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中立者 //www.sinovision.net/?8062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中立者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大国战略--谋霸与反霸,国际社会大博弈(超长篇)

已有 6868 次阅读2011-9-19 10:06 分享到微信

1
从世界地图看,亚欧大陆是面积最大的大陆,是世界的主体、世界的中心。从历史角度看,亚欧大陆是世界历史的主体地带,它的历史几乎是人类历史的总和,数千年来人类最辉煌的历史基本上都发生在这片土地上。从政治角度看,亚欧大陆是世界核心舞台和地缘政治中轴,当前世界很大程度上是亚欧大陆外加孤悬于外的美国而已。二战后美国力量大规模介入亚欧大陆,形成美苏对峙以及中美苏三足鼎立的局面,后来的中美关系缓和促进了苏联的解体,美国趁中国战略转型、俄罗斯跌入低谷的千载良机,谋求控制亚欧大陆,构建全球霸权。在新旧世纪之交的20余年里,美国在亚欧大陆反客为主,这是历史上破天荒出现的现象。
上世纪90年代的亚欧大陆,发生了两场有重大影响的战争,分别是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海湾战争发生的背景是,苏军刚刚从阿富汗战场溃败、苏联在全球范围内陷入战略收缩,美国抓住这个战略机遇期,在中东地区实行战略扩张,精心策划和主导这场战争。
几乎在20世纪后半叶的所有地区性冲突中,人们都能看到美苏斗争和对峙的影子,但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改革和新思维,在政治、军事、外交上向西方靠拢,放弃与美对立的立场。苏联军队于1989年2月全部撤出阿富汗,其中亚战略、中东战略陷入被动态势,美国正是瞅准了这个时间点,朝着中东方向进行战略出击。历史将证明,美国很好的把握住了战略机遇,它趁苏联虚脱、观望、犹豫的时候,成功地把数十万军队开进中东。
1989年11月,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威廉•韦伯斯特与科威特情报负责人会晤,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声称获得了这次会晤的备忘录,科威特外长在阿拉伯首脑会议上见到备忘录外泄而昏了过去。该备忘录的摘录如下:“双方都认为我们应该利用伊拉克的经济困难,来迫使该国政府同意确定我们之间的边境。中央情报局向我们展示了他们认为是施加压力的正确方式,他们说我们应该广泛地合作来使我们的行动高度配合。”伊拉克方面声称,这份备忘录说明美国和科威特阴谋破坏其经济和政治稳定、科威特在美国鼓动下有计划地向伊拉克领土伸展,而美国中央情报局和科威特方面称,这次会晤是常规性的,备忘录是伪造的。
在奥斯曼统治时期,伊拉克和科威特的领土连成一片,科威特既是巴士拉省的一部分,又是半自治的阿拉伯君主国。一战期间英国占领科威特,二战后科威特获得独立,但伊拉克拒绝承认其独立身份。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军队入侵,推翻科威特政府并宣布吞并科威特。8月3日美苏达成共识并发表《联合声明》,要求伊拉克“无条件地从科威特撤军,充分恢复科威特的主权、合法政权和领土完整”。虽然伊拉克是苏联在中东的主要盟友,但为了避免与美国在中东问题上的对峙,苏联选择了牺牲伊拉克这个昔日的兄弟,戈尔巴乔夫的表现让老布什感到非常满意,这成为他后来获得奖的重要砝码。正是苏联在关键时候的退缩,使联合国安理会顺利通过制裁决议,它支持美国组织多国部队出兵海湾,使美国可以自由的采取各种军事行动。
在上世纪80年代前,伊朗是美国在中东的重要盟友,伊拉克是苏联在中东的主要盟友。伊朗伊斯兰革命后,为了支持伊拉克对伊朗的战争,美国给予伊拉克大量军事援助,美国解密档案资料显示,美国曾帮助伊拉克修建化学武器库,包括国际禁用的化学用品和生物制剂。两伊战争中,伊拉克对伊朗进行多次化学武器袭击,大约造成五千余人死伤,世界谴责伊拉克使用化学武器,五角大楼官员毫不介意的说:那只是种杀人方式罢了,死于子弹或者毒气,其实没有什么不同。尤其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美国国家安全档案馆解密资料表明,为了帮助伊拉克具体实施核计划,美国政府还帮助其研制核武器,甚至允许向其出售部分核技术。
现在我们知道,美国的慷慨是用心险恶的:先用美国武器间接杀伊朗人,然后用美国武器直接杀伊拉克人;与其说帮助伊拉克发展化学武器和核武器,不如说是为了给日后收拾伊拉克制造把柄,美国曾经向伊拉克提供实实在在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若干年后还要制造出纯属虚构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却是真正的的国之杀器。
两伊战争中,美国让伊拉克和伊朗相互消耗;两伊战争结束后,用伊拉克消耗伊朗的行动已经完成,在这个事项上伊拉克已经很好地完成使命、而没有利用价值了,现在到了从更高层面上利用伊拉克价值的时候,也就是到了美国直接面对伊拉克、拿下伊拉克的时候了。所以两伊战争刚结束,美国喉舌不遗余力的制造反萨舆论和渲染反伊气氛,美国国会就开始在外交和贸易上孤立伊拉克,国务院也指示智囊机构和学术人士攻击萨达姆。
  战争结束后,伊拉克千疮百孔、百废待兴,美国却向海湾国家施加压力,阻止它们向伊拉克提供经济援助,让它们把战争期间给的无偿援助变成债务,而伊拉克抵制了伊朗激进伊斯兰革命的扩张,对整个阿拉伯世界是有功的。美国的行动是全方位的,更大的手笔在于操控油价,即有计划有目的的压低油价,在没有任何市场原因的情况下,科威特和阿联酋超产压价,使伊拉克面临收入减少的困境,使其经济恢复遇到很大障碍。萨达姆认为,这等于对伊拉克发动经济战争,军事战争是通过流血屠杀人民,经济战争则扼杀了复苏的希望。在1990年5月的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上,萨达姆再次指责海湾国家超限额生产石油,从而引起世界石油市场价格下跌,他说石油价格每下降1美元,伊拉克国库收入就每年减少10亿美元,如果海湾国家继续违反石油生产限额,就等于是向伊拉克宣布发动经济战争。7月,萨达姆抛出“帝国主义和犹太复国主义阴谋说”,他说帝国主义和犹太复国主义使用新方法(操控石油价格)来反对伊拉克,而有些阿拉伯人则充当了其工具,用有毒匕首从后面刺了伊拉克一刀。
  1990年4月12日,以美国参议院共和党领袖罗伯特•多尔为首的参议院五人代表团,在阿普里尔•格拉斯皮大使的陪同下前往摩苏尔拜会萨达姆,在萨达姆批评美国政界和媒界掀起的反伊和制伊浪潮后,多尔宣称,“议会并不代表美国总统乔治•H•W•布什和美国政府的意见”,表示布什将否决所有对伊拉克采取制裁的行动。这好比是给萨达姆吃定心丸,让其不必介意美国舆论,尽管放心大胆的去做。
  7月25日,伊拉克在科威特边境大量驻军,萨达姆召见美国大使格拉斯皮进行私人谈话。在这次谈话中萨达姆表达了对科威特的气愤,格拉斯皮仅说美国对伊拉克的武装力量调动表示关注,称美国“对阿拉伯的内部纷争表示中立,比如你们与科威特边境的争端,我们没有什么意见可说”。为了特别强调这点,她说“(美国国务卿)詹姆斯•贝克指示我们的发言人强调这点”。在黑云压城的关键时刻,女大使片面强调“美国将加强与伊拉克的良好关系”的立场,等于向萨达姆传达“美国不反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信息。
  3天后,老布什给萨达姆回了一封由他亲自签名的绝密电报,格拉斯皮经伊拉克外交部长阿齐兹把电报转交萨达姆。老布什在密电中说:我欢迎你发表的关于伊拉克愿意同美国友好而不是对抗的声明;正如我的大使、参议员多尔和其他人所做的那样,让我向你保证,我的政府希望继续与伊拉克保持更加良好的关系;正如你所知,我们对伊拉克的某些政策和行动仍忧心仲仲,我们将继续本着友好和坦率的精神向你提出我们的担忧。这封语气温和的密电的主要信息是:美国希望同伊拉克保持更加友好的关系;美国对萨达姆向他的邻国焙耀武力感到担忧,仅此而已。事实证明,布什发给萨达姆的这封密电意义重大,它实际上起到了战略模糊、战略掩护的作用:在美国发动舆论宣传战、进行军事备战之际,美国总统、三军总司令亲自发话,传达美国的“真实”想法,消除萨达姆的后顾之忧;在伊拉克兵临科威特城下的时候,美国人用无关痛痒的字句,给予萨达姆行动的勇气。
  萨达姆不了解美国政治,不知道美国民主游戏的精髓,没有看清美国的真实意图和行踪套路,必然沦为伊拉克废墟的献祭者、美国霸权宏谋的牺牲品,当美军力量大规模集结海湾时,他仍不愿相信美国会发动战争。这场战争不可避免的来临了,美军使用推土机填没了战壕,将里面的伊拉克军人活埋,扔下至少300吨的贫铀弹,后来令许多人致癌,诸如此类。海湾战争是非对称战争,伊拉克刚从战争硝烟中爬出来。美国总统老布什、国防部长切尼、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鲍威尔共同主持了战争,美国依靠压倒性的情势对比、压倒性的军事实力、压倒性的盟友支持、压倒性的话语权,取得了压倒性的、非常典型的美国式胜利。打赢海湾战争后,美国实现对中东的控制,而美军从伊拉克撤出,保留萨达姆代言的“恶性政权”,给了美军长期驻扎中东的理由。接下来美国推进的战役是,用石油武器拖累苏联经济,用民主炸弹炸垮了苏联政治,把它送进万劫不复的历史黄页。
  海湾战争爆发时,中国力量尚未大规模进入中东。海湾战争改变了中东格局,实际上也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东亚事态,朝鲜对美国侵入伊拉克作出了敏感反应,而这将极大影响未来数十年内的东亚形势。虽然美国领导的多国联盟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高擎着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的旗号发起海湾战争,但对始终处于冷战阴云笼罩下的朝鲜而言,冠冕堂皇的说辞下面从来都是冰冷的现实。1992年美方称朝鲜正进行核开发,美韩针对朝鲜举行联合军事演习,朝鲜立即停止有关《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对话。1993年美韩再度举行联合军事演习,朝鲜宣布全国进入准战争状态,同时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于是朝核问题正式发生,第一次朝核危机形成。
  苏联解体以后,冷战随之结束,全球总体的大气候变了,世界形势开始发生战后最深刻的变化,世界进入了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美苏对立的主要战场在欧洲,冷战结束主要是在欧洲结束,突出表现为柏林墙的倒塌,欧罗巴上空的氛围发生质的改变,冰冻已久的欧洲必走上融合之路。1993年诞生的欧盟追求独立自主,它承载着无可转化的历史基因,有意摆脱美国的管控,清除前苏联的旧势力范围,拓展被冷战压缩的生存空间。但以新生的欧盟的实力,要做到上述两点很难,特别是由于军事实力有限,想打扫前苏联地盘难上加难,只能寄望于借美国之手来实现。
  欧盟迫切希望加速内部整合,经营原边缘区的东欧和南欧,现在欧盟东扩进程已经启动,考虑到东欧位于俄罗斯家门口,只能选择小心翼翼的稳步推进。南欧方向的操作很强,南欧问题主要是巴尔干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南联盟问题,这可以通过科索沃杠杆来解决。再者,东欧诸国已经倒向欧盟,南联盟政权依然亲俄罗斯,于是拔掉南联盟这颗钢钉,全面扫清整合之路上的障碍,成了欧洲政治家的心头大事。欧盟不得不请求美国的帮助,请求美国同意以北约的名义,绕开联合国发动科索沃战争。美国人最擅长制造战争红利,它很乐于趁俄罗斯孱弱和欧盟稚弱的机会,在两大战略级对手之间打入自己的存在。美国政客考虑得较多的是,如何在这个巨大的历史机遇下,精准把握军事介入的最佳时间点。1999年元旦欧元诞生,新生的欧元表现抢眼,给美元带来巨大压力,大量资金从北美流向欧洲,如果任由该趋势持续下去,美国金融将很快陷入困境,新经济泡沫将会提前破裂。在可量化的数学模型的指导下,不冷不热的美国像被打了鸡血,克林顿政府答应了欧盟的请求,在欧盟方面出钱出力的配合下,指挥北约部队发动了科索沃战争。
  欧盟希望先拔掉南联盟这颗钢钉,整合巴尔干半岛和地中海沿岸区域,在稳定的欧洲大环境下再启动欧元,那么欧元的前景将是无可限量的。克林顿政府等到欧元启动后开打,是要打压新生欧元的蓬勃发展势头,并且将以超出欧洲政客预料的方式,借战争给欧元的未来发展钉入钉子,用其后续发展干扰欧洲的整合和稳定,从而限制欧元的发展空间、维护美元的霸权地位。所以我们要看到,欧美之间的矛盾很尖锐,但双方把矛盾整合到了美国的全球战略之中,使得它们在科索沃战争中能够进行亲密合作,但随着美元的持续走弱和欧元的茁壮成长,若干年后它们将在金融危机形势下相互绞杀。
  1999年2月,在美国和北约的压力下,(南联盟的)塞尔维亚和(塞尔维亚的)科索沃代表在巴黎附近举行谈判,谈判的基础是美国特使希尔草拟的方案。该方案的主要内容是:尊重南联盟领土完整,科索沃享有高度自治,南联盟军队撤出科索沃,北约向科索沃派遣多国部队。主持谈判的美国和北约表示,这个方案没有商量余地,否则就要进行军事打击。
  3月24日,科索沃战争爆发,北约对南联盟的空中打击开始了。当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进行狂轰滥炸的时候,西方的宣传机器继续向世界大规模抛出新闻制品,既是经过精心策划的、也是充满陈词老调的和粗制滥造的伪劣品。4月,美国国务院宣布50万科索沃阿族人失踪,1个月后,美国国防部长科恩宣布有10万到了服兵役年龄的人失踪,6月,美国总统克林顿宣称有1万名科索沃人被塞族杀害。就像后来的“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那样,该“美国制造”的“南联盟种族清洗罪”根本就是扯蛋出来的。如果某方宣布美国有1万人下落不明,或者宣布有1万名印第安人神秘失踪,或者说美国的政策导致某国1万人丧生,进而向美国发动大规模暴力袭击,那这个世界就乱套了。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的军事目标和基础设施进行了持续78天的轰炸,西方媒体称北约要把这个巴尔干国家“炸回到石器时代”。一位塞尔维亚老人站在多瑙河畔望着天空说:“上帝啊!你要是可怜塞尔维亚人,就让北约从天上下来吧!在地面上打一仗,是胜是负快点结束吧!”当地媒体报道说,空袭警报和爆炸声已经持续两个月,贝尔格莱德动物园的动物神经都有点不正常了。这些动物读不懂也听不明所谓的解放、自由、人权,它们只顾着神经紊乱、内分泌失调、绝食和撞墙了。北约没日没夜、没完没了的轰炸,没有任何生命能够忍受这种久烈的摧残,人们已经体会不到停电停水、生活不便的痛苦,也失去了去大街上游行、用身体保护大桥的热情,连从床头爬起来躲避炸弹都有气无力,防空警笛声何曾断过!塞尔维亚老人在北约的人道主义救援的爆炸声中,期待的是弓箭手直面热兵器时代的侵略者的诀离与悲壮!美国和北约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大旗,以“防止科索沃人道主义危机”为借口,令数十万南联盟人无家可归、100万科索沃难民流离家园、凭空制造出20世纪末最大的人道主义灾难。
  在整个战争过程中,美国拒绝采纳派出地面部队尽快结束战斗的合理建议,借口要实现信息化模式下的最小代价、甚至零伤亡,用长达两个多月的漫长空袭,把刚刚启动的强势的欧元拖软,将南联盟军队完整保存下来(而不是像若干年后在伊拉克作的那样,就地解散伊拉克军队和安全部队)。再联系到科索沃独立后续发展,美国偏不让心急的欧盟吃热豆腐,硬是将科索沃独立问题冷冻下来,还时不时的制造局势不稳的消息,在欧洲腹地掀起不大不小的风浪。
  大国博弈是历史的永恒主题,我们再从美中俄角度谈谈这场战争发生的大背景。苏联已经四分五裂、俄罗斯处境艰难,中国埋头于国内经济建设,昔日的美苏中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美国统治者不会放过这个稀缺的战略机遇期,制定出分割和控制亚欧大陆、进逼和夹击中俄的战略。针对美国追求单极世界的野心,中俄两国自然选择了联合抵御,1996年中俄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表明双方将在国际事务中加强协作;1998年中俄发表《关于世纪之交的中俄关系的联合声明》,声明中特别表达了对科索沃局势的关注,强调尊重南联盟主权和领土完整,遵守联合国宪章和公认的国际法准则。但这时候的中国正致力于入世谈判,对科索沃事态基本采取了不干预政策,后来也没有参加政治解决科索沃危机的国际调解会议,仅在联合国对政治解决科索沃问题的决议投了弃权票。由于中俄力量和欧美力量的悬殊、中俄配合和欧美配合的悬殊、科索沃位于欧洲腹地的事实,科索沃战争无可阻挡的发生了。
  科索沃战争与中国有关系么?怎么可能与中国没有关系!“炸馆”事件是最好的说明。美国B-2重型隐形战略轰炸机从密苏里州怀特曼空军基地起飞,即从美国本土出发、经15个小时长途飞行、直扑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
  在这场非正义战争中,美国巩固了其军事霸权形象,中俄欧都暴露出自身的弱点。欧洲没有独立、强大的军事力量,连自家院里的“家事”都要劳驾美国人,科索沃独立后续发展将继续被美国人操控;俄罗斯经济、军事实力迅速下降,连苏联的旧地盘、自家的斯拉夫兄弟都保不住,还要面对北约东扩、美国导弹防御系统进逼(TMD)的挑战;中国在大使馆被炸后不得不隐忍行事,深感自身实力不逮,尤其是军事领域。
  科索沃战争结束后,欧盟对这场发生在家门口的战争进行反思,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感受到受制于美国的切肤之痛,决心发展独立的防卫力量、防止美国主宰欧洲安全、并与美国实质性拉开距离,导致北约内部矛盾扩大、大西洋联盟裂痕加深、欧美战略矛盾不可调和。1999年12月,欧盟作出推动欧洲独立防务建设的决定,计划组建5万至6万人规模的欧洲快速反应部队,以使欧盟有能力在北约不参与的情况下独立实施军事行动。2008年格鲁吉亚战争后,欧盟将在建设独立防护力量的基础上,尝试用“欧俄新关系进程”平衡美国主导的北约机制,用“欧俄新关系进程”和北约共同塑造欧洲新秩序。
  俄罗斯人丢掉了幻想,重新站到了北约的对立面,不再追求融入国际社会、博取西方的赞美,在世界格局大变革的背景下,俄罗斯在各方间积极游走,迅速恢复了国力、回归强悍本色。在信息时代的战争模式的启示下,以及在“炸馆事件”的强烈冲击下,中国在军事上追求成为世界强国,全力发展自己的全球导航系统、太空载人系统、深空探测系统,并将很快迎来北斗系统、载人航天、探月计划的硕果。
  科索沃战争标志着美国实力达到了历史巅峰,它是20世纪末世界格局转型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当时的中国、欧盟、俄罗斯都无力挑战美国的地位,所以欧盟不得不请美军伸张诉求,俄罗斯不得不把传统势力范围拱手让出,中国不得不对“炸馆事件”忍声吞气。在4年后的伊拉克战争中,中国、欧盟、俄罗斯开始联合起来,打破美国企图主导世界新格局的战略幻想。
2
  1991年美国发动海湾战争,借机将军事基地安插在中东,并在伊拉克上空划定“禁飞区”,使得在全面制裁伊拉克的同时,美英战机可以在“禁飞区”内肆意轰炸。从理论上讲,这种情况无法长久持续下去,尽管已经持续了近10年时间,世界总不能无期限的制裁,英美总不能无止境的轰炸,连冰河都要解冻,何况是堂堂国家。若干年后,伊拉克人受够了,世界也看不下去了,它们尝试改变现状。
  2000年8月,美国总统大选进入冲刺阶段,大批美英战机持续轰炸伊拉克第二大城市巴士拉,民主党借对外军事行动体现自己的敢作敢为、进而影响国内选举结果。在俄罗斯等国鼓动下,萨达姆做出大胆之举:命令伊拉克导弹部队和防空部队进行还击,向美英飞机发射地对空导弹,迫使美英飞机离开了“禁飞区”。此前,伊拉克宣布不再承认英美单方面划出的“禁飞区”,现在开始驱赶侵犯自己领空、轰炸自己领土的敌机了。“沙漠枭雄”萨达姆的蔑视强权的“勇敢的心”又蠢蠢欲动起来,这令“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想轰炸就轰炸、想挑起事端就挑起事端”的英美轴心很“震惊”。
  8月下旬,伊拉克政府表示不管受到何种威胁,伊拉克都决不会让美国操纵的核查小组重返,拒绝美国发出的“如伊拉克再不让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进伊拉克就要采取断然措施”的警告。9月上旬,伊拉克空军突破美英划定的非法的“禁飞区”并在区内举行军事演习,演习内容包括试射导弹、一架参演飞机象征性地穿越“禁飞区”并抵达领空边界。
  军事、外交、经济活动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在伊拉克向外界释放军事信号的同时,其外交和经济活动都开始活跃起来。8月17日,伊拉克宣布开放关闭长达10年之久的萨达姆国际机场。两天后,一架俄罗斯飞机载着由官方人士组成的代表团飞抵巴格达,成为萨达姆国际机场开放以来的首架飞机和首批客人。近1个月后,一架俄罗斯飞机载着俄商界代表团和药品等救援物资从莫斯科直接飞抵巴格达;一架载有上百名俄罗斯杜马议员、新闻记者、体育运动员和知识分子的俄罗斯飞机降落在萨达姆国际机场。再1个月后,俄罗斯和伊拉克同时宣布正式恢复从莫斯科至巴格达的航班。再1个月后,伊拉克宣布恢复自海湾战争以来停运长达10年之久的国内航班,首航城市特意选在都处于美英“禁飞区”的南部重镇巴士拉和北部重镇摩苏尔。这等于向世人宣布:俄罗斯与伊拉克恢复了政府、商界、民间的全面关系,美国和英国对伊拉克的全面制裁政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此前此后,还有不少类似事件发生。8月10日,委内瑞拉总统乌戈•查韦斯抵达伊拉克,成为自海湾战争以来首位访问巴格达的外国国家元首。8月12日,一列伊拉克火车从北部重镇摩苏尔出发,抵达叙利亚第二大城市阿勒颇,标志着两国恢复了铁路交通,也标志着两国关系已得到实质改善。9月30日,伊朗总统哈塔米应邀同伊拉克副总统拉马丹在第三国举行了历史性会晤。9月25日,伊拉克副总统阿齐兹与叙总统巴沙尔进行会晤,讨论了阿拉伯国家采取联合行动以解除对伊制裁的可能性,以及讨论了召开有伊拉克参加的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等问题,叙利亚还呼吁解除对伊制裁,支持取消强加给伊拉克的禁飞令,并先后派数架飞机抵达巴格达访问,是向伊拉克派飞机最多的阿拉伯国家。10月4日,土耳其政府宣布即将与伊拉克实现关系正常化,决定向飞往伊拉克的外国航班开放领空。11月初,伊拉克和沙特决定开放边境口岸,恢复通关。12月初,一架载有法国政治人士和学者的飞机从巴黎起飞,取道大马士革飞抵伊拉克首都巴格达。12月底,伊拉克副总统拉马丹访问印度,……
  在上述国家中,伊朗曾经是伊拉克的死敌,两国刚打了8年的战争,离结束不到10年时间;土耳其和沙特是美国的盟友,也是美英战机对伊发动空袭的基地;俄罗斯、法国、印度都是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在意识形态上分别为反美、亲美、中立;可见美英打压伊拉克的政策多么不得人心。联想到数百万挨饿、没药看病的伊拉克儿童,那些鼓吹民主、人权的美英领袖们,大概可以竞争“反人类罪”的“诺贝尔”大奖了。
  2000年9月,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决定成立专门委员会,来研究改用欧元或其他货币进行结算和外贸的可能性。很快该委员会递交了可行性报告,萨达姆主持召开内阁会议,正式通过了该决定。接下来伊拉克正式宣布,伊拉克决定放弃美元,停止一切使用美元结算的交易行为,而改用欧元和其他货币进行,这是因为美元已经成了美国赖以主宰地区事务的重要支柱,声明呼吁世界其它国家也采取类似做法,抗击美国在国际政治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当伊拉克在2000年底转向欧元时,萨达姆的命运就已注定。)
  10月底至11月初,萨达姆在巴格达举办了“巴格达国际博览会”,45个国家的1000多家公司的负责人乘坐国际航班陆续抵达巴格达,伊拉克和该45个国家、1000多家公司合力冲破非法的“禁飞区”。于是富含石油资源的伊拉克突然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巴格达也立刻呈现出“八方宾客咸来”的好不热闹的胜景,伊拉克外交部成为诸国争相对话的对象。一架架飞机进了巴格达,把“禁飞区”冲击得支离破碎,伊拉克正从美英的铁血封锁中突围出去,美国惨淡经营的对伊全面制裁政策面临彻底破产。用《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2月3日)的话说:“10年光阴,星移斗转。世界和中东地区政治格局的变化,国际社会对伊制裁有所松动,伊拉克开始逐步走出孤立。伊拉克利用国际上出现的新变化,不失时机地发动了一系列外交攻势。自去年夏天以来,已有上百家包租客机从欧洲、非洲和阿拉伯国家飞往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沉寂多年的萨达姆国际机场又听到了飞机起降的轰鸣声。在打破经济制裁上,伊拉克利用巴以和谈陷于僵局、世界石油价格的起落以及美国总统大选而找到了再次与联合国对话的机会。伊拉克与世界各国和阿拉伯国家的外交在过去的一年里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进展。其中包括阿联酋、巴林、卡塔尔和阿曼在巴格达重开使馆。其他一些国家也恢复了驻巴格达的外交机构。迄今,伊拉克驻外的使领馆的数目已达60多个。此外,自入侵科威特之后,去年伊首次被邀参加在开罗召开的阿盟首脑会议和欧佩克首脑会议。”
  伊拉克不甘于被制裁,不甘心被困锁在“禁飞区”,不甘心被美英强权持续侵凌。中欧俄为了大国战略、国际正义、能源安全,决意打破美国独霸中东的局面;阿拉伯国家为了民族感情、国家安全,也乐见外部势力的介入。以及,伊朗、叙利亚为了改善周边环境,印度为了实现大国梦想等等,各方都在积极争取自己的中东利益。萨达姆政权抓住时机,引入外部政治势力和经济势力,有意借外力破除美英操控的联合国制裁。中国行事风格比较低调,主要通过加深经贸合作来强化关系,作为伊拉克五大贸易伙伴国之一,中国的企业通过参加“石油换食品”招投标活动,每年获得伊拉克将近10%的合同份额,主要是基建项目和石油项目,这么些年积累下来,中伊间共签署了价值逾百亿美元的石油合同,1997年中国石油公司获得伊拉克南部阿赫代布油田未来22年的开采权,该项目是当时中国在伊拉克及周边地区最直接、最大的石油利益。
  距海湾战争不到10年,中欧俄势力再入中东,美国的中东战略在伊拉克露出重大破绽:如果中欧俄在伊拉克站稳脚跟,那么美国就很难奈何伊拉克了,如果接下来中欧俄在中东站稳脚跟,与美国形成分庭抗礼的局面,美国的中东优势将逐渐丧失,“石油美元”里的“石油”与“美元”的粘合度就会降低,建立在“石油美元”基础上的美国金融霸权必将逐步丧失,这也意味着美国独霸全球的全球战略走向溃退。从更广泛背景来说,中国国力蒸蒸日上,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地区性大国,美国对东亚的经济影响力持续减弱,美国的亚太领袖地位将很快面临挑战。中国将发挥越来越大的全球影响力,俄罗斯的国力正在迅速恢复,欧洲的政经整合正稳步推进;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美国霸权岌岌可危。所以站在美国角度,以美国的霸权思维看:美国需要发动战争,来改变世界战略格局;在世界战略重地中东,捡起伊拉克这枚战略棋子,发动新的伊拉克战争!
  从克林顿时代开始,美国战略重点已经从欧洲转向亚太,或者说美国的欧亚战略出现了东移,接下来我们就把目光转向东亚地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作为东北亚重要国家,朝鲜很少参加到地区经济事务中来,它希望中美欧日韩都参与自己的经济活动,但这种理想条件在复杂大气候下很难实现。长期以来,中国致力于推进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发展,主动发起相关地区安全和经济合作的论坛,金正日于2000年5月底应邀对中国进行首次访问,回国后表现出有意推进改革的积极动向,而当朝鲜半岛内部压力得到解除之后,必然有利于朝鲜与其他国家发展关系,有利于朝鲜改善外部环境、逐渐融入国际社会。
  2000年6月13日,韩国总统金大中抵达平壤,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亲往机场迎接。随后朝韩双方举行了历史性峰会,并于两天后发表共同宣言,宣言强调韩朝首脑会晤具有重大意义,承诺将开展各个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双方决定加强军事情报交流、有关信息通报及经济合作,重点是扩大经济交流,包括韩国企业到朝鲜投资、增加韩国对朝鲜各项援助、相互旅游开放等等。这是朝鲜半岛分裂55年来韩朝最高领导人的首次会晤,也是半岛分裂后韩国最高领导人首次踏上北方领土,金大中特在平壤宣布这场里程碑式的首脑会晤取得了成功。
  中国支持朝韩高峰会晤,从峰会举行的时间看,距金正日访华不足半月,这最能说明问题了。美国表面上表示欢迎╋但内心却焦虑无比,(就拿驻军这件事来说,朝鲜有机会就敦促美国从朝鲜半岛撤军,呼吁其从韩国撤走所驻37000名士兵,韩国政府计划收回战时指挥权,有不少官员开始要求美国撤军。)华盛顿通过官方和媒体渠道放话说,希望首脑会晤不会有任何导致美国结束在韩驻军的举措。这边朝韩最高领导人亲切握手,数以千计的游客涌向朝韩交界的非军事区,那边韩国和美国军队依然在准备应对朝鲜袭击,因为驻韩美军掌握着军事指挥权、韩国军队没有自主权。
  朝韩首脑会晤标志着新的开端,有助于结束半岛上空的冷战状态,使持续半个世纪的紧张气氛走向缓和,这将会促使国际社会重新审视半岛局势,也必然促使西方国家调整对朝政策。2001年5月3日,由欧盟轮值主席国瑞典首相佩尔松、欧盟外交政策和安全事务负责人索拉纳以及欧盟负责外交事务的委员彭定康组成的欧盟高级代表团访问朝鲜,与金正日及朝鲜外务省副相姜锡柱在平壤举行了历时5个小时的深入会谈。据悉,欧盟15个成员国中,除法国和爱尔兰外,都同意与北朝鲜建立外交关系。随后,欧盟代表团访问了韩国,韩方对欧盟向平壤派遣历史性代表团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对朝韩达成永久和平协议的重大贡献,金大中为瑞典首相佩尔松设国宴并致辞说:“你们对南北朝鲜的访问以及帮助朝鲜半岛实现和平的努力将为欧洲历史谱写下令人骄傲的一页。”
  欧盟积极介入朝鲜半岛事务,是为了扩展自己的战略空间,打破被美国屏蔽在外的窘局。它希望借助朝鲜这个跳板,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最终融入亚太经济合作圈。由于有这个战略需要,在与朝鲜的各种接触中,无论是对朝鲜的经济援助,还是与朝鲜的政治对话,或是寻求关系正常化,欧盟都走在美日的前面。这在逻辑上是很容易解释的,美国在战略上要求朝鲜半岛持续紧张,所以欧盟肯定会走在美国的前面;而日本的对朝政策受制于美国,所以欧盟肯定走在日本的前面。自1998年前后,欧盟已经成为朝鲜重要外援方,对朝提供粮食、及各种人道主义援助援助,比如在1997年至2000年间,每年向该朝鲜提供价值1500万欧元的燃油,还承诺在2001至2005年间,每年向朝鲜半岛能源开发组织注入2000万欧元。
  2001年8月,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对俄罗斯展开访问。不久前,他已对中国进行了非正式访问,仅在上海就进行4天的参观访问,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正确的。显然,中国、韩国、欧盟、俄罗斯、甚至日本,都积极推动朝鲜半岛气氛的缓和,而朝鲜半岛气氛的缓和必然对地区战略格局产生影响,有助于朝鲜半岛和东北亚格局实现正常化、去冷战化。由于朝鲜半岛问题是二战、冷战的遗产,朝鲜半岛局势的缓和有助于清除地区的二战、冷战遗产,比如韩国政府已经提出来的、要求美军撤离的问题,可以想见日本也将有样学样、提出美军撤离的问题。
  历史刚进入21世纪,在这个世纪的第一年,各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在联合国总部发表千年宣言,宣言重申对《联合国宪章》各项宗旨和原则的承诺,决心根据《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在全世界建立公正持久的和平。不干涉各国内政,尊重各国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支持各国为维护主权平等所作出的任何努力,追求以和平手段并按照正义与国际法原则解决争端,给予仍处于殖民统治和外国占领下的人民以自决权。宣言认为,只有以人类共有的多样性为基础,通过广泛和持续的努力创造共同的未来,才能使全球化充分做到兼容并蓄,公平合理。
  在新的千年开始之际,中东、亚太、世界格局酝酿巨变,本质上是亚欧大陆格局酝酿巨变。用中国的政治话语可表达为:当今国际形势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国际形势总体上继续趋向缓和与稳定,多极化趋势在全球和地区范围内都有新的发展,并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阳光将照进地球上每个角落,但这是美国最不愿意看到的,它愿意让冰河继续冷冻下去,控制可以控制的战略要地,搞乱无法控制的战略要地。干涉中东的伊拉克、东北亚的朝鲜,通过控制“支点”撬动“地球”,这是美国统治者力所能及的。在经济衰退的现实压力下,中东处于美国全球战略的首位,因为这关系到石油美元的命运。再者中俄都是全球性大国,美国在东北亚无从下手,中东地区就大不相同了,所以美国必然从中东下手,必然对伊拉克这枚战略棋子下手、修补中东战略之破绽!
  树欲静而风不止,这是形容弱者的,树总是承受者,风总是施暴者,伊拉克这棵病残、渴望重生的大树,将被美英的强权之风摧枯拉朽、蹂躏。2000年10月,切尼在帮小布什竞选时说过,布什新政府“有可能采取军事行动,推翻萨达姆政权”。未来的国家安全顾问赖斯明确表示,华盛顿准备“狠狠地教训他(萨达姆),而不是像前任那样‘小打小闹’”。而未来的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早在1998年就上书时任总统克林顿,要求采取措施“推翻萨达姆”。小布什的立场更加强硬,更欲“铲除萨达姆而后快”,他喜欢把“他(萨达姆)想杀死我爸爸”挂在嘴边。
  11月,美国大选尘埃落定,新政府的火药味(军人出身、代言军工复合体)和石油味(石油商背景、代言石油利益集团)极为浓重。行将出任副总统的、前国防部长切尼,行将出任国务卿的、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鲍威尔,两者都是10年前海湾战争的领军人物。行将出任国防部长的拉姆斯菲尔德,他错过了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现在重新回到了国防部长位子,发动战争是他梦寐以求的渴望。(但美国无法在中东重新制造出“伊拉克侵略科威特”事件,只有在自己身上重新制造“日本偷袭美国”式的“珍珠港事件”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3
  按照美国官方的说法,当天早上4架美国国内民航航班几乎被同时劫持,其中两架撞击了位于纽约的世贸双子大厦,一架撞击了位于首都华盛顿的国防部五角大楼,而第四架被劫持飞机在宾西法尼亚州坠毁。从案发现场角度看,911事件有三个重大疑点:双子大厦的倒掉、双子大厦附近的7号楼的神秘倒掉、五角大楼处的撞击结果与撞击物严重不符。
  先说双子大厦的倒掉。双子大厦先后被撞,北楼在被撞后102分钟倒塌,南楼在被撞后56分钟倒塌,并且都是伴随着密集的爆炸声、以接近自由落体的速度、在大约10秒内坍塌。(值得提及的是,第一架飞机撞北楼撞得的比较正,第二架飞机撞击了南楼的78层和82层之间的一角,飞机的部分残骸从大楼东侧与北侧穿出、掉到6个街区以外的地方,按此南楼的受损程度较小、南楼应该坚挺的时间更长,然而事实是不但两座楼都倒塌了、而且南楼倒塌的更快。)
