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女儿血溅项家山》读后 作者:吕 虹
《女儿血溅项家山》(见《大江南北》1992年第2期)一文中的郭妙春,是我的故知。感谢作者与编者倾注心力报道了这次血的战斗,以文学语言展示了江汉女儿的风骨与气节。郭妙春,这搏击风暴的海燕,无畏斗争的山鹰,是我们往昔武昌学生读书会、群声歌咏队及武昌青年救国团里的骄傲。故事强烈震撼我的灵魂,往事如潮——那是1936年肃杀的冬季,武汉地下学联负责人何功伟(抗战初期在鄂西牺牲)从腥风血雨的武汉转移去上海后,由何功揩(功伟之堂弟)、胡克实、胡韦德、许云和郭妙春等同志倡导,成立了进步学生读书会(地点在武昌候补街双柏庙正对着涵三宫的一所房屋的后院)。生长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青少年,还在天真无邪的年龄,就为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孜孜不倦地求索,郭妙春就是其中之一。
郭妙春,开朗、热情,像披着霞光,总是那样光彩照人。第一次相见,我们几个年小的问她:“郭妙春,你是在一个美妙的春日里出生的吧?”“唔,我是妙笔写春秋的妙春,是立志为创造全人类美妙的春天的妙春。”说得自信而豪迈。当然,她是学生诗人、歌手和政论家,曾参加武昌的“一二·九”学生运动,是率领我们雁阵飞翔的头雁。
她有一双又大又黑的眼睛,清澈如水,洋溢着真诚,时而又流露出几分顽皮;在讨论问题时又闪耀着丰富的内涵,显示出她正对人生在作深沉的思考。
她和胡韦德曾介绍我们读韬奋先生的《萍踪寄语》的第二册苏联,并根据她读书的理解为我们讲解社会主义。她说:“我们读书,就是要把现在这个社会来改造啊!”她和韦德介绍我读《铁流》时说:“鲁迅说,书里的人物都是‘铁的人物’,我们就是要当这样的铁人。”她还建议韦德以铁流为笔名。以后,又向我推荐高尔基的《母亲》和艾思奇的《大众哲学》。
抗战前夕,我们参加了群声歌咏队。她领唱,也能指挥。在《扬子江暴风雨》的领唱中,歌声是那般高昂激越,唱出了为革命赴汤蹈火的那股劲。当时蒋介石有句“名言”是“牺牲不到最后关头,绝不抗日”。她在唱《牺牲已到最关头》这首歌时,唱道“牺牲已到最后关头”时,美丽的眼睛里燃烧着火焰,仿佛是对着刺刀与枪口在唱,唱到最后重叠句“牺牲已到最后关头”时,刚劲有力,简直是对蒋介石发出的檄文。
抗战爆发,武汉沸腾起来了。青年救国团在武汉成立了。胡韦德介绍我加入“青救”时,郭妙春还教我怎样作抗日宣传。她说:“毛主席说过,中国的命运是‘战则存,不战则亡’,我们一定要动员人民抗战到底。”
“青救”提出青年学生到农村去,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首先响应者之一,就是郭妙春。9月,陈诚解散“青救”,但大部成员都走上了革命,不少人成为革命的中坚。
在人生之旅中,这只是一刹那,但这开启我心智的刹那,领悟人生真谛的重要的刹那,都与郭妙春联系在一起的。1938年1月我参加了革命,是这只展翅高飞的领头雁,才使我飞翔了起来。
妙春的牺牲,加深了我对生命的理解,领会到只有奉献和给予才是一种莫大的幸福。昭示我们:为了心中的信念,为了创造一个全人类美妙的春天,要毕生拼搏,自强不息。
注:郭妙春是郭亮在校读书时的名字,走向社会全力为党工作后,改名郭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