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轩辕5181 //www.sinovision.net/?7933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寻找老同学――郑绪岫

已有 6277 次阅读2011-8-9 11:22 |个人分类:思念|系统分类:家庭生活分享到微信

作为已退休的人,深知暮年的短暂。深切的希望寻找到旧时的挚友。现在找到了唯一的线索,就是江岚的这篇06年文章。文章里的资料比较详尽特,转发于此。敬请朋友们相互转告以便尽早帮助我完成这个心愿,再次表示深深的谢意。文章的最后面有和我详细的联系资料。

听凭心的声音――访晓风艺术团组织人郑绪岫先生
   时间:2006-08-17 00:00:00    【发表评论 (1)】

江岚  /

        第一次见到郑大哥,是数月前的某个周末,跟着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刘妍女士到他家里去玩。房子是典型的生活小区里典型的独栋殖民式建筑,不算大,室内的布置整齐简洁,几乎没有什麽多余的小摆设,最显眼的是一进门右手边那台小三角钢琴,占据了客厅的一半地盘。

  郑大哥迎出来打招呼,中年的体态略微发福,大大的脸盘,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憨厚而朴实。这一照面之下我多少有点错愕,因为记忆中当年赫赫有名的女高音歌唱家郑绪岚的形象是多麽清丽甜美,她嫡亲的长兄似乎应该多少倜傥一点,风流潇洒一点,然而眼前的郑大哥浑身上下却只有简单随意四个字。

  一进门立刻听见歌声。起坐间和厨房里站着、坐着,已聚集了七、八个人。看样子他们彼此相熟,而且都非常喜欢唱歌,唱的人拿起话筒站在当中,唱得非常认真,余者围坐在旁边,听得也非常认真。

  一会儿吃过饭,大家移到客厅,刘妍老师钢琴伴奏,?人轮流选曲独唱。这架势和气氛,与平日里朋友间嘻嘻哈哈地唱唱卡拉Ok的情形大不相同。这些人对于气息流畅,声音圆润的自我要求,俨然是学声乐科班出身的严肃态度。可是满座之中,除了刘妍老师之外,其他人或许受过一些训练,却都不是专业的音乐人。至于男主人郑大哥,他是个不折不扣,"干了一辈子"的电脑工程师。

寻找老同学――郑绪岫_图1-1

 

一、从收音机到电脑

  专程去采访郑大哥也是个星期六,那是第三次和郑大哥见面了。他颇健谈,说话不疾不徐,条理清晰,中间即使被突然打断了,也能把话头重新捡回来,绝不跑题。而且他很会讲故事,细节处绘声绘色:

  “我出生的时候,朝鲜战争刚开始。我当兵的父母要上前线,把我放在幼儿园里全托,整整两年没见到他们。停战以后,父母就把我和弟弟都接过去,在朝鲜住了两年。那时候我已经4岁多了,记得和朝鲜小朋友一起到河边去抓螃蟹,他们抓到了掰开来,嘁哩喀喳就给生吃了!我当时看着特别惊讶。”

  “因为父亲在部队,我们一家人跟着他东奔西跑。从朝鲜先回到北京,我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又转到天津。文革后期,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本来开过动员大会就要出发了,却碰上我父亲的单位机构精简,父亲是所谓‘走资派’,必须继续留在天津接受审查,母亲带着我们兄妹到了山东淄博郊区的一个三线厂。我算是逃避了严格意义上的下乡,但淄博郊区也是农村,没有商店的,日常买东西都在‘合作社’,那种地方一进去一股酱菜味儿,特薰人!”

  啊,我笑着说,我知道什麽是“合作社”。我父母当年被下放到广西山区,只通船不通车,十分偏僻的地方。冬季水枯以后,进出就只能靠两条腿,到县城单程要走30华里。对于当地吃穿用度都自给自足的农民们,合作社里那些要用现金交换的东西,是很高级洋气的呢,虽然店里长年四季总是一股薰人的酱菜味儿。

  “我从小喜欢自己摆弄无线电,那时家里的收音机、电视机都是我装的。刚到山东时待业在家,我就给母亲厂里的同事修修收音机啊闪光灯什麽的。他们自己去买零配件,我通常都能给捣腾好,也不收钱。这样修着修着慢慢在当地有了些名气,修理收音机成了我的'专长',就业时顺理成章被分配到一家集体工厂,专门修理收音机,上班头一天就修了4个收音机!慢慢干了四、五年,我父母落实政策以后,带着两个妹妹回了天津,我和弟弟还留在山东工作。”

