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老榕树 //www.sinovision.net/?799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榕树虽老,枝还繁,叶仍茂,还有生机。希望在老朽之前,能为大地增添一点绿意。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吴光伟,延安桃色暴力事件的牺牲品?

热度 4已有 15351 次阅读2012-3-5 16:04 |个人分类:人物长廊|系统分类:杂谈| 牺牲品, 吴光伟, 暴力, 延安 分享到微信

吴光伟是当时延安最靓丽的女性,被誉为“延安第一美女”
 

75年前,延安发生了一件事,它轰动一时,导致卷入其中的3个女人贺子珍、吴光伟、史沫特莱都远走他乡。在这3位女性中,吴光伟最年轻,当时26岁,资历也最浅,她不能想象,自己满怀革命激情来到心中的圣地,竟会因这件事离开,以致她的人生不得不进入另外一条轨道。

 

1937年6月20日晚上,在延安的大礼堂里,正演出根据高尔基同名小说改编的独幕话剧《母亲》。舞台上的母亲,形象丰满、仪态端庄,话语虽不多,但举手投足间都流露出浓浓的母爱。这个形象的塑造在早期延安多以反抗暴动和标语口号的戏剧演出中,显得更加专业,更加艺术,被称作是当年延安舞台上最光彩动人的形象。这位母亲的扮演者就是吴光伟。

 

当时在延安采访的斯诺夫人海伦·斯诺不仅吴光伟的演出感染,更感叹她生活中的优雅,曾说:“我第一次见到莉莉(吴光伟的英文名)是在剧院里,当时她正在演出高尔基的《母亲》,扮演主角。她当时是延安的明星女演员,不仅有当演员的天赋,而且能够在舞台上独领风骚。她很有教养,温文尔雅,容易接近,女人味十足,卓有魅力……”

 

来延安前,吴光伟是北平师范大学外语系的学生,到延安后一边在抗大学习,一边从事英语翻译的工作。1937年3月底,美国合众社驻天津记者厄尔·利夫(Earl Leaf)到延安采访毛泽东、朱德,吴光伟担任翻译。之后,吴光伟又成为史沫特莱的翻译兼秘书,两人同住在一间窑洞。

 

给毛泽东、朱德当翻译时的吴光伟

 

羊皮大衣、貂皮帽子、高筒马靴,史沫特莱的一身时装在延安一片青灰色军装面前十分显眼,而与她形影不离的,是一位年轻漂亮、长发披肩、举止优雅的吴光伟。当时,这样的两个人,足以吸引周围的目光。

 

不仅是穿著与众不同,史沫特莱还给延安带来了新变化,除了促成白求恩大夫援华外,推广交际舞她更是功不可没,以致跳舞在延安成为了潮流。

 

“跳舞就是照着音乐走路。”毛泽东对交际舞有他独到的理解。虽然他也经常光顾舞场,但一开始并没有参加跳舞,更多的只是与史沫特莱、吴光伟频繁地接触。

 

据史沫特莱回忆:“毛泽东常到我和我的翻译同住的窑洞里来,于是我们三人一起吃便饭,纵谈几个小时。因为他从来没有出过国,所以他提出了成堆的问题。我们谈到印度,谈到文艺。有时他朗诵中国古代诗人的名句,有时他低吟自己写的律诗。他有一首怀念他第一个夫人的悼亡诗,因为她被国民党杀害了。……他一口湖南腔,试着跟我的女秘书学北京官话,跟我学英语,学唱英文歌子。”(史沫特莱《中国的战歌》)

 

埃德加·斯诺转述史沫特莱的介绍时说:“毛泽东常常会在太阳刚一落山和开始工作之前,带一名警卫,来到史沫特莱的窑洞。他们一边喝茶或喝米酒,一边谈天说地。他对外国的情况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和史沫特莱同岁。他详细询问她的生活经历,包括她的爱情生活。毛泽东读过一些译成中文的西方诗歌,他问史沫特莱,她是否体验过拜伦、济慈和雪莱那一类诗人所赞美的那种罗曼蒂克爱情。……他说,他不知道在西方小说中读到的那种类型的爱是否真有可能存在,他很想知道它究竟是什么样的。在他遇到过的人中间,我(指史沫特莱)似乎是体验过这种爱的第一人。他似乎觉得曾经错过了点什么。莉莉好象唤醒了他对于美好高雅感情的青春幻想。”(简·麦金农、斯·麦金农《史沫特莱传》)

 

“每当她与毛泽东讨论罗曼蒂克的爱情时,对话似乎是说给原是充当中间人的吴小姐听的。讨论过程中毛作诗,吴莉莉当然比史沫特莱更欣赏毛泽东的诗。她以毛所作诗的韵律赋诗作答,这使毛泽东很高兴。他们详细讨论未来新社会中的男女关系,这些思想,都进入了以旧诗词的形式写就的诗篇。”(《史沫特莱:一个美国激进分子的生平和时代》235-236页)

 

