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布衣间 //www.sinovision.net/?7806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布衣间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你存在银行里的钱为什么取不出来

热度 2已有 1099 次阅读2022-6-24 04:11 |个人分类:理论经济学|系统分类:财经| 挤兑危机, 真实货币, 影子货币, 存款总额, 挤兑危机, 真实货币, 影子货币, 存款总额, 挤兑危机, 真实货币, 影子货币, 存款总额, 挤兑危机, 真实货币, 影子货币, 存款总额, 挤兑危机, 真实货币, 影子货币, 存款总额 分享到微信

你存在银行里的钱为什么取不出来

                                                          

                                                       鄭棟才

经济学家说,银行里的存款都是货币,既然如此,为什么挤提时又说没钱了呢?其实,银行里真正货币的存量,远远没有存款那么多。我想用一简单易懂的方式讲清其中的道理。讲之前,先设A和B两个实体。A,是真金白银存款于银行的存款者,可指一个人,亦可指整个群体;B,指从银行借款,一时没用又存入银行的存款者,同样可指个人,亦可指整个群体。以下的A和B严格按此定义。当A存入十亿个单位货币时,银行按法定准备率,设留一亿作保证金,其余货出去。设贷款者B一时不用又存入银行九亿,而A的十亿又没有提现,结果银行里的存款总额凭空就多了九亿。事情没完,多出的九亿存款,按法定准备率准备金后又可以贷出去,如此反复,经计算,银行系统内的存款,可增加亿。经济学家告诉我们,这凭空多出的存款都是货币,但就是不告诉你,这多出来的存款与A最早存入的十亿有什么不同。而这一差别对银行可能发生的信用危机来说是有决定意义的。因为银行内存有的真真正正的货币只有十亿,而不括那凭空多出的亿,我把这百亿称作货币的影子。问题是这百亿影子货币存款与那十亿真正的货币存款是同样可以提款的,而且每次提款都是从十亿真正货币中提出的,提多少,那十亿真正的货币就减少多少,这就是风险的所在了。在经济均衡运行的情况下,贷款者B总体来说都能按期还本付息,等于借款者B,按时把钱还给了A,且大家都能增加收入,银行内的钱流出流入保持稳定银行内的钱略有增加,回流银行的货币支持着已经存在的影子货币。但在经济危机到来时有贷款投资的B,生意不好,收入下降无法按时还本付息;有货款消费的B失业了,也无法按期还本付息,结果B们借出的,以真正货币流出银行的速度,大大高于回流银行的速度,结果是留在银行的真正货币越来越少。当存款者AB都对此有所感觉时,无论是那些这真实货币的真正所有者A,还是那些贷款者B,都一起,用远远大于银行内数量不断减少的真实货币的存款总额,去挤提这些真实的货币,你在银行里的存款可能取不出钱,这就是银行的信用危机了。法定存款准备率越低,银行创造的存款即货币的影子,比银行存有的真实货币的数量就越大,信用危机发生的机会就越大,挤提时的规模就越大,可见存准率是不能随意下调的。因此我对存款者的提醒是:千万不要相信那些经济学磚家的胡言乱语,说什么银行里所有的的存款,都是货币,如果真这样,那么无论你怎样挤兑,都不会无钱可取。早在25年前我就写文章指出,商业银行系统创造存款并没有创造货币,商业银行系统消灭存款也没有消灭货币。我用以上简明的方式说明了这个道理,但真要从理论上批倒商业银行创造存款之说,还要下更多的功夫,以下这段文字,是我另一篇文章的前半部,对此会很有作用。

(一)幾種無均衡理論經濟學中的錯誤

    經濟均衡能實現市傷的供求平衡,但供求平衡絕非就是經濟均衡,經濟失衡可能就深藏於供求平衡中。大多經濟學都把尋求供求平衡當作尋求經濟均衡,這是其錯誤的根源。

    新冠病毒疫情引發的這場全球經濟危機,其中一個明顯的現象,就是貨幣的流通速度出現迅猛的下降。貨幣的數量並沒有減少,相反,印鈔機在加速運轉,但在單位時間內,貨幣流通所實現的商品價值總量發生了斷崖式的下跌,抵消了貨幣數量的增加,使貨幣更覺不足。事實上,不論經濟危機發生的原因如何,都會出現類似的情況,說明貨幣流通速度是一個經常發生波動甚至劇烈波動的因素。但無論是近代貨幣數量學代表人物歐文·費雪(Irving Fisher),還是現代貨幣數量學代表人物米爾頓·佛利民(Milton Friedman),理論上都是把貨幣流通速度當作一個相對穩定的因素來處理[1]。由於這一誤判,以致用此理論對大量現實問題都無法解釋而陷入迷茫之中。下面我們從費雪1911年提出的費雪方程式(Fisher Equation)

