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顾绍骅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9924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弘扬传统文化:中华古圣先贤 你知道多少? 三

已有 1569 次阅读2023-5-26 21:47 |个人分类:顾绍骅艺术观点与作品|系统分类:艺术| 中华古圣先贤 分享到微信

中华古圣先贤    你知道多少?

微信公众号  本文 

 

【摘要】“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中华古圣先贤”就是我们民族古代的英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之中,习总书记反复强调,在新时期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民族道德素养,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古代有许多人,因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取得了极大的成就,被称为圣人。那么中国古代到底有多少圣人,他们又因何成圣的呢?“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天地之间有一股堂堂正气,它赋予万物而变化为各种体形。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正气”在各行各业里靠这种正气万物生生不息,生长流传。但“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能量的“正负”之间,产生的效果,天壤之别。笔者乃“百无一用的书生”,然懂得“位卑未敢忘忧国”;现实中“文化断层”日显突出,必须“亡羊补牢”,防微杜渐------;

【四大文明古国,为何只有中华文明保留下来了?除了“自然因素”外(靠的是地理,靠的是文化,靠的是历史,靠的是政治),中华文明的两个属性是关键: 一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二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精神改变世界。这些因素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代中国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恩格斯说:“就世界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还是超过了蒸汽机。因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得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后与动物界分开。”赵朴初作诗赞道:“燧人取火非常业,世界从此日日新。”(“上古文明”从有巢氏造房、燧人取火开始,经过房居熟食等初级分化而产生初级文明——自我创造;大禹治水、五谷栽种等产生农耕文明——自强不息;仓颉造字后,产生了记录文明——文明之光;炎黄部落产生社会文明——井然有序;皋陶让我们产生司法文明——公平和谐;神农氏让我们产生医药文明——救死扶伤;王亥、范蠡让商业繁荣社会经济——繁荣昌盛;甘德、石申、鲁班、张衡等让人类科技大放异彩——领引世界;孔子、老子、孟子、庄子、顾恺之、王羲之、东方朔司马迁等,让华夏大地充满智慧和人文情怀——中庸之道!等等文明之光闪耀世界!姜尚、霍去病、岳飞、关羽等让我们懂得封狼居胥、精忠报国——“虽远必诛”等等中华文明!)以后不在我们华夏文明下一段5000年历史,从现在开始,有你,有我,有我们每一个华夏子女来帮忙实力书写。(反观“西方文明”,从普罗米修斯的盗火开始,就是“强盗逻辑”,宣扬的就是自私自利的“掠夺行为”-------)】

《中华古圣先贤图解》设计理念:“天圆地方”,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是阴阳学说的一种体现。天与圆象征着运动;地与方象征着静止;两者的结合则是阴阳平衡、动静互补。文字释文:1、《中华古圣先贤人物(成就一览)》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3、顾绍骅对中国精神的理解:为了国家民族及人民的利益奋斗终生,威武不屈、富贵不淫、贫贱不移;松懈意味停滞不前,放纵等于毁灭!

 

接上期:

 

蚩尤——战神、兵器神

 

蚩尤,传说中制造兵器的人,又传为主兵之神,与黄帝、炎帝并称中华三祖。一说为东方九黎部落首领,有兄弟八十一人,相传以金属(铜)为兵器,后与黄帝战于涿鹿(今河北涿鹿东南),失败被杀。据《述异记》记载:蚩尤氏的耳鬓如剑戟,头有角。

史记·封禅书》中记载,“八神将自古以来有之”。“八神将”即:天神、地神、兵神、阴神、阳神、月神、日神和四时神。八神中除兵神蚩尤,其他神都是自然神。根据民间流传的说法,炎黄时代的蚩尤是第一个发明五种兵器的。《管子地数》:“修教十年,而葛卢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矛戟。是岁相兼者诸侯九。雍狐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雍狐之戟芮戈……”这本书比较早地记述了蚩尤受金制兵的情况。《世本作篇》(秦嘉谟辑补本)记载:“蚩尤作五兵:戈、矛、戟、酋矛、夷矛。”《太平御览》也说,蚩尤“造立兵杖、刀、戟、大弩。”据《山海经》等书记载,黄帝与蚩尤之战,持续数年。战鼓、指南针都是在这场大战中发明的。战争的结果,黄帝杀掉蚩尤。蚩尤尽管战败,也赢得黄帝的尊重。《龙鱼河图》记载:“蚩尤没后,天下复扰乱,黄帝遂画蚩尤像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皆为弭服。”后来,黄帝和蚩尤都被尊为战神。

弘扬传统文化:中华古圣先贤 你知道多少? 三_图1-2

 

历史渊源

先秦时期,《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日魃,雨止,遂杀蚩尤。”

孔子三朝记》记载:“黄帝杀蚩尤于中冀,蚩尤股体身首异处,而其血化为卤,则解之盐池也,因其尸解,故名其地为解。”

汉朝时期,《史记·卷一·本纪第一·五帝》记载:“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第六》记载:“三曰兵主 ,祠蚩尤 。”

《龙鱼河图》记载:“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黄帝仁义,不能禁止蚩尤,遂不敌,乃仰天而叹”。

三国时期,《皇览·冢墓记》记载:“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黄帝杀之,身体异处,故别葬之。”

南北朝时期,《述异记(上)》记载:“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牛氐人,人不能向。”

唐朝时期,《初学记·卷九》引《归藏·启筮》记载: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以伐空桑,黄帝杀之于青丘。

宋朝时期,《路史·后纪四·蚩尤传》记载:“蚩尤天符之神,状类不常,三代彝器,多者蚩尤之像,为贪虐者之戒。其像率为兽形,傅以肉翅。”

梦溪笔谈·卷三》记载:“解州盐泽,方面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未尝溢;大旱未尝涸。卤色正赤,在版泉之下,俚俗谓之蚩尤血”。

明朝时期,《通雅·卷二十一》记载:“宋崇宁时,帝敕天师张虚靖召关公破蚩尤、复盐池,见灵,遂封(关公)崇宁真君。”

文化特色

蚩尤文化遗迹

据《孔子三朝记》记载,蚩尤被黄帝诛杀之后,身首异处,血化为卤,则解之盐池也,因其尸解,故名其地为解州。

河南濮阳台前县的蚩尤冢,位于其城关镇后三里村东南约300米处。据传,蚩尤首葬东平郡寿张县阚乡城中(今汶上县西南),肩髀葬山阳郡巨野重聚,部分尸骸葬台前县境内。台前境蚩尤冢筑修年代不详,清末尚高1.5米,占地3亩,其上茵柳、野草丛生。1933年黄河决口,蚩尤冢淤没。后附近村民在原址堆起一土冢,占地1亩。1956年,该冢被铲平,辟为耕地。

蚩尤陵旅游区位于山东聊城市阳谷县十五里园镇,主要景点有陵门、蚩尤神像雕塑、祭祀广场、蚩尤宝殿、东夷文化展览馆和农耕文化展馆等。

蚩尤九黎城位于重庆市彭水县,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拥有中国最大的苗族建筑群落,以苗族始祖蚩尤文化为主线。

蚩尤节日活动

2016(丙申)年世界华人涿鹿共祭中华三祖大典在涿鹿县黄帝城中华三祖堂前隆重举行,共同祭拜中华民族的三大文明始祖——黄帝、炎帝、蚩尤。

“祭尤节”是苗族传承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已被贵州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长青乡扬颂村蚩尤宫遗址,是当地苗族民众每年农历十月第二个丑日聚会祭奠苗族古歌传颂的祖先蚩尤的场所。

2020庚子年蚩尤祭祀大典在彭水蚩尤九黎城举行,这是彭水举行的第六次民间祭祀蚩尤活动。

蚩尤典故传说

传说远古时,苗族居住在黄河边上,共“八十一”寨,他们的首领叫蚩尤,蚩尤为民除掉了危害苗民的“垂耳妖婆”,使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后来妖婆的三个妖娃请来了赤龙公和黄龙公(即炎帝和黄帝)复仇,蚩尤率领苗族人民英勇作战,多次打败赤龙和黄龙二公。

关公受道教张天师之邀斩蚩尤的故事。传说宋真宗年间,解州盐池不产盐,江西龙虎山张天师受召入朝告诉皇帝不产盐为蚩尤所害,可邀请关公斩之。张天师后依皇命烧符召关公,关公展神威,蚩尤遭斩杀,盐池恢复,万民雀跃。

蚩尤文学形象

在《史记》和《国语》等古代经典中,蚩尤还是被作为始祖中一位伟大的人物来讲述的。他不仅是一个英勇善战、有领袖气质的军事大将,还是一个爱惜百姓、热爱文化、极具开拓精神的政治家和文化人。他的人生旅途,是一部崭新又充满挑战的历史篇章,深刻阐述了他与炎黄二帝并肩共进、共创世界的历史传奇。按照史书上的记载,蚩尤本是炎帝手下的一员大将,因为性格太过暴虐,而被炎帝厌弃,并且遭到了放逐。于是蚩尤离开了炎帝的部落,来到了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一带,带领九黎百姓发展自己的势力。渐渐地,蚩尤的势力逐渐庞大,于是便建立起了一个名叫“九黎”的强大部族同盟。九黎部落被认为是中国最古老的一批人类部族之一,它们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中游地区,具有很强的文化特征和民族特色。蚩尤被认为是这个族群中的领袖,经过他的带领,九黎部落迅速发展,很快成为了九州之内实力最雄厚的部落。蚩尤也成了九黎百姓的代表,为这个大家庭带来了幸福和荣耀。

公元前26世纪左右的涿鹿之战,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场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战役,它不仅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而且对整个亚洲的历史走向也有着深远的影响。战争当中,蚩尤与炎帝的部落发生了激烈的交战,而美丽的九黎部落最终被打败了。这场战争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大家族被彻底摧毁,数千人失去了家园,许多文化、技术和艺术的珍宝也被毁掉或失传。然而,尽管九黎部落最终在涿鹿之战中失败了,但蚩尤的形象和九黎文化的精神依然被广泛传扬。在许多神话、传说和文学作品中,蚩尤都被描绘成了英勇、聪明、机智和忠诚的形象,他的精神也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发展。回顾中国历史上的各种文化、艺术和技术成果,可以看到其中许多都是从九黎部落的文化遗产中汲取的灵感和力量。例如,茶文化、香文化、汉字文化、传统医学、农业文化等等,都有着深厚的九黎文化特色,而这种文化特色又是蚩尤遗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所以说,蚩尤既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领袖,也是中华文明的奠基人之一。

与蚩尤有关的文学作品有《岐阳三首》:“百二关河草不横,十年戎马暗秦京。岐阳西望无来信,陇水东流闻哭声。野蔓有情萦战骨,残阳何意照空城。从谁细向苍苍问,争遣蚩尤作五兵?”

形象评价

他(蚩尤)在华夏历史上第一个创制出金属兵器,他在逐鹿中原的战争中。战绩赫赫,连炎帝、黄帝也对之“大慑”畏服,他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创造的业绩,使他成为战争之神,从而受到后世人们的崇拜祭祀。他的赫赫英名,他的威武雄壮,直至百世之下仍不稍减。(刘范弟《论战神蚩尤》评)

近年来,在官方与学界,则有将蚩尤与炎黄并称中华人文三祖的提法......失败的蚩尤,不幸的蚩尤,在正史之外,在民间正义这里,赢得了尊重和纪念,因而赢得了永生。(张石山《正史之外的民间正义——从头号“恶人”蚩尤说起》评)

上古十大正神》、《中国传说的上古凶神》、《中国神话人物》、《现代小说中的上古十大魔神

舜帝生前,宣布治水有功的大禹为接班人。舜帝死后,大禹也像舜让位给尧帝的儿子丹朱那样,让位给舜帝的儿子商均。由于禹治水有功,威望高,诸侯们不同意商均继位,在诸侯的拥戴下,90岁的禹王正式即王位,以安邑(今山西夏县)为都城,国号夏。在位10年,享年100岁。

夏建立后,大禹在阳城东南的涂山召开诸侯大会。大会中,夏禹向诸侯说道:“我德薄能鲜,不足以服众,召集大家开这个大会,为的是希望大家恳切的责备、规戒、劝喻,使我知过,使我改过。我胼手胝足(因治水手脚长时间被碱水腐蚀,身患疾病,一跛一颠的在治水工地来回)平治水土,虽略有微劳,但生平所最兢兢自戒的是个骄字。先帝亦常以此来告诫我说:'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如果我有骄傲矜伐之处,请大家当面告知,否则就是教我不仁啊!对大家的教诲,我将洗耳恭听。”涂山大会之后,为表示敬意,各方诸侯常来阳城献金。为了纪念涂山大会,大禹将各方诸侯进献的金,铸造成九个大鼎。九鼎象征着九州(即冀、幽、并、兖、青、扬、荆、豫、雍),其中豫州鼎为中央大鼎,豫州即为中央枢纽。

十四、 (夏朝开国君主)

禹(生卒年不详),姒姓,夏后氏,名文命,上古时期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历史治水名人,史称大禹、帝禹、神禹。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后代,鲧的儿子,母为有莘氏之女修己。相传,禹治理洪水有功,接受帝舜禅让,继承部落首领。在诸侯的拥戴下,正式即位,以阳城为都城,一说以平阳为都城(或在安邑或在晋阳),国号为夏,分封丹朱(尧的儿子)于唐国,分封商均(舜的儿子)于虞国。作为夏朝的第一位君王,后人称为夏禹,成为上古时代传说时代与伏羲、黄帝比肩的贤圣帝王。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九州、奠定夏朝,后人尊称为大禹。禹死后,安葬于会稽山(今浙江省绍兴市),仍存禹庙、禹陵、禹祠。从夏启开始,历代帝王大都来禹陵祭祀。

弘扬传统文化:中华古圣先贤 你知道多少? 三_图1-4

 

人物生平

早期

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但也有说法认为禹应为颛顼六世孙)。出生地有争议(一说在汶山石纽地区;一说在石坳 。母亲是有辛氏(今山东曹县)之女,名叫女志,也叫脩己 。禹幼年随父亲鲧东迁,来到中原。其父鲧被帝尧封于崇。帝尧时,中原洪水泛滥造成水患灾祸,百姓愁苦不堪。帝尧命令鲧治水,鲧受命治理洪水水患,鲧用障水法,也就是在岸边设置河堤,但水却越淹越高,历时九年未能平息洪水灾祸。接着禹被任命为司空,继任治水之事。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 正是他劳心劳力治水的最好证明。

禹立即与伯益和后稷一起,召集百姓前来协助,他视察河道,并检讨鲧治水失败的原因。禹总结了其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改革治水方法以疏导河川治水为主导,利用水向低处流的自然趋势,疏通了九河 [18] 。治水期间,禹翻山越岭,淌河过川,拿着测量仪器工具,从西向东,一路测度地形的高低,树立标杆,规划水道。他带领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据标杆,逢山开山,遇洼筑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禹为了治水,费尽脑筋,不怕劳苦,也不敢休息  。他亲自率领老百姓风餐露宿,过家门而不入,整天在泥水里疏通河道,把平地的积水导入江河,再引入海洋。经过13年治理,终于取得成功,消除了中原洪水泛滥的灾祸 。因为治洪水有功,人们为表达对禹的感激之情,尊称他为“大禹”,即“伟大的禹”。

在治水的过程中,禹走遍天下,对各地的地形、习俗、物产等皆了如指掌。禹重新将天下规划为九个州,并制定了各州的贡物品种。帝夏禹王还规定:天子帝畿以外五百里的地区叫甸服,再外五百里叫侯服,再外五百里叫绥服,再外五百里叫要服,最外五百里叫荒服。甸、侯、绥三服,进纳不同的物品或负担不同的劳务。要服,不纳物服役,只要求接受管教、遵守法制政令。荒服,则根据其习俗进行管理,不强制推行中央朝廷政教。

即位

孟子·万章上》载“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古本竹书纪年》载“禹居阳城”,《世本·居篇》载“夏禹都阳城,避商均也,又都平阳,或在安邑,或在晋阳”,《史记·夏本记》则说“禹辞避舜之子商均于阳城” [26] 。从有关文献看,夏禹与阳城、平阳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帝舜在位三十三年时,正式把天子位禅让给禹。十七年以后,舜在南巡中逝世。三年治丧结束,禹避居夏地的一个小邑阳城,将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但天下的诸侯都离开商均去朝见禹王。在诸侯的拥戴下,禹正式即王位,居住在阳城,国号夏。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  。改定历日称为夏历,以建寅之月为正月。《说苑》记载大禹“卑小宫室,损薄饮食,土阶三等,衣裳细布。”

逝世

禹在位的第十年东行,到了会稽后去世(竹书纪年载为四十五年),皇甫谧认为禹享年一百岁左右。禹去世后,其子启继夏朝天子位 。

主要成就

政治

划定九州

《尚书·禹贡》中写道: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大禹历经磨难,平定洪水,遍走华夏,初分九州。大禹就这样用自己的足迹,历时十三载,丈量神州大地,分定华夏九州。

涂山之会

夏建立后,大禹在涂山尽早召开诸侯大会,以检讨自己的过失。这次涂山之会一般被认为是中国夏王朝建立的标志性事件。到了正式大会的日子,大禹穿了法服,手执玄圭,站在台上,四方诸侯按着他国土的方向两面分列,齐向大禹稽首为礼,大禹在台上亦稽首答礼。

礼毕之后,夏禹大声向诸侯说道:“我德薄能鲜,不足以服众,召集大家开这个大会,为的是希望大家明白恳切的责备、规戒、劝喻,使我知过,使我改过。我胼手胝足,平治水土,虽略有微劳,但生平所最兢兢自戒的是个骄字。先帝亦常以此来告诫我说:'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如果我有骄傲矜伐之处,请大家当面告知,否则就是教我不仁啊!对大家的教诲,我将洗耳恭听。”大家都明白禹受命于天,原本对大禹有意见的诸侯看到大禹这种态度,也都表示敬重佩服,消除了原先的疑虑。史书记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铸造九鼎

涂山大会之后,为表示敬意,各方诸侯常来阳城献金(即青铜),后来,九州所贡之铜年年增多,大禹想起从前黄帝轩辕氏功成铸鼎,为了纪念涂山大会,就准备将各方诸侯进献的金,铸造成几个大鼎。后九鼎(即冀州鼎、兖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扬州鼎、荆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铸成,鼎上铸着各州的山川名物、禽异兽。九鼎象征着九州,其中豫州鼎为中央大鼎,豫州即为中央枢纽。九鼎集中到夏王朝都城阳城,借以显示夏王大禹成了九州之主,天下从此一统。九鼎继而成为“天命”之所在,是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

社会

按照古书记载,在尧和舜的时代曾经发生大洪水,尧帝派禹的父亲鲧治水,但没有成效,鲧被处死;舜帝则继续任命禹治水,结果禹不仅治理了水患,还开辟了黄河和长江流域的陆路与水路交通网,划出了九州行政区。

除了疏导,大禹治水还采取了“高高下下”和“钟水丰物”两种办法。所谓“高高下下”指的是疏通河道所挖出来的淤泥,用来堆积在河岸,使其成为人们的屏障;所谓“钟水丰物”指的是有些小水很难汇入大河,就让它聚集成为湖泊、池塘或沼泽,人们可以在里面养鱼虾或养鸡鸭。此外,大禹还帮助人们选取不受水害、适宜居住的地方安家,并且在神州大地上修了一些道路,既方便人们出行,也方便人们耕作。

通过系统科学、缜密周全的方法,大禹不仅控制了水患,而且化害为利,造福了民生,他也因此成了万世景仰的治水英雄,依然在纪念他。

人物评价

夏禹是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伟大历史人物。他的重大功绩不仅在于治理洪水,发展国家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更重要的是结束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社会组织形态,创造了“国家”这一新型的社会政治形态。夏禹完成了国家的建立,用阶级代替原始社会,以文明社会代替野蛮社会,推动了中国帝王历史沿革发展。

孔子: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季札:“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谁能修之?”

