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三宝弟子慧明(转发增福慧 ... //www.sinovision.net/?81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佛教是高度艺术化的社会教育和因果教育

已有 996 次阅读2022-11-22 10:16 分享到微信

中央党校刘余莉教授:

高度艺术化的道德教育!

佛教在中国传统社会是作为社会教育来广泛传播的,佛教本质上就是一种教育,而非宗教(“宗教”一词借用于日本,用来翻译英文的“religion”一词,意为“信仰”)。作为教育的佛教为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形成良好的民风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佛教中,释迦牟尼佛与弟子的关系正如孔子与弟子的关系一样,是师生关系,而不是西方宗教中的创造者与被创造者的关系,或者父与子、主与仆的关系。释迦牟尼佛的一生“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从事的是多元文化的社会义务教育工作。传统的佛教寺院也不是偶像崇拜的场所,而是社会教育的机构,通过艺术化的方式和讲经说法的形式承担着劝导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教育功能。


释迦牟尼佛是从名号上说的,“释迦”是仁慈的意思,这是教我们对人要仁慈,要以慈悲待人;“牟尼”是清静的意思。对人慈悲,对自己清静!这是释迦牟尼佛代表的,这也是我们性德本来具备的。


佛陀教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在这种教育下,人们不仅不会对人产生嫉妒,还会“随喜功德”,想法设法地帮助他人成就善事。而且佛教和道教都重视因果教育:财布施得富贵,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让众生远离畏怖恐惧)得健康长寿。明了因果规律的人知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就会心平气和,不会嫉妒他人的成就,而是懂得自己去修因。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