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yumyum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12370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改革开放让谁先富了起来?

已有 24455 次阅读2012-12-16 13:16 |系统分类:财经| 改革开放 分享到微信

作者: 洪愿

——评中共的改革开放之三

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表明,所谓“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并不是让中国老百姓先富起来,而是让当官的和榜官的先富起来,也就是让 权贵资产阶级先富起来,而且是让他们利用权力通过掠夺和盗窃人民用血汗创造的财富暴富起来。这样的改革开放哪是人民的福音,完全就是一场权势者巧取豪夺的 财富盛宴!   ——题记

2012年3月18日,身家过百亿的山西柳林首富、联盛集团董事长邢利斌,花7000万巨资在三亚为女儿举办了一场大型超豪华婚礼,众多明星大腕应 邀到场表演,场面堪比“春晚”。据媒体报道,这场婚礼由北京最专业的婚礼策划公司进行策划,包下了丽思卡尔顿、万豪、希尔顿等几家全球顶级五星级酒店,还 专门租了3架飞机将亲朋好友接到三亚,其排场之大,出手之阔绰,着实让人叹为观止!

当今中国富豪的气派,岂止令同胞侧目,连以往瞧不起中国人的洋人都看得目瞪口呆。

这不,几年前法国媒体就曾热炒过这么一件新闻:2008年圣诞节前夜,在巴黎戴高乐机场商店,有位中国旅客竟一口气买了近5万欧元的法国红酒,其出 手之大方当即“雷”倒了法国店员。《巴黎人报》的报道写道,也许这名旅客不知道,他的这一举止已经打破了他的中国同胞在戴高乐机场一次购物的花钱记录。前 一次记录诞生于2007年3月——一名中国旅客在戴高乐机场一次购物花了23000欧元。

近年来,有关中国富豪在国外一掷千金的新闻绝非仅此一例,而是屡见不鲜。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有钱人出国在世界各地的购物消费首次跃居全球第一 位,占全球消费的17%。在美国、英国、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这些阔佬买起奢侈品来就跟买瓶可乐似的,常常是名表一买好几块,首饰一买一大包。巴黎著名的 老佛爷百货商场每天平均接待中国游客一万人次,设有专门的中国客户服务部。而香榭丽舍大街上越来越多的国际名牌店也开始雇用会讲中文的店员。据说有中国顾 客咔哒一声打开密码箱,亮出花花绿绿一箱子美元,把“老外”都吓傻了。

除了名车、名酒、名牌服装等奢侈品,中国富人近年来还爱上了买房子。如今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等地,到处可见中国投资客的 身影。在美国,像纽约曼哈顿的美国钞票公司大楼和华尔街的AIG培训中心大楼这样的高级写字楼都落入了中国买家的手中。美国的房地产经销商甚至喊出了“我 爱中国人”的口号。2010年,美国南加州一个富人居住集中的小城市成交了15幢300万美元以上的豪宅,其中中国富人购买了11幢,而且全部都是美元现 金一次付清。在南加州号称“中国谷”的圣盖博谷地区,一些城市的百万豪宅月成交量20至30幢,其中七、八成是被来自中国的富人买下的。在日本,连普通日 本人都不敢轻易问津的高价地段,中国买家却屡屡上演一掷千金的豪举。在新加坡,中国大陆的购房者已成为私宅第一外籍买家。(注1)

中国富人在海外展现出的超强购买力,给西方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法国有媒体评论说,富足的中国人“从企业、土地到港口、债务,无所不买”。英国的 《经济学人》杂志甚至发表了“中国全面购买世界”的封面文章。“中国人太富了!”“中国人真有钱!”成了许多西方人不约而同的惊叹。

毛时代的中国,以贫穷著称于世,即便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满大街恐怕也找不到几个真正的富人。而今天的中国,就是在一些当年的穷乡僻壤,真正的富人也不再是凤毛麟角,更别说象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了。

30多年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许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时至今日,确实有一部分中国人“先富起来”了。根据胡润研究院与兴业银 行联合发布的《2012中国高净值人群消费需求白皮书》中的数据,目前中国个人资产在600万元以上的富豪已有270万人,个人资产达到亿元以上的富豪约 有6.35万人(注2)。

显而易见,无论是270万还是6.35万,相对于中国13亿人口总数而言,都只是一个不起眼的数字。也就是说,先富起来的只是很小一部分中国人。

那么,他们究竟是哪些人呢?

