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万花丛中一点红 //www.sinovision.net/?9929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一个人,一直写稿写稿写稿……最终就成――一台打字机。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身边的事物

已有 975 次阅读2011-10-15 18:04 分享到微信

(一)亮调
  光弥散入室,白色的墙显影。一面、两面、三面,第四面被门与窗嵌入或者破开。光洒落墙壁。剥落的老旧痕迹,边缘在模糊与清晰间生动苍蝇的绯闻。
  光阴里的粉墙,洗印丰富浅色调的高调照片。灰色亮调,融解不了丝丝裂纹新渍与旧闻。
  窗漏,在粉墙上方剪出一方暖色的幕布。在这方空白幕布上,我看到了一九六五年的春天。那是在一场大水之后。那是母亲在一场洪水劫后,于这春寒料峭的傍晚,让我高调出世。从那一刻起,我便与天地宇宙签署了生命之约。
  这方暖色的幕布,这光阴的拓片,显影着我的过去。还有我的亲情故事……这一天,是公元二0一一年五月八日。从光阴的拓片中,我窥伺生命的高调。在这斑驳的色调中,我打磨生活的低调。
  被光阴遗忘的总是过去的故事。而生命签署的契约,将仍旧在光阴的拓片中延续。
  白色,或浅灰色,是我生命成像的浅色调。也是我剥落命运疮痂的主色调。
  阳光越来越加炽烈,但我一直都在拒绝让生命过度曝光。
  (二)滋味
  一杯炭烧咖啡,暖了宿酒之后的胃。暖了春天的这个下午。然后行走春风,在芳草园游荡。那拱形的石桥,那翠色的竹篁。还有干涸的渔塘,以惨不忍睹的面目铺展春天的沙尘暴。
  临街一角便是花市,许多高的矮的大的小的花树花盆,不规则着春天的乍暖还寒。五盆初绽的君子兰摆在老花匠的脚下待售。当我路过时他刚好以一百二十元将一盆交割,也清楚地看到他在搓试人民币真假后的黠笑。就这样我放弃了买花的冲动,也许花是该自己把它慢慢养大才有意思。我暗想,花钱买到的并非都是真的乐趣。生活的趣味并非只在观赏,也在劳动的每个环节,在养护的每一个细节:浇水、整形、施肥或者治病除虫。
  那天下午我谢绝了一场免费电影,据说是首播大片。我知道无论什么样的电影,都构不成对我的吸引。我知道那天下午,我需要的不是一场电影,而是无目的的行走。有时候,生命也该以这样的方式放任自流。
  当肚子饿了的时候,我走进一家面馆,翻动刚刚顺路买到的《书屋》。其实这个时候,一碗面对于我的责任比这一本杂志责任要大,尽管它们需要我花同样多的钱来购买。红的西红柿,黄色的鸡蛋,溜光的削面,解除了我肠胃的一时之需,这也是生命之需。我知道这碗面很快会消失踪影,而这一本书也许将会被生命一次次翻阅。俗的一碗面,是生命需求;雅的一本书,是精神需求。俗与雅,就是在这个下午,竟然被我如此完美地结合。
  晚上回去,又喝了茶,也喝了酒。它们都是水衍生的汁液,可是我没有喝出水的滋味。也许人生就是一杯茶,得慢慢冲泡。也许生活就是一杯酒,酝酿着生命的刚烈。水,茶或者酒,各具美态滋味各具千秋。
  人生,各有各的滋味。
  生命,各有各的美姿美态。
  (三)深巷
  柏油路翻新弃了柏油石子,铺陈的路面坑洼不平。巷子深处,一庭门楣外,黄花地丁开了一朵,败了一朵,再开了一朵。它们,为什么要一朵一朵地间隔在时间里开放?也许是因为这样的生长环境缺少水份、阳光。
  这是一条U字型的巷子。巷子两边,是挤挨着的民居。低矮的平房,高高的楼房间杂错落。巷子的一侧,也就是U字型的内弯是连成一体的墙,春日里有一些藤萝生长,秋日里开着一簇簇白色的小花。对于墙里面的人、事,我永远只有猜测。在巷子另一侧,也就是U字型的外弯则是一家家紧闭的铁门,还有门上的三位数门牌号,从外向里数字一直增加着。当我出入巷子,当他们开合大门时,我看到了许多似曾相识的面孔:年轻的男人、女人,年老的男人、女人,还有几个小孩。住得久了,也就听到过一些关于他们的风言风语。
