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工作压力源与职业倦怠
本文是针对论文《工作压力源与职业倦怠的相互作用:一项针对纵向研究的连续时间元分析 (Reciprocal Effects Between Job Stressors and Burnout: A Continuous Time Meta-Analysis of Longitudinal Studies) 》的一篇论文解析,该论文于2020年10月发表于《心理学公报(Psychological Bulletin)》期刊上。该研究作者包括Christina Guthier,Christian Dormann和Manuel C. Voelkle。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研究变量与概念界定
工作压力源(work stressor)和倦怠(burnout)是职业健康心理学的研究者们长期关注的话题。根据工作要求—资源模型(job demand-resource model),工作压力源(job stressor)或工作要求(job demand)是指工作中那些需要员工付出精神或体力努力的方面;而工作资源(job resource)则指那些支持员工完成工作目标的工作特征。该模型认为,工作压力源是导致压力反应(如倦怠)的直接原因,而工作资源则是工作动机(如工作投入)的直接前因变量,同时工作资源还有着缓冲(调节)工作压力源与压力反应之间关系的潜能。在这篇研究中,研究者主要关注于工作压力源与压力反应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工作资源的调节作用。
在工作压力源研究中,最常被研究者们关注的压力源包括工作负荷(workload)、时间压力(time pressure)以及角色压力源(role stressor)。工作负荷和时间压力是最早受到研究的压力源,而之后对于角色理论的研究发展出的多种角色压力源也被大量研究证实与倦怠相关,其中包括角色冲突(role conflict)、角色模糊(role ambiguity)和角色过载(role overload)。在本元分析中,我们以工作负荷、时间压力以及这三种角色压力源作为压力源变量。
在压力反应(strain)相关的变量中,职业倦怠(burnout)自提出就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根据定义,倦怠是“一种精疲力竭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个体对自己的职业价值持悲观态度且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工作”。在对倦怠的研究中,MBI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是最为广泛采用的测量工具,MBI量表将倦怠划分为了三个子维度,分别是情绪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玩世不恭(cynicism)与成就感低落(reduc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其中情绪耗竭与玩世不恭常常与压力源相关,被研究者大量关注;而成就感低落通常被认为是缺乏工作资源的表现,且有学者认为其并不是倦怠的一个维度而是由倦怠导致的结果。因此在本元分析中,研究者只考察了包括情绪耗竭、玩世不恭或者总体耗竭的研究。
2、压力源与倦怠的互为因果关系
大部分压力理论都认为,压力源是导致压力反应的直接原因,即当员工没有足够的资源应对压力源时,便会产生压力反应,本研究将这一关系称为“压力源效应(stressor-effects)”。但是,很少有理论考察了与这一关系反向的因果可能,即“压力反应效应(strain-effects)”,在这种情况下压力反应可能会进一步导致更多的压力源产生。尽管没有主流理论解释这一压力反应效应,但有不少研究确实发现了这一关系的存在,也有一些学者试图对这一关系进行了解释。首先从客观压力源的角度,“漂移假设(drift hypothesis)“认为耗竭程度高的员工更可能被指派更差的工作从而经历更多的压力源,类似的”压力源创造假设(stressor creation hypothesis)“则认为高度耗竭的员工会因为难以安排和完成自己工作导致更多的压力源(如工作负荷),而与之相反的”避难假设(refuge hypothesis)“则认为当员工经历耗竭时,他们会主动寻求压力更少的工作,因此在客观压力源层面上,这些假设存在着矛盾。其次,从员工主观感受层面,”压力源感知假设(stressor perception hypothesis)“提出,即使工作压力的客观水平不变,高耗竭的员工也会感知到更高水平的工作压力源,从而产生“压力反应效应”。
综上,从理论层面上,对压力源效应和压力反应效应的同时检验将有助于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如果两种效应同时存在,那么在时间维度上工作压力源和倦怠就可能构成一种恶性循环,阻碍员工的健康。而从方法学角度来看,反向因果会导致模型的错误估计并影响研究的可复制性。
因此,在本元分析中,研究者将同时对两组关系进行估计。并提出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1:工作压力源与倦怠是否在时间跨度上互相影响?
研究问题2:工作压力源对倦怠的效应(压力源效应)是否比倦怠对工作压力源的效应(压力反应效应)更强?
