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田一枫的博客 //www.sinovision.net/?152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东方欲晓 莫道君行早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美能否共建亚太“新秩序”?

热度 4已有 3867 次阅读2012-6-7 13:02 |个人分类:战略评论|系统分类:军事| 亚太 分享到微信

美国重返亚太,不仅是有备而来,同时在战略上也有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方针。建立以美国为领导的亚太“地区架构”,或者说是由美国主导的亚太“新秩序”,就是其中的关键环节。

在美国看来,从印度洋到美国西海岸,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有占世界一半的19.3亿人口,有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最为信赖的盟友,有中国、印度、印尼等新兴国家,还有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经济和贸易,GDP高达5.7万亿美元,也是世界上经济增速最快的地区。人们普遍认为,21世纪是“太平洋世纪”,美国的目标则在于把它变成为“美国的太平洋世纪”。

建构以美国为领导的“地区架构”,是美国新亚太战略的“核心”,也是其重返亚太后首先致力于展开的工作。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曾明确表示:一个强大的“地区架构”可激励合作,抑制挑衅和坏行为。这一架构需要持续努力,需要坚强的伙伴关系,重要的是,还需有美国的领导。美国在亚太地区外交、经济和军事的所有行动,皆为实现这一目标。

美国不仅强调这项任务具有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的全方位特点,而且提出了在工作中将遵循的六个行动方针,这就是:加强双边安全联盟;深化与新兴大国的工作关系,其中包括中国;参与区域性多边机构;扩大贸易和投资;打造一种有广泛基础的军事存在;促进民主和人权。

现在回过头来看,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步骤,正在按照其既定的方针和计划,一步一步的走向展开和落实。这期间,美日、美韩、美澳(包括美菲)同盟关系,都得到很大加强,这就使得美国站稳了脚跟。美国也明显改善了美中关系,两国战略对话机制得到新的发展,显示了美国注重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的意愿。美国还加入了东南亚合作条约,高调参与东盟以及其它多边机制的活动和对话,美国的声音和影响都明显得到加强。更重要的是,美国加快实施“战略东移”,军事部署的重点逐渐转到亚太,几年后60%的舰队都将部署到这一地区,美国的“军事存在”将表现得更为突出。

综观这些情况,不能不说美国的战略意识非常清晰,战略步骤非常明确,战略计划和实施也非常到位。所有这一切,都是在实现其新的亚太战略的“核心目标”,即建构一个以美国为领导的新的亚太“地区架构”,而这一架构现在已经有了雏形,不远的将来则会逐渐成形。

所谓“地区架构”,实际上反映了一种地区战略格局或地区秩序。它具体表现为:这一地区将以何种力量作为主导,这种主导力量与其他力量将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地区内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形势,将朝着何种方向发展。美国在亚太地区建构的“地区架构”,就是未来的亚太地区战略格局或地区秩序。美国自然期待自己成为这个格局或秩序中的主导力量,甚至是发挥主要领导作用。

对于当今世界的战略形势,相对于以往“两极”格局,我们往往用“一超多强”来加以界定。但从冷战后几十年的情形看,尽管多极化在加快发展,但从整体上说,“多强”谁也取代不了“一超”,我们这个世界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就是“单极”世界,是在实行美国和西方国家主导的世界秩序。现如今,美国正在把维护这种“单极”世界的战略理念,逐步移植到它认为比大西洋地区更为重要的亚太地区,建构以美国为领导的亚太“地区架构”或地区秩序,其全部要义就在于此。

面对这种新形势,中国将何去何从?如果就全球范围而言,中国不仅无力同时更无意挑战美国的“领导地位”,过去所说的中国“融入国际社会”,实际上也就是融入以美国为领导的“全球架构”,或者说是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中美在这方面虽有磨擦甚至冲突,但中国也尽可能弱化所谓的“挑战者”身份。然而,在亚太地区特别是东亚地区,情况会有不同。中国作为这一地区的大国,不仅利益攸关,而且也决不能让别人把自己边缘化。对于美国正在加速建构的“地区架构”或地区秩序,中国必须做出重大抉择,而这种抉择对未来中美关系和东亚的战略形势,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在美国淡出亚太特别是东亚的20年间,这一地区并非处于“无架构”或“无秩序”状态,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一起,已经共同建立起一种新的地区秩序。诸如:在东南亚地区,以东盟为主导、中国和其他国家参与的地区政治秩序;以中国-东盟自贸区为代表的地区经济秩序;东北亚地区以中日韩对话与合作为主导的地区政治经济秩序;以及由中国倡导的“合作安全”的新安全观,以“六方会谈”为框架的朝核问题多边安全对话机制等。可以说。东亚乃至亚太地区新秩序已经逐步走向成型。