  巷子一头连着公路,刚拐进巷口时,背后飘过来的车灯照亮了夜,照透了黑,照明脚下的路,剪出一个暗的影。这个绰约动荡的暗影,就是雨中行走的我。雨夜,巷子显得更加深幽。浅一脚深一脚地踩踏着积水,雨流畅的声音、踩破水的哗然声,这几种混合、交织的声音,让我又想起了那株地丁草盛放的太阳一样的花朵。
  雨还在下,我在这幽黑深长的巷子深一脚浅一脚移动。穿过幽长的巷子,在U字型的巷子最里头的门前,我举手轻叩……门没有开,而旁边的狗,却狂吠起来。
  静等开门的几秒钟,我的脑海里浮动着对巷子旧有的一些印象:阳光、白雪、花朵……橙色的明媚的那些高高低低的墙,阳光下驳杂的温暖的屋檐与电线,还有巷子上空一溜参差不齐的蓝天,一同构成定格我记忆的一幅画。一幅油画,浸渍时光的灰与蓝,散射着橙色的意暖。
  (四)绿苔
  一夜雨,湿了干渴已久的苔藓。而这稀疏的、稠密的,深绿浅绿的苔藓,仿佛在一夜间就让这两面荒坡地变得生动起来。这不由让人想到某些隐秘的事物,想到一些隐性的事物存在。仔细排摸着,我想搞清晰我的内心深处,是否也有着这样一些隐匿的东西:经验的,情感的,意识的。答案是肯定的。它们都在伺机而动,借势而出。
  绿绿的苔藓,这边一绺,那处一团。它们显现的生机与膨大的渴望,因一场雨的到来显而易见。湿度与温度的催促,让黄裼、灰黑色的假死之苔起死回生。让这一平常被我们忽视的事物,因为变得清晰而更具质感的色相,引起了我的警觉。它不由让人想到时光、苍桑、空间、存在诸如这样的一些词。这些词是缓慢的、老旧的、幽明幽暗的,它散发着植物古老的香脂气息。
  被这样的气息笼罩着,漫游的目光,又蹑住了石径旁几枚萱草的花朵。淡紫如轮的花冠,围着一团蛋黄样油润的蕊。花形娇小、纤弱、柔媚,而又颇具野性之美。它是适宜山野的,是存于自然的法规之内的。与之同时,我看到径边光溜溜的空闲处,窜出一簇一簇灰蓝色的野草,它那蜷缩着还未完全舒张开的叶片,还处于一种蓄势状态。这就让人沉浸于想象之中,想象它萌芽的短暂过程。这一簇簇、一嘟噜蓄势状态的植物,当我俯下身仔细观察辨认时,才发现它不是野草,而是隐在路边黄土下枸杞树的根茎新发出的枝芽:生命力爆烈、旺盛、狂飙。这是一切力量都无法遏阻的释放态势。
  山野,苔藓或者花草、树木,世界一直以它自有的形式存在着。存在与时间,消亡与永恒,破坏与发现,完美与残缺。世界的变化,是声色光影的变化;而世界的声色光影,又遮蔽着世界的本相。当我用心认识世界,用自然的法眼打量这个世界时,方感怀于世界的动态之变,又感慨着世界的亘古不变。所有对世界有形无形的注解、诠释、阐述,同时存在。
  被自然的气息沉郁。那一刻我真想匍匐大地,让生命变成一绺绿葺葺的苔藓。
  (五)集市上的花草
  距居住地不远的街道,有一个集市。五六家菜贩,三几家瓜果摊,一家肉铺,两家面粉、大米、青油铺;还有面条铺、馒头铺,调料摊,卖纱帘、盆、桶、布鞋、拖把等物件的杂货摊。这些摊铺,经年累月地铺张在哪里,自然就成了集市的要素。而另一个要素,就是散落在集市周围远远近近的几千居民,不时要来这里购买生活日用物品。自然,我和妻子也是这中间的一份子。
  集市不大,也不长,就在两条路的中间,刚好是工字中间的一竖。做为集市,自然而然在它的两头各有一家超市,一家种类齐全,是类于中型那种,是这山上最大、商品种类最齐全的一家;另一家小些,但要比散落在街区的其它许多家小卖部要大许多。
  这个集市,严格地说它只是山上居民买菜的一个菜市场,主要是蔬菜瓜果肉蛋之类交易。意外的是,当有个双休日早上去买菜时,正遇见集市一角出售的花草。几十盆花草顺街边摆放成长长的一排,俨然就是一个小小的花市。在这些出售的花草中,有月季花、吊金钟、石榴、珊瑚树、马蹄莲,都是些普通好养的花草。我围在边上看了看,发现这些花草中数月季的种类多:大红的、粉的、黄的、白的、梅红的,且这些盆花大多是去掉花盆的,但根上却带着一坨土。我看中了其中一盆,但看到选花的人多,便转身去买菜。
