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maryyang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11915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东北小伙吴越坤穿越《舞蹈与铁路》

热度 7已有 6354 次阅读2013-3-24 13:50 | 穿越, 铁路, 百老汇, 新星 分享到微信

从第三代京剧老生到百老汇新星

                      东北小伙吴越坤穿越《舞蹈与铁路》

 东北小伙吴越坤穿越《舞蹈与铁路》_图1-1

舞台剧新星吴越坤。

长安丽人杨扬博客坊谈冷峻巨大的岩石沉重地擎向天幕、手中不离的铁镐,两个脑后盘着辫子的清代装束的男子,背井离乡,成为异国他乡开山修筑铁路的苦力,每日里,流血流汗,还要遭受非人待遇,可以说,这是两个人的戏,单调的布景、并不复杂的剧情、灯光变化也很单一,因为出色的编剧和导演大胆启用新人,使得《舞蹈与铁路》这部在纽约外百老汇剧场(Signature Theatre)上演的舞台剧,赢得场场爆满,阵阵喝彩,吸引了主流媒体《纽约时报》226日的大篇幅报道,应观众之请求,本剧的演出时间又延长一周至324日。

东北小伙吴越坤穿越《舞蹈与铁路》_图1-2

2月26日《纽约时报》艺文版,其中有对《The Dance and the Railroad》226日的大篇幅报道。(美国中文网记者 杨扬翻拍)

《舞蹈与铁路》(The Dance and the Railroad)是由著名华裔剧作家黄哲伦David Henry Hwang)在1981年以1867年华人在加州修筑太平洋铁路时,因为非人的待遇而奋起举行大罢工为背景而创作的舞台剧,讲述了发生在两个华工之间的故事。该剧30年前曾上演过,当年剧中的两位青年主演尊龙(John Lone)和马泰(Tzi Ma)都在日后成为电影界耳熟能详的名字。而30多年后的今天,站在舞台上重新演绎剧中人物的演员,也换成了新一代的年轻人。此版剧中龙( Lone的扮演者,由哈佛大学艺术研究生、出身京剧世家的吴越坤担纲,他在这部戏中如鱼得水,表现的可圈可点。漂亮的武打招式,得益于从8岁开始就随着父亲学京剧。吴越坤说,他是家传第三代老生,小时候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吃的苦练就的功夫,没想到在出国后还用上了。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言,黄哲伦的《舞蹈与铁路》受到评论界极高的赞誉,一部分原因就是该剧成功运用了京剧化的程式表演——戏剧化的表情,示意动作,京腔英语歌,武打身段等。这些演出把表演的符号学意义提升到了语言学意义之上,它表明,用看似不和谐的方式演绎一部作品也是完全可能的。

  故事背景是1867年修筑太平洋铁路的华工大罢工,“龙”当年想当演员的梦想破灭了,正像罢工中的华工们最终并没有得到他们要求的所有条件,却不得不复工一样,龙和马最终也注定无法实现他们的理想,而是和大部分华工一样成为「dead men(死人)。作为一个旅居海外的华裔演员,吴越坤感慨地说,“而今我的梦想却实现了,将中国的国粹京剧融汇西方元素唱响在百老汇的舞台上,我很幸运,从中国到美国,很感谢艺术之路上所有帮助我成长的人!”

吴越坤说,剧中的人物之一是一个不愿被现实剥夺自己志向的人,工作之余每天拒绝和其他工人打麻将赌博,而是坚持在山顶练习京剧唱功。这段经历跟自己刚来美国那几年有相似之处,回想刚到纽约时,英文不好,为了重返舞台,把自己关在屋子中拼命尅书,才有了今天的进步。
    吴越坤说,剧中的马(Ma)是一个尚未尝到苦头,却一心想着快速发财的年轻人,同时也想让龙教他一些京戏的手法,好让他在不久的将来衣锦还乡时可以在乡亲们面前表演一下“关公”,以此显示自己的威风。马的所有想法都遭到龙的冷嘲热讽,那段戏的背后,其实两人在山顶的交流,正反映出那个年代华工内心的痛苦挣扎。

东北小伙吴越坤穿越《舞蹈与铁路》_图1-3

龙与马的对手戏很好看。左为吴越坤扮演的龙一角。

吴越坤说,在扮演龙的一角中,要表现出龙的一举一动甚至他的背影都有苦闷的样子。从前习练的京剧的童子功对这次演出助力不少。在此次演出中,整部剧作长为70分钟,观众反映非常热烈,每当我看到台下观众激动的场面,我也很激动。编剧黄哲伦先生用舞台剧这种形式讲述当年华工的故事,让今天的观众感受到,在建设中央太平洋铁路过程中,华工承受了大量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和非人待遇,他们为美国大铁路的完成乃至美国的发展,无疑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每一根枕木上都洒着来自中国移民的血汗,下面甚至有他们的白骨,我来自中国,我的根在中国,我有一种使命感,我一定要演好他。