根据专家的研究,再结合现实生活中大家的感受,可以断言,在改革开放中先富起来的主要是以下三类中国人,即政府官员、官员的亲朋好友和买通官员的奸商。他们的财富不但来得太快,而且来得太突然、太蹊跷,属于典型的暴富。

先说政府官员。

据大陆媒体报道,2005年1月至2010年5月,全国因贪腐“落马”的县处级以上官员和厅局级以上官员分别为13192名和1004名。(注3) 这是已经“落马”的,那没“落马”的到底还有多少?早些年有一流传甚广的经典段子说:“如果把中国所有局以上干部统统枪毙,肯定有冤枉的;如果隔一个枪毙 一个,肯定有漏网的。”后来这段子又有了更新版,改成“统统枪毙也没冤枉的。”难怪有外国记者感叹说:“中国共产党就好像是一个富人俱乐部。”

在已经“落马”的政府官员中,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克杰的官最大,贪腐情节也极为典型。

媒体报道称,1994年初的一天,广西银兴公司总经理周坤对成克杰的情妇李平说,谁能拿到西园饭店门口的一块地谁就能赚大钱,并许诺他要是拿到这块 地后可以给李平800万至1000万元的好处费。接下来李平就把这件事告诉了时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和自治区政府主席的成克杰,成克杰听后同意把这 块地给周坤的公司。这之后不久,周坤又找到李平说:西园的地价太高,如果把地价压到每亩70万以下,还可以增加好处费。当李平把周坤的要求转告成克杰时, 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随后,成克杰指示南宁市政府将该工程85亩用地的出让价格,从评估价每亩96万余元压到55万元。后来,成克杰又应周坤的要求,要求 建设银行广西分行为银兴公司贷款7000万元。由此,成克杰和李平的“好处费”增加到了2000万元。就这样,通过批项目、压地价和解决贷款,成克杰和李 平不费吹灰之力就得了2000多万元。此后,成克杰一发不可收,在权钱交易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采取这种“二人转”的方式,成克杰通过批项目、要贷款、提职 级等多种方式,伙同李平或单独非法收受贿赂款物合计人民币4109万余元。

再来看官员的亲朋好友。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背靠大树好乘凉。官员的亲朋好友因为和官员有着不同寻常的特殊关系,可以轻而易举地利用他们手中的权力呼风唤雨,捞钱吸金。他们 当中能量最大最为人瞩目的莫过于高干子弟,而在高干子弟中位于金字塔尖的则是太子党。据德国之声中文网2012年4月28日报导,中共的太子党约 2,900人,积累了总共2万亿人民币的财富,他们尤其活跃于金融界、外贸领域和房地产业,作为公司老板或大公司经理。前中共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 红的儿子曾伟,就是他们中显眼的一位。

据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副主任的中共军内老干部辛子陵在海外媒体上实名发表的文章举报,2006年,曾伟从银行贷款7千万,在山西太原买了一 座煤矿,然后通过一家有关系的评估公司,将其评估到7.5亿人民币,而后再由山东最大的国有企业鲁能集团出资7.5亿收构了该煤矿。通过几次这样的反覆操 作,曾伟手上一下有了33亿元。然后,他竟然直接以这33亿元,买下了账本净值738.05亿元,实际价值1100亿甚至更多的山东鲁能91.6%的股 权。就这样,没有拿出一分钱的曾伟,像变魔术一样,靠着自己是曾庆红儿子的特殊身份,不费吹灰之力,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亿万富翁(注4)。不仅如此,据美国 《外交政策》杂志网站报道,经过数年的权力交易,从煤矿到股市再到百货商场,曾伟几乎取得了在中国经济各个领域盈利的丰厚合同,由此积累了大量的金钱,并 买下澳大利亚价值3,200万美元的豪宅。