  美国官方给出的解释是,在撞击事件发生后╋由于飞机燃料油的燃烧,大厦内部发生熊熊大火╋高温令大楼金属结构发生变化╋烧熔化的钢铁失去了支撑力╋于是大楼开始坍塌,并在共振效应下,在极短时间内完全坍塌。人们都不大相信这种解释,因为这违背了物理界的常识。波音767飞机的载油量为1万加仑,即可装大约重30余吨、体积为38立方米的航空煤油,(美式加仑的概念听起来很模糊,换算单位后我们便可窥其“真体量”,1万加仑航空煤油在重量上约等于30余吨、在体积上不超过38立方米)。更形象地说,一个边长为3点5米的立方体容器就盛下这些液体。下面再看大楼,双子大厦的每栋楼有110层、高度约412米,由20万吨钢铁、42.5万立方米混凝土建成,有102部电梯、43.5万个窗户、6万吨冷却设备,每幢楼的中心面积是87乘以133英尺,由47根36乘以16英尺厚的圆柱构成。双子大厦建造时在抗震抗撞、防火耐火方面投入巨大,一个边长为3点5米的立方体容器里装下的燃料油,竟然能把如此庞大的钢筋水泥工程给迅速、彻底的烧塌?在三百多米高空的北塔飞机撞击口里,事实上有许多幸存人员正在等待救援,一名躲过飞机撞击灾难、燃油燃烧灾难的向外张望、等待救援的金发女子,却永远地葬身于自由世界的、以自由落体运动坠落的残桓废墟里!
  关于7号楼的神秘倒掉。晚上5点20分,世贸中心7号楼,一幢47层高、距世贸中心北楼100米远的办公楼突然倒塌。这栋大楼的租户包括美中央情报局、国防部、国税局、联邦经济情报局、证券交易委员会。世贸中心7号楼周围的每幢楼都安全无事,这座楼却在6秒内呈精确爆破状垂直的倒塌掉了。官方解释说,从双子大厦飞落的残片引起了内部大火,大火又引燃了大楼内部的几个燃料桶。7号楼的倒掉创造建筑史上的纪录,成为第三座被烧塌的现代化大楼,前两座当然是的世贸大厦的双塔。但创造历史纪录似乎太儿戏了,即便是典型的豆腐渣工程,也不至于那样突然的栽倒。
  关于五角大楼处现场。一架长155英尺,高44英尺,翼展124英尺,几乎重达100吨的波音757飞机,以时速530英里的速度冲向五角大楼,在外墙留下一个巨大的规则的洞,但撞击痕迹完全不符合波音757的形状,根本找不到飞机尾翼、平尾翼、引擎冲击撞入大楼时留下的损伤痕迹。这架飞机在五角大楼外层冲破9英尺厚的钢筋混凝土,在第三层保护层留下一个直径大约是16英尺的洞,从位置看这个洞是飞机最柔软的、轻型碳材质的机头留下的,飞机最坚固部位、两个直径9英尺,长12英尺、6吨重的钛合金引擎仍然没有留下痕迹。
  官方公布的新闻图片上,倒是有这架飞机的引擎,但被曝该引擎与波音757飞机标准配备不相符合。除了深受质疑的飞机引擎,当局再也没有对外公布其他的实物证据,现场没有大型的机舱、机尾、机翼和机身,官方解释飞机燃油燃烧的强烈高温融化了整架飞机,但这种极不负责任的、违反科学常识的说法太不靠谱儿,何况图片显示撞击处可以看到显示器和纸质通讯录,就像双子大厦北楼撞击口有金发女子等待救援那样,都说明了燃油燃烧的地狱烈火很大程度上是种想象。难道大火的温度高得融化了几乎整架波音客机,却燃烧不掉易燃的显示器和纸质通讯录?却不妨碍美国军方DNA鉴定实验室验证死者身份?
  3架飞机、4把大火,于是双子大厦倒掉了,7号楼也神秘倒塌了,双子大厦创造了历史纪录,同时创造了摩天大楼被烧塌、在百余分钟内摩天大楼被烧塌、在百余分钟内摩天大楼以近自由落体运动被烧塌三项建筑史纪录,当然还有7号楼在没有大火燃烧的情况下以近自由落体运动被烧塌的极端案例;前两架波音飞机完全蒸发了,波音757飞机也基本上蒸发了,三架飞机都创造了历史纪录,机头、机舱、机翼、发动机竟然可以完成温柔的撞击,在留下与自身形状和势能严重不符的痕迹后,像碳纤维复合材料那样轻易燃烧成为空气。
  对有些人来说,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阴谋,有的只是执行过的策划方案。人们的疑问是,袭击纽约双子大厦和五角大楼的,究竟是波音客机、还是加油机、军用飞机,抑或无人驾驶飞机、导弹,特别是双子大厦倒于外部冲击还是精确爆破?
  除了撞击纽约双子大厦、华盛顿五角大楼的3架飞机,还有第4架飞机“93号航班”,它也是911事件的重大疑点,我们之所以将它单列出来,是因为它似乎没事发现场。按照官方的解释,该机因故推迟42分钟起飞,劫机者计划撞击白宫或国会山,乘客为夺回飞机控制权展开了殊死搏斗,最终飞机坠毁在宾夕法尼亚州的申克斯维尔附近。但新闻报道显示,事故现场除了有人走来走去,几乎没有任何与飞机有关的东西,也找不到飞机在那里出现过的痕迹。只有泥土、灰尘、大坑、残树,完全没有烟和火、飞机残骸、乘客尸体和血迹。这架飞机继续创造着纪录,整个飞机基本完全消失、所有乘客完全消失。人们可能永远不会知道93号航班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人们知道在所谓坠落地点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如果从案发现场以外的角度分析,质疑911官方结论的资料非常翔实,网上有关阴谋与真相的探讨不可谓不持续火热,相对于官方报告的漏洞百出不可谓不逻辑严密,向世人揭示了庞大、冷漠、森然、恐怖的黑洞。
9月11日清晨,美国北美防空联合司令部正式启动若干军事演习,“警惕守卫演习”演练如何应对能引起整个北美防空安全的危机,“北方警戒演习”演练将战斗机转移到加拿大和阿拉斯加,3架华盛顿国民卫队的F-16战斗机从五角大楼附近的安德鲁空军基地起飞,到180海里外的北卡罗莱纳州执行练习任务,此时仅留下14架战斗机保护整个美国。在第一架飞机被劫持30分钟后,两架美F-15鹰式战斗机才从麻萨诸塞州空军基地紧急升空,并且在升空若干分钟后才被告知被劫持飞机的疑似位置,在再若干分钟后才获知被劫持飞机的真正位置,而这时整个事件已经结束了。从两架美F-15鹰式战斗机开始的、当局完全知情的漫长75分钟内,也就是在911恐怖事件的整个撞击过程中,美国防空系统没有发生任何有效作用,这对大国来说是完全不可想象的事儿,普通二流国家都能作出有效反应,军事霸权鼓吹者何以有空无防,到底是躲在幕后的什么力量,
  让美国向恐怖分子敞开怀抱,让此系列演习做到假戏真唱?
  恐怖袭击真相是什么?要求世界透明的美国,刻意掩盖着庞大的谜团,仅缓慢抛出简陋的证据,公示速度比造伪证都难,炮制真相却又漏洞百出。双子大厦遗址成为禁区,大楼残骸全部运往海外,这等于封锁住犯罪现场,并销毁了最直接的证据。在整个袭击事件中,93号航班引发的质疑最多,因为美国航空公司、联邦航空局、联邦调查局、北美防空联合司令部、白宫给出的信息有很大出入,(在关键时间点有严重冲突),让人怀疑因项目仓促上马、导致事前各方沟通不畅,不得不作出有意无意的误导、以模糊真相。
  仍然是这句话:对有些人来说,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阴谋,有的只是暗室里的精心策划。
    911事件发生之日,美国抛出恐怖分子袭击说,在尚不清楚劫机者身份的情况下,把拉登、阿富汗、萨达姆、伊拉克顶到风口浪尖。在美英以媒体帝国的运作下,国际舆论把相关话题划为禁区。这决定了只有等到多年之后,事件的后续发展逐渐露出全貌,人们才有能清醒的面对这个事件。美国民众越来越不相信官方结论,但他们的声音是被完全漠视的;对911真相的讨论曾经席卷法国,但很快从传统大众媒体上消失了;当阴谋论在网络上迅速的蔓延,国际社会依然小心呵护着脆弱的谎言。这决定了在当今国际政坛,只有极个别的政治人物,敢于对该事件说三道四。古巴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在文章中写道:在911事件中撞向五角大楼的不是飞机 ,而是一枚火箭,因为事后没有找到乘客的残骸。卡斯特罗认为,“研究飞机撞击的效果,可得出这样的结论:撞向五角大楼的绝对不是飞机……只有自动推进武器的弹体才能造成五角大楼的几何形圆洞。”他说,911恐怖袭击事件的真相也许永远不会被揭开。诚然,如果真相为众人所知,那就不叫精心策划了,人们透过重重迷雾感受到这个巨大、阴冷、惊骇、恐怖的谜团。
 日本参议员、民主党国际局长藤田幸久在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访问时说:“还有几个犯人活着,可能有人事先知道事件会发生而想在股票获取重大利益。”美国喉舌《华盛顿邮报》勃然大怒,该报刊发题为“日本的有毒思想”的社论,社论强烈批判藤田歪曲事实、其言论是莫大谬论,严厉警告这种论调会破坏日美关系。社论指出,“藤田身处于美国最重要同盟国外交政策的重要地位,居然认为911事件是巨大的虚构,这样的见解非常奇怪,令人无法想像”,“藤田的见解有激烈的反美倾向,已经脱离常识,这种倾向很像民主党或鸠山政权的政策”。藤田幸久解释说,自己只是认为事件中还有很多疑点,有必要再作进一步的调查,从来都没提到阴谋的字眼。时任日本首相鸠山圆场说,“这是藤田个人的见解,不是民主党的见解,也不是日本政府的见解。”藤田幸久所指犯人显然不是阿拉伯囚徒,而是指事发前夕在股市进行异常交易的幕后操控者,他们在纽约股市大举抛售美国航空公司、联合航空公司的股票,同时在芝加哥股票交易所购买这两家航空公司的作空期权,以及双子大厦的业主紧急购买价值35亿美元的保险,等等。
  质疑911真相不需要许多证据,有一条能颠覆原结论的就足够了,难道混迹在偏远落后山区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能将世界金融高地之华尔街玩弄于鼓掌之中?就像3000年前的埃及法老不可能控制纽约股市,拉登和他领导的恐怖组织也不可能控制纽约股市,事实上只有美国人自己才能精准的控制自己。即便整个袭击过程被做得天衣无缝,依然在利益领域自我暴露出巨大的破绽。
4
  911事件发生当天,小布什与高级顾问们会面,一致认定本•拉登是幕后主使。2天后,美国要求巴基斯坦允许美军用飞机穿越其领空,以便采取军事行动时对恐怖分子实施打击。3天后,美国政府公布一盘录像带,本•拉登在里面承认他是911袭击事件的策划者,美方称该录像带是在阿富汗贾拉拉巴德市的一座房子里发现的,(这时候美国政府还没有发现将录像带直接寄送给媒体的快捷方法)。
  9月12日,美国国务卿鲍威尔给穆沙拉夫打电话,直截了当地说:“你要么和我们站在一边,要么成为我们的敌人。”(若干年后我们知道),美国副国务卿阿米蒂奇在华盛顿与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局长会晤时,不但重申“你要么和我们站在一边,要么成为我们的敌人”的极端主义观点,还说如果巴基斯坦选择与塔利班分子站在一起,那么巴基斯坦就准备好被炸回石器时代吧!
  美国要抓拉登,要消灭基地组织,坚称拉登藏匿在阿富汗,而阿富汗塔利班拒不交出,所以美国酝酿对阿富汗发动军事打击。为什么把巴基斯坦硬生生的牵扯进来?因为美国有求于巴基斯坦所以才胁迫之,需要巴基斯坦断绝与塔利班关系以孤立之,需要借助巴基斯坦进入阿富汗。巴基斯坦与阿富汗地理、文化、宗教、历史、种族关系密切。1、地理,两国是邻国,有漫长的边界线;2、文化和宗教,两国同样信奉伊斯兰教,大部分地区比较世俗化;3、历史,19世纪英国提出杜兰协定,划定阿富汗南部边界,今天阿巴的边界就此定形,(英俄划定阿富汗东部边界,瓦罕走廊由此诞生);4、种族,杜兰协定导致的结果是,将反侵略的主要力量普什图族分而割之,现该族为阿富汗第一大民族、巴基斯坦第二大民族,这必然给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带来关联和矛盾,使得巴基斯坦对阿富汗拥有极大影响力。
  从历史视角看,阿富汗伊斯兰极端化与英苏美殖民侵略密切相关。为了抵抗强大的英国殖民者,当地居民用宗教凝聚战斗力;苏联入侵阿富汗后,美国、巴基斯坦、沙特等培养了大量圣战者;苏联军队撤出后,塔利班组织被美国政府抛弃,阿富汗陷入政治真空地带,但塔利班作为新兴力量崛起,迅速结束了军阀混战并带来和平,巴基斯坦则帮助塔利班稳住阵脚。为了在阿富汗境内铺设石油管道,美国曾经短暂承认塔利班政权,沙特、阿联酋、巴基斯坦成为仅有的三个支持塔利班政权的国家。911事件、本•拉登、塔利班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美国中情局特工是否在苏联撤军后离开那片土地?这些年来美国是否依然利用宗教极端主义作全球工具?答案是美国特工没有离开阿富汗、美国依然刻意激发宗教极端主义。
  9月13日,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记者招待会上说,首次明确表示沙特流亡富翁本•拉登是主要嫌疑人。他表示:“我们正在寻找那些有组织的恐怖主义分子,他们有能力制造我们所看到的这种袭击。”大多数国家的军队、安全部门、强权组织比拉登领导的游兵散勇强大得多,拉登领导的游兵散勇没有能力精确操控纽约股市,似乎只有美国核心圈(权力、情报、金融)的大佬儿才有充要资源。
  当天,美国国务院向巴基斯坦提出七项要求,将要求通过非文件的形式交给巴基斯坦外交部,同时美国驻巴基斯坦大使直接向穆沙拉夫提出要求:1、巴基斯坦阻止基地组织在边界的活动,切断经巴基斯坦通往阿富汗的武器运输;2、给美国提供全面的过境飞行和着陆权利,以便美方展开必要的军事和情报行动;3、允许美国军事情报组织和其他人员从陆路进入巴基斯坦,包括使用巴基斯坦的海军港口、空军基地和边境战略要地;4、及时向美国提供情报、入境信息及资料和内部安全信息,以帮助阻止和应对针对美国的恐怖主义行动;5、继续公开谴责911事件及其他恐怖行动,限制巴基斯坦国内反对美国而支持恐怖主义的言论;6、停止向塔利班输送燃料及其他产品或人员,以防被用于增加军事攻击力量或造成恐怖主义威胁;7、一旦证据表明本•拉登及基地组织在阿富汗境内,而阿富汗和塔利班继续庇护拉登及其组织,巴基斯坦将中断与塔利班政权的外交关系。穆沙拉夫看到这些要求中有些是很滑稽的:如“限制巴基斯坦国内反对美国而支持恐怖主义的言论”,这涉及到如何定义“恐怖主义”、如何解释“支持恐怖主义的言论”、如何界定“没有言论自由和过度言论自由”;他也发现有些语句在逻辑上是自相矛盾的:如“一旦证据表明本•拉登及基地组织在阿富汗境内”,既然美国仍在寻找证据、又如何确定“在阿富汗境内”的“本•拉登及基地组织”是罪魁祸首?他认为,美国无权干涉巴基斯坦与阿富汗政权的外交关系。
  美国提出的七条没有商量余地。如果巴基斯坦不满足美国的要求,就会招惹美国的愤怒和军事打击,面对“或为友或为敌”的最后通牒和“把巴基斯坦炸回石器时代”的赤裸裸威胁,穆沙拉夫思考着后果,他把美国假想成敌人,评估巴基斯坦将遭受的损失,他得出的结论是灰色的,在强大的美国装备面前,巴基斯坦军队将被歼灭,基础设施将会遭到破坏,以及经济崩溃、民族分裂等等。
  9月中旬,穆沙拉夫和中国领导人通了电话,就地区及国际形势交换意见。9月18日,中国政府特使、外交部副部长王毅前往伊斯兰堡,与巴领导人就反恐问题进行磋商并广泛地交流意见。
  在当时特殊形势下,中方默许巴方与美国全面合作,但巴方没有在所有问题上给美国大开绿灯。巴方拒绝提供全面的过境飞行和着陆权利,只给美国一条远离其战略设施敏感地区的狭长飞行通道。巴方拒绝提供任何港口和战斗机空军基地,只给了美国两个位于俾路支的沙姆西和位于信德省的贾各布阿巴德的基地,而且要求只可将它们用于后勤补给和战斗机维护,不可以从这两处发动进攻。
  巴方同意在情报互换、开放领空和后勤保障等领域与美国进行合作,但美国政府迟迟不提供任何证据证明本•拉登应对911事件负责,穆沙拉夫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时说,美国未与巴基斯坦分享有关本•拉登应对911恐怖袭击事件负责的证据:“美国没有向我们提供证据,我所知道的都是从电视上获得的。我认为美国政府应该向我们提供部分没有机密性的证据。”此前,鲍威尔许诺将公开证明本•拉登有罪的证据,并努力在白宫进行游说工作。难道美国会把确凿的证据藏着掖着?难道需要国际社会索要、内部人士游说?
  9月底,美国发布报告制造杂音,称拉登可能已经离开阿富汗,前往索马里、俄罗斯车臣共和国或巴基斯坦西北部边境。但这不妨碍美国喉舌向世界广而告之:美国政府已再次向塔利班发出最后通牒,警告他们如果再不交出拉登,就必须付出沉重的代价。很快美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向穆沙拉夫展示了本•拉登参与911事件的证据,英美喉舌代言称穆沙拉夫和巴基斯坦政府都认为证据表明本•拉登和911事件有关系。
  10月7日,美国对阿富汗开始了大规模的远程轰炸。当天,小布什和切尼分别与俄罗斯、加拿大、法国、以色列、埃及、德国、巴基斯坦、沙特、约旦、乌兹别克斯坦、日本等国的领导人以及北约秘书长罗伯逊进行了电话交谈。(为什么要选择这天?五角大楼官员透露,是因为阿富汗今天夜里天气不错,能见度比较高,美国今天是星期日,明天是联邦假日,大部分人不会去上班,不必担心恐怖主义分子进行报复。)
  在发起对阿军事行动几十分钟后,英国首相布莱尔发表电视讲话,表示英国坚决站在美国一边。法国总统希拉克发表电视讲话,称法国将参加美英打击阿富汗的军事行动。德国总理施罗德在总理办公室发表声明,称德国将无保留地支持美国打击阿富汗的行动。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向记者阐述立场,称意大利政府无条件支持美国的军事行动。普京称俄罗斯将支持美国打击恐怖主义。(美国发动大规模空袭行动前夕,俄罗斯已建立国防部作战小组,入驻与阿富汗接壤的乌兹别克斯坦,作战小组的主要任务是保持与美国、北约在乌作战部队的联系,这些部队将参加打击阿富汗塔利班的军事行动。俄罗斯在提供情报方面同美国进行合作,向美国提供了阿富汗境内上百个军事目标。)
  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严厉谴责了美国对阿富汗的军事打击行动,称该行动是对阿富汗的侵略。伊朗外交部长反对美军对阿富汗的军事打击行动,称无法接受美国发动针对其东部临国的大规模进攻。伊朗外交部长顾问评论美国攻击阿富汗,称这是美国企图扩大在该地区的存在:“美国这种徒劳无益的打击,其目的只是对该地区实行军事扩张,从而赢得地缘政治的优势。为此,他们试图把亲华盛顿的政权强加到阿富汗头上。”巴基斯坦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对于塔利班遭受美国的打击,他们表示遗憾,但希望军事行动不要持续太久,不要误伤无辜。塔利班驻巴基斯坦大使表示,美国的这次袭击是恐怖主义行为,美国绝对实现不了他们的企图。(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表示,马来西亚反对美国及盟军向阿富汗开战。印度政府召开紧急会议作出决定,其领空和空军基地都不将用来支持美国对阿富汗的军事行动。)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国际恐怖主义。我们支持联合国和安理会通过的一系列决议,支持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行动,同时中方也主张,有关打击行动要证据确凿,针对具体目标,避免伤及无辜。
  第二天,时任外交部长唐家璇应约与俄罗斯外长伊万诺夫、伊斯兰会议组织主席国卡塔尔外交大臣哈马德等通了电话。这天阿拉伯国家外长和伊斯兰国家外长紧急会议正在卡塔尔举行。
  10月15日,鲍威尔抵达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立即在美国大使馆同穆沙拉夫举行了两个多小时的单独会谈。在他抵达前夕,巴基斯坦外交部发言人在说,巴基斯坦将与美国国务卿鲍威尔举行会谈,双方将讨论空袭阿富汗的持续时间问题,称巴基斯坦虽然支持美国打击恐怖分子,但从不把阿富汗塔利班政权视为恐怖组织,并将继续承认塔利班是阿富汗合法政府,它希望美国的军事行动在短期内就会结束。巴基斯坦支持美国对阿富汗采取军事行动,但不认可美国推翻塔利班政权的政策目标。此前,穆沙拉夫曾经公开表示,如果美国打垮了塔利班,阿富汗将缺乏可以执政的势力。然而美国有着宏大的战略规划,要在中亚建立阿富汗战略支点,以棋手身份完全控制阿富汗棋子。在美国高压胁迫之下,穆沙拉夫不得不做出原则性让步,同意美国支持推翻塔利班政府,但仍坚持未来的阿富汗政权应吸纳塔利班温和力量。
  11月,穆沙拉夫和中国领导人再次通了电话,就地区及国际形势交换意见。11月底,中国政府特使、外交部副部长王毅再次前往伊斯兰堡,与巴领导人就反恐问题进行磋商并广泛地交流意见。
  11月12日,联合国召开阿富汗问题多方外长会议,时任中国外长唐家璇在会上提出了解决阿富汗问题的五项原则:1、要确保阿富汗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2、要由阿富汗人民自主决定解决办法;3、阿富汗未来政府要基础广泛,体现各民族利益,与各国尤其是邻国和睦相处;4、要有利于维护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5、联合国要发挥更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12月20日,穆沙拉夫抵达北京后,受到了中国政府的热烈欢迎,中国主要领导人都分别会见了他。这时候的巴基斯坦,在外部正承受着来自美国的极大压力,并因印度国会袭击案与印度箭拔弩张,穆沙拉夫请中国帮助巴加入上合组织,即让巴基斯坦处于中国的保护伞之下。作为真正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中国将支持巴基斯坦在反恐问题上所采取的立场,并将为减轻巴面临的压力和困难作出努力。在北京,中国领导人积极评价巴基斯坦参与阿富汗行动,支持巴基斯坦在阿富汗和平进程中扮演的积极角色,完全支持穆沙拉夫政府在反恐问题上所作的决定。穆沙拉夫重申了中巴两国传统友好关系的重要性,保持同中国的密切关系是巴基斯坦外交政策的基石。双方讨论了国际反恐怖行动进展、阿富汗前途、印巴关系紧张等问题。
 阿富汗战争给亚欧大陆带来裂变,亚欧大陆再也不会回到以前的样子,南亚、中亚、中东局势都将随之而变。中国谨慎调整南亚战略格局,但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巴全天候友谊都不会改变,中巴高层保持着频繁往来与密切沟通,将继续推进各领域各层次的友谊合作。中国密切关注阿富汗战争及其后续发展,密切关注阿富汗局势及其前途与命运。
  美国借911事件发动全球反恐战争,实质上是在亚欧大陆制造分裂和变化,在亚欧大陆、特别是在战略高地中东地区和战略对手中国(俄印)周边造事。美军占领阿富汗给亚欧大陆带来深远影响:1、颜色革命将相继在阿富汗邻近的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发生;2、阿富汗毒品种植和走私活动将变得更加猖獗、更富组织性,向周边国家和地区扩散;3、恐怖主义袭击波将以阿富汗为源头,向伊朗、巴基斯坦、印度,以及中国西部边境扩散。
  阿富汗战争仅仅是开始,它使美国成功蛙跳进中东、中亚、南亚的战略结点。新的战争将接踵而来,恶性突发事件将会频繁发生,美国强行启动自冷战以来的世界格局的重大调整。911事件深刻改变了这个世界,二战后还没有哪个孤立事件对世界局势产生过如此深远的影响。用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的话说:911标志着我们将不可逆转地从过去走向未知的未来,世界将从此改变。
 从美国国内看,小布什政府是911事件的最大受益者:它让小布什政府从半个世纪来最弱势的政府(因总统大选涉嫌舞弊),变成了自罗斯福时代以来最强势的政府(因整个国家处于战争状态),小布什终于不用再躲到克劳福德农场度假,他可以安心在白宫处理国际和国内事务了。从世界范围看,美国是911事件的最大受益者:随着双子大厦的神秘的轰然倒塌,美国的全球领导力和影响力却突兀崛起,在瞬间奇迹般从沉降的斜坡跃升到了巅峰,在巨大的灾难所引发的肤浅同情和诡异气氛下,美国人高擎“反恐”旗帜占据舆论和道义的制高点,将接下来的侵略战争行为变成了合理的和报复的行为。事实证明,911事件没有重创美国经济,反而延缓了金融危机的到来,美国军方没有遭受任何损失,反而立即找到大打出手的舞台。
  为什么美国把矛头指向阿富汗?如果确认在911事件中,美国政府扮演了可疑角色,那么我们可以进而表述为:为什么美国会发生911事件?为什么会在911事件后,美国立马把矛头挥向阿富汗?这不能不提上海合作组织。2001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SCO)宣告成立,该组织是由中国倡导、在中国成立、以中国城市命名的新型的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成员为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该组织疆域北至北冰洋,南至南中国海、东至太平洋,西至大西洋,总面积3000多万平方公里、占亚欧大陆的3/5,人口占世界的3/4。上合组织由中俄主导,可以想见美国势力必将被屏蔽于外,随着该组织的扩大,美国势力将在更大范围内被屏蔽于外,亚欧大陆将出现越来越大的、美国势力的真空地带。中国正迈向世界强国,俄罗斯也正走向复兴,欧盟加快了整合速度,美国在亚欧大陆的强势地位不可持续。如果美国从亚欧大陆全面溃退,那么势必彻底沦为地区性大国,将重新回归北美而告别全球性大国。
  911事件的发生和上合组织的成立,在时间上仅仅相距两个多月,这段时间足够做很多事情,两者可能不存在因果关系,但在时间上应该很有关联。上合组织成立当天,六国元首签署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承诺将为打击威胁各国领土完整和安全以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的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势力而进行紧密协作,包括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建立“上合组织反恐怖中心”。(上合组织目前有两个常设机构,分别为设在北京的秘书处、设在塔什干的地区反恐怖机构。)此外,各成员国将共同打击毒品走私、非法贩运武器和其它跨国犯罪。各成员国将加强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磋商与协调行动,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相互支持和密切合作,共同促进和巩固本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推动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和俄罗斯是上合组织的两大核心,4年前双方已签订关于推进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联合声明,明确提出“不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和“不要对抗与冲突”的观点。
  上合组织是个开放性组织,不针对任何第三国和地区,不会成为封闭的政治或军事集团,它的旗帜是和平、合作、开放、不结盟。上合组织这个庞然大物的横空出世,必然严重挤压美国霸权的生存空间,有望从根本上革掉美国霸权的命儿。美国的战略目标是要在全世界实现控制,它不能容忍亚欧大陆出现任何对美国地位构成威胁的国家或组织。昔日北约与华约组织的对峙带来冷战,今日美国和上合组织的战略对峙会带来什么?难道不足以带来类似于冷战的东西么?反恐战争是个有别于冷战的东西。
  上合组织刚成立两个多月后,震撼世界的911事件发生了。有人称该事件因仓促上演而漏洞百出,却不妨美国把矛头遥指向阿富汗。阿富汗地处亚洲中部,位于亚欧大陆的腹心地带,是自古以来的东西方的交汇通道、连接亚欧大陆和中东的要冲,近代以来更是大国势力东进西出、南下北上的必经之地,理所当然的成为全球力量的逐鹿场,特别是成为野心力量的觊觎之地。按照不同的划分法,阿富汗分别属于中东国家、中亚国家、南亚国家,体现了其地理位置的特殊重要性,我们不妨将其列为中亚国家。英国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有句被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谁控制了东欧,谁就统治了心脏地带;谁控制了心脏地带,谁就统治了世界岛;谁控制了世界岛,谁就统治了世界。”但欧洲早已不是世界的中心,世界地缘战略中心出现东移,麦金德的名言应该作修正了,“谁控制了中亚,谁就统治了心脏地带;谁控制了心脏地带,谁就统治了世界岛;谁控制了世界岛,谁就统治了世界。”
  谁占领了阿富汗这个“中子”,谁就能诱发亚欧大陆的裂变。美国通过挑起阿富汗战争,在上合组织区域内安插进钉子,以地缘战略棋手的身份运营地缘战略棋子。美国将采用显性暴力(军事)和隐性暴力(恐怖)手段,干扰中亚、南亚、中东、及整个亚欧大陆的局势。
  理论上说,恐怖主义是人类公敌。但在现实世界里,这首先涉及到定义的问题,我们要知道美国人眼中的世界,与其他国家眼中的世界大不相同,比如美国希望建立霸权统治的金字塔世界,中国希望建立天下大同的平的世界,中国积极宣扬和谐世界理念,美国却要发起全球反恐战争。美国人定义的恐怖主义,与其他国家定义的恐怖主义大不相不同,比如美国拒不向中国遣返东突分子,在古巴关塔摩监狱进行秘密培训活动,CIA对卡斯特罗、查韦斯展开频频谋杀,若干年前对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慷慨支援,今天仍对北方联盟、猛虎组织提供资金和武器,热衷与缅甸等国流亡组织、苏丹反政府武装相勾结,说明扯起反恐大旗的美国政府,绝对不是清白的,劣迹斑斑,罪孽深重。
  对美国人来说,反恐是个大箩筐,什么都能往里装,美国人扛着反恐大旗挺进中亚,但上合成员国完全可以自己反恐,并且上合成员国打击的恐怖分子,肯定与美国人打击的对象不尽相同,这关系到对“恐怖主义”定义权、对反恐事业制高点的控制权的问题。早在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宣告成立之际,中俄哈吉塔乌六国就发出庄严承诺,将为打击威胁各国领土完整和安全以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的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势力而进行有效的合作。上合组织成立在911事件发生前,比美国更早的擎起反恐大旗,比美国式反恐更名副其实。
  客观地说,上合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反恐组织。以组织宗旨、成立时间、军事实力、覆盖范围、行为实践为准,上合组织都超越美国及其领导的国际反恐联盟(实际上这个联盟并不存在)。美洲人来亚欧大陆反恐?伊拉克人去美国反恐行么?(美国本土恐怖主义土壤肥沃,萨达姆时代的伊拉克并无恐怖主义)。上合组织应该制定亚欧大陆的反恐路线,也应该掌握全球反恐的定义权和话语权。何况上合组织在理念上比美国要高,同时反对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而西方最擅长搞分裂主义,欧美文化崇尚以暴制暴,美国式反恐不是好东西。
  如果美国不放弃现行路线,在中亚、西亚、南亚的广阔地带的热点地区,上合组织主导的反恐行动将与美国的反恐行动短兵相接,也是上合组织真正的反恐对美国的借反恐之名行复杂之事的清算。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上合组织很快将接纳伊朗为观察国,以后可能接纳伊朗为正式成员国,而伊朗是美国总统小布什定义的最大敌人、美国国务卿赖斯定义的恐怖主义中央银行、美国统治集团认定的全球最大恐怖主义国家,与此同时,伊朗把美国视为头号敌人,将美国列为最大恐怖主义国家,认为美国是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美国把苏丹、古巴和朝鲜列为“反恐行动不合作国家”,实际上苏丹、古巴和朝鲜国内基本没有恐怖主义,与美国本土恐怖主义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所谓苏丹、古巴和朝鲜反恐不合作,就是不听美国使唤而已。美国发动全球反恐战争,很大程度上是对外大规模输出国家恐怖主义,如大力培植苏丹反政府武装、为颠覆古巴政府而百折不挠、把朝鲜长期置于战争威胁之下。我们要批判美国国家恐怖主义:1、其宣传机器的舆论恐怖主义,妖魔化不合作国家,炮制各种黑名单;2、其战争机器的暴力恐怖主义,肆意使用军事力量,给世界带来灾难;3、其灰色机构的隐性恐怖主义,以各种各样名义,制造和转嫁罪恶。
 在阿富汗战争中,美国实际上不战而胜,我们看到的是舆论战,它们出现在媒介载体上。在美国人的精心策划下,阿富汗战争首先是阿富汗人打阿富汗人,其次是美国特种部队和中情局的联合作战。在911事件当天召开的视频会议上,美国中情局局长乔治•特纳特咬定说:“我认为这毫无疑问是基地组织干的,”他提到截获了基地组织成员谈话的通讯记录,这些谈话中有部分内容声称对这些袭击负责,(无能的美国情报部门很快变得神通广大)。他还提到中情局始终在与阿富汗部落酋长保持合作,以有限的方式支持北方联盟。特纳特在阿富汗安插有许多特工,他安排中央司令部司令弗兰克斯和北方联盟的几个部落首领在阿富汗境外的偏远地带举行了秘密会晤。飞机带着大笔现金降落在跑道上,贿赂了阿富汗部落酋长和首领们,美方要求他们提供军队,承诺提供资金和火力支援,以及提供武器和军饷。让阿富汗人(北方联盟)打阿富汗人(塔利班)是个不错的选择,美国在每支北方联盟的队伍里都同时插入特种部队和中央情报局特工人员,这是有史以来中央情报局和特种部队第一次手携手、肩并肩的联合作战。但美国在阿富汗缺乏明显的打击目标,如重要的政府建筑及军事建筑、公共设施或能源中心、交通基础设施等等,只有美国人知道轰炸了什么、轰炸规模的大小、或者有没有轰炸。
  很大程度上阿富汗战争是外交战。911事件发生后,小布什与中国、俄罗斯等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元首或政府领袖通话,鲍威尔与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和沙特,及北约、欧盟、阿盟、联合国等组织联络。美国绕开正常的外交渠道,直接寻求外国首脑的许可,许多国家都提出了交换条件,美国人用金钱买到了需要的一切,对一些国家提供了新式武器装备,对一些国家削减部分债务。从金钱上看,这些交易对一些国家非常有利,尽管有的国家因此要承担相当大的政治风险。
  先发制人是个老东西,二战期间德国玩得炉火纯青,希特勒是先发制人的发明者,他指挥部队频繁发动闪电袭击。心有灵犀让距离拉近,小布什政府正式提出来,而他的前任已经付诸实施了,1998年8月7日,克林顿政府分别向阿富汗和苏丹发射了75枚巡航导弹(前者70枚,后者5枚)。事前美国没有将袭击行动向任何国家通报,开启美国对主权国家进行先发制人军事打击的恶劣先例。我们可以发现小布什政府的对阿政策,本质上是对克林顿政府对阿政策的延续,从空中打击阶段跨入实质占领阶段。后来据英国媒体披露,早在2001年7月美国与巴基斯坦的情报机关官员,就已经讨论了美国在阿富汗军事行动的可能性,后来我们知道这次讨论的结果是巴方予以拒绝。这说明美国在911事件发生前,已经在积极策划阿富汗战争。从时间顺序这个关键参数看,与其说美国因911事件而侵入阿富汗,不如说美国为入侵阿富汗而策划911事件。
  1998年12月17日,美国战机在少量英国战机配合下,一共出动了650多架次飞机,发射了446枚巡航导弹,对伊拉克进行了长达70余小时的大规模空袭。伊拉克已经被联合国核查人员翻了个底朝天,就像小布什政府谴责塔利班政权拒不交出拉登,克林顿政府谴责萨达姆政权拒不交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潜藏在虚拟世界的某个小人物谴责美国政府拒不交出大洪水时代的诺亚方舟)。事后中俄法等多国家予以谴责,俄罗斯召回了驻美、英两国大使以示抗议。
  美国对阿富汗战争开始了,对伊拉克战争还会远么?911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美国便积极“搜集”基地组织与阿富汗、伊拉克、伊朗勾结起来的情报。小布什政府阁僚的共识是:一次只解决一个问题。
*5
  美国要侵略伊拉克,法德俄三国坚决反对。萨达姆抛弃美元、拥抱欧元是引火烧身的直接原因,美国打伊拉克就是维护美元本位制、打压崛起中的欧元,也是在继通过科索沃战争打击欧元之后、第二次打击欧元。
  
