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静心的意义(2)如果你是一个核心人物
veet 2010-9-18 01:03
近代自然灾害频发,没有人会想到它和人类疯狂、身心分裂有什么关系。但,实际上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人越宁静、人类之间越和谐,那些表面上“非人为”灾难将会越少,破坏性越低。 静心将有助于人类回归平凡、普通,并和其他生命一起分享自然。只有人类放弃成为自然界的主宰,才能重新找到自然界新的平衡。 现在,自 ...
160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人类的毁灭不是来自于战争,而是自然界其他生物 静心的意义(3)
veet 2010-9-18 01:02
世界战争不会越来越多,而只会越来越少,军备竞赛虽然耗去了越来越多的金钱,但,未来那些武器将没有用武之地,它们只能等待销毁——也可能是自然引爆而销毁。 各国政要并没有看到这一点,他们仍旧陷入迷局中。 毁灭人类或者说世界末日的来临,来自其他生物体。整个自然界的免疫力遭到严重破坏,一个偶然的因素就可能诱 ...
186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中国“民族大义”的旗帜不能倒
田一枫 2010-9-17 08:37
近读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的一篇文章,内中提及的中华民族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令人唏嘘,也发人深省。 1840 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大英帝国凭借 25 艘军舰、 1 万余步兵就迫使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开始了近代中国割地赔款的耻辱历史。 1860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军 1.8 万人、法军 7200 人,居然长驱直 ...
5307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勿忘‘九一八’”别跑调,中国软才是真
薏怠 2010-9-14 18:12
  文/薏怠   9月12日,日本海上保安厅将7日劫持的中国渔船拖到冲绳县石垣港附近海域进行模拟海上作业检查。中国渔船被日本海上保安厅的两艘船只夹在中间,渔船前舱甲板处有数名日方人员在进行检查,以确认船只碰撞发生时船员们的具体状态和船只的航行性能。   这个模拟检查,再一次以行动告诉了中国, ...
229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日本劫持的中国人果然“哈哈”回来了
薏怠 2010-9-13 17:54
  文/薏怠   9月13日下午,被日方在钓鱼岛海域非法抓扣的14名中国渔民,搭乘中国政府派出的包机回到福州。渔民王国华激动地说:“回家真好!感谢政府接我们回来,感谢同胞们的关心!”   前天,我曾说,中国渔船船长被日本劫持了,但是,他也因此成了一个幸运的人,连外交部也去搭救了,他回国后反倒可 ...
173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中国为何谨慎处理“钓鱼岛事件”?
田一枫 2010-9-13 12:32
此次处理“钓鱼岛事件”,中国政府态度鲜明,立场强硬,但在“出招”方面则颇显踌躇。相对于过去台湾处置同类事件,大陆显得更为谨慎,这究竟是何原因? 中日关系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中国是日本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出口市场,日本则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外资来源地,中日两国在经济上具有很高的相互依存度。中日 ...
8742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日本尊重中国,不差召见规格而差没打疼
薏怠 2010-9-12 19:24
  文/薏怠   新华社9月12日电,9月12日凌晨,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就日方在钓鱼岛海域非法抓扣中国渔船和船员紧急召见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郑重表明中国政府的重大关切和严正立场,敦促日方不要误判形势,作出明智的政治决断,立即送还中国渔民和渔船。丹羽大使表示将把中方上述立场立即如实报告本国政府 ...
312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加拿大《中國秦兵馬俑展》
梵婗 2010-9-11 20:38
中國秦始皇陵兵馬俑,舉世聞名。今趟遊加拿大多倫多 (Toronto, Canada),適逢當地的 皇家安大略博物館  ( Royal Ontario Museum ; ROM) 正展出兵馬俑。作為未曾到過西安的中國人,我又豈能錯過? 這個兵馬俑展覽是一個意外的發現,當地華人故然知悉展覽,但我這個紐約客全不知情,直到駕車駛入多倫多的市中 ...
274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中国推迟东海问题谈判,日本不会怕
薏怠 2010-9-11 18:26
    文/薏怠   在中国鱼船船长被日本劫持这件事上,中国表面上似乎做得很强硬。外交部发言人姜瑜10日表示强烈不满和严重抗议,说:“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日方上述举动违反国际法和基本的国际常识,是荒唐、非法和无效的。日方如继续咨意妄为,必将自食其果。”又有记者问,日方 ...
188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钓鱼岛事件”考验中国政治意志
田一枫 2010-9-10 11:21
钓鱼岛“撞船”事件发展至今,中日两国都表现出强硬态度。中国要求日本“放人放船”,日本则提出“认错交钱”,双方在这个问题上难有妥协。 中日两国都是大国,且在钓鱼岛归属问题上各执一端,双方在国内都有强大的民意支持,彼此退让的可能性很小。此番中日之间围绕钓鱼岛事件展开的“外交战”,以及其后可能面临的更 ...
7519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