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10|
深巷雨霁后瓜藤下悬挂的衣衫、冬日雪后门前石墩上的白雪、陈旧木窗前饱满浓密的向日葵、眼睛惺忪的猫咪蹲在陈旧的木门前…… 北京那些已经或即将消失的胡同,在一道道由钢笔刻画的线条中再现。
刻画下这些线条的,是画家伉俪武金生和贾一凡。他们自幼生活在北京,北京的胡同里长大,对北京胡同有着深厚的情感。正是出于这种热爱,促使他们拿起钢笔,努力去为后人留住一座城的记忆。
多年来他们合作创作了大量的钢笔画作品,画风唯美、亲切,富有生活情趣,用独特的绘画语言记录了北京胡同的生活风貌,把胡同的青砖灰瓦、犄角旮旯、生活细节表现得淋漓尽致。
老北京的胡同,记载着历史的变迁、时代的面貌,每条胡同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新时代的北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快速地改变着老北京城的面貌。
武金生对钢笔画的热爱,就源于她童年时代居住过的胡同和老房子被拆除,激发了她拿起钢笔,抒发对北京胡同青砖灰瓦、一草一木情感的想法,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
“老北京都是灰砖灰墙,很适合以钢笔画的形式再现。最重要的是,我想重现老北京的风土人情。”
“趁有的胡同还在,赶紧画吧!把这个画完了,赶紧去画别的。”后来,丈夫贾一凡也加入了武金生的钢笔画创作中。这让武金生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武金生带着相机穿梭于大小胡同,看见记忆中的胡同元素就拍下来——回家之后,几张照片中的胡同元素糅合在一起就成为记忆中的北京。为了还原真实的北京,武金生刻意回避了其生活年代并不具备的一些现代性事物,即使一堵墙壁她都力求原始。
“我有时候画的胡同中的人与植物、动物、房屋的比例并不准确,但贾一凡就要求我按照实际比例创作,只有这样才能真实还原老北京,”武金生说。
两年前,为出版作品集,夫妻俩相互配合一起准备书稿,有时武金生写文字部分,贾一凡则根据武金生的文字配图,有时则相反。
“画画只是个人情感的寄托,没有什么功利目的,目前想的就是继续画下去,一直画到我们画不动为止。”“我们要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记录老北京胡同的风貌,希望能给人们留下老北京胡同生活丰富多彩的美好记忆。”这对伉俪画家如是说。
来源:水煮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