  当初欧洲支持美国打阿富汗是为了实现利益均沾,反对打伊拉克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再者911效应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趋于弱化,世界逐渐从对美国的狂热同情中趋于理性,各大国已经清晰地看到美国新战略的隆起。小布什政府的操作手法很简单,无非是抛出基地组织、人道主义灾难、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三大杀器。后来人们知道,萨达姆政权与基地组织关系没有任何关系,没有制造骇人听闻的“人道主义危机”,也压根没有什么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国攻打伊拉克的三大理由都是假冒伪劣产品,都是具有国标意义的“美国制造”。
  
  按照欧洲中心主义,中东地区称为近东,欧洲在中东根蒂深厚,萨达姆拥抱欧元是有理由的。德国是伊拉克重要的贸易伙伴,两国在历史上有着密切的贸易关系。2002年9月德国举行大选,针对德国人对美国单边主义行径的不满、对可能发生的伊拉克战争表现出的巨大不安,争取连任的总理施罗德果断提出“反对伊拉克战争”的竞选口号,他承诺如果自己当选,绝不会参加美国发动的对伊战争,在安理会中,也决不会投使战争合法化的赞成票。在投票前夕,德国司法部长格梅林把小布什比作希特勒,美国向德国政府提出抗议,德美关系因此恶化。施罗德当选后,美国不顾基本的国际礼仪,拒绝发送贺电,后来还借此反对德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法德对新欧洲有雄心勃勃的创想,法国更有着自己的欧洲地缘战略观,在德国总理施罗德率先向美国发难后,法国总统希拉克紧跟着扛起反战大旗,2003年3月10日,希拉克接受电视台采访时称,将不惜动用否决权阻止对伊动武。法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相当于堵死美国通过联合国发动战争的路,迫使美英最终断绝寻求对伊动武合法性的幻想。为此,1个多月后,美国国务卿鲍威尔表示,法国将会因其在伊拉克问题上的反美立场而受到惩罚。这等于威胁对法国反对伊拉克战争的态度进行报复,即在伊拉克范围内对法国进行制裁,包括清除法国在伊势力、拒绝承认法国在伊利益、拒绝让法国企业进入。
  
  
  海湾战争是在苏联妥协下发生,现在美国要发动新的海湾战争,苏联衣钵继承人、饱尝过历史教训的俄罗斯知道该怎么做。俄罗斯总统普京多次与德国总理施罗德、法国总统希拉克举行会谈,磋商政治解决伊拉克危机的办法。2003年2月28日,俄外长伊万诺夫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俄罗斯不支持(美英提出的)直接或间接为武力解决伊拉克问题开辟道路的新决议。”他指出,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俄罗斯拥有否决权,出于维护国际稳定的需要,俄罗斯可能使用这个权力”。俄罗斯公开可能在安理会上投否决票,英美不得不放弃通过联合国发动战争。
  
  德法俄三国组成反战轴心,中方的立场也非常明确:坚持主张在联合国框架内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中国同法国、德国、俄罗斯、美国、英国等保持密切沟通,并同意法国、德国、俄罗斯三国的立场,支持对伊继续进行武器核查,呼吁和平解决伊拉克问题。美国打响伊拉克战争前夕,1名中国派往联合国监核会的化武专家在伊拉克执行武器核查任务中不幸遇难,时任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梁光烈号召化悲痛为力量,为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军队建设贡献力量。 
  实际上,德法俄与美国的斗争集中在外交层面,而美国针对中国的行动更具有现实意义,因为中东和东亚是其逐鹿亚欧大陆的两大棋子,它忧虑在把战争资源向海湾集结期间却在东亚露出虚空的腹部。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姗姗来迟。美国打伊拉克是战略性行动,是经过很长时间的酝酿和筹划的,可以上溯至克林顿时代的持续轰炸,更可上溯至老布什时代的海湾战争,(当然更可以上溯至里根和卡特时期),布什家族是美国石油集团利益代言人,副总统切尼曾担任哈利博顿石油公司总裁,总统安全事务顾问赖斯也曾是雪佛龙石油公司的独立董事,能源部长、商务部长许多都来自石油集团,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国务卿鲍威尔、及副国防部长、副国务卿与军工复合体关系密切。就像德国人选出纳粹政府,美国人选举出来的是战争班底,这种货色的民主真不是好东西!有确凿的证据表明,早在1996年美国政客就以文件的形式提交攻打伊拉克的方案,在1998年就已经明确了攻打的理由是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911事件发生后美国政客就立即抛出对伊拉克开战的强烈诉求,并要求清洗掉参谋长联席会议内所有反对开战的成员,以色列政府立即宣布是萨达姆下令发动袭击的,呼吁美国对巴格达发动大规模报复。自海湾战争结束后到911事件发生前,美英战机对伊拉克的轰炸就达13次之多,美英以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从来没有间断!大规模攻打伊拉克的战争准备早就开始了,英国布莱尔政府与以色列内塔尼亚胡和沙龙政府、美国克林顿和小布什政府组建成了战争轴心。
  
  
  2003年3月20日是美国打响伊拉克战争之日,此前此后台海局势及朝鲜半岛局势发生恶化。这是美国人玩得炉火纯青的老把戏,在依然新鲜的历史档案中有迹可循,在打响科索沃战争前夕,为了把军事资源集中投放到欧洲,它精心制造出东亚上空的战争阴云,1999年科索沃战争爆发当天,它指令日本修改了《日美战争法案》,两天后驻韩美军举行了“勇敢海峡”军事演习。以伊拉克战争爆发当天为线,1个月前美国告知日方说将增加驻日军力,以在进攻伊拉克时保持对朝鲜的压制力,将部署在夏威夷的卡尔•文森号航母调到朝鲜半岛附近海域,从本土调集数十架B-52和B-1B战略轰炸机部署在关岛基地。(李登辉、陈水扁、汉光演习、诡异的SARS都突袭般蹦垩出来了。)在美国统治者眼里,亚欧大陆是个大棋盘,其欧亚战略有很强的整体性,科索沃战争与东亚密切相关,伊拉克战争更与东亚密切相关。如果发生台海战争和朝鲜半岛战争,且不说美军在台海和半岛有无胜算,在其他地方的战争行动必然无法顺利推进。准备战争是避免战争的最好方法,所以美国故意恶化东亚局势,遂化战略被动为战略主动。主动与被动是针对主要对手而言的,中国因SARS、台独分子、日本右翼政客和美国的系列动作而陷入整体被动,自身巨大的、奔涌的能量被束缚和郁结于内。
  
  2003年3月20日当天,法国外长德维尔潘、德国外长菲舍尔、俄罗斯外长伊万诺夫在巴黎举行联合记者招待会,要求美英立即停止战争。中方严重关切伊拉克战争,强烈呼吁立即停止对伊军事行动,重新回到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的正确轨道上来,称美英对伊发动军事行动违背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基本准则,认为伊拉克战后安排与重建问题应该在联合国框架内处理。
  
  
  在战争行动中,美军几乎实现了不战而战,很大程度上不是美国太强大,是因为伊拉克实在太弱小。早在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国通过划定“禁飞区”,强迫伊拉克交出了天空。发动军事攻击前夕,美国在海湾地区大规模集结,将伊拉克严密的围困起来,于地面上牢牢把握主动权。军事攻击开始后,在美军的死死监视下,伊军防空体系形同虚设,雷达不敢开机,飞机不敢起飞,否则就是送死。
  在战争后期,不断有美英直升机、坦克被击落或摧毁,据说美国激光制导的智能炸弹、GPS制导的战斧巡航导弹经常失去准头,美国人将原因归结于俄罗斯身上,称其向伊拉克出售了数千套夜视设备、GPS制导电子干扰系统、反坦克导弹等违禁武器。美国人尤其对GPS干扰系统极为恼火,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亲自站出来,坚称俄罗斯军工企业有人私自将GPS干扰仪走私到了伊拉克,声称如果俄罗斯方面不采取措施制止,美国方面将会采取报复行动。但我们注意到,美国没有将矛头指向俄罗斯政府,仅仅是说俄罗斯的军工企业,并且定性为私人走私行为,恐怕是担心事件升级、失控,主动把国家行为降格到个人层次,在解决问题的范围内息事宁人。美国点名的俄罗斯两家军工企业,分别是有航空背景的企业、专门制造仪表的企业,其产品涉及高性能的可移动无线电对抗设备。据悉,一套这样的设备能同时向50架从任何方向飞来,距离从30米到30千米、高度从70千米到150千米范围内的飞机,发出有效干扰信号。
  
  俄罗斯方面断然拒绝美方指责,说美国的导弹哪能那么容易受干扰,虽然知道美国的导弹就是那么容易受干扰!美国国务院紧急召见了俄罗斯驻美国大使乌沙科夫,称美方已多次向俄罗斯政府高层领导人反映了问题,这些设备对美英军队造成了直接威胁,但俄方的答复不能令美方满意。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康多莉扎•赖斯紧急访问莫斯科,军队方面配合制造出俄外交车队遭袭击事件。当俄外交车队离开巴格达、准备撤离伊拉克时,尽管俄方已向联军通报了行使路线和时间,还是遭到不名身份的武装人员袭击。俄大使、数名外交官和记者受伤。美国官方没有承认袭击是美军所为,但该大使认定美军故意袭击了车队,俄罗斯外交部召见美国驻俄大使,要求美国对车队遭袭事件进行调查,严惩肇事者。正在莫斯科访问的赖斯向普京保证,即使证实美军袭击了从伊撤退的俄外交人员,美军不是要恶意伤害他们。赖斯与普京谈了好几天,最后普京不得不学着美国人的口气,说不排除的确有人私自将GPS干扰仪走私到了第三国,再碾转到了伊拉克。很快,俄罗斯的干扰设备销声匿迹了,美国战斧导弹的准头恢复正常了。
  
  
  现在我们简单概括一下:美国为什么要侵入伊拉克?当然是为了石油,不管从哪个层面讲,最后都要落脚到石油上。伊拉克石油资源丰富,占领伊拉克就能占有伊拉克石油,不受限制的开发已探明和未探明的油田;伊拉克地处海湾地区中心,占领伊拉克等于加强控制中东油桶,更好的控制石油价格和石油流向,就能增加“石油”与“美元”之间的粘合度,扩展美国的战略空间和延长美国霸权的生存时限。特别是萨达姆政府宣布采取欧元作为石油结算货币后,英美军机大规模轰炸和舆论妖魔化运动就立即降临了,大规模军事侵略行动进入紧张筹备程序。
  
  
  美国为什么敢于侵入伊拉克?两伊战争双方打成平手,可知伊拉克和伊朗的军事力量不相上下,战争持续8年之久,可知伊拉克的政权稳固性并不逊于伊朗,即便海湾战争之后,伊拉克被以美国为首的多国军队打败、遭受联合国严厉制裁,萨达姆政权凭借娴熟手腕统治着国家、无风雨飘摇之虞。然而,长期的封锁及武器核查,已经把伊拉克折腾得虚弱不堪,造成这个国家从经济运转到军事体系的彻底瘫痪。伊拉克何止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连保障国家安全和国民生存的自卫武器都没有,美国飞机地毯式侦察了伊拉克的每寸土地、清除了每寸土地上可能的威胁,然后美国才敢于全面侵入伊拉克土地、占有伊拉克中央银行和各地油井。
  联合国制裁起到什么作用?为美国入侵伊拉克作嫁衣。联合国全面制裁给伊拉克带来深重灾难,伊拉克政府和广大人民都是直接受害者。一个被全面制裁掏空了身体的伊拉克,一个在政治、经济、军事上被彻底掏空的萨达姆政权,它的命运注定像肥肉那样从挂在美国口边、直到被吞进肚子。联合国制裁所起的作用,就是把体格健壮的人饿得手无缚鸡之力,然后交由四肢发达的山姆大叔肆意侵凌。军事上不可能不取胜,不可能不可能不速胜,完全不可能遭遇大规模抵抗,因此小布什不顾国际社会强烈反对而发动伊拉克战争。
  伊拉克战争有什么意义?伊拉克战争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英国首相布莱尔在英国下院辩论时明言:“这场战争将决定未来几十年的国际政治格局。”布莱尔政府参与发动战争,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重塑国际政治格局、寻求利益最大化,虽然发展的方向并非如美英所愿、并逐渐失去主动。美国议员赞赏这场战争有“历史精神”,因为它是海湾战争的延续,当年老布什打败萨达姆,又主动从伊拉克本土撤军,从而给美国在中东驻军的理由,现在小布什子承父业,要把伊拉克吞下肚子里去,进而拿下伊朗、实现独霸中东。在工业化时代,石油维系着各大国的生命线,中东地区是21世纪初的全球战略高地,而伊拉克战争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东格局,并且极大程度上改变了中东格局的演化方向,所以伊拉克战争是新旧世界秩序的分水岭,预示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对美国统治者而言,旧时代是持续10多年的、正走向式微的美国霸权时代,新时代是美国霸权得以延续、巩固、重构的时代。我们愿意认为,旧时代是持续10多年、幻如昙花的美国霸权时代,新时代是美国霸权狼奔豕突、加速湮灭的时代。
  
  
  我们回顾这一幕,对理解眼下的伊朗局势会有所帮助,美国想军事入侵伊朗吗?它做梦都想。美国会军事入侵伊朗吗?它会知道这是做梦。当年在伊拉克事务上,诸大国在经济、军事上没有积极干预,战前仅仅在政治上表达反对立场,战争期间基本放任美国大施手脚,待到主要战事结束、美国宣布胜利后,才开始暗中发力、让美国疲于应付。很大程度上,美国军事入侵伊朗不太现实,但军事袭击伊朗是完全可能的,这个世界原本就是野心家的冒险舞台,诸大国“保卫伊朗”将与美国“军事突袭”形成尖锐对峙!有了伊拉克的前车之鉴,诸方不会在经济、军事上配合美国的政策,今天中欧俄也有足够强大的实力,足够丰富的经济、军事、政治、外交手段,避免让伊朗成为第二个伊拉克。
  
  很快人们便发现,虽然伊拉克战争改变了世界格局,但是美国未能在伊拉克实现初衷,这场战争主要是打破世界旧格局。伊朗局势决定未来世界格局的面貌,在形式上肩负着塑造世界新格局的重任。
7伊核问题
  
  伊拉克战争打响前,伊朗已经发出警告,如果美国人胆敢涉足伊朗领土或领空,伊朗将给予迅速和决定性的回击。但美国人无视警告,长了眼睛的精确制导导弹频频飞向伊朗,从3月21日到3月22日的两天时间内,先后有美军发射的4枚导弹落入伊朗境内。但伊朗保持了理智,没有敢于正面还击,进入4月份,伊朗警告美军不要从伊拉克越界入境。
  
  如果美军能够迅速拿下伊拉克,接下来百分之百会打伊朗的主意,这由其追求霸权的国家意志所决定。小布什政府借诡异的911事件,把伊朗、伊拉克和朝鲜列为“邪恶轴心”,算是已经完成了对日后发起军事行动的铺垫,(但这三个国家与911事件没有任何关系,倒是小布什政府与911事件瓜葛甚深,因为该黑名单是小布什在国情咨文中抛出的,所以我们不妨称其为“小布什黑名单”,或者“国会轴心国”。)
  原初,美国的中东战略是以伊朗为核心的,在20世纪70年代末失去伊朗后,美国立刻制定了收复伊朗、确立中东优势地位的战略目标,即制定了收复伊朗、实现在中东驻军的战略目标。
  
  在解决掉伊拉克之后,美国着手解决伊朗,这是可以预见的。美国已经占领伊朗的东(伊拉克)西(阿富汗)两个邻国,分别在伊拉克和阿富汗贴近伊朗边境建立军事基地,特别是将整个伊拉克打造为庞大的军事基地和后勤基地,给伊朗带来的安全威胁是不言而喻的。凭借在中东地区最强大的空中和远程打击力量,美国和以色列可能会对伊朗境内的油井等重要目标发动袭击,陷入严重经济困境的伊朗就会爆发危机,其民选政府就会在外部干涉下发生震荡,美国就有机会发动颜色革命。中东就会被美国控制得更紧,更大程度的失去自主权,中欧俄就会失去战略高地,遭受不可估量的损失。
  
  
  2003年2月9日,伊朗总统哈塔米突然宣布:伊朗已经开采出铀矿并进行加工,发展核燃料(钚)的回收处理技术。他说,伊朗研究人员已经在伊朗中部的亚兹德区发现了铀矿,并在附近的伊斯法罕和卡尚建立了铀产品加工厂。哈塔米在宣布消息时特别指出,伊朗的核项目纯粹是为了民用,欢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官员视察伊朗的核设施。伊核计划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率队前往考察,发现伊朗已基本完成在纳坦兹附近铀浓缩加工厂的建设,该加工厂已安装160台新的气体离心机,附近还有1000台离心机零部件,最终计划安装5000台离心机。据悉,该秘密核设施是在美国打响全球反恐战争、将伊朗列为“邪恶轴心”后开始建造的。如今,在美国打响伊拉克战争前夕,伊朗高调公布了自己的核计划,果断宣布开始提炼为核电站提供燃料的铀,向外界发出敢于直面强权和勇于向命运挑战的信号。这没有国际社会的配合的配合是不可能的,国际原子能机构扮演的角色值得关注,它代表的中欧俄等大多数国家的立场,该机构总干事穆罕默德•巴拉迪为埃及人,伊拉克战争爆发前他向联合国明确报告,没有在伊拉克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战争打响后亦公开批评美国做法错误。
  
  
  在小布什宣布伊拉克主要战事结束后,国际社会开始在伊核问题上发力,狙击美国独霸中东的企图。
  
  8月5日,沙特阿拉伯《中东报》刊登题为《来自情报人员的秘密报告:伊朗已进入制造核弹的最后阶段》,主要内容如下:
  ---------------------------------------------
  由专家、伊朗流亡者、欧洲和中东情报人员提供的秘密报告透露,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伊朗在俄罗斯、中国、朝鲜和巴基斯坦科学家的帮助下,一直在秘密地致力于核武器的发展,伊朗比伊拉克离制造核弹的目标更近。目前,谁也不能确切地知道伊朗何时能制造出第一枚核弹,有专家认为,伊朗在两三年之后就能制造核武器。伊朗正在快马加鞭地朝着拥有制造核弹能力的方向努力。有报告指出,1989年巴基斯坦向伊朗出售了核武器技术,1991年德黑兰从中国进口了1.8吨核原料,其中部分用在了武器制造上,俄罗斯科学家经常去伊朗制造铀的核反应堆帮助工作,也有许多朝鲜人正在伊朗的核导弹基地工作。最近几个月,伊朗从欧洲购买了可用于加工大量放射性原料的机械设备,也就是说这些设备可生产铀、钚和用于核武器发射装置的引信。欧洲情报人员说,伊朗采购这些设备表明,伊朗已进入核武器发展的后期阶段。
  法国政府的秘密报告指出,伊朗政府获得了用于制造核弹的浓缩铀和钚。如果伊朗跻身核力量的话,美国将面临极其艰难的军事和政治上的调整,因为伊朗拥核意味着它将成为以色列的头号敌人,是美国政府认定的小布什轴心或国会轴心里第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伊朗政府曾多次说过,它决定建设的6个核反应堆是用于民用发电的。值得提及的是,伊朗与民用有关的核计划始于1974年,该计划于1995年重新启动,当时伊朗同俄罗斯签署合同建设布什尔核反应堆。俄罗斯向伊朗承诺提供反应堆使用的核燃料,但伊朗希望开发自己生产核燃料的能力,从而引起了国际上的一些猜疑和担心。众所周知,拥有民用核计划的国家都从核反应堆出口国家购买核燃料,因为制造核燃料的技术复杂而且价格高。
  据传,在纳坦兹和阿拉克建有秘密核设施。专家们说,从纳坦兹核反应堆的运作情况来看,有可能在1年内生产出足够制造1枚核弹的核材料,最终发展为每年提供足以制造3至5枚核弹的核材料。
  伊朗拥有核武器将改变该地区的力量对比,美国正力图在伊朗的两个邻国阿富汗和伊拉克组建亲美政府,并已拟定准备用导弹和战机袭击伊朗核设施的紧急计划;伊朗人认为,伊朗需要核武器来遏制以色列、美国,拥有核武器是伊朗主权和安全的保证。
  ------------------------------------------------
  
  
  这则新闻值得大书特书!因为它揭示了幕后的大国角力:伊核问题不仅是美伊之间的问题,也是美国和国际社会之间的问题。我们隐隐约约的洞察到,伊朗已经成为世界抗美支点,伊核问题成为诸国反对美国独霸中东的工具,而接下来将频频发生的伊核危机是受到驱动的危机。
  
  邻国阿富汗和伊拉克接连遭到侵略,伊朗有无必要赶在美国侵略自己之前,提炼可能用于制造核武器的浓缩铀呢?
  世界已经失去了伊拉克,是否能够承受再失去伊朗?!国际社会有无必要在德黑兰沦陷之前,为伊朗提供威慑侵略的核长矛?
  这则新闻透露的信息是:伊朗有制造核武器的企图,可能在国际社会的帮忙下跨入核门槛。法国政府的秘密报告、其他国家情报人员的观点、联合国检查员的采集样本等,反复强调伊朗有制造核武器的企图。国际社会名副其实,俄罗斯、欧洲(法国)、中国、朝鲜、巴基斯坦、沙特(由沙特媒体放风),涉及中欧俄这三个美国之外的主要全球力量,涉及沙特这个代表阿拉伯世界心声的中东大国,涉及巴基斯坦这个伊斯兰世界唯一的拥核国家,涉及朝鲜这个对美国全球战略至关重要的东北亚地区的涉核国家。
  
  国际新闻的诞生往往都有背景,它们通常都带着明确的目的性,向方方面面传达精确而隐晦的信息。这则新闻诞生的背景是:美军侵入伊拉克后,中东国家普遍感受到威胁,中欧俄也感受到危机的逼近;待美军稳定伊拉克后,必然会把矛头指向伊朗,美军已经完成了军事布局,已从阿富汗和伊拉克方向,对伊朗形成了夹击之势。在失去伊拉克之后,如果再接着失去伊朗,中东格局会变成什么样子?世界将迎来怎样的新秩序?显然是美国独霸中东、挟石油以令诸国,这绝对是沙特、埃及、伊朗等中东大国,中国、俄罗斯、欧盟等全球势力所不能接受的。世界已经失去伊拉克,无法承受再失去伊朗,世界没能保卫伊拉克,但现在必须保卫伊朗。反战未能保卫伊拉克,口头抗议没能起到作用,现在要不要实质动作?在相关国家牵头下,国际社会未雨绸缪,伊核问题正式登台亮相!!
   2002 年初,小布什在就职后的首次国情咨文中,以朝鲜出口导弹技术和发展核武器为由,把朝鲜、伊朗和伊拉克并称为“邪恶轴心”。2002年10月,朝鲜承认进口铀浓缩的离心机,正在推进浓缩铀开发计划,以及研发更具威力的武器。2003年初,朝鲜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朝核危机浮出水面。朝鲜点一盏小灯,美国放一把大火。很快美国放出重启核研究的消息,宣称只有发展小型战术核武器,才能有效遏制无赖国家和恐怖组织,小布什政府已经决定充实美国核武库,以便于执行先发制人策略、打击无赖国家。《华盛顿时报》甚至报道说,小布什已经批准在对伊战争中使用核武器,以防止伊拉克对美军及其盟友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2003年初,美军已经开始在中东地区进行大规模集结,数十万大军抵达伊拉克周边的科威特、卡塔尔等国。通过对伊拉克周边国家的游说,五角大楼已经制定出分三路进攻的方案,攻打伊拉克和推翻萨达姆政权已经成为定局。
  打响伊拉克战争前夕,美国通知日本政府说将增加驻日美军军力,以在进攻伊拉克时保持对朝鲜的压制力,原驻防日本横须贺的小鹰号航母被调出后,美方从夏威夷调出卡尔•文森号航母部署到朝鲜半岛附近海域,从本土调集了B-52和B-1B战略轰炸机部署在关岛基地,这些飞机多次赴日本和韩国参加远程轰炸演习。朝鲜强烈要求美国立即取消联合军演计划,谴责联合军事演习是十分严重和危险的行为,美国“发动模拟先发制人的核攻击”,美国的目的是挑起第二次朝鲜战争”。军事超级大国“不小心”擦枪走火,就足以给小国带来灭顶之灾,朝鲜承受的压力是可以想象的。朝鲜《劳动新闻》发表了题为《美国企图主宰朝鲜的战略是妄想》的评论文章,“如果发生朝鲜战争,朝鲜将给美国以歼灭性打击。美国开1枪,朝鲜将开10枪、100枪。”文章写道,“没有人能够知道,朝鲜军事打击的范围和深度将是何种程度。在朝鲜的强烈打击之下,敌人在地球上将难觅藏身之地。”朝鲜还两次向日本海试射短程地对舰导弹,当时美军与韩军正在举行联合军事演习。朝鲜打击驻韩美军没有难度,打击驻日美军的难度也不大,我们理解地缘政治大国间小国生存的艰辛,同情朝鲜在赤裸裸的战争威胁下所作出的激烈反应。
  
  
  3月20日美军侵入伊拉克。伊拉克战争给世界带来巨大震撼。一个资源极丰富的主权国家,原本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却被美国以消灭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名占领了,给其他国家以极危险的“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就要“被”“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恐惧心理。
  4月24日前后,在北京举行的中美朝三方会谈上,朝鲜代表私下对美国代表透露,朝鲜已拥有了两件核武器,具备了“强大自卫核威慑力”,将“采取所有可能方式来展示核武器威力”。这是朝鲜首次在外交场合透露其拥有核武器,并首次透露其拥有核武器的数量。我们百分之百相信,美军侵入伊拉克与朝鲜宣布拥有核武器有因果联系。朝鲜在美国口头威胁下退出不扩散条约,又在美国侵入伊拉克后宣布拥有核武器,可知到军事威胁和武装侵略是在多大程度上推动着核扩散!简言之,美军入侵伊拉克,并军事威慑朝鲜,朝鲜非正式宣布拥有核武器,并将向外界展示核武器威力!
  这对美国可不是好消息:美国制造出朝核问题,就是为了利用朝核问题,所以不会解决朝核问题,但它同样不愿意朝鲜拥核,那样朝核问题就失控了,自己制造的牌就成死牌,不但工具性大大降低,反而可能会深受其累。
  
  
  8月27日,朝鲜、美国、中国、韩国、俄罗斯和日本在北京举行首轮六方会谈。在朝鲜非正式宣布拥核、表示将向外界展示核武器的情况下,美国很清楚事态失控的严重后果,它将冲击美国东亚战略、亚太战略、亚欧战略、全球战略!如何做到既不让朝核问题彻底解决、又不让朝核问题激化和失控?答案是参加朝核问题多边会谈
  
  从此朝核六方谈判框架得以确立,这同时意味着中国主导朝核六方谈判。要知道这里的主导是什么意思,不是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的意思,而是有效控制事态的发展趋势。因为问题已经产生了,当事双方都不做原则妥协,此种情况下问题根本不可能解决,能避免事态继续恶化就不错了。基于对朝核问题产生根源的不同认识,美朝双方在对话形式上有着尖锐分歧,朝鲜想通过双边会谈以彻底解决问题,美国想通过多边对话将问题国际化,中国为和平解决朝核问题居中调停,搭建起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六方谈判模式,(华盛顿认为六方会谈是解决朝鲜核问题的最佳渠道,其总统及外交官将多次在公开场合感谢中国的努力)。
  
  2004年4月13日,美国副总统迪克•切尼抵达北京。他是来求中国人办事的,美国在伊拉克名不正言不顺,亟需借联合国实现身份转换,而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任何提案都拥有否决权。按照美国人的行事风格,擅长“左手制造问题、右手解决问题”,用给别人制造问题的方式换取支持,即制造台湾海峡紧张和朝鲜半岛紧张气氛,来换取中国对美国迫切需要的伊拉克配合。在台湾“320公投”给两岸关系带来严重冲击、华盛顿在伊拉克问题上亟需来自国际社会的配合、即亟需联合国通过“主导伊拉克政治重建进程”的“联合国伊拉克决议案”的情况下,切尼拿出实际上由美国幕后操控的、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台湾问题,摆出随时可以在台湾问题上制造麻烦的架势,企图迫使中国在伊拉克问题上作出让步,即企图用在台湾问题上“暂时不制造麻烦”的姿态,换取中国在伊拉克问题上作出重大让步。
  
  
  可想而知,切尼无功而返。作为报复,美国国会和智库“一中神话”论,其潜台词就是“以前的承诺可以不再坚持,美国将考虑打破神话、将台湾问题国际化、放任和平台独”。面对华盛顿的阳奉阴违和逆流而动,北京在外交层面作出强烈反应,将在伊拉克问题上从幕后走向前台,正式将朝核问题和台湾问题捆绑起来,将美国中东战略、东亚战略、台海战略捆绑起来。
  切尼离开不到48小时,北京邀请金正日提前访华。据说这次访问是事先安排好的,但因为切尼访华事件而提前了。与美国挑中国软肋“台湾问题”下手一样,中国瞄准美国的要害“朝鲜问题”予以回应,在金正日于4月19日至21日访华期间,中国十分高调的给予其两项支持:第一,中国公开支持朝鲜的政治体制,第二,中国公开支持朝鲜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实际上,等于给予其两相郑重承诺:第一,中国不允许华盛顿对朝鲜进行军事打击;第二,中国将全面支持朝鲜在既有政治体制下进行经济改革。
  切尼访华失败,金正日访华成功,说明“朝核问题”开始发生实质性变化,北京将“朝核问题”作为战略杠杆,用以反击华盛顿操控台海局势、并冲击东北亚旧秩序,从而彻底扭转了北京在与华盛顿角力时、因台湾问题始终处于被动位置的战略态势,从这时开始,一种互有攻守的中美间的东亚角力开始呈现在世人面前,也标志着中美在诸多全球重大问题上都开始玩以实力为后盾的博弈。
  有中国“不允许华盛顿对朝鲜进行军事打击”的关键承诺,朝鲜获得了“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激越之情,拨撩着欲通过“核武化”实现“大国梦”的日本、自视先进的韩国的敏感神经。
  
  
  值得特别强调的是,今后凡是读到朝鲜与美日韩的争端,都要放在“北京不允许华盛顿对朝鲜进行军事打击,北京将全面支持朝鲜在既有政治体制下进行经济改革”、特别是“北京不允许华盛顿对朝鲜进行军事打击”的前提下去理解,这样才能避免掉入对“处于极端复杂国际形势下的朝鲜”的认识误区,才能跳出朝鲜半岛这个小而重要的战略支点,从东亚整体、从全球格局、从中美博弈的角度窥见全貌。既然美国能控制台湾,通过操控台独分子分裂中国、遏制中国发展;那么中国也能联手朝鲜,冲击美国在东亚的利益、摧毁美国受益无穷的东北亚安全框架。

一则报道
  
  党报发文忠告朝鲜韩国战争不是游戏http://www.huanqiu.com 2010-12-21 04:19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我要评论 分享
  朝鲜和韩国都是中国的近邻,朝韩人民都是中国人民的兄弟。中国不希望我们的兄弟发生战争,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也会由于半岛战乱而严重恶化。因此,为了我们的兄弟之间的和平相处,为了中国自身的安全利益,我们有话对朝鲜和韩国说。朝韩应以和平为重,竭力避免民族不幸,并能顾全中国和其他周边国家和平建设的外部环境。
  
    朝韩本是同种同根,是朝鲜民族大家庭的同胞骨亲。上世纪推翻日本入侵实现光复之后,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的大国博弈,朝鲜半岛不幸分而治之。因此,半岛人民渴望统一完全正当。但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这一事业不幸以武力演进。这不仅未能改变半岛版图,反而殃及我国。中国被迫抗美援朝,付出重大牺牲。各相关国家的安全和发展都因战争深受影响。停战之际,“联合国军”和朝鲜就划定朝韩西部水域进行过协商,但因分歧而无果。之后,“联合国军”单方面确定“北方界线”,朝鲜不予承认。
  
    韩国政府在明知朝韩在“北方界线”问题上存有严重分歧的情况下,最近不顾朝鲜强烈反对,仍在军演中向有争议水域炮击,令人诧异。这种挑衅不会迫使另一方改变立场,只会激化矛盾。对此,中方十分反对。韩国应以大局为重,竭尽克制,为双方安全考虑,停止这类极其危险的行动。
  
    朝鲜最近向韩国岛屿反击,造成韩方军民伤亡,令人震惊。中方为韩国人员伤亡感到痛惜。朝鲜也应以大局为重,竭尽克制,为双方安全考虑,停止针对对方人员的高危行动。
  
  。。。。
  
  ----------
  任何话题放到党报上,都变得温吞吞的,
  炮击事件中有报道说朝鲜伤亡人数远超韩国。。。
 7、朝核问题 ,接上,
  
  有了中国的战略庇护,朝鲜的安全有了保障,基本排除了大规模战争风险,同时具备了发展经济的环境。北京公开表示支持朝鲜进行经济改革,金正日访华时带上了不少经济问题专家,外界猜测双方会商讨推进经济改革的问题,这立即唤起了日本、韩国、俄罗斯的强烈兴趣。约1个月后,日本首相小泉第二次访问朝鲜,实现了与金正日的第二次握手,双方再次确认了《日朝平壤宣言》,并就具体履行问题交换了意见。双方还就推动搁置已久的两国关系正常化问题、朝鲜半岛核问题进行了沟通。在小泉动身赶往朝鲜前,中国对小泉此行表示肯定。韩国政府高度评价和热烈欢迎:期待通过小泉的这次访问,日朝间问题能够得到圆满解决,日朝关系能够获得有意义的进展,从而对东北亚的和平与稳定作出贡献。
  
  小泉第一次访问朝鲜是在2002年,他对朝鲜进行了为期1天的访问,成为自二战结束以后第一位访问朝鲜的日本首相,由于两国尚未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此次平壤之行被国际舆论称为“破冰之旅”。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对小泉来访表示“热烈欢迎”,称这“将会成为朝日邦交正常化的划时代的契机”,双方签署了可能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朝日平壤宣言》。在小泉在月初宣布此次访问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支持:朝鲜和日本都是中国的重要邻国,中方支持朝日双方改善关系并实现关系正常化;中国希望小泉的此次访问,能够推动半岛局势缓和并向前发展,有利于半岛的和平与稳定。美国在台面上肯定表示欢迎,白宫发言人代表小布什对小泉打电话事先通报这次访问的决定“表示感谢”。然而,刚在半年前把朝鲜列入“邪恶轴心”黑名单的美国人,百分之百不希望看到亚洲主要盟友和朝鲜走近,在白宫已明确表态反对、而小泉执意前往的背景下,美方刻意选择“感谢”字眼来传达警告,(效果上有“感谢你八辈子祖宗”的作用)。
  
  为什么小泉不顾美国反对,执意对朝鲜进行两次访问?答案很简单:朝鲜事关日本的大国梦。日本和朝鲜离得很近,若能打开朝鲜这扇门,参与朝鲜的经济改革,进而影响整个朝鲜半岛,意味着日本的影响力重新登上亚洲大陆。日本心目中的理想情景是:加入对朝鲜处女地的开发,凭借资金和技术取得优势,从而打造朝鲜经济根据地,既共享中国的经济发展成果,又吸收俄罗斯庞大的自然资源,积极参与东北亚地区经济整合,才可能继续做亚洲领袖的大梦。只有加入朝鲜的经济改革进程,日本才可能从岛国桎梏里解脱出来,通过重登亚洲大陆和直通亚欧大陆,这样才有机会彻底摆脱美国的控制。另外,若在朝鲜半岛站稳脚跟,北方四岛的战略意义将大打折扣,日本和俄罗斯之间的领土纠纷有望解决,从而使两国能够发展全面合作关系,日本在中美间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博弈。
  
  更为客观和现实的解释是,中国对朝鲜提供战略庇护,为朝鲜提供安全保证并支持其经济改革,朝鲜问题不可能按照美国人希望的方式解决了,日本继续跟在美国屁股后面等于自绝于朝鲜,主动把自己屏蔽和绝缘于邻国大门之外。小泉第二次访问朝鲜仅两个月后,中日俄商议建立东北亚运输走廊的事情,实质上就是共同推进东北亚经济整合,而如果日本加入东北亚的经济整合,美国在东亚的影响力将不可避免的退潮。
  
  以朝鲜半岛为舞台,东北亚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大趋势是走向缓和、和解、融合。推动朝鲜经济改革,维护朝鲜政局稳定,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符合朝鲜及其周边国家的利益。卢武铉政府推行阳光政策,加强与朝鲜的交流与对话。美国希望看到南北对立,让冷战气氛持续下去,所以对卢武铉政府很不满,导致两国在外交领域摩擦不断。美国对小泉政府更加不满。该抡起大棒与扔胡萝卜了。
  
  
  正当东北亚格局酝酿深刻变革之际,美国掀起“韩国浓缩铀核原料”风波,将朝鲜半岛的大好局面给彻底搅乱。2004年9月2日韩国政府公开承认,数名韩国科学家曾未经允许擅自提炼浓缩铀,现已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核查。原来,2000年初,韩国原子能研究所的科学家进行了0.2克的浓缩铀实验。国际原子能机构透露,韩国在3处未申报设施中提炼过150公斤的金属铀。但韩国方面提供的数字显示,目前这150公斤金属铀只剩下134公斤,有12.5公斤金属铀下落不明。美国政府称韩国的浓缩试验是不应发生的事情,但考虑到事发后韩国积极配合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调查,认为这是遵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很好事例,没有必要担忧。
  
  美国喉舌《纽约时报》发文说:韩国科学家擅自进行浓缩铀实验令人想起了韩国前总统朴正熙秘密发展核武器的企图;1970年代美国陷入越战泥潭,美国前总统卡特决定撤回驻韩美军,为此,朴正熙政府谋求发展核武器,现在,美国宣布将裁减驻韩美军,韩国又爆出浓缩铀实验的消息。然而事实显而易见,2000年韩国就进行浓缩铀实验,小布什上台后才决定裁减驻韩美军。美国喉舌巧妙的发出警告:韩国离不开驻韩美军,也就是韩国离不开美国,如果卢武铉政府想改变现状,或在朝核问题上不予配合,那么就必然会陷入麻烦。
  
  在朝鲜核问题错综复杂的情况下,该事件必然给朝鲜半岛的无核化进程造成不良影响。早在1991年12月,朝鲜和韩国签订了《朝鲜半岛无核化宣言》,宣言第三条明确规定,“南北双方不允许拥有核废料处理设施和提炼浓缩铀的设施”。现在曝出“韩国浓缩铀核原料”事件,将不可避免地对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造成影响。在911事件3周年纪念日,朝鲜外务省发言人发表谈话,对韩国进行的钚和浓缩铀试验提出强烈质疑,认为试验明显具有军事性质,该事件应与朝核问题挂钩。
  
  在韩国亲美势力的参与下,美国挑起浓缩铀核原料风波,通过制造国际敏感的核话题,给反美的卢武铉政府带来巨大压力。美国用制造危机事件的方式,警告韩国不要在偏离美国的道路上走得太远。如果韩国在诸多事务上同美国合作,那么浓缩铀核原料事件就能大事化小,甚至趁机将实验室里的核试验光明化;如果韩国不在诸多事务上同美国合作,特别在朝核问题上坚持己见,那么美国就会拿“非法制造浓缩铀”说事,甚至可能威胁对韩国实施经济制裁,从而令韩国经济遭受严重打击。这是美国官方透露的讯息,只要维护现状、积极配合美国的东亚政策,那么风波很快就会过去。
  
  在朝核问题的持续热炒下,日本国内核武装的声音越来越大,只要美国点头让日本跨入核门槛,据说日本很快就能成为核国家,从而在经济大国之外获得政治大国、军事大国的地位,显然走“核路线”比走“经济路线”更能让日本实现政治大国、军事大国的野心。以前美国没有在核问题上松过口,现在却对韩国浓缩铀事件三心二意,这就等于向日本亮出核诱惑,拿核萝卜在日本面前摇来摇去。历史上,日本这个国家是典型的投机者,现在日本保守势力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何况美国对其全球战略心有余而力不足,特别是在中东面临中俄欧的联合阻击,这时候来自日本的支持尤其重要,而作为条件交换,美国允许日本重新武装、甚至核武装,承认日本的军事大国地位,将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美国炒作韩国浓缩铀事件,激发起日本政府的核野心,深刻改变了小泉政府的外交路线。
9、伊拉克泥潭
  
  2003年5月1日,小布什搭乘反潜作战飞机,降落在加州外海的林肯号航空母舰甲板上,这让人联想起好莱坞影片《壮志凌云(the gun)》里庆祝胜利的情景,只是由牛仔气的小布什代替了酷毙的汤姆•克鲁斯(再次证明白宫和好莱坞之间充满默契,好莱坞不仅布道白宫的意识形态,白宫也好模仿好莱坞的绝好POSE)。林肯号航母是美国攻打伊拉克的中坚力量,从该舰起飞的战斗机在伊拉克战争的投弹量,大约占参与作战航舰总投弹量的40%。晚上,小布什在航母甲板上发表澎湃激扬的演说,高调宣布美军在伊拉克的主要作战任务结束,“伊拉克战争胜利了!”“伊拉克人民自由了!”
  