毛泽东在享受和女人谈心的快乐,毛夫人贺子珍却在窑洞里咬牙切齿。她讨厌史沫特莱,把她当作罪魁祸首。两个女人之间虽没有发生什么,但彼此却一直敌视着。史沫特莱认为贺子珍“过的是苍白的、修道院式的生活”,“不具备一个革命领袖妻子的必要条件”。(《史沫特莱:一个美国激进分子的生平和时代》234页)

 

频繁地接触让贺子珍产生了疑心,终于在7月的一个晚上,她找到史沫特莱住的窑洞,看见毛泽东与吴光伟坐得很近,面对面地说话,眉开眼笑,很是火热。贺子珍带着一腔怒气走了进去,毛泽东仍然坐在那里。吴光伟起身招呼:“贺子珍,请坐,来,来。”贺子珍却厉声说道:“还来呢!我就是为你才来的!我不是为你,我也不来这里了!”

 

窑洞里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毛泽东愣住了,吴光伟也不知所措。贺子珍转而向毛泽东发火,说着说着,挥舞着的手划到吴光伟的耳朵和脸颊上。“怎么,你打人?还了得!”吴光伟也很厉害地吵开了。

 

这时,史沫特莱站起来要制止贺子珍。站在门口的警卫员听到屋里的吵闹声进来一看,见贺子珍要挨打了,就用两只胳膊护住贺子珍的双臂,他本意是想保护她,结果让贺子珍动弹不得。这时,人高马大的史沫特莱趁机一拳打过去,贺子珍的右眼立刻肿了起来。

 

正当史沫特莱要打第二拳时,毛泽东说话了。他先对贺子珍说:“子珍,你干什么!你疯了?”然后对史沫特莱说:“你不能再打了,有什么话,对我说。”

 

毛泽东站起来严厉地说,他和吴同志之间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并警告贺子珍,作为一个党员,她正在毁掉自己。

 

这时,贺子珍突然转向吴光伟,骂她是“舞厅的婊子”,大概和什么男人都勾搭,还想欺骗主席。吴光伟背靠着墙,像一只吓坏的小猫。贺子珍走近吴光伟,挥起手中的电筒,另一只手抓她的脸,揪她的头发。吴光伟跑向史沫特莱,躲在她的背后。

 

贺子珍又转向史沫特莱,大骂她是“帝国主义分子”,还要用手电筒打这个“洋鬼子”。史沫特莱可不是好欺侮的,她一把将贺推倒在地。贺子珍躺在地上喊叫,说毛不算是什么丈夫,不算是什么男人,也不算是什么共产党员,老婆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挨帝国主义分子打,居然一声也不吭。毛泽东责备了贺子珍,认为史沫特莱有自卫的权力。

 

此时的毛泽东气愤已极,但尽力克制着,他命令警卫员扶起贺子珍,强迫她离开吴光伟的窑洞。

 

第二天,延安到处都在议论这件事。毛泽东不得不召开了中央会议讲明事情的经过,听凭中央裁决。会议决定将此事当作“秘密事件”处理,发布了禁止议论的命令。

 

事情发生后,贺子珍和吴光伟都感到很委屈。

 

朱德的夫人康克清及其他女将们都极力支持贺子珍。她们认为,一个外国女人竟然花那么多时间在自己的窑洞里与别人的丈夫谈话是不可思议的事,况且男男女女夜晚聚在一起彼此亲密地接触,更是伤风败俗的资产阶级腐朽生活方式。这祸根不是别人,就是史沫特莱。

 

吴光伟则要求有关方面作出裁决,给她一个公道的说法。

 

毛泽东请求中央同意他和贺子珍离婚以彻底解决问题。此时正值卢沟桥事变发生,延安进入战备状态。中央迅速决定,正式批准毛泽东离婚。

 

贺子珍受到批评,很快离开了延安,在西安稍作停留之后,便飞往莫斯科。吴光伟也被逐出延安,她烧掉了毛泽东的诗稿,随丁玲率领的“西北战地服务团”先到山西,后去了西安。史沫特莱成了更加不受欢迎的人,不过,8月中旬她从马上摔下来造成重伤,不能立即成行,到9月初,与斯诺夫人一道,告别了延安。(《史沫特莱:一个美国激进分子的生平和时代》236-239页)

 

这次桃色暴力事件成为吴光伟命运的转折点。从1937年2月到达,到被迫离开,吴光伟在延安只生活了半年。此后,她在延安的革命经历,被深埋于历史深处,几乎被人们遗忘;她青春活泼的身影,则永久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离开延安后,吴光伟先在西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第四团工作。那时她仍然希望能回到共产党队伍里来,但由于复杂的原因,她始终被拒绝在革命阵营之外。几年后,她随丈夫去了重庆,1949年又到了台湾,1975年在台湾去世。

 

就在贺子珍、吴光伟、史沫特莱先后离开延安的同时,江青来到延安,在经历过政治审查和党校学习、鲁艺工作后,于1938年11月与毛泽东结婚。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4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USAngh 2012-3-27 22:55
平实、感人!我爱北京天安门!!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