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香巴拉的红月亮180x97cm
香巴拉的红月亮(二)180x97cm
雪舞香格里拉180x97cm
康巴印象93x93cm
香格里拉是来自泛香格里拉地区藏民远古时期的词汇,意思为“心中的日月”。
据藏文资料介绍,隐藏在雪山中的一个神秘王国叫香巴拉,香巴拉国中,人们不执、不迷、无欲,历代神圣国王, 为未来的世界保存了最高佛法。这是藏传佛教宣扬的人间净土,其原义也是藏传佛教的精神净土,现实乐园。
“香巴拉”的传说产生于很早以前的人类原始部落时期,有文字记载也有一千多年的时间,在藏文与有关书籍中,详细描述了香巴拉王国的情形,并记载了香巴拉的奥秘历史,同时在广大藏区有关香巴拉的传说,早已成为各类艺术的题材,如绘画、唐卡、音乐、民间歌舞等,人们向往着佛国在人间的净土。
香格里拉源于香巴拉。它本身蕴含了泛香格里拉地区藏族远古文明的精华所表现的清新、平和的韵味,同时又包蕴了藏传佛教中的精品、香巴拉的内涵,是世界寻求和平安宁环境的人们渴求的理想境界,是人神共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境界:
四周雪山环绕,白雪皑皑的雪峰高耸入云,雪峰下是苍莽的原始森林,林中有人间最为珍贵的各种动植物,雪山怀抱着广阔的草原,草原被清澈的江河分为八块,象征着八瓣莲花铺地;在这宁静、富庶的地方,纯朴的人们有自已的信仰,有辉煌的寺庙,有祥和美丽的日光城,月光城,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而宁静。
1933年在英国出版的《消失的地平线》,作家詹姆斯.希尔顿正是以这个地方的生活风情为小说的创作原型,将现实与虚构融合在一起,描述了一个东方世外桃源式的生活画面:祥和永恒,宁静淡泊,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根据《消失的地平线》一书的启迪,人们在深深领悟“香格里拉”这个世外桃源的自然外型后,本着追求理想中的美好生活,以及感悟西部藏区独有的哲学内涵、纷纷踏足西藏、尼泊尔、印度、喀啦昆仑及中国的东部藏区,掀起了半个多世纪的寻找香格里拉热。
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持了数万年的生态;人们将山敬为神山,水视为圣水,湖为仙湖,树是神树,不轻易触动一草一木,并演绎出一整套极度崇奉自然的民俗风俗习惯。
在藏传佛教文化的熏陶和濡染下,这里的人们注重内心的精神追求,爱惜今世的生命更向往来生的幸福,追求人的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的和谐。
山是神山,水是圣水。一方水土一方情,为了更原始的表现我心目中的香格里拉,我多次进入藏区(川西高原)感悟这方圣土的灵气。理塘,稻城.亚丁,木里,云南的香格里拉县都留下了我的足迹。这里的天湛蓝悠远,这里的云纯净明洁,山脚溪流潺潺,半山寒松独傲红树成云,山顶上千年冰雪形成巨大的色彩反差,连相机的镜头和画笔都无法将其完美的呈现出来。石涛曰:”人为物蔽,则心受劳。劳心于刻画而自毁,蔽尘于笔墨而自拘,此局溢人也。但损天益,终不快其心也。’’传统的山水程式,笔墨结构在这里根本派不上用场,古人因交通不便没去过那里,所以古法无处借鉴。研究香格里拉的画家现在也屈指可数。画者,心画也。要超越自然,更完美的表现香格里拉的神秘,我经过多种技法的试验,吸多画种之精粹,最后采用了焦墨重彩.碎石皴(自创)法。先用斗笔勾出山的轮廓,在用碎石皴皴出山的明暗,用色层层积染达到厚重的质感,赋图画与自然一样的生命意识。诗意盎然,意境幽美是画者追求的目标,人神共处的山中岁月赋予我创作的灵感。虽然我的作品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可喜的是我在前人的基础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艺无止境,还望众藏家及书画同仁们包函.提出宝贵的意见。
贾雨于七重天
2010年8月31日
神山朝辉248x127cm
康巴印象(三)180x97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