的固有优势,也弱化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决不是“中国特色”的应有之意。
从理论上讲,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离开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社会主义就无从谈起。公有制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国家掌控土地、矿山等重要资源和涉及国民经济命脉的重大产业;二是在社会分配领域实行广泛的公益性,亦即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中国改革开放搞了30多年,坚持公有制为主体这个根本问题没有变,否则“中国特色”的后面就很难冠之以“社会主义”。然而,在践行公有制的两大特征方面,前者始终是不动摇,后者则往往有所懈怠,或者说是把握的不那么好,一切指望市场化来解决就是最大的失误,也违背了公有制的基本要求。
上面这些看法,决非“抽象”的理论,而是直接影响中国改革和发展的重大理念问题。人们都很清楚,自教育、医疗和住房领域全面推向市场化开始,新的“三座大山”就在逐步堆积,直到有一天,老百姓开始有了上学难、看病难和买不起房子的强烈感觉时,新“三座大山”就已经实实在在的背在身上,各种社会问题也日益凸显。
从这些年的情况看,撼山易,撼“三座大山”难。尽管国家在关注民生问题上越来越重视,在改善教育、医疗的政策、条件和抑制房价以及解决普通民众住房方面,采取了许多积极措施,但这方面的问题已经是积重难返,而与相关利益集团的博弈也愈发激烈,虽“挖山”不止却成效并不显著。
现在看来,要想尽快搬掉新“三座大山”,必须确立一个明确的思想,这就是重新确认教育、医疗和住房问题的公益性,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办法不是靠市场,而是应以国家为主市场为辅,国家带头挑担子,让老百姓逐渐减负,这也是使改革成果更多惠及民众的最实际体现。
试想,如果光靠捐资办学,教育条件如何才能得到根本改善?在这次“两会”上,有代表回到贫困家乡走了一趟,感觉上学条件还是如同40年前一般,这在山区和贫困地区肯定不是个例。就医疗问题而言,如果医院依然走市场化道路,收红包、靠卖药赚钱、乱收费等问题如何才能杜绝,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又怎能得到遏制?住房问题更不待说。现在有人竟然断言,住房完全依赖市场调节和政府放弃调控,房价自然就会下跌,如此“市场万能论”,无疑是典型的误国害民论!
新“三座大山”造成的问题和引发的教训,强烈呼唤社会公益性的尽快归位,这也是最终搬掉新“三座大山”的必由之路,舍此不会找到更好的办法。这其中,当然要花钱,而且要花大钱。国家现在并不缺钱,关键是如何分配好,使用好,不要花在不该花的地方,不要去交冤枉的“学费”,更不要成为贪腐官员和利益集团的“钱袋子”。
过去我们搞革命,非常清楚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谁,谁就会成为革命的主体力量和依靠力量。现在我们搞改革,同样要明确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谁,这个目的搞清楚了,改革的主体力量和依靠力量用不着吹响“集结号”,自然而然的就会汇聚到改革的旗帜下。下决心尽快搬掉新“三座大山”(当然也包括“入托难”、“养老难”等),这是当下中国的民心所向,深化改革如果抓住了这个“纲”,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必将会出现一个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