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中国天津玄玄子古琴馆 //www.sinovision.net/?927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中国天津玄玄子古琴馆玄玄子琴馆 馆主苏馥昶,字元一,号玄玄子。自幼酷爱古琴艺术。开蒙于古琴名家高仲钧 ...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古琴演奏右手八法要略

已有 1287 次阅读2010-7-20 21:35 |个人分类:古琴艺术分享到微信

古琴演奏右手八法要略


宋大年

大家都知道在古琴演奏中,右手有八个最基本的指法,即抹、挑、勾、剔、擘、托、打、摘。我们通常称其为“右手八法”。
右手八法在古琴曲谱中用的最多,它是右手指法的基础,也是古琴演奏中右手指法最重要的构成部分,右手的许多指法都是由它们组合变化而成的。如“涓”的指法,古人云:“抹、勾连谓之涓,如天马攒蹄。”又如“长鎻”、“短鎻”、“背鎻”。以及“滚”、“拂”、“輪”、“历”、“搂圆”、“间勾”、“打圆”等等。所以古人称这八种指法为“八字纲领”(《太音大全集》),可见其重要性。因此对于弹琴者尤其是初学者来说,正确掌握这些基本指法是至关重要的。可是在以往的琴书谱集中对这些基本指法的解说,却往往过于简略,有些琴书中虽有手势图说及兴词,但都缺少具体的详细解释。如《太音大全集》中对勾、剔的解释说:“向内入絃曰勾,向外出絃曰踢”。虽然配合了手势图,但是仍然不甚清晰明了。到底如何用力?指法要领在什么地方?手势动作应该如何?都没有进一步的说明。正如明代徐青山《万峰阁指法密牋》中所讲的那样:“就其抹、挑、勾、剔之类不过是其麄迹,可得而易知也,而其所以抹挑,所以勾剔者,不可得而易知也。”以至于使许多初学者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觉得“抹”和“勾”是一样的,都是半肉半甲声。“挑”和“剔”没有什么不同,都是纯甲声等等。为了使初学者能够正确掌握右手八法的要领而又知其所以然,下面就以琴学大师顾梅羹教授的《琴学备要》和彭祉卿所著的《桐心閣指法析微》为主体,对右手的八个基本指法分别从手势、出音、动作、要领等方面作出详细地比较和说明,以供初学者研习参考。
“抹”
动作:食指向身弹入曰“抹”。食指屈曲根节,伸直中、末二节,指头肉面箕斗中着絃,入弦稍稍深下。先肉后甲,由指面经甲尖中锋正直弹入,不可斜扫。其运动在臂、腕暗助食指中、末二节之力。
手势:中、名二指都自然平直,使中高于食,名又高于中,禁指更较高而直,各指指缝稍开,高下参差,有鸣鹤展翅之态。大指中末二节微弯,侧待於旁,伏于食指下。《太古遗音•手势图》中“抹”的指法叫做“鸣鹤在阴势”兴词曰:“鹤鸣九皋,声闻于野;清音落落,自合韶雅;惟飞指以取象,觉曲高而和寡。”
出音:用力不可太重,太重则出音浊,下指宜轻而劲,用甲不宜太多,须半肉半甲,才能得音清健 。