买通官员与其结盟的奸商也是改革开放后先富起来的一类人。

鼎鼎大名的赖昌星便是他们中的“骄子|”。赖因“厦门远华走私案”而出名,此案案值高达人民币530亿元,偷逃税款人民币300亿元,号称“中国第 一大案”。让人纳闷的是,赖出身农民,只有小学文化,他究竟靠什么本事居然一手导演了这么一起轰动一时的走私大案?其实答案很简单,他的秘诀就是买通各色 官员充当自己走私的保护伞。据知情者透露,赖昌星拿出“走私收入”的一半甚至70%用于在官场铺路。厦门海关从关长、局长到基层人员共计160多人都被他 收买,占了厦门海关总人数的13%。除厦门海关外,他还买通了一批党政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口岸部门、经济管理部门和金融单位的工作人员。其中 厅局级以上高官20多人,官位最高的是时任公安部副部长的李纪周。就像蜘蛛结网一样,赖昌星通过广撒金钱,最终结成了一张复杂、实用、坚固的走私大网,在 这个基础上他才成了全中国屈指可数的超级暴发户。

赖昌星的故事并非特例。在中国,商人如果不跟官员结盟,在政府中找到保护伞,仅靠自己单打独斗,是很难发大财的,即使侥幸发了大财也很难守住财富。 就拿在三亚为女儿花费7000多万人民币举行盛大婚礼的山西煤矿老板邢利斌来说,有网站透露,他就是因为10多年前与山西省官员串通,以低价收购多家富有 发展潜力的煤矿后发迹的。

上面三类人,第一类是贪官,第二类和第三类可以说都是榜官的寻租者,他们组成了当今中国的权贵资产阶级。

中国权贵资产阶级的财富传奇不但让人惊叹,更让人纳闷:为什么在改革开放中这些人能够先富起来?他们发财致富的诀窍和奥秘究竟是什么?

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中国近30多年来大致出现过四轮暴富潮。无论哪一轮暴富潮,在其中呼风唤雨的都是上面三种人。

第一轮暴富潮是发生在广东沿海的走私进口潮,出现于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这波潮流开始时范围较小、层次较低、金额不算太大,因而不引人瞩 目,但后来愈演愈烈,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走私潮更加气势壮观,不但大量政府官员被卷入其中,甚至海陆空军的舰只、飞机、军车都成了走私的运输 工具,海关、公安、武警都被走私分子利用,厦门远华案便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借助走私,众多不法商人和官员一下暴富了起来。有人估计,累计20多年的走私 金额,当不下5万亿人比币。如以走私纯利润(扣除走私环节实际成本,但不扣除行贿资金)总金额的20%计,从中可以形成100万个百万富翁(注5)。

第二轮暴富潮发生在实行价格双轨制和企业承包制期间。所谓价格双轨制指的是中国经济体制由原先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曾经采用的一种特殊的价格 管理制度,即对同值的产品实行两种不同的定价机制,一种是计划内的垄断性定价,另一种是市场定价,后者明显高于前者。而所谓企业承包制指的是由企业的经营 者对企业进行承包经营的一种经济责任制,它是中国政府为使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从而扩大企业自主权,让企业成为独立的经营实体所推行的一种改革措 施。在实行价格双轨制的情况下,由于计划外价格(市场价)和计划内价格(平价)存在巨大的落差,有权的政府官员及其亲友将搞到手的平价钢材、水泥、化肥、 农药等紧俏物资以市场价转手倒卖(俗称“官倒”),迅速暴富了起来。而企业实行承包制后,承包者大权在握,许多厂长经理利用职权大肆鲸吞企业的资产,或以 权谋私,大发横财。当承包者拥有紧俏物资定价和销售权时,例如首钢,这两种制度的弊端便结合在一起,成为权力拥有者的天堂。这一轮暴富潮遍及神州大地,但 致富的手段比较简单,持续时间比较短,故有人估计总案值当在5万亿人民币以下,实际落入官倒者和承包者手中约为1万亿人民币,可造就不到100万个百万富 翁(注6)。