      为演好这个角色,吴越坤表示,他翻阅了大量史料,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他说,通过阅读他了解到,在18676月,修建美国太平洋铁路的2000名隧道工人举行了罢工,他们要求工资、工作时间以及尊严的平等,他们的呼声是通过蹩脚的英语喊出来的,只是这次罢工最终失败了,让他体会到那是龙和马的精神世界的迷茫。

   目前掌握的资料显示,这是美国华工的第一次罢工。当时白人认为华人脏,不讲究卫生,愚昧,是目不识丁的苦力;而华人则认为白人暴力,野蛮,一个个都是凶狠的。但是随着太平洋铁路的修建,华工和白人之间的了解加深,随着更多的交流和沟通,华工的优秀品质得到了广大美国人的称赞。通过建设铁路,华工展现了他们的智慧和顽强的工作精神。有一段铁路,要在亚美利亚加河峡谷上面2000英尺的高空,沿着陡峭的花岗岩扶壁和险峻的页岩路堤把铁路修过牛角岭。它的两侧没有立足之地,华工们便采用吊篮的方式,悬挂在离河上空高达1400英尺的篮子里进行作业。在大雪封山的日子里,他们踩着厚厚的积雪继续工作,而他们大都来自中国南方温暖的地区,华工的吃苦耐劳精神让美国人惊讶、佩服。建设过程中华工们的很多生活习惯也渐被白人所熟知,并且被认为是无伤大雅的甚至是优秀的。正如,《舞蹈与铁路》龙和马一直都是有梦想的。

吴越坤说,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整体戏剧”的概念在美国产生影响,中国戏曲中的唱、念、做、打、舞、乐以及服饰、美术诸成分的有机结合就成了成功范例,诚如《舞蹈与铁路》,有时一天要演两场,在台上连唱带跳,虽然很累,汗水时常浸透了戏服,但心中觉得很甜。吴越坤俊朗阳光的脸庞上挂着艺术家特有的激情,他说,当我在哈佛完成学业,毋容置疑,无论是演舞台剧或者影视作品,我都会坚持在东西方艺术融合的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

东北小伙吴越坤穿越《舞蹈与铁路》_图1-4

《舞蹈与铁路》剧照。(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吴越坤提供)

东北小伙吴越坤穿越《舞蹈与铁路》_图1-5

黄哲伦(David Henry Hwang)是位于曼哈顿42街的Signature Theatre剧场今年的驻场剧作家,该剧场从去年年底开始集中上演黄哲伦的多部作品。《舞蹈与铁路》是黄哲伦在1981年创作的一部短话剧,曾经获得舞台剧金鹰奖,并获得普利策奖的提名。与黄哲伦后期的一些作品相比,这部戏难免显得有些稚嫩,却有助于观众了解剧作家的成长历程。相信以前看过《蝴蝶君》电影的人都不会对这位著名华裔编剧他陌生。此片讲述一个荒诞离奇的故事,但却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电影《蝴蝶君》,由导演大卫·柯南伯格(David Cronenberg)执导,讲述法国驻华大使馆官员高仁尼爱上了中国京剧演员宋丽玲后发生的不寻常故事本片原为名噪一时的话剧,也是由著名华裔编剧黄哲伦执笔。

                                                                                                                                                                                                        (图片取自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6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回复 theLinmingda 2013-3-25 08:09
祝贺!
功夫不负有心人。
回复 放飞情感 2013-3-25 02:07
maryyang: 为华裔演员将闯入百老汇自豪!
    
回复 maryyang 2013-3-24 23:39
放飞情感: 祝贺我的老乡成功!
为华裔演员将闯入百老汇自豪!
回复 放飞情感 2013-3-24 23:05
祝贺我的老乡成功!
回复 新兰 2013-3-24 22:58
maryyang: 谢谢博友监督,不周之处,请不吝指教!
文如其人,欣赏您的人格魅力!
回复 maryyang 2013-3-24 22:45
新兰: 敬佩杨扬良好的博文职业操守!      
谢谢博友监督,不周之处,请不吝指教!
回复 新兰 2013-3-24 22:37
敬佩杨扬良好的博文职业操守!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