要领:首先“抹”是一个半肉半甲音。凡半肉半甲音切不可用纯甲来弹。“如纯用甲,则声多浮暴。法以箕斗上,指头肉处抵弦,先肉后甲……”(《程寓山左右手指法阐微》)。食指着弦后中锋平直弹入,在用力上也要做到不轻不重。“食指屈曲根节,伸直中、末二节。”在这里,伸直中、末二节是关键,因为当中末二节平直时则入弦的角度不大。这也是它和“勾”在手势上的最大差别(“勾”是末节竖直)而这样的手势就自然而然的限定了“抹”这个指法出音相对于“勾”是清健的,也正好和兴词中“清音落落,自合韶雅。”是相一致的。还有一点也希望能引起初学者的注意,那就是手腕的配合,《琴学备要》中讲的很明白“其运动在臂、腕暗助食指中、末二节之力。”也就是说,在出指时要有一个臂腕微抬的动作在里面,这样才便于用力,出音和谐。
另外,大指和食指的配合也十分重要。大指中、末二节要微微弯曲,侧伏在食指的下面。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当食指“抹”完以后便可以很方便的用大指的甲尖抵住食指的箕斗。这样就为“挑”的指法做好了正确的准备。使抹、挑更具有连贯性,指法与指法之间的过渡也就更自然了。
在彭祉卿的《桐心閣指法析微》中还提到了一点非常关键的注意事项“……或以腕掌平覆。食指翘起。向下击之。指出无力。音必不清。”这也是初学者需要加以避免的。
“挑”
动作:食指向徽弹出曰挑。挑法,食指屈曲根、中两节,用大指甲尖轻抵食指箕斗中,使两指成一圈形,挑时大指伸直中末两节,并微运腕力将食指向前推送,以助食指自伸之力。以伸缩灵活为妙。其运动在大指中末二节和食指中节的伸屈,切不可将两指揑紧使其抵送不灵(顾梅羹《琴学备要》)。
手势:食指与大指均屈中末两节,大指以甲尖侧面轻抵食指箕斗中。中、名二指微弯,名指高于中指,禁指又高于名指而微翘。顾梅羹教授十分贴切的将“挑”这一手势列为《太古遗音》中的:“宾雁啣芦势”。原兴词曰“凉风倏至,鸿雁来宾;啣芦南乡,将以依仁;免度关而委去,递哀音而动人。”
出音:挑以甲尖,得声而手起。又要用力不觉,须坚实而不猛厲,才能得坚清之响,而虚灵无碍。
要领:“挑”是一个纯甲音,甲面着弦,中锋弹入。“挑”时须微微借助腕力。也就是说要有一个手腕微沉的动作。须当空下指,不可傍弦挨抚,“若傍弦挨抚,则出音混浊矣”(《程寓山左右手指法阐微》)。切不可将大指置于食指旁侧,使其抵送不灵,这是很关键的一点。有些初学者总是爱将大指置于食指旁侧,两指揑紧。致使大指的力臂缩短,食指伸屈幅度变小,也不美观。
彭祉卿在《桐心閣指法析微》中曾讲过:“凡抹、挑均宜轻弹,惟必轻而且劲,方能弹出本音。若其轻如抹,则只得弦上浮音,不耐听矣。” 唐代陈拙对“挑”的解释说,“凡抹挑,以意见缓。凡挑,欲母助其实,不要推,轻虚出去。”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 相比之下,“抹、挑”要比“勾、剔”力度稍轻些,宜轻弹,以意见缓。
“勾”
动作:“中指向身弹入曰“勾”。中指屈曲根、中二节,竖直末节,用指头抵絃,半肉半甲勾入。古谱所谓“重抵轻出”,就是说宜重下指,轻出弦。才得中和无偏重偏轻的弊病。所以也要纯用正锋。一至四弦,提腕下指,探指深取;五至七弦,低腕下指,插指浮取”(顾梅羹《琴学备要》)。勾时须用腕、肘之力引之,勾后手指落在次弦之上,不必离开。
手势:中指屈其根、中两节,竖直末节,食指提起微曲,而昂起首于最高处,大指侧伏于食指下,名指平直高于中指略低于食指,各指指缝不宜张开,禁指伸直而微翘。《太古遗音•手势图》将“勾” 十分传神的比作“孤鹜顾群势”原兴词曰:“孤鹜念群,飞鸣远度;堪怜片影,弋人何慕;与落霞以齐飞,复徘徊而下顾。”