  林肯号航母上有来自31个新闻媒体机构的前线采访队伍,包括美国有线新闻网,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英国广播公司、《洛杉矶时报》和《纽约时报》等喉舌媒体,于是小布什的精辟言论广泛见诸报端:“在伊拉克的主要战斗已经结束!美国和我们的盟友取得了胜利!”“随着萨达姆塑像的倒塌,我们见证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从参加战争胜利庆祝的伊拉克人的脸上,我们还看到了人类自由的永恒魅力!”他还重申美国的“三个任何”:任何人、任何组织宣称或计划针对美国人民恐怖袭击的,将被认作是美国的敌人;任何人、任何组织和政府,支持、保护或包庇恐怖分子的,将被认作是恐怖分子的同谋,同样犯有恐怖罪行;任何与恐怖团伙有联系政权,寻求发展或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将被视为是文明世界的威胁!”美国统治者试图以武力构建单极新世界体系。然而,伊拉克战争远未结束,以小布什宣布胜利的象征性时刻为起点,各大国的绝地反击才正式拉开了帷幕。
  
  
  美国已经推翻萨达姆政权,打仗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现在到美国大兵离开的时候了。法国总统希拉克反对战后由英美管辖伊拉克,认为应该由联合国出面接管,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的政府。德国总理施罗德阐述政府立场时重申,伊战后的重建工作必须由联合国领导,他还提出了重建伊拉克的4项基本原则,即必须保证伊拉克的领土完整和政治主权独立;保证伊拉克人民自主决定国家的未来;伊拉克应自主控制伊领土内的石油及其他自然资源;保证中东和平进程取得实质进展,使该地区人民受益。这基本代表了中欧俄的共同看法,也基本上说出了阿拉伯世界的心声,埃及和沙特两个中东大国都呼吁,美国和英国应该尽快从伊拉克撤军,并着手建立合法的伊拉克政府,最终实现由伊拉克人民自主选举产生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伊拉克新政府。对伊拉克局势有很大影响的伊朗,则有着更为明确和直白的观点,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鲁哈尼表示,伊朗不能接受美英军队在伊拉克的存在,不能接受美英在巴格达建立亲美傀儡政权。伊朗外交部长卡迈勒•哈拉齐表示,伊朗不支持由美国安排的伊拉克新政府,他说:“在美国主导下成立的伊拉克新政府是不可接受的。伊拉克人也不会接受。”
  
  美国的如意算盘是:在推翻萨达姆政权后,建立亲美的准傀儡政权,然后再引入联合国力量,协助自己进行战后重建,比如小布什政府就提出方案,在美军掌握军事控制权的情况下,组建由更多国家参与的多国部队进驻,来共同维护伊拉克社会的治安、秩序,这样美国就可以在国际社会的帮助下,尽情享用伊拉克战争的胜利果实了。这是嘲笑国际社会的智商,美国既要掐住中欧俄等国的咽喉,又要中欧俄等国予以配合和支持!如果美国不愿分享伊重建主导权,那么中俄法影响下的联合国,是不会替美国人揩屁股的,大家懒得接手这个烂摊子,美国人在那爱咋玩就咋玩,大家台面下该做啥就做啥。
  
  2004年5月24日,美英两国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了有关伊拉克权力移交的决议案。美英提出这项决议案的主要目的是,寻求安理会对美英的权力移交和占领结束的认可,要求其他国家对美英的伊拉克政策提供支持,特别是要求授权在伊拉克部署多国部队。为了营造氛围,当晚小布什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信誓旦旦地说即将成立的伊拉克过渡政府将接管伊拉克全部主权。然而,在多国部队的去留问题上,决议案并未提出明确时间表,美国决定多国部队驻伊拉克的时间长短,就像小布什所言“只要必要,美军就将在伊拉克呆下去”。(3年后小布什对外表示,有意仿照韩国模式在伊拉克长期驻军。随后,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公开表示,美军将在伊拉克继续驻扎至少半个世纪,他在访问美国太平洋司令部时称,自己正在考虑今后几十年美国在伊拉克应以何种形式存在的问题,“我所想的是,一个达成共识的协议可以允许美军在那里驻扎较长的时间。在韩国的驻军是一种可以参照的模式,与日本的安全保卫关系是另一种形式。”)
  
  当天,联合国安理会就美英决议案举行首次闭门磋商会议,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会后对记者表示:伊拉克的主权体现在法律、政府对本国资源和部队的控制等多个方面;作为主权国家,伊拉克有权决定外国军队的驻扎期;如果外国部队控制伊拉克国土和军队时间太长,这和占领没有多大区别。俄法德代表强调,伊拉克过渡政府应对美军的行动享有发言权,并能完全控制本国军队;如果无法在安全问题上自主决策,伊新政府就称不上是主权政府;应尽快恢复伊拉克主权,结束外国对伊占领。在接下来时间里,中俄法德就决议案各自提出若干意见,如中国提出新决议案应发出结束对伊拉克军事占领、所有主权均归还伊拉克人民的明确信号。俄法德代表指出,只有伊拉克政府才有权决定在伊外国力量的去留问题;应借新决议案向伊拉克人民传递“占领随主权交接而结束”的明确信号,等等。中俄法德4个反对伊拉克战争的国家,要求美英对伊拉克政策草案做出重大修改。随后,美英对伊拉克问题新决议草案进行了修改,但很快又被要求对决议草案再次进行修改。
  
  
  这是不容辩驳的问题:伊拉克战争与中国密切相关。2003年的SARS是场战争么?它紧随伊拉克战争的爆发而爆发。《华尔街日报》饶有深意的报道说:“媒体带给我们关于伊拉克战争异常贴近的体验,现在又使我们正在经历新的令人恐惧的危机。”《洛杉矶时报》发表题为“SARS也许仅仅是开始”的文章,称它“也许只是其他某种更危险的病毒到来时爆发的序幕”。美国《科学》杂志和英国《自然》杂志,专门对非典疫情“该震撼世界的重大事件”作了回顾和反思,并向全世界发出“面对下次病毒的威胁,我们准备好了吗?”的诘问,这种恐怖预言极大的挑逗了世界敏感的神经。
  
  在伊拉克战争爆发整整10天后,隶属美英战争轴心的BBC网站刊登评论文章,题为《SARS:另一场战争》,该文将中国与伊拉克相提并论,作出该事件中最为精锐、最为透彻、最为露骨的评论:“伊拉克和中国多了许多相似的地方,两地都成为新闻中心,一个是战事新闻,一个是病疫新闻;从这里走来的人都不受欢迎:一个是难民,一个是病人;两地都被敌人包围:一个是军队,一个是病毒;人们都不会前往这两个不安全的地方:一个是战场,一个是病院;两地都必须每天向世界报数:一个报死人,一个报病号。”
  
  一场美英媒体主导的、拿SARS突袭中国的舆论战开始了。美联社(宣称SARS的全球第一例病人来自中国南方大省广东)、BBC、《华尔街日报》、《洛杉矶时报》们,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宣布SARS病毒来源于中国华南野生动物)、美国《科学》杂志和英国《自然》杂志们,世界银行(调低对该年度亚洲经济增长预期)、美林、高盛们(对SARS对经济的影响作出了悲观预测),都充分参与进来。
  
  
  于是中国国内的SARS与美国对伊拉克战争并行,中国人陪着美国人共同经营世界两大焦点,并在很大程度上把人们的注意力从后者身上吸引过来。美国为了把军事资源集中投放到中东方向,故意在朝鲜半岛和台湾海峡制造紧张气氛,把中国的主要精力和资源吸引在东亚范围,同时利用SARS把中国的能量消解在内部,使得美国受益最大的东亚格局继续维持下去。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吗,SARS是来自于中国广东的野生动物果子狸吗?
  
  
  6月8日,美英提交的伊拉克问题新决议案获得通过,联合国将承认美英占领结束、认可伊临时政府、授权美军继续留驻。布什随即宣称,决议案的通过是“伊拉克人民的伟大胜利”。
  
  
  
  
  
  在小布什连任后,费卢杰之战立即全面打响。为了弥平层出不穷的袭击事件,为了确保2005年1月大选的顺利举行,美国大兵强攻伊拉克逊尼派重镇和圣地、抗美武装大本营。费卢杰被称为抵抗之都,95%的居民是逊尼派穆斯林,位于伊拉克最大的安巴尔省境内,在首都巴格达以西约50公里处,有约30万人口。美国苦于无法控制伊拉克局势,早就想强行拔除这根背股之刺,但因担心与逊尼派闹僵而迟迟未动,逊尼派乃是其计划扶植利用的力量。美国推翻萨达姆政权(逊尼派)已经全面恶化了与伊拉克主要教派逊尼派的关系,该军事行动必然进一步恶化逊尼派与外国占领者之间的关系,必然进一步削弱逊尼派参与美国操控下的政治选举的热情,并促使伊拉克政坛出现反美的、亲伊朗的、什叶派的主导力量,这就是所谓的美国打下伊拉克、为伊朗做嫁衣。
  若干年后,美国统治者的既定战略没能实现,政治目标、军事目标、经济目标都没能实现。在推翻萨达姆政权后,美国给带来了伊拉克“民主”,建立了新型的半殖民地,大中东计划已经臭遍中东;美国军事上占领了伊拉克,把伊拉克建成庞大军事基地,这应该称得上是巨大的收获,但中东大国伊朗的迅速崛起,相当大程度上抵消了这种优势;美国人没能控制中东石油,扼住中国和欧盟等能量消耗大国的脖子;美国只能靠打宗教和民族搞内外制衡,靠打派系牌阻止全国性反美抵抗运动,以避免重蹈越战式羞辱性撤兵的覆辙。
  然而,不可否认,美国取得了伊拉克战争的巨大胜利。美国侵略伊拉克两年前,萨达姆政权决定用欧元结算石油出口,该决定标志着伊拉克金融政策的重大转变,必然给美元的统治地位带来剧烈的冲击。它还呼吁世界其它国家也采取类似做法,以抗击美国在国际政治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欧佩克组织已多次宣称,正在考虑摆脱美元而用欧元计价与结算原油交易的方案。如果众多石油输出国同时采用欧元来计价与结算石油交易,则会动摇美元在全球石油贸易领域的统治地位,进而会动摇美元的金融主导和美国的经济霸权地位,这将意味着在金融为基础上的经济、政治、军事领域发起全面革命。但美国发动了伊拉克战争,彻底粉碎了萨达姆政权用欧元结算石油出口的想法,并暂时阻止了中东石油生产国改革石油美元的动作。
 美军占领伊拉克,让伊朗有机会渗透伊拉克政坛。伊拉克境内的抗美暴力袭击事件层出不穷,美国人与伊拉克主要教派逊尼派关系闹僵,什叶派伊朗趁机大力支持伊拉克什叶派势力,以积极影响美军占领下的伊拉克的政治走向。如果美军能够如愿解决伊拉克问题,那么伊朗肯定会成为下一个牺牲者,所以干涉伊拉克事务完全是为了拯救自己。在美国的既定战略中,解决掉伊拉克问题后必然动伊朗,何况眼下为了解决伊拉克问题必须动伊朗。如果吓阻不了伊朗,那么美国根本无法控制住伊拉克,即便实现控制伊拉克也解决不了问题。所以在伊拉克问题悬而未决的情况下、伊朗问题便越来越成问题了。
  
  2004年7月下旬,美国众议院高票通过针对伊朗的决议案,授权布什政府采取任何手段阻止伊朗获得核武器,有人宣称应该根据授权布什政府推翻萨达姆政权的《伊拉克解放法》提交《伊朗解放法》,以改变伊朗现政权为目标。这说明美国已经制定了对伊朗政策,并让以色列威胁说要摧毁伊朗的核设施。以色列是美国中东利益的代言人,对伊朗的军事威胁从来没断过,比如威胁袭击伊朗核反应堆。伊朗方面予以强烈的反应,伊朗称如果以色列发动袭击,那么伊朗会采取严厉的报复措施,将“把以色列从地球上给抹掉”。伊朗革命卫队的领导人在接受采访时说,伊朗不会主动的发起袭击,但是面对任何的针对伊朗的袭击,伊朗将会采取严酷的、毁灭性的报复行动。
  
  美国人要是动伊朗,就是动地球人的奶酪。世界已经失去了伊拉克,诸大国不会再失去伊朗。石油是工业时代的血液,中东是21世纪的战略高地,如果美国在现有基础上实现对伊朗的图谋,那么就实实在在的控制住了中东,就等于扼杀了中欧俄的崛起空间、扼住了中欧俄的命运咽喉。(如果能够拿下伊朗,控制住波斯湾航道,美国“进”可打通通向中亚的战略通道,极大压缩中国和俄罗斯在中亚的战略空间;“退”可隔断诸国从中东取得石油的安全路线,从而扼住中国和欧洲这两大石油消耗体的命运之喉;更可以通过控制石油、石油运输、石油定价权,来强化美元本位制、巩固美国强权的基础。)中欧俄不会坐以待毙,唯有奋力抗击。因为伊拉克战争,大西洋两岸不惜把友情撕碎,美国与欧洲老盟友走向公开决裂;若美国胆敢对伊朗动用武力,就不仅仅是欧美公开决裂了,双方可能在台面下兵戎相见!
  
  
  美国迫切希望拿下伊朗,实现其长远的中东战略。但连小小的伊拉克都拿不下,更别提再发动对伊朗战争了,对美国相对最现实的办法是,将对付伊拉克的伎俩如法炮制,即借用联合国制裁、先在经济上掏空伊朗、再在政治上瓦解现政权,最后在军事上占领控制之。(我们在事件发展中应该认识到:美国之意不在“军事打击”,在乎“经济制裁”也!)
  
  以核的名义,美国与伊朗愈加走向对峙,(很大程度上是美国和诸大国的博弈)。
  
  
  9月12日,美国副国务卿博尔顿在访问以色列期间被问到,美国是否可能考虑对伊朗核设施实施攻击时,他居然公开表示说:“布什总统决定设法循和平外交的途径,解决伊朗追求核武的问题。但是我们决心不能使他们拥有核武能力,因此必要的话可以动用武力来解决!”这是美国政府高官首度发出恐吓,表示会动用武力来解决伊朗核问题。数小时后,伊朗宣布立即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检验陆海空三军的作战能力以及导弹的发射、机动性和精确度,抵御美军的入侵。稍前,伊朗媒体披露说,美国战斗机频繁从伊拉克侵入伊朗领空。
  
  10月28日,伊朗石油部长访华,中国和伊朗在北京签署了签署了石油合作谅解备忘录。根据备忘录,中石化将在今后25年内每年从伊购买1000万吨液化天然气,同时中石化在伊朗获得亚达瓦兰油田的开发项目,合同总价值近1000亿美元。双方同意,由中石化负责亚达瓦兰油田的未来开发计划,有权购买该油田50%的产品;中国将在未来25年内,每年从伊朗购买1000万吨液化天然气。位于伊朗南部的亚达瓦兰油田不仅是伊朗最大的未开采油田,同时也被认为是世界上储量最大的油田之一。
  
  这笔生意引起了世人的格外关注。中国和伊朗签订的庞大合同额,实际上比伊拉克战争前夕,中国、俄罗斯、法国、德国与伊拉克签订合同的总和还要大!中国可能抛弃伊朗、抛弃自己的核心利益么?有海外媒体解读说,中国此举是向外界表示,自己已经和伊朗建立了牢固关系。伊朗媒体高调声称,中国的举动有力地打击了美国政府制裁伊朗的政策,无论美国多么不安,中国强势进入中东和里海能源市场的格局已成为事实。
 11月6日至7日,中国外长李肇星在伊朗访问,期间分别与伊朗总统哈塔米和伊外长进行会谈,就伊朗核问题进行了深入地讨论,并宣布中国政府反对将伊核问题提交安理会讨论。期间伊朗政府高级官员高调表态说,希望中国成为伊朗最大石油及天然气出口国,伊朗愿意优先输出能源到中国。中国外长访问伊朗非同小可,宣布“反对将伊核问题提交安理会”意义重大。很大程度上石油是政治商品,伊朗石油更是敏感的政治商品,中伊签订的石油合作备忘录不仅仅涉及经济,伊方“希望中国成为最大客户”有着深刻的政治寓意。仅从伊朗自身角度衡量,中国的重要性已经越发凸现出来:中国将很快成为伊朗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伊朗外方承包工程的主力建设者,中国公司承接了包括地铁、道路、大坝、巨型油轮等价值上百亿美元项目。对中国而言,中伊合作的基础是,伊朗不仅是地区大国,在海湾和中亚地区具有重要影响,两国在阿富汗、中亚、中东等事务上具有共同或相近看法。
  
  一边是美国扬言攻打伊朗,一边是中国坚定地加大对伊朗投资,签下许多从石油天然气的开采、进口,到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宗商业合同,还签订只有在和平环境下才有意义的大规模旅游合同及民用飞机出售合同,等等。
  
  11月23日,伊朗核问题特使、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外交秘书穆萨维扬访华,向中方通报了伊朗方面最近和欧盟达成的有关协议,双方就伊核问题交换了意见。中方的立场是,鼓励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全面合作,履行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的有关决议,维持自愿暂停浓缩铀和后处理活动,支持伊欧盟谈判以达成长期解决方案。希望国际原子能机构在此基础上,对伊核问题进行客观公正的审议,早日在机构框架内妥善解决该问题。中方不赞成将伊核问题提交安理会。这位伊朗核问题特使在北京已表示,“伊朗不准备完全放弃核项目,将保留和平使用核能的权利”,即在伊朗再次重申“不准备完全放弃核项目”后,中国重申“不赞成将伊核问题提交安理会”。
  
  美国坚持把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以获得联合国制裁。中国不赞成将伊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不想看到联合国制裁。中方表态不赞成将伊核问题提交联合国意义重大,这表明北京已经正式站到了伊朗问题的最前线。
  
  以世界眼光看,中国、欧盟和美国在中东的博弈,代表着亚洲、欧洲、美洲三大势力的博弈,伊朗已经成了这场生死搏斗最为关键的一环。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论是当今强权国家美国、还是正在迅猛崛起的中国、或者是有心恢复历史辉煌的欧洲、甚至是有心重新成为超级大国的俄罗斯,都将在中东地区、特别是在伊朗,投下自己庞大的战略资源。
  
  伊朗现在是美国公开点名要打击的对象,中国却要在这里投进天量的1000亿美元,已经远远超出当初在伊拉克的上百亿的投资。美国借战争吞并了中俄法德等在伊拉克的利益,中国会坐视美国破坏中国在伊朗的国家利益吗?中国政府肯定在投资前作了风险评估,肯定做好了美国打击伊朗的最坏的打算。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关键时刻,中国毫不介意美国威胁要对伊朗动武的事实,反而突然和迅速增大了自己在伊朗的经济利益,这实际上就等于向方方面面公开地宣示:中国在伊朗享有不容置疑的重大的战略利益,中国不会像在美国攻打伊拉克时那样漠然旁观。
  
  须知冷战时期,不但有美苏对立,更有美苏中三足鼎立;不但有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还有中国这个第三世界领袖;不但有华约和北约两大集团,还有中国领导的亚非拉的中间势力。在那个英雄挺身而出、敢于大作大为的时代,以上论述较好的诠释了中国的政治影响力、综合国力、雄心壮志。冷战结束后,中国迎来不可多得的战略发展机遇期,体现在发展成果上便是国力持续增强、影响力迅速提升。在这个外交政策上奉行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的大时代,我们应该对中国在国际事务上的重要影响有所认同,应该对中国式低调务实和西方式张扬有充分理解。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耗国。中国将成为伊朗的最大贸易伙伴,伊朗成为中国的重要石油进口源,所以伊朗事关中国的核心利益,中东、伊朗(以及朝鲜、巴基斯坦、缅甸)都事关中国核心利益。
10
  
  2004年底,大陆酝酿推出《反分裂国家法》,引发美国政坛的激烈反弹。(切尼离开北京约1个月后,中共中央台办和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表“5•17”声明。《反分裂国家法》继承了“5•17”声明的相关精神并在其基础上制定。)当时背静是,美国的中东战略陷入困境,在伊拉克大选选举结果行将公布的关键点上,美国全力调动资源以期实现伊拉克选举之既定目标。就中美之间来说,中国势力已经扩展到中东,并能够深刻影响伊拉克局势,这时美国企图用制造台海紧张,来换取中国在中东方向做出让步。在美国幕后遥控下,台湾政客大玩“泛蓝”和“泛绿”游戏,而在北京的眼里,“泛蓝”和“泛绿”没有实质性区别。
  
  不得不承认,相对于美国短暂的历史来说,其对台湾事务的干涉不可不谓“源远流长”。其在台湾的潜伏势力也不可不谓“根基深厚”,其对台湾政局的操控也不可谓不“游刃有余”。台湾政坛上乱哄哄的“恶作剧”,多由华盛顿幕后导演,台北台上演戏,北京台下看戏。
  
  2005年1月4日,为了响应美方的关切、以及磋商相关问题,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陈云林访问华盛顿,就制定中的《反分裂国家法》部分内容与白宫高层进行沟通,按照美方的说法是“期待陈云林能对反分裂法的内容有更多的说明,以作为美国台海政策的参考”。5日,美国国防部证实,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4号与台湾达成协议,将向台湾出售近450枚、总值约5000万美元的“地狱火”空对地导弹。该公司在声明中说,“地狱火”导弹是先进的空对地导弹,可以配备在攻击型直升机上,可以精确打击陆地上的目标,以及有效袭击舰船,轻型装甲车,及城市建筑等。同日,美国以向伊朗导弹计划提供帮助为由,宣布制裁中国航空进出口公司、中国长城工业公司等八家中国公司。
  
  可知,中方没有理会美方的讹诈,美方用对台军售予以报复。中国没有兴趣把属于内政的台湾问题和美国的中东利益作交换,实质上更是拿自己的台湾问题与自己的中东利益作交换。为什么既要在台湾问题上看美国脸色,又要为美国牺牲自己的中东利益?美国人做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意淫大梦。中国已经将很多精力和资源投入中东方向,(中国已经介入两伊问题和巴以问题之中东三大问题,国务委员唐家璇刚刚结束对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访问,他在会见巴以领导人时提出中方对中东问题的四点主张),决不会拿让自己的台湾和中东利益相互抵消。在这个时候,北京除了重申坚决反对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的立场,必然会更加坚定的按计划启动“反分裂国家法”进程,为台独分子和某些国际势力划定红线,一旦红线被触碰必然依法诉诸武力。
  
  
  2月9日(中国大年初一),日本宣布将钓鱼岛上的灯塔“收归国有”,接管了右翼分子在钓鱼岛上建造的灯塔,显然这没有美国幕后支持是不可能的。(美国打出日本牌,或者说日本伺机而动。)
  
  2月10日,朝鲜宣布无限期中止参加六方会谈,并正式宣布自己已经拥有了核武器!朝鲜外务省发表声明称,由于美国继续对朝鲜采取敌视政策,谋求在朝鲜实现“政权更迭”,朝鲜无限期中止参加六方会谈;外务省声明还宣布,朝鲜已经拥有核武器,其目的完全是为了自卫。以前朝鲜曾经透露已经拥有核武器,但这次是官方正式承认拥有核武器,这就澄清了外界所有的疑虑与猜测,接下来恐怕就该进行地下核试验了。(中国静观以朝核牌,或者说朝鲜瞅准时机、伺机而动。)
  
  在钓鱼岛、朝核事件中,美国和中国完全置身事外么?通过前文论述我们应该知道,朝核问题是美国威胁的产物,在逻辑上完全是朝鲜和美国之间的事儿,制造和解答朝核问题的钥匙都在美国人手中,用中国话说叫解铃(威胁)还须系铃(威胁)人。
  
  2月19日,美日在华盛顿举行由两国外交部长与国防部长参加的安全磋商会议,会后发表了《共同声明》,两国首次宣称“鼓励通过对话方式和平解决台湾海峡相关问题”的主张,首次将所谓的“维护台湾海峡安全”列为其“共同战略目标”之一,是对涉及中国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的台湾问题的公开和粗暴的干涉。
  
  3月14日,《反分裂国家法》在全国人大会议上通过,即日生效。以前每逢台海有事,美国必拿《与台湾关系法》说事,现在《反分裂国家法》出台后,美国的《与台湾关系法》可以报废了,可以形容为,中国《反分裂国家法》阉割美国的《与台湾关系法》,以及挤掉日美军事同盟在台湾问题上兴风作浪的空间,如果美国、日本敢于触碰红线就意味着中美、中日战争。
 3月20日,赖斯抵达首都国际机场,开始她履职国务卿以来的首次中国之行,她将与中方进行美国所称的战略对话,双方将谈到台湾问题、朝核问题等等。这次访问的结果是可以预计的。当她飞返美国期间,中国驻美使馆介绍会谈详情,突出了“不成功”、“失败”的关键词。两天后,美国驻台官员马上与陈水扁会面,调整台独的烈度和具体操作事项,即要求陈水扁抗议大陆通过《反分裂国家法》时谨慎行事,只带领人们上街游行、自己不做演讲。
  
  3月22日,朝鲜总理朴凤柱访华,开始为期六天的中国之行。期间,双方就朝鲜半岛核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中方向其通报了最近中国同有关国家,包括美国在朝鲜核问题上进行磋商的情况以及各方的观点。前脚走后脚来,就像2004年切尼访华失败后,仅隔48小时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访华那样,这次赖斯访华同样失意而归,24小时内朝鲜总理朴凤柱就风尘仆仆的赶来了。记得赖斯刚到北京时,美国政府安排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尔斯表达强硬态度:“如果有必要,美军有能力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境内采取军事行动的同时对付朝鲜。”但战争不是你打得过就敢打,美国打得过朝鲜有什么意义呢?在北京逗留两天后,赖斯临离开时扔出了大实话,她说“我们无意诉诸武力”。朝鲜不是伊拉克,不仅靠近中俄两国,还得到中国的公开庇护,决不可能沦为“伊拉克第二”。由于中国的保护,朝鲜在军事上受到的威胁不大,所以它未必把安全问题压在心头,就向2004年金正日访华那样,朴凤柱称此次来访重点是经济,要去上海、沈阳学习中国的经济改革经验。
  
  4月21日,朝鲜劳动党中央机关报《劳动新闻》发表评论说,朝鲜拥有核武器是为了应对美国日益加重的先发制人的核打击威胁,只有美国以实际行动放弃敌视政策,显示出愿与朝鲜和平共存的诚意,朝核问题才能得到解决,要实现朝鲜半岛的无核化,美国就必须撤走其部署在韩国及周边地区的所有核武器,彻底消除核威胁。文章明言,必须根除韩国走核武道路的可能性,同时暗示必须根除日本走核武道路的可能性。在我们看来,重点显然落在后者身上:与其说要求必须根除韩国走核武道路的可能性,不如说要求必须根除日本走核武道路的可能性。虽然没有点日本的名,但这样警告意味才更浓!
  
  前文我们讨论过,美国抛出胡萝卜,诱惑日本跟定自己,让日本介入台湾事务,从而与中国走向对立。美国抛出的胡萝卜,就是让日本“正常化”,重新大规模武装起来,甚至不排除让其核武化。日本想绑定美国实现“正常化”,通过重新大规模武装、建立世界军事强国,更想通过跨入核门槛、直接迈入大国行列。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日本故意恶化与中俄朝关系,有意向中俄核大国、甚至朝鲜准核国家发起冲撞,对内制造悲情、激发日本社会的核诉求,对外也制造悲情、伸手向美国索要核通行证。而朝鲜党报的评论的意旨也很简单,那就是废掉美国手中的核萝卜,打掉日本的核幻想。你日本不是有核诉求吗?你美国不是有核萝卜吗?我该有的已经有了,轮到你们的表演了,该伸张诉求的伸张诉求,该兑换承诺的兑换承诺!
  
  仅从东亚范围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1、美国不可能不理会朝核试验:一只南美洲的蝴蝶拍拍翅膀,都可能使北美洲出现比狂风还厉害的龙卷风,朝鲜半岛的政治和军事“核冲击波”,会冲击日美军事同盟。2、美国不敢给予日本核保护伞:日本与中俄朝经常有矛盾纠纷,为避免核大国间发生核对峙,所以不敢给予日本核保护伞。3、美国更不会放任日本核武装:核武化的日本必然追求独立,美国军事力量将不得不离开日本,美国的东亚战略、全球战略将迅速破产。
  
  对此,美国心知肚明,所以希望息事宁人,这离不开中国的配合,据说中国能影响朝鲜嘛,所以美国不得不向中国示好,在中国最关切的台海问题上做出行动。4月26日,中国国民党连战率中国国民党访问团赴抵达大陆,这是继1945年国共两党重庆谈判之后,两党最高领导人相隔60年的再次历史性会晤。据悉,台湾陆委会已警告连战不能与大陆签署任何涉及两岸的文件,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处长包道格在连战访问大陆前,在与连战会面时表达了美国不希望改变台海现状的立场。连战大陆之行未敢越雷池半步,最大亮点是承认自己为炎黄子孙,访问的主要内容除了抒情仍是抒情,纯粹的余光中乡愁式的抒情。
  
  6月3日,朝鲜中央通讯社发表评论说,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不仅是朝鲜放弃核武器,而应该是从消除美国的核威胁做起。评论针对美国等国频频散布“朝鲜弃核即朝鲜半岛无核化”等论调,明确否定“朝鲜放弃核武器等于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的论调,因为“这是对朝鲜半岛无核化本质的歪曲”。评论说,当年朝鲜响应朝鲜半岛无核化倡议,但美国把核武器运入韩国,导致半岛无核化进程瘫痪,现在美国把先发制人的核攻击作为可行政策,使得朝鲜不得不拥有核武器以求自卫,从而直接导致了朝鲜半岛的核对抗。评论强调,朝鲜半岛无核化的焦点应该首先放在消除美国的核威胁上,以及在朝鲜与有关国家之间建立信任关系。
  
  通过上面的阐述,我们应该认识到这点:朝鲜问题是个国际问题,但首先是朝鲜与美国之间的问题,因为它冲击美国主导的东北亚旧格局,其次才是朝鲜与邻国和国际社会之间的问题,并且这些国家未必不愿意改变东北亚旧格局,那种朝鲜拥核必然危害中国国家安全、进而论证中国陷入核包围圈的说法值得商榷。中国周边国家有核武器不是好事,但如果某些国家因为没有核武而被美国吃掉绝对是坏事。拥有核武器的以色列未必能威胁到美国,拥有核武器的朝鲜未必能威胁到中国;既然美国能与拥有核武器的以色列搞好关系,当然中国也能够与拥有核武器的朝鲜搞好关系。
  
  是否发展核武器是朝鲜自己的事,是否允许朝鲜发展核武器是外界的事,能不能阻挡住朝鲜发展核武器又是另外的事,如果不能给朝鲜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哪个国家有资格让备受美韩威胁的朝鲜弃核?我们只能在规劝的基础上,在适当程度上说服、静观、利用。中国借朝核问题弹压美国操控的台独问题,借朝核问题阻止美日干涉台海事务、冲击美日军事同盟,冲击现存的、美国受益最大、且为美国全球战略重要支撑的东亚旧秩序。
11
  
  6月4日,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千里迢迢跑到新加坡,参加在这个城市国家举行的第四届亚洲安全大会。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亚洲安全大会开幕讲话中说,跟中国冲突的策略会惹起敌意,却不会有效地阻挡住中国的增长,而围堵中国的任何尝试,在亚洲地区很少人会接受。这是新加坡的经验教训之谈,拉姆斯菲尔德接受了提醒,他在大会发言中说,“中国的崛起是这个时代重要的新现实,该地区的国家无疑喜欢拥抱这个现实”,各国应该在政治和经济上加强与中国的合作。然而,拉姆斯菲尔德来者不善,仅这句话就让大家听得麻溜溜的:关于过去的1年是承诺兑现的日子,“因为阿富汗、伊拉克、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黎巴嫩和其他地方的人民已经通过投票争取到自由”。拉姆斯菲尔德善者不来,他为散布“中国威胁论”而来,目的是说服亚洲国家配合美国遏制中国。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拿日本和印度说事,“日本是民主的楷模”,“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他不十分清楚中国要走怎样的路,不理解“中国为何持续扩大军事部署”。
  
  美国在亚洲只可能散布“中国军事威胁论”,而不可能散布“中国经济威胁论”,因为事实在那儿摆着,美国掀起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掠夺了东亚国家的经济财富,而中国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带头抵御了亚洲金融风暴。现在中国正以自身的庞然崛起,带动东亚地区走向繁荣,给东亚国家带来发展机遇。是中国的崛起带动亚洲的崛起,亚洲的崛起建立在中国崛起基础之上。(美国是掠夺经济体,它肆意吞噬别国的财富,世界应该宣扬“美国经济威胁论”,若干年后的美国金融危机再次证明这是事实,并且美国发生金融危机前后亚洲没有发生类似97年的金融危机,这里面有很大的中国因素。)同理,美国在欧洲只可能散布“中国经济威胁论”,而不可能散布“中国军事威胁论”,因为中国不可能军事威胁欧洲、倒可能军事威胁美国,欧洲在军事上处处受制于美国、甚至受美国打压,而只有(借外力)打破美国穹顶,欧洲才可能争取到广阔的升腾空间,它们恨不得增强“中国军事威胁”、借此对冲“美国军事威胁”,所以欧盟核心国法国、德国才希望解除对华军售禁令。
  
  现在的问题是,拉姆斯菲尔德敢于直言“中国威胁论”吗?他仅仅是平静的暗示“中国威胁论”,但没有胆量公开鼓吹“中国威胁论”,更不敢把中国正式定性为威胁。如果美国正式抛出“中国威胁论”,将会导致中美两国走向公开对立,处于全球战略困境的美国承受不起,极其脆弱的美国经济绝对承受不起,因为中国可以不与美国发生战争,但可以立即着手在经济上进行反击,在危险水平上运行的美国金融体系,就不会拖到两年后才迎来金融危机了。
  
  明明是为兜售准“中国军事威胁论”而来,拉氏在演讲最后忽然来了一句:“目前朝核问题是美国最大的威胁!”原来,当拉氏在新加坡参加亚洲安全大会期间,朝鲜外务省副相金桂冠主动邀约美国记者采访,当被问及“朝鲜是否拥有核武器”时,金桂冠回答“是”;而对于拥有几枚核武器的提问,他表示“有足够的核武器来应付美国的攻击”。当被问及“具体有多少枚核武器”时,他回答“具体数字秘密”;当被问及“是否正在制造更多的核炸弹”时,他回答“是”。同时,朝鲜驻联合国大使朴吉渊向美国朝核问题谈判特使明确指出,美国应该承认朝鲜是“核国家”,并且应该给予朝鲜“核国家”的待遇。此前,朝鲜外务省发言人于2月10日发表声明称“朝鲜已经拥有核武器”,但并未提出这样的要求,现在朝鲜怕人不知道,所以要追求正式的名分。何止中国“威胁”美国,连被美国威胁的朝鲜,都能对美国发出威慑信息,美国又能奈何得了朝鲜?何不向全球推销“朝鲜军事威胁论”,让这个血色浪漫的世界多些贻笑大方!
  
