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军事专家谈保钓战术 让国内专家汗颜
热度 4已有 1786 次阅读2012-9-20 10:58
|系统分类:军事|
美国, 德国, 中国, 狼群, 最好
分享到微信
美国谚语:要让鹿群强壮最好的方法就是让狼群与他们住在同个草原。
那小兵记者;俄国与美国都是中国潜在对手,我希望德国人能够站在一个中立的角度探讨一下中国的军事发展战略,我们依然记得德国在二战中曾经帮助过中国制定军事战略,请您谈谈这方面看法” ?。
伯格教授:“ ?你知道我是个陆军历史专家,谈到海军的时候并不多,因此就我目前所了解的简单谈谈。的确中国军事学者的观点大多出于美国提供的观点与研究结果,其中当然有许多是美国人有意释放出来的,这造成了中国学者跟着美国意图思考的弊病。德国军事教育一直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这与德国的民族主义与民族性有很大关系,这也让德国在二战中付出了惨重代价。我父亲直到去世那天还戴着当兵时的手表,而且时间指针永远停在当年进攻苏联的那一刻,这种情结让德国与美国和俄国都保持着某种距离。德国人承认二战罪行,但不承认自己比苏联人或美国人差,而日本人表面不肯承认罪行,但内心对美国、俄国乃至中国有深刻恐惧感。中国军事学者不但与西方军事教育脱节,而且也与中国老一辈军事家思想脱节,其中明显一点就是缺少必胜精神,顾忌太多,自己吓唬自己。如今中国学者们在思考国际力量对比时常犯一个错误,那就是没有学会从对手的角度看问题,一味强调自身的弱点而畏惧对抗,这本身就是中了对手的讹诈之策。就保卫钓鱼岛战略而言,中国人并没有看清美日对中国的恐惧,处处强调韬晦,这导致丧失战略主动权” 。
那小兵:“ 您很理解这种状况。您研究克劳塞维茨军事思想非常有成就,他的军事战略思想是整个西方军事思想的基础,请您从战略与战术层面给中国读者谈谈如何运用西方军事思想保卫钓鱼岛与南海吧” ?。
首先,应当了解中国的对手战略意图,然后评估对方的战斗意志与方式,再然后评估敌我实力对比,之后才能制定战略战术。我们明白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把战争看成独立的东西,而要看作是政治的工具,是为政治服务的。战争爆发之后,并未脱离政治,仍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实现,是打仗的政治,是以剑代笔的政治。美英两国在二战中就建立了所谓“ 围堵欧亚大陆” 的战略同盟,那时对手是德国,德国与苏联交火让英美趁机攻入,最终德国失败。在二战后,那时的假设敌人包括了俄国与中国这两个潜在超级大国,一旦其中一个大国与其他一个大国开战,美国就将选其中一个联合制服另一个,从而用最低成本掌控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对于俄国和中国的经济与军事战略围堵计划依然有效,但其中外部情况发生了变化,美国有些不知所措。这个战略弱点有两个:一是伊斯兰国家的崛起造成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冲突升级,这带来了从来未有过的新挑战;二是欧盟、俄、中三国相互依赖加强,美、英、日联合向心力减弱。美国十分担心俄国与中国会因为发生动乱而走向伊斯兰式极端主义,故此并不敢相逼太甚,而且会继续制约日本与韩国的军事冒险。很大程度上,美国不敢真正触动中国的霍姆斯海峡与马六甲海峡生命线,担心中国背水一战造成美日韩战线彻底被摧毁。美国从中国历史中得出一个结论:每次中国打仗就会促进民族大团结,同时解决贫富不均等社会问题,中央集权相应大大加强,相比之下,美国日本韩国这些民主国家主动发动战争将极大的激怒国民。因此美国希望中国继续和平演变而对美国有利。中国对于保卫钓鱼岛不必担心美国真正介入,但可以适当选择时机给美国面子出来调停。从经济学角度讲,战争恢复能力比打赢战争本身更重要,看看德国与日本就是这样崛起的,再看看那些没有参战的南美洲国家,一个都没崛起,因为他们被既得利益集团拖住了” 。
那小兵:“ 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的政治目的即是消灭敌人,而消灭敌人必然要通过武力决战,通过战斗才能达到,它是一种比其他一切手段更为优越、更为有效的手段。消灭敌人包括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两个方面。他还认为,进攻和防御是战争中的两种基本作战形式。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整体为防御,局部可能为进攻。您可否能谈谈中国能从中采用什么战术战略?”