司马迁:尧遭鸿水,黎人阻饥。禹勤沟洫,手足胼胝。言乘四载,动履四时。娶妻有日,过门不私。九土既理,玄圭锡兹。

《太史公自序》:“维禹之功,九州攸同,光唐虞际,德流苗裔。”

轶事典故

三过家门而不入

传说禹与涂山氏女娇新婚不久,就离开妻子,踏上治水的道路。第一次经过家门时,听到他的妻子因分娩而在呻吟,还有婴儿的哇哇哭声。助手劝他进去看看,他怕耽误治水,没有进去;第二次经过家门时,他的儿子正在他妻子的怀中向他招着手,这正是工程紧张的时候,他只是挥手打了下招呼,就走过去了。第三次经过家门时,儿子已长到10多岁了,跑过来使劲把他往家里拉。大禹深情地抚摸着儿子的头,告诉他,水未治平,没空回家,又匆忙离开,没进家门。

开凿龙门

距今4000多年前,由于河洛地区是夏民族活动和兴国的中心,夏朝的第一个帝王大禹,常领导人民“疏川导滞”、“合通四海”、“尽力乎沟洫”,所以相传洛河、伊河也都是大禹疏浚开凿的。

据说那时洪水泛滥,龙门山以南是一望无际的汪洋,人民窘困不堪,溺死甚多。大禹深知遭受洪水的苦难。大禹治理洪水,率领人民疏九河、导百川,终于迫使洪水归流大海,伊阙也就是这时开凿的。

《越绝书》卷一载: “禹穴之时,以铜为兵,以凿伊阙,通龙门。”

《水经注》云:“昔大禹疏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间,故谓之伊阙矣。”

《汉书·沟洫志》贾让奏道:“昔大禹治水,山陵当路者毁之,故凿龙门,辟伊阙。” [34]

典籍记载

《史记·夏本纪》、《竹书纪年·夏后氏》、《帝王世纪·第三(夏)》

后世祭奠

陵寝

禹的陵寝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禹陵乡禹陵村,是后人为颂扬和纪念中国古代第一位治水英雄和夏朝的奠基者大禹而修建的。主要包括禹陵、禹祠和禹庙三大部分。禹陵的建筑主要是明、清和民国重建之物。

在绍兴禹陵村,夏禹姒姓后代世代为禹守陵,但仓修良直指此说绝不可信。

祭祀

夏桀灭后,商汤王封夏王室姒姓一支贵族于杞国,以奉祀宗庙祖先。“杞在商时,或封或绝”。周武王灭商为王后,封禹王的后裔东楼公于杞地,延续杞国国祚,主管对禹的祭祀。大禹王祭祀为国家祭祀。

前210年,秦始皇“上会稽,祭大禹”。960年,宋太祖颁诏保护禹陵,开始将祭禹正式列为国家常典。明清两朝的祭禹仪式和制度最为完备,典礼也最为隆重,明清两朝大祭禹陵各达20多次。清代康熙帝、乾隆帝都亲临绍兴祭禹。1933年,禹庙再度修复并举行了隆重的祭禹活动。道教中禹为水官大帝,诞日为十月十五日下元节。

禹王池

禹王池位于河南省洛阳市龙门石窟西山,长8.80米,宽6米。泉水自石穴中出,冬暖夏凉,中生水藻。池中立一巨石,称石砭,或石笋、剑石,为太湖石质,相传为大禹开凿龙门时所用的工具。夏禹治水曾有“凿伊阙,通龙门”之举。相传,那时洪水泛滥,龙门山以南是一片汪洋,百姓穷困不堪,溺死者甚多。为解决洪水给人带来的灾难,大禹率人治理洪水,疏通河流,百姓才得以安居乐业,伊阙也就是那时开凿的。

第一批历史治水名人》、《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家》、《夏朝君王》、《夏商周时期历史人物》、《首批四川历史名人》、《运城市名人》、

十四-2、酒圣——杜康

杜康又名少康,字仲宇,夏朝人。据《史记》记载,夏朝的国君,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汉《说文解字》载:“杜康始作秫酒。又名少康,夏朝国君。”因杜康善酿酒,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后世多以“杜康”借指酒。相传杜康正式取些水造酒,开辟了源远流长的华夏酒文化的源头。三国时,曹操吟咏出了“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千古绝唱。故而后人称之为“酒圣”。

杜康的儿子黑塔发明了醋。

弘扬传统文化:中华古圣先贤 你知道多少? 三_图1-6

 

人物争议

杜康黄帝大臣

传说在黄帝的时候,有一个叫杜康的人,专门负责管理粮食。当时,随着农耕的发展,粮食每年都获得大丰收。可是,粮食多了吃不完,只能储藏在山洞里,山洞阴暗潮湿,时间一久,粮食全部腐烂了。杜康见状,开始苦思冥想储粮的方法。这一天,杜康来到树林里散步,发现了几棵枯死的大树,只剩下粗大空荡的树干。杜康灵机一动,把粮食全部倒进了干燥的树干里。过了一段时间,杜康来到树林里查看粮食,他惊奇地发现:储粮的枯树前,横七竖八地躺着一些野猪、山羊和兔子,一动不动,好像死了一样。他连忙走近看个究竟:原来盛粮的树干裂开了几条缝,由里向外不断渗水。看来,这些动物是舔吃了这水才躺倒的。可这究竟是什么水呢,杜康凑过去一闻,只觉一股清香扑面而来,他不禁尝了几口这浓香水,顿觉神清气爽。后来,杜康把浓香水带回家,请大家品尝,大家你一口,我一口,都说好味道。就这样,酒在民间逐渐普及开来,杜康也被人们尊称为“酒神”。

夏代君主

据《说文解字·巾部》释:“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启袭禹位,标志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代王朝的正式诞生。继启登位的太康荒淫无道,被后羿乘机夺位后失国。但后羿随即又被自己的亲信寒浞取代。太康逃到同姓部落斟鄩那里,后羿灭掉斟鄩,拥立仲康。仲康之子姒相逃奔商丘。此时,相的妻子后缗正怀有身孕,她逃到有仍氏,生下了少康,因希望他能像爷爷仲康一样有所作为,所以,取名姒少康。

生活年代

中国的文化总是丰富饱满的,在酒的始创者尚无最终定论时,人们还在乐此不疲地做着种种离奇的猜想。除了上面几种影响比较大的造酒说之外,民间还流传着尧帝造酒、黄帝造酒等说法。宋人高承《事物纪原》称:“不知杜康何世人,而古今多言其始造酒也。”而从考古和历史文献记载来看,夏代洛阳已经出现酒器,商代朝歌(今河南淇县)就有“酒池肉林”的传说,到了周朝,统治者认为殷商灭亡的原因有很多,酗酒乱德是重要的一条。周公还颁布了《酒诰》,旨在树立和弘扬优良的酒风。可见,作为“酒祖”杜康,其生活年代应该不晚于夏商时期。

主要成就

从历代典籍的记载看,杜康的贡献主要是作秫酒:关于杜康造酒,历史文献多有记载,如《世本》云:“杜康作酒。少康作秫酒。”

《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康指酒。

《尚书·酒诰》“惟天降命,肇我民惟元祀”孔颖达疏引汉应劭《世本》:“杜康造酒。”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巾部》:“古者少康初箕作帚、秫酒。少康,杜康也。”

晋代,江统著的《酒诰》中有这样的记载:“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结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

宋,朱翼中《酒经》:“杜康作秫酒。”

明,许时泉《写风情》:“你道是杜康传下瓮头春,我道是嫦娥挤出胭脂泪。”

清,陈维崧《满江红·闻阮亭罢官之信并寄西樵》词:“使渐离和曲,杜康佐酿。”

张华《博物志》云:“杜康作酒。”

顾野王《玉篇》云:“酒,杜康所作。”

李瀚《蒙求》云:“杜康造酒,仓颉制字。”

朱肱《酒经》云:“酒之作尚矣。仪狄作酒醪,杜康作秫酒。岂以善酿得名,盖抑始于此耶?”

《类书纂要》云:“仪狄作。杜康造。”

杜康是中国酿造秫酒的鼻祖。据战国史书《世本》载:“辛女仪狄作酒醪以变五味,杜康造秫酒。”《北山酒经》中说,“杜康作秫酒,以善酿得名”。

酒圣遗泽

中国是世界上具有悠久酿酒历史的国家之一,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里就已经有了酒的象形字,至周朝,我国的酿酒技术就已发展到了相当的水平。《礼记》、《周礼》中都记载了酿酒的过程,汉代成书的《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述了黄帝与岐伯讨论酿酒的情景,唐代时流传下来的《酒经》中说:“王绩追述焦革酒法为经,又采杜康、仪狄以来善酒者为谱。”

据1991年《虞城县志》载:“虞城自古就是'糟坊相连,闻香下马’的著名酒乡。”“虞城县酿造业历史悠久,远在4000年前,酿酒鼻祖杜康就在这里发明秫酒。”

白酒,作为世界著名的六大蒸馏酒之一,声名远播世界各地。但遗憾的是杜康酒的酿法却随着历史的发展失传了。杜康酒得以恢复并兴盛,要感谢新中国的酿酒技术人员。

新中国成立后,河南省商丘地区虞城县杨灿楼酒坊扩建为虞城县纶城杜康酒厂,并于1980年经国家工商局核准注册“纶城”牌商标,拳头产品“纶城杜康”以窖香浓郁、绵甜柔和享誉四方,在省乡镇企业系统连获名优产品奖和金杯奖,并应邀参加北京国庆农副工产品展销会。然而由于经营不善,该酒厂已停产多年。

曹操为何对杜康酒情有独钟,写下“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流芳千古名句?这和他与商丘一带的深厚感情有关,他睢阳求学师从桥玄,封地永城鄪亭,食邑于柘城,起兵于己吾城(今属宁陵),得到襄邑(今睢县)卫兹资助,得大将典韦、重臣梁习,盗墓芒砀山获得发展军饷,可以说商丘是“曹魏兴地”,盘踞活动于此的曹操领兵打仗之余以酒解忧壮志当是常事,而他最喜欢饮用的就是纶城所产味道醇厚的杜康佳酿,并借着酒力打了不少胜仗。

1968年,河南洛阳市组建杜康酒厂,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之后,田中角荣在宴会上说:“天下美酒,唯有杜康。”希望喝到杜康酒,周总理当即答复一定满足首相的愿望。遵照周总理的指示,杜康酒厂把杜康酒送给了田中首相。随后周总理提出“复兴杜康,为国争光”,尔后在省、市地各级政府的支持下,于1975年建立汝阳杜康酒厂。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杜康酒的发展十分关怀和支持,多次为杜康酒厂排忧解难,题词鼓励。周恩来总理倡导“复兴杜康,为国争光”。1985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接见洛阳地区负责同志时说:“要发挥地方优势,把杜康酒发展到万吨规模,满足国内外人民的生活需要”。

传说轶事

杜康酒的传说

传说,杜康某夜梦见一白胡老者,告诉杜康将赐其一眼泉水,杜康需在九日内到对面山中找到三滴不同的人血,滴入其中,即可得到世间最美的饮料。杜康次日起床,发现门前果然有一泉眼,泉水清澈透明。遂出门入山寻找三滴血。第三日,杜康遇见一文人,吟诗作对拉近关系后,请其割指滴下一滴血。第六日,遇到一武士,杜康说明来意以后,武士二话不说,果断出刀慷慨割指滴下一滴血。第九日,杜康见树下睡一呆傻之人,满嘴呕吐,脏不可耐,无奈期限已到,杜康遂花一两银子,买下其一滴血。回转后,杜康将三滴血滴入泉中,泉水立刻翻滚,热气增腾,香气扑鼻,品之如仙如痴。因为用了九天时间又用了三滴血,杜康就将这种饮料命名为“酒”。因为有了秀才、武士、傻子的三滴血在起作用,所以人们在喝酒时一般也按这三个程序进行:第一阶段,举杯互道贺词,互相规劝,好似秀才吟诗作对般文气十足;第二阶段,酒过三巡,情到胜处,话不多说,一饮而尽,好似武士般慷慨豪爽;第三阶段,酒醉人疯,或伏地而吐,或抱盆狂呕,或随处而卧,似呆傻之人不省人事、不知羞耻。

杜康酒醉刘伶

自古洛阳民间流传着这样传说,古书云:“天下好酒数杜康,酒量最大的数刘伶。饮了杜康酒三盅,醉了刘伶三年整。”说的就是“杜康造酒醉刘伶”的故事。刘伶是晋代“竹林七贤”之一,出名的好喝酒,能喝酒。酒量之大,举世无双。他对当朝统治不满,到处游历,走到哪儿喝到哪儿。一次,刘伶来到洛阳龙门南府店镇杜康酒坊门前,抬头看到门上有一副对联,写的是:“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龙三盏海底眠”横批是:“不醉三年不要钱”。刘伶一看这副对子就生气了,心里说:你未曾开酒馆先访访,谁不知刘伶酒量大,从南喝到北,从东喝到西,东南西北都喝遍,也没把我醉半天。你竟敢夸下这么大口气,不醉三年不要钱。刘伶带着气进了酒馆,杜康拿出酒来让他喝。喝了一杯还要喝,杜康就拿来第二杯,刘伶喝了之后还要喝。杜康说,别喝了,再喝就醉了,他不听,又要了第三杯。三杯酒下肚,刘伶说:“头杯酒甜如蜜,二杯酒比蜜甜,三杯酒喝下去,只觉得天也转、地也转、头晕目眩。”他喝醉了。这时杜康过来对刘伶说:“怎么样?先生喝够了吗?”刘伶醉醺醺地说:“够了,够了,真是琼浆玉液。”说着便向兜里掏酒钱,一摸,钱袋是空的,便支支吾吾地说:“掌柜的,我忘记带钱了,先记个账吧,改天送还你。”刘伶说罢,出了酒坊往回走。一路上东摇西晃,趔趔趄趄走到家,一进门就跌倒在地上,他媳妇赶忙把他扶到床上。刘伶自觉不行了,赶快给媳妇交代说:“我要死了,把我埋到酒池内,上边盖上酒糟,把酒盅酒壶给我放在棺材里。”说完;刘伶真的死了。他一辈子爱喝酒,媳妇就照他的嘱咐把他埋了。不知不觉,过了三年。这一天,杜康来到村上找刘伶讨酒钱,刘伶媳妇一听是这事儿,心中好恼,说:“他三年前不知喝了谁家的酒,回来就死了。原来是喝了你家的酒呀!你还来要酒钱哩,我还得找你要人哩!’杜康说:“他不是死啦,是醉啦!快领我到埋他的地方看看去。”就这样,他们来到埋葬刘伶的地方,打开棺材一看,刘伶穿戴整齐,面色红润,跟生前一个模样。杜康上前拍拍他的肩膀;叫道:“刘伶醒来!刘伶醒来!”只见刘伶果然打了个哈欠,伸伸胳膊,睁开眼来,嘴里连声说道:“杜康好酒!杜康好酒!”从那以后,“杜康美酒,一醉三年”的话就传开了。

杜康儿子酿醋

近代镇江民间捏造了一个离奇传说,讲的是酒圣杜康发明酿酒术那年,举家迁到了镇江,在城外开了个前店后作的小作坊,酿酒卖酒。儿子黑塔帮助父亲酿酒,干些提水、搬缸的粗活。一天,黑塔给缸内酒糟加了几桶水,兴致勃勃地搬起酒坛子一口气喝了好几斤,没多久,黑塔就醉醺醺地睡着了。突然,耳边响起了一声震雷,黑塔迷迷糊糊睁开眼睛,看见房内站着一位白发老翁,正笑眯眯地指着大缸对他说:“黑塔,你酿的调味琼浆已经二十一天,酉时就可以品尝了。”黑塔正欲再问,老翁已飘然而去。他大声喊:“仙翁,仙翁!”自己便被惊醒,原来是做了个梦。黑塔回想刚才梦中发生的事情,觉得十分奇怪,这大缸中装的不过是喂马用的酒糟再加了几桶水,怎么会是调味的琼浆?黑塔将信将疑,就喝了一碗。谁知一喝,只觉得满嘴香喷喷、酸溜溜、甜滋滋,顿觉神清气爽。黑塔急忙去见父亲,将刚才梦中所见、口中所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杜康听了也觉得神奇,便跟黑塔一起来到水缸旁看个究竟。只见大缸里的水与往日不同,黝黑、透明。用手指蘸了蘸,送进口中尝了尝,果然香酸微甜。杜康想起老翁讲的“二十一天”、“酉时”,他突然拽住黑塔在地上用手指写了起来:“二十一日酉时,这加起来就是个'醋’字呀,兴许这琼浆就是'醋’吧!”杜康父子按照老翁指点的方法酿出了香醋。这醋在镇江城内卖开了,又传出镇江城,名扬四方。

史书记载

《世本》。《说文解字·巾部》。北宋,朱肱《酒经》。唐代《通典》载:“宋州虞城县有纶城,即少康邑。”

杜康后世纪念

杜康洛阳杜康庙

杜康庙位于洛阳汝阳城北五十里。据《大元大一统志·卷三百八十三》载:“杜康庙,伊阙旧县东南三十里处”。

明《伊阳县志》载:“杜康庙在汝阳城北五十里杜康仙庄,建于魏,盛于唐,明末遭劫,康熙五十年重修,岁正月二十一日庙祀赛烹,香火不断,人气旺盛。”根据陈武戟讲述,在朝官修的地理总志《大元大一统志·卷三百八十三》载:“杜康庙,伊阙旧县东南三十里处”。

