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心理与性-邓明昱博士 //www.sinovision.net/?8346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Medical Psychology and Human Sexuality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研究新进展(DSM-5新标准)

已有 5790 次阅读2015-5-12 23:43 |个人分类:学术论文|系统分类:科技教育| PTSD, DSM-5, 心理障碍 分享到微信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研究新进展(DSM-5新标准)

 

邓明昱 博士

美国东西方健康科学学院心身医学教授,美国纽约

 

摘要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PTSD常在一个人暴露于一个或多个创伤性事件后产生,如重大的刺激、性侵犯、恐怖主义、或对一个人的生活的其他严重威胁。主要症状包括令人不安重复闪回,对事件的回避或记忆麻木,警觉性增高等。PTSD的诊断是在创伤性事件发生后持续一个月以上。

美国精神病学会在20135月出版了《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DSM-5PTSD的核心症状修改为四组:(1)在创伤事件发生后,存在1种(或多种)与创伤事件有关的重新体验症状;(2)创伤事件后开始持续地回避与创伤事件有关的刺激;(3)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认知和心境方面的消极改变,在创伤事件发生后开始出现或加重;(4)与创伤事件有关的警觉性或反应性有显著的改变,在创伤事件发生后开始或加重。

近年来,对PTSD的临床研究成为精神病学、心身医学和临床心理学的热点。根据DSM-5的标准和新的临床研究成果,本文对PTS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预防和预后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创伤后应激障碍DSM-5;临床研究

 

New progress of Clinical Research to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DSM-5 Update)

 

DENG MingYu, M.D., Ph.D.

Prof. of Psychosomatic Medicine,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East-west Health Science, New York, USA

 

[Abstract]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is a serious mental disorder. PTSD may develop after a person is exposed to one or more traumatic events, such as major stress, sexual assault, terrorism, or other major threats on a person's life. Main symptoms include disturbing recurring flashbacks, avoidance or numbing of memories of the event, and hyperarousal etc. Diagnosis of PTSD is continues for more than a month after the occurrence of a traumatic event.

American Psychiatry Association (APA) has published <</SPAN>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ition> (DSM-5) in 2013. DSM-5 will be the key symptoms of PTSD were updated to four groups: (1) Presence of one (or more) intrusion symptoms associated with the traumatic event(s), beginning after the traumatic event(s) occurred; (2) Persistent avoidance of stimuli associated with the traumatic event(s), beginning after the traumatic event(s) occurred; (3) Negative alterations in cognitions and mood associated with the traumatic event(s), beginning or worsening after the traumatic event(s) occurred; (4) Marked alterations in arousal and reactivity associated with the traumatic event(s), beginning or worsening after the traumatic event(s) occurred.

In recent years, clinical research on PTSD has become a hotspot in psychiatry, psychosomatic medicine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fields. According to update of DSM-5 and new achievement of clinical research, this paper has analyzed to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diagnostic criteria,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treatment, prevention and prognosis of PTSD.

[Key words] PTSD, DSM-5, Clinical research

 

1. 引言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指因为受到超常的威胁性、灾难性的创伤事件,而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心身障碍。PTSD最初是用来描述各类创伤性战争经历后的种种结果,称为战争疲劳后来发现,在个体经历威胁生命事件之后,都可能出现。其引发原因可以从自然灾害、事故、刑事暴力、虐待、战争等。这种压力即可以是直接经历,如直接受伤;也可以是间接经历,如亲眼目睹他人死亡或受伤。近年来,随着突发灾难性事件增多,创伤后应激障碍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

PTSD作为一个诊断类别始见于美国精神病学会(American Psychiatry Association1980年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3(DSM-III)。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和第4版修订版(DSM-IV-TR)中,PTSD有三大核心症状:创伤性体验的反复重现、持续的回避、持续的警觉性增高。在20135月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中,将“持续的回避”分为两种:“持续回避与创伤事件相关的刺激”及“和创伤事件有关的认知和心境方面的消极改变”。因此,PTSD现在有四组核心症状。

PTSD总的患病率人口为1.0%-2.6%。大多数患者在遭遇创伤事件一个月后至半年内发病,可在一年左右治愈。少数可持续多年不愈,或转变为持久的人格改变。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2.1 病因