    我看中的那盆,是梅红些的月季,这个品种只有一盆,它的花型比其它的小些,开了两朵、一朵莅蕾。当我买好菜转回来时,那些花已有近一半出售掉了,好在我看中的那盆还在。见选花的、围观的人还很多,我也不慌不忙地找了一个方位,看人们选花。其实,看人们选花的过程很有意思,每个人选花时都有自已的标准。有人注重花形大小,有人偏好的是某种颜色,有人是看花期长短、花头(蓓蕾)的多少,有人注重的可能是树形等。从选择花人的语言,选花的动作,我发现这时很容易洞察到一个人的心灵。
  我一直围观着,大约又过了半小时后,我才去买我看中的那盆花。而此时吊金钟、石榴、珊瑚树、马蹄莲都被人买走了,只剩下十几株月季花,而我最早看中的那盆还在。其实在人们刚才选花的过程中我就有种预感,这盆花被选走的可能性很小。因为以他们选花的标准,这株树形柔弱、开花少、花朵小的月季,并不是大多数人所中意的。
  我选这盆花,自然也有我的理由。一是它在那一大片花中,显得别致,有点与众不同的意思;二是梅红是我较喜欢的颜色;三是花茎下的盆中还有柔蔓的金钱草,加上花盆外围若有若无的青苔。从整体的观感来看,它让我十分中意。就在我付完钱不多时,余下的几株花草,也物有其主了。
  是啊,这些花草其实与人一样,也有着各自不同的归宿。看到它们各有归宿,那一时间感觉真好。
  (六)浊雨
  眼眸醒了,心还在梦中。耳朵被窗外的雨声同步叫醒。我知道,昨天傍晚的浮尘,将被雨滴挟持。
  一场被悬浮的黄尘污浊的雨,就这样落下。
  一场洗濯天空的雨,将让这个五月的一天,天更加湛蓝。
  想象中浮动的白云,擦拭这个早晨的心情。那些五月的花:与时光一同飘逝的丁香,满街树刺槐花零落之殇,正在流窜不定的沙枣花的香馨,还有墙角或花圃中蔷薇张开的笑脸……都与此刻的心情无关。
  事物合乎着事物各自美的形态。花开花谢,各有妖娆。风起雨息,各随自在。似乎没有理由,但我却为这场浊雨,以及从遥远的它乡飘荡过来的黄沙浮尘感到忧伤。是我们,践踏着自然的尊严。
  很喜欢这样一种慵懒的状态。也喜欢在梦醒后开始胡思乱想……
  住在城的外围,住在山上的好处是,有免费的更大空间,有无遮蔽的阳光,有风声雨声入室……好处诸如种种。当然,也可能在花香月圆之夜,一个人去悠闲地散步时光。
  雨在滴答声中,慢慢隐去。在我起床的时辰,雨后的太阳,也在城的那一边探头探脑。好了,我该沿着那条熟悉的小径下山去了。
  (七)结庐在人境
  蔚蓝的海峡岸边,一架直升机停在距海十数米远的草地上,不远处是一座四四方方的草庐。草庐里供着佛像,似乎是一个佛堂;佛堂一隅,一对激情的男女相拥着……俩人的胸脯、身旁撒落着的钻石,在俩人呓语时闪耀、飞动着迷人的光彩。大海、飞机、佛像、钻石,加上一对激情的男女。美的风景、美的画面、美的情景,这一切的确很诱人。这不是我的梦幻,而是一部大片剧终前的一个场景。无疑,天才的导演是想借助这样的一些元素,在一个特定的场景中,营造浪漫的氛围。这一点从美学角度和视觉效果来看,达到了初衷。
  一切都很完美。可是,在这形同幻象的情境中,刹那间我却在想,大海,钻石,佛,荣华,还是爱。这些物事当中什么才是真正的永恒呢?一时之间,我陷落在纷纭的情感中,理不出一丝头绪。
  但是,我更加坚信,人,从呱呱坠地的那刻起,便担当起了两个生命课题:一是认识世界,二是认知灵魂。认识世界从生命必需的物品开始,然后是自然,最后是宇宙。认知灵魂从认知生命开始,在引发痛感、快感诸多情感的故事、命运或者宿命中寻求,以经验与理性进行抚触。
  哲人曾说:“所有的事物同时存在于唯一,又是整体,我们称之为的宇宙之中。”的确如此。而我更愿意相信,永恒存在于信仰之中,存在于灵魂之中。永恒既不是幻想,也不是设定,它就是存在。正如我们寻找信仰,认知灵魂一样,对于永恒,也需要我们的发现与认知。