杜康河南杜康仙庄

据清《直隶汝州志》记载了这样一个传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因半壁江山被西戎蛮主侵占,不思饮食,卧床不起,于是便引招天下名医诊治,杜康后人献上美酒,平王食后振神增食,龙大悦,遂封杜康酒为“贡酒”,杜康村为“杜康仙庄”。

杜康仙庄位于城北25公里,龙岭和凤岭之间,依山傍水,仿古设计,主体建筑为廊院式格局,高低错落,虚实对比,结构、造型、色彩集汉、唐、宋、明、清之萃,表现了显著历史、文化时代风尚之格局。酒祖殿酒祖殿位于祠院后部,为全祠的主体建筑,砖木结构,歇山重檐,二十根大柱构成四面回廊,抱厦额枋上的那块镌有“酒祖殿”三个黑底金字是中国末代皇帝之胞弟,当代著名书法家爱新觉罗·溥杰八十四高龄所书。酒祖殿前两侧的那对“朝天吼”石狮,原放置在杜康仙庄寨门两旁,造型奇特,做工精细,其配座镌刻有“八仙醉酒”浮雕,各路大仙抱坛执壶,俱成醉态。据有关学者考证,该狮为明代成化年间遗物。杜康祠杜康祠是占地200余亩的一个大型建筑群,为唐宋“廊院”制格局,高低错落,虚实对比,布局均衡对称,纵横轴线分明,结构、造型、色彩则集汉、唐、宋、明、清之萃,表现了显著的时代风尚。杜康祠最前面的一座悬山式建筑,便是该祠山门,其明间立栏上悬挂着中国书画家李可染亲书的“杜康祠”匾额。杜康墓园

酒祖殿

杜康墓园位于杜康祠南侧的“垂花门”内。宽阔的甬道从镌刻着“酒祖胜迹”的青石牌坊下直通杜康墓冢。墓前有康熙二十八年的“酒祖杜康之墓”石碑立于赑屃背上;左右两侧分别矗立着《酒祖杜康传略》与《重修杜康墓园铭》两个歇山碑楼。空桑酒树《直隶汝州全志》载:“伊阳古迹杜康坝,城北五十里,杜康造酒处,弟茅柴传其酿法,有杜水,名康河。”伊阳即今汝阳。杜康河西岸,杜康祠门前有一个雕栏池,其中长着一棵老态龙钟但枝叶繁茂的暴皮柘桑,人们都称之为“酒树”。据传,杜康就是在这里透过“空桑秽饭”之现象,发现了秫酒酿造的奥秘。

杜康山西杜康墓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冯村乡新杜村南杜康垴上曾经有一座杜康墓,不知何年代。墓前曾经有成片的古柏民国时期因年代久远当地村民文物保护意识不强等多方面原因。后因村民发生纠纷肆意砍伐破坏严重有因保护不力,墓内仅存的文物被盗,现仅存墓碑存放在新杜村。

杜康诗咏杜康

东汉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古者杜康初作箕帚、秫酒。智康,杜康也。”三国三国魏·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三国魏·曹植《七启》:“春清漂酒,康狄所营,应化则变,感气而成。”晋代西晋·江统《酒诰》:“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日杜康。”东晋·陶渊明《止酒》:“仪狄造,杜康润色之”。五胡十六国·前秦·赵整《酒德歌》:地列酒泉,天垂酒池,杜康妙识,仪狄先知”。唐代,皎然《诗式·语似用事义非用事》:“如魏武呼'杜康’为酒。”唐代,大诗人杜甫曾吟“杜酒频劳劝,张梨不外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酬梦得比萱草见赠》中曰:“杜康能解闷,萱草解忘忧”。唐代,诗人皮日休《酒床》诗中有“滴滴连有声,空疑杜康语”之句。唐代诗人王绩著有《杜康新庙文》,其辞曰:“两仪判辟,万象森罗。都邑未建,鸟兽独多。茹毛饮血,巢居穴窠。天地不交,人灵未知。智哉先生,爱作甘醴。”。宋代北宋文学家苏轼在《和陶止酒并引》中云:“从今东坡室,不立杜康祀”。北宋哲学家邵雍在其《逍遥津》中写道:“总不如盖一座安乐窝,上有琴棋书画,下有渔读耕樵,闲来了河边钓,闷来了把琴敲。吃一辈子杜康酒,醉乐陶陶……”宋文学家张表臣有诗曰:“中古之时,未知曲蘖,杜康肇造,爱作酒醴,可为酒后,秫酒名也”。南宋大词人辛弃疾在一首《沁园春》词中写道:“杜康初筮,正得云雷”。南宋王十朋有诗云:“妙意能施杜康手”。金代金代文学家元好问在《鹧鸪天·孟津作》中写道:“总道忘忧有杜康,酒逢欢处更难忘。”清代清代方文《梅季升招饮天逸阁因吊亡友朗三孟璿景山》诗:“追念平生肠欲结,杜康何以解吾忧。”

杜康的人物关系》、《中国民间行业著名始祖》、《中国古代十圣》、

  十五-1、契(商部落始祖)

(生卒年不详),子姓,名契,又名卨,别称“阏伯”。契是帝喾与简狄之子、帝尧异母弟。被帝尧封于商(今河南省商丘市)主管火正,其部族以地为号称“商”,契(传说:帝喾的次妃简狄是有戎氏的女儿,与别人外出洗澡时看到一枚鸟蛋,简狄吞下去后,怀孕生下了契)成为商始祖,是商朝建立者商汤的先祖。后世尊称其为“商祖”、“火神”。

契与兄弟实沈曾居于深林之中,因二人不和,父亲帝喾把契迁居于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把实沈封迁居至大夏(今山西省太原市),将兄弟二人分开。尧称帝时封契为司徒,后被封为契玄王。契发明了以火纪时的历法,在管火的同时筑造阏伯台观察星辰,以此为依据测定一年的自然变化和年成的好坏,为中国古老的天文学作出了重要贡献。契在他的居住地商(今商丘)做火正,呕心沥血,深受人民的爱戴,故中国民间尊他为“火神”。契死后葬于商丘阏伯台下,由于契的封号为“商”,他的墓冢也被称为“商丘”,即今商丘市的由来。南宋时,宋高宗颁旨召封其为“商丘宣明王”,由皇帝直接主持祭祀商丘宣明王的祀典。阏伯成为南宋朝廷最为崇奉的国运神,崇祀活动伴随南宋朝廷始终。

弘扬传统文化:中华古圣先贤 你知道多少? 三_图1-8

 

主要成就

天文

契是一位在天文历法方面取得重要功绩的人物,他不仅是中国研究天文历法的名人,就是英国的李约瑟博士对契在天文历法方面为全人类所做的贡献也予以高度评价。

据《左传·昭公元年》记载,契是帝喾的儿子,被封为火正。火正是管理火的职务,这个“火”就是指天上的大火星,并不是人们常见的人间之火。大火星简称为火星、大火等。

《左传·昭公元年》记载:高辛氏有二子,大的叫阏伯(契),二的叫实沈。他们原来一起住在旷野里,整天打架,互相征伐。帝喾没有办法,只好把契迁于商丘,让他管理东方的大火星;迁实沈于大夏(今山西太原),去管理参星。

《左传·襄公九年》又记:“古之火正或食于心,或食与咮,以出内火,是故咮为鹑火,心为大火。”西晋·杜预注:“谓火正之官配食于火星。建辰之月,鹑火星昏在南方,则令民放火。建戌之月,大火星伏在日下,夜不得见,则令民内火,禁放火。”这意思是说:三月末时,大火星出现,阏伯就号召人们放火烧荒;在九月鹑火(指柳星)出现时,也就是在黄昏大火星不见时,阏伯就号召人们在家生火,不准在外放火。后来这个火就成了天上之火,也即大火星。

火正

千百年来人类特别感激发明火的开掘者和火的管理者。 世界各国根据其发展和民俗不一样,供奉的火神也不一样。在我们中国最早供奉的火神为祝融、炎帝、回禄。这三位火神在中国历史上被汉族百姓供奉为火神,但是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文字记载和形成庙宇而被人们世代祭祀的当首推阏伯。

帝喾代高阳氏颛顼为君王后封儿子阏伯于商丘、专门管理火种,称为“火正”。在那漫长的远古时代,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要把宝贵的火种保留下来,也是一件颇为不易的事。而阏伯却能够将火种完整地保存下来,为百姓世代相传。阏伯死后,后人便称他为火神,筑台埋葬于此,因阏伯管理火种有功,便在台上修建了阏伯庙,供奉阏伯神像。从古至今,当地百姓每年的正月初七都到火神庙进香朝拜阏伯,形成祭祀火神的盛大古庙会。

农业

《史记·殷本纪》中说:“契兴于唐虞大禹之际”,“契长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仍命契为司徒”。契因帮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商,其氏族为商。先商部族在契(阏伯)的带领下,制作的陶器和冶炼的铜器都很有名,并派人贩卖到周边其他部落,又带领大家从事农业,组织大型祭祀等活动,商部落不断强盛发达起来,陶唐氏的名气也渐渐传播开来。于是阏伯又被封为司徒,司徒有点相当于今天的教育部长,但又有很大的区别。司徒不仅仅是负责传授人伦五教和祭祀礼仪,更重要的是组织一些人去帮忙到需要的地方去从事农业生产,并到各地传授手工业技巧,包括如何用火烧制出更好的陶器和冶炼更好的铜器,契做得有声有色。

家族世系

(1)盘古→有巢→燧人→伏羲→少典→黄帝—昌意(黄帝次子)—颛顼—鲧—禹—启—姒太康、姒元康、姒伯康、姒仲康、姒武观

(2)盘古→有巢→燧人→伏羲→少典→黄帝—少昊(姬己挚,又名玄嚣,黄帝长子)—蟜极—帝喾—契(前2096年-前?年在位)—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前?年-前1875年在位)—王亥(又名振,前1875年-前1775年在位)—上甲微(前1770年-前1720年在位)—报乙—报丙—报丁—主壬—主癸(前?年-前1675年在位)—汤(商朝开国君主)—太丁、外丙、仲壬

(3)盘古→有巢→燧人→伏羲→少典→黄帝—少昊—蟜极—帝喾—契(前2096年-前?年在位)—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前?年-前1875年在位)—王恒(商部族首领,前1775年-前1770年在位)

(4)盘古→有巢→燧人→伏羲→少典→黄帝—少昊—蟜极—帝喾—弃(姬弃,史称后稷)—不窋(姬窋)—鞠(姬鞠)—公刘(姬刘)—庆节(姬节)—皇仆(姬仆)—差弗(姬弗)—毁隃(姬隃)—公非(姬非)—高圉(姬高)—亚圉(姬亚)—公叔祖类(姬类)—周太王(姬亶,史称古公亶父)—周王季(姬历,又称季历、王季、公季)—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周朝开国君主)

(5)盘古→有巢→燧人→伏羲→少典→黄帝—少昊—蟜极—帝喾—台玺(姬玺)—叔均(姬均,也被周朝奉为先祖)

(6)盘古→有巢→燧人→伏羲→少典→黄帝—少昊—蟜极—帝喾—尧—丹朱

(7)盘古→有巢→燧人→伏羲→少典→黄帝—少昊—蟜极—帝喾—挚(即:帝挚)

(8)盘古→有巢→燧人→伏羲→少典→黄帝—少昊—蟜极—业父—大业—伯益—大廉—衍曾—衍祖—衍父—中衍—轩祖—轩父—戎胥轩—中潏—蜚廉—恶来—女防—旁皋—太己—大骆—秦非子(秦国首任国君)—秦侯—公伯—秦仲—秦庄公—……—秦始皇(嬴政,中国首位皇帝)

(9)盘古→有巢→燧人→伏羲→少典→黄帝—少昊—蟜极—业父—大业—伯益—大廉—衍曾—衍祖—衍父—中衍—轩祖—轩父—戎胥轩—中潏—蜚廉—季胜—孟增—衡父—造父—渠父—安父—梁父—莒父—奄父—叔带(赵国始祖)—明祖—明父—公明—赵成子(赵衰)、赵夙

(10)盘古→有巢→燧人→伏羲→少典→黄帝—少昊—蟜极—业父—大业—伯益—若木(伯益次子)—昌曾—昌祖—昌父—费昌(费国始祖,费姓始祖)

(11)盘古→有巢→燧人→伏羲→少典→黄帝—少昊—蟜极—帝喾—陶父—皋陶(李唐皇帝的始祖,也是李氏家族的得姓始祖,其子孙被封于英、六,此后世系不明)

(12)盘古→有巢→燧人→伏羲→少典→黄帝—少昊—蟜极—挥公(张姓始祖)

(13)盘古→有巢→燧人→伏羲→少典→黄帝—少昊—昧祖—昧父—昧—台骀

(14)盘古→有巢→燧人→伏羲→少典→黄帝—昌意(黄帝次子)—颛顼—穷奇、穷申

(15)盘古→有巢→燧人→伏羲→少典→黄帝—昌意(黄帝次子)—颛顼—古蜀王、魍魉、梼杌

(16)盘古→有巢→燧人→伏羲→少典→黄帝—昌意—颛顼—穷蝉—敬康—句望—桥牛—瞽叟—舜(又称帝舜或虞舜)—商均—……—遏父(又称虞阏父,是商均的三十一世孙)—陈胡公(陈国开国君主)

(17)盘古→有巢→燧人→伏羲→少典→黄帝—昌意—颛顼—称—老童(又名卷章)—吴回—陆终—昆吾、参胡、彭祖、会人、曹姓(宴安)、季连(季姓、熊姓、芈姓、屈姓、景姓、昭姓始祖、楚国始祖):

①季连—附沮—穴熊—熊完—熊服—熊元—熊机—熊杼—熊怀—熊胤—熊靡—熊祖—熊潜—熊仅—熊绅—熊克—熊成—熊单—熊辅—熊佐—熊文—熊浩—熊杰—熊启—熊苞—熊越—熊儃—熊俊—鬻熊(本名熊蚤)—熊丽(鬻熊长子)—熊狂—熊绎(熊狂长子)—熊艾

②季连—附沮—穴熊—熊完—熊服—熊元—熊机—熊杼—熊怀—熊胤—熊靡—熊祖—熊潜—熊仅—熊绅—熊克—熊成—熊单—熊辅—熊佐—熊文—熊浩—熊杰—熊启—熊苞—熊越—熊儃—熊俊—鬻熊(本名熊蚤)—熊丽(鬻熊长子)—熊狂—屈紃(熊狂次子)

③季连—附沮—穴熊—熊完—熊服—熊元—熊机—熊杼—熊怀—熊胤—熊靡—熊祖—熊潜—熊仅—熊绅—熊克—熊成—熊单—熊辅—熊佐—熊文—熊浩—熊杰—熊启—熊苞—熊越—熊儃—熊俊—鬻熊(本名熊蚤)—端木侸(鬻熊次子,史称侸叔)—端木典(端木姓得姓始祖)

(18)盘古→有巢→燧人→伏羲→少典→黄帝—昌意—颛顼—称—老童—重黎(晋朝皇帝的始祖)

相关记载

生父

《史记·殷本纪》说:“契长佐禹有功。帝舜乃一封于商,赐姓子氏。契兴于唐、虞、大禹之际。”

谯周《古史考》据此说:“契生尧代,舜始举之,必非誉子。以其父微,故不著名。”此说在时间方面颇能言之成理,盖帝髻之世,仅在额项之后,而据《史记·五帝本纪》载,帝舜为颛顼的六世孙(颛顼—穷蝉—敬康—句望—桥牛—瞽叟—帝舜),而契乃由舜封商,因此帝喾不可能是契的生父,契的生父只能是帝喾的后裔。

契的生父只能通过殷人的祭祀系统去寻找线索。《礼记·祭法》说;“殷人谛髻而郊冥,祖契而宗汤。”旧说,“冥”指契的六世孙,因其治水有功而郊祭之,此说不确。“冥”当指五方神中主掌北方之神玄冥,玄与黑色,属北方之色,而北方之星为辰星(即水星),故玄冥为水神,《艺文类聚》所引之《风俗通》证明了这一点:“玄冥,雨师也。”而契之所以称“玄王”,又降生于“玄丘之水”,简狄所吞的又是“玄鸟”之卵,亦均于玄冥有密切的关联。《郑笺》明确指出了两者的联系,他说:“承黑帝而立子,故谓契为玄王。”但郑玄之说有不确之处,黑帝指五方帝中主掌北方的撷顶,他与契风马牛不相及,这里应指黑神玄冥。

出生

“玄鸟生商”的故事,从屈原楚辞·天问》中也可得到佐证:“简狄在台,喾何宜?玄鸟至贻,女何嘉?”《列女传》曰:“契母简狄者,有娀氏之长也,当尧之时,与其娣浴于玄丘之水。有玄鸟衔卵过坠之,五色甚好,简狄与其妹娣竞往取之,简狄得而含之,误而吞之,遂生契焉。简狄性好人事之治,上知天文,乐于施惠,及契长而教之理,顺以序。契之性聪明而仁,能育其教,卒致其名,尧使为司徒,封于亳。及尧崩,舜即位,乃敕之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而敬,敷五教在宽,其后世世居亳。’至汤兴为天子,君子谓简狄仁而有礼。《诗》曰:'有娀方将,立子生商。’又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此之谓也。”

《诗经·商颂·玄鸟》有曰:“春分玄鸟降,简狄配高辛氏,帝与之祈于郊禖而生契,故本为天所命,以玄鸟至而生焉。”《楚辞·离骚》王逸注曰:“玄鸟,燕也。”春分时节,燕子筑巢生子,商以为燕子来临便是繁殖的好日子,于是,在燕子来临的仲春之时,夫妻双双赴郊外旷野之地,举行求子祭祀活动,这个时期所孕之子,谓之“玄鸟所生”。

身份

商之始祖契与禹是同一时代的人。《史记·殷本纪》中说:“契兴于唐虞大禹之际”,“契长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仍命契为司徒”。契因帮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商,其氏族为商。夏朝建立之后,商是夏的直属。商随着势力的强大,便逐渐产生问鼎之心,虽然表面上臣服于夏,暗中却在夏的周边发展势力。就这样,商丘,好似一棵嫩芽,钻出了地面。

轶事典故

参商离别

《左传·昭公元年》记载:高辛氏有二子,大的叫阏伯(契),二的叫实沈。他们原来一起住在旷野里,整天打架,互相征伐。帝喾没有办法,只好把契迁于商丘,让他管理东方的大火星;迁实沈于大夏(今山西太原),去管理参星。从此,兄弟二人各居一方,永不能相见了。这颗商星和参星位于天文学上的黄道的东西两端。每当商星从东方升起,参星已没于西方的地平线下;而当参星从东方升起,商星也没于西方地平线下,二星在天空中绝不会同时出现,所以就有了“参商离别”的故事。