出音:“重抵轻出”,浑厚凝重。“勾”较“抹”出音为重,然而不可太猛,最重要的是“轻出”两字,须细细体会,加以琢磨。
要领:其运动在中节坚劲之力。“勾”和“抹”一样都是半肉半甲音。他和“抹”有一个十分明显的区别,那就是末节竖直,为什么要末节竖直呢?因为“勾”是要“重抵轻出”的。何谓重抵轻出?即重下指而轻出絃。就是说下指时的力度要大些,当“重抵”下指将弦摁下后,末节要有一个向外弹出的动作。但是在弹出时就要有技巧了,在弹出的一瞬间末节改为平直“轻出”,让弦从中指末节弹出。从音色上来讲“勾” 和“抹” 对比,“勾”是比较浑厚、凝重的。当“勾”弦动作完毕以后,中指应自然的搭在次弦之上(切不可将甲尖打着琴面)。这样就可以为下一个动作或“勾”或“剔”做好准备。使指法更加从容连贯。
在这里还谈到了一个出音时的技巧性问题,那就是一至四弦,提腕下指,探指深取;五至七弦,低腕下指,插指浮取。因为五至七弦相对于前四弦来说音要高、絃也硬些,如果也“探指深取”的话,出音就会显得焦躁了。同时,大家还应该注意到一个是提腕下指、一个是低腕下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别呢?因为琴面是有弧度的,在五到七弦低腕下指,可以避免中指入弦角度过大,这样是有利于出音的。
“剔”
动作:中指向徽弹出曰“剔”。中指微曲中、末二节,甲背着弦,下指不可太深,太深就会滞碍。须当空落指,其运动在中、末二节伸直坚劲之力。方能得灵动之機;又须正锋弹出,得声才清和浑厚。若剔出抵着前絃,致遏前声,使无余韵,则是指病,务当避免。
在古法中,剔还有一种弹法“或用剔亦以大指抵送如挑法者。但中指指力本强。无需大指之助也。”(《桐心閣指法析微》)这种弹法早已不用了。
手势:中指曲其中、末二节於掌下,而众指低昂绰约,宛如张翼。大、食、名、禁指和兴词均与“勾”同。
出音:“剔”音须刚健劲拔,中和有力。然而不可太刚,太刚就会粗暴。“剔”较“挑”用力较大。然而不可太猛。太猛则浊俗。
要领:“剔”时不可附指于弦上,须当空下指。并且,剔完之后不可以碰到前弦。在力度的掌握上,彭祉卿在《桐心閣指法析微》讲到“勾和剔较抹挑为重,但不可太猛,若其重如攫,则成杀伐之音矣。指决云弹欲断弦,须勿误会欲字之意。”
“打”
动作:“名指向身弹入曰“打”。名指微屈根节,竖直中、末二节,指头着弦,由根节运动与“勾”微有不同,多用于一、二弦”(顾梅羹《琴学备要》)。
手势:“中指伸直,高于名指,食指稍微低于中指,大指伸直中、末两节,虎口前开后合,与食指作八字形。除名指外,各指指尖都略向上。”《琴学备要》中对这个手势还有这样一个要求:“名指末节最难坚劲,必需练习的推摇不动为妙。” 《太古遗音•手势图》称其为“商羊鼓舞势”其兴词曰:“有鸟独足,灵而知雨;天欲滂沱,奋翼鼓舞;屈名指以临弦,象其行之踽踽”
出音:出音宜轻,要有金石之声(彭祉卿《桐心閣指法析微》)。
要领:从这些话中我们不难看出“打”这个指法是名指微屈根节,竖直中、末二节(而“勾”是竖直末节)。要注意用指的力度,他的下指比“勾”要坚决,出音比“勾” 也要轻些。“有误认‘打’字之意,将名指著力打弦,可发一嗷”(《程寓山左右手指法阐微》)。