2.1.1. 直接病因

异乎寻常的创伤性事件(如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战争、严重事故、性侵害、目赌他人惨死、身受酷刑等)是本病发生的直接原因。这些应激源常引起患者的极度恐惧、紧张害怕、无助感等。

创伤性事件(Traumatic event)是指创伤幸存者遭遇真正的或者被威胁的事件:其一、对生命产生极大的威胁;其二、对躯体产生极大的伤害;其三、遭遇性暴力。

创伤性事件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诊断的必要条件,但不是PTSD发生的充分条件,虽然大多数人在经历创伤性事件后都会出现程度不等的症状,研究表明只有部分人最终成为PTSD患者。

2.1.2. 危险因素

许多变量影响到PTSD的发生,有关危险因素有:存在精神障碍的家族史与既往史、童年时代的心理创伤(如遭受性侵害、10岁前父母离异)、性格内向及有神经类型不稳定、创伤事件前后有其他负性生活事件、家境不好、躯体健康状态欠佳等。

一般认为,应激源的严重程度、暴露在精神创伤情境中的时间长短,威胁生命的密切程度以及人格特点、个人经历、社会干预与支持、躯体素质等是影响PTSD发病及病程的重要因素。

2.2 发病机制

PTSD发生的脑病理学机制是近年来国际研究的热点,目前研究比较多的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PTSD的神经影像学的研究,二是脑电生理学的研究,三是神经内分泌研究。

2.2.1脑神经影像学特征

研究结果主要发现患者的海马与海马旁回、杏仁核、内侧前额叶有某些异常,有学者提出PTSD的前额叶-杏仁核-海马环路。前额叶功能减弱时,对杏仁核的调节和控制作用减弱,导致杏仁核对恐惧性反应的过度增强,而海马本身的损害以及与前额叶、杏仁核之间联系的失调主要参与了PTSD患者的陈述性记忆的损害过程。

2.2.2脑事件相关电位特征

PTSD研究较多的是P300波,研究结果提示与PTSD情境依赖性的信息加工分离,对中性刺激的信号加工减低,但对创伤相关刺激或创伤相关线索情境下,对中性刺激的信息加工是加强的。

2.2.3神经内分泌特征 

应激状态下的神经内分泌变化错综复杂,目前比较肯定的有兴奋性氨基酸系统、GABA能抑制系统、胆碱能系统、多巴胺系统、神经甾体系统以及其他神经调质、神经肽Y、胆囊收缩素、物质P的参与,但主要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和HPA轴的激活,俗称应激系统。

近年来,也有学者从神经营养因子、免疫系统、遗传学等方面来总结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生物学机制。神经营养因子方面,其产生与分泌的异常增加或减少可能是PTSD产生的重要机制;免疫系统方面,PTSD可能与免疫系统相关的蛋白质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变化有关。整合神经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表观遗传学蛋白质组学及分子影像学的成果将对PTSD的研究产生推动作用。

3. 临床表现

PTSD表现为在重大创伤性事件后出现一系列特征性症状,主要为四大核心症状群。

3.1重新体验症状群

PTSD最具特征性的表现是在重大创伤性事件发生后,患者有各种形式的反复发生的闯入性创伤性体验重现(病理性重现)。患者常常以非常清晰地、极端痛苦的方式进行着这种重复体验包括反复出现以错觉、幻觉(幻想)构成的创伤性事件的重新体验(flashback,症状闪回,闯入性症状)。此时,患者仿佛又完全身临创伤性事件发生时的情景,重新表现出事件发生时所伴发的各种情感。例如,曾有过直接经历四川“512”大地震的一位幸存者,某天当感觉到住房似乎有些震动时,他立刻匍匐在地,认为地震又出现了,惊恐万状地寻找掩身之处。

患者在创伤性事件后,频频出现内容非常清晰的、与创伤性事件明确关联的梦境(梦魇)。在梦境中,患者也会反复出现与创伤性事件密切相关的场景,并产生与当时相似的情感体验。患者常常从梦境中惊醒,并在醒后继续主延续中断的场景,并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

患者面临、接触与创伤事件相关联或类似的事件、情景或其他线索时,通常出现强烈的心理痛苦和生理反应。事件发生的周年纪念日、相近的天气及各种场景因素都可能促发患者的心理与生理反应。