  “我这个人吧,干个什麽就想把它做好了。无线电这个东西,要想干得好,有很多数学的东西必须好好学一学。我是老初二,初中都没上完,基础知识差了一大截。文革后期上学根本不可能,当时有一批人在自学,我就是其中一个。自己买书啊,找老师啊,唉!那时候书和老师都难找,困难重重,但还真是学得挺认真的,心想自己多学点儿东西总没错,不管将来有没有机会――其实那时候也看不见什麽机会。到后来我已经开始自学微积分这些大学课本里的东西了,倒遇上了一个机会――你听说没听说过‘721’工大?”郑大哥反问我。

  "啊?工农兵大学生吗?"我摇头。那个时候我还在上幼儿园吧,懂得什麽?

  “当时有一部电影叫‘决裂’,马尾巴的功能啊,说的就是这种类型的,由工人自己办的大学。我因为工作经验丰富,又自学完了高中的课程,就进了工厂组织的‘721’工大学习。后来又作为工大的师资后备人选,被选调到西安交大培训,学的就是计算机软件专业。两年多以后培训结束,我又考了研究生,还是计算机软件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一所大学教了一年多的书,然后我开始想争取出国。八十年代初期申请自费出国留学非常、非常、非常难。绕了好多好多弯儿,自己找经济担保,办各种文件证明,碰了好多好多钉子。最后好不容易,我揣着三十几块美金上飞机,到美国来了。”

  刚来的时候和所有离乡背井的人们一样,郑大哥也“苦得要死”。靠那三十几块美金捱到了俄亥俄的亲戚家里,就已经身无分文了。过了二十多天,亲戚说,另外几个亲戚在费城北郊合伙儿开了一家餐馆,你还是到那儿去吧,看看能不能帮上什麽忙。于是郑大哥又到了费城。

  “我是4月份到美国的,虽然拿着宾州Villanova 大学的计算机系的录取通知书,却没钱交那两千多块钱一学期的学费,只好向学校请求把入学时间押后到秋季,心想赶紧趁这几个月功夫挣点钱。刚开始在亲戚开的餐馆里打工,后来自己搬出来了,也还是在餐馆打工。洗碗或者打杂,做得都是厨房里的脏活儿累活儿。每天拼命地干十几个小时,天昏地暗,挣的钱刚刚够攒下来交学费,没钱买车,没钱吃饭,更没有钱租房子。”

  短短的一年之内,郑大哥搬过11次“家”,睡过地下室,睡过仓库,唯一的条件是对方能让他免费过夜。至于有没有地方洗澡,有没有一个床垫,那都是不能要求的了,好歹比睡马路强几分。此后,在除夕夜把他扫地出门的餐馆老板娘的冷眼中,在风雪夜收留他过夜的工友的叹息中,在偷盗、欺骗、疾病和困顿无助交织成的现实的灰色大网中,郑大哥一路独自咬着牙摸爬滚打,终于熬到完成了学业,找着了第一份工作,生活才算渐渐走上正常的轨道了。

  辗转于新泽西州和宾州之间,郑大哥先后在几家不同的企业工作过,做的都是计算机方面的事情。可使企业界的工作总是不稳定,外面的经济环境已有风吹草动,公司里的人事布局就山雨飘摇,相对而言,政府机构里的职位要安稳得多。目前郑大哥在宾州的政府部门任软件工程师,负责编写和维护资料处理的大型系统软件。工作和生活都趋于安定,他可以腾出时间和精力来做自己想做的事了。

二、从唱歌到合唱团

  “那麽是什麽契机让您唱上歌的呢?”我换了一个话题。

  “我母亲喜欢唱歌,大概是从小受她熏陶吧?其实我们家没人搞音乐,主要还是我自己喜欢,这点嗜好坚持了一辈子。记得中学时朋友有个旧的78转电唱机准备出让,我特想买下来,可是那时候的孩子都没有零用钱,又不敢问家里要,只能这麽凑那麽凑,好不容易才攒出了那12块钱,买下了那台唱机。接着又攒钱买唱片,第一张唱片是邓玉华的,我记得特清楚,一面是'毛主席来到咱农庄',另一面是'毛主席是咱社里人',当时觉得好听得不得了。"郑大哥说着就哼唱起来:"麦苗儿青来菜花儿黄,毛主席来到了咱们农庄,千家万户齐欢笑呀,好像那春雷响四方……”

