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及其后续
热度 6已有 2611 次阅读2012-11-8 21:25
|个人分类:心理|系统分类:杂谈|
自知, 准确表达
分享到微信
接着上篇写的情绪自知,再多写几句。我纯粹从心理的角度来谈个人的体会,而不是从道德的角度去评价任何一种情绪。
我这里讲的自知,是指自己搞懂自己的情绪。有时候,感觉自己情绪低落或者烦躁不安,我们可能没想到要去理解自己,只是自然地任由情绪引导我们的行为。但如果我们理解了自己的情绪,我们便可以做自己情绪的主人,不使自己陷入被动。
我们可以试着问清自己,到底是太疲倦休息不够造成的烦躁,还是工作或是生活中不顺利带来的压力感,或是失去了一些珍贵的伤感,或是被人误解之后的委屈感,或是与人争执时受到莫名打击之后的愤怒,还是跟人比较之后产生出的心理失衡等等。
如果理解了自己的情绪,就可以相应来化解自己的情绪。我以化解愤怒为例来解释一下。
一个急性子的小男孩,他在生气以后,很可能会忍不住动手打人,他忘记了应该先试用语言来解决问题。这个时候,你可以抓住他的手,跟他讲君子动口不动手的道理。如果孩子开口骂人,或者说出言辞激烈的话来,比方说,我一辈子不和你玩了,我恨你,你再不是我的朋友之类的话来,那我们可以重复地问他是否真是那么小气的意思,提醒他愤怒才是他真正需要准确表达的情绪。这样,如何准确表达愤怒情绪,以及如何让孩子把这种情绪适当宣泄出来就成为化解他愤怒情绪的解决方式。准确表达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往往准确表达之后,问题就迎刃而解。当一个孩子对另一个孩子说出“我恨你”时,很可能会挑起一场殴斗,而当他意识到自己只是情绪愤怒时,改口说成“我非常生气了”,或者“我生你气了,我先走了”这样的话来时,就会引起他的对手的反思,收敛,甚至关切的问话来。
也许有人觉得表达愤怒和类似强烈情绪不利于人际关系,其实我并不这么看。我觉得,所有自然产生出来的情绪都是平等的,没有正负之分,也没有善恶之分。只要你是准确地表达出了你自己的情绪,实际上就是给与情绪相关方一种提示,使得双方都有调整情绪,改善关系的机会。
要知道,当一个温文尔雅的人高呼“我生气”“我愤怒”时,那确实是事情到了非提请问题方注意,反思和协商解决问题的时候了。
我想起前几天看到的一个有趣场面。一个两三岁的孩子,追着一帮比他大很多的男孩后面希望参与他们踢球,没有人愿意陪他玩。这个孩子忽然高呼道:Don't play with me, I'm not a toy!(别跟我玩,我又不是一个玩具!)
听到他喊声的人们都围拢过去,大家开心地给与了这个孩子,他所希望得到的关注与参与机会。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