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maryyang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11915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读《闲书闲话》转帖 作者:才少爷

热度 1已有 3523 次阅读2014-8-15 14:09 分享到微信


  

       秋风起 读《闲书闲话》真爽

                   作者:才少爷

       会看朱小棣的《闲书闲话》,纯属偶然。我是被《跳着长、倒着长、不再长的韩寒》这个题目吸引住的。——由此可见,善于取名字是非常重要的。买回来后,草草翻看了下代序,就直奔这篇文章而去,想看看作者到底说些什么。文章很短,但看法挺有意思,很多地方,都挠到了我的痒处。比如他认为05年的《一座城池》,“从小说创作的角度说,他这简直是在倒着长”。这说得很对。
  
  作者另一段话,既有置身事外的精准判断,又含蓄表达了作者的批评和期望——“成了名人后的韩寒便有了某种话语权(至少在谈论教育方面),于是就有了《通稿2003》这本杂文集。在这里,韩寒保持了他批评的锋锐和直言的率真,既没有退化或倒着长,也可以说暂时逃避了老化的自然规律而不再长。因为社会的需要,可能有不少人希望他能保持这样的青春,但作为个体的韩寒没准哪天玩腻了这种皇帝新衣式的游戏,对皇帝的屁股不再感兴趣,更加专注于赛车、音乐什么的。虽然他还年轻,几乎有无尽可能,可是绝不可能成为又一个钱钟书吧。”
  
  这么活泼又有识见的书话,书中比比皆是。这让我大感意外,竟有种碰到《天龙八部》里少林寺的扫地僧的感觉。书上介绍朱小棣,说是“美籍华人知名作家”,但在中国,似乎并不太知名,——之前我从没听过这个名字,问了一个喜欢读书话的朋友,他也说不曾听过。作者说:“现在我的读闲书,已经不是为了开卷有益,而只是拿来作个引子,借以刺激思考、抒发感受罢了。”(《书香与自然》)敢说这话的,胸中应该藏着多少东西了。他的书话,才思敏捷,见解深厚,每每都能有感而发,文字又直白坦率,常于不经意处惹人会意一笑,令人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比如,他评论汪曾祺,“好像越是短篇越精彩”,“他的绝活儿是那些描写民国时代乡镇生活的超短篇”,这是针对作品内容而言。除此之外,他从汪的人生道路及性格出发,指出“正是对美而不是对意义的追寻造就了汪曾祺的文名与地位。聪明地躲开政治,既成就了他晚年的‘大红大紫’,也留下了身后的遗憾。”(《重读汪曾祺》)这简单的数句话,在在体现了作者的识见。
  
  他看张爱玲,一点都不落入俗套。先是寥寥数语概括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同龄人相比,张的文字也许是最为现代化的,或者说更接近通俗口语……但同时其文字里又有一种强迫你慢慢仔细阅读的神秘力量,不容你一目十行”。这种文学鉴赏力,何其功力!另一方面,他透过张爱玲对童年的追忆,得出结论:“缺光而多彩的生涯,造就了张对颜色的特别敏感。家族的没落遭变,导致了张爱玲自闭与圆滑的双重个性:一方面连贩夫走卒都羞于面对,另一方面又具有十足上海人精的世故老练。”这是阅世多年练就的本事。与此同时,他冷眼看待大陆悄然兴起的“张爱玲热”,他无不讥讽又怀着同情之理解写道:“客死他乡无人问的张爱玲是不幸的,但这不幸是短暂的,不仅由于所带来的新闻效应的巨大冲击,更因为时间上的恰到好处。中国大陆的巨大经济、文化和政治变迁当时已经为重新接纳张爱玲做好了充分准备。经过半个世纪的蹉跎岁月和戏剧性变化,上海和中国终于又成为张爱玲可以走红的地方。”(《“小看”张爱玲》)
  
  这些年一直流行读史,他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读了何满子的《桑槐谈片》,为老先生的一肚子史书叫屈:“中国文人一辈子在故纸堆里打滚,精通了所谓国学以后的结局,除了个人进阶发财、做教授当官以外,好像无外乎能结出三种硕果:一是宣扬国道,证明一切好思想、好主意都是古来有之,先人为圣,外邦无奇;二是痛批祖上之不是,今日一切之不顺,皆能挖出其文化的根源;三就是借古喻今,拐弯抹角地说出不能痛快一陈之老大心事。”(《谈古说今为哪般》)
  
  作者对董桥很感兴趣,因此连着写了两篇。但这种兴趣是建立在不以为然上。比如他认为董桥“书中汉字与英文混杂相间,你争我抢,实在令人眼花缭乱”(《晚读董桥》),俏皮中露出些许不屑。他对《记忆的脚注》的总体评价是“基本上以文坛掌故为主,卖的是文人墨客的趣闻轶事,借以渲染作者往来无白丁的地位尊严。缺点是少了些许真知灼见和令人拍案称奇叫绝的神来之笔。”
  
  此书有意思的地方,想来还是他的不客气。他的读书,仅在于自己的喜欢不喜欢,无须考虑作者的感受。同时,作者本来是聪明人,有着过人的文学鉴赏力和阅世能力,他对于别人的好处,毫不保留地称赞,但是,看到自作聪明的地方,或者不以为然的地方,总是忍不住要来刺一刺。有刺的文章,读来就好玩许多了。现在许多书评文章不好玩,就在于作者不是在写书评,也缺乏见解,完全是为稻粱谋,以不得罪人为目的,说些“今天天气哈哈哈”一类无关痛痒的话,读来真没劲。《闲书闲话》是这个夏天我读来最有意思的一本小书。得此小书消暑,真是人生一大快事。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阿彭 2014-8-15 14:22
现在许多书评文章不好玩,就在于作者不是在写书评,也缺乏见解,完全是为稻粱谋,以不得罪人为目的,说些“今天天气哈哈哈”一类无关痛痒的话,读来真没劲。
美中网亦有类似状况.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