  美国在中国家门口宣扬准“中国军事威胁论”不得人心,亚洲国家可不想以卒子身份迈入新冷战时代。这次仅有日本和新加坡登台唱戏,作为亚洲仅有的两个为美国航空母舰提供军事基地的国家,日本和新加坡为美国对华政策提供了许多支持。在亚洲安全会议上,日防卫厅长官大野功统妄言“过去10年中国军费平均每年增加10%”,指责中国“在军事开支方面欠缺透明度”,要求中国“公开军费开支详情”。日本需要洗心革面,日美军事同盟要向中国透明,二战以来日美间的所有历史遗留和条约,都应该向中国等亚洲国家保持透明。新加坡前总理、内阁资政李光耀指出,中国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卷入战争,耐心追求成长。他说,上次中国因为战争倒退,就倒退了150到200年,而现在中国还需要50到100年去赶上全球,包括科技能力、尖端科技。新加坡应该谨言慎行,避免重犯非典期间的低级错误。按照李光耀的逻辑,如果爆发中美战争,中国将会再次倒退相当长时间,因此中国要继续韬光养晦,保证不与美国发生战略对抗。然而美国将中国定位为战略对手,那么美中肯定就成为战略对手,否则两国间就非对称了。
  
  拉姆斯菲尔德在新加坡抛出的言论,旨在测试外界对“中国威胁论”的反应,并且很快接收到令其失望的测试结果,他澄清说之所以对中国进行言辞攻击,是为了给国防部撰写的《中国军力年度报告》提供舆情参考。在亚安会议召开期间,有消息称五角大楼将于近日公布《中国军力年度报告》,该报告将中国急速增强的军力列为“常态威胁”里最高警戒的层级,并首次将中国军力与恐怖主义并列,放在应警戒的对象中。白宫要求五角大楼修改报告中的部分言辞,以避免对于中国军力发展的描述过于负面。拉姆斯菲尔德离开新加坡时,命令下属再次修改原计划当天发表的报告。美国国务卿赖斯在佛罗里达州对媒体表示,美中关系已改善到过去以来最好的情况,美中在反恐战争、朝核问题、海地维合等各方面,也都密切合作。赖斯不过是抄袭前任国务卿鲍威尔的话,后者把“美中关系处于三十年来最好时期”当作口头禅,赖斯将其改造为“美中关系已改善到过去以来最好的情况”,让熟悉国际政治的人听起来很有腻歪的感觉。面对美国五角大楼的大棒、美国国务院的胡萝卜,中国早已经宠辱不惊了,随便你嘴上怎么得瑟,咱们该怎么来还怎么来。
  
  中国需要在军事层面上亮剑,展示在战略层面的威慑实力!
  在拉姆斯菲尔德抛出“中国在全国各地部署导弹,不是只瞄准太平洋地区,而是瞄准世界许多地方”的蛊惑言论后,中国立刻安排打出一枚射程为8600至12000公里的、可覆盖北美全境的“巨浪2”导弹,据说是以中国新下水的“094”战略核潜艇为载体发射的。海外媒体报道,中国于6月16日在青岛港外海成功发射一枚“巨浪2”型潜射弹道导弹,导弹击中了几千公里外的、位于新疆内陆沙漠中的目标。众所周知,在导弹研制过程中,通常要进行数次导弹“技术性”试射,如果此次发射是为获得相关参数而进行的,则标志着中国在战略核打击力量方面有了很大进展。如果这是在成熟技术下,为向外界展示力量而进行的“政治性”发射,则是展示中国有能力威慑某方、而不只被某方威慑的实力,这种货真价实的“中国威胁”是对某方拿“中国威胁论”来威胁中国的最好反击。实际上,以中国的技术实力,水下发射导弹早已不足以炫耀,30年前中国的“092”战略核潜艇就已经携带着“巨浪1”遨游汪洋了。综合多方面的消息,“094”战略核潜艇可搭载16至20枚潜射战略导弹,每枚潜射战略导弹可携带6至8枚分导式重返大气层弹头,这意味着该艇有能力向全球任何地方发射100枚以上的核弹头。这次洲际导弹发射展示了肌肉,把中国战略核潜艇的打击能力公诸于世。
  
  美国国家空中情报中心监测到此次发射,该中心承认中国潜艇能在中国海岸附近,对准美国的目标发射。然而实际上,就像美国核潜艇何止仅能在美国海岸附近,还能携带400多战斧导弹跑到黄海那样,中国潜艇何止仅能在中国海岸附近游弋,完全可以潜伏在北大西洋海域充当发射阵地。冷战期间,美苏发起军备竞赛,苏联的核武器足以毁灭地球100次,但英国前国防大臣皮姆在战略上蔑视之,他说,即使英国只有一艘“北极星”战略核潜艇可供适用,就足以给苏联造成不能承受的破坏。即便英国狭小国土上的军事设施已被苏联的核武器所摧毁,数量有限的陆基核导弹被苏联有效拦截,但只要还剩一艘“北极星”战略核潜艇,那么英国就能凭借其核报复能力,足以让苏联承受“无法承受的核打击”。战略核潜艇是“潜伏流动的导弹基地”,它可以带着数十枚、逾百枚核弹头,在长达数月的时间内隐蔽在大洋深处,由于良好的隐蔽性、超强的生存能力,战略核潜艇可以承担战略威慑的重任,对英法等地理纵深有限的核俱乐部成员来说,战略核潜艇可以充当国家战略打击力量的最核心角色,成为海陆空“三位一体”核力量中最具威慑力的部分。
  
  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当美国鼓噪“中国威胁论”的时候,美国却热衷贬低中国的核打击力量,形式上很有自拆“中国威胁论”墙角的嫌疑,比如美国媒体经常描绘道,中国仅有40枚洲际运载导弹,不超过400个核弹头,其中约有100个弹头可以打击美国本土,而美国的核武库有数百枚导弹,核弹头有数千枚之多,所以中美有很大差距。再比如,美国情报局的报告猜测说,“也许中国已制造了另外50枚导弹,但尚未决定作为实战部署的导弹还是作为空间发射飞行器使用。”或者,“中国有约20枚可达美国的洲际导弹,到2015年还可增加数十枚,包括二三十枚机动导弹。”或者,“中国目前拥有约400枚核弹头,其中200枚处于实战部署状态,30枚洲际导弹可以打击美国本土。”实际上这不过是“中国威胁论”的两面而已:1、中国军力发展迅速,对许多近邻国家构成威胁、给美国全球利益带来挑战;2、虽然中国军力发展很快,但和我美国军事实力差远了!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美国人不仅有理论认知,还能将其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比如落实到“中国威胁论”话题上,战术上大大鼓噪“中国威胁”,战略上大大贬低“中国威胁”,既突出中国的军事扩展,又重申自己的优势地位。我们在反击时容易陷入这样的误区,即坚决否认对方在战术层面的“夸大”,而同时默认对方在战略层面的“贬低”。我们亟需宣扬战略层面的威慑力,荡清外界的质疑、猜测、迷思。
  
  对于真正的威胁,应了“报喜不报忧”那句话,因为这“长他人威风,灭自己锐气”,不论是“中国威胁美国”,还是“美国威胁中国”,大家都习惯于幕后运作,特别是自诩天下无敌的美国,最热衷在全世界面前扮老虎,岂能主动戳穿自己纸老虎的面具。于是就有了奇怪的一幕:准“中国威胁论”的鼓噪者、传教者,却刻意忽略真正的“中国威胁”,倒是忙着淡化“中国威胁”,或者贬低这种威胁,或者顾左右而言他。
  
  在西方军事界眼里,中国的“东风31”洲际导弹是目前中国威力最强、配套生产技术最复杂的的导弹,美国根据“中国只保留最低限度的核威慑力量”的说法,去定向估算中国的核武库规模,在中国装备东风31型车载洲际导弹之前,美国专家认为中国洲际导弹无法机动发射,所以通过用卫星观测固定的发射阵地,就能得出“相当精确”的结论。在中国装备东风31型车载洲际导弹之后,美国提出创造性的“中国最大生产能力”,给出若干年内“中国最大生产能力”为100枚核弹的数字。美国有5000多枚核弹头,凭什么中国不到其1/10,一个数量级才是硬道理!一个数量级才符合常理!一个数量级才符合常识!
 12
  
  2005年6月29日,美国空军参谋长候选人迈克•摩斯利,在参议院三军委员会的任命批准听证会上称,五角大楼正在苦思如何以合适比例结构,进行配备轰炸机和其它战机,以在必要时同中国作战。在伊拉克战场受挫,大国幕后角力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小布什选定新空军参谋应对新形势。摩斯利曾经指挥“自由伊拉克”行动空袭任务,把弱小的伊拉克送入惨绝人寰的人间地狱,现在他对“远程打击中国”计划表现出深度痴迷,其不怕大风扇的舌头公然打起了中国的主意,他面对众多国会议员侃侃而谈,大谈需要有多少人和无人战斗机、导弹,才能消灭中国内陆的战地指挥所、雷达设施、地对空导弹发射场、飞机场和军事指挥部等目标。
  
  赤裸裸的讹诈,嗜血的空军参谋长、五角大楼、国会议事厅。联系到2001版美国《核态势评估报告》,人们越发感受到美国的疯狂和着魔了,该报告经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亲自签署,报告大幅降低美国发动核攻击的门槛,理论上可以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核武器,从而摆出“我是核流氓我怕谁”的架势,报告特别提出在必要的情况下,美国应准备对至少7个国家,即俄罗斯、伊拉克、朝鲜、伊朗、利比亚、叙利亚和中国,采取核先发制人打击。
  
  美国公然搞讹诈、核讹诈,如果不予以坚决回击,等于默认美国的讹诈、核讹诈,无异于向世人释放错误的战略信号。
  
  7月14日,中国国防大学防务学院院长、解放军少将朱成虎,在由香港明天更好基金会组织、由中国外交部主办的官式简报会上,对参访北京的外国驻香港记者团表示,如果中美两国因台湾问题发生军事冲突,“中国别无选择,只能动用核武”,他警告说,美国西岸100多个或200多个、甚至更多城市,可能因此被摧毁。在这项简报会上,朱成虎首先声明说,这只是他个人的看法,并不代表官方立场。接下来有记者提问:如果美国介入台海战争,中国将如何反应?朱成虎以流利英语回答:“如果美国有心干预,我们也有决心做出反应,如果美国用飞弹和制导武器攻击中国领土,我想我们只能用核子武器来反击。所谓中国领土,包含中国解放军所属战舰及战机。”“中国人已做好西安以东城市全数遭到摧毁的准备。当然,美国也必须做好准备,美国西岸100多个或200多个、甚至更多城市,可能因此被摧毁。”
  
  《纽约时报》、《金融时报》等媒体予以简短报道,震惊美国政坛。记者引述美国议员的话说,该说法和中国之前的说法不同,自从1964年拥有核武器以来,中国承诺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当日,有美国议员发表措辞强烈的声明,要求中国道歉。
  
  --------------------
  凤凰卫视7月16日消息据中国时报报道,中国国防大学防务学院院长、解放军少将朱成虎,近日在一场由中国外交部主办的官式简报会中,对参访北京的香港驻点外籍记者表示,如果中美两国因台湾问题发生军事冲突,「中国别无选择,只能动用核武。」他并警告说,美国西岸一百多个或二百多个、甚至更多城市,可能因此被摧毁。对此,美国众议员谭克多十四日发表措辞强烈的声明要求中国道歉,
  
  在这项简报会上,记者的提问是:如果美国介入台海战争,中国将如何反应?朱成虎以流利英语回答:「如果美国将飞弹和制导武器攻击中国领土,我想我们只能用核子武器来反击。」在场记者说,朱成虎当时还明确表示,「所谓中国领土,包含中国解放军所属战舰及战机。」
  
  这是目前为止,中国对美国发出的最明确核武威胁,但朱成虎说,这是他的个人意见。此前,中国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熊光楷在一九九五年曾私下威胁以核武攻击美国洛杉矶,引起美国政界哗然。
  
  根据《金融时报》、《亚洲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媒体报道,朱成虎还表示:「如果美国有心干预」,「我们也有决心做出反应,中国人已做好西安以东城市全数遭到摧毁的准备」,「当然,美国也必须做好准备,美国西岸一百多个或二百多个、甚至更多的城市可能被中国毁」。
  
  中国官方媒体封锁了这段话。这条激起海外媒体很大反响的新闻,中国的平面媒体和电子媒体,没有一家刊登。
  然而这条消息还是引起极大反响。
  如果非要道歉的话,摩斯利得先向中国道歉,但估计轮到他就到猴年马月了,美国各大传媒机构负责人、华府智囊,及历届军方领导、国会议员、总统,估计要排数百米的长队,对中国实施过核讹诈的杜鲁门、艾森豪威尔们,要做好被鞭尸的心理准备。美国是盛产麦克阿瑟的国度,战争狂人们以任内没发动过战争为耻,所以重新上台的拉姆斯菲尔德摩拳擦掌、大打出手。如果美国人说核讹诈,我们绝对不会惊诧,听过不下数十次了。中国军方人士放出狠话,外界是可以感到惊诧的。
  
  在美国2002年版《核态势评估报告》中,明确阐述美国军方可能会使用核武器的三种情况:敌方能够阻止常规武器进攻、敌方使用了核武器和生化武器、军事局势发生不利于美国的剧变。该报告还列举了美国可能动用核武器的情势和潜在地区,譬如例如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爆发全面冲突,;东亚地区爆发战争,等等。在此报告之外,美国还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使用核武器,五角大楼制定有“紧急情况下”使用核武器的计划,这等于说美国在任何情况下都可能使用核武器,想啥时扔核蛋蛋就啥时扔、爱往哪儿扔就往哪儿扔。美国真的变成了核流氓。(《纽约时报》发表题为“美国是个核流氓”的社论,批评小布什政府治理下的美国被流氓附体。)
  
  我是流氓我怕谁,人人都害怕流氓。设想这样的场景:台海战争爆发,美国军事干预,解放军击沉赶来干涉的美国航空母舰,美国面临仅依靠常规军力无法取胜的局面,而解放军以破竹之势决定了战场的输赢结果,那么按照2002年版《核态势评估报告》,美国就能启动核武器系统对中国进行核打击。流氓有颗伪诈的心,为什么美国如此无法无天?其精髓在于“吹牛不用上税”!美国扬言“协防台湾”和撂下“攻击三峡大坝”的狠话,动动嘴皮子就能为台独分子和日本右翼势力打气、灌药。这种情况下,我们管不住美国招摇撞骗的大嘴巴,也管不住台湾、日本等被蛊惑的残脑,唯有义无反顾的告诉美国人民真相,告诉他们美国与中国发生军事冲突意味着什么。
  
  中国是核国家,但到底是核大国还是核小国?以前,基于“不首行使用核武器”和“不称霸”的原则,中国官方不断声明“中国只保留最低限度的核威慑力量”。我们热爱和平,容易走入示弱的误区,虽然我们自己不认为示弱,但在许多国家看来就是示弱,比如“中国只保留最低限度的核威慑力量”。但美国喜欢拿核打击力量说事儿,别有用心的把中国“最低限度的核威慑力量”与自己庞大的核武库联系起来,处心积虑的向世界宣扬自己对中国的“绝对的”核优势。
  
  现在应该对“只保留最低限度的核威慑力量”进行澄清了,这是为了防止某些国家拿它做文章、钻漏洞。什么是“维持最低限度核力量”?可能中国的核武库规模远远比不上美国、俄罗斯,但中国“毁灭地球1次”与美国、俄罗斯“毁灭地球N次”的效果相似,中国有绝对能力把对手送入万劫不复的毁灭境地!
  
  在中国抡起大棒的情况下,美国这只钢铁老虎,实际上也是纸老虎!
  在虎狼环顾的野性家园里,生性温良谦恭的大熊猫,不过刚掀开门帘露露大脸。
 纽约时报:对于美国入侵,中国将军威胁使用核武器
  
  
  ×××××××××××××××××××××××××××××××××××××××
  
  BEIJING, Friday, July 15 - China should use nuclear weapons against the United States if the American military intervenes in any conflict over Taiwan, a senior Chinese military official said Thursday.
  
  北京,星期5,7月15日--一位中国高级军官在星期四表示,中国应该使用核武器应对美军干涉台海冲突
  
  
  "If the Americans draw their missiles and position-guided ammunition on to the target zone on China\'s territory, I think we will have to respond with nuclear weapons," the official, Maj. Gen. Zhu Chenghu, said at an official briefing.
  
  少将军官朱Chenghu(很少看这些,不知是不是这样翻译)在官方简报上表示:“如果美国要在中国领土上(台湾吧)布置他的导弹和精确制导武器,我认为我们将被迫用核武器来应对”
  
  General Zhu, considered a hawk, stressed that his comments reflected his personal views and not official policy. Beijing has long insisted that it will not initiate the use of nuclear weapons in any conflict.
  
  被认为是中国鹰派的朱将军同时重申,这是他的个人观点,并不代表官方政策。长期以来,北京一直坚持不在任何冲突中首先使用核武器。
  
  But in extensive comments to a visiting delegation of correspondents based in Hong Kong, General Zhu said he believed that the Chinese government was under internal pressure to change its "no first use" policy and to make clear that it would employ the most powerful weapons at its disposal to defend its claim over Taiwan.
  
  但对一个来自香港访问团的记者时,朱将军表示,中国政府在改变其“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时面临着国际压力,同时政府在处理台湾问题上,明确表示将最强力的武器。
  
  "War logic" dictates that a weaker power needs to use maximum efforts to defeat a stronger rival, he said, speaking in fluent English. "We have no capability to fight a conventional war against the United States," General Zhu said. "We can\'t win this kind of war."
  
  “战争逻辑”证明了弱势一方的政权应(必须?)尽其最大的努力来对抗强权。朱用流利的英语说,“我们没有实力去跟美国打一场常规战争,我们不会在这类战争上取胜”
  
  Whether or not the comments signal a shift in Chinese policy, they come at a sensitive time in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这个言论是否意味着中国政策的一个改变,中美两国关系将进入紧张状态。
  
  The Pentagon is preparing the release of a long-delayed report on the Chinese military that some experts say will warn that China could emerge as a strategic rival to the United States. National security concerns have also been a major issue in the $18.5 billion bid by Cnooc Ltd., a major Chinese oil and gas company, to purchase the Unocal Corporation, the American energy concern.
  
  五角大楼正准备发表延误已久的中国军力报告,一些专家警告中国显现成为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国家安全委员会也已对中海油以185亿美元收购涉及美国能源利益的优尼科公司发表评论
  
  China has had atomic bombs since 1964 and currently has a small arsenal of land- and sea-based nuclear-tipped missiles that can reach the United States, according to most Western intelligence estimates. Some Pentagon officials have argued that China has been expanding the size and sophistication of its nuclear bombs and delivery systems, while others argue that Beijing has done little more than maintain a minimal but credible deterrent against a nuclear attack.
  
  根据多数西方智囊评估,中国早在从1964年拥有原子弹起至今,都维持着少量能到达美国的陆基和海基核导弹。五角大楼的两派官员们曾维持争吵,一派认为北京过去一直在扩充其核武库并对其核运承系统使用模糊政策;另一派则认为北京仅维持着能确保其有效核报复的最小核武库。
  
  Beijing has said repeatedly that it would use military force to prevent Taiwan from becoming a formally independent country. President Bush has made clear that the United States would defend Taiwan.
  
  北京曾一再重申,将使用武力以防止台湾独立。同时,布什总统也明确美国将保卫台湾。
  
  Many military analysts have assumed that any battle over Taiwan would be localized, with both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aking care to ensure that it would not expand into a general war between the two powers.
  
  许多军事分析家猜测,中美两国政府都会确保任何关于台湾的地区冲突不上升为两国间的全面战争。
  
  But the comments by General Zhu suggest that at least some elements of the military are prepared to widen the conflict, perhaps to persuade the United States that it could no more successfully fight a limited war against China than it could against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但朱将军言论暗示基层部队要时刻准备应对冲突扩大化,并试图让美国相信,比起以前的苏联来,跟中国打一场局部战争,没国将毫无胜算可言。
  
  "If the Americans are determined to interfere, then we will be determined to respond," he said. "We Chinese will prepare ourselve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all the cities east of Xian. Of course the Americans will have to be prepared that hundreds of cities will be destroyed by the Chinese."
  
  “如果美国决定干涉,我们会坚决应对”朱表示“我们中国将做好西安以东的全部城市被毁的心理准备,当然,你们美国也应预备好上百个城市让我们中国摧毁。”
  
  General Zhu\'s threat is not the first of its kind from a senior Chinese military official. In 1995, Xiong Guangkai, who is now the deputy chief of the general staff of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told Chas W. Freeman, a former Pentagon official, that China would consider using nuclear weapons in a Taiwan conflict. Mr. Freeman quoted Mr. Xiong as saying that Americans should worry more about Los Angeles than Taipei.
  
  前五角大楼官员Chas W.Freeman说,象朱将军这样的威胁言论,并非第一次来自中国军方高层。在1995年,Xiong Guangkai,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的主要领导,就告诉美国,中国将考虑使用核武器以应对台湾地区冲突。Chas W.Freeman先生应用Xiong的话说,美国应更多地担心洛杉基,而不是台湾。
  
  Foreign Ministry officials did not immediately respond to requests for comment about General Zhu\'s remarks.
  
  外交部(美国)并立即就朱的言论作出回应。
  
  General Zhu said he had recently expressed his views to former American officials, including Mr. Freeman and Adm. Dennis C. Blair, the former commander in chief of the United States Pacific Command.
  
  朱将军说,他最近已经向包括前美国官员Mr. Freeman和前美国太平地区司令Adm. Dennis C. Blair在内的人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2005。7月1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签署《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声明中有“世界各国应携手努力,有效应对共同威胁和挑战,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等内容。
  
  “和谐世界”理念第一次被确认为国与国之间的共识,标志着这一全新理念逐渐进入国际社会的视野)。这是自1997年中俄发表关于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联合声明之后,又一次就如何建立国际新秩序表明共同立场,它展现了中俄两国作为世界大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国际公正、安全、稳定、发展与繁荣所肩负的责任。
  
  亚欧大陆是世界力量的中心,亚欧大陆是全球面积最大的大陆和地缘政治中轴,当前世界很大程度上是亚欧大陆外加孤悬于外的美国而已。二战后美国力量大规模介入亚欧大陆,形成美苏对峙以及中美苏三足鼎立的局面,苏联解体后美国在亚欧大陆反客为主,这是历史上破天荒出现这种现象。中美关系的缓和促进了苏联的解体,中俄联手同样有力量解构美国霸权,将为非作歹的美国从亚欧大陆赶出去。
  
  7月4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会后发表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宣言》。宣言明确提出“打击资助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的活动”,正式提出“本组织愿积极参与在阿富汗周边构筑反毒带”(防止美英贩毒势力向中亚进行毒扩散),并鉴于阿富汗反恐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已经基本结束,提出“反恐联盟有关各方有必要确定临时使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上述基础设施及在这些国家驻军的最后期限”。此前中国不愿意主动出手,但鉴于美国高调抛出准“中国威胁论”、白宫高官和喉舌媒体从政治经经军事各个方面加以鼓噪,我们在办好自己的事儿的同时、不得不以上合组织的名义予以迎头痛击,具体着力点是要求美军从中亚撤出、对美军在阿富汗处境发出预警。
  
  亚欧大陆是亚欧大陆人的家园,亚欧大陆的内部事务应该由亚欧大陆诸国解决,我们不接受美国主导亚欧大陆的任何重大事务,也不接受美国人在亚欧大陆上推进的反恐、反伊、反朝行动,更不接受美国人对亚欧大陆的恐怖主义、伊核问题、朝核问题的定性。这次峰会决定给予巴基斯坦、伊朗、印度观察员地位,向外界明确无误的释放了信号。上海合作组织吸收伊朗、巴基斯坦、印度为观察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意味着该组织的影响已扩展到南亚和西亚地区,现已成功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打通连接中东的陆上通道,这个亚欧大陆上覆盖面积最大、包含人口最多的安全与经贸的开放性的组织,其影响力将会持续向全球战略重地扩张下去。美军占领下的阿富汗,已经处于上合组织成员国和观察国的包围之中,驻阿美军的命运和阿富汗的未来掌控该组织的手里。伊朗是事关中俄核心利益的特定战略目标,巴基斯坦是中俄力量进入阿富汗和伊朗的战略通道,现在上合组织接纳伊朗、巴基斯坦作为观察员国,是考虑到这两个国家正承受着巨大的战略压力,不排除在紧急情况下将其转化为正式成员国,为其提供来自世界第二、三大军事强国的联合保护。
  
  对上合组织体系内,伊朗和巴基斯坦是观察员国,未来可能转化为正式成员国,至于伊朗和美国间的问题、巴基斯坦和美国的关系,如伊朗是不是美国最大的敌人、巴基斯坦是不是美国的盟友,都是体制外的东西。我们可以遐想下列问题的答案:美国会打响对伊朗的战争么?美军能实现对巴基斯坦的越境反恐么?驻阿美军会重蹈苏联的覆辙么?阿富汗会被纳入上合的势力么?
  
  7月13日,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在平壤会见了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特别代表、国务委员唐家璇。唐家璇冒雨前往位于平壤市区的朝中友谊塔敬献花圈,表达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们的深切怀念。他还重申中国在朝核问题上的坚定立场:中方在半岛核问题上的立场很明确,即坚持实现半岛无核化目标、坚持维护半岛的持久和平与稳定、坚持对话和平解决的大方向。
  
  8月18日至25日,中俄举行“和平使命2005”联合军事演习。期间美国同时对中俄出牌,宣布将在罗马尼亚黑海海滨地区开设军事基地;美国防长拉姆斯菲尔德重申协防台湾,并称台湾为“主权国家”。1周前伊朗重新启封铀转化活动,铀转化是指将铀矿转化为六氟化铀气体,这个过程是铀浓缩活动的准备阶段,而浓缩铀既可用来发电,又可用来制造核武器。伊朗的这个动作是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授权和监督下进行的。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在联合国表示,安理会不是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合适场所,将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无助于该问题的解决,各方应该坚持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框架内解决伊朗核问题,欧盟和伊朗都没有放弃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的途径,相信双方能够通过外交努力找到和平解决问题的办法。
  
  9月15日,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中国对当前国际形势及重大国际问题的看法和立场,对加强联合国作用、推动联合国改革、促进国际发展合作等问题提出了具体主张。这也标志着中国正式向世界提出“和谐世界”的全球治理理念。
  
  同样是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现场,伊朗总统内贾德与土耳其总理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会谈时,称伊朗准备与其他伊斯兰国家分享用于和平目的的核技术,“(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从未寻求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考虑到伊斯兰国家的需求,我们准备将核计术秘诀转让给这些国家。”土尔其实行欧美民主制度,它充分整合了伊斯兰文明和西方政治文明,有着成为地区大国和伊斯兰世界领袖的政治报负。既然美国钻《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空子,向以色列分享核技术,那么伊朗也能钻《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空子,向土耳其分享核技术。按美国的审美标准,以色列是民主国家,土耳其何尝不是,以色列是美国盟友,土耳其何尝不是。同样是在联合国大厦,在不久前举行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大会上,美国自己不把条约的约束力当回事,却要求根据条约对别国采取行动,这是典型的“没有标准”的“双重标准”,它是故意来搅局的,导致会议无果而终。
  
  9月21日晚上,“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召开募款餐会,中美两国元首胡锦涛和小布什双双发出“贺词”,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希尔斯大使、中国驻美国大使周文重分别宣读“贺词”,然后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华盛顿对华政策的“主要负责人”佐利克隆重发表题为《中国何去何从》的演讲,该题目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拉姆斯菲尔德的著名观点:中国是处在战略十字路口的国家,也就是这个国家何去何从尚不明朗,但是其军事力量和经济实力却与日俱增。佐利克提炼的核心观点是,要中国做美国的利益攸关方,他在报告中写到:“面对国际上存在的打伊斯兰旗号的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分子、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贫困、疾病,美国或者与中国合作、或者与中国不和,哪样更有利于应付这些挑战不是不言自明吗?”在这个相互纠缠的现实世界里,中美本来就是利益攸关的双方,但追求单极世界的美国和追求多极世界的中国,发动全球战争的美国和倡导建立和谐世界的中国,霸权日益式微的美国和崛起之势日隆的中国,各自解读的利益攸关是完全不同的,(美国遏制中国也叫做利益攸关么,零和博弈也是利益攸关么,这里不需要答案)。
  
  9月27日,“北剑2005”军事演习在北京军区位于内蒙古的战术训练基地拉开帷幕,来自朝鲜、印度、俄罗斯、法国、英国、德国、以色列、美国、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的军事观察员在现场观摩演习。据悉,这是迄今为止我军邀请观摩国家最多、展示规模最大的涉外观摩演习。该来的大部分都来啦,不该来的都没来,在这份长长的名单上,有远的、有近的,有视中国为竞争对手的、视北京为合作伙伴的,有全球大国、地区大国、在特定地区有特殊影响力的国家,但没有美国控制下的、政治不独立的日本,没有政治倾向性强、军事不独立的韩国,也没有纯内陆国家蒙古。很明显,这场军事演习不着眼于东亚,如果有北美古巴、中东伊朗的身影,就更能拓展人们的视野。
  
  10月18日下午,拉姆斯菲尔德抵达北京,开始他上任5年后的首次中国之行。早在4年前,中国就向拉氏发出了访华邀请,但他迟迟不愿接受,这同美国对华政治气氛不无关系,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坎贝尔就说:“在美国与中国友好的时候,我认识的所有五角大楼的高级官员都希望去中国。在那两年之后突然出现180度急转弯,没哪个人要去中国,他们不是忽然得了什么病症就是有什么特别的困难。高级将领去中国仿佛是职业生涯的自杀,是政治自杀。”这也和拉氏的小家子气有关,因为奈何不了中国,心里怄气。这位美国极端保守势力的旗帜人物、五角大楼的军阀,原本就不打算在任内访问中国,视访华为向中国妥协、为人生之耻辱,――现在终于愿意来北京――确切地说是奉命访华。当美国在朝核问题、伊核问题、中亚军事基地、伊拉克政治重建等系列重大问题上陷入困境,美国鹰派分子头目、人类和平的麻烦制造者,才不得不飞到中国,坐下来商谈相关事宜。
  
  这位将50万美元投入中国某风险基金的投资者,却对中国的全面发展充满狐疑和饱含敌意,煞有介事的质疑中国增加军费开支的意图,作为美国新保守主义分子和“中国威胁论”鼓吹手,他肯定已经制定出“残缺可行”的“远程打击中国”的方案,然而中国不是伊拉克,也不是巴基斯坦(美国高官曾威胁把巴基斯坦“炸回石器时代”)!在朱成虎少将的“核武摧毁美国西海岸”的饶有深意的“个人言论”的冲击下,无论多么完美的方案都成为纸上谈兵,他不得不飞到北京来对话,探听虚实。
  
  中国的核武政策举世皆知: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即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明确承诺无条件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地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而“现役将军”朱成虎说得很清楚,那就是“如果美军介入台海、并攻击中国军事目标、中国将首先用核武器打击美国本土”。犹如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模糊立场:2004年10月,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北京说出“台湾不是独立的,也不享有作为国家的主权”的“狠话”,而此前此后我们却从小布什、国会山议员、美国媒体及智囊们那里听到太多的“武装保卫台湾”的邪恶言论。
  
  他毫不掩饰对朱成虎少将的言论的耿耿于怀,并在访华的路上将自己的担忧广而告之,“为什么中国要发展更多能打到美洲的核武?”犹如我们问“为什么美国要发展更多能打到亚洲的核武”那样,答案就在彼此双方的心里,都别装单纯。在动身前夕,他透过随行记者将自己的关切公之于世:他说“此行就是要了解哪个信号才是正确的”,“同时也要了解中方对有人发出不同的信号,有些什么反应”。
  
  美国政客们玩核讹诈玩得面不改色,现在要干涉中国将军的言论自由,他坚持将“朱成虎少将言论事件”列为议题,摆出不搞清楚“美国从中方获得的不同信号中,到底哪个信号才是正确的”不罢休的架势,中国方面派出二炮司令员靖志远给出解释,后者重申中国不率先使用核武器的原则。二炮是“作战部队”,是“命令执行者”而不是“命令决策者”。中国的核政策不由二炮制定,也不由外交部或国防部制定,而是由中央军事委员会制定。在朱将军讲出“考虑首先核打击美国”的言论后,最先公开重申“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是中国外交部,而不是中国国防部、更不是中央军事委员会。让作战部队司令员向五角大楼NO.1、战争狂人“澄清”中国核武器的使用原则,难道不别有韵味么?拉姆斯菲尔德还参观了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指挥中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司令部――从而成为该部队建立以来、该总部接待的第一位外宾。1966年正式成立的第二炮兵是中央军委直接掌握使用的战略部队,是中国实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执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
  
  由于在中东(伊拉克、伊朗问题)、中亚(军事基地的去留问题)、东亚(美日军事同盟出现缝隙、在朝核问题上丧失主导权)遭遇战略困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美国和中国公开撕破脸皮,美国势必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这是其所承受不起的,美国还寄望于借中国之力,改变当前被动局面。所以拉氏的北京之行表现得很高调,迫切想给外界传达出成功访华的信息。有了参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司令部的噱头,于是拉姆斯菲尔德在离开中国前高调宣布:该自始至终都在争吵的对话是“成功”的。虽然过程中充满争吵,但最后是成功的,中方认同该说法。至于双方都谈了些什么,媒体上面没有公开报道。
13伊朗核危机
  
  2005年12月15日,伊拉克议会选举正式开始,监狱和医院率先进行投票,蘸过墨水的手指图片集中出现在各大媒体上。选举委员会设在10多个国家的数十个城市设立投票站,为海外伊拉克人行使投票权提供方便。伊拉克是美国大中东计划的样板工程,也是美国大玩民主游戏、实质操控游戏的虚假形象工程,实际上早在伊拉克人投票之前,美国人已经分配好选举结果了。
  
  伊拉克选举吸引大国眼球,大国身影也从未缺席伊拉克选举,美欧俄伊等国都尽力影响选举结果,欧洲人、伊朗人有心乘坐美国的“伊拉克民主顺风车”,在伊拉克调动资源搞“和平夺权”,夺取美国在伊拉克事务的主导权。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因素,欧洲在伊拉克的势力根深蒂固,虽然美国在战争之初进行清除,但主要战事结束后法德势力卷土而来,所以很大程度上能影响伊拉克选举结果。伊朗的资源得天独厚,地理上和伊拉克毗邻,宗教上有天然亲近感,伊朗的主要教派是什叶派,很容易影响伊拉克的什叶派,它利用美国无力控制伊拉克局面的机会,通过加深同伊拉克什叶派的关系,成功将影响力渗入美国占领下的伊拉克。这极大扩展了伊朗的战略空间,将伊核问题的舞台扩展到美国占领下的伊拉克。
  
  12月26日,伊拉克独立选举委员会称,来自海外、医院和监狱的51.3万张选票中,已有48.2万张得到统计,其中库尔德人联盟获得36%的选票,什叶派的伊拉克团结联盟获得30%的选票,逊尼派阿拉伯人政党伊拉克共识阵线获得4%。关于伊拉克的人口构成:伊拉克什叶派阿拉伯人占总人口数的60%,逊尼派阿拉伯人占总人口数的20%,库尔德人占总人口数的10-15%。这个结果绝对有利于美国继续独自控制伊拉克。借少数群体控制多数群体,是近代史上西方殖民者的惯用手法,这份来自海外、伊拉克监狱和医院的民主样本,显示出美国大力扶植库尔德人势力,压制什叶派和逊尼派势力的用心。根据伊拉克选举法,凡年满18岁的伊拉克公民都是合法选民,伊拉克符合选举条件的人数超过1400万。现在美国拿说不清道不明的海外、伊拉克监狱和医院的总共51.3万选票说事,试探外界反应。
  