3.2 持续性回避症状群

在创伤性事件后,患者对与创伤有关的事物采取持续回避的态度。回避的内容不仅包括具体的场时间、地点、对话、活动、物体、情景,还包括有关的想法、感受和话题。多数患者往往不愿提及有关事件,避免相关交谈,甚至出现相关选择性失忆例如,一位直接参与青海玉树“414”大地震救援的特警,在确诊为PTSD患者后,在心理医生访谈时,对救援的细节无法清楚地表达。

在创伤性事件后的媒体访谈及涉及法律程序的取证过程往往给当事人带来极大的痛苦。曾有在四川“512”大地震中的伤员,对媒体的多次采访表现出极度地厌烦。

对创伤性事件的某些重要方面失去记忆也被视为回避的表现之一。患者似乎希望把这些创伤性事件从自己的记忆中抹去

3.3 认知和心境方面的消极改变症状群

在遭遇创伤性事件后,许多患者出现与创伤事件有关的认知和心境方面的消极改变,存在情感麻痹现象。从外观上看,患者给人以木然、淡漠的感觉,与人疏远、不亲切、害怕、罪恶感或不愿意和别人有情感的交流。患者自己也感觉到似乎难以对任何事物产生兴趣,过去热衷的活动也无法激起患者的情绪,患者感到与外界疏远、隔离,甚至格格不入,难以接受或者表达细腻的情感,对未来感到心灰意冷,,听天由命,甚至觉得万念俱灰,生不如死,严重的则采取自杀行为。

3.4警觉性增高(易激惹)或反应性明显改变症状群

不少患者则出现睡眠障碍(难以入睡、易惊醒)、易激惹或易发怒、容易受惊吓,难以集中注意力等警觉性增高的症状。并常有自主神经症状,如心慌、气短等。

一些患者甚至出现莽撞、为对他人或物体的言语或身体攻击、或自我伤害行为。

4. 诊断标准

DSM-5关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如下:

(注:以下诊断标准适用于成人、青少年和6岁以上的儿童。对于6岁及以下的儿童,需参阅“6岁及以下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

