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文化非笔者所长,因“六问”均为发展民族文化的关键问题,且文化创作和经济创新颇多共通之处,故斗胆接过话题,姑妄答之如下。领导原话以套红标出。舟曲哀悼期已过,恢复套红,当无大碍。
1、 现在一年创作歌曲在两万首以上,但是真正为广大群众所传唱的有多少首?
答:两万首歌曲中,有多少是按牌填词、按律作曲的规矩之作?在特定时刻、特定场合、带有特定教化功能、由特定团体咏唱的,恐怕难度过高,下里巴人未经训练,想传也唱不出来。至于其他歌曲,领导大可不必担心,市场自会调节,没人传唱就卖不出票,群众不喜欢的曲目会自动被淘汰。
2、 现在一年创作的小说等文学作品汗牛充栋,但真正为广大读者所一致公认的力作有多少部?
答:先要澄清一个概念,“力作”不一定为“广大读者所一致公认”,读者激烈争论的也可能是力作。毛泽东曾向许世友推荐《红楼梦》,这位勇武的将军说:吊膀子的书,有什么看头?!如此力作,尚且得不到“一致公认”,遑论其他?强调“一致公认”,会潜移默化地引导作家迎合消费者的口味,对力作的产生反而不利。
力作者,有力之作也,力量来自何处?当然是思想。仅有曲折的情节和优美的语言而无深刻的思想,就不成其为力作。思想需要松宽的环境、自由的探索和平等的竞争。现在的创作环境如何?到书店里看看就知道了,可曾见当代的《官场现形记》?或者21世纪的《红楼梦》?曹雪芹生花妙笔,写尽贾、王、薛、史四大家族的尊贵与威严。当今谁敢写这样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所以才有“XX大帝”的泛滥,“X朝那些事儿”的热卖。这类书风险低、收益高,文人趋之若鹜。
笔者并不反对流行读物,只是说领导希望看到力作,在眼下的环境中,无异于缘木求鱼。
3 、出版业一年出版各类出版物三十万种,但真正能与我们先辈几千年为我们留下的八万种历史典籍比肩的作品有多少?
答:这问题应该问文化部、出版总署,以及其他的引导和审批机构。先辈几千年为我们留下的八万种历史典籍,均创作于没有文化部的年代。若不是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废黜百家,动用行政权力,干预和控制思想文化,先辈留给我们的,岂止这八万种。
现代社会教育普及,资讯发达,写作早已使用电脑,非商殷的刻刀龟壳可比,较司马迁的毛笔竹简也不知快了多少倍,拿不出与先辈比肩的作品,因为今人比古人愚笨呢?还是古人较今人幸运?
4 、我们全国几百个电视频道,数以千万计的文化节目,真正的有丰富文化内涵、高尚文化品位和品格的节目又占多大比例?
答:电视剧不都要经过审批吗?那么多的主管部门难道全睡着了?为什么没有审出更多“真正有丰富文化内涵、高尚文化品位和品格的节目”?因为审批者缺乏内涵和品味?抑或审查的标准本来就不是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
一个更为根本的问题是,审批能出好剧目吗?《窦娥冤》和《牡丹亭》不是衙门里审出来,《雷雨》和《茶馆》也不是官员批出来的。
5、 我们每年生产四百多部影片,上万集电视剧,其中能与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并驾齐驱的传世力作占多大比例?
答:答案与2、3、4相同,左一个“规范”,右一个“不准”,还能拍些什么呢?在日渐狭小的安全空间里,还谈什么“传世力作”啊,凤姐都被封杀了,只能拉着林妹妹,穿上衣服拍一回,脱了衣服再拍一回。本想脱俗,结果却脱出了“俗”。
别跟编导和演员过不去了,人家总要吃饭的呀,再说民众也有多样化的需求,天天让他们看《江姐》和《洪湖赤卫队》,那不又回到“文化革命”中的“样板戏”了吗?
6、 热遍全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浪潮中,逐利、炒作,托假的“虚火”占多大成分?
答:领导又问错了人,各地政府要政绩和知名度,要旅游收入和土建工程,与文化工作者有什么相干?西门庆成了历史文化名人,孙悟空有了出生地,这些可不是历史学家制造的“三俗”,件件都是政府的杰作。估计金莲姐也快有出头之日了,反抗封建[注]礼教,以生命争取恋爱自由,此乃中国第一烈女,地位远在秋瑾之上。当立牌坊,昭示天下。
文化成了最时兴的政绩,大概因为招商引资、街貌市容搞了多年,老套路已无多大潜力,代之而起的是“申遗”。雅也罢,俗也罢,背后全是利益。政绩决定官帽大小,工程承包则处处藏着猫腻。这些事人尽皆知,这里不再赘述。
[注] 中国古代根本就不是封建社会,而是“专制宗法社会”,详见冯天瑜所著《封建考论》,亦可参考拙作“从秦到清不是封建社会”。“封建”说以讹传讹,竟至约定俗成,今天改起来,反倒困难了。
(许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