  这天照例是“晓风”艺术团排练的日子,成员们基本上到齐了,闻声马上一起跟着唱起来。上世纪60年代初,邓玉华凭借这一首歌红遍大江南北,后来她为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配唱的插曲“情深谊长”,电影《闪闪的红星》的主题歌“映山红”,都是我们印象深刻,耳熟能详的曲子。"我陆续买了很多邓玉华的唱片,"郑大哥继续说。“弟妹们也都很喜欢,跟着我一起听,后来郑绪岚在天津就是以翻唱‘情深谊长’出名的。”

  “住在山东那几年,因为喜欢音乐,我很快就和附近的一个地方小文工团的演员们混熟了。我跟他们学过小提琴,手风琴,摸过不少乐器,但都没有好好下功夫练,因为还是想学唱歌。有一次他们去天津市歌舞团学习,我就托他们正儿八经帮我找个声乐老师,结果找到了当时天津歌舞团男声四重唱之一的李筱明老师。那时候的人特实在,也不收钱,我回天津探亲期间第一次去拜访李老师,他把我领到天津青年宫去,让我唱首歌给他听听。唱完了只听人家李老师说,你这个不灵,唱着玩玩还可以,不会有什麽出息。算了,别唱了!”

  大家听到这里哄然笑起来,都不知道郑大哥学唱歌还曾经被行家这样直截了当地否决过。李筱明老师虽不看好郑大哥的先天条件,却相中了郑绪岚的嗓音里甜润柔美的特质,他后来成为郑绪岚的启蒙老师。而郑大哥初次学艺拜师受到的挫折,也并没有削弱他对歌唱的衷心喜爱――“没出息就没出息呗,反正还可以自己唱着玩儿,只是很长时间没有再找老师了。”他好脾气地笑着说。

  对声乐的爱好在他心里潜藏着,当妹妹郑绪岚在国内的名声越来越大,为郑大哥和声乐圈子里的人们近距离接触提供了相当有利的条件,他因此得到郭淑珍等着名歌唱家的提点,歌唱的技巧一点点进步,只可惜没有机会上台演出。

  大约在1993年,他看到一场新泽西几个业余合唱团的联合演出。"那天晚上我特别兴奋。多声部合唱是从宗教音乐发展而来的外来艺术形式,中国以前都是大齐唱,多声部合唱是专业团体的事儿,我真没想到普通人也可以这麽站在舞台上,有模有样地唱,而且唱得这麽好听。我一激动吧,看完演出就自己跑后台去找人家去了,随手抓住一个看上去比较好说话的人,想打听一下情况。没想到此人正好是中美合唱团的团长,特热情地欢迎我参加他们的排练,我就去了。"

  可是中美合唱团排练的地点离家太远,郑大哥不久转入另外一个离家比较近的新韵合唱团。期间,参加在林肯中心举行的抗战胜利50周年音乐会的演出,是给他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那是我第一次参加大规模的正式演出。我们十几个业余合唱团和国内来的十几位专业演员组成200多人的大合唱队伍,由严良?先生指挥,在纽约的一个大教堂里只排练了两次就上台了。严良?老师指挥的效率特别高。那麽多人,广东方言背景的人们普通话发音还不准,他居然三下两下就能够让大家把声音都合在一起,真是了不起。这一来我终于如愿以偿,正式登上舞台了,心里特别高兴。”

  后来郑大哥又先后参加过几个其他的业余合唱团,当时这些团里的成员以来自台湾的华裔居多。这些合唱团各有自己的风格,但那种给人温馨舒适的感觉是共同的,因为团员们都把合唱排练当成自己家庭活动延伸出来的一部份,彼此相处很融洽。只是郑大哥生长在大陆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中,生活轨迹的不同使他对于这些合唱团挑选出来的,很多其实曲调相当优美的演唱曲目,感到生疏,难于产生共鸣。