A. 患者以下列一种(或多种)方式接触于真正的或者被威胁的死亡,严重创伤,或性暴力等创伤事件。

1. 直接经历创伤事件。

2. 亲眼目睹发生在他人身上的创伤事件。

3. 获悉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或关系密切的朋友接触于创伤事件。

4. 反复经历或极端接触于创伤事件中的恶性细节中(如,急救人员收集尸体残骸、警察反复接触虐待儿童的细节)。

注:诊断标准A4不适用于通过电子媒体、电视、电影或图片的接触,除非这种接触与工作相关。

B. 在创伤事件发生后,存在以下1种(或多种)与创伤事件有关的重新体验症状:

1. 反复地、不自主地、和侵入性痛苦地回忆起这些创伤事件。

注:6岁以上的儿童,可能通过反复玩与创伤事件有关的主题或某方面内容来表达。

2. 反复做内容和/或情景与创伤事件相关的痛苦的梦。

注:儿童可能做可怕的梦但不能辨认其内容。

3. 出现分离反应(如,闪回),似乎创伤事件正在重现个体的感受或动作(这种反应可以连续出现,最极端的表现是对目前的环境完全丧失意识。

注:儿童可能在游戏中重演特定的创伤。

4. 暴露于象征或类似创伤事件某方面的内在或外界迹象时,出现强烈而持久的心理痛苦。

5. 暴露于作为此创伤事件的象征或很相象的内心或外界迹象之时,出现显著的生理反应。

C. 创伤事件后开始持续地回避与创伤事件有关的刺激,出现以下1种或两种情况:

1. 回避或努力回避有关创伤事件或与其高度相关的痛苦记忆、思想、或感受。

2. 回避或努力回避能够唤起有关创伤事件或与其高度相关的痛苦记忆、思想、或感觉的外部提示(人、地点、对话、活动、物体、情景)。

D. 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认知和心境方面的消极改变,在创伤事件发生后开始出现或加重,具有以下两种(或更多)情况:

1. 患者不能记起创伤性事件的某个重要方面(通常是由于分离性遗忘症,而不是诸如脑损伤、酒精、毒品等其他因素所致)。

2. 对自己、他人或世界的持续性夸大的消极信念与预期(如“我很坏”、“没有人可以信任”、“世界是绝对危险的”、“我的整个神经系统永久地损坏了”)。

3. 由于对创伤事件的起因或结果抱有持续性的认知歪曲,导致患者责怪自己或他人。

4. 持续的消极情绪状态(如,害怕、恐惧、愤怒、内疚、或羞愧)。

5. 明显地很少参加有意义活动或没有兴趣参加。

6. 有脱离他人或觉得他人很陌生的感受。

7. 持续性地难以体验到积极情感(如,不能体验幸福、满足或爱的感受)。

E. 与创伤事件有关的警觉性或反应性有显著的改变,在创伤事件发生后开始或加重,表现为下列2项(或更多)情况:

1. 激惹行为或易发怒(在很少或没有挑衅的情况下),典型表现为对他人或物体的言语或身体攻击。

2. 莽撞或自我伤害行为

3. 高度警觉。

4. 过分的惊吓反应。

5. 难以集中注意;

6. 睡眠障碍(如,难以人睡,或睡得不深,或睡眠不安)。

F. 病期(诊断标准BCDE)超过1个月。

G. 此障碍产生了临床上明显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缺损。

H. 此障碍并非由于某种物质(如,药物、酒精)所致的生理效应或者其他躯体情况。

标注是否是

伴分离症状:个体的症状符合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此外,作为对应激源的反应,个体经历了持续性或反复性的下列症状之一:

1. 人格解体:持续地或反复地体验到自己的精神过程或躯体脱离感,似乎自己就是一个旁观者(如,感觉自己在梦中,感觉自我或身体的非现实感,或感觉时间过得非常慢)。

2. 现实解体:持续地或反复地体验到环境的不真实感(如,个体感觉周围的世界是虚幻的、梦幻般的、遥远的或扭曲的)。

注:使用这一亚型,其分离症状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如,与毒品有关的失忆、酒精中毒的行为)的生理效应或其他躯体情况(如,复杂的局限性癫痫发作)。

标注如果是

伴延迟性发作:如果遭遇创伤事件后至少6个月才完全符合诊断标准(尽管有些症状可能立即出现)。

5. 诊断与鉴别诊断

5.1 诊断要点

DSM-5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要点特别指出符合“经历创伤事件”的标准(A1A4),取消原DSM-IV-TR中的A2标准:“此人的感受包括强烈害怕、无助感或恐怖感受”。将原本PTSD三个核心症状群共17项,修正为四个核心症状群共20项。其中,“持续地重新体验”仅是症状文字修改及注明(notes)六岁以上孩童与成人症状的不同;而“回避及麻木症状”在六岁以上族群分成“C:持续回避与创伤事件相关的刺激”及“D:和创伤事件有关的认知和心境方面的消极改变(( negative alterations in cognitions and mood)”,且增加症状的项目;原来的“警觉性增高”主要症状则加入一项“鲁莽或自我伤害行为” (reckless or self-destructive behavior)。所以,诊断要点归纳如下:

1、暴露于某一创伤应激事件;

2、有持续地重新体验的症状;

3、持续回避与创伤事件相关的刺激;

4、和创伤事件有关的认知和心境方面的消极改变

5、有警觉性增高的症状;

6、症状持续时间至少一个月;

7、有明显的痛苦或社会功能障碍。

5.2 鉴别诊断

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在重大创伤性事件之后,具有相对特征性的临床特点(四大核心症状群),诊断检查时如能较为全面细致,不易误诊、漏诊。根据DSM-5的说明,PTSD的鉴别诊断包括:

5.2.1适应障碍(Adjustment disorders

适应障碍是一种短期的和轻度的烦恼状态及情绪失调,常影响到社会功能,但不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在适应障碍中,应激源可以是任何类型,而不仅仅是诊断PTSD所使用创伤性事件。在临床中,有的患者在遭受重大创伤性事件后,虽有明显的精神症状和强烈的精神痛苦,但不能完全符合PTSD的诊断标准;也有患者从症状、病程及严重度方面都符合PTSD的相应标准,但诱发事件属于一般应激性事件,如失恋或被解雇等。上述两种情况均不应该诊断为PTSD,而应考虑为适应障碍。