  流氓制定游戏规则,并让别人遵守游戏规则,自己却不把游戏规则当回事儿,这就是美国在伊拉克选举上的心态。美国给出的这份样本数据,与真实状况没有任何关系,完全是按照美国人的意图,想怎么捏造就怎么捏造。美国之所以抛出的这个样本,是为了测试国际社会的反应,如果大家反应不太激烈,那么最终结果大致就这样,如果大家反应非常激烈,那么我就适度的调整,做一些妥协。我们体谅美国统治者的心情:用漫长的3年时光、2000多人的年轻生命、以及数千亿美元,以巨大政治、经济、军事,牺牲人力、资源、民主的代价,才拿到伊拉克这块大蛋糕,它是不会轻易让出主导权的。
  
  然而,美国人在伊拉克远非为所欲为。伊拉克选举对美国很不利,因为伊拉克是反美国国家,当美国发现选举结果不利于自己时,先抛出选举样本来测试国际社会的反应,随后命令选举委员会推迟公布选举结果。中欧俄伊则提醒美国在清点选票时要贴近事实,如果中欧俄伊对美国的伊拉克政策彻底失望,那么伊拉克局势就可能立即走向失控,反美武装的袭击活动会迅速增多。
  
  显而易见,两伊局势密切相关,它们与各大国利益紧密相连。伴随着伊拉克议会选举,伊核问题再次浮出水面,当美国抛出选举样本后,伊核问题迅速走向升级。新一轮伊核危机发生了,时间上贯穿议会选举前后,早在伊拉克选举临近的时候,各方与伊朗已经亮出了伊核牌,提醒美国老老实实向伊拉克交权,在选举期间要接近真相和少搞小动作。伊朗突然要说拆除国际原子能组织的核封条,准备重新开始进行核原料研究。欧盟控制的国际原子能机构实施严密监管,实质上是予以附和、配合。
  
  12月12日,美国中情局局长戈斯访问土耳其,要求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为美国提供军事基地,请求土耳其情报部门为准备空袭伊朗行动提供特别协助。这时,北约盟国已被告知美国正在研究包括军事打击伊朗在内的所有可选方案,沙特、约旦、阿曼和巴基斯坦等伊朗周边国家也得到了美国的有关通知。这段时间,美国中情局、联邦调查局的负责人,以及北约秘书长夏侯雅伯都到访土耳其探讨借道向伊朗动武的可能。但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重要和忠诚的盟友”土耳其,在诸多事务上都不会与美国冒险合作,能合作的话打伊拉克时就携手合作了。
  
  12月20日,美国副总统切尼开始其中东、南亚之行,计划访问阿曼、伊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埃及和沙特阿拉伯六国。此行很有围攻的伊朗味道,美国摆出打伊朗的架势,中国当然不会坐视不理。这引来中国对美国领导人外事活动的罕见表态,外交部发言人公开要求切尼的访问应该顾及当地的局势安全。在访问首站阿曼后,切尼突然以美国国内原因为由取消访问,不知道中国表态是否起到作用、以何种形式起作用、起到多大作用。
  
  12月21日,伊朗与欧洲恢复谈判,双方在维也纳进行了闭门会谈,但这次会谈没有取得任何成果,欧洲高官表示要寻求中国的支持。德国总理默克尔拟邀中国和俄罗斯加入会谈,即原来的英、法、德、伊四国加上俄、中两国。此前,伊核问题主要由欧盟居中斡旋,但欧盟苦于有经济而无军事实力,根本无力化解美以的军事威胁,没有能力为伊朗提供安全保障,双方开务虚会能谈出什么成果?伊朗派代表参加就很给面子了,为什么拉中国和俄罗斯进来?因为中俄的影响太大所以不能不拉进来,否则就会导致中俄另立山头和自己被边缘化。中俄加入伊核多方会谈是必须的:中俄都在伊朗享有重大利益,命运攸关;中俄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有否决权;中俄都是超强的军事大国,有否决能力。
  
  2006年1月9日,中国外长李肇星在北京会见了伊朗副外长迈赫迪•萨法里,数位中国副外长也分别与萨法里专门举行磋商、会见,双方就中伊关系、伊核问题及其他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看法。中方重申我方立场:“伊核问题应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框架内通过外交谈判妥善解决,中方不赞成将这个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这相当于在美国将伊核问题提交联合国之前,提前行使了中国手里的否决权,中国终于从幕后走上前台,高调介入伊核问题了。接下来,中国特使、外交部副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等将接连访问伊朗,伊朗总统特使访问中国,全面提升中伊两国的经济合作关系。中伊双方继续签订大笔合同,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的合同(外界猜测总额达1000亿美元),以及公路、港口建设等大宗基础设施工程合同,甚至还签订大规模旅游合同、民用飞机出售合同。看来,中国不管伊核问题风急浪高,似乎认定伊朗不会发生战争,坚定的签下只有在和平得到保障,才会有生意可做、有钱可赚的合同。这时伊朗已经开始取代沙特,成为中国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同时中国很快会取代欧盟,成为伊朗的最大贸易伙伴。
  
  1月10日,伊朗拆除了核燃料研究设施上的封条,正式重新启动相关设施,恢复已中止两年多的铀浓缩活动。在两年多前美军向伊拉克临时政府移交权力后不久,伊朗根据与德法英三国达成的协议,中止与铀浓缩有关的一切活动。在伊拉克进行议会选举前夕,伊朗放风将拆除核封条,在伊拉克议会选举结果公布前夕,特别是在美国抛出来自海外、医院和监狱的选举样本后,伊核宣布正式拆除核封条。这轮伊核危机与伊拉克密切相关,只有美国给出令大家都能接受的选举结果,这轮因伊拉克而起的风波才可能得到缓和。伊朗更借各方与美国在伊拉克博弈的机会,重启核进程追求自己的安全保障和大国抱负。
  
  1月10日,小布什在“美国国外战争退伍军人协会”举行的会议上发表讲话时说:在新的一年里,伊拉克反美武装分子的暴力和破坏行为将升级,驻伊美军将面临更多更残酷的战斗并可能付出更大的牺牲。因为小布什知道,眼前的伊核危机的阶段性升级,分明预示着美国在伊拉克将面临更大麻烦,反美武装分子的暴力和破坏行为必将升级,驻伊美军将面临更多更残酷的战斗、更大的牺牲。站在非美大国角度,如果美国不顾其他大国利益、独吞伊拉克,那么驻伊美军必然面临更大的麻烦、更大的牺牲!站在美国角度,自己在伊拉克惨淡经营3年,付出2000多个生命、数千亿美元等巨大代价,宁肯再付出这么大代价也不愿拱手相让,或者说宁肯在伊朗身上付出比在伊拉克更大的代价,也不愿将军事占领下的伊拉克拱手让给联合国、非美大国!伊朗不但是美国解决完伊拉克问题后要拔掉的钉子,更是为解决当前伊拉克问题而需要即刻拔掉的钉子,伊朗危机在伊核问题升级的衬托下迅速走向风暴的中心!
  
  美国无法单独阻止伊核进程,这时候美国面临着三种选择:1、用类似朝核六方会谈的伊核六方会谈来暂时约束伊朗核计划,用时间换空间;2、不接受自己无法左右的类似朝核六方会谈的伊核六方会谈,眼瞅着伊核进程深化发展;3、采用比打伊拉克更迅猛的方式强行攻打伊朗,在目前仍无法完全解决伊拉克问题的情况下,在中东打开比伊拉克更加棘手的潘朵拉魔盒。选择3是万万不可以的,二战以来美国就打过小而弱的国家,就打赢过小而弱且无大国背景的国家,伊朗是中东地区大国,对世界经济有着影响,有中欧俄等大国背景,美国是没有希望打赢的,只有基本稳定伊拉克后,美国才有可能发动伊朗战争。
14核胁
  
  2005年12月15日,伊拉克议会选举正式开始,监狱和医院率先进行投票,蘸过墨水的手指图片集中出现在各大媒体上。选举委员会设在10多个国家的数十个城市设立投票站,为海外伊拉克人行使投票权提供方便。伊拉克是美国大中东计划的样板工程,也是美国大玩民主游戏、实质操控游戏的虚假形象工程,实际上早在伊拉克人投票之前,美国人已经分配好选举结果了。
  
  伊拉克选举吸引大国眼球,大国身影也从未缺席伊拉克选举,美欧俄伊等国都尽力影响选举结果,欧洲人、伊朗人有心乘坐美国的“伊拉克民主顺风车”,在伊拉克调动资源搞“和平夺权”,夺取美国在伊拉克事务的主导权。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因素,欧洲在伊拉克的势力根深蒂固,虽然美国在战争之初进行清除,但主要战事结束后法德势力卷土而来,所以很大程度上能影响伊拉克选举结果。伊朗的资源得天独厚,地理上和伊拉克毗邻,宗教上有天然亲近感,伊朗的主要教派是什叶派,很容易影响伊拉克的什叶派,它利用美国无力控制伊拉克局面的机会,通过加深同伊拉克什叶派的关系,成功将影响力渗入美国占领下的伊拉克。这极大扩展了伊朗的战略空间,将伊核问题的舞台扩展到美国占领下的伊拉克。
  
  12月26日,伊拉克独立选举委员会称,来自海外、医院和监狱的51.3万张选票中,已有48.2万张得到统计,其中库尔德人联盟获得36%的选票,什叶派的伊拉克团结联盟获得30%的选票,逊尼派阿拉伯人政党伊拉克共识阵线获得4%。关于伊拉克的人口构成:伊拉克什叶派阿拉伯人占总人口数的60%,逊尼派阿拉伯人占总人口数的20%,库尔德人占总人口数的10-15%。这个结果绝对有利于美国继续独自控制伊拉克。借少数群体控制多数群体,是近代史上西方殖民者的惯用手法,这份来自海外、伊拉克监狱和医院的民主样本,显示出美国大力扶植库尔德人势力,压制什叶派和逊尼派势力的用心。根据伊拉克选举法,凡年满18岁的伊拉克公民都是合法选民,伊拉克符合选举条件的人数超过1400万。现在美国拿说不清道不明的海外、伊拉克监狱和医院的总共51.3万选票说事,试探外界反应。
  
  流氓制定游戏规则,并让别人遵守游戏规则,自己却不把游戏规则当回事儿,这就是美国在伊拉克选举上的心态。美国给出的这份样本数据,与真实状况没有任何关系,完全是按照美国人的意图,想怎么捏造就怎么捏造。美国之所以抛出的这个样本,是为了测试国际社会的反应,如果大家反应不太激烈,那么最终结果大致就这样,如果大家反应非常激烈,那么我就适度的调整,做一些妥协。
  
  美国人在伊拉克远非为所欲为。伊拉克选举对美国很不利,因为伊拉克是反美国国家,当美国发现选举结果不利于自己时,先抛出选举样本来测试国际社会的反应,随后命令选举委员会推迟公布选举结果。中欧俄伊则提醒美国在清点选票时要贴近事实,如果中欧俄伊对美国的伊拉克政策彻底失望,那么伊拉克局势就可能立即走向失控,反美武装的袭击活动会迅速增多。
  
  显而易见,两伊局势密切相关,它们与各大国利益紧密相连。越贴近真相就越危险,用这句话来形容伊拉克局势很生动,这种危险不但是反美武装的袭击活动、还有大国背景深厚的伊核问题的激化。伴随着伊拉克议会选举,伊核问题再次浮出水面,当美国抛出选举样本后,伊核问题迅速走向升级。新一轮伊核危机发生了,时间上贯穿议会选举前后,早在伊拉克选举临近的时候,各方与伊朗已经亮出了伊核牌,提醒美国老老实实向伊拉克交权,在选举期间要接近真相和少搞小动作。伊朗突然要说拆除国际原子能组织的核封条,准备重新开始进行核原料研究。欧盟控制的国际原子能机构实施严密监管,实质上是予以附和、配合。
  
  12月12日,美国中情局局长戈斯访问土耳其,要求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为美国提供军事基地,请求土耳其情报部门为准备空袭伊朗行动提供特别协助。这时,北约盟国已被告知美国正在研究包括军事打击伊朗在内的所有可选方案,沙特、约旦、阿曼和巴基斯坦等伊朗周边国家也得到了美国的有关通知。这段时间,美国中情局、联邦调查局的负责人,以及北约秘书长夏侯雅伯都到访土耳其探讨借道向伊朗动武的可能。但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重要和忠诚的盟友”土耳其,在诸多事务上都不会与美国冒险合作,能合作的话打伊拉克时就携手合作了。
  
  12月20日,美国副总统切尼开始其中东、南亚之行,计划访问阿曼、伊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埃及和沙特阿拉伯六国。此行很有围攻的伊朗味道,美国摆出打伊朗的架势,中国当然不会坐视不理。这引来中国对美国领导人外事活动的罕见表态,外交部发言人公开要求切尼的访问应该顾及当地的局势安全。在访问首站阿曼后,切尼突然以美国国内原因为由取消访问,不知道中国表态是否起到作用、以何种形式起作用、起到多大作用。
  
  12月21日,伊朗与欧洲恢复谈判,双方在维也纳进行了闭门会谈,但这次会谈没有取得任何成果,欧洲高官表示要寻求中国的支持。德国总理默克尔拟邀中国和俄罗斯加入会谈,即原来的英、法、德、伊四国加上俄、中两国。此前,伊核问题主要由欧盟居中斡旋,但欧盟苦于有经济而无军事实力,根本无力化解美以的军事威胁,没有能力为伊朗提供安全保障,双方开务虚会能谈出什么成果?伊朗派代表参加就很给面子了,为什么拉中国和俄罗斯进来?因为中俄的影响太大所以不能不拉进来,否则就会导致中俄另立山头和自己被边缘化。中俄加入伊核多方会谈是必须的:中俄都在伊朗享有重大利益,命运攸关;中俄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有否决权;中俄都是超强的军事大国,有否决能力。
 2006年1月9日,中国外长李肇星在北京会见了伊朗副外长迈赫迪•萨法里,数位中国副外长也分别与萨法里专门举行磋商、会见,双方就中伊关系与伊核问题等交换了看法。中方重申中国的立场:“伊核问题应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框架内通过外交谈判妥善解决,中方不赞成将这个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这相当于在美国将伊核问题提交联合国之前,提前行使了中国手里的否决权,中国终于从幕后走上前台,高调介入伊核问题了。接下来,中国特使、外交部副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等将接连访问伊朗,伊朗总统特使访问中国,全面提升中伊两国的经济合作关系。中伊双方继续签订大笔合同,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的合同(外界猜测总额达1000亿美元),以及公路、港口建设等大宗基础设施工程合同,甚至还签订大规模旅游合同、民用飞机出售合同。看来,中国不管伊核问题风急浪高,似乎认定伊朗不会发生战争,坚定的签下只有在和平得到保障,才会有生意可做、有钱可赚的合同。这时伊朗已经开始取代沙特,成为中国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同时中国很快会取代欧盟,成为伊朗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不但认定伊朗不会发生战争,还用实际行动坚决反对美国倾力推动的全面制裁!
  
  1月10日,伊朗拆除了核燃料研究设施上的封条,正式重新启动相关设施,恢复已中止两年多的铀浓缩活动。在两年多前美军向伊拉克临时政府移交权力后不久,伊朗根据与德法英三国达成的协议,中止与铀浓缩有关的一切活动。在伊拉克进行议会选举前夕,伊朗放风将拆除核封条,在伊拉克议会选举结果公布前夕,特别是在美国抛出来自海外、医院和监狱的选举样本后,伊核宣布正式拆除核封条。这轮伊核危机与伊拉克密切相关,只有给出令伊朗、欧盟、俄罗斯、中国,都大体满意的伊拉克议会选举结果,这轮因伊拉克选举而起的伊核危机才可能得到缓和。但毫无悬念的是,美国必然会操控伊拉克议会选举以符合自己的利益,不愿意给出令伊朗、欧盟、俄罗斯、中国满意的结果。
  
  1月10日,小布什在“美国国外战争退伍军人协会”举行的会议上发表讲话时说:在新的一年里,伊拉克反美武装分子的暴力和破坏行为将升级,驻伊美军将面临更多更残酷的战斗并可能付出更大的牺牲。因为小布什知道,眼前的伊核危机的阶段性升级,分明预示着美国在伊拉克将面临更大麻烦,反美武装分子的暴力和破坏行为必将升级,驻伊美军将面临更多更残酷的战斗、更大的牺牲。站在非美大国角度,如果美国不顾其他大国利益、独吞伊拉克,那么驻伊美军必然面临更大的麻烦、更大的牺牲!站在美国角度,自己在伊拉克惨淡经营3年,付出2000多个生命、数千亿美元等巨大代价,宁肯再付出这么大代价也不愿拱手相让,或者说宁肯在伊朗身上付出比在伊拉克更大的代价,也不愿将军事占领下的伊拉克拱手让给联合国、非美大国!伊朗不但是美国解决完伊拉克问题后要拔掉的钉子,更是为解决当前伊拉克问题而需要即刻拔掉的钉子,伊朗危机在伊核问题升级的衬托下迅速走向风暴的中心!
  
  美国无法单独阻止伊核进程,这时候美国面临着三种选择:1、用类似朝核六方会谈的伊核六方会谈来暂时约束伊朗核计划,用时间换空间;2、不接受自己无法左右的类似朝核六方会谈的伊核六方会谈,眼瞅着伊核进程深化发展;3、采用比打伊拉克更迅猛的方式强行攻打伊朗,在目前仍无法完全解决伊拉克问题的情况下,在中东打开比伊拉克更加棘手的潘朵拉魔盒。选择3是万万不可以的,二战以来美国就打过小而弱的国家,就打赢过小而弱且无大国背景的国家,伊朗是中东地区大国,对世界经济有着影响,有中欧俄等大国背景,美国是没有希望打赢的,只有基本稳定伊拉克后,美国才有可能发动伊朗战争。
  
  1月15日前后,共和党参议员麦凯恩对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称目前的伊朗核僵局是“自冷战结束以来我们面临的最严峻局势”:“我们必须寻求联合国的制裁,如果安理会不同意,我们就要根据自己的意志行事了”,“动武是最终选择,前提是其他努力都失败了。”民主党参议员、参议院情报委员会成员贝赫称,伊朗若遭袭击,伊朗的核研发进程将被“大大延误”,但目前尚不宜对动手。参院情报委员会委员洛特说,尽管美军深陷伊拉克泥潭,但美国还是有能力打击伊朗的,虽然打起来比较吃力。伊拉克战争开打3年后,世界看不到美国人取胜的希望,要知道那仅是小小的伊拉克而已,与伊朗相比仅仅是个“小小的伊拉克”!但中欧俄十分清醒,美国有可能进行战略冒险,世界本来就是冒险家的乐园!
  
  伊朗有庞大的石油出口量,在地理上紧靠产油重地波斯湾,扼守中东石油主要交通线霍尔木滋海峡,有能力将世界石油价格揿上150美元/桶的价格。任何针对伊朗的规模性军事行动,都必然转化成对世界经济体系的巨大冲击,从而转化成对美国经济体系的巨大风险。这时候,美国经济已经风险重重,房地产市场拐点正在逼近,短期和长期利率出现了倒挂,财政和贸易赤字再创新高。在危险水平上运行的美国经济,能承受战争带来的巨大冲击么?次贷危机已经开始逐步显现,金融危机正在向美国招手,刚退下的格林斯潘心里跟明镜似的,接替他上任的伯南克也心知肚明,小布什政府的所有政策都被注入危机因子,这不是忧患意识、而是缘于危机的进逼,它将导致冒险、躁动、焦虑。
  
  1月16日,来自英法德欧盟三国以及美国、俄罗斯和中国外交部的高级官员在伦敦就伊朗恢复核燃料研究问题举行会谈。这次会议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中国凭借自己的综合实力,从外围走向中心、从幕后走向前台、正式公开出现在中东角力场。围绕着伊核问题这个战略支点,欧洲人的娴熟外交、俄罗斯人的强悍有力、中国人的坚毅务实,伊朗人的精准投机、美国人的虚张声势,都将在中东大舞台上集中亮相。
 1月19日,法国总统希拉克来到西北部布列塔尼地区的核基地进行视察,他发表了简短的讲话,表示法国“核威慑”原则已经扩展到保护法国盟友以及“战略供应”上,将用核武器打击任何对法国发动“恐怖袭击”的国家,“利用或者幻想利用恐怖袭击手段的国家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我们将坚决对他们的阴谋进行反击。这种反击可能是常规反击,但也有可能是其他性质的。”在著名军港和核潜艇基地布雷斯特,他站在“警惕号”核潜艇上向船员发表讲话,在谈到维护耗资庞大的核威慑力量和日益强硬的反恐政策时说,法国必须要有能力对敌对国家的权力中心和“行动能力”给予强有力、有针对性的反击。他还说,“那些正在考虑以某种形式动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人,他们得明白这将使自己面对我们给予严厉而适当的反应。”
  
  在“核基地”和“核潜艇”上,大谈“坚决”的反击、“强有力”的反击、“其他性质”的反击、“严厉而适当”的反应,绝对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这是法国首次公开进行“核威慑”,以国际通用的反恐怖袭击的名义,浪漫的法国人拎着核武器去反恐!法国喉舌媒体解读为:“战略供应”指维系法国正常运转的物资供应,很明显这里特指石油生产及能源运输,“其他性质”和“强有力”的反击是非常规反击、就是核反击。当法国“重大利益”受到损害时将使用核武器,并且其“重大利益”的内容延伸到了盟友及“战略供应”,也就是说法国的核保护伞将延伸到盟友及能源供应国。我们进一步解读为,这里的盟友及能源供应国特指伊朗,如果某方切断法国国外的石油生产及能源运输,或者干脆说切断法国从中东、比如伊朗的石油生产及能源运输,那么法国将可能进行核反击。
  
  我们通常说英法德是欧洲三驾马车,但这与实际情况有很大出入,欧洲仅有法德两驾马车:英国相对衰落了,它远离欧洲大陆,与美国保持特殊关系,对欧洲没有雄心勃勃的构想,它宁愿当美国的凤尾、不愿做欧盟的鸡头。德国的工业实力非常强悍,有足够的力量和自信在更大地区范围发挥影响,但目前其军事实力和政治影响力受到严重制约。法国地处欧洲大陆中部,自戴高乐时代以来就有自己的欧洲地缘战略观念,这种观念在许多重要方面同美国的观念差别颇大,凭借核国家和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彪悍背景,它有条件就全球重大事务表达己方的立场。面对伊朗局势的黑云压城,法国总统希拉克作出上述讲话,向美以传达了闻者足戒的信息。针对伊朗局势的迅速恶化,1年后他将再次做出类似表态,向方方面面传达了精准信息,对美以军事攻击伊朗大声说“不”。美国不是叫嚣军事解决伊核问题么?以色列不是叫嚣绝不容许伊朗获得核武器么?法国不会坐视自己的重要能源供应地遭受侵犯!因为伊朗扼守霍尔木兹海峡,如果美国和以色列军事打击伊朗,将严重干扰中东石油生产及能源运输,等于切断法国从中东、特别是从伊朗的石油供应,在这种情况下,法国可以考虑对美国和以色列使用核武器!实质上就是,如果美国和以色列军事攻击伊朗,那么法国将考虑使用核武器!此前,法国未能阻止美国入侵伊拉克,今天为防止悲剧重演,将考虑使用核武器!
  
  法国总统希拉克的讲话具有轰动效应,但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相比还是低调的。两年前普京针对西方国家包庇车臣恐怖势力,果断扔出了“要用核弹对付针对俄罗斯的恐怖主义”的轰动观点。追溯到更早以前,美国已经对核武条例完成“核武可用以攻击恐怖组织”的修订,敢为天下先的抛出“用核弹打击恐怖主义”的惊世骇俗的观点。
  
  同样是对付“恐怖”,法国的核门槛比俄罗斯高,俄罗斯的核门槛比美国高,美国的核门槛是没有门槛,它是《纽约时报》形容的核流氓,理论上可能在任何情况下使用,小布什政府在亚欧大陆肆意挥舞核大棒,从根源上制造和根本上激化了两核问题。中国的核门槛是最高的,我们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和地区使用核武器,如果各核国家都像中国这样,核武器便没有了用武之地,相关核字眼应该划归禁区。但问题是美国不讲规则,各方就没有必要自缚手脚。我们不认为法国想PK美国,虽然法国是公认的核国家,但不是实质意义的核大国,跟美俄中比起来要差许多,所以即便美以军事打击伊朗,切断法国从中东、从伊朗的石油供应,浪漫的、特立独行的、有伟大戴高乐主义传统的法国人也不敢对美国使用核武器,很多时候大国挥舞核大棒的真正目的是展示战略决心和战略意志。
  
  为什么不选择其他方式,来展示自己的战略决心和战略意志?比如直接对美国攻打伊朗大声说“不”。那么希拉克发出这番言论的目的何在?法国媒体突出报道其核言论的目的何在?我们认为,与其说这是法国的核威慑,不如说替美国人抛出核讹诈,用法国的嘴巴把美国的老底揭出来,向伊朗和世界宣读并广而告之,法国人让伊朗人和全世界都知道,可能世界上某个国家真有针对伊朗的“恐怖袭击”的“阴谋”方案,即核打击式的惊天方案。不久后,美国将进行巨型炸弹的大爆炸试验,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附近沙漠上空将再现蘑菇云,外界解读为美国用常规炸药来模拟战术核武器的实战效果,即用常规炸药来模拟战术核武器,来检测对伊朗核设施的轰炸效果。
  
  希拉克抛出“拎着核弹去反恐”的言论后,法国的欧洲邻国,如德国、英国、西班牙都表现的宽容大度,反倒陪着说几句“支持法国反恐的决心”、并且“不认为法国的核打击政策已经改变”。对于这条爆炸性新闻,中国、俄罗斯像是没听到似的,根本不准备做任何过问。可知法兰西巨子的浪漫发挥,应是中欧俄默许下的精心策划,欧洲人通过这种方式,警告美国不要搞核冒险,提醒伊朗有核危险,示意其加速核进程。
  
  美国继续放风称,可能对伊朗可疑核设施发动军事打击;美国中情局向伊朗反对派势力提供资金,来促成伊朗国内局势发生有利于自己的变化;五角大楼的战略专家悄悄更新对伊朗核设施发动打击的军事计划。以色列仍然在不厌其烦的重申立场,即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接受伊朗拥有核武器。与此同时,在中俄欧和美以博弈出的空间下,伊朗宣布将全面恢复铀浓缩活动。
  
  既然美以对伊核问题的态度没有任何回旋余地,那么世界就有必要测试它们在行动上的执行力。法国外交部长菲利普•杜斯特•布拉齐哪壶不开提哪壶,他在接受法国第二电视频道采访时称,伊朗目前正在秘密从事用于军事用途的核研究项目,“伊朗目前的核项目根本无法用民用核设施来解释,伊朗的核项目是出于军事用途,而且是秘密的军用核设施。”这等于向世界说,接下来看美以的行动了,你美以不是手持干戈、信誓旦旦么?
 1月25日,哈马斯在立法委员会选举中大胜法塔赫,成为巴勒斯坦最强大的合法政治力量。在美国迟迟不愿公布伊拉克选举结果的时候,牵动国际社会的巴勒斯坦立法委选举终于有了结果,而这个结果是美国人和以色列人不愿承认和接受的。但在伊核危机的背景下,为了避免伊核危机失控,美国在伊拉克议会选举结果确认上,在巴勒斯坦选举结果确认上都将不得不做出让步。
  
  2月中旬,伊朗强硬派宗教领袖宣布“批准对伊朗的敌人使用核武器”的宗教令,“当全世界都装备有核武器的时候,使用这些武器作为反制措施是可以的”。伊朗高级宗教领袖对伊朗官方媒体表态说,“根据伊斯兰教教法,使用核武器可能并不会构成问题”。另一位宗教领袖表示,作为针对其他核国家的反制措施,伊朗拥有核武器是很自然的,并且他所说的“其他核国家”主要指美国和以色列。伊朗政治构架比较特殊,宗教界领袖的言论是最高指示,世俗政府对其不承担任何责任,宗教领袖对社会民众拥有极大影响力,是世俗政府的路线方针的幕后决策者,在北京三里屯的伊朗驻华大使馆,高悬着最高精神领袖霍梅尼和哈梅内伊的画像。在伊朗还没有宣布拥有核武器的情况下,伊朗宗教界领袖就已宣布可以使用核武器,那么在伊朗宣布拥有核武器之后,美国和以色列的军事打击论调,恐怕就彻底失去市场了。
  
  2月24日,美国国务卿赖斯结束了对埃及、沙特、黎巴嫩和阿联酋的访问,此次中东之行的重要任务是,说服中东国家支持对伊朗拒绝放弃核计划的行为予以制裁。赖斯反复宣称伊朗正在秘密研发核武器,而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针锋相对地说:“没有证据表明伊朗正在制造核武器。”埃及政府表态说:解决伊朗核问题决不能不能回避以色列的核问题,不能背离整个中东地区实现无核化这个目标。
  
  3月6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就伊核问题举行会议,会后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伊核问题报告,随后五个常任理事国举行闭门磋商。通常来说国际原子能机构是欧洲人的地盘,巴拉迪总干事是欧洲利益代言人,他同时获得中欧俄的坚定支持,这份伊核报告是他负责起草的。报告里列有令美国触目惊心的数字:伊朗计划总共组装5万台离心分离机,已开始在纳坦兹核设施测试20台离心分离机,并将在今年冬天安装3000台离心分离机,而1500台离心分离机就能获得20公斤武器级浓缩铀(正好够造1枚原子弹),等等。报告称伊朗已对纳坦兹核设施进行了大规模革新,将其可能开始制造核弹的时间定在第四季度,然而报告总结说,由于国际原子能机构对伊朗核项目的监督大受影响,所以目前无法对伊朗核项目的范围和性质有清楚的认识。欧盟分明是通过该报告传达这样的信息:伊朗有庞大的核武器计划,并且该核武器计划实现在既,警告伊核危机已经失控在既!而为了避免伊核危机失控,美国在伊拉克议会选举结果确认上,在巴勒斯坦选举结果确认上都必须做出让步!
  
  3月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我们注意到,报告认为国际原子能机构迄今为止没有发现伊朗已申报的核材料被转用于核武器或其他核爆装置。等于是说:尽管伊朗宣布重启核研究,我们对“伊朗研制核武器”的说法深感不以为然,倒是某些国家制造的危人耸听的说法显得太过虑了!美国在台湾问题上阳奉阴违,中国在伊核问题上无动于衷,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3月10日,在国际原子能机构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报告后,法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萨布利耶尔在五大国召开的闭门会议上提议,安理会处理伊核问题的步骤将是渐进的、可逆转的。理解这些对理解伊核问题至关重要,尤其有助于理解中欧俄所扮演的角色,我们要充分领悟“渐进的、可逆转的”的深刻含义:因为伊核问题在形式上肩负着塑造世界新秩序的重任,这决定了其时间跨度是漫长的,其发展过程是渐进的,不可能快速解决;“可逆转的”是中欧俄敢打伊核牌的精髓,虽然中欧俄都不愿意看到伊朗跨入核门槛,但是中欧俄也认为该进程并非不可扭转,因为拥核、维持核威慑的综合成本实在很大,因核而来的优势将在中东核竞赛的远景下消失殆尽。
  
  伊朗需要的是国家安全,中东地区需要的是地区安全,彻底扭转自二战以来的美国独大的局面。从更为宏大的历史背景来说,也是逐渐扭转自近代殖民时代以来的、西方人在中东土地上耀武扬威的局面。要想让伊朗放弃核梦想,那么伊朗的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必须得到保障,美国必须放弃“军事攻打、袭击、威胁、威慑”,也必须放弃“颜色革命、媒体妖魔化”,并且这种安全保障不是建立在美国的承诺基础上,而是来自伊核多方会谈参与国的集体保障。
  
  以核扩散的名义,世界版图在重绘。伊核问题和朝核问题很像,朝鲜发展核武器是为了争取国家安全、国家经济安全,伊朗研制核武器也是为了争取国家安全、经济安全。中欧俄之所以“宽容”朝鲜和伊朗发展核武器,是想借其自身合理诉求冲击美国霸权,重塑东北亚秩序、中东秩序及世界秩序。朝鲜与伊朗之所以大搞核危机,很大程度上是配合中欧俄抵御美国霸权,促进东北亚秩序、中东秩序及世界秩序的变革。
  
  3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关于伊核问题的主席声明草案于艰难面世,中俄对美国草拟的主席声明大改特改,拿掉了里面措辞激烈的条文,排除了全面制裁伊朗的可能性、军事解决伊核问题的可能性。此前俄伊秘密进行了莫斯科核会谈,伊朗派出总统特使带着内贾德的信函拜访了北京。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再次表态说:伊朗有权利在民用核项目中进行铀浓缩活动。即便如此,主席声明草案面世后,伊朗做出绝不屈服的动作,发出绝不停止铀浓缩活动的誓言,宣布上万名官兵、千余艘战舰和飞机进行联合军演,摆出天不怕地不怕、更不怕美国佬儿的强硬姿态。
  
  3月30日,美国宣布将进行常规高爆炸药的大爆炸试验,该实验将导致拉斯维加斯附近上空再现蘑菇云。(美国五角大楼官员宣布,将在内华达州引爆700吨常规高爆炸药,以测试摧毁深藏地下坚固目标的武器性能、检测地面爆炸对地下深层坑道建筑的冲击影响。试验将在拉斯维加斯西北65英里处地区进行,这次爆炸形成的烟尘将上升至1万英尺高空,美国“国防威胁防范署”主任詹姆斯•泰格尼利亚说,自上世纪60年代初美军停止核武器地上试爆以来,人们将首次在拉斯维加斯上空看到蘑菇云。)这种炸弹的名字叫炸弹之母,能装进700吨商用硝酸铵与燃油的混合物,其爆炸力大约等于600吨TNT烈性炸药。这样的巨型炸弹装置已经无法称为炸弹了,更应该被称作威力无比的地面爆炸装置,既可以装常规装药,也可以装核装药。
  
  地球上还真有针对伊朗的核打击方案!美国人准备的这次大爆炸和这朵蘑菇云,是主动展示对伊朗的核打击方案和核打击手段!如果没有中俄欧的运作,美国是有可能对伊朗实施这套核打击方案和核打击手段的!但经过中欧俄和美国的较量后,这一轮伊核危机已经逐渐平息。在伊核问题或中东问题上,要么美国和中欧俄彻底摊牌,强行启动对伊军事行动,承受伊核进程的质的突破,面对中东局势大乱的局面;要么大家暂作妥协,相互给对方点儿时间,从而互相留下舞台与空间,那这场危机将是阶段性的,不会走成彻底摊牌的死局。
  
  在伊拉克战争之后,伊朗登临全球战略高地,在中欧俄的强势介入下,伊核问题随之风生水起,成为当今世界核心问题。伊核问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已经超越了意识形态的界线和国家疆域的界限,伊朗问题是事关整个亚欧大陆前途命运的核心问题,是事关中国、欧洲、俄罗斯的战略空间的核心问题!
  
  在中欧俄的积极参与下,军事侵略伊朗超出美国能力所及,靠常规武器袭击伊朗也不太现实,美国亮出世界上最大常规炸弹、能量相当于小型核炸弹、本质上就是核炸弹的东东,但在希拉克“拎着核弹去反恐”的、代表中欧俄的战略宣示下,这种做法也不太现实。中欧俄万万不容许美国军事打击伊朗,中欧俄坚持和平解决伊核问题,否则伊核危机有可能走向失控。
 2006年1月10日至18日,应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的邀请,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对中国进行了非正式访问。双方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在谈到朝鲜半岛核问题时,胡锦涛重申了中方的原则立场,指出六方会谈是解决半岛核问题的有效机制,通过对话以和平方式妥善处理有关问题是正确的选择。
  
  这个时间段很特殊,中东局势正在走向失控,1月10日伊朗重启核研究,伊核危机骤然升级,美国威胁要进行军事打击。伊朗高官刚刚访问过北京,中伊两国签订大量经济合同。考虑到朝鲜和伊朗间的军事合作关系,朝鲜领导人可能会与中方就伊核问题交换意见,下面我们仅就东亚地区范围内关注金正日访华事件。他的参观考察路线几乎与1992年邓小平南巡路线重合。在北京,金正日参观了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在湖北、广东,他分别考察了武汉、宜昌、广州、珠海、深圳等地,参观了工业、农业、科技、教育等领域的十多家单位和企业。期间,他表态说,朝方也十分注意发展经济,愿意加强同中国的交流与合作,以便更好地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在美国、日本不断给朝鲜制造麻烦的情况下(如美国放风针对朝鲜局势在关岛部署第四代隐形战机、日本叫嚣针对朝鲜的弹道导弹而与美国共建导弹防御体系),金正日访华让那种“朝鲜政局不稳定”及“美日准备用军事手段解决朝核问题”的论调不值得辩驳。朝鲜政局很稳定,朝鲜政权很安全,因为有中国提供军事保护,金正日也对中国保护伞有绝对的信心,他花1个多星期的时间走遍中国大江南北,切身体验中国经济改革的丰硕成果,他优先考虑经济、而不是政治、更不是军事,通过发展经济来维护社会、国家的稳定。
  
  美日针对朝鲜实施经济封锁,中国有意扩大在朝鲜投资,并拉上韩国对朝鲜进行投资。无论从任何角度讲,朝鲜肯定也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但由于外部环境险恶,朝鲜方面始终觉得条件不成熟,它很担心中国影响全方位渗入,所以想过拉韩国、拉日本、拉美国进来,让各方共同参与、相互制衡。美国的东北亚战略就是搅局,阻碍东北亚地区的整合和发展,又怎么可能参与朝鲜经济改革?韩国、日本的对朝政策受美国控制,更加不值得寄托。东亚格局的演变是个漫长过程,很长时间后才能迎来质的改变,如果要等到外部大环境变好后,才开始启动朝鲜经济改革,恐怕就要等到猴年马月了,那时候中国的影响力更大,更不可能被美日力量制衡。
  
  金正日在北京谈到,中国取得了惊人发展,中国南方城市特别是经济特区在各个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并且说出“这充分证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是正确的”的话语。这是金正日第二次踏上深圳的土地。早在1983年,邓小平就建议首次访华的金正日到深圳这个中国改革之窗看看。今天,金正日不辞劳苦的在中国大地上万里奔波,坐着火车重走邓小平南巡路线图。在亲眼目睹深圳20多年来的沧海桑田之变后,他那句“这充分证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是正确的”的语句绝非是泛泛之言。以前,金正日访华通常仅在北京、东北附近转转,以及到金融中心上海走走,即便如此,当年金正日视察上海后,回去就着手实施了价格改革。这次访华后,朝鲜会着手深化改革、加大开放进程,借鉴中国改革开放经验、考虑设立经济特区,并有可能借鉴中国改革经验、进行全面经济改革。
  
  虽然是非正式访问,但中央政治局九大常委全部与之照面,期间更有政治局委员全程陪同,中国给了“非正式访问”的金正日最高的礼遇。另据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新闻画面,金正日访问了湖北宜昌的三峡大坝。这些画面足以让人遐想联翩,是否在向外界传达这种信号:朝鲜或许愿意考虑放弃核方式、而改以常规方式即以水力发电、或者火力发电的方式去获得电力?朝核问题仅仅是披着“核”马甲、但绝非简单的“核”问题!
  
