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1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商品粮”的前世今生(外一章)
2018. 9. 9
李俊华
今天,“商品粮”这个概念已经如出土文物,让年轻人好奇,令老年人感慨、回味。却极少有人去想,这个概念意味着什么?它是怎么产生的?
撇开多余空话,这个“商品粮”概念的产生,就意味着农村极端的困境。困到什么程度?吃不饱肚子!而且也波及到城市。试想,如果温饱无忧,这个“商品粮”词汇还有什么意义!有什么奇货可居的价值!
许多人不知道,户籍制度始于1951年,正式完善大约在58年。但是农村缺粮、吃不饱是从53年的统购统销开始的。在宋云彬著《红尘冷眼:一个文化名人笔下的中国三十年》中就有清晰记录。宋云彬在五十年代任浙江省文联主席,他是浙江海宁人。海宁位于中国最富庶的杭嘉湖平原南端,是典型的鱼米之乡。统购统销开始不久,宋的老家就有信来,反映吃不饱饭。而统购统销的开展,则是1953年10月16日,中央发出了《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可以想到,粮食一旦按计划供应,户口当然然是必须、首选的了。
据一些亲历者回忆:在58 年左右,逃离农村来京的,在北京上户口已经有些困难,但因为大跃进对劳动力的需求,勉强尚可。饥荒开始后就几乎不可能了,而且接着就有“下放”一说,就是清退城市无力负担的人口压力。饥荒过后,商品粮这个概念日益凸显价值:农村大量饿死人但城市却能基本保障口粮,就是“桃李无言”的自然反应。北京就有许多工人当年迎娶附近郊县农村媳妇都是数的着的美女。这些农村姑娘因为天生丽质,择偶标准就一个:嫁个城里干部、工人都可以,但前提必须是吃“商品粮”的。以致于农村漂亮姑娘为了嫁一个“商品粮”户口不惜嫁城里的容貌丑陋直至残疾人的事例就太多了。总之,那年月一个“商品粮”魔咒,就愁倒了无数人。而且这种事情一直持续到文革中。也就是说,粮食问题、吃饱肚子问题一直是农村也包括城市的大问题。
“商品粮”成了农民的奢望。然嫁给了城里吃商品量的丈夫,当然就想到城里生活。而进了城,吃饭依旧是大问题。原本在农村生活的妇女连同所生的孩子都依旧是农村户口,城里不给农村嫁过来的妇女、孩子上户口。足见城市依旧敌视农村、拒绝农村,什么向阳花、什么工农一家,那是报纸广播里的事,与事实不相干。
没有户口,吃粮就是大问题。从农村带粮食进城,第一困难;第二粮食是统购统销商品,私自携带粮食属非法。而对于农村而言,你已经嫁给了城里人,村里就不太乐意给你分粮食。而且已经嫁到了城里的妇女,因为不参加生产队劳动,所以扣下你部分粮食无论如何都是合理合法的。因此,嫁到城里的妇女的基本口粮,往往就是人缘儿、人际关系的问题了。一些城里人娶了农村媳妇,解决吃饭问题,就只能买黑市粮食,虽然价格高却也无奈。城市人对娶了农村媳妇的职工称为“一头沉”,这也是经济负担重的代名词。
所以一直到1976年,“商品粮”这个紧箍咒,一直紧紧束缚、困扰着数亿中国人。
改革后,人们不挨饿了。脑子糊涂的却多了起来。一些人撒呓挣般说“谁谁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真是天大笑话。不必饶舌,就一个“商品粮”问题,就是那个时代数亿人食不果腹的最好佐证。
工 种 粮
“工种粮”是文革后期,由辽宁的Mao远新发明并推向全国的。因为起源于文革后期,期距离文革结束就不远了,但这个“工种粮”问题却拖延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取消。就是因为改革开放后,经济形势日益向好,工种粮的负面作用也渐式微。故此,工种粮实际危害的时间不太长。而工种粮只是针对企业职工,对妇孺无法规定。可见,对主要创造价值的国企职工的苛剥算计,也和“必须领导一切”一样,完全是两码事。
经历过那时期缺粮、饿肚子的人都记得,那时的粮食定量主要依据是职业、工种,比如干部的定量就低,一些重体力劳动者定量就高,差别能达到三分之一左右。然就这样维持着也就罢了。可是到了文革后期的73年、74年前后,报纸上忽然刮起一股推行“工种粮”先进经验的高潮。具体操作是 :因为粮食定量是因人的工作性质不同而不同,所以新经验就是给你规定一部分基本口粮,然后把另一部分用工种粮标准发给。若是因为探亲假、病假、事假等因素而没有在岗位工作,就要按照工种粮标准,扣下你没在岗位工作的口粮。客观说,这在户口都在城里的人还问题不大。但对于一方在农村的的职工来说,情况就恶劣了。原来自己节约的粮票可以带到农村贴补家用,如今有了工种粮就不行了。因为工种粮票只在工厂及附近粮食关系所在地可以使用,离开这个区域就是废纸一张,谁也不认它。
1976年以前的中国就是这般吊诡,一个人活着,数亿人的脑袋就不能正常思考。76年后人们才敢思考:粮食、农贸市场放开了,即可调剂城乡缺粮,还保证了城市副食品生产、生活多样;即解决了部分就业人口,还给国家增加了税收。人民公社低效,还捆住了剩余劳动力手脚,硬把他们束缚在土地上挨饿,却不敢提如何纠正错误的路线,岂不怪哉!
值得庆幸的,是1976年以后国家经济出现了曙光,有了希望。
文革结束不久,企业开始涨工资,虽然比例小,但毕竟十余年没涨工资,今天终于有了希望。虽然还没有改革开放但各行各业枷锁都松动了,粮食也有了自由交易余地,各种农副产品日渐丰富,“商品粮”“工种粮”概念有了淡化迹象。
改革开放后,粮票价值低下来,开始有了以货币交换的可能。只有这时,商品粮时代才标志着结束。到了1992年废止粮票,户口问题也渐松,工农界限、城乡界限渐渐消失了。只有这时,中国才开始有了现代化的雏形。
中国人见面终于不再问“吃了吗”?
------完-----
2018. 10. 21
12.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