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说“郊社之礼、禘尝之義”的由来
张国堂
2011年9月6日
子曰:“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義,治国其如示诸掌乎!”(见《中庸》)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见《论语》)
“郊社之礼、禘尝之義”之说的意義重大,但孔子确实不知。如果孔子知道,他没有不告知其弟子的理。孔子自言他“不知也”,那就是不知道。朱子说:“圣人于此,岂真有所不知也哉?”朱子虽然是大儒,但终归不是圣人。朱子认为孔子无所不知,这是错误的。这种错误会陷孔孟之道于虚伪。如果孔子知道,却说“不知也”,那不是说假话吗?说假话,诚实吗?不诚实,能是圣人吗?程子、朱子说孔子生而知之、无所不知,这是极大的错误。孔子自言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我们就得信孔子所说的。因此,孔子并非生而知之,也非无所不知。那么孔子是不是圣人?孔子当然是圣人。孔子是圣人,不是因为他生而知之,更不是因为他无所不知,而是因为孔子“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任何人如果能通过悔改、信道、受教而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那么他就是圣人。《中庸》曰“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这里明确说“圣人亦有所不知”、“圣人亦有所不能”,又怎么能说孔子无所不知呢?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除拿撒勒人耶稣之外,没有人是生而知之者。耶稣在钉十字架之前,他也不是无所不知。耶稣死而复活之后,他才无所不知。其他所有人都不是无所不知。如果在知识上过分神化孔子,必陷儒教于虚伪。程子、朱子等宋儒说孔子生而知之、无所不知,这是导致儒教在二十世纪覆灭的最大原因。如果说孔子无所不知,那就是说孔子已经穷尽了真理,这必导致儒教固步自封,不能发展。把孔子说成生而知之,不利于激励后世学者。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孟子引有若之言曰:“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孔子本是普通人,是父母所生的凡人,是肉体凡胎,他不过是相信“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还“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就“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这就是孔子成长成为圣人的原因。
如下论说“郊社之礼、禘尝之義”的由来:
如果没有上帝的特殊启示,就没有任何人可以知晓“郊社之礼、禘尝之義”的由来。孔子也不例外。《圣经》就是上帝的特殊启示。没有读《圣经》的人,就不可能知晓“郊社之礼、禘尝之義”的由来。
读过《论语》和《孟子》的人都知道,没有人能达到仁的标准,也没有人能达到義的标准。孔子自言他自己也达不到他所讲的标准。因此,所有父母所生的肉身凡人都不仁不義,因此都是不仁不義的罪人。
孔子也达不到他所讲的仁義的标准,也是不仁不義的罪人,那孔子怎么又是圣人呢?凡承认自己的罪,并且相信自己的罪归到了天子的身上,那么他的罪就被上帝赦免了,他就不再是罪人了,而是義人,如果他还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那么他就是圣人。
《尧曰》是《论语》中最后的一篇,也是最重要的一篇。
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这是商汤王的祷告词。“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这是周武王的誓词。
这两段《论语》就说明上帝借商汤王和周武王之口,应许中国古人,凡相信孔孟之道的人的罪过都归到天子的身上。
我们知道,商汤王和周武王都没有受刑罚。因此,中国古人的罪过并没有归到商汤王和周武王的身上,上帝把信孔孟之道的中国古人的罪过都归到了耶稣基督的身上。耶稣基督是上帝的儿子,因此是真正的天子。商汤王、周武王等等先王被称为天子是预表耶稣基督。中国古代皇帝被称为天子也是预表基督。耶稣基督在耶路撒冷城外(城郊)被钉十字架,流血受死,这是大祭司耶稣基督以自己的身体为祭品,为天下人献赎罪祭和挽回祭。
中国古代的郊社之礼是祭祀上帝,是预表耶稣基督被钉十字架。耶稣基督是大祭司,以祂自己的身体为祭品(祭物),为世人的罪向上帝献赎罪祭和挽回祭,就是被钉十字架。耶稣被钉十字架是在耶路撒冷城的城郊,因此,祭祀上帝的礼都在城郊举行。
《圣经》说:“我们所传的(或作‘所传与我们的’)有谁信呢?耶和华的膀臂向谁显露呢?他在耶和华面前生长如嫩芽,像根出于干地。他无佳形美容,我们看见他的时候,也无美貌使我们羡慕他。他被藐视,被人厌弃,多受痛苦,常经忧患。他被藐视,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样。我们也不尊重他。他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我们却以为他受责罚,被上帝击打苦待了。哪知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我们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华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他身上。他被欺压,在受苦的时候却不开口(或作‘他受欺压,却自卑不开口’),他像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他也是这样不开口。因受欺压和审判,他被夺去,至于他同世的人,谁想他受鞭打,从活人之地被剪除,是因我百姓的罪过呢?他虽然未行强暴,口中也没有诡诈,人还使他与恶人同埋;谁知死的时候与财主同葬。耶和华却定意(或作‘喜悦’)将他压伤,使他受痛苦;耶和华以他为赎罪祭(或作‘他献本身为赎罪祭’)。他必看见后裔,并且延长年日,耶和华所喜悦的事,必在他手中亨通。他必看见自己劳苦的功效,便心满意足。有许多人因认识我的義仆得称为義,并且他要担当他们的罪孽。所以我要使他与位大的同分,与强盛的均分掳物;因为他将命倾倒,以致于死,他也被列在罪犯之中。他却担当多人的罪,又为罪犯代求。”(赛53:1~12)
《圣经》又说:“我小子们哪,我将这些话写给你们,是要叫你们不犯罪。若有人犯罪,在父那里我们有一位中保,就是那義者耶稣基督。他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不是单为我们的罪,也是为普天下人的罪。”(约壹2:1~2)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见《论语》)
这“告朔之饩羊”也预表耶稣基督,因为耶稣基督是代罪之羔羊。
如下论说禘之说:
天子祭其先祖,不忘先祖,以带动臣民各祭祀其先祖,不忘其先祖,以待耶稣基督的福音传入中国时,中国人信耶稣基督之后,祷告祈求上帝接受自己先祖的灵魂,使先祖得救、得永生、上天堂。这就是禘的真義。
知道了“郊社之礼、禘尝之義”的由来,人们会自觉自愿地奉行孔孟之道。这样,中国就必永远国泰民安。
孔孟之道本是好的,但人们因为人欲而不肯遵行孔孟之道。二十世纪的中国人竟然公然背叛孔孟之道。今天,我们就是要以上帝的权威,天堂的奖赏、地狱的刑罚,使中国人都能克制自己的私欲而自觉自愿地奉行孔孟之道。这样,就必能实现孔子在《礼记》所说的“大同”。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