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心理与性-邓明昱博士 //www.sinovision.net/?8346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Medical Psychology and Human Sexuality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撒谎比诚实更难,不诚实行为的能力限制

已有 1478 次阅读2019-11-15 14:50 |个人分类:心理学、心理健康、心理咨询|系统分类:科技教育分享到微信

撒谎比诚实更难,不诚实行为的能力限制

本文是针对论文《不诚实行为的能力限制(Capacity Limitations of Dishonesty)》的一篇论文解析,该论文于2019年6月发表于《实验心理学(JEPG)》杂志上。该研究作者包括Anna Foerster,Robert Wirth,Frauke L. Berghoefer,Wilfried Kunde和Roland Pfister。

研究背景和概念

不论在人们撒谎前、中还是后,不诚实行为过程总是包含着对认知和情感的处理。

从个体认知层面来讲,不诚实行为过程包含对诚实反应的激活和抑制。关于不诚实反应中的诚实反应激活:根据激活—决策—构建—行为理论(activation-decision-construction-action,ADCAT),该理论将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结合在一起,这也就形成了不诚实反应的基础。且该理论指出:诚实反应会自动激活,而代理人(agents)可以决定面对这种激活时是否撒谎。

从个体行为学、电生理学和血流动力学视角来看,撒谎需要个体努力去抑制主导反应(dominant response),这样一来,撒谎比诚实要困难得多。根据感觉运动(Sensorimotor approaches)相关理论:个体在进化过程中,感觉运动系统己经具有了快速将与客体相关的感觉信息转化为动作信息并引发动作激活的适应能力。然而,由于个体接触到的事物随时随地都在发生变化,很可能当前激活的动作已不符合完成预期任务的需求,此时就需要迅速抑制这个动作激活。这一激活——抑制机制是个体感觉运动加工得以正常进行的保障。且该方法假设:个体信息处理过程位于中心前处理阶段(precentral processing)即感知阶段,其与中心处理(central processing)即反应选择、中心后运动处理(postcentral motoric processing)有关。

目前,关于说谎行为中的信息处理过程会被延长这一说法,仍有待检验。在本研究中,研究者从心理不应期(psychological refractory period,PRP)范式的角度,探讨说谎前、中和后的个体认知情况。关于心理不应期效应:在人们同时操作两种相继快速反应的任务时,且这两个任务呈现的起点时间间隔不同步(Stimulus onset asynchrony,SOA),通常会发现:随着SOA的缩短,任务1(T1)和任务2(T2)在加工时间上有较高重叠时,任务2的反应时(RT2)会显著延长。SOA 缩短导致 RT2 延长的现象即心理不应期效应,简称 PRP 效应。

研究内容和结果

本研究的实验包含(不)诚实任务((dis)honest task)和声调任务(tone classification task)。

实验1:这一部分的实验有32名被试。在声调任务中,将持续时间为100毫秒的300Hz和800Hz的声调分别定义为低声调和高声调,同时,让被试的右手食指和中指分别按压K和L键,以对不同声调做出反应。在(不)诚实任务中,从72个关于日常活动的问题中随机挑选一些问题,如“你去跑步了吗?你下楼梯了吗?你上楼梯了吗?”,同时,让被试的左手中指和食指分别按压S和D键,以回答“是”和“否”,且问题呈现时的字体颜色不同,分别对应不同要求:请如实回答和不要诚实回答,即意图操纵。

结果显示:短SOA时,即两个任务在处理时间上有较高重叠时,在后面的(不)诚实任务中,被试的表现更差,且不诚实回答更困难。这表明在(不)诚实任务中有很大的PRP效应和意图效应。这一结果是可信的:因为刺激会增强相关反应的激活,若同时对另一任务进行反应选择的话,最终的反应选择会受到个体能力的限制。

实验2:共32名新被试参与本实验。在实验1中,研究者会提前询问被试一些问题,以了解他们在实验当天是否进行了某些日常活动。而这些问题与之后的(不)诚实任务中的问题来源相同,均来自关于日常活动的72个问题的集合。这种事前的询问行为可能对(不)诚实任务中的问题回答产生影响。为此,实验2引入一组新的问题,如“你掷骰子了吗?你在那张纸上盖章了吗?”,将其应用到(不)诚实任务中。

结果显示:再次发现在(不)诚实任务中有很大的PRP效应和意图效应。具体来讲,短SOA时,诚实与不诚实反应的差异明显,且反应时间小于长SOA。也就是说,与诚实回答相比,不诚实的中心前处理(即感知)时间要长。

实验3:共32名新被试参与本实验。本部分实验评估意图效应从(不)诚实任务1到声调任务2的蔓延(propagation)程度。将前两个实验中的任务顺序进行调换。

结果显示:首先,由于个体能力限制,短SOA时,个体在声调任务中的反应更慢、更不准确,而个体在(不)诚实任务中的反应不受SOA的影响。也就是说,(不)诚实任务1的意图效应蔓延到了声调任务2,即支持假设:不诚实反应更依赖于中心前和中心过程中有限的个体能力的处理。其次,在短SOA时,蔓延的意图效应超过了(不)诚实任务1的意图效应。也就是说,在不诚实反应中需要更多的监控/控制处理。

其实,根据已有研究已知:自动激活的诚实反应与要求的不诚实反应之间的冲突,在个体反应选择阶段就已经很明显了,因此,可以在反应选择(即中心处理)后立即启动反应监控。据此,本研究在实验4中评估监控过程的程度。

实验4:共收集了32份数据。与之前设计不同之处在于,两个任务间不再用SOA进行时间距离操纵,而是采取一种新的时间距离变量:反应—刺激间隔(response-stimulus interval,RSI)。具体来讲,播放声调要么与(不)诚实任务同时(即短RSI=0),要么与其之间存在时间间隔(即长RSI=1000毫秒)。同时,假设:监控过程会干扰声调任务的反应选择,从而导致短RSI的意图效应蔓延,而长RSI的则没有。

结果显示:(不)诚实任务1中的意图效应没有蔓延到声调任务2中。这有两种可能性:没有监控过程,或者在声调任务的反应选择开始前已经完成了监控过程。结合实验3和4,后一种解释更可信。

研究讨论

本研究的目的是:在信息处理的特定阶段分离和定位真实反应在不诚实反应中的激活和抑制。

研究结果表明:当不诚实地回答问题时,个体会耗费较长时间进行反应选择。且时刻存在的信息处理,是为个体产生不诚实反应服务的。

参考文献:Anna Foerster, Robert Wirth, Frauke L. Berghoefer, Wilfried Kunde, Roland Pfister. (2019, June). Capacity Limitations of Dishonest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0.1037/xge0000510.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