  与都市的奢华相比,草庐生来就显露着一副素净的姿色。但是,还是有人喜欢着草庐,喜欢结庐而居。它让人的心灵宁静、明静、干净;它让人性回归于纯朴、单纯、快乐。
  钻石不是永恒,正如财富不是永恒。草庐不会永恒,但它一直以来就是人类生命的居所。所以从另一个层面而言,它如同人类的爱,便是永恒。
  人,在****与理智的夹缝存活,是我们被****征服,还是让理性压制着冲动。“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结庐而居,这是人类社会原初的理想,但愿也是人类社会最后的理想。
  用心聆听着这个世界,我听到花开幸福的天籁。
  (八)药香弥漫
  早晨空气清新,阳光正好。当电磁炉上坐着的器皿沸腾之后,我开始闻到一缕缕香味。先闻到的是淡淡的一丝,后来满屋子都弥漫药的这种香。药香,是在煎熬过程中挥发出来的,由淡渐浓,象极了生存、生活对我们生命的煎熬:由轻到重,由淡到浓,由薄到厚,由浮到沉。
  熬好的一碗药汁,在桌上慢慢变凉。它散发着的香味,也随着它的变凉,变得越来越淡。它的香,与温度有着很大的关系。
  年轻时习医数年,粗通岐黄之道。这一剂中草药,是自已根据生命肌体的病理,为自己开的一剂处方。虽有“医不自治”这一说,但对一些小毛病,我想自己还是能医的。处方中的药物有:当归、生地、白蒺藜、防风、荆芥、何首乌、黄芪、甘草、生姜这九味。本来,这几味草药中,一些是没有香味的,但经过这一煎熬,许多种味道混淆、混合,就变成了我闻到的药香。而我向来不讳疾忌医,但一般小毛病,我都会及时用药,消除病灶。所以一般都是吃点药片或成药即可,而且往往是药到病除。也由于早年对中医学理论的认识,明白阴阳之理,知道调和之效,深知养生精要,这么多年来,对这一维护生命健康的独特学说体系自然很是推崇,身体也一直很健康。当然,这与青壮年的年龄有关,也与自我情绪控制、饮食调节都有着密切联系。记忆中上一次吃中药,是十几年前的事了。所以当闻到药香时,竟然有种久违的亲切。而这一次的疾病本无大碍,不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是只影响到睡眠的一点小毛病,吃三两剂中药就会痊愈。
  药香,是天然的,是草木精华所在。喜欢药香,这也许与我曾经习过中医有关。我深谙中药的世界,是一个博大的物的世界,它自成一个体系,每一味药都是独特的,它有着它无可替代的形状、气味、药性、药理、药效;而医术高超的大夫,正是通过对药性、药理的把握;通过对病患者病理的确认,进行处方用药,也即对药物进行君、臣、佐、使的配伍,使药物合力达到预期效果治病救人。中医学、中草药学,也即中医药学是博大精深的,它是一整套完整的体系,是传统的生命学科与自然科学的完美结合,更是一门关于生命修复的系统工程。它其中也包涵着古代朴素的哲学思想,是以古代朴素的哲学思想为骨骼,以中草药的药性、药理为肌理的。就是在全球医学科技水平高超的当下,它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物性与神奇的魅力。可惜的是,中医药学在当代一直未能规避式微的命运,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这种遗憾是时代的,更是关乎生命健康的。
  在一般人心目中,或者在久病的人感觉中,煎药的这缕缕香气,对他们何尝又不是一种煎熬呢。这与一个人的心理、心情起着微秒反应。这种药香,不会被太多的人们接纳、认同,也是情有可原的。
  慢慢地啜饮着这碗药汁,也感觉着药的滋味:苦、微酸、涩、还有一丝微甜,一种混合的滋味。由此我想到了人们的餐桌,我们食物的味道,也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只不过我们的餐桌上的菜肴,将这五味单列开来品味,而中草药却是将这五味煎熬成一种混合的味道,让习惯了单独品味不同滋味的口、舌觉得不适,复杂的感觉让喉咙难以下咽。