5.2.2其他创伤后障碍和疾患(Other posttraumatic disorders and conditions

创伤后障碍包括由于明显的创伤事件导致的急性应激障碍(ASD)、短暂精神病性障碍(BPDMS)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在遭遇创伤事件后的一个月内,如果出现重新体验、回避、认知和心境方面的消极改变和警觉性增高四大核心症状的一种或几种,但没有明显的精神病症状,可以考虑是急性应激障碍。如果出现明显的精神病症状,可以考虑是短暂精神病性障碍。如果创伤事件发生在一个月以上,出现四大核心症状,无论有无明显的精神病症状,都要考虑是创伤后应激障碍。

个人遭遇创伤性事件后的的精神病理学并不一定都要归因于创伤后应激障碍。如果患者的临床表现符合另一钟精神障碍的标准,则应诊断为其他相应的精神障碍。

5.2.3 急性应激障碍 (Acute stress disorder)

急性应激障碍(ASD是由于突然而来且异乎寻常的强烈应激性生活事件所引起的一过性精神障碍。ASD的一些临床症状与PTSD极为相似,与PTSD的主要区别在于起病时间和病程。ASD起病在创伤事件发生的3天后至4周内,病程短于4周。症状持续超过4周时,应将诊断改为PTSD

5.2.4 焦虑障碍与强迫性障碍(Anxiety disorders and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患者有持续性警觉增高和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出现时,应与焦虑障碍相鉴别。焦虑障碍往往对自身健康过分忧虑,躯体主诉较多,甚至有疑病倾向,而无明显精神创伤发病因素。

强迫性障碍患者可表现反复出现的强迫性思维,但往往表现出不适当性且病前无异乎寻常的生活事件,因此与PTSD不同。

5.2.5 重度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患者有兴趣下降、与他人疏远隔离、感到前途渺茫等表现,也有悲伤的体验,触景生情类似回忆,情绪变化等表现。但重度抑郁障碍不存在与创伤性事件相关联的闯入性回忆与梦境,也没有针对特定主题或场景的回避。抑郁障碍的抑郁心境涉及面广,包括平时的兴趣、日常喜好、个人前途等方面。消极、自卑或自杀企图也常见。

5.2.6 人格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s

人格障碍是指患者的内心体验和行为显著偏离正常,形成了特有的持久的行为模式,对环境适应不良,常影响其社会功能,甚至与社会发生冲突,给自己或社会造成恶果。人格障碍并无PTSD的核心症状。个体遭遇创伤时间后可以出现人际交往困难,这是PTSD的表现,并非人格障碍。

5.2.7 分离障碍(Dissociative disorders

分离障碍曾称“癔症”或“歇斯底里症”,是一类由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情绪激动、暗示和自我暗示,作用于易患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分离障碍的类型包括分离性身份障碍、分离性遗忘症、人格解体/失实障碍等。这些类型都可能与创伤性事件有关或无关,也可能出现或者不出现PTSD核心症状。当全部符合PTSD诊断标准时,可以诊断为“PTSD伴分离症状”亚型。

5.2.8 转换性障碍Conversion disorder

转换障碍也称为功能性神经症状障碍(functional neurological symptom disorder),通常在应激或创伤后反复发作,躯体出现自主运动或感觉功能改变,但并不能用生理病理或其它精神疾病解释此躯体改变,常常与分离症状相伴随。个体遭遇创伤后的悲痛而出现一些躯体症状,可能提示有PTSD,而不是转换性障碍。

5.2.9 精神病性障碍(Psychotic disorders

PTSD的重新体验(flashback)并非精神病性障碍出现的幻觉、错觉和其他知觉障碍。精神分裂症,、暂的精神病性障碍和其他精神疾病患病前并无异乎寻常的创伤性体验,且伴随症状各不相同,故不难与PTSD偶发的幻觉、错觉相鉴别。

5.2.10 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在诊断PTSD诊断时需排除器质性的问题,要注意在遭受创伤性事件时是否有头部外伤。遭遇创伤性事件后的头部外伤可能出现创伤性脑损伤,此时也可以出现PTSD的症状。有头部外伤史的患者,应进行头颅CT或核磁共振成像检查,以明确有无创伤性脑损伤。