  围绕着伊核问题,中俄美在东亚、南亚进行了互动。
 3月2日,印度总理辛格和美国总统布什在新德里宣布,双方已经达成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核协议,根据协议美国将同印度共享核技术和核燃料,也就是向印度提供核技术和核燃料。1998年印度进行核试验后,美国对印度实施制裁,现在主动投其所好,不惜进行核扩散。小布什承认,这项协议有悖于传统核协议中的相关原则,但他强调“不再拘泥于过去”,要尽力“采取不同的思维方式”,声称协议有利于美印两国人民,“印度拥有民用核工业符合美国利益,因为它能缓解全球能源压力,减少对石油能源的需求,降低美国人消费石油的成本。”
  
  这标志美国对印政策及核政策发生重大转变。标志着美国对世界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美国向印度提供核技术和核燃料,着眼于遏制中国的战略需要。印度没有签署《核不扩散条约》,美国的做法无异于核扩散之举,批评家称协议向伊朗和朝鲜传递错误信号,也向美国反恐盟友、印度假想敌巴基斯坦传递错误信号。德国外交部长施泰因迈尔为伊朗受到不公平待遇鸣不平,他认为从伊核问题引起的国际争端来看,美国和印度的重大核技术交易的达成不合时宜,一边和《核不扩散条约》非成员国印度大搞核合作,一边对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视而不见、却施加非军事制裁和军事威胁。
  
  以反制“中国威胁和巴基斯坦威胁”的名义,瓦杰帕伊政府于1998年进行了标志着印度核武器发展里程碑的系列核试验。出于遏制中国的目的,美国默许了印度的核试验,虽然事后立即宣布对印度制裁,但这种制裁是装模作样的。两年后,克林顿政府领导下的美国和瓦杰帕依领导下的印度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在军事和安全领域两国签署了《防务合作协定》、决定定期举行联合军事演习、成立反恐怖主义联合工作组。
  
  南亚核竞赛被引燃了,在印度按下核爆炸的按钮后,巴基斯坦紧接着按下核爆炸的按钮。印度在大国默许下跨入核门槛,紧接着又在大国制衡下多出个核邻居,在突破束缚的时候发现自己周围有了新的制约。想当南亚霸主的印度,原本拥有常规军力优势,现在突然发现永远不可能武力夺回克什米尔地区了,克什米尔领土争端再也不会有谈判之外的解决途径了,这不可谓不是印度在战略目标上所付出的巨大代价:用克什米尔问题的永久化换取来核大国梦,以及用“当南亚霸主的野心”打碎了“当南亚霸主的梦想”。印度拥核对中国和巴基斯坦带来压力,巴基斯坦拥核对印度和美国予以反击。巴基斯坦拥核意义非同寻常,因为它在地理上紧贴中东,在文化上属于伊斯兰国家,如果巴基斯坦借地利之便、文化之同,把核技术、核武器传播到中东某个有严重仇美情绪的伊斯兰国家(伊朗),那么必然会对美国中东战略带来致命冲击。
  
  直到今天,巴基斯坦拒绝在伊核问题上支持美国,该国政府明确声称“伊朗是否继续其核武计划是伊朗自己的事”,声明“拒绝在任何时候因伊朗核计划去参与制裁、封锁伊朗之任何计划”。
  
  3月2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与来访的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联合声明》。去年中俄两国签署了在莫斯科签署《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
  
  美国选择普京开始访华的当天宣布:美日等国将与蒙古在蒙境内举行代号为“可汗•探索-2006”的多国联合军事演习。这场多国联合军事演习共由70名美国大兵、130名蒙军官兵和其他15个国家约240名军人参加,算下来“其他15个国家”各派2名以游客身份入境的代表(蒙古是内陆国家,只能从中俄两国进入,想全副武装穿越中俄很难,大概他们只能以旅游者身份轻装前往了)。紧接着,美国和韩国举行代号为“秃鹫”大规模的野外机动演习活动,称旨在检验美军在朝鲜半岛“有事时”进行增援的能力,美军隐形轰炸机和“林肯”号核动力航空母舰、2万多名美军和大批韩国军队将参加这次演习,演习项目包括登陆、渡河和空中打击等。朝鲜外务省发言人称,这是对朝鲜的武力示威,是企图扼杀朝鲜的行动,美国的先发制人阴谋已经达到了危险阶段。
  
  在中俄举行首脑在北京举行战略对话之际,美国权威刊物《外交》杂志刊登两名美国学者(核武器和核安全领域的专家)凯尔•莱伯和达丽尔•普列斯的文章,称美国目前已经具备“一次性摧毁俄罗斯或中国所有远程核力量”的“核优先能力”。文章写道,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美国和苏联的核武器都非常强大,两个世界上最强的核大国在军事上陷入了“相互确保摧毁”的僵局。然而,随着俄罗斯的早期预警系统很糟糕,其雷达在敌方导弹爆炸前数分钟才发出反应,现在“相互确保摧毁”的时代正走向终结,美国具有核优先能力的时代开始了。现在,美国很快就能拥有轻松将俄罗斯或中国的远程核力量库摧毁的能力。所以,在美国的核政策继续执行下去的情况下,如果俄罗斯和其他国家不采取相应措施,那么全世界在今后很长时间里都将笼罩于美国的核阴影之下。
  
  原因很简单,美国的核力量增强了,俄罗斯的核力量衰落了,中国的核力量原地踏步、维持在低得不能再低的最低限度,因此美俄中的核威慑均势被打破了,也就是世界核大国的核威慑均势被打破了。文章以美俄为例进行详细阐述:半个世纪以来,为了达到先发制人的目的,美国大力开发核“三部曲”,包括战略轰炸机、洲际弹道导弹和战略导弹核潜艇,这令美国的核力量在冷战结束后越来越强大;参照之下,俄罗斯的战略核力量大幅度下降,远程轰炸机减少了39%,洲际弹道导弹减少了58%,战略导弹核潜艇减少了80%,核武器“几乎不能立即使用”,此外,80%的井式洲际弹道导弹已经超过年限过期,俄战略导弹核潜艇大多数时间停泊在港口,等等。
  
  中国的核战略打击力量似乎还不那么全球公认,美国出于维护莫须有的军事霸权的战略目的,故意贬低中国的核实力。根据五角大楼的揣测,在中国有限的核武库里,只有20枚洲际核导弹能威胁到美国,由这20枚洲际核导弹构成的中国战略核打击力量性能落后、打击精度差、发射准备时间长。美国不愧是面向全球的超级意淫大国,当需要宣扬中国的威胁时就宣扬“中国威胁论”,当需要威胁中国时就宣扬“中国无威胁论”、“中国核武威慑低下论”。然而事实上呢,中国是世界和平力量、完全不是其他国家的威胁,但中国对任何威胁自己的国家都拥有绝对的摧毁能力,假如不是在战略上藐视的话(基于道德、正义),所谓军事超级大国在中国眼里不过是个平级对手,如果在战略上藐视的话(基于道德、正义),美国这个所谓军事超级大国更像个纸老虎。
  
  按照朱成武将军的个人思路,美国敢军事阻止大陆解放台湾,中国就敢于用常规武器击沉美国航母,如果美国敢于攻击解放军的船只、飞机、人员,那么中国就敢于用核武器攻击美国本土!如果美国进行核反击,那就可能升级为全面核战争!然后就是拼导弹防御系统了,中国打击美国全境的数百座城市,但只允许美国打击西安以东的半个中国!摧毁美国数百座城市需要多大的核战略打击力量?把导弹拦截在西安以东需要多强的防御能力?除了俄罗斯之外,这个地球上还有第二个足以毁灭美国的核打击力量!
  
  还是那句话,台海格局太小。朱将军针对台海事态发表的言论,何尝不具有浓重的战略宣示的意味,即展示中国最低限度的、却绝对够用、确保完全摧毁的核实力,展示中国敢于使用核武器的勇气和决心。
 15孙子兵法
  
  2006年4月,胡锦涛主席访问美国期间,向小布什赠送了丝绸精装版《孙子兵法》。由于该书籍是涉外书籍,由国务院新闻办直属的单位来选书备书,整个选书、制作内容、备书的过程是保密的。据悉,这套丝绸精装版《孙子兵法》为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出版,中文版用15.5万根真丝织成文字,织在丝绸上,英文版则把文字直接印在了丝绸上。以前中国领导人赠送外国领导人的书籍,一般都是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民俗、历史方面的,这次选择了兵书,非同寻常。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著名军事著作,是世界军事科学发展史上的瑰宝,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最有价值的古典军事理论名著,这份丝绸精装版国礼是中国的历史、技术、谋略的集中展示,丝绸,造纸术、印刷术,兵法书,都是最先出现在中国,然后走出国门、传遍世界。该书早在唐朝时起就传到朝鲜、日本,后来被传教士传到欧洲,然后传到了美国。
  
  在胡锦涛访美前夕,“伊朗核危机”事件升级,美国政府扬言欲对伊朗动武,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访问期间,胡锦涛和小布什在白宫举行了会谈,双方讨论了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
  
  “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兵法》的思想光芒在闪耀,不发动战争便取得胜利是战争的最高境界,这对军国主义化的美国有某种意义上的警戒作用,美国人往往认同“战争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所以才动辄诉诸武力、滥用武力。有媒体解读中国政府的良苦用心、谆谆教诲,即劝说美国不要穷兵黩武,否则会落得个败亡的下场。在全球诸多事务上,中国希望美国承诺放弃诉诸武力,比如放弃军事威慑、恐吓、讹诈伊朗,放弃制裁伊朗、朝鲜、缅甸、苏丹等国的损人利己的做法,希望美国撤离在阿富汗的驻军、在日本和韩国的驻军、以及在中东诸国、东南亚的新加坡、中亚的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的驻军,放弃遏制中国、独占中东、称霸世界的冲动。
  
  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赫赫有名,是我国高层领导及军界研究机构十分重视的大会,自1989年第一届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在孙子故里山东惠民县揭开帷幕以来,在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等单位的积极运作下,迄今已经举办过八届,会议经常受到国家领导人、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领导、军委领导和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领导的重视,如前国家主席杨尚昆、前国务院总理李鹏、前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前中央军委副秘书长洪学智、前国防部长秦基伟,前国防部长迟浩田,都曾亲自批准了举办会议的报告,或出席开幕式发表重要讲话。
  
  2004年11月3日,在由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主办的第六届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上,人们首次把《孙子兵法》与战略文化结合起来,以战略文化为视角推进孙子兵法研究,阐明《孙子兵法》关于哲学范畴的理论精髓,探讨了其战争观、战争指导艺术、战略战术理论、军队建设思想等军事理论的方方面面,有针对性地分析了当前国际和地区安全形势、安全热点。2006年5月31日,第七届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在杭州召开,中心议题为“孙子思想•大国关系•中国和平发展”,首次将孙子思想与大国关系和中国和平发展的主题相结合起来,与会领导、将军、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当前和未来国际安全形势和热点等问题。2009年11月2日,第八届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军事科学院和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主办,来自港澳台以及美国、日本、英国、德国、韩国、瑞典、奥地利、马来西亚等10数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名战略问题的专家学者、退役将领等出席,大家围绕“《孙子兵法》与和谐世界”、“《孙子兵法》与中国传统军事思想”、“《孙子兵法》与战争控制”、“《孙子兵法》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等议题展开讨论和交流,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强调要全面准确地把握《孙子兵法》的精髓,更好地运用这个人类共有的思想文化遗产,为促进世界的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孙子兵法》在海外备受欢迎,据不完全统计,该书已有日、法、俄、英、德、意、西班牙等30余种语言文本,不少文本有许多不同的译本,总计有数不下上千种刊印本。美国对《孙子兵法》的研究是从二战后开始的,先是集中在军界和情报界,逐渐扩展到政界、商界和文化界,美国民间对《孙子兵法》的热情度很高,有上百个研究《孙子兵法》的学会、协会或俱乐部在频繁活动。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西点军校将《孙子兵法》列为教学参考书,美国国防部在军官中举办上千次《孙子兵法》讲座。该书早已成为美国军官的必读书,每年各军种向军官推荐读书书目,《孙子兵法》都会作为必读书列入其中。在美国国防大学和陆军军事学院的课程设置中,指定参考书目里少不了《孙子兵法》的身影。在美国近年来颁发的《2010年联合构想》、《未来联合作战概念》、《联合核作战条令》等作战条令,以及美国国防部2006年度《四年防务审查报告》和国会国防小组委员会发布于2007年的、对该报告的审查报告《国防的转变――21世纪的国家安全》中,都引用了不少孙子的格言。
  
  有种说法是,日本对《孙子兵法》评价最高,美国对《孙子兵法》运用最好。美国是实用主义,把《孙子兵法》当做解决问题的工具,相当于把内涵深厚的《孙子兵法》给器物化了,这就注定了美国人无法领略《孙子兵法》的高超境界,如“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不战而屈人之兵”,慎战和避战思想,即应当尽量避免战争,不义的战争就不要打,要尽可能的避免战争,这便是战争控制思想、战后“修功”思想,等等。
  
  《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历经2500余年依然璀璨生辉。西方的军事著作出现很晚,德国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学家冯•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又臭又长,所以美国国防大学将《孙子兵法》列于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前面是理所当然的。中国战略文化和西方战略文化的对比,恰似《孙子兵法》之于《战争论》,前者为和平与发展服务,后者仅仅是战争指导手册,现在美国重视《孙子兵法》,学习的仅是如何打好战争。
  
  用伊拉克战争美军总指挥汤米•弗兰克斯的话说:孙子,这位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家的幽灵似乎徘徊在伊拉克沙漠上向前推进的每架战争机器的旁边。有美国媒体报道说,“海湾战争期间美军海军陆战员带着《孙子兵法》上战场”,也有媒体夸张形容道:“一位看不见的中国人指挥美国人取得了海湾战争的胜利。”美国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小布什政府首任国务卿鲍威尔坦言,凡是美军士兵都知道《孙子兵法》,几乎每个美国军官都读过这本书,仅他家里就收藏了好几种版本。美国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法伦访华,曾研究过《孙子兵法》并发表学习的心得。
  
  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军人借鉴了《孙子兵法》的谋略,把战略层面的东西变为实用工具,可谓取其皮毛而弃其精华。美国决策者只会用《孙子兵法》推进战争,而不会用《孙子兵法》来反思伊拉克战争。2008年美国媒体批评小布什没读《孙子兵法》,因为美国制定的战略和战术都不对头,所以将士官兵们在伊拉克打得灰头土脸,《奥兰多前哨报》刊文《现在读孙子已经太晚了》,文章开头写道:“如果布什总统能抽空读读《孙子兵法》,那么美国在伊拉克战场的军人与平民伤亡,本来是可以避免的。”文章末尾期待下任美国总统在入主白宫之前,能好好看看这本神奇的书,避免重蹈覆辙。然而,该书远远没那么神奇,泼出去的水如何收回来呢?小布什发动伊拉克战争,结局注定是失败的,《孙子兵法》倒是在理论上,能够揭示这种必然性。
  
  胡锦涛访美期间,中方不但向小布什赠送了《孙子兵法》,还向其他重要官员赠送了这份礼物,美国防长拉姆斯菲尔德应该收到了,我们指望着他能读出些什么来、悟出些什么来,为其伊拉克政策提供战略参考。遗憾的是,拉姆斯菲尔德的日子不多了,他很快就要离开五角大楼了。不过不用担心,接替他的是罗伯特•盖茨――这位布什家族的老朋友――他是《孙子兵法》的爱好者,如果能提早半年履职的话,他是有可能收到中国官方的赠礼的,当然,考虑到甄选国防部长新人选的重要性,可能此人在胡锦涛访美之际已经被圈定,让未来的防长大人见见战略对手的首脑,也未尝不通情理。
  
  罗伯特•盖茨熟悉《孙子兵法》不值得奇怪,怀疑他熟悉《孙子兵法》倒是值得奇怪的,因为这与“知己知彼”、“不知彼而知己”、“不知彼不知己”相关。他23岁时就加入中情局,然后进入乔治城大学深造,于1974年取得历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的题目是:《苏联汉学研究:克里姆林宫观点中未被利用的资源和关于中国当代事件的争议》。一个美国年轻人研究故纸堆里的苏联汉学、并透过历史尘埃把目光落在当代苏联和中国身上,而国内某些评论家却宁肯相信盖茨不可能熟悉《孙子兵法》,总是以自己残缺的大脑、低级的智商、油滑的嘴舌,侮辱别人的眼光。这些人还得出莫名其妙的结论,如中国人自信不足、爱沾祖宗的光等等,盖茨走马上任防长时,有媒体称他没有携《孙子兵法》上任,他案头上也没有放《孙子兵法》等等,庸俗媒体总是擅长庸俗化动作,从灵动抽象的说法中寻找具体的蛛丝马迹。就像孙子没有指挥海湾战争,孙子的幽灵没有盘桓在战争机器旁边那样,《孙子兵法》怎么可能出现在防长案头,但深层次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有的。
  
  罗伯特•盖茨是老牌特工,在情报界有着26年的深厚资历,先后辅佐过尼克松、福特、卡特、里根、老布什五位总统。早在1987年,里根总统就提名他接掌中情局局长,但因水门事件余波的影响而放弃任命。1991年老布什总统再度提名他出任中情局,使他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中情局局长。他对柏林墙倒塌、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等事件发挥过作用。拉姆斯菲尔德辞职后,小布什请盖茨重整江山,后者也愿意临危受命:“伊拉克战争的结果将决定今后几十年的世界格局,美国现在正处于非常关键的时刻。在军中服役的许多孩子处境危险,所以我接受总统的邀请为国效命。”在定性伊拉克战争的“胜与负”时,他大玩“既没有也没有”的模糊概念:伊拉克战争没有胜利,.伊拉克战争也没有失败,但如果美国失败了,将给中东地区带来灾难。美国在全球为何陷入困境?他似乎认同小布什团队的观点:因为美军的战术、手段不太好,而不是战略、方向的不太好。于是,自盖茨走马上任的那天开始,在美国的战略、方向不变的情况下,许多特工式的战术、手段被释放出来,有CIA风格的事端接连在世界多地发生。
  
  《孙子兵法》在中国影响大、还是在美国影响大?这是个很难解答的问题。在军界范围内,就普及率来说,中国并不占据优势,似乎也不像美国那样重视,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美国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鲍威尔,美军中央司令部两任司令汤米•弗兰克斯、詹姆斯•马蒂斯对该书都有独到见解。更重要的是,在中国该书的“兵法”味被弱化了,孙子的兵法“理论”上升为“思想”,脱离了“器”而升华为“道”,从“实”的层面走向“虚”的层面。从哲学角度探讨,到底是“形而上”对现实世界影响大,还是“形而下”对现实世界影响大?美国在两次对伊拉克战争中,实质上实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向世界展现了无与伦比的战略战术,完成堪称当代历史上最经典的战争案例,伐谋、伐交、伐兵、攻城综而有之,诡道、虚实、奇正、擒纵手法并用,令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
  
  美国人借鉴《孙子兵法》,中国感到压力很大,这是毫无疑问的。在盖茨入主五角大楼后,有媒体毫无由头的评道,与刚愎自由的前任相比,他领导下的五角大楼可能会多一些和谐,少一些冲突。然而,与拉氏的直来直去相比,盖茨习惯于深藏不露,这符合老牌特工的风格,他领导下的五角大楼可能真会多一些和谐,少一些冲突,但在地球上许多遥远的地方,比如某个国际焦点地区、或者某个偏僻角落,却可能多一些事端和动荡,以及多一些风云诡谲。
  
  中国是《孙子兵法》的故乡,在这个扁平状的世界里,我们没必要无谓的担心。胡锦涛送小布什《孙子兵法》意味深长,具体来说无非是这几层意思:一,劝诫:要慎思慎行,不要轻易诉诸武力,走上穷兵黩武的不归路;二,亮剑:中国会直面挑战,不会有任何畏惧和退缩,不妨看谁玩的境界高、玩的游刃有余,玩到屈人之兵;三,宣示:凸现中国的战略自信,对对方战略素养的藐视和对己方战略素养的优势的深信不疑。不论是玩形而上的战略(如不战而屈人之兵),还是玩形而下的战术(如持久战、或速战速决),我们都坚决奉陪到底。
  
  10多天后,小布什在白宫主持召开了有副总统切尼、国务卿赖斯和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以及10位曾担任国务卿或国防部长等人员参加的会议,讨论伊拉克的重建及中东和平进程问题。这次会议是在伊拉克安全局势继续恶化的情况下召开的,并且数月前已经召开有6个前国务卿和7个前国防部长参加的类似的会议。阵容不可谓不豪华,如果加上六七个前总统,就组成了半个世纪来的最庞大的战争班底。
  
  若干年后我们知道,当罗伯特•盖茨行将离任时,美军在伊拉克仍未锁定胜局,在阿富汗依然仍看不到转机。
16朝鲜试射导弹
  
  7月初的东亚局势波澜壮阔,朝核问题正处于风口浪尖,朝鲜试射导弹的传闻“越传越真”。中东方向更热闹更紧张,以色列同时发起两场战争,一场是对巴勒斯坦哈马斯的,一场是对黎巴嫩真主党的。虽然中国不是巴以问题四方会谈的成员,但凭借自身的影响力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中东舞台上,此时中国中东问题特使正在中东积极斡旋,展开对埃及、约旦、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访问。
  
  7月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宣布:7月10日至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率中国友好代表团访问朝鲜并出席《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签订45周年纪念活动。
  
  7月5日,朝鲜连续发射多枚导弹。在广泛的指责和猜疑下,朝鲜导弹终于射出去了!但就像许多国家有试射导弹的权利那样,朝鲜这个历史清白的国家,自然也有试射导弹的权利,不同之处在于,大部分国家周边环境良好,而朝鲜仍处于敌意封锁之中,也正是因为如此,朝鲜试射导弹才显得如此不同寻常。但就像美国试射导弹,甚至美国发动对伊战争,而不能够疏远中美关系那样,朝鲜试射导弹也不能疏远中朝关系。从时间关系上看,外界很容易看到:朝鲜试射导弹归试射导弹,同时中国高调庆贺《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签订45周年。
  
  据日本防卫厅提供的消息,凌晨3点半左右、4点左右、清晨5点左右、早晨7点10分左右、以及8点20分左右,总计射了6枚,这6枚导弹在发射10分钟左右后均落入距离日本大陆约600公里的海域。美国方面称,朝鲜除了发射数枚射程较短的导弹,还发射了可打到美国阿拉斯加、夏威夷的“大浦洞2”导弹。
  
  试射前夕,朝鲜强调朝鲜有研制、使用、发射、出口导弹的自由与权利,而朝鲜与伊朗之间有着军事合作,有可能是暗示可能向伊朗提供相关技术、武器。早在1998年朝鲜就用了射程为2000公里的大浦洞1中程导弹,如果朝伊两国积极开展导弹相关领域的合作,那么将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中东地区力量对比,所以我们要知道朝鲜试射导弹事关中东形势,这次导弹试射客观上起到为中东减压的作用,相当于对中东紧张局势的施压方施加了压力。
  
  7月9日,印度试射烈火-3型导弹,从印度东海岸奥里萨州的惠勒岛发射,坠落于孟加拉湾尼科巴群岛附近的奥里萨海域。其国防部发言人在第一时间里向媒体证实“导弹成功升空”,但这无法改变因导弹“设计失误”导致的试射失败的结果。导弹升空后直射上12公里,第二节推进器这时却没有点燃,造成导弹在这个阶段无法分离,导弹没有击中目标就坠落海里。我们从不认为朝鲜试射导弹的影响仅限于东亚,印度在匆忙进行发射活动前与美国有过“沟通”,从南亚方向对冲朝鲜试射导弹对东亚格局、中东局势的影响,理论上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实际效用很值得怀疑。
  
  下面我们仍然把探讨范围限制在东亚,仅从东亚范围内(中朝美日)解读该事件的影响。美国和日本已经关注这次发射活动很久,通过卫星对加注燃料等环节了如指掌,企图让朝鲜方面取消这次发射计划。事前美国政府放风说,会动用任何能力来保护美国人民,但如果射向公海就不会动用导弹防御系统。(没人相信朝鲜会主动去攻击美国领土或者领海,美国的表态等于说不会拦截朝鲜导弹,从而既发出强硬话语、又悄悄抽身而退。)美国敦促日本像自己那样表态,但对日本来说这种表态是个陷阱,将意味着日本被美国推上前台,而美国人可能不需要拦截(导弹发射在公海)、或选择性的拦截(导弹威胁到美国)、或任何情况下都不予拦截。拦截别国的导弹,等于向该国宣战,将承担重大的战略风险,精明的日本人不会干这种傻事,并抛出“如果朝鲜导弹飞跃日本领空,日本将要求安理会进行讨论”(1998年8月,朝鲜试射了“大浦洞1”导弹,当时导弹飞越日本上空,落入东边的太平洋水域)的方案。6月29日,日本首相小泉抵达美国开展谢幕之旅,此前1天,日本防卫厅长官额贺福志郎代表日本政府、军方正式表态,他接受美联社访问时说,日本已经为朝鲜可能试射先进的大浦洞2型导弹做好准备,除了派遣宙斯盾驱逐舰和侦察机监督情况外,也与美军协调情报搜集工作,但他承认,拦截导弹并不是日本的选项,他说:“日本根本没有能力把它射下来。”
  
  美日军事同盟不过尔尔。美国人及早退居二线,却想把日本推向前线,日本经过慎重权衡后,拒绝了美国人的要求,即两国都不愿拦截朝鲜可能射向日本的导弹、以及可能穿越日本射向美国方向的导弹。美国和日本连朝鲜射向自己、或自己盟友的导弹都无力、或无心、或不敢拦截,那么请别再用嘴皮子吹嘘“武装保卫台湾”、“协访台湾”、“干涉台海”了,真不怕害臊!
  美国是否有能力击落朝鲜发射的导弹?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的能耐究竟有多大?这套不成熟、试验成功率低下、花费极为高昂的产品是不是新的马奇诺防线?连美国技术专家都怀疑美国是否获得导弹防御能力,五角大楼也从来没有证实它具有这个能力,所以美国最后决定不予拦截,实际上更是怕拦截不下来,自己把自己的内裤扒下来,这是万万使不得的!连美国渲染得神话其神的防御系统都没有把握拦截,在反导系统上仰赖美国的日本更没有这个能力,后者也明确承认自己“没有能力拦截朝鲜的导弹”。纵然若干年后,日本具备了拦截能力,面对类似情况时仍会很慎重,因为它明白美国要自己拦截的根本不是朝鲜的“大浦洞2”、“大浦洞X”,而是拦截美国定义的战略对手即中国的能覆盖其全境的“东风31”、“东风41”!所谓朝鲜正在研发能打到美国本土的“大浦洞X”新型洲际弹道导弹,不过是美国人编造的、实质上暗指中国已有导弹的文字游戏!
  
  朝鲜试射导弹冲击了美日军事同盟。5枚短程朝鲜导弹针对日本,1枚据说射程可达美国夏威夷、阿拉斯加及内陆的“大蒲洞2”导弹针对美国,而这枚“大蒲洞2”奇怪地在空中解体,从而使美国反导系统暂时不必献丑。这次“大蒲洞2”空中解体了,下次“大蒲洞2”还会发生解体吗?导弹在飞行过程中发生解体的概率很小,通过人工操作却很容易令其解体,如果下次“大蒲洞2”发射成功,美国那套花费数百亿的、尚在试验阶段的反导系统是否会继续蛰伏,或者是否会被落后的朝鲜的、落后的“大蒲洞2”捅出个大窟窿呢?
  
  7月6日,朝鲜外务省发言人证实,朝鲜确实发射了数枚导弹,并且导弹发射是成功的,强调发射导弹是主权国家的合法权利,今后朝鲜将继续进行导弹发射训练。如果朝鲜发言人所言属实,那么“大蒲洞2”出现空中解体是故意的、成功地,“大蒲洞2”的空中解体相关政治、而无关技术。
  
  7月6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记者会上明确表示:目前没有修改《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的考虑,中国将继续履行《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我们将继续遵循条约的基本精神,发展同朝鲜的友好合作关系,维护半岛和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早在2003年的时候,有西方媒体猜测说,中国计划修改《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的个别条款,具体是修改该条约里的“在爆发一方被侵略的战争时双方有义务军事介入”等相关文字。实际上正是因为有这些条款和文字,才有毛泽东主席对该条约的鲜明评价:“对于全面发展我们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反对美帝国主义和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2004年金正日访华后,中国承诺支持朝鲜政治稳定、支持朝鲜进行经济改革,等于承诺继续为朝鲜提供军事保护,修约流言便自动销声匿迹了。现在中朝每年都纪念条约的签订,在当前局势下起到以正视听的作用,试射导弹对条约有效性无任何削弱作用。中国的国际信誉远非美国所能比,“中国制造”牌保护伞比“美国制造”牌保护伞更加可靠,《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比“美日军事同盟”更加靠谱!
  
  7月6日晚,国家主席胡锦涛应约同美国总统布什通电话,双方就当前朝鲜半岛局势交换了意见。布什说,美方对当前朝鲜半岛局势表示担忧;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是各方的共同目标,美方仍然坚持通过外交方式解决朝鲜半岛有关问题的承诺;美方赞赏中方为朝鲜半岛和平稳定所做的努力,愿同中方保持沟通。胡锦涛表示,中方一向致力于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反对任何导致半岛局势紧张的行动;中方严重关切目前的事态,认为在当前复杂的形势下,保持冷静和克制十分必要;愿就目前事态同各方保持沟通和磋商;认为全面落实六方会谈共同声明,对于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维护半岛和平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各方创造条件争取尽早恢复六方会谈。
  
  7月9日,印度试射可携带核弹头“烈火3”导弹,发射前印媒称该导弹可打到中国。据匿名国防官员透露:“导弹升空后直射上12公里,第二节推进器却没有成功点燃,造成导弹在这个阶段无法分离。导弹没有击中目标就坠落海里。”朝鲜在通告中国的情况下,试射可以达到美国的“大浦洞2”导弹;印度在通告美国的情况下,试射可以达到中国的“烈火3”导弹试验,成功不成功不重要,两者都是政治行为。
  
  7月11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率中国友好代表团访问朝鲜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以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副委员长杨亨燮为团长的朝鲜友好代表团。胡锦涛说:近年来,中朝领导人成功互访,就继承中朝传统友谊、加强中朝友好合作达成重要共识;在新的形势下,中方愿同朝方一道,坚持继承传统、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加强合作的方针,进一步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继续推进双方各领域务实合作,为本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作出新的努力。
  
  在全球聚焦朝鲜试射导弹话题的时候,日本防卫厅长官额贺福志郎提出先发制人论。前侵略国竟然对前受害国提先发制人论,前军国主义国家竟然对爱好和平的国家提先发制人论!韩国总统府发言人批评该论流露出侵略主义倾向:日本内阁成员接连提及先发制人攻击朝鲜半岛的可能和使用武力的正当性,暴露出其政策的“侵略本质”,“过去,日本曾以保护滞留朝鲜半岛的日本国民为借口从事侵略活动。现在,日本政府官员这些言论不能不被认为是阻碍东北亚及朝鲜半岛和平的、具有重大威胁性的言论。”美国白宫发言人托尼•斯诺在新闻发布会上警告,朝鲜半岛目前的局势可能会在东亚引发包括日本在内的国家加入军备竞赛。美国放风可能纵容日本发展军事力量,以实现美国在该地区的战略目的。朝鲜、朝鲜半岛的现状,与日本侵略朝鲜半岛有关,也与美国军事介入朝鲜半岛有关,现在朝鲜、朝鲜半岛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朝鲜周边环境尚未实现正常化、朝鲜半岛尚未实现和平,而日本已经在叫嚣先发制人论、追求以“国家正常化”为幌子的“重新武装化”了,美国也开始放风让日本重新武装、拿日本重新武装吓唬人、逼迫别国让步了。
  
  这次朝鲜试射导弹,跟日本有莫大关系。前面已经提到,在朝鲜试射导弹前夕,小泉正在美国开展谢幕之旅。双方发表了题为《为21世纪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合作的新日美关系》的联合公报。《读卖新闻》评论说,该公报将两国军事同盟从区域扩展到了全球,两国关系已发展到历史上最成熟阶段;《东京新闻》评论说,该公报标志着日美军事合作发生质的飞跃,自卫队活动范围从本国范围扩大到全球范围的军事合作;《产经新闻》评论说,为了牵制迅速崛起的中国,小泉极力推进日美同盟关系,这是其5年多来实施的日本外交的王道。小泉和小布什大谈特谈美日军事同盟,谈到“美国和日本在反恐战争、朝鲜、伊朗和阿富汗等问题上立场相同或接近”,谈到“支持和鼓励日本向海外派兵和强化其军事能力”、“强化驻日美军和日本自卫队司令部之间的合作”、“共同主导主导东亚、亚洲乃至世界的安全事务”等等,这便是所谓的超越东亚地区、面向全球的新日美关系、即“美日全球同盟”。因为美国全球战略陷入困境,特别在中东被中欧俄强势冲击,这时候美国尤其需要日本的支持。日本借美国需要自己之机,提升日本在美国面前的地位,争取以“日美平等”为基础建立“日美全球联盟”,取代以“美国控制日本”为基础之“日美军事同盟”。然而,出于继续控制的目的,美国注定对日本虚以委蛇,使劲把日本的影响限制在东北亚范围内。
  
  小泉的谢幕之旅看起来很华丽,但形式大于内容。他在招待会上用英文吐出“感谢美国人民‘温柔地爱我’”,这种温柔的爱是虐待吗?又像小布什亲自陪同其访问田纳西州的美国摇滚巨星“猫王”普雷斯利的故居“玫瑰园”,这算是对其忠心耿耿的褒奖么?但日本注定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日美同盟不可能是平等关系,而更像是主人与仆人的关系,就日美双方而言,日美同盟首先是美国控制日本的工具,其次是日本服务于美国的载体。按说日本可以继续抱有幻想,但该同盟有遏制中国的目的,中国是不会任由日本幻想下去的。朝鲜试射导弹不会威胁日本,但可能会冲击日美军事同盟,这个本来就不该诞生、也不可能长久存在的东西,迟早会进入历史的垃圾堆。在此之前,小泉路线肯定会先被扔进“历史的垃圾堆”。
 17核恐怖主义之“石器时代”
  
  2006年9月20日,小布什在接受美国喉舌CNN采访时说,如果有确凿情报表明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在巴基斯坦境内,他将毫不迟疑的命令美军部队进入巴基斯坦搜捕拉登。当被问到美军是否会为追捕拉登以及其他恐怖头目进入巴基斯坦时,布什的回答非常肯定:“当然。”当被问到“如果美国发现拉登在巴基斯坦,你是否会下命令炸死他”的问题时,小布什脱口而出:“我会!”此前,巴基斯坦明确表示不会同意美军在巴境内活动,美国政府承认“不可以在没有得到巴基斯坦政府邀请的情况下,派遣数千军队进入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是距美国万里之外的主权国家,小布什的新观点是危险逼近的征兆。
  
  这个采访于当日下午播放后,正参加联合国大会的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表态说:巴基斯坦政府反对美军在其境内进行任何活动,“我们绝对不会允许那种情况发生。我们可以自己来做,(不需要美军进入)。”紧接着,穆沙拉夫在接受电视采访时披露出震撼内幕,他透露911发生后美国威胁巴基斯坦,如果巴方不在反恐战争上提供合作,将遭到美国的轰炸、并被炸回“石器时代”。石器时代是什么概念,凭什么把巴基斯坦打回石器时代?有什么理由把巴基斯坦打回石器时代,难道仅因为后者支持美国反恐不力?用什么武器把巴基斯坦打回石器时代,要知道巴基斯坦可是核国家,答案当然只能凭借核武器!
  
