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福建万福馆藏家张祖仁说陶器史情趣谈
原始先民们由于长期劳动,经常与火、水、土打交道,他们发现了被烧后的粘土坚硬无比,这就启迪他们去尝试,将粘土捏塑成形后烧制成各种陶器,以满足生活的需要。
发现于河南省新郑县的“裴李岗文化”,和河北省武安县的磁山文化,根据碳素14的测定,距今约有8000年。它们均为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褐陶,质地粗松,烧成温度在900℃左右。器物主要以碗、罐、壶、钵、鼎、三足器为主,装饰有印纹、划纹和篦点纹等简单纹样。在磁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片彩陶片,为我国目前所见最早彩陶。
张祖仁说因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发掘出非常精美的彩陶,所以有人称之为“彩陶文化”。类似的文化遗址分布在陕西、河北、河南等地、又分半坡、庙底沟北首岭和西五村4个类型。
马家窑文化最初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分布于甘肃和青海地区,又可分为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4个类型。马家窑彩陶以黑彩画出粗细等线形纹饰。
甘肃省和政县齐家坪的彩陶被称为“齐家文化”,与马家窑彩陶有着很多渊源,但自身特点也很明显,图案对称、规整,以黑色画条纹、方格纹、平行纹、菱形纹等。器物造型种类多样,杯、盘、碗、盆、豆、罐、?、鬲、甭、甑和?等,以双耳罐为典型物。
张祖仁说大汶口文化,最初发现于山东省宁阳县堡头村和泰安市的大汶口,主要分布在山东和江苏北部。器物有鼎、豆、罐、壶、杯、甭、翳等。陶器泥质或夹砂质地。晚期出现了“蛋壳黑陶”。
最初发现于浙江省余杭县的良渚镇。陶器以厚实的黑皮陶为代表。由于使用轮制,所以器型较规整,胎壁厚薄较均匀。器形种类也较丰富,竹节形把豆、带盖贯耳壶、大圈足浅腹盘、尊、鼎、翳等,均匀较明显的地域特色。
新石器文化以陶器为代表,而以彩陶艺术的成就最为卓绝,它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中国艺术,也是陶瓷艺术的源头,它在文化发展史上留有绚丽的一页。
彩陶主要指新石器时代一种彩绘陶器,原始先民将坯形制好以后,用红色、橙黄、或灰色染底色,再用黑、红、赭、白等色绘制花纹,然后入窑焙烧,大约烧成温度在800~1000℃。彩绘纹饰经水不脱,即有实用价值,又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彩陶上的造型和纹饰千姿百态,品类繁多,它们的构成是原始人在长期与大自然斗争中,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观察到的结果,经过他们的艺术加工,将客观的形象再现、概括提炼。成为弥足珍贵的原始的艺术珍品。
原始陶瓷发展到商代,普通人日常生活的用具已以陶器为主。
商代以生产灰陶为主,后期生产多为白陶和印纹陶。
随着社会的发展,陶器用途越来越广泛。
秦代和汉代的制陶业,不论是生产规模,还是数量、质量,都超过前代。所谓“秦砖汉瓦”当是代表了这一时期的特色。
张祖仁说被赞誉为“世界奇观”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于1974年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东侧西杨村被农民发现。随着陶制人头、手和身体的出土,奇迹出现了,一支身披铠甲,排列整齐,体形高大的陶制兵马俑队伍路然眼前,这支地下王国的军队顿时轰动了全世界。
今天看来是灰色陶土的兵马俑,原来都有艳丽的色彩,由于时间久远和深埋地下的原因,颜色已经脱落,但个别俑身的部分彩绘颜色还是保留下来了。
秦兵马俑的烧制,表明这个时代的制陶水平是空前的,是当时文化艺术的结晶。
汉代陶俑的题材有人物、动物和建筑等,表现当时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现实。人物中的歌舞杂技、奏乐说唱;动物中的鸡鸭牛羊等家畜、家禽;建筑中楼阁殿台、井栏粮仓,等等。应有尽有。陶俑绝大多数是随葬的冥器,但形态写实,刻画生动。
汉代制陶的又一个杰出成就是釉陶的出现。汉代铅釉的成功,是陶瓷史中的光辉一页。它为后世的“唐三彩”及明光天化日彩瓷铺垫了道路。
陶器发展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由于瓷器的兴盛、陶器逐渐衰落。
唐代经济繁荣,空前强盛,陶器工艺成就显著,以“唐三彩”代表盛唐时工艺的雄奇典雅,雍容华贵的气象。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从汉代铅釉陶发展而来。其胎料是白色粘土,塑形烧制后,在胎体上施以白、绿、黄或棕红、酱赭等色釉,经800℃窑烧,呈现色彩交融斑烂绚丽的效果。
唐三彩马、骆驼等珍品,形象生动,神满气足,色彩丰富多变釉光莹润,虽然不是将器物施满釉色,而那晶莹明丽、融色自然的釉光与露胎的结合,更显得富丽堂皇中有古朴,绚丽多彩有稚拙之美,体现了大唐的时代风貌。
陶器中还有江苏宜兴特有的紫砂制品,以壶为主,最早见于宁代,盛行于明清。紫砂是一种质地细腻,可塑性很强,渗透性良好的天然陶土,紫色、红色、淡黄色均有,有制壶名师供春,所制陶器新颖精巧,温雅天然,质坚而薄,负有盛名,其“树瘿壶”为世所宝。紫砂壶以其独特的古朴美感深受文人雅士和大众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