6. 治疗

6.1 心理治疗

各种形式的心理治疗在PTSD都有应用的报道。对于急性PTSD主要采用危机干预的原则与技术,侧重于提供支持,帮助患者接受所面临的不幸与自身的反应,鼓励病人面对事件,表达、宣泄与创伤性事件相伴随的情感。治疗者要帮助病人认识其所具有的应对资源,并同时学习新的应对方式。治疗中不仅要注意PTSD的症状,还要识别与处理好其他并存的情绪,如:相当比例创伤性事件的幸存者有强烈的内疚与自责。及时治疗对良好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慢性和迟发性PTSD治疗中除采用特殊的心理治疗技术外,为患者及其亲友提供有关PTSD及其治疗的知识也很重要,还需要注意动员患者家属及其他社会关系的力量,强化社会支持。

6.1.1 行为治疗与认知行为治疗

心理治疗的效果较为公认的是针对焦虑症状的处理的行为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

针对焦虑症状的处理是教给患者各种技巧,更好地应对PTSD症状。主要的行为治疗技术有肌肉放松训练、呼吸放松训练和生物反馈治疗。暴露疗法是让患者面对与创伤有关的特定的情境、人、物体、记忆或情绪,暴露可以通过想象实现,也可以是真正进入某种情境、如在车祸后重新乘车或驾驶车辆。反复的暴露可以使患者认识到他或她所害怕和回避的场所已经不在危险,假如患者能够坚持足够长的时间不逃避、害怕的情绪就会逐渐消退。但要注意避免继发性伤害。

PTSD的认知行为治疗是来自对焦虑障碍的治疗方式改进。学习理论结合了经典的和操作性条件理论来解释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形成和保持。认知理论进一步对学习理论作了补充,目的是解释为什么个体感知到威胁与真实的威胁相比更能触发PTSD的症状。个体对创伤性事件的认知方式是认知行为治疗的焦点。附加的干预措施如复写技术训练或独立判断训练,可用来治疗难治性症状或为个体的恐惧和焦虑提供更合适的反应。具体技术可以为暴露疗法。通过反复的重复暴露于与创伤事件有关的产生恐怖的过程,使个体的焦虑可以成为一种习惯,而焦虑出现之前的触发因素则可能丧失作用。通过认知治疗改善患者否认回避现实的错误行为方式,提高适应能力。治疗时既要尽量消除应激事件的影响,也要注意改造患者不良的个性特征。

认知行为治疗也是通过改变患者各种不合理的假设、信念,以促进改善其情绪和行为适应功能。在PTSD相当比例的创伤性事件的幸存者中均有强烈的自责,如被强奸的幸存者可能责怪自己不够小心,灾害的幸存者可能感到自己未能尽力,对亲友的伤亡负有责任。如采用正性思维(用积极的想法替代消极的想法)、自信训练(学会表达感受、意见和愿望)、想法终止(默念“停”来消除令人痛苦的想法)。

6.2.2 眼动减敏及重整法

眼动减敏及重整法(Eye Movement Desensitization and Reprocessing, EMDR),是一种可以在短短数次晤谈之后,便可在不用药物的情形下,有效减轻心理创伤程度及重建希望和信心的治疗方法。可以被减轻的心理创伤症状包括长期累积的创伤痛苦记忆因创伤引起的高度焦虑和负面的情绪,及因创伤引起的生理不适反应等。因接受EMDR治疗而可以建立起的正面效果,则包括健康积极的想法健康行为的产生

EMDR技术包括睁眼想象暴露于创伤性事件,治疗过程中有与创伤性事件相关的认知和情绪刺激性语言,伴随着持续性的视觉眼跟踪运动。有种假说认为,快速眼扫描运动可以产生一种拮抗恐惧状态,因此具有与系统脱敏中放松练习相对等的作用。

在美国,目前EMDR主要用于单一因素(暴力、强奸、车祸等)所致的PTSD,对复合因素(如战争、灾害等)所致的PTSD,一般不采用。

6.1.3 心理动力学疗法

PTSD的心理动力学治疗方法是通过对焦虑抑郁障碍的治疗中改进而来的。Horowitz认为应激反应分为3个阶段:①初始阶段,特征表现为创伤事件的痛苦现实和因愤怒、伤心和悲痛而出现过度换气;②否认阶段,特征为对创伤事件强制性回忆的防御,受害者对创伤性事件的记忆缺损,对创伤事件的线索不予注意并以幻想来抵消创伤性事件的真实性;③强制阶段,特征为高度警觉,过分惊吓,睡眠和梦的障碍,强制性反复出现的与创伤有关的思维内容和迷惑。若这3个阶段未完成,则可出现PTSD。他提出了一个简短的心理动力学治疗模式,治疗是为了发动患者的适应阶段,其目标是否定强制阶段;治疗的有效性取决于对创伤事件的再解释。

