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www.sinovision.net/?1069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谁给了“扶贫第一村”的力量源泉?

热度 5已有 3574 次阅读2016-2-19 21:21 | 宁德赤溪村, 范仲淹, 宋丞策 分享到微信

219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人民网演播室同正在福建宁德赤溪村采访的记者连线,并同村里干部群众在线交流。习近平说,“中国扶贫第一村”的发展变化,凝聚着大家的心血和汗水。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弱鸟先飞,你们的实践印证了现在的扶贫方针,就是要精准扶贫。

 

赤溪村曾有“中国扶贫第一村”之称。习近平任宁德地委书记时,高度重视这里的扶贫工作。去年1月,对当地脱贫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今天,总书记通过视频与村民连线,对大家脱贫致富给予肯定,祝愿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好。(来源:人民网)

 

习近平总书记通过人民网视频与宁德赤溪村村民连线,凝聚了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一腔热血,跨时空架起扶贫桥梁,不仅给曾有“中国扶贫第一村”地区群众送去了温暖、送去了吉祥,也给其他贫困地区带来了福音和力量、带来了信心和希望。

 

25年前,我在中国福建省宁德地区工作,我记住了中国古人的一句话:‘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这是习近平主席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的主旨演讲词依然萦绕在耳边。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感慨,40多年来,扶贫始终是他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花的精力最多。

 

古人云:“国之兴也,视民如赤子;其亡也,以民为草芥。”如今看到曾有“中国扶贫第一村”之称的赤溪村面貌一新,让人想起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考察福鼎后,曾留下一段话令人难忘:“抓山也能致富,把山管住,坚持10年、15年、20年,我们的山上就是‘银行’了。”

 

习近平同志真挚朴实的为民情怀,实施精准扶贫,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特别是他反复强调的官员要“接地气”,才能培养对老百姓的感情,尤其让人深受启发,给人力量。

 

此时此刻,又让笔者想起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言明心志的范仲淹做人为官的故事。前不久,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中国传统中的家规”栏目第三十期推出范仲淹专题。

 

范仲淹幼时发奋于贫穷中的这段经历,不仅给后人留下一个“断齑画粥”的故事,也使范仲淹终生体恤穷人的疾苦。这种以民为先、清廉守正、乐善好施的品德流芳千古。

 

范仲淹身居高官之后,虽然薪俸丰厚,却依然勤俭。他把自己积攒下的大量家财拿出来,在家乡苏州郊外的吴、长两县购买土地近千亩,以地力所得救济当地的穷人,使他们“日有食,岁有衣”。

 

除了扶贫济困,范仲淹还非常热心于赞助苏州的教育事业。《范文正公全集》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北宋景佑二年(1035年),范仲淹在苏州南园购得一处草木葱茏,溪水环绕的好地。原本范仲淹是想在此建设自家的住宅。

 

当房屋建好后,范仲淹请来一位风水先生。先生探查了一番,连夸此地风水好,称若久居此处“必踵生公卿”,也就是说范家住在这里可以世世代代出高官显贵。范仲淹听后却说,“吾家有其贵,孰若天下之士咸教育于此,贵将无已焉”(我家独享此处的富贵,不如让普天下的人都能来这里读书,这岂不是能出更多的富贵之人)。

 

于是范仲淹毫不犹豫的将房地献出,奏请朝廷批准设立了苏州学文庙,以期培养出更多的人才。范仲淹捐宅兴学的举动在当时影响极大,以至当地富户纷纷效仿。据说“吴学”日后的兴盛即得益于此,并有了“苏学天下第一”的说法。

 

古人云:足寒伤心,民寒伤国。做人要像范仲淹那样有人品,为官要学范仲淹那样有官德。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官员扎实深入基层洞察民情,深入实践了解老百姓的疾苦,才能精准开展扶贫工作,扶贫知天气,脱贫才有正气;扶贫接地气,脱贫才有底气;扶贫通人气,脱贫才有朝气。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中国扶贫第一村”的面貌一新带给我们诸多启示,这就要求我们新时代每一名官员要到第一线,脚踏实地,才能了解民情,掌握民情,反映民情,只有让扶贫有温度、有力度,脱贫才会有广度、有深度。所以说,改变贫困地区的力量源泉来自于官民合力共振的结果。

 

树高千尺之所以枝繁叶茂,是因为大树“知天气”沐浴阳光雨露,“接地气”汲取营养源泉,“聚阳气”树上的鸟儿叫喳喳。如果每一名官员都能实实在在用双脚丈量民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老百姓就会增加一种信心、一份期待,更会汲取一股力量。(文/宋丞策)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3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回复 不吃荆芥净荆芥 2016-2-22 09:55
但愿全国所有村庄,都能早日如此!
回复 liushuai2009 2016-2-20 04:44
分享
回复 寻迹天涯 2016-2-20 01:39
别又一个大寨就好了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