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4||
【原创】为江青翻案是历史的倒退
当下,社会上有一股重新肯定和赞扬“文革”的错误思潮,有些人公然赞扬江青集团,甚至建议为他们平反,很显然,这是极端错误的提法。如果真的是这样做,那就不是历史的“徘徊”,而是历史的倒退了。当然,这些错误言论的出现,有着当前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现实背景,也有对历史的误读,有必要予以澄清。
中央党校党史部教授王海光认为,粉碎江青集团在当时的社会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完全符合民意。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武力回顾当年的情形时说道,1976年10月,中国官方高层粉碎江青集团到正式传达消息有一段时间。那时他正在北京郊区插队。先是“小道消息”传来,大家奔走相告,喜形于色;然后是正式传达;随后是流传着各种版本的细节描述,还有各种各样讽刺江青集团的政治笑话。郭沫若那首“大快人心事,粉碎四人帮”的《水调歌头》,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最能反映当时中国人民的心声和情绪。
武力认为,35年过去了,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研究当代史的学者,他常常有这样的思考:当年他们处于社会的底层,在那种信息不对称的环境里,对上层的政治斗争并不真正了解,为什么会对抓捕江青集团那么激动和振奋呢?而且不仅仅是少数人,不仅仅是插队知识青年,几乎是整个社会,从工人到农民,从干部到知识分子,都感觉是一件大快人心之事。由此他明白了什么是历史潮流、民心所向。
那么当时人们对江青集团为什么那么痛恨呢?武力认为,大概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江青集团逆历史潮流而动。江青集团真正突出成为极左思想和势力的代表是在1974年“批林批孔”和批判“右倾回潮”之后,本来周围的人们都把1975年的全国人大召开和邓小平复出,看作国家开始回归正常秩序和发展轨道的标志,江青集团硬要对着干,提出什么“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批判所谓的“唯生产力论”,这违背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要求和潮流。二是江青集团愚弄人民。江青集团口头上好像是代表广大的工人阶级和贫下中农,但是所做的事情,都是不把人民放在眼里,拿人民群众当傻子,随心所欲地愚弄。将人类文明的许多好东西都作为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修正主义打倒了,不仅将追求正常的物质生活看作资本主义、修正主义加以否定,还要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变成荒漠,把人民变成白痴。即使在当时,大部分群众都对姚文元的《论林彪反党集团的社会基础》、张春桥的《论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等文章所宣扬的理论非常反感。而人民心中所不断积累的不满,已经在1976年4月的“天安门事件”中表现了出来,但江青集团仍然一意孤行。也正是粉碎了江青集团,为中华民族清除了阻碍前进的礁石。
武力认为,粉碎江青集团是中国官方高层执行人民的意志,在非常形势下采取特殊方式进行的一场斗争。这是全国各族人民长期斗争取得的伟大胜利,从危难中挽救了国家,为实现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创造了前提。
王海光认为,江青集团是具有“文革”象征意义的政治符号。抓捕了江青集团,实际上宣告了“文革”的结束。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粉碎江青集团后的两年,是中国新时期历史转折的一个重要阶段。政治上,开始清理“文革”的“左”倾路线,强调要恢复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思想上,开始清算教条主义、极左思想的危害,批判了“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谬论。经济上,工作中心开始转向经济建设,打开了闭关锁国的大门,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组织上,清查了各地的“文革”帮派体系,邓小平再度复出,一批被打倒的老干部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开始对“文革”中大量的冤假错案进行清理……这些政策调整都是对“文革”路线的否定,全国范围的“揭批查”运动,直接把如何认识毛泽东晚年错误的问题摆到了全国人民的面前,这就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了历史的铺垫。这两年虽然在中国官方高层在指导思想上还带有过去的“左”的东西,但这是历史转折时期不可避免的现象。当时虽然“文革”的遗留问题很多,积重难返,百业待兴,但是没有人再想回到“文革”。没有这个社会心理基础,以后的改革开放是推不动的。现在的历史把这两年定为“徘徊中前进”的两年,虽然评价有些低,但还是承认是在“前进”的。
笔者认为,现在社会上有一股重新肯定和赞扬“文革”的错误思潮,有些言论公然赞扬江青集团,这是对历史的错误解读,是中国民众不能接受的、他们忘却了“文革”给人民带来的普遍贫穷,希望以民粹主义动员底层民众,重新来一场造反运动,这将又是一次折腾,只能导致社会的不稳定,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不管如何,为江青翻案不得人心,中国民众绝不会容忍这种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行为。要解决当前我国社会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只有在民主政治的框架下,人民的权利和公共利益才能得到切实的保障。(201201080019)(本文同步发布在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