  喝完药,用凉开水漱口,药的苦味消除了。再回味时,口腔中还残存着淡淡的一丝香。它是药的香,也是生命的香。
  翻开一本关于幸福的书,它上面有病患、有苦难,也有死亡。如果就人生的历遇、体验、生命过程是被幸与不幸书写,其中也缀满了标点符号,那些欢欣、微笑、眼泪只不过是逗号、顿号、冒号,还有问号、感叹号、破折号,也有括号、省略号;它们反复、交替、不断被使用,只有句号,是属于死亡的。
  人生有许多乐趣,也有许多的不尽人意。但我此时却想写下这六个字:有缘。随缘。惜缘。与人的缘,与物的缘,与自然的缘。珍爱生命,珍重生命里所遇到的一切。
  我相信,读了这篇文字,也会让讳疾忌医的你们,感受到脉脉温情的药香。它让我们健康,然后快乐。
  (九)沿着心情去散步
  在斜斜细细、温情的雨线中,又去散步。
  散步,通常缓慢的,随意又无意地,沿着熟悉的路径画上一个圈。通常是在晚饭后,或在休息日早上以三合居(原先是九米斋)为起点与终点:一圈,一圈地走下去。上行,或者下行;向东,或者向西。这样,就划出了一个个弧圆,而每一次散步的足迹,都会勾勒出花瓣一样的版图;无数次不同时间、不同方位的散步,就叠加成一朵花,就象盛开的一朵复瓣的花:看上去层次分明,而每一层的花瓣以蕊为圆心既规则排列,在一个平面上呈现出圆形,又与另一层每个花瓣交错排列;错落的花瓣,让花朵呈一个圆,扁平、立体。居或者家,就是这蕴含丰富营养的蕊。其实,这只是我对散步这一生命形态在形式上的描述。而让我真正喜欢上散步的原由,就是在一次又一次散步中,喜欢老牛拉磨一般,以一种固执而舒缓的节奏,走完一圈又一圈路程。这样散淡的日子就被磨成了记忆的粉尘,忽暗忽明中:烁闪,隐遁。或者被浮世之尘分封。
  走出细雨朦胧的深巷,从伏龙坪始,骑着二道沟的山脊,踏稳一级级混凝土方条形台阶,下行到安定门,顺白银路朝东,经永昌路南十字口时向南,穿过铁路下阴湿的通道,走过窄短的街市,就到了西北民院西门,顺路至市人防工程洞口右侧的入口,从此上行,沿许多个之字连缀的石径向上爬行,就到了牌坊式兰山公园门前的平台,在这里可以俯瞰城市,心与眼都是广角镜:看日出,看落日,看幢幢巨大暗影中闪亮着的万家灯火与声色光影的城。然后下行到伏龙坪后街、中街,没入那条小巷,就回到了起点。这是散步的路径之一。当然,这条路径时不时也在散步时反向行走,即以逆时针的方向,反转一圈:伏龙坪中街、后街,兰山公园大门,沿山径下行、民院西门,白银路,安定门,过铁道上行。
  当然,另外的路径就长了,一般在休息天选择去散步。伏龙坪中街到前街、到望垣坪菜市,左拐下行到八里铺,沿阿干镇方向的铁路向前,然后在某一处左拐穿过村落,上行穿过荒无人烟的山坡,就到了南大坡;然后沿伏直公路下行,到二台阁三岔路口,继续沿伏直公路朝伏龙坪方向返回。当然也可以逆时针方向去走。只是这样一个行程,耗时耗力,最短也得五六个小时;当然,安排用一整天时间最好。这样途中不用赶时间,可看到田园风光的细腻处。如果有伴同行,可以在中途休息时就地在铁道旁袒胸露腹地喝酒;或者在山坡上的某一棵树荫下喝酒、休息。只是昔年的狂狷,今天已在自已身上找不到一丝踪影了。
  散步与所谓的郊游,我一直分得不是很清。有时一次散步,也许最后成了郊游;有时想好的郊游,半途而废变成了散步。至于散步的路径,还有许多条,详述就显得过于累赘和多余了,还是不说为妙。
  喔,亲爱的,你猜猜我今天选择了那一条雨中散步?

                                                                                        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