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1|
说到皇帝如何用膳,我们似乎并不陌生,为数众多的电视剧里有很多皇帝用膳的场景。可如果问皇帝一日几餐?何时用膳?地点在哪儿?中餐还是西餐?这些电视剧的场景能告诉你吗?还是看看《大故宫3》如何说。
御膳时间。明帝用膳,一日三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农耕文化的三餐习俗。明帝重视晚餐,晚餐吃饭、饮酒、赏乐、观舞等外,钦点侍寝的宫眷一同用膳。清帝用膳,一日两餐,这源于其先祖日出上山,过午回家,这是渔猎文化的两餐习俗。清帝用膳,时间固定。清帝每天有早、晚两膳,早膳卯正(6时)二刻,晚膳午正(12时)二刻。御膳时间,随季变化。夏、秋季,昼长夜短,早、晚膳则提早半个时辰;冬、春季,昼短夜长,早、晚膳则推后半个时辰。特殊情况,也有变通。除正餐外,随时需要,另行承应。
御膳地点。雍正以前,皇帝用膳地点主要在乾清宫及其附近,而后经常在养心殿东暖阁进膳。但饭随帝走,地点不固定。皇帝走到哪儿,传膳就跟到那里。皇帝身边总有几个“背桌子”的侍从。皇帝想吃饭,一声“传膳”令下,侍从立即将三张膳桌一字摆开。传膳太监手捧膳盒,从御膳房到皇帝用膳的地方,一溜小跑,鱼贯而入,把御膳房已准备好的饭、菜、粥、汤等摆在膳桌上。宫外露餐,有图为证。如清宫廷画家绘制的雍正帝《行乐图》,描绘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雍正帝及众皇子等人在苑囿中游乐,正要摆膳的情景。右边山石上放着盛食品用的提盒、捧盒、果盒、执壶、酒杯、茶壶及碗、箸(筷子)等。叠石间盛开着玉兰、海棠、牡丹等,寓意“玉堂富贵”。皇帝进膳有膳单,就是食谱、菜谱,御膳所用食品及烹调厨师,逐日开单,具稿画行。每日用膳前,膳单要写明某菜为某厨师烹制,以备核查。膳单汇总,月成一册。
御膳特色。明宫以鲁菜、苏菜、皖菜为主。清宫饮食特点,主要有五:(1)满洲风味为主,(2)兼采南北之长,(3)蒸炖煮烧居多,(4)康熙后有西餐,(5)忌吃牛肉狗肉。总之,兼采满汉、南北、中西之长,体现出清廷融合多元饮食文化的情怀。
满洲风味为主满洲属于东北森林文化,其祖先生活于白山黑水之间,习惯于吃猎捕的飞禽(如飞龙、野鸡、山雀),走兽(如鹿、狍、熊掌、獐子、野猪),鱼类(如鲟鳇鱼、鲤鱼),采摘的山珍(如蘑菇、木耳)等。《北京竹枝词》写道:“关东货始到京城,各路全开狍鹿棚。鹿尾鲤鱼风味别,发祥水土想陪京。”满洲崛起之后,吸收汉人食品。清帝入主中原,吸收关内食品。满洲风味菜肴,溥仪出宫之后,故宫厨师传厨艺到今北海仿膳和颐和园听鹂馆等餐馆。
蒸炖煮烧居多主食以面、副食以肉为主。烹饪以煮、炖、蒸、烧、烤、炸为主。如乾隆帝晚年一次早膳,有燕窝烩糟鸭子热锅一品,燕窝挂炉鸭子热锅一品,燕窝鸭丝热锅一品,燕窝白鸭子一品,口蘑拆肉一品,托汤鸭子一品等。这么多的火锅,是因为关外气候寒冷,又便于加热保温,特别是冬天可以在炉火上或在热水中长时间煨着,方便帝后随时传膳。
南北风味兼取原明宫厨师有山东人、江南人等,清初帝后尝到鲁菜和苏菜的美味。鲁菜如全聚德烤鸭进入宫廷。清朝康熙帝和乾隆帝各六次南巡,地方官员接驾,呈进淮扬菜、苏杭菜品尝。回京后,康熙帝“改燔炙为肴羹”,烹饪方法,有所改变。器皿既有大碗大盘,也有小碗小碟。乾隆时御膳房有“苏州厨役”张成、张东官、宋元等人,做淮扬、苏杭佳肴美味。从此,清宫御膳,南北兼味。
加进西餐元素耶稣会士来华,西餐影响宫廷。法国传教士张诚等在京,康熙帝在畅春园款待他们,所赐食品有“堆成金字塔形的冷肉”,有“用肉冻、豆荚、菜花或菜心拼成的冷盘”。康熙帝还邀请传教士一起用除夕晚膳,赐给他们“年饭”十二盘菜肴,二十一种果品。菜肴、果品一改满洲烹制方法,中西餐结合。乾隆帝吃过西餐。乾隆十八年(1753年),命先后制作“西洋叉子”、西洋小刀、西洋布垫单。晚清和民初,溥仪对西餐感兴趣。他让厨师郑大水向外国厨师学做西餐和摆饰餐桌,还在紫禁城丽景轩设置西餐饭房。
文章选自《大故宫3》, 作者:阎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