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8
前几年我回北京,朋友们请我吃饭,说:“这家餐馆你去没去过,我们不知道,可这道菜你肯定没吃过。”看他们说得这么确定的样子,就问,什么菜呀?他们回答“烧羊肉”。烧羊肉?的确,我吃过炒羊肉、爆羊肉、涮羊肉、溜羊肉、铁板羊肉,等等,还真没吃过这“烧羊肉”。等跟着朋友们来到餐馆,才知道这是京城有名的清真馆子——白魁老号,而且,也次我是第一次来,来品尝在北京拔得头筹的“烧羊肉”。
白魁老号最早在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开张,以烧羊肉闻名。当时该店名叫东广顺,比附的是当时比它更有名的东来顺。后来因为这里的烧羊肉卖得好,熟客便把店主的名字“白魁”叫成了店名,口口相传开来,老号二字则是后人添加上去的。
老北京讲究的吃,和节气相关,就跟到什么节气穿什么衣服一样,到什么节气吃什么东西。农历二月二,是龙抬头之日。这一天在民俗里是接姑奶奶的日子,要把出嫁的闺女接回娘家吃一顿。这一天吃什么,老北京人眼里是有讲究的。约定俗成的吃食之一是龙须面。吃龙须面,是要抓住龙须沾点儿福气的意思,这就离不开吃烧羊肉。
在老北京,最早卖烧羊肉的,最有名的有三家:前门的月盛斋,安定门的成三元,隆福寺的白魁老号。但要论烧羊肉这一道时令吃食,最后胜出的是白魁老号。这里固然有其做工精良别出机杼的秘诀,比如要经过吊汤、紧肉、码肉、煮肉、煨肉和炸肉六道工序。但更重要的是它的老汤。过去做烧肉、酱肉这样的菜,讲究的就是老汤。
白魁老号这一锅老汤是前一年入秋之后(烧羊肉就卖到入秋之前,入秋之后,老北京人就要吃涮羊肉了),就收入大缸,密封起来,深埋在地里,经过一冬之后,保持不变味。一直到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才把老汤从地下取出,这一道老汤是他家的独门秘籍。由于烧羊肉做得好,每年这一天,朝廷要专门派人出宫,手捧着八个朱漆彩绘的捧盒,到白魁老号这里来取定制好的烧羊肉。皇上和太后也要赶在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尝一口白魁老号的烧羊肉,白魁老号想不出名都不成。
白魁开的是以卖烧羊肉和小吃为主的“东广顺”。在它旁边,是一家以卖抻面闻名的“隆盛馆”。“隆盛馆”主人姓温,是山西人。温姓人家的抻面,能把一根面条抻成一碗细丝,俗称“一窝丝”。这种抻面滑润筋道,不粘不软,入口清爽。来这里吃抻面的人,常常到白魁的“东广顺”,买烧羊肉拌面吃,再浇上羊肉汤,实是一美餐。因“隆盛馆”当初开业时,只备炉灶代客热菜,故被人称为“灶温”。“东广顺” 烧羊肉出了名,被京人俗称“白魁”,倒把“东广顺”的字号渐渐忘了。
后来,“灶温”和“白魁”,便成了这两家老字号的正式名称,可惜“灶温”现已不存在了。“白魁”经过200多年风雨,至今仍名噪京城。
白魁老号得益于朝廷,也毁败于朝廷。后来店家白魁不知什么原因,得罪了朝廷而被充军发配到了新疆。当时,白魁老号传给了店里一个叫景福的厨师,景家后人将老店一直坚持到现在,让我们还能够吃到这一口烧羊肉。每逢立春后,来这里吃一碗抻面,浇一碗带汤的烧羊肉,是京城食客的一大乐事。特别是夏季炎热,来吃过水烧羊肉面,不肥不腻,清香可口,最为相宜。
烧羊肉, 该店选肉标准是,3-6岁、体重30-40公斤的内蒙古黑头白身的肥嫩羯羊(即阉过的公羊)。这种羊肉肉质肥嫩,没有膻味,烧、烤、涮均宜。在制作上,先将羊肉加工整理,配好丁香、肉果、砂仁、白芷、三柰等20余种作料,然后经过吊汤、紧肉、煮肉、煨肉熟了以后再用香油炸制。每道工序都很严格,其中掌握好火候最为关键。从吊汤到煨肉一般需要10个小时,大火把肉煮熟,小火把肉煨烂,中途不能闭火。烧羊肉经过油炸,食之外焦里嫩,色泽枣红油亮,油而不腻,肉质鲜美。
这就是烧羊肉,所谓烧,在清代食谱里有炸的意思,烧羊肉,是先将上好的羊肉用老汤炖煨,再用油炸。虽然好多清真馆子都做这道菜,但还是白魁老号的最好吃,甭看它其貌不惊,味道绝对是震了!
自从在白魁老号吃过烧羊肉后,这道菜就成了我的“最爱”,每次回北京一定要吃烧羊肉,次次都没失望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