火神崇拜

正是契对人类的这一伟大贡献,无论是殷人的后裔或其他地方的人都对他非常崇敬,并把他作为神来崇拜。《国语·晋语四》记载说:“吾闻晋之始封也,岁在大火,阏伯之星也,实纪商人。”商祖和以后商国的人就把大火星的天象变化作为祸福降临的预兆。如《左传·襄公九年》载:“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纪时焉。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商人阅其祸败之衅,必始于火,是以日知其有天道也。”对于古人来说,二十八宿中哪颗星也不像大火星那样重要,这正是它受到人们重视的原因。大概也是因阏伯发明了以火纪时的历法(约在公元前2400年,传说中的尧舜时代),所以至此在商代人们便开始将阏伯与大火星一同祭祀了。

商星来源

《左传·昭公十七年》孔颖达《正义》记载:“大火谓之大辰。李巡云:'大辰:苍龙宿之心,以候四时,故曰辰。’孔炎曰'龙星明者以为时候,故曰大辰。’大火,心也,在中最明,故时候主焉。”就是说把大火星当成了人们确定的准确时间,作为“天上的标点记”。可能是因为它黎明时初现,所以称为“辰星”。那么,又称为“商星”大概是殷人的祖先阏伯担任了火正的官职,又是他发现了大火星运行的道理,制定了后来人们所说的“殷历”,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商星”。

后世纪念

阏伯台位于河南商丘商丘古城西南1.5公里处,是距今4000多年的观星台的遗址。它比东汉天时的洛阳灵台,还早2200多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观星台。阏伯台(火神台)形如墓,据说契(阏伯)就埋葬在阏伯台下。阏伯台上建有阏伯庙,现存的阏伯庙为元代建筑。大殿、拜厅、钟鼓楼等俱全。台下有戏楼、大禅门等建筑。

现存阏伯台如墓状,高35米,周长270米,夯土筑成。据睢阳区文物部门的勘探,证明它是东周时期堆上的夯土台,层层夯土中夹杂不少周、汉时期的瓦片与陶片。原来的阏伯台因黄河泥沙多次淤积,隐于现存台下。在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阏伯台更显得高大突兀。古代测量日月星辰的办法常采用立竿见影的方法。

每年正月初七数万民众前往朝拜,谓之“朝台”,是商丘旅游必游的景点之一。

契的人物关系》、《商朝先公》、

十五-2 、成汤

商汤 ——商朝开国国君

商汤,即成汤,子姓,名履,又名天乙(殷墟甲骨文称成、唐、大乙,宗周甲骨与西周金文称成唐),河南商丘人。汤是契的第十四代孙,主癸之子,商朝开国君主。

商汤原是夏朝方国商国的君主,在伊尹、仲虺等人的辅助下陆续灭掉邻近的葛国(今河南商丘宁陵)以及夏朝的方国韦(今河南滑县,即后来大彭)、顾(在今河南范县)、昆吾(在今河南许昌)等,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成为当时的强国,而后作《汤誓》,与桀大战于鸣条(今河南封丘东),最终灭夏。经过三千诸侯大会,汤被推举为天子,定都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镇西南),国号为“商”。吸取夏朝灭亡的教训,发布《汤诰》,要求臣属“有功于民,勤力乃事”,否则“大罚殛汝”。注意“以宽治民”,对于夏国的遗民,允许保留“夏社”,册封大禹后人。统治期间,阶级矛盾缓和,政权较为稳定,国力日益强盛。《诗·商颂·殷武》称:“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

商汤为商国君主17年,建立商朝后称王在位12年。百岁而崩,庙号商太祖,因其长子太丁早逝,由次子外丙继位。葬处据传有六处,说法最多的是在今河南商丘北面。

弘扬传统文化:中华古圣先贤 你知道多少? 三_图1-10

 

人物生平

家族背景

商族兴起于黄河故道下游的商丘。商部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公社时期。这个部落的始祖叫契。传说契的母亲简狄洗澡,忽然发现燕子下了个蛋,吃了以后便怀孕生契。所以古代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传说。

夏朝自孔甲继位为夏王以后,“事淫乱”(《史记·夏本纪》),不理朝政,专事打猎玩乐,使得人民怨恨,诸侯反叛。由于国力衰弱,也无法控制各诸侯国势力的发展。在夏朝的诸侯方国中,商国自上甲灭有易以后,势力逐渐发展壮大。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加,促使商族由氏族制过渡到奴隶制。为了向外发展势力,掠夺更多的奴隶和财物,到了主癸时,商国已是一个具有国王权力的大诸侯国了。

统领商国

主癸死后,由他的儿子汤继位为商侯,仍建都商丘。商国从始祖契开始,到汤的时候已经将都城迁了八次。商汤继主癸作诸侯时,夏朝的统治者是桀,他骄侈淫逸、宠用嬖臣、暴虐无道,对民众及所属方国部落进行残酷的压榨奴役,引起普遍的憎恨与反对。夏朝的统治风雨飘摇,国势渐衰。商汤为了准备灭夏,在夏桀十五年,将商国的国都由商丘(今河南商丘睢阳区西南)迁至亳(今河南商丘虞城县谷熟镇西南)。

汤在亳这里营建新国都、积蓄粮草、招集人马、训练军队,为灭夏之战创造有利条件。本来商国曾被夏王朝授与“得专征伐”的大权(《史记·殷本纪》、《集解》),他要征伐谁可以不经夏王的批准而有权出兵。但是汤准备征伐的并不是一般的侯,而是统治全国的夏王朝。商汤时,商国地域不过七十里,他为了削弱夏王朝的势力,排除灭夏的障碍,争取更多的诸侯反夏,首先就从商国的邻国葛国开始,葛国是夏桀的耳目,紧邻商国的西部,是阻挡商汤西进攻夏的第一个障碍,商汤第一个就消灭了葛国。

卧底斟鄩

商汤与有莘氏通婚后,运用贤臣伊尹和仲虺为左右相,以亳(今河南商丘市谷熟镇西南)为前进据点,积极治国,准备灭夏。

商汤首先在政治上采取了争取民众和与国的政策,开展了揭露夏桀暴政罪行的政治攻势,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在军事战略上,他在贤臣伊尹、仲虺的有力辅佐下,巧妙谋划。

伊尹向汤出谋,由他亲自去夏王都斟鄩(今河南洛阳偃师)住一段时间,观察夏朝的情况。汤准备了方物(土特产)、贡品,派伊尹为使臣去夏王都朝贡。伊尹带着随从、驾着马车、驮着方物、贡品来到夏王都。伊尹在夏都斟鄩,取得夏王妃妺喜的宠信。三年后的一天,妺喜对伊尹说,桀做了一个梦,梦见天上两日并出,相互搏击,一日胜,一日不胜。伊尹认为,这是灭夏的时机到了,迅速回到商国的都城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镇西南),告诉了商汤。

伊尹向汤献计说:“夏自禹建国以来,已经历四百多年,夏王是天下尊崇的共主。虽桀暴虐无道,民有怨恨,但在诸侯中仍有威信,故不能很快伐桀,只有等待时机再行动。”于是伊尹和仲虺商议后,向汤献了一策,就是不能急于出兵伐桀,还要蓄积更大的力量,继续削弱拥护夏王朝的势力,等待时机。汤接受了伊尹的主张,做了积极的准备。

发兵被俘

时逢百年不遇的大旱,商王国赤地百里,但商汤决定发兵。夏桀举行盟会,有缗国未到,并且公开叛乱。夏桀决定先灭有缗,再灭商。与有缗的战争使夏桀尽失精锐之师。

自夏桀灭有缗氏以后,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更加激化。在夏王朝的诸侯、方国中,虽然叛离者不少,但拥护夏王朝的也还不少,忠实于夏桀的也不是没有。在东部地区就有三个属国是忠于夏桀的:一个是彭姓的韦(今河南滑县东),一个是己姓的顾(今山东鄄城东北),一个也是己姓的昆吾(今河南境内)。这三个夏属国的势力都不小,他们所处的地区又与商较近。汤灭葛以后,又征服了一些不归顺商的诸侯、方国,所谓“十一征而天下无敌”。但这三个方国执意以商为敌,他们监视着商汤的活动,还经常向夏桀报告。

汤和伊尹、仲虺决心除掉这三个夏桀的羽翼。夏桀二十二年,就在准备进征韦时,夏桀得知汤还在继续征伐诸侯,扩大商的势力,于是派使臣至商国召汤入朝,汤没有拒绝就带领随从来到夏王都。夏桀得知汤已来到,就下令将汤囚禁在夏台。

夏桀释汤

夏桀二十三年,伊尹和仲虺得知夏桀将汤囚禁起来以后,就搜集了许多珍宝、玩器和美女献给夏桀,请求释放汤。夏桀是一个贪财好色之徒,看见商送来的许多珍宝、玩器和美女,非常高兴,也就下令将汤释放回商。夏桀囚汤之事在诸侯、方国中引起了更大地恐慌,纷纷投奔商,愿助汤灭夏,同一天就有五百个诸侯到汤那里去任职。汤回商以后,被囚禁的痛苦经历使商汤更坚定了灭夏的决心。

 

商汤挥师西进

主词条:商汤灭韦顾之战

商汤见叛夏归商的人愈来愈多,就和重臣伊尹、仲虺商议征伐韦国和顾国的事。经过一番谋划和准备之后,商汤和伊尹就率领了助商各方国的联合军队,先对夏的方国韦国展开进攻。商汤率大军压境,韦国连求援都来不及,很快就被商军灭亡。韦国被灭,顾国势单,汤接着又挥师东进,乘胜也将顾国灭了。韦、顾二国的土地、财产、人民尽归商所有。

商汤商灭昆吾

主词条:商汤灭昆吾之战

夏桀下令罢兵不征伐商,可是一年之后,昆吾的夏伯自恃其能,率军向商进攻。伊尹见昆吾死心塌地效忠于夏桀,一心与商为敌,就请汤率军迎战昆吾。一战而大败昆吾军,再战而杀夏伯灭昆吾,并昆吾土地、入民入商。汤还采纳伊尹的建议,停止朝贡夏朝以试夏桀的实力。消息传到夏都,桀召九夷之师攻商,商汤见桀还能调动九夷族的兵力,知道夏的势力还很强大。商汤知道时机不到,就马上向桀请罪,卑辞厚礼表示臣服,恢复进贡,去掉了桀心中的芥蒂,赢得了等待时机的时间。一年后,因桀反复无常,昆吾又是助桀为虐,与商为敌,九夷的首领们也看出夏桀不会长久,就不听调遣。九夷族忍受不了桀的残暴统治,纷纷叛离,使桀的力量大为减弱。

商汤兴兵伐夏

主词条:鸣条之战

夏桀的贤臣关龙逢多次进谏,桀甚为愤怒,将关龙逢处死。太史令终古把占卜的凶兆,哭泣着送给桀,桀不屑一顾。终古逃到商国,商汤大喜,将此事遍告诸侯,商汤就选择了这个有利时机,开始做灭夏的准备。公元前1666年,商汤在景亳(今河南商丘市梁园区)誓师,宣告夏桀的罪行,商汤正式兴兵伐夏。汤和仲虺、伊尹率领由七十辆战车和五千步卒组成的军队西进伐夏桀。夏桀调集了夏王朝的军队,开出王都。夏商两军在鸣条之野相遇,展开了大会战。

鸣条之战形势

会战开始之前,汤为了鼓动士气,召集了参加会战的商军和前来助商伐夏的诸侯、方国的军队,宣读了一篇伐夏的誓词,称为“汤誓”。商军经汤动员以后,士气大振,都表示愿意与夏军决一死战。两军交战的那一天,正赶上大雷雨的天气,商军不避雷雨,勇敢奋战,夏军败退不止。夏桀见兵败不可收拾,就带领五百残兵向东逃到了三㚇(今山东定陶北)。三㚇是夏王朝的一个方国,三㚇伯见夏桀兵败逃来,立即陈兵布阵以保夏桀,并扬言要与汤决一死战。汤和伊尹见夏桀投奔三*,即摩师东进。商军和三*军在(成耳)(今山东汶上北)交战,结果商军打败三*军,杀了三㚇伯,汤将夏桀流放在南巢的亭山,商朝建立后的第三年,夏桀就忧愤病死在亭山。

汤和伊尹为了彻底消灭夏王朝的残余势力,又率军西进。因为韦、顾、昆吾和三*这样一些较有势力而又忠于夏的方国都被商汤所灭,商军在西进的路上就未遇到大的抵抗,很快就占领了夏都斟(寻耳)。夏朝的亲贵大臣们都表示愿意臣照于汤。汤和伊尹安抚了夏朝的臣民后,就在斟(寻耳)举行了祭天的仪式,向夏朝的臣民们表示他们是按上天的意志来诛伐有罪的桀,夏后氏的“历数”(帝王相继的世数)已终。这就正式地宣告了夏王朝的灭亡。汤先征伐韦、顾两国,然后灭昆吾和夏桀。

汤和伊尹在夏王都告祭天地以后就率军回到了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镇西南)。这时期商的声威已达于四方,各地的诸侯、方伯以及大大小小的氏族、部落的酋长们都纷纷携带方物、贡品到毫来朗贺,表示臣服于汤。数月之间,就有“三千诸侯”大会于亳(《逸周书·殷祝》)。

商汤建立商朝

主词条:商汤灭夏

汤经过二十年的征伐战争,灭了夏王朝,统一了自夏朝末年以来纷乱的中原,控制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其势力所及,远远超过了夏王朝。汤灭夏后奠定了商王朝疆域的基础。由于商汤以武力灭夏,打破国王永定的说法,从此中国历代王朝皆如此更迭,因而史称“商汤革命”。

汤对前来朝贺的诸侯皆以礼相待,汤自己也只居于诸侯之位,表示谦逊。“于是诸侯毕服,汤乃践天子位”(《史记·殷本纪》)。也就是在“三千诸侯”的拥护下,汤做了天子,告祭于天,宣告了商王朝的建立。

汤建立商朝后,对内减轻征敛,鼓励生产,安抚民心,从而扩展了统治区域,就连远居黄河上游,氐人、羌人部落都来纳贡归服。

商汤百岁而崩

商汤王纪念性墓冢

汤二十五年,商汤命伊尹作《大濩乐》。初巡狩,定献令。汤二十七年,商汤迁九鼎于商邑(今河南商丘)。汤二十九年,商汤百岁而崩。

为政举措

商汤攻灭葛国

主词条:商汤灭葛之战

葛国(今河南商丘宁陵县)是商国国都亳(今商丘谷熟镇西南)西边的一个方国。葛伯忠实于夏桀,是夏桀在东方诸侯国中的一个耳目。汤恐葛伯妨碍他灭夏,将他的活动报告给夏桀,就想争取葛伯不再为夏桀效力,助商灭夏。葛国人民在葛伯这个昏君的统治下,生活非常痛苦,衣食都不能自足,当然更不能为商国人提供饭食。汤派商国边境的人往葛国送去酒饭,给帮助耕种的商国人吃,送酒饭的人都是些老弱和孩子。葛伯就每次派人在葛地等候送酒饭的人来后,将酒饭抢走,还威胁说不给就要被杀死。有一次,一个孩子去送酒肉,因反抗抢劫,竟被葛伯的人杀死。汤见葛伯是死心塌地的与商国为敌,不能再用帮助的办法来争取。就率兵到葛国去把葛伯杀了。因为葛伯不仁,葛国人民早就怨恨,见汤杀了葛伯,就表示愿意归顺商国。汤灭葛的行动,在诸侯中不但没有人反对,还指责葛伯的不仁,被杀是咎由自取。有的方国的人民怨恨夏桀的暴虐,还盼望商汤前去征伐,愿意从夏王朝统治下解脱出来归顺商汤。还有一些方国就自愿归顺汤,汤对归顺的方国都分别授以玉珠作冕冠的玉串和玉圭。显然是居于一个诸侯盟主的地位,行使国王的权力。商汤从伐葛国开始,逐步翦除夏朝的羽翼。

商汤任用贤才

伊尹

商汤也是个识才之君。仲虺是个奴隶主,从他先祖起就世代在夏王朝作官。伊尹是个奴隶,从他少年时代起就过着流浪生活,长大后当了厨子。他们都很有才干,看见夏桀的暴虐,残害人民,不关心生产,只知淫乐,引起了人民的咒骂,诸侯的叛离,深知夏王朝的灭亡已为时不远。他们想解救人民的痛苦,只有扶持一个有力的诸侯,推翻夏桀的统治才能办得到。他们看见商的势力在东方地区诸侯国中是最强大的一个,认为商汤是一个理想的诸侯,于是先后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到了商汤身边。商汤果然任用了二人为左右相,委以灭夏的重任。商汤有了仲虺和伊尹的辅佐,首先是治理好内部,鼓励商统治区的人民安心农耕,饲养牲畜。同时团结与商友善的诸侯、方国。在仲虺和伊尹的鼓动下,一些诸侯陆续叛夏而归顺商。

商汤征伐方国

夏桀灭有缗之后,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更加激化。在夏王朝的诸侯、方国中,自夏桀灭有缗氏以后,虽然叛离者不少,但拥护夏王朝的也还不少。在东部地区就有三个属国是忠于夏桀的:一个是彭姓的韦(今河南滑县东),一个是己姓的顾(今山东鄄城东北),一个也是己姓的昆吾(今河南濮阳境内,一说在河南许昌境内)。这三个夏属国的势力都不小,他们所处的地区又与商较近。汤灭葛以后,又征服了一些不归顺商的诸侯、方国,所谓“十一征而天下无敌”。但这三个方国执意以商为敌,他们监视着商汤的活动,还经常向夏桀报告。

汤和伊尹、仲虺决心除掉这三个夏桀的羽翼。就在准备进征韦时,夏桀得知汤还在继续征伐诸侯,于是派使臣至商召汤入朝。下令将汤囚禁在夏台(也就是钧台,在今河南禹州,古书中说:“三王始有狱,夏曰夏台,段曰牖里,周曰囹圄。”后得以释放。汤回商以后,经过一番谋划和准备之,汤和伊尹就率领了助商各方的联合军队,先对韦进攻。汤率大兵压境,韦连求援都来不及,很快就被商军灭亡。韦被灭,顾国势单,汤接着又挥师东进,乘胜也将顾国灭了。韦、顾二国的土地、财产、入民尽归商所有。