根据工作要求—资源模型,工作要求—控制—支持模型(job-demand-control-support model)进一步提出工作控制和工作支持作为关键工作资源对压力源效应的调节作用。但是与工作压力源与倦怠的关系相似,实证结果并没有验证工作控制和工作支持究竟调节了压力源效应还是压力反应效应。因此本元分析将对这一调节效应同时进行检验,提出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3:工作资源是否同时削弱了压力源效应和压力反应效应?
3. 对已有研究的可复制性进行评价
元分析可以对已有研究结果的可复制性(replicability)进行评价,可复制性主要取决于研究间异质性、发表偏倚和统计功效。
首先,研究间异质性(between-study heterogeneity)指一系列研究中效应量的变异程度,较大的研究间异质性意味着研究的可复制性较大。而在纵向研究中,异质性的一个主要来源是不同研究采用了不同的时间间隔,因此在本元分析中研究者采用了连续时间结构方程模型(continuous time SEM)和连续时间元分析(CoTiMA, continuous time meta-analysis),在剔除因时间间隔差异产生的异质性后,报告I2、森林图(forest plot)以评估真正的研究间异质性。同时,研究间的异质性还可能来源于同一概念的不同测量方法,研究者还采用调节效应分析分析了概念异质性(conceptual heterogeneity)。具体来说,研究者将情绪耗竭和玩世不恭按照与客户或同事相关的情绪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和去人格化(depersonalization),以及与他人不相关只针对工作的耗竭(exhaustion)和玩世不恭(cynicism)。由此提出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4:基于测量方法不同,情绪耗竭&耗竭/去人格化&玩世不恭的压力源效应和压力反应效应是否不同?
发表偏倚(publication bias)是指较强或显著的效应相比于较弱或不显著效应更容易被发表的趋势。在本元分析中,我们通过小样本偏见(small sample bias)分析对发表偏倚进行了评估,同时我们还探究了事后假设(HARKing, hypothesizing after the results are known)存在的可能性。小样本偏见和事后假设问题越严重,研究的可复制性越差。
研究问题5:小样本是否与压力源效应和压力反应效应的效应大小相关?
研究问题6:对压力源效应和压力反应效应的明确陈述是否与更大的效应量相关?
统计功效(statistical power)反映了原假设为真时接受原假设的概率,统计功效取决于效应量、显著性水平和样本量。只有在恰当的统计功效下,I2才能恰当的用于估计研究间异质性,而低统计功效与高异质性存在的情况下研究的可复制性往往较差。其次,纵向研究的时间间隔也对统计功效有着影响,只有恰当的选择时间间隔才能获得较高的统计功效。由此提出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7:一手研究中的统计功效是否足以检测可能存在的压力源效应和压力反应效应?
研究问题8:未来研究应采用什么样的样本大小和时间间隔以确保足够的统计功效?
研究方法与结果
1、综上,本元分析研究问题汇总如下:
研究问题1-3涉及对已有文献中关系的检验
研究问题1:工作压力源与倦怠是否在时间跨度上互相影响?
研究问题2:工作压力源对倦怠的效应(压力源效应)是否比倦怠对工作压力源的效应(压力反应效应)更强?
研究问题3:工作资源是否同时削弱了压力源效应和压力反应效应?
研究问题4-8涉及对已有文献可复制性的评价
研究问题4:基于测量方法不同,情绪耗竭/耗竭和去人格化/玩世不恭的压力源效应和压力反应效应是否不同?
研究问题5:小样本是否与压力源效应和压力反应效应的效应大小相关?
研究问题6:对压力源效应和压力反应效应的明确陈述是否与更大的效应量相关?
研究问题7:一手研究中的统计功效是否足以检测可能存在的压力源效应和压力反应效应?
研究问题8:未来研究应采用什么样的样本大小和时间间隔以确保足够的统计功效?