现在,美国借重返亚太之机,要重构“地区架构”,重建“地区秩序”,这就使得中国20年来政治、经济和外交努力的成果,将面临严峻挑战和重大考验。是放弃这些成果,融入美国致力于建构的“地区架构”,或默认将由美国主导的地区秩序,还是坚持维护已有的成果,通过坚决斗争和灵活的策略,争取中美共建地区新秩序的局面,其后果将完全不同。

如果做出前一种抉择,中国将可能丧失地区大国地位,甚至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在解决与周边国家的海上争端,参与处理地区事务,以及实现与亚太国家合作互利共赢方面,都将失去话语权和影响力,中国20年的努力将付诸东流,中国的国家利益将受到严重损害。因此,这样的抉择决无可能,也决不能考虑。

中国现在没有退路。虽然不至于和美国在亚太唱“对台戏”,但也决不能坐视美国在排挤甚至打压中国的前提下,放手建构“地区架构”或“地区秩序”。寻求中美共建亚太新秩序,这应成为中国必要的战略抉择,美国如有足够的明智,也应支持和鼓励中国的这种抉择。就未来的中美关系和亚太安全稳定发展而言,中美如能就此达成共识,将会是双赢和多赢的结果,反之亚太特别是东亚的前景将不堪设想。

诚然,美国在美中关系方面是“两头下注”,合作与打压两手并用,这种政策难免会影响到中美共建地区新秩序的选择。但既然美国能够提出世界范围的“中美共治”,那也并非不能接受亚太地区的“中美共建”。对于“中美共治”,中国不赞成,因为中国无意去谋求世界“领导权”;对于亚太地区的“中美共建”,则是中国现实的战略需要,因为中国是地区内大国,也为地区安全和发展做出了长期努力,中国并不谋求地区“领导权”,但决不能失去应有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对此,美国无疑需要慎重对待,也应当做出积极回应。

同时还要看到,亚太特别是东亚国家,虽然对中国的快速发展存在“忧虑”,在解决与中国的海上争端方面,也有借重美国的考虑,但这决不会成为它们依附美国在亚太地区搞“单极”架构的需要,更不会排斥中国去建立美国主导的地区秩序。就中国与东盟关系而言,自中国东盟自贸区启动以来, 2010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达2927.8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37.5%2011110月,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达295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7%。面对如此互利局面,东盟决不会舍弃与中国的合作而寻求对立甚至对抗,况且东盟的政治独立性也是其历史传统。即便是日本和韩国,虽然和美国是盟友关系,但同样重视发展与中国的关系,我想它们也不愿意看到冷战局面在东亚重演。

凡此种种情况表明,美国重返亚太,正在按照既定的战略设想,有步骤的重构“地区架构”,重建地区秩序,实现美国主导这一地区的目标。从地区和平发展以及中国的最大利益出发,寻求中美合作共建亚太新秩序,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选项,也是中美互利双赢的选项。实现这一愿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同时存在,它取决于美国能否做出明智的决断,取决于亚太国家的正确选择,当然更取决于中国的战略运筹和积极应对。在中美新一轮战略博弈中,美国已经“开球”,中国能否“见招拆招”,这考验着中国的政治决心和战略智慧,也考验着中国的外交艺术,中国应当经受住这样的考验,并且争取有所作为。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2

雷人

路过
1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阿彭 2012-6-8 13:58
中美在亚太地区的冲突是必然的,所谓"中美共治"或"中美共建",实质上是中国必须"听话",由美国主导一切,维护美国的利益(这个利益可增大至无穷大).中美之间必须有所改变,如果美国不愿改变(肯定不愿改变),中国就必须改变.一是屈从于美国;二是不断增强自己,维护本国的根本利益.前者中国人民不会同意,只有选择后者.但选择后者必须党内统一意志,否则执行就会左右摇摆,处处被动.人民的呼声有助于执政者采取"改变".愚见.
回复 礁石 2012-6-7 13:55
中国政府首先要摒弃拿领土主权问题当政治游戏的筹码来玩弄的做法。不要在18大的前后,先弄个狗屁的黄岩岛来煽动民族情绪。然后像丢弃牙签一样把黄岩岛和美中网上一批傻乎乎的哈巴都甩到一边。无法控制黄岩岛就是无法控制。装腔作势只会让自己失去国土,失去民心。

至于跟美国玩海上霸权,也是正常的。相互之间没有什么支持不支持,拿实力来说话。国际关系就是丛林规则,弱肉强食。说其他的都是自欺欺人了。

最可恨的是一些国人还借机欺负压榨菲籍女佣。把堂堂大国的民族气节和人格贬到猪狗不如。上有国家领导拿黄岩岛来捞政治资本,下有无赖小民欺负穷苦人捞点蝇头小利。中国的道德和文化都丧失在一帮整天鬼话谎话连篇的伪君子手里。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