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中国共和党 //www.sinovision.net/?9978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张国堂爱中国人,教育中国人,以儒教、基督教和西方正宗政治学更新国人的政治思想。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大学章句序》解读

热度 1已有 4403 次阅读2013-2-22 10:24 |个人分类:政教学说|系统分类:时政资讯| 上帝, 基督教, 孔子, 政府 分享到微信

《大学章句序》解读

  朱熹有“气质之禀”之说,基督教有预定论。本文将论证“气质之禀”之说与预定论在形式逻辑上是一致的。

可以接受朱熹的“气质之禀”之说
张国堂
2010年1月28日

  我在2009年5月31日写《更正朱熹的〈大学章句序〉中的一个错误》,现在我经过进一步的思考,发现我原来错了。我原来认为朱熹的“气质之禀”的说法与基督教的预定论不能相容。现在经过我进一步的思考,我现在认为是可以相容的。因此,“气质之禀”之说是正确的,是朱熹的重大发现。
  道成了肉身,就是耶稣基督。耶稣基督是道。信耶稣基督就是信道,信道也是信耶稣基督。
  为什么有的人信道,有的人不信道?朱熹认为这是由于各人的气质之禀不同。而加尔文认为这是由于上帝耶和华对各人的预定不同。有的人是预定得救的人,有的人是预定被摒弃的人。预定得救的人就信道,预定被摒弃的人就不信道。
  我认为,加尔文与朱熹的说法都对,都正确。我认为:上帝耶和华对人的预定决定他的气质之禀。上帝对各人的预定不同,因此,各人的气质之禀也就不同。
  上帝对各人不同的预定是人所不能知道的,而各人不同的气质之禀可以从对各人的观察中推论而知。我以前对朱熹的批评是错误的,气质之禀之说是朱熹的伟大贡献。

更正朱熹的《大学章句序》中的一个错误
张国堂
2009年5月31日

  人与人的德性存在差别。虽然“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義礼智之性矣”。但为什么有的人能“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而有的人却不能?朱熹曰:“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什么是“气质之禀”?这是《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中所没有的。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这是说人的智力有高低之分。“气质之禀”并不等于智力。我们知道夏桀王、商纣王、秦始皇的智力并不一定比孔子低,为什么孔子能成为至圣先师,而夏桀王、商纣王、秦始皇却成为暴君?
  《论语》说: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天为了使中国古人“以复其性”,就拣选孔子为祂的代言人,就生德于孔子,使孔子能“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又命之为中国历代人的至圣先师。
  天为了使中国远古古人“以复其性”,就拣选尧、舜、禹、汤、文、武为亿兆之君师,就给他们恩赐,使他们能“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
  因此,人与人在德性上的差别,不是由于“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而是由于人与人承受天的恩赐不同。
  “气质之禀”是《四书》原文中所没有的,也不能从《四书》中推论出来。这是朱熹私自塞进儒教的私货。朱熹这样作是轻视生德于孔子的天。
  朱熹的《大学章句序》虽然有上述错误,但也是一篇重要的文章。
——————————————————