商汤灭夏建商

主词条:汤武革命

古书中把汤伐桀灭夏称做“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的本意是指皮革,兽皮去其毛而变更之意。“汤武革命”是说商汤变革夏王桀之命。“顺乎天”是商讲究迷信,凡作一事都说是上天的意志,所以是顺天命。“应乎人“就是得人心的行动。商汤革命是中国奴隶社会中一个奴隶主的总代表革去另一个奴隶主总代表的命,虽革除了夏桀的暴虐,但仍然是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所以后世人们又称为“贵族革命”。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奴隶制王朝,也就是在汤革了夏桀之命后建立起来的。

汤经过二十年的征伐战争,最后灭了夏王朝,统一了自夏朝末年以来纷乱的中原,控制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其势力所及,远远超过了夏王朝,汤灭夏后奠定了商王朝疆域的基础。

商汤轶事典故

商汤汤有七名

汤又名履,古书中说:“汤有七名”。见于记载的有:汤、成汤、武汤、商汤、天乙、天乙汤。甲骨文中称作唐、成、大乙、天乙。金文和周原甲骨文中称作成唐。天乙、大乙、高祖乙是商族的后人祭祀汤时所称的庙号。在古书中还被尊称作武王。

商汤汤见伊尹

商汤去见伊尹,叫彭氏的儿子给自己驾车。彭氏之子半路上问商汤说:“您要到哪儿去呢?”商汤答道:“我将去见伊尹。”彭氏之子说:“伊尹,只不过是天下的一个曾做过奴隶的人。如果您一定要见他,只要下令召见而问他,这在他已蒙受恩遇了!”商汤说:“这不是你所知道的。如果现在这里有一种药,吃了它,耳朵会更加灵敏,眼睛会更加明亮,那么我一定会喜欢而努力吃药。现在伊尹对于商国,就好像良医好药,而你却不想让我见伊尹,这是你不想让我好啊。”于是叫彭氏的儿子下去,不让他驾车了。

商汤解网施仁

商汤有一次外出,看见在一处茂盛的林子里,一个农夫正在张挂捕捉飞鸟的网,东南西北四面挂的都有。待网挂好后,这个农夫对天拜了几拜,然后跪在地上祷告说,“求上天保佑,网已挂好,愿天上飞下来的,地下跑出来的,从四方来的鸟兽都进入中的网中来。”汤听见了以后,非常感慨说:“只有夏桀才能如此网尽矣!要是如此的张网,就会完全都捉尽啊。这样做实在太残忍了。”就叫从人把张挂的网撤掉三面,只留下一面。商汤也跪下去对网祷告说:“天上飞的,地下走的,想往左跑的,就往左飞,想往右跑的,就往右飞,不听话的,就向网里钻吧。”说完起来对那个农夫和从人们说,对待禽兽也要有仁德之心,

不能捕尽捉绝,不听天命的,还是少数,中们要捕捉的就是那些不听天命的。诸侯听说这件事以后,都称颂说:汤真是一个有德之君。那个农夫也深受感动,就照汤的做法,收去三面的网,只留下一面。这就是流传到后世的“网开三面”的成语故事。

商汤左右贤相

商汤的左相仲虺和右相伊尹是两个身世和经历完全不相同的人。仲虺是个奴隶主,从他先祖起就世代在夏王朝做官。伊尹是个奴隶,从他少年时代起就过着流浪生活,后来成为商汤妻子陪嫁的奴隶。汤是个识才之君,任用了二人为左右相。商汤有了仲虺和伊尹的辅佐,首先是治理好内部,鼓励商统治区的人民安心农耕,饲养牲畜。同时团结与商友善的诸侯、方国。在商汤的仁义以及仲虺、伊尹的鼓动下,一些诸侯陆续叛夏而归顺商,归商的诸侯很快地就增加到四十个,商汤的势力也愈来愈大。

商汤桑林祷雨

汤十九年至二十四年,连续五年的大旱,粮食绝收,汤亲自在国都亳(今商丘)东部的桑林祈祷,以自身作牺牲来祈雨,剪发及爪,自洁,作在柴上,准备自焚以祭天。火将然,即降大雨。另有传说,说成是宋景公祷雨。《艺文类聚》卷六六引《庄子》云:“昔宋景公时,大旱,卜之,必以人祠乃雨,景公下堂顿首曰:'吾所以求雨,为民也,今必使吾以人祠乃雨,将自当之。’言未卒而大雨。”杨宽认为,“商汤”与“宋景”古音相近,可能是口传过程中的传讹。(载《古史辨》第七册上)

商汤人物评价

商汤总体评价

商汤领导商部族和其他反抗夏王朝残暴统治的同盟部族,运用战争的武力手段,一举推翻垂死腐朽的夏王朝,建立起新的统治秩序。他的所作所为,客观上推动了历史的发展,符合人民的愿望,因此得到后人的肯定和赞扬。

商汤革命是政治上的一项进步之举,鸣条之战则是中国军事历史上一篇辉煌的杰作。它是中国古代通过“伐谋”、“伐交”、“伐兵”、“用间”的全面运用,最终达到战争速胜的最早的成功战例,对于后世战争的发展,事理论的构筑,都产生过相当深远的影响。

商汤历代评价

《周易·革·彖辞》: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逸周书》:其在商汤,用师于夏,除民之灾,顺天革命,改正朔,变服殊号,一文一质,示不相沿,以建丑之曰为正,易民之视。

周公旦:克即宅、克即俊,明德恤祀。宋襄公:①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后,奄有九有。肇有彼四海,四海来假。②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吕氏春秋》:殷汤良车七十乘,必死六千人,以戊子战於郕,遂禽推移、大牺,登自鸣条,乃入巢门,遂有夏。桀既奔走,於是行大仁慈,以恤黔首,反桀之事,遂其贤良,顺民所喜,远近归之,故王天下。

曹植:殷汤伐夏,诸侯振仰,放桀鸣条,南面以王,桑林之祷,炎灾克偿,伊尹佐治,可谓贤相。

刘禅:是以汤、武脩德而王,桀、纣极暴而亡。

刘勰:昔帝轩刻舆几以弼违,大禹勒笋虡而招谏。成汤盘盂,著日新之规;武王户席,题必诫之训。

李世民:商汤不以鼎俎为羞,姬文不以屠钓为耻,终能献规景亳,光启殷朝。

房玄龄:商汤,哲后也,托负鼎而成业。

马端临:商汤受命,其能存者三千馀国。亦为九州,分统天下,载祀六百。

李贽:古唯汤武庶几近之,然武末受命,非周公,则无以安殷之忠臣。汤之受命也晚,非伊尹,则决不能免于太甲之颠覆。

张廷玉:夏王厌芳醴,商汤远色声。圣人示深戒,千春垂令名。

商汤史书记载

《史记·卷三·殷本纪第三》

商汤亲属成员

祖父:主壬(也作示壬)父亲:主癸(也作示癸)妃子:有莘氏之女(生太丁)、有妊氏之女有孂(生外丙、中壬)儿子:太丁、外丙、中壬孙子:太甲(太丁之子)

商汤后世纪念

商汤葬地

商丘汤王台

西汉《汉书·楚元王交附传》里刘向的《谏营昌陵疏》记载:“殷汤无葬处。”但在历史上相传商汤葬处有六处,说法最多的是在今河南商丘北面。

东汉《皇览》:“汤冢在济阴薄县北东郭,去县三里.冢四方各十步,高七尺,上平处平地。汉哀帝建平元年,大司空御史长卿案行水灾,因行汤冢。”唐代《括地志》曹州、洛州均记载:“薄城北郭东三里平池有汤冢。”

武陟县汤帝陵

后来的《史记正义卷三·殷本纪》引《括地志》云:“薄城北郭东三里平地有汤冢。按:在蒙,即北薄也。又云洛州偃师县东六里有汤冢近桐宫。”

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太甲之书曰,王徂桐宫居忧。此古人庐墓之始。【雷氏曰】桐与汤墓无涉。桐,亳东之邑,即《续汉郡国志》所云桐亭。又按赵岐注桐为邑,亦不云是葬地。余读后汉《郡国志》,梁国有虞县,有薄县。虞则有空桐,地有桐,地有桐亭,薄下注云:有汤冢。余即如皇甫谧以正之曰:放太甲于桐,桐在今虞城县,去偃师亦八百余里,伊尹既以身当国于偃师,又焉能时时于桐训太甲乎。仍属谷熟方近。

北宋《太平御览》卷五百六十礼仪部云:“汤冢在济阴薄县北郭,冢四方,八十步,高七尺,上平。”

河南省武陟县的商村遗址中有一处汤帝陵。

商丘商汤庙

商丘商汤庙,又名“汤王祠”、“汤王台”,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坞墙镇南亳村,是祭祀商朝开国明君商汤王的庙宇。2011年4月,商汤庙被商丘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商丘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南省焦作市有多处祭祀汤王的庙宇,如“汤王庙”、“汤帝庙”等。如现存的“汤帝庙大殿(元代)”(位于博爱县城西东王贺村)、“成汤庙大殿(元代)”(位于博爱县柏山乡上屯村),均为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特别是武陟县商村的“商王庙”,与“汤帝陵”同处一地,最值得注目。考古工作者从商代遗址推断,该商王庙可能是在成汤死后不久修建的,后因年久,屡毁屡建。商村现存的《宋重建商王庙大殿记》,记载了该庙是在以前旧址基础上重建的史实。

商汤的人物关系》、《河南省商丘历史名人》、(《史记》中有本纪的人物《左传》中的上古六王)、《河南历史名人》、《商朝历史名人》、《商朝君主》、《河南省商丘市历史名人》、

十五-3、 伊尹——商朝政治家

伊尹,己姓,伊氏,名挚,一说为空桑人(今河南省杞县葛岗镇空桑村),二说为有莘国(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有莘国),还有说法出生于伊水,史籍记载生于洛阳伊川,商朝开国元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 

聪明颖慧,勤学上进,耕作于有莘国。经过成汤三聘之后,担任右相,联合仲虺辅佐商汤打败夏桀。商朝建立后。担任尹(相当于秦朝时期的丞相),用“以鼎调羹”“调和五味”的理论治理天下。积极整顿吏治,洞察民心国情,推动经济繁荣、政治清明。历事成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代君主,尊号“阿衡”,辅政五十余年,为商朝兴盛富强立下汗马功劳。

沃丁八年(前1550年)、去世,卒年100岁,以天子之礼陪葬于亳都(今河南省商丘市)。奉祀为“商元圣”,甲骨文中有“大乙(即商汤)和伊尹并祀”的记载。

弘扬传统文化:中华古圣先贤 你知道多少? 三_图1-12

 

人物生平

伊尹,夏末商初人。《列子·天瑞》称:“伊尹生乎空桑(今河南省洛阳市伊川)”。《水经注疏·郦道元·卷十五·伊水篇》:“昔有莘氏女,采桑于伊川,得婴儿于空桑中,言其母孕于伊水之滨,萝神告之曰,臼水出而东走。母明视而见臼水出焉,告其邻居而走,顾望其邑,咸为水矣。其母化为空桑,子在其中矣 撤女取而献之,命养于庖,长而有贤德,殷以为尹,曰伊尹也。”

墨子·尚贤》称:“伊尹为有莘氏女师仆。”在甲骨文中有“大乙(即商汤)和伊尹并祀”的记载。可以说,伊尹是中国第一个见之于甲骨文记载的教师。

伊尹出生后,被有莘国庖人收养。耕于莘野,乐尧舜之道。因后被商汤封官为尹(相当于宰相),故以伊尹之名传世。

他的父亲是个既能屠宰又善烹调的家用奴隶厨师,母亲是居于伊水(今洛阳栾川)之上采桑养蚕的奴隶。他母亲生他之前梦感神人告知:“臼出水而东走,毋顾”。第二天,她果然发现臼内水如泉涌。这个善良的采桑女赶紧通知四邻向东逃奔20里, [13] 回头看时,那里的村落成为一片汪洋。因为她违背了神人的告诫,所以身子化为空桑。巧遇有莘氏采桑女发现空桑中有一婴儿,便带回献给有莘王,有莘王便命家用奴隶厨师抚养他。这一神话传说曲折地反映了伊尹是依水而生的,故命名为伊,而他的母亲就是那个采桑的女奴。

伊尹自幼聪明颖慧,勤学上进,虽耕于有莘国之野,但却乐尧舜之道;既掌握了烹调技术,又深懂治国之道;既作奴隶主贵族的厨师,又作贵族子弟的“师仆”。由于他研究三皇五帝和大禹王等英明君王的施政之道而远近闻名,以致于使求贤若渴的商汤王三番五次以玉、帛、马、皮为礼前往有莘国去聘请他。在今嵩县空桑涧西南,有个平兀如几的小山,就是世传商汤聘请伊尹的三聘台,而在城南沙沟龙头村的“元圣祠”右厢房则专修有三聘台以供后人凭吊。由于有莘王并不答应商汤聘任伊尹,商汤只好娶有莘王的女儿为妃。于是,伊尹便以陪嫁奴隶的身份来到汤王身边。

《孟子》说:“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可见伊尹又是中国第一个帝王之师。伊尹教给商汤一些什么知识呢。《孟子·万章》篇说伊尹“以尧舜之道要汤”,“而说之以伐夏救民”。教汤效法尧舜的以德治天下,为救民而伐夏的方略。

伊尹首先返回伊洛流域和夏桀王遗弃于洛河流域的元妃妺喜相交,通过妺喜了解到夏桀王内部的许多重要情报。为了测试九夷之师对夏桀王的态度,伊尹劝说商汤,决定停止对夏桀王的贡纳。结果夏桀大怒,“起九夷之师”攻汤。伊尹看到九夷之师还听夏桀的指挥,就献计商汤暂时恢复对夏王朝的贡纳,同时积极准备攻夏。

大约在公元前1601年,伊尹决定再次停止对夏王的贡纳,夏桀虽再次起兵,但“九夷之师不起”,在政治和军事上完全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伊尹看到灭夏的时机已经成熟,便协助商汤立即下令伐夏。夏桀战败南逃,汤在灭掉夏王朝的三个属国后,挥师西进,很快攻占了夏王朝的心腹地区——伊洛流域的斟鄩,斟鄩在洛阳附近的伊洛平原,今偃师二里头村与四角楼村、圪挡头村之间。此战是伊尹教给商汤的伐夏战略,不久夏朝灭亡。

商朝建立后,商汤便封伊挚为尹。《史记·殷本纪》皇甫谧注云:“尹,正也,谓汤使之正天下。“正天下”就是要以身作则,作天下楷模,师范天下。《尚书君爽》引周公语说“伊尹格于皇天”,是代天言事的。他的话就等于天意,所以,可以说伊尹是太上教师。他曾说: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并自称:“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非子觉之而谁也。”(《孟子·万章》)。伊尹以先知先觉自居,把自己的话视为最高教义用以教育人民,大有舍我其谁的派头。可见伊尹是全国拥有最高师权的人物。

商汤死后,伊尹历经外丙、仲壬,又做了汤王长孙太甲的师保。传说,太甲不遵守商汤的大政方针,为了教育太甲,伊尹将太甲安置在特定的教育环境中——成汤墓葬之地桐宫,他本人与诸大臣代为执政,史称共和执政,并著《伊训》《肆命》《徂后》等训词,讲述如何为政,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以及如何继承成汤的法度等问题。在伊尹创设的特定教育环境中,太甲守桐宫三年,追思成汤的功业自怨自艾,深刻反省,“处仁迁义”,学习伊尹的训词,逐渐认识了自己的过错,悔过反善。当太甲有了改恶从善的表现后,伊尹便适时亲自到桐宫迎接他,并将王权交给他,而他自己仍继续当太甲的辅佐。在伊尹的耐心教育下,太甲复位后“勤政修德”,继承成汤之政,果然有了良好的表现。商朝的政治又出现了清明的局面。《史记》称“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于是伊尹又作《太甲》三篇,《咸有一德》一篇褒扬太甲。太甲终成有为之君,被其后代尊称为“太宗”。

根据陈君俭发现并且编辑的商周干支年表,伊尹卒于沃丁丁未年,这也是众多甲骨文为什么记载祭祀伊尹必有丁的缘由。因此有关伊尹的各甲骨文年代,相互关系可以由此一一查证。

 【故事】一、伊尹兴汤献计

  伊尹在有莘部落的时候,就既是厨师,又是贵族子弟的“师仆”。遇到商汤之后,按照《孟子》记载,商汤先是把伊尹当作老师,然后才是臣子。那么伊尹教给商汤的是什么知识呢?“以尧舜之道要汤”,“而说之以伐夏救民”,就是教商汤效法尧舜,以德治天下,为救民而伐夏的方略。可见伊尹又是中国第一个帝王之师。

  伊尹辅佐商汤灭夏建商后,又帮助商汤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帮助商汤稳定了商朝的统治。伊尹历事商朝的商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代君主五十余年,为商朝强盛立下汗马功劳。

  到太甲为帝时,连续三年,太甲昏暗不明,胡作非为。为了教育太甲,伊尹将太甲放逐到成汤墓葬之地:桐宫,并且写了多篇训词来教训太甲。太甲守桐宫三年,深刻反省,悔过反善,伊尹又亲自到桐宫迎接他,并将王权交给他,自己仍继续当太甲的辅佐。由此可见,伊尹在朝堂上,地位之高,权力之重。

二、放太甲于桐宫

  伊尹的本领和贡献还远不止如此。

  据学者考证,伊尹在商代还有一个重要的的身份:巫师。商代是一个非常崇信鬼神的朝代,国家大事小情都要通过占卜,“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因此巫师具有崇高的地位,而伊尹就是商代第一大巫师。

  上古巫、史、医合一,巫师本身多兼有医生的功能,《说文》释“尹”作“治也”。因此,伊尹还是一个本领高超的医生。历代医家都认为中医药中常用的汤液就是伊尹创制。《汉书·艺文志》中有《汤液经法》,医家都认为此书为伊尹所撰。

  伊尹还是历史上第一个以厨师理论辅佐天子治理国家的厨师。他“教民五味调和,创中华割烹之术,开后世饮食之河”,被尊为“烹调之圣”、“烹饪始祖”和“厨圣”。他提出“以鼎调羹”、“调和五味”的理论来治理天下,后世的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其治国理念“治大国若烹小鲜”,应该就是借鉴了这个理论。

主要成就

医学

根据学者考证,伊尹在商的身份除了在政权为相之外,更为重要的身份他还是一个巫师。商是一个非常崇信鬼神的朝代,国家大事小情皆要通过占卜,“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因此巫师具有崇高的地位。伊尹是商代第一大巫师,上古巫、史、医合一,巫师本身多兼有医的功能,如蜚声远近的巫彭、巫咸等皆以擅长医术闻名,《说文》释“尹”作“治也”。古文字学家康殷就指出:尹,“象手执针之状,示以针刺疗人疾病”;官名尹“同样是医疗治调之意的引申·转化”。“伊尹”同时具有来自伊水的医和相的意思,归根结底,还是来自伊水的巫师。

