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5月6号,我搬到新家已经3年了,三口就我自己在家,偶尔翻到一篇文章,就算纪念吧。
记得年少时,我看过一个电视剧,名字为《结婚十年间》。那时我尚小,不太懂感情,只记得女主人翁由肖雄扮演,结尾时的镜头让我记忆犹新:她手提皮箱,满眼都是惆怅,留恋地望着这个生活了10年的家。
在这十年的生活中,我做了人家的媳妇,当了人家的娘,不同的角色不同的感觉,我体悟着并成长着。今年4月底正好分下了新房子,结婚十年了,终于可以住上有暖气的房子了,所以兴奋难免。大扫除的时候连新房的白灰墙面有点污点也不肯放过。信手拿起砂纸去打磨,回忆起当年的夫君的那句话。说实话,如果没有当年的那句话,不足以让我支撑对我的雕凿之痛,就不会有今天。
我们刚认识的时候,夫君曾这样评价我:你是埋在土里的宝石,出土后需要擦拭。我以为用布擦擦也就是了,没想到他对他慧眼发现的宝石打磨不说,还要雕饰,疼痛是必然的!夫君很在乎所谓的干净利索,因为出身军人家庭,受到过严格的训练,做事细致入微,雷厉风行。我的父母均为教师,又都对事业要求很高,读书上进是我们生活的主基调,家里如旅店样客来客往,我是家里的老大,妈妈身体一直不好,干活多是必然的,但相对于夫君家来说我有些粗枝大叶。这一粗一细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在我们的雨儿出生后显得尤为突出。他很能干,同时他的情绪是压抑的。比如他不允许泡衣服,甚至是一块尿布;他不允许把东西不放回原处,在原处找不到他要找的东西会很生气;他不允许扔无用的东西,即便是一些很旧的。我不明白为什么他会如此在乎一些琐事。我不情愿做他情绪的垃圾桶,我知道情绪会传染的,特别是我不想让我的孩子在这样的压抑中长大。我给我们仨每人都起了英文名字,他叫Smile,让儿子学着叫他;在穿衣服镜上方用口红画了个笑哈哈的大嘴,并写上他的英文名字。但是,他的情绪太容易让一些在我看来不值得一提的小事所干扰了,有一阵子我都支撑不下去了,几乎要放弃。父亲在我上大学的第一年就患癌症去世了,我知道情绪对人身体的损害。我格外珍惜人的身体,更不想让他为了一些琐事如此生气!妈妈身体很不好,没有父亲支撑的家艰难可想而知,我不能让她伤心,吵架后娘家我是坚决不能回的。幸好我是个爱读书的女子,因为不明白而求知,特有动力。我知道了原生家庭在我们的身上的社会遗传让我们很难在短时间内有很好的融合!于是我写下《我之幸与我之不幸》,开始了漫漫的苦涩的自我追寻。
好在我有勇气战胜自己,同时也具备了将不幸转化为有幸的能力!我一边学习如何减少“砂纸”对我的磨砺,一边不断主动提升自己,只要有机会我就向利索的人请教,让自己的理家的能力节节攀升。我痴迷地在黑暗中找寻出路,一如地下生存的蝉儿,多年以后,我终于像蝉儿一样爬出洞口,脱去了旧衣,泛青的身体在晨风中颤栗。
隐隐约约记得《结婚十年间》中女主人翁是对家永久的别离,而我不同,我环视堆积如山的家的四周,收藏走过的时光的点点滴滴,包好要去新家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