第三轮暴富潮是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出现的以土地和股票为主的投机热。高干子女是土地投机热的最大受益者,他们凭借权力和关系用低廉的价格买到大片土 地,然后转手倒卖,一次暴富,其速度和规模都超过了前两轮狂潮。在股票投机热中,众多官员及其亲属凭借权力或者关系,轻而易举地便获得了为数可观的原始 股。政府收紧银根后,他们功成身退,盘满钵溢,跟风炒作者则被洗劫一空。这轮暴富潮为时虽短,但涉及面广,层次高,金额大,有人估计总案值在10万亿人民 币以上,可造就200万个百万富翁(注7)。
  
第四轮暴富潮是卖完了土地卖企业,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所谓大股小卖,大企业股份化,小企业出售拍卖。经过前三轮的准备,中国的财富已聚集到少数贪官和奸 商手中,他们有能力收购国有企业。即使如此,这些人也不会按照市场价格收购。这时候一批会计事务所、国有资产评估所便大显身手,将国有企业的价格严重低估 拍卖给当地的实权人物,并从中捞取丰厚的中介费。这实际上是一场明火执仗地抢劫。政府和银行帮助这一抢劫过程顺利地进行,政府允许被私人收购的企业逃废债 务,用军警弹压企业职工的抗议,银行提供贷款帮助收购。尘埃落定时,地方和部门的实权人物已经摇身一变成为大资本家了。大型国有企业的股份化也同样是一场 抢劫,裁减员工,买断工龄,是主要的抢劫方式。此外,3000万中小股民也是被抢劫的对象,所用的办法是让会计师事物所高估企业资产,发行掺水股票,不断 地圈股民的钱。有人估计这轮行情的总值也在5亿人民币左右,可造就100万个百万富翁(注8)。

详考上述四轮暴富潮的来龙去脉,细查权贵资产阶级的发家轨迹,可以说无时无处不活跃着权力神通广大的身影。事实表明,在中共改革开放制造的财富神话中,贪官也好,贪官的亲朋好友和买通贪官的奸商也好,没有一个不是依靠权力暴富的。

当然,毋须讳言,改革开放后,劳动者的汗水、创新者的智慧和企业家的资本与谋略也确实给一些人带来了财富,甚至带来了可观的财富,但相比较而言,最 有效的致富手段却不是它们,而是共产党手中的权力。只要你有了权力,或者能够利用和买通权力,不管你是谁,都能够迅速致富,甚至能够一夜暴富。正如北京科 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赵晓所总结的那样,在中国收入增长最快的都是与权力相关的群体,中国的收入分配实际上形成了一个“‘有权必有钱的怪圈’:以权力为中 心,离权力越近的人越富,离权力越远的人越穷。”(注9)

经济学的常识告诉我们,权力不能创造财富,创造财富的只有两样东西,就是劳动和资本。那么,既然权力不能创造财富,为什么它却能够让人致富呢?而且能够让人一夜暴富呢?

从本质上讲,这是因为权力虽然无法创造财富,却能够转移财富、分配财富,让财富从创造者的手中“搬家”到掌握权力或能够利用和买通权力的人那里。换 句话说,通过劳动和资本致富的人,他们的财富是自己创造的,通过权力暴富的人却不同,他们的财富没有一分钱是自己创造的,都是从别人那里转移过来的,说白 了其实也就是掠夺和盗窃来的,巧取豪夺来的。这就是依靠权力暴富的本质。以往是这样,今天也是这样;西方如此,中国同样也如此。

在国有土地收益的流失中这一点表现得可谓十分明显。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曾在一篇文章中举例说,2005年全国有价出让国有土 地16.3万公顷,其中“招拍挂”出让面积只占三分之一。“招拍挂”与其他方式出让的平均地价相差4-5倍,差价每公顷500多万元。除去其中0.5万公 顷经济适用房建设用地不适用“招拍挂”方式,其余10.1万公顷土地少收5400亿元(注10)。这5400亿元纵然不是全部至少也是大部分最终都落入了 权力相关者和房地产开发商的腰包,使他们成了暴发户。试想,这笔巨额财富不就是这些人采取各种方式利用权力掠夺和盗窃来的吗?!