西汉国家藏书目录《汉书·艺文志》著录有伊尹所著《伊尹》五十一篇。班固注曰:汤相。此书又与《太公》、《管子》、《鹖冠子》、《淮南王》等同被班固列为兵家,似又可以当做兵书。小说类著有《伊尹说》二十七篇。班固注曰:“其语浅薄,似依托也。”玉函山房辑佚书有《伊尹书》一卷,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也有伊尹篇。

商代给后代留下的最大一笔遗产就是殷墟甲骨文,甲骨文的产生就是由巫师主持祭祀鬼神,占卜吉凶,其中还有关于后代祭祀伊尹的内容,在甲骨文中有“伊尹”、“伊”、“伊奭”、“黄尹”诸称皆指伊尹。甲骨文记载的疾病约有二十多种,如疾首、疾目、疾耳、疾口、疾身、疾足、疾止、疾育、疾子、疾言、蛊、龋等,还有疾年、雨疾、降疾等,虽然不能说与伊尹有直接关系,但伊尹肯定参与过类似占卜活动。

《汉书·艺文志》中有《汤液经法》,医家都认为此书为伊尹所撰。晋代皇甫谧就认为:“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南朝梁陶弘景在列数古代医哲先贤时也不忘伊尹的功绩:“昔神农氏之王天下也,画易卦以通鬼神之情;造耕种,以省煞害之弊;宣药疗疾,以拯夭伤之命。此三道者,历群圣而滋彰。文王、孔子,彖象繇辞,幽赞人天;后稷、伊尹,播厥百谷,惠被生民。岐皇彭扁,振扬辅导,恩流含气。并岁逾三千,民到于今赖之。”明李梴也历代上古医家圣贤中也记载:“伊尹殷时圣人。制《汤液本草》,后世多祖其法。”

元代王好古撰有《汤液本草》一书,他坚信汤液就是伊尹所创立的:“神农尝百草,立九候,以正阴阳之变化,以救性命之昏札,以为万世法,既简且要。殷之伊尹宗之,倍于神农,得立法之要,则不害为汤液。”历代医家皆对伊尹创制汤液的故事深信不疑。元代起的三皇庙中,伊尹已列配享,与上古传说的医家进入医家朝拜的殿堂。

清代陆以湉记载了京师先医庙的沿革情况,在先医庙诸位名医中,伊尹赫然在位:“京师先医庙,始于明嘉靖间。(按:元贞元间建三皇庙,内祀三皇并历代名医十余人,至是始定为先医庙。)本朝因之,中奉伏羲,左神农,右黄帝,均南面,句芝、风后,东位西向,祝融、力牧,西位东向,东庑僦贷季、天师、岐伯、伯高、少师、太乙、雷公、伊尹、仓公淳于意、华佗、皇浦谧、巢元方、药王韦慈藏、钱乙、刘宗素、李杲,皆西向,西庑鬼臾区、俞跗、少俞、桐君、马师皇、神应王扁鹊、张仲景、王叔和、抱朴子葛洪、真人孙思邈、启元子王冰、朱肱、张元素、朱彦修,皆东向,以北为上,岁以春冬仲月上甲,遣官致祭。”

还有人将黄帝、神农和伊尹并称为“三圣人”的说法:“隐医医之为道,由来尚矣。原百病之起愈,本乎黄帝;辨百药之味性,本乎神农;汤液则本乎伊尹。此三圣人者,拯黎元之疾苦,赞天地之生育,其有功于万世大矣。万世之下,深于此道者,是亦圣人之徒也。贾谊曰:古之至人,不居朝廷,必隐于医卜。孰谓方技之士岂无豪杰者哉?”

清代徐大椿则认为汤液并不是伊尹发明的,而是至商代伊尹时开始盛行而已:“《内经》中所载半夏秫米等数方是已,迨商而有伊尹汤液之说,大抵汤剂之法。至商而盛。非自伊尹始也。”

1985年,当代名医姜春华在《中医杂志》撰文指出《伤寒论》与《汤液经》的渊源关系。依据除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之外,还有一部敦煌石室唐写卷子本的传抄本——梁·陶弘景《用药法要》。该书说:“诸名医辈张玑……等,咸师式此《汤液经》法。”并细数了其中的大小青龙汤、大小白虎汤、大小朱乌汤、大小玄武汤、大小阳旦汤、阴旦汤等。其实关于《伤寒论》来源问题历代医家并不避讳,王好古曾说:“殷伊尹用《本草》为汤液,汉仲景广《汤液》为大法,此医家之正学,虽后世之明哲有作,皆不越此。”清代陈修园也指出:“明药性者,始自神农,而伊尹配合而为汤液。仲景《伤寒》、《金匮》之方,即其遗书也。”

伊尹的《汤液经》在宋代时民间还有残存,如《普济本事方》在大柴胡汤方的最后一味药大黄后即以小字说明:“伊尹《汤液论》大柴胡同姜枣共八味,今监本无,脱之也。”再如朱肱《类证活人书》在桂枝加葛根汤方后注中也说明:“伊尹《汤液论》桂枝汤中加葛根,今监本用麻黄误矣。”《阴证略例?伊尹汤液论例》也进一步指出:“朱奉议云仲景泻心汤比古汤液则少黄芩,后人脱落之。许学士亦云伊尹《汤液论》大柴胡汤八味,今监本无大黄,只是七味,亦为脱落之也。以是知仲景方皆《汤液》也。”

伊尹虽然不是最主要的医药行业神,但大多数民众相信,汤液是由他发明的,汤液的发明提高了医药的疗效,成为中医药学最主要的特色之一。

厨艺

五味调和说与火候论

《吕氏春秋·本味》“汤得伊尹,祓之于庙,爝以爟,衅以牺猳。明日设朝而见之,说汤以至味。汤曰:“可对而为乎?”对曰:君之国小,不足以具之,为天子然后可具。夫三群之虫,水居者腥,肉玃者臊,草食者膻。恶臭犹美,皆有所以。凡味之本,水最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时疾时徐,灭腥去臊除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理。调合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不能喻。若射御之微,阴阳之化,四时之数。故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腻。”

伊尹由厨入宰的经历,从史料记述中可知,伊尹先是当过奴隶的,幼年的时候寄养于庖人之家,得以学习烹饪之术,长大以后成为精通烹饪的大师。并由烹饪而通治国之道,说汤以至味,成为商汤心目中的智者贤者,被任用为相,影响较大。

以伊尹来比喻技艺高超的厨师的词语也不少。

“伊尹煎熬”(枚乘《七发》),“伊公调和”(梁昭明太子《七契》),“伊尹负鼎”(《史记》),“伊尹善割烹”(《汉书》)等。《鹖冠子·世兵篇》还有“伊尹酒保”的记载,表明伊尹曾在餐馆干过。伊尹建树卓著,烹饪理论与实践较全面。记载伊尹烹饪实践的倒不多,只有说他去见商汤时烹调了一份鹄羹(天鹅羹)很受青睐。但从《吕氏春秋·本味篇》伊尹说汤以至味那些话来看,他的烹饪理论水平绝对是一流的。虽然他是借烹饪之事而言治国之道,但若无对烹饪理论的研究和烹饪实践的体会,是不可能说得那么在行、那么精辟的。

中国著名烹饪理论学者熊四智先生在《当立伊尹为厨坛始祖》一文中说:伊尹说,烹调美味,首先要认识原料的自然性质:“夫三群之虫,水居者腥,肉玃者臊,草食者膻。臭恶犹美,皆有所以。” 伊尹说,美味的烹调:“凡味之本,水最为始。” 伊尹说,烹饪的用火要适度,不得违背用火的道理:“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时疾时徐。灭腥去臊除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理。” 伊尹说,调味之事是很微妙的,要特别用心去掌握体会:“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 伊尹说,烹饪的全过程集中于鼎中的变化,而鼎中的变化更是精妙而细微,语言难以表达,心中有数也更应悉心去领悟:“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弗能喻。若射御之微,阴阳之化,四时之数。” 伊尹说,经过精心烹饪而成的美味之品,应该达到这样的高水平:“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腻。” 与此同时,伊尹又为商汤讲了当时可以制作美味的各种名特产品。

在中国几千年烹饪技术发展长河中,曾经出现了许多的技艺高超的名人,如帝尧时代传说中的彭铿、周朝的太公吕望,春秋时代的易牙等。这些人都各有专长,而且在烹饪技术的发展中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伊尹在烹调技术及其烹饪理论等方面独树一帜。厨艺,只是伊尹众多本领中的一种。伊尹是中国烹饪之圣。如今在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等地中国烹饪的同行也都奉伊尹为中国的“厨圣”、“烹调之圣”。

军事

伊尹在军事方面的活动,主要是参与了灭夏战争的策划、准备与实施。关于汤灭夏之战,史料欠缺,现今所知的有关记载亦多是语焉不详,尤其是对战役战斗的记载极少,难以全面详实地叙述,但关于灭夏战略的谋划、准备和实施,古文献中略有涉及。通过对这些文献资料的归纳,我们可以看出伊尹在灭夏之战中所起到了重要作用及其对军事认识的深刻和驾驭军事的杰出才能。他对中国军事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将人心向背的政治因素用于指导战争。

人类社会自从有了阶级和国家之后,政治与军事便形成了一种密切的关系,政治的兴衰与战争的胜败密不可分,而人心的向背正是政治形势的反映,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心向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又各有不同。在夏商之交,中国处于奴隶社会发展时期,当时社会生产力不高,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生产部门——农业的生产水平还很低,还具有对自然不可抗拒的依赖性。

有神论的唯心世界观在人们的头脑中占据统治地位,唯天是尊,唯天是教,人们认为上天是人世的最高主宰,一切自然现象和人类行为都受上天支配,这反映到政治上就是神权政治。最高统治者以上天之子自居,其权力和行为被视为上天意志的体现,因此,每有重大举措必祈请上天,祭祀神祖,以求福佑。

每次战争更是如此,战前除向上天和神祖祈祷外,还要占卜请示,以决定行动和指导作战。但就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伊尹通过对过去战争的总结,隐隐约约地发现政治与战争的关系,意识到人心向背对战争的影响,于是开始冲破天命思想的束缚,把注意力用于研究人心向背这一因素在战争中的作用,初步形成了“视民知治不”(《史记·殷本纪》)的思想,即把民众是否拥护最高统治者,看作是衡量国家统治兴亡的一个重要尺度,进而将这一思想用于指导灭夏战争。

为了弄清民众对夏桀的态度,伊尹前往夏任官,借机探察民情。当他看到桀“不恤其众,众志不堪,上下相疾,民心积怨”的情况后,即大胆判断“夏命其卒”,认为夏已出现了灭亡的征兆,因而与汤共同下定灭夏的决心。在战争准备期间,伊尹仍以此为指导,一方面极力宣传夏之暴政,进一步促使人们对夏的厌恨;另一方面针对“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的现实,强调广布仁德,宽以治民,并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参见前文汤灭夏之战),对内扩大民众的拥护,对外争取其他方国的支持,颂声四起。不少方国归附,从而收到了抑彼扬己之功,使人心背夏而向商,九夷不起即为明证,为灭夏战争的具体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人心向背影响战争的观点,在今天看来是众所周知的公理,但在三千多年前的奴隶社会,却是前无古人的创造。伊尹第一次认识到这一点并用于指导战争,不能不说是对中国军事发展的重大贡献。

第二,“上智为间”的谋略。

间谍情报战,在现代战争中已不新鲜,但在中国古代早期战争或者说在伊尹之前则是未曾有过的。当然在人类早期战争中也注意到了侦察敌情的重要,但在神权统治时代,这种侦察只是纯军事的战场侦察,而没有深入到敌人内部从事情报搜集和瓦解敌人关系的工作。只有当伊尹认识到民心向背对战争的作用之后,才以到夏任官的名义打入夏王朝内部开展情报工作。如果说伊尹第一次赴夏是为了侦察夏王朝的政情民情,以便制定灭夏计划的话,那么第二次赴夏则不仅仅是为了了解情况,而且还利用所掌握的情报,联络夏臣和当时已失宠于桀的妺嬉,扩大敌人内部的矛盾,以削弱其实力,为后来灭夏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据《竹书纪年》记载:桀“命扁伐山民,山民送女于桀,二人,曰琬、曰琰。后爱二人,……而弃其元妃于洛,曰妺嬉(喜)氏,以与伊尹交,遂以亡夏。”《吕氏春秋》亦有类似记载,充分肯定了伊尹用间的作用。后来孙武总结说:“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孙子·用间》)。“用间”的重要性随着战争的发展越来越受重视,而伊尹作为中国军事史上“用间”第一人,其功劳不言可知。

第三,根据敌我力量变化选择有利战机。

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运动发展的,能否运用发展的观点,根据形势的变化决定行止进退,是谋事成事的关键。对于战争而言,能否正确认识判断形势并选择有利战机显得尤为重要。

商汤经“十一征”后,不仅剪灭了亲夏的方国,而且扩大了统治区域,实力大增,灭夏的战争准备工作业已完成。当时夏王朝内部矛盾更加尖锐,呈现出分崩离析之势,在此形势下,向夏发起最后总攻的时机似乎已经成熟。但伊尹为确保战争的胜利,考虑到夏虽然已近末日,然而它为中原之主已历时 400 余年,其声威余绪,不可忽视;再者商为夏之方国,商伐夏有以下犯上之嫌,没有十分的把握不可轻动,因此认为一定要等大多数方国都不支持夏桀时方可进攻。于是为试探各方国诸侯的人心向背,伊尹建议汤停止向夏进贡,以观反应,桀怒而“起九夷之师”,准备大举伐商。伊尹见九夷等方国仍心向夏桀并听从桀的调遣,因此认为决战时机没有完全成熟,遂与汤复朝贡谢罪,假意忠诚以伺时机。第二年伊尹建议再次绝贡,桀又召诸侯在有仍(山东济宁南)会盟,准备伐商,此次不仅九夷之师不奉夏命(《说苑·权谋》),而且有缗氏(山东金乡南)首先叛反(《左传·昭公四年》)。伊尹看到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夏桀已完全陷入孤立,认为时机已经成熟,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立即向夏发起总攻,结果大获全胜,一举灭夏。

在天命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时代,伊尹不是通过占卜、观象来决定是否发动和何时发动战争,而是根据对客观形势的分析,充分认识人在战争中的主导地位,由人〈即他自己〉来把握和选择战机,实属难能可贵。

伊尹在军事上的成就除以上几个方面以外,在前文所述的诸如孤立敌人、壮大自己、迂回包抄和切断敌人后路等都有其独到之处,但其最突出的贡献则在于不受时代的束缚,大胆冲击天命观禁锢,较清醒地认识到人在战争中的主体作用;其战略和选择有利战机均得于人心向背影响战争胜败的观点,这对于中国军事的发展尤其是战略学说的建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不愧为中国军事史上第一个军事谋略家。

历史名相

由于商代有关伊尹的文献极缺,所以伊尹在做“师仆”时如何对奴隶主贵族子弟施教,在被封为尹后,又是怎样在宫廷中施教,很难勾画出一个像样的轮廊。但他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还可以从《尚书》、《孟子》、《吕氏春秋》、《史记》等书中找出一些零星的记载。

“殷人尊神”既是商代思想的主要特点也是商代教育的主要特点。伊尹就是被称为“格于皇天”的天的代言人。“格”,也称“格人”,是人和天之间的媒介。商代 “率民以事神”在教育上的体现就是巫教。说伊尹是太上老师,就是因为他是“格于皇天”的“格人”,亦即巫师。他可以刺探天意,他可以代传天意,在《伊训》中,伊尹告诫太甲说:“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就是代天传意,说明老天爷要用降百祥奖励作善者,降百殃惩罚作不善者。就是伊尹用天命、人事、祸福对太甲的申戒,也是神道设教思想的体现。

虽然伊尹抬出皇天以先知先觉的天意代言人教育太甲,但那只是借天之威,给君权涂上神授的色彩,以统治百姓。伊尹一方面用君主若不从天意,天必警以祸殃的思想教育太甲,另方面他更重人,特别是帝王的道德修养。在《太甲》篇中,伊尹通过太甲反省的认识说:“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逃)”。这句话强调的是自我修养的重要作用。伊尹还申诰太甲说:“惟天无亲,克敬惟亲。”意思是说,只有自己克敬、克明、克诚,才能取得臣民的忠和亲。他还说:“天难堪,命靡常;常厥德,保厥位。厥德匪常,九有以亡。……漫神虐民,皇天弗保。”意思是说老天爷是难以相信的,命运也是靠不住的。只有常于有德,才能保住王位,否则统治九州的权利就要失去。如果轻漫祖先和神灵,虐杀老百姓,皇天也保不了你的王位,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眷求一德”。“一德”就是纯一之德。虽然伊尹的整个思想体系是为神权政治服务的唯心主义,但其更重视个人道德修养,以“眷求一德”,以求天佑,以求民归于一德的思想,在当时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在政治上,伊尹主张“居上克明,为下克忠”。做国王的要“惟亲厥德,终始维一,时乃日新”。就是说要始终如一的注意自身道德修养,不断更新自己的道德意识,使自己“时乃日新”,处于时时追求新的的状态中。他还强调“任官惟贤材,左右惟其人”。主张尊贤、用贤,用人适当。他强调“臣为上为德,为下为民”。就是做大臣的要上对天子负责,下保庶民安定。并视此为大臣之职。

在教育上,伊尹认为“习于性成”。就是说人的性格、品质是在日常生活行为的习惯培养中形成的。他还说过“慎终于始”的话,可以推知他在做“师仆”时一定是十分重视幼儿的起始教育的。从他放太甲于桐宫,并著训词以促太甲觉醒的教育实践看,他已经懂得并自觉地创设特殊环境教育太甲。这说明,他已看到了环境在教育中的作用。太甲改恶从善,伊尹立即亲自到桐宫迎太甲还朝当政,并著书加以褒扬,这一教育实践,至少说明伊尹对太甲的激励是适时的。这叫惩恶于前,奖善于后。正确运用奖惩实施教育,这一思想即使在今天也仍不失为教育方法之一。

伊尹对于道德教育是尤为重视的。这从太甲改恶从善后向伊尹作反省检讨的话中可以看到。太甲向伊尹拜手稽首检讨说:“我小子不明于德,自己的根底很不象我爷爷成汤。结构是欲败度,纵败礼,败坏了爷爷的法典,很快使灾难降于我身。老天爷作孽还可以补救,自己作孽可就没有了逃路。我过去违背师保您的教训,……只是由于你的教育、挽救,才使我知道做人、称王要善始善终。”伊尹向太甲回拜时继续教育太甲要“修厥身,允德协天下”。

