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原创】中国不应为叙利亚危机买单
客观地说,叙利亚局势的持续动荡,与叙利亚政府的不作为和反对派的不合作是分不开的。巴沙尔政权在处理国内冲突方面,不愿意积极听取民众诉求,并且一直忽略了国际社会和叙利亚民众的感受,对反对派采取暴力镇压的血腥手段,导致反对派与政府的裂缝越来越大,以致到了无法修补的地步。这与当前国际社会遵循非暴力的主流精神极不吻合,理所当然的受到了国际社会的的坚决反对。
我注意到中国和俄罗斯在解决叙利亚危机的问题上做出了极大的努力。中俄两国不但从外交上声援叙利亚政府,否决联合国安理会关于叙利亚的决议草案,为和平解决叙利亚危机,赢得充满转机的时间,并且分别派出特使协调叙利亚官方与反对派之间的矛盾,为叙利亚国内冲突的解决,提供了充满希望的空间。应当说中俄的态度是积极的,富有诚意的。
中俄之所以如此对待叙利亚危机,虽然考虑了两国与叙利亚的密切关系,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叙利亚负责的心理,两国不愿意因为叙利亚的国内冲突,导致叙利亚内政受到不公正的干涉,也不愿意看到叙利亚民众遭受战争蹂躏的痛苦。从政治、外交的角度而言,两国模范地遵循了《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从道德层面上讲,中俄试图制止人类历史上又一次世界性的战争灾难。
然而中俄的举动并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因为他们不能够接受两国追求形式上的国家平等,尤其是西方认为这种平等应该建立在民主和人权的基础上,无疑他们的主张在道义上有一定的市场。中俄实质性的努力不可能得到国际社会的多数支持,因此也就不得不为叙利亚政府承受来自包括叙利亚反对派在内的大量政治压力。很显然两国在叙利亚危机的问题上陷入了空前的孤立境地。
叙利亚官方虽然信誓旦旦的表态停止对反对派的暴力行动,并且加快政府的改革进程,而且也确实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叙利亚官方改革的步伐缓慢,似乎有意拖延时间,当然无法说服反政府组织,所以矛盾更加激烈。不仅如此,叙利亚官方并没有兑现他们的承诺,和反对派的对抗依然故我,流血的事件每天都在叙利亚发生。这就让中俄希望通过对话方式解决叙利亚危机的意图,受到了实践的质疑。
俄罗斯最先发现了叙利亚政府存在的问题,感到巴沙尔的举动已经不能够让他们满意,所以在外交语气上已经有了松动。作为与叙利亚关系比中国要密切得多的俄罗斯,尚且认为叙利亚官方已经不可救药,那么中国并没有多少利益与叙利亚有关,况且中国同样的也可以分得叙利亚危机解决之后的安全红利,因此中国就更不应该再固执的站在叙利亚内政不容干涉的立场上,为叙利亚危机买单。
我认为,现在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是怎样解决叙利亚危机,是对话解决,还是军事解决,不是叙利亚官方说了算,而是叙利亚人民自主选择,也是正义公平的自主选择。什么时候打,什么时候和,怎么打,怎么和,也不能够由叙利亚政府说了算,而应该由叙利亚人民说了算,也是正义公平说了算。中国热爱和平,反对战争,但是中国更追求正义公平这一普世价值。必须承认,有时候可能采用战争的形式,更容易达到和平的目的。对于解决叙利亚危机,也许就是如此。
【附录相关新闻报道】
温家宝:中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绝不庇护任何一方
http://www.huanqiu.com 2012-02-14 20:39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2月14日电(记者 谭晶晶、孙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4日在京表示,中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绝不会庇护任何一方,包括叙利亚政府,叙利亚的前途命运要由叙利亚人民自己决定。
温家宝是在第十四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后会见中外记者时,做出上述表示的。
他说,中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叙利亚问题上,当前最为紧迫的是防止战乱,使叙利亚人民免遭更大的痛苦。这符合叙利亚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整个中东地区的和平稳定。
“为实现这个目的,中方支持一切符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努力,愿与叙利亚各方和国际社会加强沟通,继续发挥建设性的作用。”温家宝说。
他说,中国绝不会庇护任何一方,包括叙利亚政府,叙利亚的前途命运要由叙利亚人民自己决定。
他表示,中欧要致力于营造和平安全的国际环境。当前,要坚持倡导对话协商,尽最大的努力,推动以政治、和平的方式解决包括叙利亚、伊朗在内的地区热点问题。
第十四次中欧领导人会晤于14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温家宝总理与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共同出席。中欧领导人在会晤结束后共同会见了中外记者,并共同出席了中欧工商峰会。
作者:谭晶晶 孙奕
美称将强化制裁让整个国际社会谴责阿萨德政权
http://www.huanqiu.com 2012-02-14 19:29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2月14日电 据外电报道,美国国务卿希拉里13日再次对叙利亚镇压示威浪潮表示抨击,并表示期待着很快将于突尼斯举行的叙利亚问题国际大会。