  身在异乡,桌上一道道精心炮制的家乡菜也好,嘴里偶然哼起的那一段段老调子也好,无非是对故国家园一次次深情地回眸遥望,对陈年往事一次次眷恋地怀想牵念。照猫画虎地唱着不熟悉的歌,这种心境到底难以酣畅淋漓地抒发。于是到1996年,郑大哥发起组织了附近地区第一个全由大陆背景的华裔移民组成的合唱团,头一场演出的第一首歌,他们唱的便是那首脍炙人口的"牧歌"--蓝蓝的天空上飘着那白云,白云的下面跑着雪白的羊群……

  倒是可以挑选自己熟悉的老歌来唱个痛快了,然而张罗一个合唱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事实上,要想把任何一件事情做好都不容易。"那时候我的热情真是很高,恨不得走在路上遇见一个华人就问人家:喜欢不喜欢唱歌?不会唱,不识谱都不要紧,我可以教你!只要喜欢唱就行!"郑大哥不无自嘲地笑。然而“喜欢唱”,并不等于“会唱”或者“愿意参加合唱”。

  数年前,郑大哥和另一位酷爱合唱艺术的徐兴立大哥牵头,把十几位志同道合,水平也比较整齐的朋友召集在一起,组成了现在的"晓风"艺术团。我也曾一时兴起,参加过一次他们的排练。那是第二次到郑家去,还是个星期六,刘妍老师安排我加入女中音声部。那些曲子我连主旋律都不熟,唱中音部一开始只是滥竽充数。练习了数遍之后慢慢学会了,唱到广西民歌更是不觉有些忘形,我那大嗓门一下子就从?人的和声中凸现出来。

  “要听别人的声音,不要听自己的,”郑大哥在旁边提点我。

  我恍然醒悟,这是合唱。所谓“合唱”,顾名思义,就是很多人用自己的声音为素材去表达一个团体对某一首歌的集体诠释。歌曲的主旋律轮流出现在各个声部里,与另外三个辅旋律纵横交错,相辅相成,歌曲的表现形式于是更加丰富完整,更具备立体的感染力,这是独唱不可能达到的演绎效果。换言之,合唱艺术的异口同声之美,讲究的是和谐与平衡,它在要求每一个声音积极参与的同时,允许其突出个性,自由发挥的余地不大。我没有经过正规的声乐训练,向来信马由缰吆喝惯了,一下子还真是不能适应。

  郑大哥理想中的合唱团是一个训练有素,配合默契,足以将合唱提升到艺术高度的团队。这样的理想目标正如合唱本身:它必须是全体成员心目中共同认定的目标,大家一起为这个团体同心协力地多做少取,才有实现的可能。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任何一门艺术若想朝专业化的标准靠拢,必须长期坚持反复而枯燥的练习。在海外加入这类民间业余艺术团体的人,恐怕以我这一类的居多,只是凭兴趣,目的也无非是消遣自娱。若要在消遣之外,投入大量朝九晚五以后的时间和精力勤学苦练,除非对这门艺术确实热爱到一定程度,否则断然难以持之以恒。

  团员具有较高的音乐素养,有较好的音准节奏和音乐感觉,对发声技巧有自觉提高的追求,这是晓风艺术团的特点,也是其存在的价值。刘妍老师一直担任晓风的指挥,她和郑大哥要求团员保证每次排练“百分之百的出勤率”,我自忖连这一点也做不到,只好知难而退。事实上,时间充裕的人们都年纪偏大,年轻一些的又往往因为生活的压力抽不出余暇,正是艺术团面临的困难之一。

  其实艺术团面临的困难何止一处两处。从选曲到排练再到演出,繁琐的事务性工作多如牛毛,听郑大哥带着许多感慨讲那些起起落落的故事,只觉得“人如其名”四个字最适合他不过。我们第一次见面时他开玩笑说,他姓名中三个字,只有半个属于自己:“郑”是姓,“绪”是排行,“岫”的“山”字旁是父母为他们兄妹几个择定的,只有另外半边的那个“由”字专属于他。而《辞海》中关于“由”字的解释,其中一条是“听凭;听任”。郑大哥从一个业余的歌唱爱好者,到对合唱艺术锲而不舍的执着追求,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惑,十年一路风雨兼程走下来,不过是“听凭”自己内心的声音去做而已。

