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maryyang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11915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孙皓晖老师:您还好吗?

已有 4528 次阅读2011-3-3 10:51 分享到微信

       孙皓晖老师因写了中国最长的一部历史小说《大秦帝国》犹如一道黑色的闪电,震惊四海,作为曾有幸受教于他的弟子,深感骄傲,并引以为荣。

   《大秦帝国》共6部11卷,504万字。据载,这是目前唯一一部全面、正面表现秦帝国时代的文学巨著。它以其书写的宏大气势、深厚的认识价值和小说叙事赋予的极强魅力,构成当代长篇历史小说的又一大景观。丰沛的政治智慧,空前的文化含量,奇绝的外交斡旋,诡谲的军事谋略,惊人的商战传奇,悲怆的法制历程,构成了该书的众多看点。其中第一部《黑色裂变》,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 孙皓晖老师,为写作此书耗时16年,所做的文史准备与研究,更是历经30年。据称,《大秦帝国》曾在美国中文电视台播出后,好评如潮,正如著名评论家雷达之评价:孙皓晖先生所做的,是一件有意义有价值同时难度甚大的创造工程。这部大著的主导理念,若用关键词表述,便是:大秦帝国是中国文明的正源。     

     1993年,我进入古城晚报社工作89年了,总觉得写文章无突破,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当时在西北大学法律系当头儿的“大才子”孙老师,他的一句点拨,让我受益一生,他说,“写作要懂得从材料中抽出观点,而非素材的罗列。”

  后来,我为当时陕西宾馆的总厨师长刘凤凯写了一篇“蝎子宴”的专访,拿给他看,孙老师说,文字不错,只是没有抽出观点,没有观点的东西就会神散,陷入流水账的泥潭,缺乏支撑点。经他妙手一改,此文章发表后,有人因一篇文章而记住了我的名字,让年轻气盛的我着实春风得意了一回。但是,最应该感谢的是孙皓晖老师,只有我知道,是他给这篇文章赋予了灵魂,让我茅塞顿开,突破了写作瓶颈,让我第一次知道,专访竟然可以这样写,既要发人深省,但又不流于说教,是我的转型之作,让散文青年的我多了根理性归纳的神经。出国后在美国华文媒体工作,有时也有文章受赞,我总想,让孙老师知道学生的长进该有多好啊,因为漂泊,多年跟他断了联系。

  上世纪90年代初,我曾有幸为孙皓晖老师校对过他早年的畅销书《中国性黑幕揭秘》,虽经出版社三校,仍被我挑出几处小错,并从《辞海》中溯源求证,过生日时,从善如流的孙老师还特意请我吃饭答谢。记得我的毕业论文,还是接受了他的建议,选题《试论商鞅变法》,早年就可窥见孙老师对秦文化情有独钟。当年穿着火红的毛衣,披着齐腰的拉丝头四处晃悠的“小妖精”,被孙老师一起带去看古董收藏接受历史熏陶,同行的还有西大的王副校长、图书馆长、中文系的温有言教授,见到了很多稀世珍宝,如曾国藩的书法、唐寅的字画等,没想到,那个藏宝人竟是多年未联络的我家的故交,小的时候那大哥还抱过我呢,坐在几百年历史的古董圆凳上喝茶,大家一起感叹西安太小了!我也曾带风度翩翩的孙老师去我父亲的诊所听他们谈古论今,那时一段非常愉悦的日子。

   从西北大学到西安晚报社,约有10分钟路程,经过一段护城河过桥入小南门就到了,我每次去西大求教,辞别时孙老师总是很绅士地坚持送我到报社门口,然后一个人踏着清洌的月光返回。那时,他就告诉我他将写一部中国最长的一部历史小说,历时16年的磨砺,504万字的巨著出版,从电视上看到孙老师一头乌云般的黑发也变得雪白,洪钟般的嗓音依然。

    《周秦汉唐入鼎炉》这篇文章发表于199319日的《西安晚报》“人生”副刊“七十二行”专栏上,现在看来,写法上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但关键是让我学会了提炼观点和如何有一个不落俗套的文章开头,把这篇一直跟着我东奔西走搬家视为珍藏的旧作载上博客,算是对孙皓晖老师的感念吧!

