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问题在于这样一种暗示,即人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样天职。尽管拥有天职会是一种欢乐之源,但研究显示,寻找天职会让学生们感到迷茫和困惑。而且即便你足够幸运碰上了一样天职,它也可能不是个可行的职业。我和同事已经发现,天职的召唤
常常得不到回应:很多职业梦想无法支付账单,并且我们中的很多人就是没有那个天赋。喜剧演员克里斯·洛克(Chris Rock)在听到一名管理人员告诉刚入校的高中生,他们可以成为任何他们想成为的人时,他问道,“女士,你为什么要骗这些孩子?”也许他们中有四人可能会成为任何他们想成为的人。但其他2000人最好学会怎么焊接。他接着说:“跟孩子说实话。你可以去做任何你擅长的事——前提是他们在招人。”
如果你能克服这些障碍,还有第三道:职业很少能达到你童年梦想的期望。在一项研究中,寻找理想工作让高年级大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感到更加焦虑、压抑、无力和沮丧——并对结果更加不满。如蒂姆·厄本(Tim Urban)所写,幸福等于现实状况减去期望值。如果你寻找的是狂喜,那么你注定会失望。这可以解释这样的研究,它表明在经济衰退期毕业的大学生30年后工作满足感会更强:他们不觉得有份工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低期望值的一个好处是
,它们能消弭我们所想与所得之间的差距。大量证据表明,与其把一份工作想象得很美好,还不如在入职时贴合实际地预想一下它真实的样子,并且毫无保留。当然,你在接手时可能会少些激动,但平均而言,你最后的收获会更大,也不容易退出。奥普拉说得好:“你的工作永远不会让你感到满足。”我完全支持年轻人力争上游、志存高远。但听听以研究“工作”为生的人的建议吧:这些志向应当不局限于工作。问孩子他们想当什么会使他们去追求一个他们也许永远都不想争取的职业身份。相反,请他们思考一下他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并想想他们可能想做的各种不同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