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大悲法师 //www.sinovision.net/?855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修佛之要不在外求,而在自心明心见性。即心做佛与佛同心;即身做佛与佛同体;即口做佛与佛同音;即意做佛与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大悲法师开示:起心动念

已有 1621 次阅读2010-6-9 11:12 分享到微信

当你来到人间的时侯,你的起心动念已经开始了,第一次的哭声可以当做对来到人间受“苦”的哭诉。当言,人间决非只有苦,有苦必有乐,苦与乐都是因为心有分别,如果心无分别,何来苦乐?
人类生命的开始,是从人类生命的本能开始的,“分别心”从此时已经开始,什么东西可以让我不饿;谁是我的亲人,谁是我最应相信依靠的人;谁对我总是有一种不好的感觉,小心哭诉提防的人;此时也正是“我识”的开始,一切都从“”的认识开始。古人讲:“人之初性本善”。其实,此时之人,多是“内觉”的,仅是人类先天智慧脑,本能脑,潜能脑,右脑,的正常工作。而左脑,后天智慧的存入,启动,将跟随年岁时光,起心动念,念力点的偏重,智愚之间的成长差别,由内觉多,变“外求”多。内觉多,多生智,心能转物;外求多,多生欲,心随物转。前因后果,智慧圆成,总得正果;反之人欲无崖,苦是因果。

童年是学习知识的最好时光,有一个恒久不变的心念,就是学习,这个起心动念,,念头,念力,在一定的年轮,定念守一,起着发奋图强的重要作用,离其道而归之,不断的调整自身的起心动念,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因此讲,人的一生中,能常久定念于一处,有一念三千,无所不能之力量。

当明白,起心动念,念力的重要,善于换位思考,换时间,换视角,换境界,换角色,知佛心时,此时,开始真正明白,修佛,应先管好,自已的心,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即是般若。佛心是不动的,无念为功夫,无念法常存,所谓无念,实是守一,比如,学佛,修佛,念佛,做佛,一心不乱,久之心念能恒久,内心世界改变了,外表也变得沉静,谦和,包容,慈悲。在中国,毛泽东面部的变化,成功建国的前后,尤其是晚年,非常明显。念力定是禅,禅是看破放下,自性清静圆明体。修佛之要不在外求,而在自心明心见性。即心做佛与佛同心;即身做佛与佛同体;即口做佛与佛同音;即意做佛与佛同悲;一念即佛无限慈悲!修行成佛全在人格!

宇宙的精华是生命,生命的精华是人类,人类的精华是智慧,智慧的精华是禅定,禅定的精华是内觉,内灵,内照之光---心智。即:对人类先天智慧的认识,决不是外求的,而是内觉的,从自身内在的,无量般若智慧的开启。千万年来人类自性的本能,大之无外;小之无内,空含万有,无所不能。自性清静圆明体,世代相传,无量寿,无量光明。阿弥陀佛!

学佛的人,应明白的,起心动念,守一是根,看得破才能放得下:

三法印是释迦牟尼佛,自人生现实的生老病死问题中,推其因,研其果,观其现实,而悟出的真理。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寂静”。

诸行无常:是说一切世间法,生住异灭,刹那不住。过去有的,现在起了变异;现在有的,将来终归幻灭。这一切,均属无常。

诸法无我:世间万法,自时间上看,生住异灭,刹那不息。找不出永恒和常住;自空间上看,因缘所生法,赖众缘和合而有,无真实之万物,亦无真实之我。

涅?寂静:涅?是从无常,无我的观察中,深悟法性寂灭,而获得的解脱。没有大死则没有大生,在无常无我的正修中不断灭我利他,使自身生命智慧在不断的新生中获得无上般若智慧。

“空”由于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可知宇宙人生的现象,并无任何固定实体存在,只是刹那生灭的连续状态。无常是空,无我也是空,空也是三法印的基础。佛学讲的空,决不是空无所有。而是性空而非相空,是理空而非事空。佛学上所讲的空,不是没有,而是叫我们不要执着,“”这一相,这一事。主张除“外迷”,启“内觉”,破除我执和法执,自然就可以达到转迷成悟,离苦得乐的境界。

“苦”佛学中,除了对空的认识外,也讲到了苦。大智度论上说:“四百四病为身苦,忧愁嫉妒为心苦,合此二者,谓之内苦。外苦亦有二种,一为恶贼虎狼之害;二为风雨寒热之灾,合此二者,谓之外苦”。“涅?经上说有八类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