伯格教授:“ ?我读过一些中国现代军事著作,但觉得像《超限战》之类的作品都缺少军事战略思想格局的,太过拘泥于技术层面,显然受到了西方武器制胜论影响。就目前美俄中平衡的格局看,中国相对最强的战争要素就是武器,尤其是核武器,这就是不怕打输的底牌,这让对手们明白无论战争如何发展中国都不会输,更不会割地赔款。中国最弱的是缺少实战经验和军事思想训练,在常规武器系统中缺少某些关键技术,但这些都可以通过实践迅速取得。因为中国对这些方面过多的顾忌,因此南海各国对中国不断讹诈,比如,越南每次向中国要钱之前必定先在南海制造事端,强化姿态,而后从中国把钱拿走,这和从前匈奴人逼迫中国提供物资钱粮有何区别?菲律宾也在试图用同样的方式从中国得到好处。其实,我预料今后在钓鱼岛和南海更多出现的武器是“ 冷兵器” ,也就是装甲舰艇相互冲撞,这属于心理战范畴。日本人也在试图对中国实施心理战,他们正通过媒体与巡逻强化一个假象,那就是“ 日本对于钓鱼岛掌握实际控制权” ,我到想问问日本人在那茫茫大海上凭什么实际控制了钓鱼岛?难道中国船去和日本船去有不同吗?难道日本建立的岛上海防吗?日本人使用这个心理战术的原因是他们认定中国人是农耕民族,农耕民族往往误用陆地划分的思维划分海洋,让中国人心理上接受日本的战略主动权。美日韩目前依然保持着整体防御的架势,但不排除局部战斗,中国应当明确相应战略战术。中国必须改变农耕民族战略思维,,对付游牧与海洋民族进攻必须首先“ 变被动为主动” ,以攻为守,掌握出击主动权。比如,在钓鱼岛与黄岩岛一带海域用数条万吨巨轮装满石头进行布点式“ 搁浅” ,制造实际“ 海上碉堡群” ,突破岛礁“ 无主权” 的法律局限,谁敢来靠近就打谁,变“ 侵犯” 为“ 被侵犯” ,掌握主权捍卫的主动权” 。
那小兵:“ ?我记得克劳塞维茨说过:“ 这些要素在军事行动中大多数是错综复杂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其中精神要素占据首位,影响战争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战争始终。您***应当如何回应日本的心理战术?”
伯格教授:“ 从整体战略而言,有句话非常坦白:“ 穿鞋的怕光脚的” ,德国一战后赤贫而奋发崛起,苏联二战后因损失巨大而崛起,中国韩战后因打平美国而自信大增,这让美国人形成了一个“ 不求打胜,但求安全撤军” 的政治战略心态,如今美国军事经济实力已经快速衰落,国内贫富矛盾加深,求撤多于求进,所谓“ 重新回到太平洋” 无非是给自己找台阶下。日本债务深重、韩国惧怕朝鲜、越南经济依赖中国、菲律宾是个变相美国殖民地、印度本身陷于民族与社会危机,故此中国相对是形势最好的国家,仍在上升之中,没有必要惧怕他们。美国越是打压中国就越造成中国冷战思维加剧,这对于美国非常可怕。中国最可怕的就是畏惧本身,没有听说一个13亿人的国家整体怕失去朋友的,中国人民与中国人民就是最牢靠的盟友,比北约加上华沙国家人口更多。只要有“ 以战止战” 的决心,没有那个国家敢得罪中国,谁也不敢与永远无法消灭的中华民族战斗到底。与德国二战侵略别国不同,中国保卫钓鱼岛站在正义一边,保卫钓鱼岛是中华民族的永久责任,让日本人明白,中国人拖一百年一千年也不会让步,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最后胜利,绝不能因为一个战役得失而放弃国土,看看到底是美国日本害怕还是中国害怕战争。
在保钓问题上中国打压日本的有三个战略意义:一是杀鸡给猴看,打压台独亲日派,二是让日本人明白走向灭亡的命运正加速来到,不要指望保留任何侵略战利品;三是瓦解日美岛链联盟,把包围者包围起来,突破封锁进入太平洋和印度洋。钓鱼岛就是这个突破点,彻底改变中国只防御不进攻的战略。中国人曾经建立了万里长城,结果把自己给封堵起来了,如今是美国日本搞岛链,他们其实犯了同样的战略错误。中国要赶在人口过度老化之前实现这些战略布局,否则中国人会被“ 文明病” 彻底弱化,就如日本人那样老化衰弱下去。未来国际军事实力不再是军力的绝对量,而是国家持久战能力,更是国民精神的力量的对比,阿富汗与古巴就是例子,小国未必就是失败者,弱国未必就是求和者。一个大民族要在斗争中学会成长,不能永远指望别人不侵犯自己求得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