“打”这个指法在明代以后的琴谱中逐渐被“勾”所代替。那是因为名指的运动较难得力,不如中指灵动的缘故,所以避难就易地将其替代了。汪孟舒在《烏絲欄指法釋》中引杨田说:“打,中、名指向下打一弦著面,二指通用。二指,食指也。”《大全诸家释指》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古谱食、中、名向内發弦,均谓打。故谱难晓,近谱分指主之,殊为要当。”这说明在古谱中“打”是食、中、名三指均可的,并不局限于名指一指。这就为明代以后的琴谱中逐渐以“勾”代“打”找到了依据。后来虽然通用,但是,由于“勾”和“打”在出音的轻重上存在着差别,所以我认为,今人创作琴曲,如果能根据内容情感的轻重需要,和旋律音用指的顺从,把“勾”和“打”分开使用,仍可谓是妥善的办法。
“摘”
动作:名指向徽弹出曰“摘”,名指屈曲中节,竖直末节,用甲背向外出弦,运动也在根节,需要伶俐。其运动在臂、腕助末节劲挺之力(顾梅羹《琴学备要》)。
手势:食、中二指并拢略俯,大指稍曲中、末二节虎口略开,禁指伸直而微翘。兴词与“打”同。
出音:“摘”是一个纯甲音,出音要“取其音活,打摘宜轻弹如抹挑” (彭祉卿《桐心閣指法析微》)。
要领:“摘”这个指法关键是右手名指中、末二节要用的伶俐。触弦时要中锋弹出,出音不可以太刚烈。在《程寓山左右手指法阐微》中要求“摘必伶俐,其指末节当以软劲为竗。须习练乃得。”
打、摘多用于一二弦与擘、托相应。有一说在弹打、摘时可用大指抵住六弦或七弦以方便出音。但是在大多数的琴书谱集中并未作这样的要求。若究其原因,如要抵住六絃或七絃的话,势必要再作提腕的动作,反而又增添了麻烦。所以还是以不抵为好。“打”也是自然落在次絃之上,为“摘”作好了准备,我们可以根据谱字的需要,就势“摘”出即可。
“擘”
动作:大指向身弹入曰“擘”。将大指倒竖,微屈末节,大指倒竖之时,肘亦微微上抬。其运动在大指末节,宜微用腕力,甲尖着弦而入。清初孙沚亭指法说“擘”:“掌爪间有破竹分张之势”是形容的十分贴切的。
手势:肘张、臂平、腕曲、掌俯,大指倒竖,虎口微开,中、末二节微弯,食、中、名三指平直,中指中、末二节稍低于食、名二指,禁指伸直,又稍高于名指。各指指缝微开势如鹤翅初张,竦体孤立,有临风鼓舞之态。(顾梅羹《琴学备要》)《太古遗音•手势图》将“擘”和“托”的手势名为“風驚鹤舞势”。原兴词曰:“萬竅怒號,有鹤在梁,竦体孤立,将翱将翔;忽一鳴而驚人,声凄厲以弥長”。
出音:音取纯甲。出音须坚实有力,又要有用力而不觉的形态为妙。
要领:大指指力本来就很强,坚实有力的音响不难做到,但是注意不能太过。用力不可太猛,太猛则浊俗燥烈了。在用“擘”这个指法时,可将中指轻抵于外弦上。如“擘”七弦,则中指置于二弦上,“擘”六弦,中指置于一弦上。“托”法,也可这样使用。这样就更加便顺了。
“托”
动作:大指向徽弹出曰“托”。将大指倒竖,虎口全开,大指指节伸直,指须靠絃,使絃从指面经甲尖向岳而出。其运动在大指末节,并要用腕力配合。
手势:肘张、臂平、腕曲、掌俯,大指倒竖,张开虎口。其手势和兴词与“擘”相同
出音:“托”是半肉半甲音。则全和尚的指法中说:“须向岳,则声雅壮”,出音以雅、壮为美。
要领:“托”不能只用纯甲,应该是半肉半甲。大指不可仰天向上托弦,托出时应向着岳山的方向托出。在唐代陈拙的指法中有这样一段话:“凡‘擘’(古谱中“擘”、“托”方向于今相反)尤贵用肉,当斜指、使弦自使指面上过‘擘’出向岳。”