在《咸有一德》中,伊尹用夏朝所以灭亡是因为“夏王弗克庸德”,商汤所以能代夏而立是曲于汤王“眷求一德”的历史事实教育太甲。告诉太甲,商朝所以称王天下,不是苍天偏爱商王,而是老天爷保佑有德的人,不是商王哀求于老百姓,而是老百姓愿意归顺有德之王。在伊尹看来,失德则失天下,求于一德,则能得到天的佑助而得天下。他把帝王的道德教育亦即修德、修身看成是关乎国家存亡兴衰的大事,所以处处强调“惟新厥德,终始如一。”在道德教育中,他强调“居上克明,居下克忠,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就是说要求居上的商王要克诚克明,明断是非;居下的臣民对君上要克诚尽忠。修身的原则是不求全责备他人,对自己则要经常检点不及他人处,做到自我完善。“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这种道德修养的方法在今天仍不失其教育意义。运用历史的经验教训,教育当代的人,这是伊尹在进行道德教育中的一个有效方法。

在道德上,伊尹主张“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就是说谁能积众善之德,谁就可以为师。对于德和政的关系,伊尹说:“七世之庙可以观德,万夫之长可以观政”。意思是说德、政是否修到以德兼众善以一贯之的程度,这要从万民是否悦服今王和后世是否尊祀七庙上得到验证。可见伊尹是主张德政的。

杰出庖人

伊尹是历史上第一个以负鼎俎调五味而佐天子治理国家的杰出庖人。他创立的“五味调和说”与“火候论”,至今仍是中国烹饪的不变之规。他“教民五味调和,创中华割烹之术,开后世饮食之河”,在中国烹饪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中国烹饪界尊为“烹调之圣”、“烹饪始祖”和“厨圣”。

据《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有侁氏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献之其君,其君令烰人养之。察其所以然。曰:其母居伊水之上,孕,梦有神告之曰:'臼出水而东走,毋顾。’明日,视臼出水,告其邻,东走十里,而顾其邑,尽为水,身因化为空桑,故命之曰伊尹。此伊尹生空桑之故也。” 《陈留县志·山川》(卷九)载:“伊水,在陈留东北二十里,环绕伊尹故里。”《河南通志·山川》(卷之七·山川上·开封府)载:“伊水,在陈留东北二十里,环绕伊尹故里。”

南宋人范成大在《揽辔录》(《河南通志》卷八十拾遗附)中记载“……丙寅过雍邱县(今河南开封杞县)空桑,世传伊尹生于此,一里过伊尹墓,道左砖堠石刻云汤相伊尹之墓。”南宋人周燀在《北辕录》(《河南通志·古迹·开封府》卷之五十一)载:“空桑城,在陈留县南十五里。《世纪》云:“伊尹生于空桑。”(《杞县志·地理志》卷之三)载:“空桑城……在雍邱县(今河南开封杞县)西二十里。” 《杞县志·重修伊尹庙碑》(卷之二十一《艺文志》)载:“开封属邑曰杞,去邑二十五里有空桑城。《帝王世纪》曰:'伊尹降生于空桑,即其地也……旧尝有伊尹庙,考之建于商、周时。邑人水旱、痨疫无不祷焉……’迨宋大中祥符七年,宋真宗车驾幸其庙,亲洒寰轮,刻序铭于石。” 开封杞县西空桑村现存有“宋真宗御制碑”一通,碑额为浮雕“二龙戏珠”图,下面是“宋真宗皇帝空桑伊尹庙碑赞”12个字体刚键秀丽的隶书字。碑文内容《杞县志》及《河南杞县伊氏家谱》均全录。另有数块残碑,一是记载明弘治九年杞县知县徐钟重修伊尹庙时部分捐款人姓名及钱数的残碑,一是清乾隆八年河南巡抚雅尔图奉敕修伊尹庙时《商元圣伊尹庙碑记》,还有几块碑刻字迹漫漶,难以识别。

据空桑村村民讲,伊尹庙原有一座大殿,无风雨时,能在其中听到风雨之声。伊尹庙于“文革”拆除,庙是村民集资新建起来的。伊尹后人主要居住地——开封县八里湾镇伊寨村 伊寨村又名伊尹村,村中现居住400多人,均为伊姓,已按续143代。据村民讲,他们原居住在伊庄村(现开封县罗王乡),伊庄村已无伊姓,因为伊姓都搬到伊寨村居住了。村东一里处是伊思礼葬处。墓前有清嘉庆九年伊六壁后立之碑,刻有“伊氏莘野世系表”。该村距被伊氏后人称为故里的伊庄约4公里许,伊庄周围被伊水环抱(现称圈章河),此地距陈留有莘国(即今莘口)17公里,距杞县空桑村15公里。伊寨村现存有“伊氏祖茔”、“伊尹画像”、“伊尹庙图”、《河南杞县伊氏家谱》等遗迹。

据伊氏族人讲,在清康熙年间,伊尹后裔伊广雨曾身背伊尹画像到开封府要求资助,被封为“铁榜秀才”。此称号可世代相袭,哪怕不识字,只要是长门长孙,就可当铁榜秀才。在伊思礼的墓碑上亦有“□得祭田两顷四十余亩复”的文字。清嘉庆九年,伊尹后裔伊六壁续修《河南杞县伊氏家谱》。《家谱》有正本与手抄本两册,正本边角残缺,与手抄本对照,文字尚能补齐。谱中从伊尹起记134代325人,并收有伊尹画像。清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孔子七十三代孙衍圣公孔庆镕、明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伊氏一百二十代孙伊思礼、清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伊氏一百三十三代孙伊六壁的序文三篇,宋真宗御制碑文及历代文人诗赞十篇;明清增修、重修伊尹空桑庙的记载三条,及空桑、陈留、商丘、偃师、内黄伊氏祠堂的记载。

从伊氏家谱的序文中可以看出,伊氏后人从汉昭烈为官的第六十六代伊籍和魏时官拜司空的第六十八代伊睿起就着意于谱牒,明第一百二十代伊思礼增修成谱,伊六壁于清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又续修,距今200余年。伊思礼在家谱序中说:“我伊氏家谱自商、周、秦、汉以至于今有背井离乡,流寓外省者不能遍载。又有迁居他乡越数代而复故土者。” 宋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宋真宗车驾幸杞县空桑伊尹庙,并勒石纪盛。碑文《家谱》有记载。其文曰:宋真宗御制碑赞 始就于桀,以劝人臣之忠;后归于汤,以济天下之难。咸有一德,敷祐万方。大节昭明,嗣王服其训;余庆不坠,令子承其家。旧礼攸存,明祀新享。朕因驻跸,永用怀贤,聊复刻铭,庶几旌善。赞曰:成汤之仁,溥率来宾,阿衡之忠,天辅成功。民难既平,嘉谟宾贞,五室不衰,大训可知。苹蘩之祭,传于永世,金石之刻,表予褒德。

《家谱》对伊尹的记载较为详细,是珍贵的历史资料:“一代元圣名尹又名挚,夏后皋八岁庚辰四月初八日生于空桑,夏后癸三十七岁己卯耕于有莘,汤使人以币聘之,三反而后从。孟子曰,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击马千驷弗视也;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汤使适夏以观桀之政,及入夏,知桀之不可为也。复归于亳,相汤,汤崩传至太宗太甲。元祀戊申,伊尹作伊训,冬十有二月,伊尹词告于先王,奉嗣王祗见厥祖,百官总已,以听冢宰。伊尹乃名,明言列祖之成德,以训于王。太甲不能用,二祀己酉,因即汤之墓营桐室以训太甲,使居忧焉。太甲悔过,终丧三年。三祀冬十有二月朔,遂冕服奉嗣王归于亳,作太甲三篇,以申戒之,于是尊之曰阿衡。及其老,作咸有一德,以政归太甲。至商王沃丁戊子八祀卒,年百三十岁,大雾三日,沃丁祀以太牢,亲临丧以报大德,葬于亳。” 《河南杞县伊氏家谱》从夏末至清,历三千四百多年,且中无缺失,实在是个奇迹。它对于伊尹研究,对于中国历史的研究,对于族谱学、人类学、姓氏学皆有莫大意义。

轶事典故

以鼎烹说汤

伊尹是商初重臣之一,原名伊挚,尹为官名,甲骨卜辞中称他为伊,金文则称为伊小臣。

相传伊尹生于伊水边,成年后流落到有莘氏,以耕地为生,地位虽卑,而心忧天下。他见有莘氏国君有贤德,想劝说他起兵灭夏。为接近莘国君,他自愿沦为奴隶,充任有莘国君贴身厨师。国君发现其才干,提拔为管理膳食之官。经长期观察,伊尹终于发现,有莘氏与夏同姓,均为夏禹之后,血缘联系难以割断,况且有莘国小力弱,不足以担当灭夏重任,只有汤才是理想人选,决定投奔汤。

其时汤娶有莘氏之女为妃,伊尹自愿作陪嫁缕臣,随同到商。他背负鼎俎为汤烹炊,以烹调、五味为引子,分析天下大势与为政之道,劝汤承担灭夏大任。汤由此方知伊尹有经天纬地之才,便免其奴隶身份,命为右相,成为最高执政大臣。

伊尹不仅是辅佐汤夺取天下的开国元勋,还是后来三任商王的功臣,因此,伊尹在甲骨卜辞中被列为“旧老臣”之首,受到隆重祭祀,不仅与汤同祭,还单独享祀。

发明汤药

后世把伊尹作为中药汤剂创始人。

在商朝初期,人们有了病都是直接咀嚼草药,其结果是疗效小,毒副作用大。伊尹开历史先河,率先在陶器里加水煎熬草药,让患者饮用药液,结果疗效大,毒副作用小,并著有《汤液》等书,被后人称之为“汤液的创始人”。

汤液的发明提高了医药的疗效,成为中医药学最主要的特色之一。

有资料记载中药汤剂创始人就是伊尹。相传伊尹很有学问,天文地理无所不通,最拿手的是用草药为人治病,药到病除,人称活神仙。《史记·殷本纪》有“伊尹以滋味说汤”的记载。《资治通鉴》称他“悯生民之疾苦,作汤液本草,明寒热温凉之性,酸苦辛甘咸淡之味,轻清重浊阴阳升降走十二经络表里之宜。”《甲乙经·序》亦谓“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从《史书》记载中可以看到伊尹对中药汤剂的研究有多么深奥。现代《中药学》记述“商代伊尹始创汤液,疗效显著,服用方便,并可降低药的毒副作用”。

大濩乐舞

汤即位之初,商王畿之内连续五年大旱,骄阳如火,河井枯竭,田地龟坼,草地枯萎。汤命史官在郊外燃烧积薪,以牛羊豕作为牺牲,祭祀上帝。汤祈祷时引咎自责,列举六条自己可能犯的错误,哀求上帝赐福降雨,但毫无效果。大旱延续到第七年时,汤又在桑林之地设坛,祭天求雨。史官占卜后说,要用活人作牺牲,上帝才肯降雨。汤认为,祈雨本是为民,岂可再又残害于民?便决定由自己充任牺牲。他剪去头发指甲,沐浴洁身,向上天祷告:“我一人有罪,不能惩罚万民,万民有罪,都在我一人,勿因我一人之过,而伤害村民性命。”祷毕便坐到柴堆上。正当巫祝要点火燃柴,大雨骤然而来,万民一片欢呼,作歌颂扬汤的德行,乐曲取名为“桑林”,又名“大”,后人称其为“汤乐”。

成汤灭掉暴君夏桀后,命大臣伊尹改编这一舞蹈,就是《大濩》,持矛以舞,象征成汤东征西怨,南征北怨,救护万民,因此称“护”[古代濩和护(护)相通]。《大濩》虽然是武舞,但音乐宽厚温和,充满劝善仁爱的厚义。吴国公子季札欣赏《大濩》后,感叹地说:“圣人之弘也,而犹有惭德,圣人之难也。”圣者如此伟大,仍会为不足感到惭愧,做圣人真是不易呢。

这里不但有铿锵的音乐,还有美妙的万舞,万是一种舞的专名。此外还有“嘉客”,就是唐尧、虞舜和夏禹的后代子孙以及诸侯们,前来助祭的。可以想像到这种典礼是怎样隆重了。并且祭的第二天,按例还有举行一次祭的,叫做“肜”祭。

诗经中有诗《那》记载了大濩乐舞:

猗与那与,置我鞉鼓。奏鼓简简,衎我烈祖。

汤孙奏假,绥我思成。

鞉鼓渊渊,嘒嘒管声。既和且平,依我磬声。

於赫汤孙,穆穆厥声。

庸鼓有斁,万舞有奕。我有嘉客,亦不夷怿。

自古在昔,先民有作。

温恭朝夕,执事有恪。顾予烝尝,汤孙之将。

商汤见伊尹

昔者汤将往见伊尹,令彭氏之子御。

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君将何之?”

汤曰:“将往见伊尹。”

彭氏之子曰:“伊尹,天下之贱人也。若君欲见之,亦令召问焉,彼受赐矣!”

汤曰:“非汝所知也。今有药于此,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说而强食之。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而子不欲我见伊尹,是子不欲吾善也!”

因下彭氏之子,不使御。

籍贯争议

弄清伊尹是哪里人,对于更好地研究伊尹是大有裨益的。不认真研读资料,只凭一些表面现象就对伊尹的出生地轻下断语,不但对历史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对读者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伊尹墓、伊尹祠均为后人所立,更不能作为伊尹出生地的依据。 [15]

空桑说

《吕氏春秋》:“有侁氏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故命之曰伊尹。此伊尹生空桑之故也。”

《大明一统志》第1828页:“空桑城,在陈留县南一十五里。帝王世纪云,伊尹生于空桑。又云,生于伊水之上。”

《河南通志》第九百三十三页记载:“伊尹,名挚,夏末商初人,生于杞之空桑(今杞县葛岗乡西空桑村),别称伊尹村。”

《河南历代名人史迹》第十九页记载:“空桑城,在杞县县城西十三公里的西空桑村,旧名尹尹村,传为伊尹出生地。”

《杞县志·地理》第一百零一页记载:“空桑城,伊尹生地,亦名伊尹村,即今县城西十二公里的西空桑村。”

《杞县志》第十五页记载:“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真宗皇帝东巡,归至雍丘,莅空桑伊尹庙,祀伊尹并立石,亲作序铭”。

开封杞县

关于伊尹的生地与故里,商朝没有文字记载,后人所记载的史料,说法不一。按多数史料和传说以及遗迹遗址的追源,今河南开封市杞县空桑村作为伊尹的生地与故里,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北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宋真宗亲至伊尹庙,祭拜伊尹。这座伊尹庙,即位于伊尹的出生地(今杞县葛岗镇空桑村)。据《杞县志·重修伊尹庙碑》记载:“开封属邑曰杞,去邑二十五里有空桑城。《帝王记》曰:'伊尹生于空桑,即其地也……旧尝有伊尹庙,考之建于商周时,邑人水旱、痨疫无不祷焉……迨宋大中祥符七年,宋真宗车驾幸其庙,亲洒寰轮,刻序铭于石。’”

有宋一代,学术发达,饱学之士遍布朝廷,对于贤相伊尹的出生地,他们不会弄错,也不可能弄错。宋真宗亲至伊尹庙所立的原碑虽已不存,但碑额尚在伊尹庙中遗址处,笔者曾亲见。碑文也保存在《杞县志》及《伊尹世家谱》中,现誊录如下:

“宋真宗御制碑赞:始就于桀,以劝人臣之忠;后归于汤,以济天下之难。成有一德,敷祐万方。大节昭明,嗣王服其训,余庆不坠,令子承其家。旧礼攸存,明祀新享。朕因驻跸,永用怀贤,聊复刻铭,庶几旌善。赞曰:成汤之仁,溥率来宾,阿衡之忠,天辅成功。民难既平,嘉谟宾贞。王室木衰,大训可知。频蘩之祭,传于永世,金石之刻,表予褒德。”

南宋人范成大在《揽辔录》中记载:“……丙寅过雍邱县(今杞县——引者注)空桑,世传伊尹生于此。一里过伊尹墓,道左砖堠石刻云汤相伊尹之墓。”

南宋人周煇的《北辕录》也记载:“八日至雍邱县……行二十里过空桑,伊尹所生之地,又里许伊尹墓。”

位于杞县葛岗镇空桑村的伊尹庙遗址现为一所学校。前文所提到的宋真宗御制碑碑额就在这所学校的地下埋着。有几方与伊尹庙有关的碑刻,在一口枯井的井台上,还有一方更奇,竟被埋在土路中央。据资料记载,这几方碑当是历代重修伊尹庙的碑刻。

伊尹尚有后裔。伊尹后裔大部分居住在开封县八里湾镇伊砦村。他们保存有伊尹画像、《河南杞县伊氏家谱》。从《河南杞县伊氏家谱》序文中可以看出,伊氏后人从汉昭烈帝时为官的第六十六代伊籍和魏时官拜司空的第六十八代伊睿起就开始着意于谱牒,明一百二十代伊思礼增修成谱,清代的伊六璧又于嘉庆九年(1804年)重修。据伊氏后人介绍,伊氏已在这一带生活了数千年,传了140多代。

清代嘉庆九年,孔子第七十三代孙、衍圣公孔庆镕曾为《河南杞县伊氏家谱》作序,孔庆镕的夫人还亲笔画了伊尹像和伊尹庙图。以上这些证据充分说明了,伊尹的故里和出生地只能在今开封县、杞县一带。

伊水说

《吕氏春秋·本味》:“ 有侁氏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献之其君。其君令烰人养之,察其所以然,曰:'其母居伊水之上……故命之曰伊尹。’”

东汉高诱 注:“以其生於伊水,故名之伊尹,非有讹也。”。

有莘国说

没有历史文献记载伊尹出生于有莘国。

渭南合阳

据合阳县人民政府官网显示:伊尹,夏末有莘国(今合阳县)人,商代大政治家。商王成汤三聘伊尹到都城亳(今安徽亳州)共谋大业。

菏泽曹县

据曹县人民政府官网显示:伊尹生于伊水岸边,空桑之中,被有莘国(今曹县北莘冢集)君庖人收养。指明了伊尹并非曹县人。

人物评价

齐管妾婧:“昔者太公望年七十,屠牛于朝歌市,八十为天子师,九十而封于齐,由是观之,老可老邪?夫伊尹,有莘氏之媵臣也,汤立以为三公,天下之治太平,由是观之,贱可贱邪?皋子生五岁而赞禹,由是观之,少可少邪?駃騠生七日而超其母,由是观之,弱可弱邪?” 