在与来访的土耳其外长达武特奥鲁举行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希拉里表示美国将与土耳其就克服叙利亚的人道主义危机,让有需要的人获取紧急援助物资等进行合作。
希拉里还强调,白宫与国务院就阿盟提出派驻维和部队的建议是否能在叙利亚总统巴沙尔统治下发挥作用持谨慎态度。
希拉里说:“(叙利亚)政府在全国各大城市暴力镇压升级,动用大炮与坦克攻击无辜的平民,令人感到可悲。”
阿盟宣布将于2月24日在突尼斯举行叙利亚问题会议。希拉里说:“我们期待着加入阿盟首创的‘叙利亚之友’组织,该组织将于下星期在突尼斯举行首次会议。”
希拉里说,她与达武特奥鲁将“加强对叙利亚的‘外交施压’,以结束其暴力镇压。”
“我们将强化制裁,让整个国际社会齐声谴责阿萨德政权的行动。”
“我们将加强与叙利亚国内外反对派的接触,尤其是与土耳其紧密合作,关注那里发生的人道主义危机。”
“我们将为(叙利亚政府)允许医疗物资与紧急援助等到达那些受伤或垂死人的手中而努力。”
叙利亚不接受联合维和 称阿盟一些国家歇斯底里
http://www.huanqiu.com 2012-02-15 03:09 北京晨报
叙利亚官方媒体13日援引政府官员的话报道,叙利亚决意“恢复安全”,不接受阿拉伯国家联盟促动联合国派出联合维和人员赴叙控制局势的方案。
阿盟维和遭拒
官方的阿拉伯叙利亚通讯社13日播发新闻稿,以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政府官员为消息来源,阐明叙利亚政府对阿盟新倡议的观点和立场。 “(阿盟的)决定不会阻止叙利亚政府全面履行保护其公民以及恢复安全与稳定的职责,”新闻稿说,“叙利亚拒绝任何公然干涉国家内部事务、侵犯国家主权的决定。”
叙利亚官方媒体的这篇稿件,可视作是对前一天阿盟释放出新设想的回应。阿盟12日在埃及首都开罗召开特别外长会议,呼吁联合国安理会批准成立阿拉伯国家与联合国联合维和力量,取代阿盟叙利亚观察团,赴叙监督叙利亚对立双方实现停火。
阿盟外长会后,叙利亚驻埃及大使优素福·艾哈迈德随即驳斥联合维和力量的方案,阿尔及利亚和黎巴嫩也持保留意见。“叙利亚完全拒绝阿盟的这一决定,”艾哈迈德说,这一决定反映出阿盟决议草案在联合国安理会遭否决后一些阿盟国家“政府的歇斯底里”。
俄称条件欠缺
就派出联合维和力量的设想,俄罗斯政府13日表明立场,认为维和只能在叙利亚实现停火之后。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说,俄罗斯正在研究阿盟提出的联合维和方案,但莫斯科对这一方案持有不少疑问。
“要部署维和团队,你得首先获得接受方的同意,”拉夫罗夫说,“换句话说,得先实现停火。但现在的问题是,对抗叙利亚当局的武装组织不与任何人对话,不受任何人控制。”
阿盟外长会12日表明立场,“向叙利亚反对派敞开一切沟通渠道并向后者提供政治与财政支持”。这一表述引发一些国家的担忧,特别质疑“政治与财政支持”是否包括“军事支持”。阿联酋外长告诉拉夫罗夫,所谓的“政治与财政支持”并不意味着阿盟国家将向反对派武装提供军事支持,“这是一种意在团结叙利亚所有反对派武装的一种支持,决不能理解为军事支持。”
在欧洲联盟方面,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凯瑟琳·阿什顿13日发表书面声明,对向叙利亚派遣联合维和力量的方案表示支持。
凌朔(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外媒称俄“后悔”投否决票 阿盟期待俄中改变对叙立场
http://www.huanqiu.com 2012-02-14 08:35 环球网
环球网综合2月14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联合国大会13日举行全会讨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有关叙利亚局势的报告。西方媒体预计大会将通过一项谴责叙利亚政府的决议。与此同时,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13日的一番表态引起了舆论的关注。他说,莫斯科“尊重阿盟作出的决定”,准备与阿盟合作寻求和平解决叙利亚危机。一些敏感的西方媒体就此猜测,俄罗斯对叙利亚的立场已出现“微妙变化”,并称俄中在思考阿盟的建议。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与阿联酋外长阿勒纳哈扬13日在莫斯科就阿盟提交的涉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进行商讨。拉夫罗夫表示,希望详细了解这一决议的有关内容。拉夫罗夫在会后发表一项声明说,如果叙利亚方面同意并且交战双方停火,则可以派兵进驻叙利亚维和。
虽然俄罗斯的立场仍然很含糊,但有媒体认为,俄罗斯的态度在发生微妙变化。CNN说,俄罗斯可能正在改变支持巴沙尔的立场。“中东在线”等阿拉伯媒体分析认为,俄罗斯已经为其此前投了否决票感到后悔,对于阿盟的新建议,俄罗斯将会持支持立场,以弥补其立场的失误,而跟在俄罗斯后面的中国也会改变立场,支持阿盟有关向叙利亚派遣军队的建议。
13日在伦敦出版的《阿拉伯圣城报》发表社论,标题是“阿拉伯人再次回到安理会”,认为在转了一圈之后,阿拉伯人又一次把叙利亚问题提交到联合国,以寻求对其立场的支持,要求联合国向叙利亚派遣军队,支持叙利亚反对派等。评论说,上一回,阿盟没有与中国和俄罗斯协调立场,犯了个错误,这一回,事先协调双方的立场,应该会获得这两个国家的支持。如果再遭到否决,局势将更加危险。
(本报驻埃及、叙利亚、美国、日本、德国记者 黄培昭 李逸达 吴成良李珍青木 ●柳直 甄翔●本报记者 刘洋 段聪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