这种对财富的掠夺和盗窃在企业的贿赂中表现得也很典型。据王小鲁介绍,世界银行2006年进行的中国120城市竞争力调查指出,企业的旅行和娱乐花 费可以衡量对政府官员的“非正规支出”(行贿的委婉说法)。这项花费占企业销售额的比例在各地和各类企业有所不同,最低0.7%,最高2.3%。如果以 0.5%作为企业正常支出水平,超过部分作为行贿部分,按2006年全国工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销售收入55万亿元计,企业用于行贿的旅行和娱乐花费约为 5000亿元(注11)。也就是说,这5000亿元最终都被政府官员拿走了。那么,这些财富是他们创造的吗?当然不是。不是自己创造的却塞进了自己的口 袋,这不是掠夺和盗窃又是什么?!

金融腐败也是掠夺和盗窃财富的重点区域。2003年的时候,央行研究局曾做过一项大面积的调查,结果表明全国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在正常利息之外的额外 付费已成为一项“潜规则”。平均而言,企业在每笔贷款正常利息之外的额外付费和为维持与金融机构“良好借贷关系”的费用合计,相当于贷款额的9%。以 2006年为例,全国金融机构贷款22万亿元,考虑大型企业贷款条件有利,较少发生这种情况,按贷款额的一半推算,额外付费给全国金融机构相关人员带来的 灰色收入可能高达1万亿元(注12)。显然,这笔巨额灰色收入中没有一分钱是收受者创造的,完全都是他们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从企业创造的财富中“搬家”搬 过来的。这不是明目张胆的巧取豪夺么!

古往今来,利用权力致富乃至暴富的可谓不乏其人,历代各国都有。但可以肯定的是,不论是在实行计划经济的毛时代,还是在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国家, 权力都不曾成为也不可能成为整个社会最有效的暴富手段。那么,为何在当今中国权力却能够具有和显现如此神奇的财富魔力呢?答案就在于中共改革开放的本身。

如前所述,中共通过改革开放建立的所谓“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实是一种权力市场经济,而权力市场经济最大的特点就是政府对市场的强 有力控制,这一点而且在当代中国表现得尤为典型。正是政府的这种强势地位使权力在中国的财富分配过程中充当了决定性的角色,从而使权力产生了巨大的财富效 应。

那么这种财富效应又是如何具体实现的呢?这就得说到“租金”和“寻租”了。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不论是在权力市场经济还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都不可能完全放手,诸如进口配额、生产许可证发放、价格管制, 乃至特定行业的特殊管制包括对从业人员数量的限制等等这一类干预和管制,或多或少都会存在。只要存在着这种干预和管制,相关的生产要素就无法在不同产业之 间自由流动和竞争,就不可避免会造成资源的稀缺。显而易见,谁拥有了这种稀缺资源谁就拥有了某种特权,谁就能够凭借这种特权获得超额收入。经济学家把这种 超额收入称为“租金”。这种租金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租金,它是由权力对市场的管制带来的,因而又被称为“权力租”。既然政府的政策干预和行政管制能够创造 租金,在利益的驱动下,当然就会有人千方百计买通那些有权对市场进行政策干预和行政管制,能够控制资源分配或影响资源分配的官员,以便获取租金。这就是经 济学家笔下的“权力寻租”,简称“寻租”。

以中国为例,在价格双轨制时代,计划内紧俏物资的调拨权掌握在政府官员手中,谁有本事能从他们手里搞到这些物资的调拨批文,谁就可以取得额外的差价 收入。这笔财富就是一种租金,谋取这笔财富的过程就是一种寻租活动。在实行土地协议批租的时代,批多少地,按什么价格批,都由行政领导说了算。谁有能耐从 他们那里批到低价的好地,一倒手就能发笔横财。这笔财富同样也是一种租金,谋取这笔财富的过程不用说也是一种寻租活动。