           周秦汉唐入鼎炉》

                         杨 扬

      “一个只会吃的民族是颓废的民族,但不会吃的民族是落后的民族,甚至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这番饱含哲理、颇像一个思想家的谈吐,它竟出自丈八沟陕西宾馆总厨师长刘凤凯之口。     一位厨师出语如此惊人、深刻,足见其胸襟宽阔,气度非凡,学识广博,绝非庸常的操作间工匠可比。

     他高高的个头,言谈举止透露出中年人的成熟,有一种独特的风度,秦人那憨厚粗犷的气质在他的身上仿佛已被岁月过滤,保留下来的是儒雅、厚重、蕴蓄。他是陕西泾阳人,但却使人想到秀外慧中对江南书生的描述。

  不知道是刘凤凯这种气质创造了他的名菜佳肴,还是他那匠心独运的文化菜酿成了他的气韵?反正在他步入不惑之年已是名重三秦、誉满华夏的名厨了。从国家元首到中外大亨,从国内贵宾到海外游子,凡在刘凤凯主厨时一饱口福的人,无不为那些充满人文气息的精粹制作惊讶与陶醉。在这些作品面前,人们对“美食”二字有了具体而深切的感受,对中国饮食文化有了绝不浮泛的理解。在有口皆碑的留言题辞中,包括了江泽民总书记、田纪云副总理及其他一些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但最能激起炎黄子孙自豪的却是美国金鹰公司总裁沈戟尔及夫人那一行并不漂亮的中文:“这是我一生当中最美味的一餐,终生难忘!”

      一餐而终身难忘,足见它所包容的文化对岁月的折射。

  在这职称乱飞的年代,一位特级厨师的头衔也许已经引不起人们的注意,然而一个人在体现他的真实创造业绩上的真实价值,却能给人以深刻难忘的印象,刘凤凯就是这样一位使人们不易忘记的特级厨师。

      从一般意义上的历数他创造的那些名菜和制作技巧已经没有多大意思,人们从大报小报上早就见到了许多。作为记者,作为食客,作为美食佳肴的爱好者和欣赏者,我们最深刻的感受是刘凤凯的特殊贡献在于以周秦汉唐的古朴神韵锻铸他的烹调艺术,以独具一格的古风名菜使被历史湮灭的陕菜重放异彩。

    陕西是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发源地,周秦汉唐的饮食文化曾经是催生中国饮食文明的中心。陕菜的主要特征是酸、辣、鲜、浓并注重烹饪基本功与基本方法,如最古老的蒸菜方法,对秦菜情有独钟的刘凤凯就曾如是说:“蒸菜是烹调中常用的技法,也是烹调中最古老的方法之一。西安半坡遗址发现的底部有小孔的陶器,就是用来蒸制食物的。无论是家庭饭桌或宴会上都不乏蒸菜。”刘凤凯自己创制的“汉简托玉”(用丈八沟就地取材的毛竹制作的竹板鱼),被中外贵宾视为绝代名菜,就是一道蒸菜。

     陕西唐代出了个光耀历史的孙思邈,将黄帝以来“医食同源”的传统凝聚为一种秦风,刘凤凯对“医食同源”有着自己的个性理解,重要表现是他以令人恐怖的毒虫蝎子为原料创制的系列菜—蝎子宴。且不说经西北农业大学科学家论证,蝎子宴含有丰富的营养成份并能使人神经兴奋;单就广东人吃蛇、陕西人吃蝎这一点而言,古老的陕西菜一经新生,就向当今中国主流菜系之一的粤菜挑战。这里也可看出,似乎早已消失的秦人那种决战决胜的气概有了复苏。

    刘凤凯不日将带着他创制的陕菜“蝎子宴”等应邀赴滇传艺献艺,陕菜步出陕西辐射华夏大地的季节还会远么?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回复 听雨潇潇 2011-3-6 09:11
拜读佳作!
回复 maryyang 2011-3-4 22:08
To: xuehongliu 你曾经说:
“当年穿着火红的毛衣,披着齐腰的拉丝头的四处晃悠的“小妖精”,“~~~呵呵,有意思
不安的青春,就留在古城墙下的马路了.
回复 maryyang 2011-3-4 22:06
To: 今又是 你曾经说:
“写作要懂得从材料中抽出观点,而非素材的罗列。”
极有思想内涵的经典话语。没说的。这才是大师的灵魂。谢谢介绍,让吾辈跟着受益。

一句话受益一生,遥谢孙皓晖老师!
回复 xuehongliu 2011-3-4 17:39
“当年穿着火红的毛衣,披着齐腰的拉丝头的四处晃悠的“小妖精”,“~~~呵呵,有意思
回复 今又是 2011-3-3 23:17
“写作要懂得从材料中抽出观点,而非素材的罗列。”
极有思想内涵的经典话语。没说的。这才是大师的灵魂。谢谢介绍,让吾辈跟着受益。
回复 maryyang 2011-3-3 19:07
To: zero01 你曾经说:
陕西,藏龙卧虎之地...
那里的黄土厚些,多谢欣赏!
回复 zero01 2011-3-3 12:45
陕西,藏龙卧虎之地...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