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观复博物馆 (网上图片)
中国的博物馆一般都给人以肃穆、刻板的形象,很多展品看得见、摸不着。中国建国后的第一家私人博物馆——观复博物馆,打破了人们对博物馆冷冰冰的成见,馆内客厅、书房、卧室、茶室的布置,给人以温馨、典雅、亲切的感觉,尤其是木器,参观者都可以直接触摸到藏品,一下子就拉近了参观者与博物馆的距离,生活的气息似乎扑面而来。
上图:古代书房 (网上图片)
上图:红木展厅 (网上图片)
上图:门窗馆 (网上图片)
家具馆藏品的摆放极具特色。紫檀、黄花梨、鸡翅木等材质分门别类地构成一个整体的“家”。例如,紫檀木椅子和条案摆设成“客厅”,黄花木藤床、柜子等摆设成的“卧室”。各个部分之间用古屏风分开,恍惚间,让人感觉似乎是回到中国历史的某一朝代。
门窗馆的布置独具匠心、细致入微。像走廊上的八扇屏花门窗,它们的开合是有一定规律的:先开左边,再开右边,然后是两扇都开,接着再两扇都关。这样,参观者在观赏时能看到不同的景致,享受到不同的情趣。2003年观复博物馆的这些古代门窗到巴黎展出,受到了法国人的盛赞,引起轰动。
上图:清雍正紫檀拼面锦地画桌。 (翻拍自《马未都说收藏》)
马先生在《百家讲坛》里说过,这张桌子的面是用5000多块非常小的紫檀木条和瘿木条拼接而成。瘿木和紫檀,一黄一黑,一暖一冷,相得益彰。
马先生还讲过桌子的历史。当年,雍正皇帝命工匠在圆明园建造了“万字房”,并亲笔题字“万方安和”匾额。后来,这张桌子被安放在“万字房”,桌面的“万字锦地”合“万方安和”之意。马先生说:“除了故宫,我从来没在别处见过这类桌子。”
上图:清康熙紫檀三弯腿画桌。 (翻拍自《马未都说收藏》)
画桌的存世量非常少,像上图这么大的紫檀画桌就更罕见了,它宽近1米,是迄今为止全世界所有紫檀画桌中,最宽的一张。
在主讲《百家讲坛》时,马未都先生就讲过它的曲折来历。最早马先生是和李翰祥导演一起在北京硬木家具厂见到这画桌的,一看到这么大的个儿,他们的眼睛都看直了。当时这桌子售价4000块钱,可那时是20世纪80年代初,4000元是个让人望尘莫及的数字,马先生根本买不起。结果是李翰祥买走了。十几年后的一天,李翰祥在去拍摄《火烧阿房宫》现场前,给了马先生一张打算转手的家具藏品清单,上边就有这张大画桌。然而第二天报纸登出消息:李翰祥导演猝死拍摄场。
现在,这张紫檀大画桌陈列在观复博物馆。
上图:陶瓷馆 (网上图片)
明永乐青花瓷砖 (翻拍自《马未都说收藏》)
这块“明永乐青花瓷砖”也是马先生的早年收藏。当年逛地摊,他以200元买下,可见他的慧眼识珠、出手果断。
明永乐皇帝为纪念自己的父母(其父朱元璋,母亲马皇后)在南京建造了报恩寺和报恩寺塔。难以想象的是,地面竟用青花瓷铺就。马先生说,“古今中外,用青花瓷当地砖的,目前已知的仅此一例。”
从1996年批准观复博物馆成立至今,它已经有了12年的历史,展览面积达4000多平米,并在杭州、厦门设有分馆。这样的规模和国家级博物馆是没法比,但在私人博物馆里,可算首屈一指吧。
马先生认为,“我们在物面前,永远不及物”,因此打算以后把观复博物馆捐给社会。
这,是一种胸怀。
上图:杭州观复博物馆的家具展 (网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