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所见,感觉到普通人主要生活内容基本以吃喝娱乐为主,虽然旅游的人增加,更多人到了国外,但是对人们精神生活的影响有限,人们还无法享受丰富的精神生活。
摄于江西某地
缺乏健康的生活理念。普通人甚至包括不少白领人士认为好生活首先就是吃好长得壮(胖)。一位美食家朋友向我讲述他的人生哲学:人的一生很短,只有区区10万餐。最理想的生活是:餐餐有新菜,至少老材料新做法,才会不枉然一生!我不能苟同我的美食家朋友。我以为管不住自己嘴巴的民族是缺乏理性的民族。我理解每天好东西堆砌似地吃,一定会吃出毛病。真正的健康食品,一定是简单食品。五谷杂粮、蔬菜水果。中国人和美国人最大区别是吃。稍有点理智的中国人总在追求口福和健康长寿之间挣扎,一生是追求口福还是保持清淡?清心寡味的生活无疑长寿,但是一般人难以忍受这种生活,口福图一时痛快,但是必有后患,吃得好喝的好的人大多伴随有三高。人生如何选择?和尚长寿、道人长寿,清教徒长寿,但是谁愿意学他们呢?我看很多人都愿意一生活得痛快,醉生梦死只顾眼前,哪怕将来短寿。我认识的白领人士尽管身患胆囊炎、糖尿病,一方面托我在美国求药,一方面还是照样抽烟喝酒不误。诸不知对他们来说停止抽烟喝酒、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就是最好的药。人生不懂得放弃,必然承担后果。
道教圣地所见:“不要靠我,靠我要收钱” (Depend 有养我的意思)
中国文化精神缺失的旅游景点。旅游景点往往人山人海,各个景点以文化为幌子挣钱,但是人们将文化资源视作敲门砖后,并没有挖掘出中国文化的真谛。在江西龙虎山道教圣地,道士为了游客多敲了几锤子鼓少付了几元钱钱与游客理论,美其名曰只有付钱才能“积功德”,完全有违道家视生命价值重于功名利禄、老子不迷名、货、轻物重身的理念。
近年来道教思想为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接受,我的美国朋友中就有自发组织起来成立老子《道德经》读书小组的,他们每周一次学习讨论道教理念。而我们真正的道教发源地,却看不到道教的思想理念影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旅游景点,往往成了敛聚财钱的地方,文化精神大为缺失。
在江西著名景点滕王阁,看到的早已不是那种王勃描述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赣江边水混天灰,远处是简陋的水泥楼。楼里低劣的表演和大量礼品店有些煞风景。而楼外的瓷器小礼物倒是很有中国特点,一口气买了很多,准备送给美国朋友。
在一个市的文化馆,看到一些从千年悬棺中发现的古物被随便放在一个角落里,上面布满了灰层,连悬棺放在屋里如同一堆木材。不仅让人联想到在美国的博物馆,一片几百年的木头都保管得完好。历史越是悠久的民族,往往很多时候并不重视自己的历史,反而比历史很短的国家更加现实、更加世俗。
电视节目娱乐百姓。打开电视,频道甚多,但是多以节目娱乐为主、以养身饮食节目为主,国家祈求安定,很少有讨论中国社会现状和问题的。如果能回避社会问题,社会问题就会自然消失那就好了。可惜就业问题(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目前只有不到40%就业率)、老人问题、独生子女问题、社会稳定问题都很明显。不敢面对也只是延误了解决时机。
在从南昌去鹰潭的火车上,列车员穿梭车厢,不停地推销各种产品。
中国社会存在严重的道德缺失,社会缺乏信任,缺乏公平机制,普通民众谁说什么都不信,而是以自己的价值观判断是非,导致社会不安宁,只有靠行政手段维持社会秩序。在普通人看来,“中国梦”实际就是物质梦,看不到精神内涵。道德精神缺失导致人们对物质不懈地追求。在从南昌去鹰潭的火车上,列车员穿梭车厢,不停地推销各种产品:皮带、钱包、指甲剪,想法设法掏空很多普通人(看得出来很多是农民工)的腰包,史密斯博士不禁感概:“中国比美国更加资本主义了”。
独生子女政策后果继续发酵。家人为子女上学倾注全力。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妙,但是家长继续支持唯一子女,为他们做牛做马。老人围绕子女转,为他们带儿女。不知自己老了后谁来为他们做牛马。中国已经进入了老年社会,专门研究老人问题的社会学家的史密斯博士说:老年社会是社会富裕的结果,这是好事。但是现在老年人可以争相照顾自己的儿女,甚至孙子辈,但是当他们老了以后,一个儿女又怎么去照顾他们呢?中国的独生子女面临艰难的未来。
房子、车子、票子、中国人的追求似乎没有止境。不知道少即是多的道理,也没有时间享受生活。一位事业成功的同学英年早逝,让同学们看到:死亡其实离人们并不远,这多少引起一些震动和思考:未来有限的岁月到底如何度过才有意义?我们曾经有过的理想主义精神去了哪里?
母校我敬重的汪文汉教授提出在学校推崇“博雅、博爱、博学”的三博精神,我以为这种理论的创建,对当前中国高校颇具现实意义,这具有普世价值、又具有中国特点的理念,才是当前健康精神物质生活理念贫乏的人们所渴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