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李俊华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12404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高山仰止说襄渝

已有 515 次阅读2023-7-10 10:29 分享到微信

高山仰止说襄渝

              ——《襄渝啊襄渝》读后

                                                         2023. 6. 22

                   李俊华

 

619日,在余铁男先生追思会上,我得到了这本《襄渝啊襄渝》书。它讲述的是七十年代初陕西省两万五千名中学生在陕南大巴山中修建襄渝铁路的艰苦历程。

陕西三线学兵连的中学生修铁路的事,二十多年前略有所闻,因为当时有一部电视系列片介绍了这段历史。然而今天捧起这本书我才叹息道:原来文字的力量比视频、图片、照片要大许多!后者是平面思维,留给观者的主要是感官刺激,而感官刺激多属于浅表层记忆;而前者则是全方位、立体的形象思维,而形象思维则能够沁入人的心灵、情感深处,形成永久不灭、刻骨铭心的记忆。

书的序言《何以安魂》是陕西省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朱鸿先生撰写的。在朱鸿先生庄重、肃然的笔锋下,内容一下子就抓住了我,令我觉得仿佛老朋友重逢,只需跟着先生的笔迹倾听老友促膝长谈,娓娓道来即可。为了写好电视片《三线学兵连》的剧本,朱先生采访了378位学兵连战士,他和这些当年的半大孩子、今天大部分身带伤痛的中年人回忆往事,一起流泪,一起痛悔,一起金刚怒目,抨击不公!朱先生也曾来到大巴山中,向长眠在这里的学兵连战士的英魂致敬、默哀!

这一番序言文字举重若轻,却已然把读者的兴趣高高悬吊起来。在字里行间跋涉中领略这些未成年人的可歌可泣的惊人壮举!无论在过去或是今天,他们的事迹都足以让正当年的壮汉汗颜不止!

全书有33篇回忆文章,都是亲历过襄渝铁路修建过程的三线学兵连战士所写。读着这一篇篇令人心痛、颤栗、直至愤怒的文章时,更有一种高山仰止般的崇敬。因为那襄渝铁路的一米米延伸,都有这些年轻学兵连战士们的鲜血与生命的铺垫:当时20岁的杨广智是做木工的,因之他比多数学兵连战士大几岁。出发前,邻家大叔把15岁的儿子李伯文托付给他,嘱他“多照顾”。然而仅仅半年后,李伯文就因塌方而牺牲在隧道里。入殓时,杨广智怎么也举不起手里的榔头,更钉不下钉子,在连长一再催促下,泪如雨下的他才撕心裂肺喊叫着“伯文,躲钉”……

来自临潼17岁的高山源,带病坚持工作不幸因塌方牺牲。他的父母赶来送别儿子。全连百余名小伙子跪在老人面前哭道:爸爸妈妈,我们都是您的儿子……

在这本记述年轻学生们修铁路的书中,也有劳动与审美的视角展现。邵建先生的《月夜纤夫》就有出色、严谨细腻的描写,似乎让读者也经历了一番拉纤的过程。当军代表把答应给留在江边的娃娃们带回午饭的事忘到九霄云外时,饥肠辘辘的半大孩子如五雷轰顶般的绝望,因为他们还要饿着肚子把第二船的货拉纤拉回去,才能把两顿饭合并同类项般一并解决。读到这里真真的为这些学兵连孩子报不平-----他们正是长身体时,超高强度的劳动能够扛下来已经很不易了,却还要因为粗心的军代表而再饿着肚子继续干活儿:“饥肠辘辘的我们依次背起了纤绳,天空中一轮明月已高高升起,皎洁的月光把沙滩照得明响晃晃的,没有歌声,没有号子,整个汉江只有我们一只船一行人默默地行走,我的脑海中不时地浮现出那幅俄罗斯画家列宾的名画《伏尔加河纤夫》,感觉颇有些诗情画意”------在邵建先生笔下,我们分明读到:天已经黑了,这些一天只吃了一顿早饭的年轻学生们所拉起的不只是一条船,他们拉起的是一座山峰、一条汉江,是整个的襄渝铁路啊!

李义芳的《旬阳印记》中,“莱湾干娘”看得我也是心潮起伏,泪眼朦胧。那个善良质朴的中年农妇,好容易得到了几块她从没有吃过的饼干,自己舍不得吃,送到干女儿手里。多年后作者故地重游------此时我也和作者一样,激动的心怦怦跳,期待着、猜测着多种可能与干娘见面的场面。但寻踪觅迹连那个村子也没有找见,原来整个村子都因修铁路而迁往他处了。

读着这些故事,又想起记忆中遥远的一个片段,只是已经忘了出处。不知是那个九集系列片里的,还是学兵连事迹展览所展出的,但故事情节太令人心痛了:三个学生是最要好的朋友,其中一个要过生日了,另两位同学说,明天你生日,我俩每人省出半个馒头给你过生日。但是就在生日这天,这个小伙子在塌方中死去,两个好朋友一边哭着一边把自己嘴里节省出的两块馒头摆在好友坟前。

当然,引起我们沉重思考的,还有李乃棠先生的文章《一位三线学兵的非典型死亡》,令我们通过姜为民同学的非正常死亡,看到了即使在那样高强度劳动中,疲惫已极的年轻学生还要经受极左魔咒的摧残。在襄渝线,这一位学兵的死亡是非典型的。然而在浩劫肆虐的神州大地,这又是成千上万典型的政治魔咒屠刀的牺牲品的一员!这种思考的沉重、惊縤长久萦绕在我们心头……

这样的故事、刺痛心灵的事情太多了,以至于我们不得不问:为什么让这些未成年人去干这么危险的重体力劳动?劳动强度如此大却为何还忍饥挨饿?莫非神州大地也生病了?不然何以灾难不断、运动不绝?

今天当我们乘坐火车经襄渝线奔向重庆享受天府之富足、旅游之乐时 可曾想到这隆隆车轮下昔日年轻学兵战士的坚韧付出、汗水、鲜血乃至生命的铺就呢?

历史是有曲折的,疯狂肆虐的神州大地的至暗时刻中,陕西25800名中学生的功勋却是熠熠生辉,名垂后世的。

              202371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李俊华 2023-7-11 06:09
襄渝线铁路从湖北襄阳至四川重庆,全长916公里。
陕西三线学兵连共25800人,清一色的15岁至18岁的初中生,负责陕西段的264公里,穿过陕南的五个县。
近三年的工期中,有118人长眠在大巴山麓,他们的英魂陪伴在襄渝铁路沿线;在塌方中牺牲的就有36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