6.2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PTSD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理想的药物治疗是能够消除PTSD的四大核心症状,但目前尚无药物对PTSD的各组症状都能产生满意疗效。目前多数关于PTSD的药物治疗,还是使用抗抑郁剂和抗焦虑剂。也就是对症治疗。

药物治疗对PTSD病人至少有三种潜在的好处:改善症状、治疗共病疾患、减轻那些干扰心理治疗和/或日常功能的相关症状。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抗抑郁药疗效和安全性好,不良反应轻。被推荐为一线用药。其他新型抗抑郁药和非BZ类抗焦虑药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是治疗PTSD较有前途的药物。TCAsMAOIs疗效肯定,但不良反应较多,应用要谨慎。

各类抗抑郁剂的报告最为多见。除改善睡眠、抑郁焦虑症状外,抗抑郁剂能减轻闯人性回忆和回避症状。综合有关文献,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和三环类抗抑郁剂对闯人性回忆与噩梦疗效较显著,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对回避与麻木效果较好。尚无药物对PTSD的各组症状都能产生满意疗效。在运用抗抑郁剂治疗PTSD时,剂量与疗程同抗抑郁症治疗,治疗时间和剂量都应充分。有人建议缓解后还应给予1年维持治疗。

由于各种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一种药物治疗无效时可选用其他药物治疗,并给予合适的疗程和剂量。根据患者症状特点,其他可以考虑选用的药物包括:抗焦虑剂、抗惊厥药、抗痉挛药、锂盐等。除非患者有过度兴奋或暴力性的发作,一般不主张使用抗精神病药物。

6.3 心理治疗合并药物治疗

PTSD的首选治疗尚无一致意见,比较肯定的是心理治疗合并药物治疗的效果更佳,有文献报告有效率达70%PTSD患者往往感到外部世界不安全、不可预测、无从把握。因此,稳固的治疗关系在PTSD治疗中格外重要。如果心理治疗者考虑在治疗中合并用药,最好在治疗疗的计划阶段就与患者讨论有关问题。对于服药,不同患者可能会赋予其完全不同的意义,做出不同的反应。有的认为服用精神科的药是种耻辱,有人会觉得医生用药应付他,有人认为医生开药是心理治疗无法收效的不得已之举。这些情况都值得考虑,治疗者也确有必要自我审视,明确自己开处方时的真正动机和意义。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当PTSD患者的抑郁和/或焦虑症状非常严重时,首先要用药物进行抗抑郁和/或抗焦虑。因为在此刻,任何心理行为治疗的方法都不会奏效,其原因在于患者本身无法接收心理行为治疗。当患者的抑郁和/或焦虑症状明显减轻后,心理行为治疗的方法才会有疗效。

认识评价治疗手段对患者的意义与认识评价症状一样重要。忽视这一方面,难以维持良好的治疗关系和保证积极的治疗进程。

6.4 其他辅助治疗

6.4.1 家庭治疗

通过家庭治疗的相关原则,加强或重建PTSD患者社会支持系统,改善患者生活环境的心理支持条件,如通过疏泄、解释、支持、鼓励、指导等帮助患者摆脱阴影,尽快缓解症状,从痛苦中走出来。

 

6.4.2护理措施

包括安全和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等。给PTSD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外界刺激;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用支持性言语帮助患者渡过困境;帮助康复期的患者人认识和正确对待致病因素和疾病性质,克服个性缺陷,掌握疾病康复途径,从而提高自我康复能力。

6.4.3 健康教育

使PTSD患者和家属对应激及应激障碍的发生有正确的认识,消除模糊观念引起的焦虑、抑郁。应帮助患者和家属学习疾病知识,以免担心疾病会演变成精神病。使家属理解患者的痛苦和困境,既要关心和尊重患者,又不要过分迁就或强制患者。协助患者合理安排工作、生活,恰当处理患者的人际关系,并教会家属正确帮助患者恢复社会功能。