  这是个暗流汹涌的世界,少数真相有机会被曝光,同时许多真相永远被埋没。从公开的新闻报道看,在2001年9月30日,即911事件发生发生后、美国展开对阿打击前夕,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表示,美国并没有向巴基斯坦提供证据,显示拉登要对美国遇袭事件负责。他说自己所知道的,都是通过美国电视新闻而来,希望美国政府能够提供相关非机密资料,以支持美国说拉登为幕后主使的指控。在表达上述疑虑后,穆沙拉夫同时表示,巴基斯坦已同意和美军交换情报、开放领空让美军战机飞越和提供后勤支援。何以在缺乏足够理由的情况下,巴基斯坦却向美国提供配合呢?到了10月中旬,这时候美国刚刚对阿开打,巴基斯坦外交部发言人坚持称,巴基斯坦虽然支持美国打击恐怖分子,但并不把阿富汗塔利班政权视为恐怖分子,并仍然承认塔利班是阿富汗合法政府,希望美国的军事行动在短期内就结束。何以在同情阿富汗塔利班的情况下,支持美国推翻塔利班政权呢?因为美国人在幕后施加极大压力,巴基斯坦不得不选择妥协,为美国军事行动大开绿灯。
  
  因为地理、文化、历史、种族的因素,巴基斯坦与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的关系非常密切。阿巴国家的边界线是英国人划定的,当年英国殖民者为分化阿富汗抵抗力量,硬是将其主要居民普什图人分割开,现该族为阿富汗第一大民族和巴基斯坦第二大民族,所以两国间就有了千丝万缕和根深蒂固的天然联系(穆沙拉夫承认,巴基斯坦“与塔利班有强烈的民族和家庭联系”)。再者阿富汗政府对全国缺乏有效的统治,巴基斯坦政府很少干涉部落地区的事务,大普什图地区成了两头不管的自由王国。偏偏普什图人是塔利班成员构成的主体。不难想象,巴基斯坦与塔利班政权关系很铁,从政府到民间都有支持塔利班的力量。911事件发生后,在美国的蛮不讲理的压制下,巴基斯坦忍痛斩断与塔利班的关系。美国到底采用何种压制手段?现在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挑明了,他在美国媒体前向全世界披露,美国时任副国务卿理查德•阿米蒂奇威胁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局长说:“(如果不在反恐战争中提供合作,巴基斯坦要)做好遭到轰炸的准备,做好后退到石器时代的准备!”
  
  在国际社会看来,巴基斯坦是个清白国家,身上没有任何污点和犯罪记录。巴基斯坦出于自己的利益,出于维护国家主权的需要,在同美国反恐合作上有所坚守,而美国便公然威胁将其送到石器时代!军事超级大国攻打小小的阿富汗,竟然为逼别国全力配合而进行核讹诈,于是美其名曰的反恐盟国就这样诞生了,许多美国的盟国多多少少也有这种成份,我们对美国的盟国概念要有清晰认识。据说在巴美谈判过程中,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有意紧急访问华,但基于对美国全球战略的准确判断,中国政府明确表示了这样的意思,即鉴于目前反恐形势,建议穆沙拉夫留在国内处理事务,随后巴基斯坦才同意为“阿富汗反恐战争”开放通道。
  
  仍是那句话,每条国际政治新闻的诞生,都有它诞生的背景和理由,穆沙拉夫选择在这个时候披露美国核讹诈,跟巴基斯坦正受到来自美国的巨大压力有关,小布什扬言有可能派美军进入巴境内反恐,接下来的程序恐怕就是炒作拉登在巴基斯坦的新闻,(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声称拉登不在阿富汗,暗示隐藏在巴基斯坦,阿富汗驻美国大使贾瓦德遵照美国人的意思,称拉登可能隐藏在巴基斯坦的某个大城市里。如果美国控制着拉登,倒是可以在巴基斯坦境内实现定点投放),然后力压巴政府让步、正式宣布美军进入巴境内抓拉登、反恐、轰炸。(这是巴基斯坦、中国绝对不容许的!)当年阿米蒂奇发出威胁之时,巴基斯坦面临着艰难的抉择,现在穆沙拉夫挑明内幕,恐怕等于向各方表态说:不会屈服这种核诧讹!虽然以前向美国妥协了,但现在不会让美国人得寸进尺,比如决不允许美军入境反恐!哪怕美国咬定拉登在巴境内,认定巴政府与基地组织勾结!(美国政府的话有可信度么?)这个世界实在太血腥,此时在穆沙拉夫心目中,阿米蒂奇与拉登谁更加邪恶?小布什和拉登谁得巴基斯坦人的民心?抡起核大棒的美国决策层是真正的邪恶之源。
  
  值得注意的是,巴基斯坦是个核国家,美国对核国家发出核威慑,似乎有点出乎大家的意料,难道巴基斯坦的核打击能力在美国眼中是雕虫小技?如此的话美国又何以对朝鲜、伊朗的核计划害怕至极?解答这个问题,有利于我们认清朝核问题、伊核问题。实际上自核武器诞生以来,核讹诈的例子并不鲜见,大部分案例归功于美国和苏联,下面我们举个苏联搞核讹诈的例子,而且是对核国家以色列进行核讹诈。1973年10月6日,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了,起源于埃及与叙利亚分别打算收复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刚开始时,在埃及和叙利亚的攻势下,据传已是核国家的以色列处于下风,该国总理梅厄夫人下令在导弹上装上核弹头。后来在美国卫星情报的帮助下,战场形势发生了大逆转,以军不仅将敌军主力埃及第3军团包围,还计划拿下埃及开罗和叙利亚大马士革。
  
  眼看着美国和苏联在中东地区的平衡被打破,勃列日涅夫立即派遣苏联运输机向阿拉伯国家空运军火,苏联海军的7艘驱逐舰和2艘直升机航母抵达以色列附近海域。在这紧要关头,勃列日涅夫与尼克松进行了两次电话热线交流。勃列日涅夫声称苏联被美国出卖了:苏联保证阿拉伯国家领导人会遵守停火协议,但美国纵容甚至串通以色列故意撕毁停火协议。在第一次电话热线里,勃列日涅夫生气地说:“保留苏联政府和军队采取必要行动的权利”;在第二次电话热线中,他要求美苏共同制止以色列的进攻行动,否则“以色列作为国家存在的意义将值得怀疑”,并暗示苏联将用核武器毁灭以色列。很快,第四次中东战争平息了,美国和以色列都做出了妥协,美国和苏联在战略上各取所需。
  
  以色列是核国家,但谈不上核大国,因为它本身是小国,这是它的天生缺陷,就像美国可以威胁“把巴基斯坦打回石器时代”、暗示美国可能会用核武器轰炸巴基斯坦那样,苏联曾经威胁“以色列作为国家存在的意义将值得怀疑”、暗示苏联可能会用核武器毁灭以色列。现在大家应该明白,巴基斯坦、朝鲜、以色列等核小国,与美俄中三个核大国有何本质区别,如果巴基斯坦都可能被打回石器时代,何况是伊朗和朝鲜这两个远不如前者核武库强大的国家。大家也应该会理解:单单从国家安全角度看,核小国对核大国未必能构成实质性威胁。
  
  巴基斯坦是核国家,但远远算不上核大国,所以美国敢于施加核讹诈。真正意义上核大国应该具备:1、具有强大的核力量,能摧毁任何对手的核力量:包括足够规模的核武库、高效精准的投射工具;2、地理面积够大,人口够多:这样才扛得起有限核战争,有限核战争才不等于毁灭战争。因此,印度、巴基斯坦受限于投射工具很难称为核大国,英国、以色列、日本、朝鲜等国家永远不可能成为核大国。
  
  我们便能够理解,当年中国成功试爆原子弹,与英国和法国成功试爆原子弹有着本质区别。在美国和苏联相继试爆了原子弹之后,当若干年后中国成功进行原子弹试爆,仍然给美苏及国际社会带来巨大的震撼与冲击,美苏曾经想联手对中国核基地进行外科手术式打击,因为在美苏这两大个超级大国的战略视角中,中国拥有原子弹与其他国家拥有原子弹有着本质区别,中国将凭借自己的雄心壮志、庞大领土、众多人口,来充分发挥核战略威慑力量,进而深刻改变世界政治格局。所以说,正是由于中国是毋庸置疑的核大国,才能够在美苏争霸的对立体系之外,以不称霸承诺成为第三世界的领袖。所以说,冷战期间不但有美苏争霸,同时还有美苏中三足鼎立,正是由于中美苏是地球上仅有的三个核大国,中美苏大三角战略关系才能主导世界政治格局,中国才能像美苏那样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之一。
  
  我们便能理解日本的核政策,作为世界上唯一遭受过核打击的国家,日本对核武器的态度看起来是很矛盾的,虽然日本政坛有强烈的核冲动,但大多数民众反对重新武装、反对核武装,许多极端保守主义分子也持此观点。因为这些人知道,日本不具备打大规模常规战争的能力,更完全不具备打有限核战争的能力,毋庸提以相互摧毁为目标的大规模核战争了。日本国土太狭小,一场大规模常规战争能让日本经济全面倒退几十年,一场有限核战争更足以让日本社会全面倒退几十年,一场以相互摧毁为目标的核战争足以令日本诸岛万劫不复。
  
  我们也便能理解伊朗和朝鲜拥核的局限性,也能理解核进程为什么是可逆的,核武器的对小国的作用没想象的大,在国家安全得到切实保障的前提下,即便某小国成功跨入核门槛后,也有可能在外界敦促下,选择退出核门槛。(理解这点至关重要,对我们认识当下的朝核、伊核问题至关重要。)
  我们也便能理解,核讹诈在如何伤害着世界,核讹诈是在多大程度上推动着核扩散,军事威胁、核讹诈是推动核扩散的最大外在动力,美国是军事威胁别国最多、核讹诈别国最多、为核扩散出力最多的国家。
  
  幸亏,这个世界上还有其他核大国,与美国之间达成了微妙的平衡,从而避免新世界大战的爆发,也避免了人类核大战的爆发。世界上还有其他国家,有足以威慑美国的庞大核武库,完全也有能力把美国送到石器时代!否则,这个曾经将日本广岛、长崎送到石器时代的国家,动辄威胁将别国送到石器时代、叫嚣能摧毁别国核力量的国家,是从来不缺少使用核武器的手段与决心、欲望与冲动的。
  
  世界上真正意义的核大国只有三个:美国、俄罗斯、中国。
 10月9日,朝鲜宣布于当天上午成功进行首次核试验。
  从地缘政治上,朝鲜居于中美两大战略对手(美国视中国为战略对手)战略利益的交汇点,理所当然地成为中美战略力量博弈(美国遏制中国和中国反遏制)的舞台。朝核问题首先是在朝美敌对、朝鲜半岛冷战阴云未散的气氛下发生的,其次是在中国崛起、美国遏制中国崛起、美国通过冰冻朝鲜遏制中国崛起的复杂形势下发生的。
  
  美国威胁促使朝鲜进行核研究,美国对朝政策促使朝鲜制造出核武器、宣布制造出核武器、进而进行核试验。3年前朝鲜首次在外交场合透露其拥有核武器,称将采取所有可能方式来展示核武器威力,现在朝鲜终于进行了兑换了“承诺”。
  
  世界已经等待了很久,倒不是说希望这天来临,而是被媒体吊足了胃口。朝鲜还公然拉上伊朗,摆明了要挑逗美国的敏感神经。9月16,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与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金永南在古巴首都哈瓦那举行了会谈。双方决定共同推进核开发,与美国推行的帝国主义作斗争。金永南为朝鲜的核项目辩护说,朝鲜“如果没有其他选择,只能将拥有核武器作为自卫的手段”,同时强调朝鲜拥有核武器的目的就是要对付美国的威胁,他说,“我们已被美国逼迫到了事态无法预测的程度。作为遏制力,我国只能拥有核武器”。内贾德表示支持:“我们强烈谴责美国试图阻止朝鲜进行核开发的行为。我们坚信,最终的胜利将属于朝鲜的政府和人民。”金永南也对伊朗的核开发活动给予支持,他说:“我们认为,核开发是伊朗拥有的理所应当的权利。”我们有必要记住这一幕,它向外界暗示朝鲜和伊朗有密切合作。
  
  从时间上看,这次核试验发生在美国总统小布什扬言要进入巴基斯坦境内反恐、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曝光“(美国)威胁要将巴基斯坦炸回石器时代”之后的10多天时间,以及发生在日本新首相安倍晋三结束访华行程、赶赴韩国首尔的档口,(鹰派分子安倍接替小泉担任日本首相不足1月,他将出访第一站放在中国、其次是韩国)。在相当程度上,这次实验会把美国对巴基斯坦的注意力强行拉扯到东北亚方向,让美国思考到底是谋划中的阿富汗战略重要还是既成的东北亚秩序重要,自己是否能够承受朝核试验对东北亚秩序的冲击,是否敢于牺牲在日本利益来换取入境巴基斯坦反恐?美以刚从巴以、黎以冲突中走出,美以抛出消息称,准备将重心从巴勒斯坦和黎巴嫩身上转移开来,重新回到伊朗和叙利亚身上、并筹划战争。美国和以色列正准备对伊朗发动打击?难道不担心朝鲜核技术往伊朗方向扩散么?
  
  10月9日,中国外交部网站发表声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无视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悍然实施核试验,中国政府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实现半岛无核化,反对核扩散,是中国政府坚定不移的一贯立场。中方强烈要求朝方信守无核化承诺,停止一切可能导致局势进一步恶化的行动,重新回到六方会谈的轨道上来。维护东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符合有关各方的共同利益。中国政府呼吁有关各方冷静应对,坚持通过协商和对话和平解决问题。中方将为此继续做出不懈的努力。”人们注意到,声明中用上了“悍然”与“坚决反对”,却没有出现“谴责”的用词。既然朝鲜“悍然实施核试验”,违反了中国坚持的“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原则立场,所以中国必然要予以“坚决反对”,但声明里没出现“谴责”字眼说明中国政府认为不应进行“谴责”。尽管朝鲜宣布成功进行地下核试验,但中国继续要求“朝方信守无核化承诺”,进而“实现半岛无核化,反对核扩散”。显然在中国政府眼里,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并没有终结,朝鲜仍可以回到六方会谈的轨道上来,朝鲜半岛依然可以实现无核化的初始目标。
  
  朝鲜官方发布消息说,这次核试验是“安全、成功的”,没有发生像核辐射泄漏这样的危险,100%靠朝鲜人民的智慧和科技,能给朝鲜军队和人民带来幸福。各方消息证实,这次爆炸的当量不大。既能称为核试验,又不产生核辐射,且是小当量爆炸,那么朝鲜进行的只能是次临界核试验了。关于次临界核试验,该试验主要适用于钚技术,即在放射性物质钚周围引爆烈性炸药,在不造成核能释放、不产生核辐射的情况下取得相关数据。美国对次临界核试验并不陌生,在朝鲜进行首次核试验前夕,美国在内华达州的地下试验场进行亚临界核试验,这是美国自1997年以来第23次亚临界核试验,也是小布什任内美国的第10次亚临界核试验,而这种活动是违背《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你小布什政府在6年时间里搞10次,不许人家朝鲜搞历史上的第1次?
  
  10月11日,美国国务卿赖斯接受福克斯电视新闻台采访时表示,尽管朝鲜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悍然进行核试验,但美国依然不会同意日本加入核俱乐部。她说,朝鲜进行核试验引发了东北亚地区安全形势的恶化,外界担心朝鲜核试验可能引发周边无核国家的仿效、引发核军备竞赛,“正如日本首相表示的那样,日本不需要成为核武国家,美国不希望作为朝鲜邻国的日本也以此为由成为核国家”。她还说,很赞赏中国在朝核问题上的态度,称中国在声明中使用了前所未有的严厉词汇,这显示国际社会在朝核问题上态度十分坚决。然而我们认为,美国在日韩的军事存在、在东北亚地区不负责任的作为,已经先于朝核试验恶化了东北亚地区安全形势,并且这本身也成为朝核试验的主要的外部因素;同时我们认为,朝核试验不但导致东北亚地区安全形势的恶化,也起到了冲击美国主导的东北亚旧格局、塑造新格局的作用。
  
  10月13日,中央军委委员、空军司令员乔清晨启程对巴基斯坦进行为期4天的正式友好访问。此前,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主动澄清,否认朝鲜核爆炸技术源于巴基斯坦,他还说,“朝鲜走的是钚技术的路子,巴基斯坦走的是铀技术的路子”,以此来说明两者之间是没有瓜葛的。假设属实,说明巴基斯坦知道相关技术细节,那么中美俄可能知道得也不少!
  
  10月14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关于朝鲜核试验问题的决议案。决议要求朝方放弃核武器和核计划,立即无条件重返六方会谈,并决定针对朝方核、导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相关领域采取制裁措施。同时,决议强调《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应严格履行义务,有关各方应保持克制,不要采取任何可能加剧紧张局势的行动,继续通过政治和外交努力寻求解决问题,争取尽早恢复六方会谈。决议排除了授权使用武力的可能,也没有对朝鲜实施全面制裁,表示将视朝鲜遵守决议情况,调整、暂停或取消对朝制裁措施。这份决议案由美国提出,由中国修正和定型。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在表决后发言指出,中方赞同安理会作出坚定而合适的反应,重申中国政府始终主张通过外交手段和平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尽管目前出现了朝鲜核试验这个消极事态发展,中方的上述政策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不管朝鲜是否进行核试验,不管朝鲜是否拥有核武器,两国签署的《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不受影响。就像不管以色列是否侵入加沙,不管以色列是否进行核试验,不管以色列是否拥有核武器,都不会削弱美以同盟关系。
  
  10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的特别代表、国务委员唐家璇,以及外交部副部长、中央外办主任戴秉国和外交部副部长武大伟等率团,抵达朝鲜首都平壤,对朝鲜进行访问。次日,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防委员长金正日会见了唐家璇、戴秉国、武大伟等人,双方就中朝关系和当前朝鲜半岛局势问题深入地交换了意见。此前,唐家璇作为胡锦涛主席特别代表对美国和俄罗斯进行访问,同双方谈到了朝核问题。
  
  中方代表团抵达平壤当天,小布什就朝核问题发表讲话,赖斯不远万里的抵达东京。布什在福克斯电视台的节目中说:中国对朝鲜半岛的核武器表示担心,美国对朝鲜邻国可能决定发展核武表示关切。这是暗示中国管住朝鲜,不让朝鲜发展核武器,那么美国就会管住日本,不让日本发展核武器。遗憾的是,中国管不住朝鲜,中朝是两个平等的国家,美国倒是能管住日本,否则美国在日本驻军干嘛,至于美国想不想管住日本,那是美国和日本之间的事儿!日本想不想发展核武器、美国让不让自己发展核武器,是日本想不想继续被美国控制、美国想不想继续控制日本的问题!朝核试验是冲着美国去的,所以中国对朝核试验的担心,比不上美国对朝核试验的担心!在赖斯抵达东京前夕,日本外相麻生太郎在国会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会议上说,鉴于朝鲜已进行核试验,日本应该公开讨论是否应该拥有核武。在屡试不爽的胡萝卜和大棒政策陪衬下,赖斯与麻生匆匆召开了联合新闻发布会,后者改口为“日本绝对不考虑制造核武器”。
 五角大楼说硬话说错话,这个时候硬话就是错话,拉姆斯菲尔德和切尼们都闭嘴了,美国压根没敢提军事行动,反而表示愿意无条件重返六方会谈,来换取朝鲜无条件重返六方会谈,并将对中国召集六方会谈表示感谢。美国人反应为何这样温柔?怕压制不住日本的核冲动!美国想借朝核问题破坏东北亚氛围,并在紧张氛围下拉上日本对付中国,但现在美国为了压制日本核野心,不得不请求中国施压朝鲜核进程,不得不请求中国把各方拉到谈判桌。中国主导朝核六方会谈的意义就在于此,削弱美国人制造的朝核问题的工具性,并把美国的工具部分转变为中国的工具。既然有人故意制造问题,我们就不可能解决问题,不如主动加入游戏扮演角色,朝核问题依然是美国人的工具,但现在也开始成为中国的工具。
18核胁世界
  
  当核战争爆炸时,巨大的能量将数亿吨的烟尘微粒注入大气,由于这些烟尘微粒的平均直径小于红外波长,对从太阳来的可见光辐射有较强吸收力,而对地面向外的红外光辐射的吸收力较弱,导致高层大气升温,而地表温度下降,造成恐怖的核冬天。或者按较通俗的说法,大规模核爆炸产生浓烟和尘埃,浓烟和尘埃会长时间遮挡住阳光,使地球处于黑暗和严寒之中,这就是传说中的恐怖的核冬天。科学家和科幻学家研究后得出结论,地球将变成暗无天日的灰色世界,陆地再也见不到阳光,白天和夜晚难以区分,气温急剧下降,海洋河流冻结,绿色植物毁灭,等等。
  
  美国核武库足以把地球送入核冬天,把全体人类带入噩梦般的悲惨世界。
  12月4日,美国在本土举行大规模核军演,该国很多区域进入“核战争状态”。这场冠以“警觉之盾”之名的核演习为期10天,由美国北方司令部、战略司令部和北美防空司令部共同组织实施,美国国防部、能源部、国土安全部、陆军、空军、海军、海军陆战队、国民警卫队、联邦调查局、缉毒署等机构参与,演习目的是加强三大司令部在美国本土面临核灾难时的协调能力、反击能力。演习重点为“美国与数个国家爆发核战争”,当然这“数个国家”在现实里都是活生生的,其代号分别为伊尔明格汉姆、鲁别克、尼马兹、丘利亚,美国喉舌挑明其分别为伊朗、俄罗斯、朝鲜及中国,这场核战争模拟的场景是,在伊核问题激化的情况下,美国对尚无核武器、行将拥有核武器的伊朗发动全面战争,随后伊朗的友国俄罗斯、朝鲜、中国加入进去,在俄罗斯和朝鲜意识到美国有意发动核袭击的情况下,抢先对美国先发制人,用洲际导弹、远程轰炸机、核潜艇等向美国境内的重要军事目标进行核打击,目标包括位于科罗拉多州夏延山的北美防空司令部、北方司令部和战略司令部的地下指挥监控中心、马里兰州雷文洛克山地下的美国国家预备联合通讯中心,等等。
  
  五彩缤纷的美国,令世界多了些灰色。风情万种的美国,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好莱坞模板毫无新意:敌国发起核袭击,美国实施核报复,最后美国沉重打击了核偷袭国及幕后主使国。美国媒体欢呼说,整个美国和北美地区都正在变得更加坚不可摧。有国际媒体却评论道,美国浪费纳税人的大量金钱,热衷恶化全球紧张局势,它是五角大楼继续鼓吹美国人为反恐流血的新把戏。后来人们知道,实际上这时候已经可以给美国次贷危机数倒计时了,而五角大楼这部庞大的烧钱机器,却沉湎于世界末日式的人类核大战的战略狂想之中。
  
  世界真的真的很阳光,是美国人心理太阴暗。
  
  为什么伊朗成为世界核大战的导火线?为什么美国要对伊朗发动全面战争,难道仅仅因为把伊朗定义为敌人?因为伊朗是中东大国、却拒不接受美国控制、又拥有极其丰富的石油资源,从而在金融上相当程度的削弱石油美元本位制、冲击美国霸权的根基,在政治上相当程度的破坏美国中东战略、削弱美国全球战略。从安全上讲,按照大家熟悉的说法,美国、以色列沾染的鲜血太多,所以中东地区有强烈的反美、反以情绪,如果伊朗拥有核武器,将会对美国在中东的驻军和以色列构成致命的威胁,如果美以不从根本上改变现行政策,那么可能与伊朗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伊朗可能会对美以使用核武器,即便不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可能会引发中东地区的核扩散,这将导致美国中东战略的破产。
  
  什么是尚无核武器、行将拥有核武器?难道类似于伊拉克尚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行将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所以就像当初入侵伊拉克那样、对伊朗发动军事打击?美国政府的“言之凿凿”都不靠谱,美国式“行将”又是什么东西呢?难道是切尼的臭名昭著的“1%主义”?抑或是拉姆斯菲尔德的蒙死人的“知道论”?为什么不对拥有核武器的朝鲜动武?却偏偏要对没有核武器的伊朗动武,难道仅仅因为伊朗没有核武器?这是非常危险的逻辑。(美国反对朝鲜拥核而朝鲜已经拥核,反对伊朗拥核而伊朗表示无意拥核,美国却摆出对后者发动核打击的架势,令我们对美国的特色思维感到惊诧。)为什么要爆发人类核大战,难道仅仅因为霸权与反霸权?这个世界太疯狂,因为美国太疯狂!
  
  为什么以色列拥核像没事似的,而伊朗拥核会引发世界核大战?以色列在中东耀武扬威,而伊朗仅仅为追求安全而已,美国的淡定与狂躁表演错位了。实际上,伊朗做什么并不重要,美国是在寻找一个借口,它希望以这个借口军事打击伊朗。或者更准确的说,拿军事打击威胁当战略掩护,来换取国际社会支持全面制裁,把伊朗经济上掏空、政治上击垮、军事上耗干,最后像侵略伊拉克那样,不冒任何风险侵入伊朗。
  
  20世纪50年代,伊朗开始核能源开发活动,并得到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支持。20世纪70年代,伊朗与德国签署合同共建核电站。1980年美伊断交后,美国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对其采取“遏制”政策。这种套路太让人熟悉了,简陋得像大街上的比基尼,它就是凭借简陋不堪引人瞩目的。美国为什么不会到半个世纪前的立场上去,支持伊朗和平利用核能呢?截至1986年底,世界上已有28个国家和地区建成近400座核电站。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统计预计,到21世纪初将有近6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核电站,核电站总数可能总数将突破1000座。美国反来反去,实质上是反对伊朗建核电站,为了反对伊朗建核电站发动军事打击,甚至可能为反对伊朗建核电站发动人类核大战!
  
  从伊朗角度讲,它需要的是安全,在外界生存压力下、追求核武器,是为了安全,在国际社会压力下、不追求核武器,也是为了安全。如果因为不追求核武器,而落得个像伊拉克那样的命运,是当今世界的悲剧;如果因为追求核武器,而遭受美国和以色列的核打击,那么这将是人类历史上亘古未有的悲剧。一个国家有没有在致命威胁下追求基本安全的权利?为什么运用这种权利反而可能将自己推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这说明当代的政治话语系统、全球治理秩序、国际格局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今天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太多值得我们抛弃的东西、同时有太多太多等待我们为之付出的东西!
  
  透过这场核演习,美方亮出在伊核问题上的绝对底线:美国决不允许伊朗拥有核武器,决不允许中东伊斯兰国家拥有核武器。在明确释放以色列拥有核武器的信息后,这意味着决不允许以色列之外的中东国家拥有核武器。美国想传达如下讯号是:如果伊朗行将拥有核武器,那么美国不惜发动全面战争,如果世界其他势力干涉,那么美国不惜打世界核大战。然而,谁能保证伊朗不会再遭受美国打击之前拥有核武器及核报复能力呢?到时候,估计中欧俄都不会趟这盆浑水,那就成美国、以色列与伊朗及其周边国家的事儿。
  国际政治波澜壮阔、惊心动魄、风云诡谲,这个世界很疯狂、很魔幻、很核胁。
  美国坚决反对美以的“眼中钉、肉中刺”伊朗发展核武器,不惜发动全面战争和核战争,坚决支持中东阿拉伯国家、伊斯兰世界的“眼中钉、肉中刺”以色列拥有核武器,维护以色列的中东军事霸权地位。在放出决不允许伊朗拥核的消息后,美国主动披露以色列的核背景,把生米做成熟粥饭,让国际社会接受。12月5日,前美国中央情报局长、新任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在参议院听证会上,谈到以色列核武实力的问题,表示以色列拥有核武器,“(伊朗的)邻国都有核武器:以东的巴基斯坦、以北的俄罗斯,以西的以色列,还有我们在波斯湾的部队。”
  
  12月12日,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抵达德国,并接受德国电视台采访,在被问到“以色列拥有核武器的事实是否削弱了西方反对伊朗拥有核武器的立场”时,他回答说:“以色列是民主国家,不威胁他国,我们从未威胁要灭绝某个国家,而伊朗却公然地、明确地和公开地威胁要将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当他们渴望与美国、法国、以色列和俄罗斯一样拥有核武器时,你能说这是一回事吗?”考虑到这种采访场合,问题和答案都是事先准备好的,把以色列同美国、法国和俄罗斯这几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相提并论,相当于奥尔默特默认以色列已经拥有了核武器、并在此基础上要求欧洲阻止伊朗发展核武器。但以色列官方仍然不予正式证实,虽然奥尔默特默认以色列拥有核武器,该国既强烈暗示和婉转承认、又不正式证实,大玩模糊核政策。
  
  先有美国新国防部长盖茨的“点明”,代人宣称以色列拥有核武器,紧接着有奥尔默特的“默认”,将以色列与世界核大国相提并论,这是美国和以色列合作演绎的双簧戏。自然其国内也少不了配套表演,有议员代表发出毫无含糊的警告,“如果国际社会不能制止伊朗发展核武器,以色列将不惜代价遏制伊朗的核野心”。显然,这场美以政府联合制造的新闻,是以核国家的身份威慑阿拉伯国家,特别是威慑有意搞核武器、暂无核武器的伊朗。
  
  以色列是个准核国家,就差公开宣称是核国家了,它凭借先进的常规武器和隐性核威慑,在军事上成为该地区唯一的决定性力量。虽然海湾地区的阿拉伯国家不喜欢伊朗,它们乐于让伊朗成为平衡以色列的力量,所以认为伊朗成为核国家并非不可接受。伊朗是综合力量非常强的地区性大国,地处中东与中亚、南亚之间的战略要冲,中欧俄乐于利用伊朗来阻挡美国独霸中东,许多国家可能会持有这种颠覆性观点:伊朗成为核国家绝对不比美国独霸中东更坏,伊朗拥有核武器不比以色列拥有核武器更坏,伊朗和以色列都拥有核武器不比以色列单独拥有核武器更坏!
  
  12月29日,中国政府发布《2006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白皮书首次公开了中国的核战略,重申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立场。白皮书说,中国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中国的核战略贯彻国家的核政策和军事战略,根本目标是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中国始终奉行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无条件地承诺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
  
  12月30日,这天是穆斯林重要节日宰牲节,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处以绞刑。
  
  2007年1月4日,伊朗领袖和总统特使、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兼首席核谈判代表拉里贾尼抵达北京,他将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及唐家璇、李肇星、戴秉国等就双边关系、伊核问题等进行沟通。中方重申在伊核问题上的立场:主张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维护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主张通过外交谈判妥善解决伊朗核问题;国际社会应继续进行外交努力,推动尽快恢复谈判,寻求伊朗核问题的长期、全面和妥善解决。在拉里贾尼逗留北京期间,美国出动多架B-52战略轰炸机,对朝鲜核设施进行了模拟空袭。从关岛的美军基地出发,飞越太平洋和韩国领空,途中经过空中加油环节,抵达韩国西海岸某靶场,这几架可装载核弹头的B-52战略轰炸机,在驻韩美军F-16等战斗机群的配合下,对朝鲜陆上目标进行了空袭演习。朝鲜官方媒体反应强烈:“美帝国主义侵略军的飞行大队年初开始出动可装载核弹头的B-52战略轰炸机,进入韩国领空进行空袭轰炸演习,足以说明美帝主义正在准备对朝鲜发动冒险的核战争。”在此前夕,美国对外使用核武器“先发制人”的论调却越来越高,近期军方刊物建议美国用核导弹等武器攻击朝鲜,半小时内瘫痪朝鲜核设施及导弹发射架、特种部队基地。一边是核盾牌、核防御,一边是核长矛、核攻击,美国意欲何为?
  
  伊朗领袖和总统特使前脚刚走,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后脚就到。在美国核军演背景下,在美以放风核打击伊朗、B-52战略轰炸机模拟军事打击朝鲜的策应下,奥尔默特不远万里访问北京,在与中国领导人会见前,他参观了中(中国)以(以色列)示范奶牛场,亲手为两头奶牛挤奶,参观了正在建设中的奥运标志性建筑“鸟巢”和“水立方”,看来时间很宽裕。
  
  在奥尔默特动身访华之际,以色列国家安全研究所发布年度报告说,如果不采取军事措施,伊朗研制出核武器就只是时间问题,声称以色列在技术上有能力用武力阻止伊朗发展核武器。英国媒体披露说,以色利已制定出用战术核武器打击伊朗核设施的计划,该媒体引述以色列军方消息人士的观点称,两个空军中队正在接受炸毁伊朗核设施的训练,使用的是专门打击地下堡垒的核弹。美国媒体披露说,美国新式核弹头的研发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小布什政府已计划用这种新式核弹头将代替老式核弹头。据悉,新核弹头添加了控制机制,可以随时用遥控方式解除其引爆功能,令其失效。有观点解读说,美国终于可以放心的把自己的核弹头交给以色列使用了。美国借以色列、以色列借美国核弹头、摧毁伊朗和平利用能源的核设施?
  
  布什的高级顾问、CIA伊朗事务专家格里特声称,以色列针对伊朗的战争可能在两年内爆发。为什么不预测本国对伊朗战争的时间,反倒去预测别国对伊朗战争的时间,不知己而知彼?以色列领导人曾多次表示,以色列只会在有其他国家共同参与的情况下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这里的“其他国家”只能是美国而不可能是其他任何国家。以色列是独立国家,有自己的核心利益,会考虑民族的生死存亡,不可能自愿为美国出生入死,美国仅提供核弹头、核保护盾是远远不够的。
  
  1月10日,美国总统布什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宣布美国政府调整对伊拉克政策,他计划向伊拉克增派2.15万名美军官兵,这样驻伊美军的兵力将从13.2万人增至15.35万人,规模仅次于去年伊拉克选举时美军集结的16万人的水平,他还下令美军向中东地区增派航空母舰战斗群、在该地区部署反导系统。数天后,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将访问北约总部,与北约秘书长夏侯雅伯等北约高官讨论了伊朗、阿富汗、科索沃等问题。
  
  两天后新华社发布消息称,中国气象局成功获取风云二号D卫星的第一套图像,标志着该卫星与地面应用系统对接成功,星地系统工作正常。风云二号D卫星于2006年12月8日成功发射,其观测范围涵盖了整个亚洲大陆、印度洋及西太平洋,可对覆盖范围内的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该星与风云二号C气象卫星共同实现在轨备份、形成双星组网观测能力,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形成双星观测的国家。在当前形势下这则消息透露的内容具有现实意义。
  
  1月16日,伊朗半官方的法尔斯新闻社报道说,有伊朗议员指出数天前伊朗曾击落美军一架无人驾驶侦察机,这等于向外界非正式宣布数天前曾击落美军一架无人驾驶侦察机。报道说美国经常向伊朗派出无人侦察机,该架无人驾驶侦察机是在飞越伊朗边境时被击落。伊朗方面没有透露击落的具体时间和地点,美国对伊朗方面的披露既不承认也不否认,(美国空军表示在该地区没有损失任何飞机,但不排除伊朗击落了美国情报机构的侦察机),大战来临前似乎都是这个样子,潜流暗涌,风云诡谲。
  
  伊朗宣布击落美国无人机的消息后,俄罗斯国防部长伊万诺夫立刻宣布:根据1年多前达成的军购合同,俄罗斯完成了向伊朗提供了托尔-M1型短程防空导弹的合同义务,他说此举没有违反联合国制裁伊朗的决议,俄罗斯是根据国际法准则同伊朗发展军事合作关系的,如果伊朗确实需要购买国防武器,俄罗斯将会同它合作。该导弹系统能在低空击落直升机和战斗机,还能拦截巡航导弹等飞行目标,可保证特定目标不受反雷达导弹和巡航导弹的攻击。
  军事打击朝鲜是中国万万不会答应的,军事打击伊朗伊朗是中欧俄万万不会答应的。朝鲜和伊朗这两个处境相似的国家之间的合作加强了。欧洲高级国防官员于1月24日抖出朝鲜帮助伊朗搞核武器的消息,称朝鲜已经邀请伊朗科学家来研究上次核子试验所获得的资料,并且同意与伊朗分享核子爆炸中收集的所有资料,“我们已经发现,自去年10月朝鲜进行核子试验后,伊朗所有的核设施都增加了活动……所有的资讯都显示伊朗人正在努力为他们自己的地下核子试验做准备。”有消息说,朝鲜进行核子试验时有伊朗人员在场,而伊朗可能在12个月内试射自己的核弹。有人推测,自2003年1月起,朝鲜和伊朗的核武专家不定期互访,近年来两国更是频频加强核领域的交流,如在核裂变材料加工、核爆炸装置设计、原子弹小型化等领域。据说朝鲜专家团已经抵达德黑兰,开始勘察相关规划的可行性,以及商讨相关的合作事宜。外界担忧朝鲜搞核扩散,帮助伊朗搞地下核试验,等等。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