四圣谛是佛学的基础理论,佛法中的中心思想。四圣谛,即苦、集灭、道四法。圣者为觉者、智者、谛者是真实、本来。又为觉者、智者所提出的真实,本来如此的道理。

四圣谛括尽世出世间两重因果――集为因,苦为果,是迷界因果;道为因,灭为果,是悟界的因果。佛学言,“苦当知,集当断,灭当证,道当修也

“苦”关于苦谛,前节已述,世间之”,非偶然而有,苦之原因,皆由所起。

“集”是招聚之义。集以所做的业为因,以所产生的烦恼为缘。业有身、语、意三业;烦恼有贪、嗔、痴、慢、疑、见六烦恼。其中,见又分为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五种。合称为十种烦恼,这是一切烦恼起始之根。因为烦恼而迷于事,迷于理,叫做迷事惑、迷理惑,有了惑,就使身、语、意作不善之业,有惑与业,故有三界轮回的苦果。这苦集二谛是迷界的因果,即是现实宇宙人生的评判与观察。

“灭”是苦灭无余的意思。灭以已离轮转生死为相,就是说,人们所有的贪爱,永断无余,无染无著,寂静安稳,也就是涅?。涅?不是断灭,而是舍离种种积“灭却一切痛,解脱三界生死苦恼的胜妙功德的圣者所证的“究竟”境界。

“道”是通行的意思,以明其道理,顺道而修,就可以离转生死而入於涅?,涅?的境界,是由修道而证得,这种道,以履中庸而救解脱,故名中道,亦曰正道。

人类生存的世界是矛盾的混合体,变化万千的,又是不离“苦集灭道”的,更是“因果轮回”的。这一切都在人类共业,共同的起心动念!这一念头,主宰人类的生命价值,常想人之恶则己难善;常想人之善则己不恶。人类的正念,正思维,正语意,全在于,清静的心,内觉之灵,起心动念。

每个人,每一次,只产生,一个念头,每一念头,起心动念,善恶只在一念间,念念觉悟,即菩提,即般若,内觉状态,清静心灵,各种事物,在成功的,掌握之中。失败者,是教训;成功者,是老师,起心动念,取长补短,志诚向上,大道本一,守一是根,能常久定念于一处,有一念三千,无所不能之力量。

相反之,是事非非人间路,空空无无佛主心。起心动念,念头乱,是非多,烦恼多,请想,这个时侯你还能正确的做什么?这不是人生中,最失败的日子吗!

要做好每一件事,还必须回归到静,从新调整,念头,静者心妙,心能静,事业成。每一天,都是好心情,起心动念,念念觉悟。心念清醒,天天生活在快乐之中,你将把快乐布施给更多的人,快乐也终将回归到你身上,又布施到更多的人,快乐的轮回。

一个错误的念头,种下了错误的因果。比如:一天,大悲法师让弟子照阳去仓库清点物品,正巧,有几位僧人和居士也去帮忙,照阳一连清点三次,准确地向大悲法师汇报数量。这时有位居士讲:连我们都不相信,他硬是清点了三次。大悲法师说:为什么不换一种念头?照阳做事很认真。起心动念,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要留好心在人间。

一位老板,生意不错,买了小车,新车到家,全家欢喜,家门外是公路,才学了几个月开车的他,开始试车,车速由慢变快,想到开新车的快乐,由快更快,结果出了车祸。喜怒悲欢,起心动念,什么时侯,都要保持,清静的心,清醒面对,是实现美好未来的根本保证。

本焕长老“三岁”,起心动念,长寿者多是“心灵年青”。现在103岁的本老,深刻精妙,了玄开觉,尤其是对虚云禅师在世,120年的长寿咒。海灯法师告诉大悲法师,你师公的长寿咒,四个字“应无所住”,源自六祖金刚经开悟语。“诸君,探、研、觉、参,静思,联想,可解玄妙?不动的禅心。”人生无常,本老显现长寿相,不在己寿;是“心念众生”无我相,无人相,无寿者相…愿力功德成就,也是有缘众生开觉正修行的福德。阿弥陀佛!

以前写过,做生意的起心动念:过去心、现在心、未?心不可得。《做什么都要用心》为说明起心动念的因果,也选转了下文。

大悲法师转网友〈深兰空间〉乐观的人处处看到机会

     兄弟到繁华的大都市去闯荡.

 过几天,老大回来了,他对父亲说:"那儿的物价实在太可怕啦!连喝个水都得花钱买呢!以后在那儿生活怎么吃得消?"

 没过多久,老二拍电报回来说:"这里可真是遍地黄金呢!连我们喝的水都可以卖钱呢!我这辈子不打算回来啦!"

 过了几年,老二在大都市发财了,他掌握了大部分的矿泉水及蒸馏水市场,成为富甲一方的大财主.

 ---乐观的人在忧患中看到机会,悲观的人在机会中看到忧患.能否在平常的生活中看到机会,常常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

川随云秀,佛灯共天长,万古是非浑短梦,一句弥陀作大舟。这是凤凰网友东东,给绵竹市广济寺的留言。一句弥陀作大舟,即是学佛,修佛,念佛,做佛,最好的起心动念。

外事常围绕,内心无所住,早晚勤修持,专心颂佛号。时时佛在心,事事心在佛,心心不离佛,佛佛不离心。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修佛,应先管好,自已的心,起心动念。大道本一,守一是根,能常久定念于一处,有一念三千,无所不能之力量。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