孟子《孟子●万章》:“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纳之沟中,自任以天下重如此,故以伐夏救民。”

荀子《荀子·臣道》:“殷之伊尹、周之太公,可谓圣臣矣。”

高柔:“天地以四时成功,元首以辅弼兴治;成汤杖阿衡之佐,文武凭旦望之力,逮至汉初,萧曹之俦并以元勋代作心膂,此皆明王圣主任臣于上,贤相良辅股肱于下也。”

曹髦:“"伊挚之保乂殷邦,公旦之绥宁周室,蔑以尚焉。”

刘勰《文心雕龙》:①“伊尹以论味隆殷,太公以辨钓兴周,及烛武行而纾郑,端木出而存鲁,亦其美也。” [23] ②“商周之世,则仲虺垂诰,伊尹敷训,吉甫之徒,并述《诗》、《颂》,义固为经,文亦足师矣。”

赵莹、刘昫等《旧唐书》:“虽尧、舜之圣,不能用檮杌、穷奇而治平;伊、吕之贤,不能为夏桀、殷辛而昌盛。君臣之际,遭遇斯难,以至抉目剖心,虫流筋擢,良由遭值之异也。” 

李贽《续藏书》:“古唯汤武庶几近之,然武末受命,非周公,则无以安殷之忠臣。汤之受命也晚,非伊尹,则决不能免于太甲之颠覆。”

《毛泽东早期文稿》给予高度评价;“伊尹之道德、学问、经济、事功俱全,可法(可以效法)。生于专制时代,其心实太公(姜太公)也。识力大,气势雄,故能抉破五六百年君臣之义,首倡革命。”

后世纪念

伊尹墓

伊尹墓位于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谷熟镇南三公里处(虞城县西南20公里的魏崮堆村内)。始建于3500多年前,旧时占地数十亩,墓前有伊尹祠,内塑其像,历代修葺。墓冢高3米、周长46米,周围一片古柏环绕。 [27-28]坟前墓碑为清同治年间所立,长方形,圆顶方座,碑高2.05米,宽0.48米,厚0.18米。篆字题名:“商元圣墓”(即伊尹墓碑)。1981年,“虞城伊尹墓”作为辞条收入了《中国名胜词典》。

每逢农历二月初二、四月初八、九月初九,这里都有伊尹庙会,本地及附近的安徽、江苏、山东等地数百里成千上万的人们都会来此朝会。1984年,政府对伊尹墓进行了重修。该墓被列为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竹书纪年》:沃丁既葬伊尹于亳,咎单遂训伊尹事,作《沃丁》。

《吕氏春秋》记载:“伊尹卒葬南亳”。

《通鉴外纪》记载:“伊尹生于空桑,卒葬南亳。”

《商丘县志》记载:“伊尹百岁殁,帝沃丁以礼致葬于亳,即其地也。”

《重建伊尹殿记略》载:“谷熟之南旧县,即古亳故墟,有冢亩余,世为伊冢,冢前建祠,祠设其像。”今店集乡魏堌堆村后伊尹墓即此。

《后汉书·东汉郡国志》:“梁国谷熟县有南亳,宁陵有葛伯也。”

《大明一统志》:“伊尹墓,在归德州城东南四十里,墓前有庙。”

《大明一统志》:“亳城,在归德州城东南四十五里,契父帝喾都亳,汤自亳迁焉。汤居亳,与葛伯为邻,即今宁陵县葛乡,亳乃今安徽亳州也。蒙为北亳,即景亳,汤受命之地。谷熟为南亳,汤所都。”

《读史方舆纪要》:《禹贡》豫州地。古曰商丘《左传》:高辛氏子阏伯居商丘。商汤为亳邑地。

《宋州从政录》载:“伊尹墓,在谷熟镇,有庙。”

《三家注史记·殷本纪第三》:括地志云:“宋州谷熟县西南三十五里南亳故城,即亳,汤都也。” 

范文澜《中国通史》注:“南亳,在今虞城县谷熟南里许。”

伊尹祠

伊尹祠,坐落于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西南20公里的魏崮堆村内,位于伊尹墓前,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的祠堂包括:圣母冼姑殿、伊尹大殿、伊尹夫人殿、花戏楼。此三殿是元朝张之忠和侯有造所建,明万历年间重修。

商朝宰相》、《商代丞相》、《中国古代著名权臣》、《古代十大名厨》、

 

十五-4、 傅说——殷商时期政治家、军事家

傅说(yuè),约公元前1335-1246年。殷商王武丁的至高权臣--大宰相(即上三公第一位),据正史典籍、近年考古发现及傅氏早期家谱等文献记载,他是中华汉族傅氏家族的始祖。

  傅说是我国殷商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及建筑科学家。传说为傅岩筑墙之奴隶。武丁梦得圣人,名曰说,求于野。乃于傅岩得之,举以为相,国大治。据正史典籍、近年考古发现及傅氏早期家谱等文献记载,他是中华汉族傅氏家族的始祖。

  他辅佐殷商高宗武丁安邦治国,形成了历史上有名“武丁中兴”的辉煌盛世,并留下了千古不朽的《说命》三篇,其中“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名句,为我国最早的朴素唯物主义史观基石;他的治国方略,改变了商朝持久的没落,他落难时所创造的“版筑”(俗称打墙)营造技术,是我国建筑科学史上的巨大成就,是人类建筑史上的最大进步。

  高宗武丁尊他为“圣人”,就是品德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历史上人们总把他敬之为“圣人”、“天神”、“梦父”及天策星。一些文人名士如屈原、李世民、杜牧、王维、司马光、苏轼等,均撰文赋诗颂扬他的卓才高德。

弘扬传统文化:中华古圣先贤 你知道多少? 三_图1-14

 

商王武丁是一位胸怀远大,懂得励精图治的帝王。他即位之前,曾经生活在民间,比较了解社会底层的实际情况。即位以后,三年没有理政,国事全由冢宰代他管理,而他则从旁观察了解,思索复兴殷商的方略。但贵族中找不到理想的得力助手。其实,他心目中是有人选,就是他在民间生活时结识的智者傅说,所谓梦见圣人,那只是他无奈中的一个手段而已。他相信傅说能辅助其成就大业,但他深深地感到,在那个贵贱等级分明的政权环境中,启用一个身份被定义为奴隶的人,就是越“雷池”。要不拘一格选拨人才,必然会遭到王公权贵们的坚决反对。怎么办?商代的人十分相信鬼神,武丁就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编个故事:上苍托梦引见,一个可以辅政的圣人,就在王国之境中。并叫人按其梦中所见圣人面貌神态画成了画像。先对照王朝官员进入寻找,没有一个人对得上号,便派郑达等大臣们到处去寻找。

  结果,在傅险(亦即傅岩,今山西平陆县以东的圣人涧),找到一个相貌完全对号,叫做“说”的人。

  傅说从政之前,不知何因,曾在奴隶群体中,在傅岩做苦役。那里是虞、虢两古国交界之处,傅险这地方在殷商时期是虞、虢两个国交界处,是潞盐运销黄河以南的交通要道。这里两山高耸,涧水中流,每到夏季,洪水暴涨,冲毁道路,行旅受阻,奴隶们就在这里以传统的方式以土石阻拦,智者傅说在劳动中发明了版筑术,以此方式筑路路堤,效率极高,且坚不可摧。后人从此延用筑路造房,甚至现在仍可见实物的早期长城。当时的傅说,就靠从事版筑维持生计,虽有才干,无从施展。

  郑达带着“说”回到王城。武丁一看就笑着说:“我在梦中见到的'圣人’正是他”。

  武丁请教他治国平天下的办法,傅说便应对如流,条条切中要害,道理极其深刻,武丁听后赞赏不以,便举其以为相”。结果天下大治,武丁也因此而被誉为“中兴明主”,而“说”,并被赐姓为傅,其后人姓傅。

  傅说的重要文献,就是流传后世的“君臣对话录”三篇,集中反映了他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君臣间的对话,记录在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儒家经典之一的《尚书·说命》里。

  武丁是我国至今历史上第一位有确切记载的君王,傅说逝世后,地方在傅说曾经从事“版筑”处建立了“傅说祠”,傅说当时藏身的洞穴被后来的国朝帝王封为“圣人窟”,“圣人窟” 前那条小河被易名为“圣人涧”。

  我们都知道孔子被尊奉为“圣人”,流传至今。据史籍所载,傅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被尊奉为“圣人”的人,应当是比孔子大约早800年的商朝武丁时期的傅说。

  关于傅说是否为汉族傅氏正宗始祖,已经请有关专家、学者及数学家根据国家史料、考古发现、傅氏早期家谱等论证。以史学的证据讲,傅说时代尽管文字记载粗略,但同样可以认定史实;以人文学的态度说,傅说是个从政年数较长,大得民心的名相,其地位已经远远超出其职务定限,其后裔在安定康乐的环境中绵延接代自然不会中断,人口的增长速度必然很快,人口数量也必然会众多,这是证明姓氏远宗的关键;以数学高级推算的结论,傅说的历史依据到今天,不会出现新的异义证据了。绝非个别简单推断所定义,傅说是个有史有考古证据的人物。

人物生平

傅说本无姓或氏,依武丁诏书,赐姓傅,中国古代的一位政治家、军事家。他作为商代宰相,辅佐殷商高宗武丁安邦治国,形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武丁中兴”,留有“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的名句,被尊称为“圣人”。而这位颇具传奇色彩、奴隶出身的宰相,当年就隐居在如今的林州市的王相岩。

傅说,商帝武丁的大臣。因在傅岩(今山西平陆东)地方从事版筑,被武丁起用,故以傅为姓。

傅说从政之前,身为奴隶,在傅岩做苦役。那里是虞、虢两地交界之处,又是交通要道,因山涧的流水常常冲坏道路,奴隶们就在这里版筑护路。傅说就靠从事版筑维持生计,虽有才干,无从施展。

主要影响

官拜丞相

武丁非常喜欢傅说,他们一起劳动,还从傅说那里学会了不少本领。临行时,武丁与之结成了好友。

武丁即位后,设法找到了他并拜傅说为宰相。傅说从整饬朝纲开始,规劝武丁祭祀时减少贡品,以为榜样。

国家大治

武丁言听计从,从王室开刀,整治腐败,大力推行新政。傅说不负众望,极尽文韬武略之才华,

朝廷内外秩序井然。在国内恢复生机的同时,他还积极与周边方国修好关系,

严惩那些敢于进犯的小方国。终于,国家富强起来,国势再度复兴,一时间成为世界东方的第一强国。

思想文化

傅说是我国殷商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辅佐高宗武丁安邦治国,缔造了历史上有名“武丁中兴”的辉煌盛世,《尚书·说命》三篇有关于傅说的记载。

本次文化高峰论坛就“父乙就是傅说”“傅和父”“说和兑”“父兑和父乙”等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与会专家认为,与傅说有关的古迹都在在山西省平陆县境内,此次对傅说文化的研究和挖掘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评价

傅说是商王武丁最主要的辅相:他对商王的谏诤言论,大胆泼辣,精辟深刻,成为商王治国的座右铭;特别是他亲自实践,辅佐商王发展生产,改善民生,富国强兵,传达王命,调兵遣将,征伐常来侵扰的周边游牧部落和氏族、方国,扩大疆土,四方归服,成为商朝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傅说以他思想理论的精辟深刻和行政实践的光辉业绩,成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圣人”。他与东周时代历来被尊为“圣人”的孔子,在上古三代一前一后、一西一东,各自以其特有的人格魅力和突出贡献,在当时及后世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们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杰出代表。长期以来,由于傅圣的历史资料比较分散,研究和宣传不够,特别是古文《尚书》的冤假错案影响深广,使傅圣事迹的宣传更增添了阻力。如今,学者们稽古钩沉,正本清源,让中国历史上最早“圣人”的思想理论和治政业绩大白于天下,这应该是很有意义的。 孔子评价傅说是“见德之有报”的名相,庄子也对他极为推崇。

轶事典故

武丁举贤

典故所载故事梗概

武丁举傅说的故事先秦时期已经非常流行,是圣王举贤不择贵贱的典范故事之一,《尚书》、《国语》、《墨子》、《孟子》、《尸子》、《庄子》、《楚辞》、《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史记》、《汉书》、《论衡》、《帝王世纪》、《水经注》等许多传世典籍中多有记载。故事大致如下:

在武丁的伯父小辛和父亲小乙的时候,殷商已经很是衰弱,武丁即位后,想重振殷商,但是没有贤臣辅佐,所以他三年都不说话,国事都交给冢宰来管理,自己则观察国风。一日,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贤人,说:“我是一个囚徒,姓傅,名说。天下如果有能找到我的,就会知道我不仅仅是个囚徒了。”武丁醒来后分析:“傅”是辅佐的意思,“说”是欢悦的意思,天下是不是有一个人,既能辅佐我又能让百姓欢悦呢?于是就让画工根据梦中的印象画了图形,派人到处寻找,结果在北海附近的虞、虢之间的傅岩找到了一个叫说的囚徒,和图画很像。说本来是个很有才能的贤人,隐居在傅岩,因生活穷厄,就自卖自身,住在北海之州的圜土(监狱)里,穿着粗麻布衣服,带着索链,在傅岩筑城以求衣食,《韩非子·难言》说“傅说转鬻,舂于深岩以自给”就是这个意思。《尚书·说命》的《孔传》认为是虞、虢之间的傅岩本是交通要道,因为涧水经常泛滥冲坏道路,所以需要发动囚犯刑徒修筑,傅说是当地的隐士,也自愿和刑徒一起筑路,目的就是能吃饱肚子。说被带到商,武丁见了他,和他交谈了一番,认定他就是梦中的那个贤人,就起用为相,结果殷商因此重新振兴起来。《史记·殷本纪》认为傅说原无姓氏,唯名“说”,因为他是在傅岩这里被找到的,所以就以“傅”为他的姓氏,称为“傅说”。

《拾遗记》所载版本考论

《拾遗记》卷二里的记载更具神异色彩,说当初傅说穷困,自卖自身为“赭衣者”,赭衣是古代囚犯穿的红褐色衣服,赭衣者就是囚徒,去当苦力,在傅岩筑城。这期间,他也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腾云驾雾,绕着太阳飞行。醒来以后,很奇怪,去找人打卦占卜,得了个屯卦的卦辞:“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就是大吉大利,不要着急,很快就会到一个地方去,有利于成为公侯。因为太阳是代表君主,绕着太阳飞翔,就是说将来要为君王服务。过了一年,果然被武丁(原文讹作“汤”)重金聘请到殷商去,当了阿衡,是一个和伊尹一样的官职,相当于相。

也有学者认为《拾遗记》这段说的伊尹的故事,“傅说”是“伊尹”之误,比如李白的诗《行路难》里说“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据《李太白集》的《集注》解释,前一句是说吕望的故事,后一句引《宋书》认为是伊挚(即伊尹)的故事,其实其出典就是《拾遗记》。但古书里从来没有记载伊尹曾经当过囚犯,更没有人说过伊尹筑城的事,所以这肯定说的是傅说的故事。很可能《拾遗记》原文是记载了汤举伊尹和武丁举傅说两个故事,只不过在流传中发生了文字残缺讹谬,两个故事掺混在了一起,故举傅说的那个“汤”应该作“武丁”。

比于列星

傅说星由来

傅说为殷商操劳,辅助武丁复兴了殷商,厥功甚伟,据说死了之后上了天,变成一颗星,《庄子·大宗师》说:“傅说得之(道),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是说傅说后来得道成神,变成了一颗星,即“傅说星”,骑在箕星之上。《淮南子·览冥训》就此事大大地阐发了一番,说“故圣人在位,怀道而不言,泽及万民”云云说了好长的一大段道德之言,最后的结论是“此傅说之所以骑辰尾也”,就是圣人得道,惠及天下万物,所以才能得道成神,变成星辰骑在辰尾上。“辰”就是大辰房、心、尾,属于东宫苍龙七宿,辰尾就是指尾宿,傅说这颗星在箕、尾宿之间,这二宿都属于东宫苍龙的尾部,所以《庄子》说“骑箕尾”,《淮南子》说“骑辰尾”,其实是一个意思。

典故记载

傅说星又名天策星,《左传·僖公五年》:“鹑之贲贲,天策焞焞”,杜预注:“天策,傅说星。”孔颖达《正义》:“'天策,傅说星’,《史记·天官书》之文。《庄子》云:'傅说得之,以骑箕尾。’傅说,殷高宗之相,死而讬神於此星,故名为傅说星也。”

古代历史中的人物,死后变成星星的不多见,不过就是傅说、王良(造父)二人而已。

汉代的郗萌写的星占书里说“傅说星光明,王命兴,辅佐出”,就是说傅说星如果非常明亮,君王的基业就兴盛,还会有很好的辅佐大臣来帮忙,和傅说的传说很相吻合。

不过大部分星占书里不是这么说的,比如《黄帝占》就说,傅说星是帝王后宫后妃们祭祀的星,她们向傅说星祷告祈求,可以求得福庆,还能保佑子孙繁昌;如果傅说星不明或看不见,后宫的人就会有很多生病的,子孙也凶险,会有很多死亡。《春秋纬元命苞》认为“傅说,盖女巫也”,是主“祝章”的星,“祝”是祝祷,“章”就是大声祈求的声音,王后祭祀它,以祈求子孙众多。

天文学考论

这些说法都是很奇怪的,是否有古代的传说故事在里面已经不可确知。从天文学上讲,很可能傅说星本属于尾宿,《石氏星经》里说“尾者,后宫之场也,妃后之府也。”《二十八宿山经》里说“尾,天子之九子也”,《史记·天官书》里也说“尾为九子”,《正义》说“尾九星为后宫,亦为九子”,尾宿与后妃和帝王的子嗣有关,那么傅说星也与后妃、子嗣有关就在情理之中了,并不是说在古代传说里傅说就是个女巫,或者是帝王的后妃。曾经有人根据这个揣测说傅说可能是位女性,类似武丁的王后妇好之类,根据很不充分。

卜辞考证

虽然典籍中说傅说是武丁时期的重要大臣,但是在殷墟卜辞中却见不到“傅说”之名,故此人的有无,一直也是学界争论探讨的问题。

林小安先生在《古文字研究》第29辑发表了一篇文章《殷王卜辞傅说考刍议》, [18] 认为武丁时期的卜辞中常见的大臣“雀”就是傅说。在武丁时期的卜辞中,雀的确是一个非常活跃的人物,有关他的卜辞多达300多条,要根据《〈殷本纪〉订补与商史人物徵》一书统计,则近400条,排在第二位。 [19] 不过,从读音上看,“雀”古音是在精纽沃部,“说”是在喻纽月部,二字读音有差距。林小安先生认为在上古音中二字读音相近,因为“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