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3|
我很小的时候,父亲便离我们兄妹而去,那时我大约六岁。父亲去世时什么都没有给我们留下,一份家业、一张照片、......甚至连一个坟头都没有!真是“來也空空,去也空空”。我不知父亲那时是否就悟彻了此二句的般若真義?要不他怎么会走得如此的彻底?
我家住在成都平原西边靠山的一个小镇上。
到了后来我上中学的时候,才渐渐从街坊那里了解到父亲的一些故事。
我父亲的别名叫陈梅,因为他天生喜欢梅花,所以给自己起了这么一个名字。再一个原因就是他的身世和性格都和历史上的一个人(林逋)相仿,很可能他就是那个人的粉丝。林逋是北宋初年的隐逸诗人 ,少孤力学,好古,通经史百家。性孤高自好,喜恬淡,自甘贫困,勿趋荣利。及长,漫游江淮,40余岁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人多劝其出仕,均被婉言谢绝,自谓:“吾志之所适,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贵也,只觉青山绿水与我情相宜。他终生不仕不娶,无子,惟喜植梅养鹤,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记得父亲在世时,每年春节我家神龛上的花瓶里总是插着几支梅花,并对我讲:“不准动瓶里的梅花,动了要打屁股!”,直到来春枝头的梅花枯落,他才把剩下的枯枝烧掉。我当时搞不明白父亲为什么对几支梅花那么看重,待到我过了而立之年才懂得其中三昧。
父亲是个远近闻名的大孝子,因为我爷爷去世得早,他一个人侍奉着我婆婆。一家生计全靠父亲一人支撑,老大了他都还没有结婚。我婆婆在他面前总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直到三十左右我父亲才成了家。父亲写得一手好字,又通经史,为人和善,镇上的有钱人家都愿聘他去教私塾。
据街坊讲,父亲的手里多数时候都拿着一把折扇:扇面是白底色,一面是父亲画的一枝墨梅,一面是父亲写的一首打油诗,共四句:
你亦梅来我亦“梅”,
两个“梅”到一堆;
你梅尚有清香气,
我梅(霉)头上起了灰!
父亲诙谐而幽默,这显然是一首自嘲的打油诗。其实父亲的古诗写得很好,他故意写这种打油诗为了我们那小镇上的人都懂。由于我父亲没有任何遗物留给我们,这首打油诗对我来说就显得尤为珍贵。多少年来,我把它珍藏在我的心底,我不仅是为了珍藏一份记忆,更是为了珍藏我对父亲的那份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