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新思维之:引力子的质量推导
New thinking :The derivation process of the mass of gravition
我们以氢原子中的电子为例,用复时空理论对电磁相互作用进行分析。经分析,我们发现:电子在发生电磁相互作用前后能量不守恒,我认为,该这部分能量应为一种新的粒子所携带----它就是引力子。
一、氢原子中电子的能级跃迁
我是这样认为的:电子从氢原子最外层的向氢原子基态跃迁的过程,就相当于电子将其静质量中的电场能进行释放的过程----该电场能以光子的形式释放。因此,它跃迁到基态的过程简单的写为:
电子=基态电子+光子
我认为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因为在该跃迁过程中,除了电磁相互作用外还有引力起作用。即:我们不能因为引力太弱,而把引力给忽略掉了。
通过复时空理论,我将其过程大致分析如下:
1、电子作用一个能量与动量的载体,复数式写为(i为虚数符号):
电子=能量+i动量 即:mc2=m0c2+ipc
2、电子的质量与引力相关,动量与荷力相关。
在氢原子中,电子的动量发生了荷力作用,释放出光子。
同时,电子的质量也发生了引力作用,释放出引力子。
3、电子在跃迁到基态的过程中分解为:
电子=电子基态+光子+引力子
二、能级跃迁过程中光子的能量
以上只是一个基本思路,这能否用计算来检验,并计算出电子中引力子的质量呢?
因此,我认为,氢原子的电子在能级跃迁过程中,将其静质量以光子的形式释放出来,最后其质量减少,变为基态质量。
其释放出光子所携带的能量为(1/2)mc2sin2α,sinα=υ/c就是精细结构常数。
注:下面的计算过程应用的是复时空理论。
将电子质量能mc2“复数化”后,其复数式写为:mc2 exp(iα)
我们将该过程用复时空图表示为:电子静止时的质量为mc2 ,当偏转了α角,其以虚速度υ运动时,分解成虚质量mc2 sinα,与实质量mc2 cosα。(其中sinα=υ/c为精细结构常数)
将其展开,得:mc2 exp(iα)=mc2(cosα+isinα)=m0c2+ipc
其中m0c2=mc2cosα为电子处于基态时的静质量能。p=mc sinα为电子的动量,表现为光速运动的光子。
在跃迁过程中,电子的质量m会发生变化,我们来定义一下电子的质量m:
m=p/υ
υ为电子的运动速度,其速度υ=dE/dp。其中E为以速度υ运动粒子的总能量。可得:
m=p/υ=p dp/dE=d(p2)/2dE
其中可变能量dE=d(p2)/2m
可得电子的动能:E=p2/2m=(1/2)mυ2=(1/2)mc2sin2α,这恰好是电子跃迁到基态所释放出的光子的能量。
三、引力子的质量推算
此时,我们得到两个数据:
1、电子跃迁后光子的能量:E光=(1/2)mc2sin2α
2、电子处于基态时的能量:E基=mc2cosα
按理说,跃迁后,根据能量守恒,电子的静质量能应为光子能量与电子基态质量能之和,即
E电=E光+E基
事实上,E电≠E光+E基,
这中间存在一个能量亏损,这个亏损被另一个作用力带走了,这就是引力。现在我们就来计算引力子带走的能量。
E引=E电-E基-E光=mc2-mc2cosα-(1/2)mυ2=mc2(1-cosα-(1/2)sin2α)
E引=(1/2)mc2(1-cosα)2
代入sinα=1/137,即电磁相互作用的精细结构常数,可得:
E引=(1/2)mc2(1-cosα)2≈1.81×10-10Mev
该粒子很轻,比中微子还轻,它伴随着所有具有质量粒子的产生而产生。
我终于又完成了上帝交给我一个任务,可以继续疯狂地玩游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