大学章句序(译文)
朱熹原著
张国堂译
2003年12月10日
2009年5月31日修改

  《大学》这部书,是古代大学教学的大纲和方法。
  自从上帝创造人类以来,则上帝莫不赋予每一个人以仁、義、礼、智之善良本性。然而人与人的天资和智力存在差别,同时,人与人所承受上帝的恩赐也不同,于是人不都能知道并保有上帝造人之初所给予人的善良本性。如果有上帝所恩赐的聪明智慧的人,就能保有人之初的善良本性。一旦这样的人出于人民中间,则上帝必命定立他为人民的君师(即领袖,或领导人)。使其治理和教育人民,以恢复人民在被造之初的善良本性。这就是伏羲、神农、黄帝、尧、舜之所以承受天命为人民的君师的原由,也是教育人民的官职之所以设立的理由。
  在夏、商、周三代兴隆时,大学、小学各种学校设施都很完备。八岁的孩子,则自王公、大官以下至于老百姓的子弟,都进入小学学习。小学教学的内容是:待人接物的礼节、礼乐和算术等文化知识,同时进行骑射等体育锻炼。待孩子长到十五岁,则自君王可继位的太子、及其他儿子,以及公侯、大臣、官员之正妻所生的儿子,与老百姓中的优秀子弟,都进入大学。而教学的内容是政治学,教学的目的是使受教者正心、修己,并掌握治人之道。这样的学校教育,大学、小学的教学内容和目的是划分得清楚明白的。
  学校的设施是如此的广泛;教学方法的次序和内容是如此详细分明;而所教的内容,都是人君亲身经历的经验、教训和心得,不追求人民日常伦理知识之外的奇思妙想。这样,当世之人没有不学习的;这些学习的人,没有不知道人的本性的,也没有不明白自己的职分所当为和不可为的,这样各人就埋头尽自己的力量来尽自己的義务。这就是古代兴盛时政治修明于上,风俗美善于下,而后世赶不上的原因。
  到周朝衰落后,君王不作贤圣之君,不推行上述学校的教学体制。教化随世事而变迁,风俗也颓废败坏。当时就算有孔子这样的圣人,却得不到君师的地位来推行他的政教学说。于是他就开设私人学校,仿效先王之法,招收弟子习读《诗》、《书》和历史文献,把先王之道传授弟子,再由弟子传教后人。象《曲礼》、《少仪》、《内则》、《弟子职》等篇,都是小学的内容。而这一篇《大学》,是在小学学成的基础上,讲明大学教学的方法,是儒家学说理论体系的大纲框架和基础,所研究的对象涉及非常广泛,规模极其广大,而书的内容又条理分明详细。孔子的三千多学生,都听过孔子的讲解,只有曾子明白其中的真義,于是写成书籍,以传后世。到孟子死后,《大学》的传统消失了。《大学》这部书虽然存在,但知其真義者太少了。
  从这以后,普通学者诵读记忆词句文章,所下的功夫数倍于小学但没有用;异端虚无寂灭之教,其高过于大学而无实;其他权谋术数,一切以急功近利为目的的说教,以及百家众技之流,都是一些蛊惑人心、充塞仁義的说教,又纷然杂出并流行于世,使君王、大臣、官员不幸而不得闻大道的要理,使平民百姓不幸不能得到政治修明的恩泽,昏暗不明,政教不行,反复沉痼,到五代十国之时的衰败、坏乱到了极点。
  天运循环,无往不复。宋德隆盛,治教修明。于是出了河南程氏两位先生,继承孟子的传统,开始尊信和表彰此篇,又将传下来的古书重新编辑,发其真義,然后古代大学教人之法,圣经贤传之宗旨,粲然复明于世。虽然我朱熹不够聪明,也有幸从我老师那里听说了程氏两先生的学说。我觉得程氏两先生的书仍有缺点和错误,于是忘记我自己的固陋,将该书重新编辑,其间也把我自己的见解写入书中,补其阙略。等待以后的学者纠正。自知僭踰,无所逃罪,然于国家化民成俗之意,学者修己治人之方,则未必没有帮助。
  淳熙己酉二月甲子,新安朱熹序。
——————————————————

大学章句序

  《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
  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義礼智之性矣。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间,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此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所以继天立极,而司徒之职、典乐之官所由设也。
  三代之隆,其法寖备,然后王宫、国都以及闾巷,莫不有学。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適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
  夫以学校之设,其广如此;教之之术,其次第节目之详又如此;而其所以为教,则又皆本之人君躬行心得之余,不待求之民生日用彝伦之外;——是以当世之人无不学;其学焉者,无不有以知其性分之所固有,职分之所当为,而各俛焉以尽其力。此古昔盛时所以治隆于上,俗美于下,而非后世之所能及也!
  及周之衰,贤圣之君不作,学校之政不修,教化陵夷,风俗颓败。时则有若孔子之圣,而不得君师之位以行其政教,于是独取先王之法,诵而传之,以诏后世。若《曲礼》、《少仪》、《内则》、《弟子职》诸篇,固小学之支流余裔。而此篇者,则因小学之成功,以著大学之明法,外有以极其规模之大,而内有以尽其节目之详者也。三千之徒,盖莫不闻其说,而曾氏之传独得其宗,于是作为传義,以发其意。及孟子没而其传泯焉,则其书虽存,而知者鲜矣!
  自是以来,俗儒记诵词章之习,其功倍于小学而无用;异端虚无寂灭之教,其高过于大学而无实;其他权谋术数,一切以就功名之说,与夫百家众技之流,所以惑世诬民、充塞仁義者,又纷然杂出乎其间。——使其君子不幸而不得闻大道之要,其小人不幸而不得蒙至治之泽,晦盲否塞,反覆沈痼,以及五季之衰,而坏乱极矣!
  天运循环,无往不复。宋德隆盛,治教休明。于是河南程氏两夫子出,而有以接乎孟氏之传,实始尊信此篇而表章之,既又为之次其简编,发其归趣,然后古者大学教人之法、圣经贤传之指,粲然复明于世。虽以熹之不敏,亦幸私淑而与有闻焉。顾其为书犹颇放失,是以忘其固陋,采而辑之,间亦窃附己意,补其阙略,以俟后之君子。极知僭踰,无所逃罪,然于国家化民成俗之意、学者修己治人之方,则未必无小补云。
  淳熙己酉二月甲子,新安朱熹序。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1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