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物界著名专家,曾主持起草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撰写《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卷》前言、第一次明确提出文物的定义。
1922年出生于北京的谢辰生自小受家中环境熏陶,尤其是受大哥——我国著名明清史专家、版本学家谢国桢的影响,从小喜爱文物,但也从没想过“会一辈子从事和文物保护有关的工作。和所有痛恨帝国主义铁蹄的热血青年一样,谢辰生很年轻便接触到进步思想,高中二年级时更毅然辍学,带着弟弟、侄女一同奔赴延安投身革命。谁知世事难料,在将弟弟和侄女顺利送往延安后,他自己却因战火蔓延、道路封锁,与梦想中的革命圣地失之交臂。但后来与郑振铎的相识,则为谢辰生的未来打开了另一扇窗,将他引到了文物保护这条路上。
1946年,谢辰生在上海结识了大哥谢国桢的好友——我国著名的文学史家、考古学家郑振铎,随后便开始协助其料理事务。在郑振铎身边工作的历练为谢辰生后来从事文物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郑振铎竭尽全力挽救流失文物的行为,更是深深地影响了他一生,被他视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谢辰生,我国著名文物保护专家,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国家文物局顾问,曾任郑振铎业务秘书,建国前就开始跟随郑振铎从事文物保护工作。曾主持起草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撰写《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卷》前言、第一次明确提出文物的定义。2005年,他上书中央领导,推动了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的出台;2006年,他就南京、常州保护问题再次上书温家宝总理,推动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出台。
20多年的老房子、20多年的旧书桌和旧沙发,谢辰生的家简朴无华,没有任何装饰,很难和“文物保护界泰斗”这一名号联系在一起;另一边,《文物保护法通论》、《哈尔滨保护建筑》、《小城镇建设设计丛书》、《南京山水成林》等到处堆积如山的书卷和书柜上成堆的药瓶则告诉每一个人,这里的主人将所有心血和精力都投在了文物保护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