2、文献收集:
首先,研究者通过Web of Science和美国心理学会(APA)各数据库对已发表的研究进行了检索,在欧洲职业健康心理学会和欧洲工作与组织心理协会范围内通过邮件、公告和LinkedIn群组对未发表研究进行了收集。
其次,研究者对获得的文献进行了筛选。被纳入的文献的标准:1. 必须对之前综述部分提及的工作压力源变量(工作负荷、时间压力、角色冲突、角色模糊、角色过载)和倦怠变量(情绪耗竭/耗竭、去人格化/玩世不恭、总体耗竭程度)这两类变量每种中至少一个进行了测量,但不要求研究假设中明确包含了对这两类变量的关系阐述。2. 必须是纵向研究,必须汇报了研究时间间隔、样本量并包含压力源变量和倦怠变量的同步、重测和交叉滞后相关性矩阵。最后获得了44篇文献,包含48个研究。
最后,两位研究者对一手研究中的样本量、样本国家和职业群体、研究时间间隔、关键变量测量方式、假设是否明示了关键变量间关系进行了编码,获得了良好的编码者间信度。
3、分析策略和结果
分析策略:
在本元分析中研究者主要采用了连续时间元分析(CoTiMA, continuous time meta-analysis),这种方法可以解决不同一手研究中时间间隔变化导致的问题。另外,由于在研究问题3的调节效应中,一手研究很少报告交互项与其他变量的相关关系,因此研究者采用了另一策略:通过欧洲工作条件调查(European Working Conditions Survey, 2010)获得的国家层面二手数据在31项欧洲研究中进行了多层连续时间元分析(hieratical CoTiMA)的调节效应检验。
分析结果:
研究问题1和2所提出的工作压力源与职业倦怠的相互影响关系得到了支持,但与传统理论的假设不同,职业倦怠对工作压力源影响的“压力反应效应”大于工作压力源对职业倦怠的“压力源效应”。
对研究问题3的调节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工作支持和工作控制显著调节了职业倦怠对压力源的影响,但对工作压力源对职业倦怠的调节效应不显著。在对已有变量间关系研究问题进行检验后,研究者还进行了进一步探索,分别分析了压力源与情绪耗竭/耗竭,压力源与去人格化/玩世不恭,情绪耗竭/耗竭与去人格化/玩世不恭的关系,结果显示压力源与情绪耗竭/耗竭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互关系,压力源与去人格化/玩世不恭的相互关系不显著,情绪耗竭/耗竭与去人格化/玩世不恭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互关系。这可能说明压力源与去人格化/玩世不恭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直接效应,而情绪耗竭/耗竭中介了两者之间的间接效应。
对研究问题4的检验发现,情绪耗竭和耗竭两种测量方式在压力反应效应上不存在差异,具有较好的可复制性,但在压力源效应上压力源对耗竭的效应大于对情绪耗竭的效应;同时去人格化和玩世不恭两种测量方式也在对压力源的影响上不存在差异,但压力源对玩世不恭的效应大于对去人格化的效应。
研究问题5-6涉及对发表偏倚检验,研究问题5分析显示,之前发现的较小的压力源效应相比较大的压力反应效应更有可能受到了小样本偏差的影响;研究问题6的分析发现压力源效应假设相比压力反应效应假设更可能存在事后假设问题。
研究问题7-8涉及一手研究中的统计功效问题,为了回答研究问题7,研究者在α=0.5显著性水平下计算了事后统计功效(post hoc power),显示大部分研究的统计功效都未能达到适当的水平。研究问题8的结果回答了未来研究为了应采用什么样的样本大小和时间间隔以确保足够的统计功效,
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研究局限:
1. 虽然对纵向研究进行的元分析使得压力源效应和压力反应效应可以被分别评估,但纵向研究特别是两次测量的纵向研究往往难以做出令人信服的因果推断。
2. 虽然元分析发现了明显的压力反应效应,但是这一反应的具体机制仍不清晰,一些学者已经试图提出了一些解释,但较少有研究对这些解释进行实证检验。
3. 元分析结果显示压力源对倦怠的影响效应的概念可复制性可能存在问题,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情绪耗竭和去人格化专门关注于工作中的他人,因而受到特定变量的影响更加强,而耗竭和玩世不恭则关注于更宽泛的工作概念本身,因而虽然其受到影响的变量往往更多但效应较弱;另一方面,情绪耗竭与去人格化往往关注于服务行业而耗竭和去人格化关注于非服务行业,这可能说明服务行业员工总体应对压力源的能力高于非服务行业。
研究展望:
1. 未来研究应该增加压力源和倦怠的评估频率,并采用更宽的时间跨度设计研究。
2. 未来研究应该进一步探索倦怠等压力反应对工作压力源影响的调节变量。
3. 未来研究应该采用连续时间结构方程模型对调节变量进行检验。
【参考文献】
Guthier, C., Dormann, C., & Voelkle, M. C. (2020). Reciprocal effects between job stressors and burnout: A continuous time meta-analysis of longitudinal studies. Psychol Bull, 146(12), 1146-1173. doi:10.1037/bul00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