7. 预防

由于PTSD是延迟性反应,在创伤早期往往不能引起重视。因此,专业人员应有足够的估计。在很多情况下,对经历重大创伤者进行早期干预是非常有意义的。危机干预侧重于提供支持,帮助患者接受所不幸与自身的反应,鼓励面对、表达和宣泄,帮助患者尽可能利用资源,同时学习新的应对方式,并帮助解决实际存在问题。

但是,不同人群、不同个体、不同应激事件所致PTSD的患病危险性不完全相同,并且PTSD会阻碍儿童心理正常健康发展。PTSD可以共病焦虑、抑郁、物质依赖等精神疾病,也可以共病高血压、支气管哮喘等躯体疾病。共病抑郁增加了患者的自杀危险,PTSD的自杀率为19%。目前的研究表明,PTSD的心理危机干预效果不肯定,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有:缺乏PTSD危机干预的经验,即干预技术不成熟,对不同的创伤选择的干预措施不恰当;对PTSD干预效果评定项目不全面,PTSD存在共病,评定不应局限于PTSD的特征症状的消失或减少;心理治疗受医患关系的影响而效果不同;有待于研究新的更有效干预技术。

应激预防训练是一个较好的方法。这种方法包括一个教育阶段和一个应对技能阶段。教育阶段使个体认识到治疗的合理性,并在开始治疗时建立信心以及与治疗者的良好关系。应对技能训练包括松弛技术训练、用于抵消负性思维反刍的思维中断技术,及用自我对话叙述法以提高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

8. 预后

一般而言,大约有50%PTSD患者在三个月之内复原。另有文献指出,约有30%的患者可以完全康复,40%患者持续有轻微症状,20%患者有较严重的症状,10%症状持续不会改善甚至更恶化。

 

参考文献

1.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ition (DSM-5). Arlington, VA: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2. 邓明昱 (2010).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识别与干预.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杂志(J). 7(1): 27-56.

3. 邓明昱等 (2010). 急性应激障碍与创伤后应激障碍. 见:时勘等著. 灾难心理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 28-36.

4. Aaron Levin (2015) Trial of Interpersonal Therapy May Open New Door to Treat PTSD. Psychiatric News, 50(8): 1-1.

5. Andrew M. Poulosa, Maxine Regera, Nehali Mehta, et al (2014). Amnesia for Early Life Stress Does Not Preclude the Adult Development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Symptoms in Rats. Biological Psychiatry (J). 76(4): 306-314.

6. Anke Ehlers, Ann Hackmann, Nick Grey, et al (2014).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7-Day Intensive and Standard Weekly Cognitive Therapy for PTSD and Emotion-Focused Supportive Therapy.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J), 171(3): 294-304.

7. Aaron Levin (2013). Should the ‘D’ in PTSD Be Changed to an ‘I’? Psychiatric News (J), 48 (21): 1-1.

8. David Spiegel (2014). An Ingeneious Study of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the Effects of PTSD.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J), 171 (8): 811-813.

9. Heidi J. Erickson, Robin A. Hurley, Katherine Taber (2014). Psychotherapy for PTSD: Neuroimaging of Recovery Processes. The Journal of Neuropsychiatry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s (J), 26 (3): iv-195

10. Katie A. McLaughlina, Karestan C. Koenenb, Matthew J. Friedmanc, et al (2015). Subthreshold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n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orld Mental Health Surveys, Biological Psychiatry (J). 77(4): 375-384.

11. Marylene Cloitre (2014). Alternative Intensive Therapy for PTSD.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J), 171(3): 249–251.

12. Matthew J. Friedman (2013). PTSD: Pharmacotherapeutic Approaches. FOCUS (J), 11(3): 315-320

13. Rita Wicks-Nelson & Allen C. Israel (2014). Abnormal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ology with DSM-5 Updates, 8 Edition.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 Education.

14. Susanne Rosendal, Erik Lykke Mortensen, Henrik Steen Andersen, et al (2014). Use of Health Care Services Before and After a Natural Disaster Among Survivors With and Without PTSD. Psychiatric Services (J) 65 (1): 91-97.

15. Vasiliki Michopoulos, Alex O. Rothbaum, Tanja Jovanovic, et al (2015). Association of CRP Genetic Variation and CRP Level With Elevated PTSD Symptoms and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in a Civilian Population With High Levels of Trauma.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J), 172(4): 353-362

 

——(原载《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杂志》2015年第12卷第1期,2015年3月)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