那么寻租的实质是什么呢?一言以蔽之,就是权力与财物的交换。它可以采取权钱交换的形式,也可以采取权物交换、权色交换等其它形式,而最主要最常见 的形式则是权钱交换。在交换过程中,一方是一批因为缺乏监督和约束手握权力待价而沽的大小官员,一方是在利益的驱动下觊觎官员权力的各种寻租者,主要是官 员的亲朋好友以及想要买通官员的奸商,通过行贿受贿,“权”与“钱”发生易位,行贿的寻租者获得了能够给他们带来租金的特权,受贿的贪官捞到了自己想要的 财物。交换完成后,寻租者会进而再将行贿换来的特权进一步转化为租金,获取没有这种特权的人所不可能得到的超额收益,而他们用于行贿的财物其实就是租金中 的一部分。可见,只要有寻租就会有权力与财物的交换,就会有腐败,参与其中的人当然就能够因此不劳而获,大发横财。

相比较而言,在西方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国家,尽管为了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和不足,优化资源配置,政府有时也会对市场进行干预,但不管政府怎么干 预,相对于占主导地位的市场机制而言,它都只是一种调节经济的辅助手段。而且,政府的权力始终是受到严格监督和制约的。正因为如此,虽然在这些国家也不同 程度地存在着租金和寻租现象,但规模都不大,更不可能泛滥成灾。与之相应,权力的财富效应当然也就微乎其微。与其迥然不同的是,在权力市场经济条件下,中 国政府对市场的管制不但是全面的经常性的,而且它手中的这种权力同时又是不受监督和约束的,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体制性的大规模寻租,导致了权力与财物的 大规模交换,导致了大规模的腐败。在这种背景下,权力的财富效应当然是无与伦比的。从这个角度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先后涌现的四轮暴富潮,其实就是四轮寻 租大潮,四轮权钱交易的大潮,四轮腐败大潮。

更为恶劣的是,在当下的中国,由于权力对市场所具有的巨大控制力,寻租活动还呈现出一种恶性循环的趋势。一旦政府官员发现寻租有利可图,随着贪欲和 胆量的膨胀,越来越多的人就会不再仅仅满足于在寻租过程中只扮演一个被动的被利用的角色,而会转而利用行政干预千方百计地增加某些行业或企业的超额利润, 主动地创造租金,以诱使企业与个人向他们进贡,作为获取这种垄断租金的条件。他们甚至还会故意提出某项会使一些企业利益受损的政策或规定作为威胁,迫使企 业割舍一部分既得利益给他们,以求其高抬贵手,放弃制定或实施该项政策或规定,使自身的利益不再受损。显然,这已不是寻租,而是主动“创租”、“设租” 了。由大规模的寻租发展到在寻租的同时积极积极地创租、设租,权力的财富效应变得越来越大,贪官和寻租者变得越来越疯狂,他们的钱包也变得越来越鼓。

据中国经济学家胡和立和万安培计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全国人民一年生产出来的物质财富中有三分之一都变成了寻租者和贪官的收 入。”(注13)网上还流传一种说法:“‘官方统计的1999-2001年10类腐败经济损失达到GDP总量比重的14.5%-14.9%,’每年达一万 多亿元。这实质上意味着一年平均从全国每一个人身上剥削去1000元左右。而2009年——2010年的损失数额更是触目惊心,仅外逃官员就有6万人之 多,携带资金突破2万亿人民币(注14)。”

可见,在改革开放建立的权力市场经济之下,共产党凭借其不受人民监督和制约的巨大权力,牢牢控制着市场,主导着资源的配置,把整个中国迅速变成了一 个规模空前巨大的弥漫着铜臭的寻租场,使得权钱交易越演越烈,腐败现象泛滥成灾,这就是权力能够在当今中国成为最有效的暴富手段的根源所在,这也正是权贵 资产阶级能够先富暴富的诀窍和奥秘所在。

30多年前,当改革开放刚刚拉开帷幕,邓小平信誓旦旦地许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憧憬,一个“富起 来”的好日子似乎正在不远处微笑着向他们走来。然而,30多年后的今天,当人们从这场流光溢彩的财富梦中相继醒来时方才明白,所谓“让一部分人先富起 来”,并不是让中国老百姓先富起来,而是让权贵资产阶级先富起来,而且是让他们利用权力通过掠夺和盗窃人民用血汗创造的财富暴富起来。这样的改革开放哪是 人民的福音,完全就是一场权势者巧取豪夺的财富盛宴!

(待续)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