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几年前,英若诚的传记出版了。令人颇感意外的是,它的作者是美国塔夫茨大学戏剧学教授康开丽(Claire Conceison)。在2001至2003的3年时间里,康开丽把英若诚躺在病榻上的英文口述录下来,编辑整理,再加上她数年的研究,成就了此书。2008年英文版出版,书名叫《Voices Carry》,是“人已去,声宛在”的意思。
2009年该传记的中文版《水流云在》出版。在颐和园西北10公里,有一处温泉,是英家避暑之地,那里有一块大石,上刻英若诚祖父英敛之手书的“水流云在”四个大字。这四字取自杜甫“水流云不竞,云在意俱迟”的诗句。传记取名《水流云在》正是来源于此。
需要提及的是,中英两个版本在英若诚夫妇的“小报告”方面有差异,实际上,中文版是没有这个内容的。
在中国,英若诚可是个显赫的人物,他集表演、翻译、政治于一身,曾官至文化部副部长。从《水流云在》中,可以看到一些鲜为人知的事。
英家本姓“赫舍里”
英家原本姓“赫舍里”,是满族的老姓。对汉姓来说,“赫舍里”这个姓长了一点。汉族的姓通常是一个字,复姓已经很少见,从来没有过三个字的姓。英若诚祖父的名字,应该是“赫舍里·英华”。后来他祖父参加了改良派,就改名为英华了。“戊戌变法”失败后,英华亦在清廷的缉拿名单上,他带着妻儿先后避难于香港、越南,其后辗转落足天津。1902年慈禧太后下令大赦,在那条法令中,他祖父的名字就是英华,没有写旗姓,因为当朝的不相信会有旗人加入反清运动。他们以为英华是汉人。后来英华的家人便趁此机会,一齐放弃了老姓“赫舍里”,随英华改姓“英”了,连英华的父亲都随儿子改了。从此出现了“英氏家族”。
曾祖父摇煤球
如果英家追根寻宗的话,最远也就到英若诚的曾祖父。他的曾祖父是摇煤球的。说起北京的摇煤球来,让我不免想起那走街串巷的吆喝声。小瓦盆、大筛筐、扁担、铁锹,看到这些家伙,就知道他们是专门以摇煤球为生的。遇有需摇摇煤球的人家,他们把瓦盆在地上一撂,上面搁上大筛筐,把煤末子和黄土按比例拌好,再放些水和在一起…… 摇煤球的人双手把着筛筐两边用力地摇,渐渐地,不规则的一团团湿煤就变成煤球了。说起来,这和我们现在制作元宵的方法相差无几。
当年英家就住在颐和园西北的黑山扈附近,不远就有煤窑,据说现在还产煤。那地方有的是煤末子,穷旗人就把煤面摇成煤球,既可烧水做饭,冬天也可用来取暖。久而久之,摇煤球成了很多穷旗人赖以生存的行当。据说靠摇煤球为生的人,是社会中最底层的人,他们的社会地位比抬轿子的杠夫还低。
祖父捡废纸“成就”学业
当年的“赫舍里”家族是满洲正红旗人,世袭旗兵,祖祖辈辈都不识字。英若诚的曾祖父有五个儿子,他祖父排行老二,名字是赫舍里·英华,就是后来创办《大公报》及辅仁大学的英敛之,“敛之”是他的字。但这个孩子极不寻常,他想要认字。因为家里穷买不起纸,英华就去青龙桥那个很大的茶馆,捡顾客扔下的包茶叶的纸。他把这些纸收集起来,在家练书法,还自制墨水。有一天,他在茶馆遇到一位喝茶的老道。老道问他捡纸有何用。练字,他答道。道士大感兴趣,和英华聊了起来,最后道士说:我收你为徒!你成了我的徒弟,可要出家云游。
跟随道士到达京城后,英华被一位专门给旗人教书的先生留下,成了他的书童。当时的教书先生要到有钱人家里去教馆,会收一些男孩做助手,称为“书童”。每天早上,英华要拿着重重的一包书,还有纸、砚台、笔、墨,跟着老师到各家去教书,他就这样干了好几年。英华很聪明,在先生的学生们学会之前,他就已经把所有的课都记住了,他的字也大有长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