元代以前在古谱中的“擘”、“托”和现今的“擘”、“托”方向正好相反。《太音大全集•手势图》曰:“甲肉相半向外出絃曰‘擘’,向内入絃曰‘托’。”显然古谱中的“擘”是现在“托”的手法;“托”是现在“擘”的手法。这个变化在元代吴澄的《琴言十则》指法里就已经出现了。明代的诸家琴书谱集之中有用“古法”的,也有用“今法”的。近现代基本上已经全部使用“今法”了。明白了古今“擘”、“托”相反对于我们今后演奏古谱或打谱都是很有帮助的。如果是宋、元以前的古谱,“擘”、“托”仍需按照古法弹,指法方可顺从。
大家也许注意到,许多琴书谱集之中,除了指法之外,还配有手势图说。如田紫芝的《太古遗音》、蒋克谦的《琴书大全》、顾梅羹教授的《琴学备要》等等。为什么这些琴书谱集都这样注重手势呢?因为正确的指法手势在古琴的演奏中“不仅是有关外表上的美观,而且是直接影响行气的通塞,使力的张弛,运指的灵笨,取音的美恶” (顾梅羹《琴学备要》)。演奏时不光给听者以听觉上的享受,同时还要给人们以视觉上的美感。隋唐之际的大琴家赵耶利就曾说道:“弹琴两手必须相跗,如双鸾对舞,两凤同翔。要在跗弦作势,不在声外摇指”(见赵惟则《弹琴法》)。因此,指法手势的美观性和正确性是同样重要的。所以在写每个指法时,我都将手势作为单独的一项列出,也是希望能够引起初学者的注意。
在了解了右手八法的要领之后,也许会有这样的疑问,这八个指法在琴的什么位置下指着絃比较合适呢?在唐陈拙的指法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指分远近:下指取声,须分中、平、远、近。如使平声者,擘托齐撮离岳三寸许;勾剔打摘一徽上下用。……” 因为在絃上不同的位置下指,所得到的音色也是有所不同的。近岳山下指,则出音有金石之声;在徽附近下指,则出音圆润而含蓄。我们演奏时可根据琴曲所表达的内容情感的需要,而自然处理。
《太古遗音》上有这样两句话:“左手吟猱绰注,右手轻重疾徐。”右手八法下指出音自然是要分轻、重、疾、徐的。先说轻、重,一般来讲抹、挑轻,勾、剔重;打、摘轻,擘、托重。在一二弦欲轻,则用打摘;欲重,则用勾剔。在三四五弦欲轻,则用抹挑;欲重,则用勾剔。在六七弦欲轻,则用抹挑;欲重,则用擘托。再说疾徐,疾徐者,快慢节奏是也。彭祉卿在《桐心閣指法析微》中这样讲述指法的疾徐:“凡独用者徐,並用者急。勾剔擘托並用者稍徐,抹挑打摘並用者最急。” 我们不妨看一下名曲《渔樵问答》的第一段,已是非常能够说明问题的。汪孟舒的《烏絲欄指法釋》中引则全和尚指法:“……勾在次弦上住,令声雄壮。此声多是一句之分声也。又因勾而有剔,且分缓急。”则全和尚这里讲的“勾”就是一句的句读。这从《渔樵问答》的第一段中也不难看出,凡是散音独用的“勾”或者“挑”都起到了句读的作用。所以,对于右手八法的出音若能分清轻重疾徐,这对我们演奏好琴曲,对表达情感的艺术处理都是有莫大的帮助的。
也许大家注意到了古今指法之中有的有些相悖,各家各派所用指法也是大同之中常有小异。那么如何才能够处理好这些相悖或不同呢?这就要看这些指法是用在什么曲子上了,在研习一首琴曲之前,我们应该先大致了解这是什么时代的创作,是什么派别的传谱。若是弹唐宋以前的古谱,一定要用古指法,如《神奇秘谱》本《酒狂》最后一段中的两个“擘”就不能按照现在的“擘”法来弹,仍应按古法的“擘”来处理。弹某个派别的琴曲,当然要用这个派别的指法,近世所传各家琴谱卷首无不载有指法说明,只有按照他的指法按弹,这样就不会有太多的问题,自然也就音从字顺了。   

        2004年12月於郑州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