  我参加排练那天,正好国内知名的剧作家王斌先生因刘妍老师的缘故,也到郑家造访,后来他为此写了一篇题为“新泽西的中国人”的文章,文中记录了他那天观看晓风合唱团某次演出录像的感受:

  “虽然声音并没有达到专业的级别,但他们感情的饱满却是一目了然的。……让我再次明白了艺术的真谛,它不仅仅在于所谓专业和技巧,艺术最高的境界是心灵,你们用你们的心去贴近你们要演唱的歌曲,歌声因此而浸润你们的心灵,它带着人体的温度,带着你们的血液和情感,带着你们的一份真诚,成就了作为一首歌曲的动人魅力。”

  当时王斌先生显然是被晓风合唱团的歌声深深感动了,他觉得自己在短短一首歌的时间里经受了一次感性的“洗礼”,为此向在场的合唱团员们鞠躬致敬。近期合唱团的首场演出很快就要拉开帷幕,将来或许还有机会出唱片,无论如何,希望晓风奉献给观?的每一首曲目,都是一件精雕细琢的合唱艺术品;也祝愿郑大哥和每一位晓风的团员,在掌声中持续进步,用更美妙的歌声娱人娱己,丰富海外华裔社会的文化生活。

寻找老同学――郑绪岫_图1-2寻找老同学――郑绪岫_图1-3

发表评论 (1)】 【 】 【 打印

共 1 页 1 条 本页从第 1 条 到第 1 条
范时庆说:2011-08-07 10:03:21

多年苦苦追寻,今天偶然百度郑绪岫终于从江岚的文章里找到了初中的老同学郑胖子,心情分外激动。感谢江岚。
我的中学是在天津十八中(汇文中学)度过的,近两年的学习使我了解、结识了一些很好的同学。他们在各方面给予了我很多的帮助。

现在我退休了,四十多年过去了。我依然牢牢记住那些美好的时光和难忘的情节。其中最要好的同学赵如藻等六位已经病逝,每当聚会的时候就深深的怀念他们。

郑绪岫同学自从我六八年到内蒙插队以后就没有见过面,后来知道他去了美国。上学期间,我经常去他的家里。他很聪明,学习特棒。他在好多地方给予了我真心的帮助。特别是和赵如藻一起,在水上公园的西湖教我学会了游泳。他胖胖的大头,自然卷的头发以及踩着水保护我的姿态至今难以忘怀。

郑绪岫的父母是特别慈祥的老人,父亲喜欢喝酒,常常给我讲他过去革命的经历。母亲总是热情的接待我,从来没有摆过架子。

那时在他的家里还认识了他的两个小妹,其中就有一个是后来成为人们所喜爱的著名歌唱家郑绪岚。记忆特别深的是,六六年地震时我们一起从楼上逃出去的情景。至今难以忘记。

我通过很多途径寻找郑绪岫,一直没有结果。在网上,看到了记者巫天旭有关郑绪岚的报道。托人打听,也没有结果。

今天,想起了东方歌舞团肯定有网站。于是便注册发此文章。敬请了解和能联系上郑绪岚的朋友协助我,帮助我找到他的哥哥郑绪岫。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

无论能否联系上我的好同学郑绪岫,我都会把那时的美好记忆留在心中。祝福他们兄妹幸福安康!

我的网易博客:http://blog.163.com/xuanyuan_5181/
电话:中国移动13612197874
邮箱:xuanyuan_5181@163.com
以上是我曾经写过的启示录。
敬请江岚及认识郑绪岫的朋友们帮助我联系上他,再次致谢。
我注册了美国中文网: https://www.sinovision.net/blog/5181/ 有回忆、老照片。

通过有关报道了解到郑绪岫是新泽西州晓风艺术团的负责人。 



寻找老同学――郑绪岫_图1-5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上一篇: 友情传佳音
下一篇: 顽强的小生命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回复 范时庆 2013-3-17 08:22
多谢了,已经通了电话。
回复 范时庆 2011-8-10 00:17
To: 春风沂水 你曾经说:
找到了吗?我知道郑先生的联系方式
你好朋友,今天收到了江岚女士的信件,她已给郑绪岫写了信。
为了更快的和老同学取得联系,请你把联系方式告诉我。
衷心的感谢。
回复 春风沂水 2011-8-9 14:04
找到了吗?我知道郑先生的联系方式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