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莲花花语:金莲花象征孤寂之美。在金莲花盛开的季节,群花开放,景色非常壮观。
史料记载:“金莲花,花瓣似莲较制钱稍大,作为黄色,金黄七瓣环绕其心,一基数朵若莲而小,六月盛开一望,遍地金色澜然,至秋花干而不落。结子如粟米而
黑,其叶绿色瘦尖而长,或五尖或七尖”。
金莲花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受到文人墨客的咏赞。清朝诗人胡会恩有咏金莲花诗:“仙葩生朔漠,当暑发其英,色映金沙
丽,香芬玉井清,倚风无俗艳,含露有新荣,试植天池侧,芙蕖敢擅名。”其诗把金莲花比作天宫瑶池边的芙蓉之美。
金莲花不但十分美丽,也是著名的中药,旱荷,性寒,味苦,且无毒。金莲花茶具有清热解毒、养肝明目、提神健胃的作用及功效,对治疗口腔炎、急性中耳炎,咽
炎、扁桃体炎,急性鼓膜炎、急性结膜炎、急性淋巴管炎均有明显疗效。金莲花茶还能消炎止咳,调理肠胃,帮助消化。
金莲花是高山野生花卉,中原地区比较少见,我国最早到辽代才出现有关金莲花的文献记载。
《辽
史 营卫志》写道:“道宗每岁先幸黑山,拜圣宗、兴宗陵,赏金莲,乃幸子河避暑。”
乾隆皇帝也曾解释:“元以前无专咏此花者,惟周伯琦《赋得滦河》篇有‘金莲满川净如拭’之语。及《上都纪行》诗注见其名”。在元代周伯琦的《上都扈从》诗
注中称:“上都草多异花,有名金莲花者,似莲而黄。”由此可见,金莲花在元代就已经是皇家园林中的一种著名的花卉。但元上都地处内蒙古高原,金莲花原本是
那里的野生植物。首次将金莲花引种驯化到低海拔地区栽植,并作为一种重要的园林观赏植物应用在皇家园林中的是清代的康熙皇帝。康熙引种的金莲花产自山西五
台山。《山西通志》载:“金莲花,一名金芙蓉,一名旱地莲,出清凉山”。这里的清凉山就是指五台山。《五台山志》载:“山有旱金莲,如真金,挺生陆地,相
传是文殊圣迹。”康熙皇帝在康熙二十二年第一次去五台山不久后便创作了《金莲花赋》,从赋中可知,康熙皇帝那时就已经将金莲花“移土碪于上苑”了。十几年
以后,康熙皇帝开始建造避暑山庄,他在如意洲岛上也栽植了金莲花,并起名为“金莲映日”。
金莲映日“殿五楹,西向,是花环莳。叶亚枝交,含风挹露,每晨光启牖,旭影临铺,金彩鲜新,烂然匝地”。康熙皇帝描述道:“广庭数亩,植金莲花万本,枝叶
高挺,花面圆,径二寸余,日光照射,精彩焕目。登楼下视,直作黄金布地观”。《帝京岁时纪盛》也赞美道:“六月六日,避暑山庄金莲映日处,广庭数亩,金莲
万本,天下无二。”可见当时避暑山庄栽植金莲花的壮美景象。
乾隆时期,北京香山的静宜园中也栽植了金莲花。乾隆皇帝在《金莲花》诗序中描述:“金莲花生于五台,初不知何名,皇祖赐之名而植之避暑山庄,兹香山亦种
之。是卉宜于山,故繁滋特茂焉。偶临山馆,恰值敷荣,辄以命篇”。《养吉斋丛录》也记载:“五台山有旱金莲。七瓣,两层。心亦黄色,碎芷平正,有尖黄瓣,
环绕若莲而小,六月盛开,遍地金色。圣祖有金莲花赋。后由五台移植避暑山庄,今香山亦有之。”此外,《金鳌退食笔记》还记载“上从清凉山手移金莲花,亦付
(北京)南花园栽种,四月末花开,碧叶黄英,鲜洁可爱。”由此可见清代金莲花栽植之盛。
清代著名的园林著作《广群芳谱》详细的描写了金莲花:“出山西五台山,塞外尤多。花色金黄,七瓣,两层花心,亦黄色。碎蕊平正,有尖,小长狭,黄瓣环绕其
心。一茎数朵,若莲而小。六月盛开,一望遍地金色,烂然至秋。花干而不落,结子如粟米而黑,其叶绿色,瘦尖而长,或五尖或七尖”。《热河志》记载:“圣祖
仁皇帝自五台移植山庄,有金莲映日之胜”。康熙皇帝十分喜爱金莲花,写下了5篇诗词。例如:“曾观贝叶志金莲,再见清凉遍地鲜。近日山房栽植茂,参差高下
共争妍”。“数亩金莲万朵黄,凌晨挹露色辉煌。薰风拂槛清波映,并作芙蕖满院香”。乾隆皇帝也不例外,他除了撰写了十余首描写金莲花的诗文外,还亲手绘制
了一幅金莲花写生画。乾隆形容金莲花“产自五台,皇祖时移植避暑山庄,而赐今名”,“是花以出五台者为美,兹塞上亦有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