        MV=PT                                              1)               

說起。(1)中,M是貨幣存量;V是貨幣的流通速度,即平均單位貨幣在單位時間內與商品交易的次數;P是商品與貨幣交易的平均價格水準;T是這些交易在單位時間內售出商品(包括物質與非物質的,下同)的流量。MV可以看作單位時間內以貨幣值計算的需求總量;如果(1)是一個恆等式,那麼PT就一定是單位時間內與貨幣交易得以實現的商品總值,而不是當期產出的商品總值。由此可見,(1)作為一個恆等式,是無助於說明現實經濟中供求不平衡的常態,及其影響MVPT不停波動的原因和作用。因此,我們用以下三個方程式來補充:

        MV=PT<PTˊ 或   MV<PTˊ                                   (2)                                           

        MV=PT=PTˊ                                              (3)                                                        

        MV=PT>PTˊ 或   MV>PTˊ                                    (4)                                           

式中Tˊ是當年產出的商品總量,PTˊ就是當年產出的總值、總供給。(2)表示供過於求,MV<PTˊ才是實踐中重要的數量關係;(3)表示偶然出現的供求平衡;(4)表示供不應求,MV>PTˊ也是實踐中重要的數量關係。(2)和(4)是經濟的常態,正是宏觀經濟必需面對的研究課題;(3)常常是供過於求與供不應求相互轉換的瞬間狀態,卻是宏觀經濟調控努力趨近的目標。經濟在(2)和(4)之間不停波動的原因,一直是經濟理論研究的主題,但實踐證明,過往的研究都是失敗的,方向是錯誤的。

    下面我們對方程中的各變數逐一進行討論。首先是貨幣理論中最混亂的貨幣存量概念,它有相對狹義和廣義的許多種:M0、M1、M2…,其中又含有基礎貨幣和大量商業銀行系統創造的“貨幣”。一方面,我們無法確定上述方程式中的M是多種貨幣M0、M1、M2…中的那一種;另方面,M又不能涵蓋所有不同的貨幣,因為說貨幣數量有許多種你可以混過去,但你總不能說貨幣流通速度也有廣義、狹義的V0、V1、V2…許多種,這是說不通的。因為M1是內含有M0的,所以M1V1就應該內含著M0V0,而實際已經售出的商品總值PT是唯一的,那麼到底是M1V1實現了PT,還是M0V0實現了PT呢?如果是M0V0已經實現了PT,即M0V0=PT,那麼內含了M0V0M1V1就不可能等於PTM1V1V1還有什麼意義呢?此外還有M2V2M3V3…更是一片混亂了。本人曾於1997年發表《貨幣流通速度與巨集觀經濟調控》[2]一文,文章的提要寫道“經濟學界幾乎一致認為,商業銀行系統通過其業務能創造貨幣。本文卻有力證明:銀行創造存款並沒有創造貨幣,銀行消滅存款也沒有消滅貨幣,銀行創造存款又消滅存款這種業務活動及其調整的真正作用,是加快或改變貨幣的流通速度…。”筆者在該文及其後發表的專著[3]和部分論文中,對此觀點已作了詳細的論述,這裡不再重複。因此筆者認為,真正的貨幣只有一種,就是基礎貨幣,上述方程式中的M,應該就是基礎貨幣,而貨幣流通速度就應該是基礎貨幣的流通速度,但近、現代貨幣數量都沒有確認M的所指。這裡想從新的角度,用反證法簡單易懂地充實這一觀點。

    按許多教科書的分析,設某甲有一筆貨幣最初存入了銀行(初始存款),銀行將其部分貸給乙。乙又將這筆貸款存入另一銀行(派生存款)。如果甲又沒有提出他的存款(無漏出),無形中,整個商業銀行系統內的存款總數就多出一筆。而另一銀行也可以將派生存款的部分再貸出,再產生一筆新的存款…如此反復,整個商業銀行系統會因一筆初始存款而派生出多倍的存款,經濟學界稱之為商業銀行系統創造的貨幣。法定存款準備率規定,銀行新增貸款不可超過占新增存款額的一定比率,即:新增貸款≤新增存款·(1-法定準備率),因而控制了銀行系統創造貨幣的數量。但一個無法解釋的問題出現了。假設一個日本商人在歐洲市場上銷售商品,得到1億美元的收入。他將1億美元存入了日本銀行,通過日本國內相對獨立的商業銀行系統的業務,創造出5億美元的銀行存款。這5億存款的運用,與最初存入的1億存款沒有任何差別,隨時可提現或購買,表面看來極像一筆真正的美元。現在要問,日本的商業銀行系統真的在國內創造了5億美元的國際貨幣嗎?如果說這5億美元存款就是5億美元貨幣,那就是說,日本商人在國外銷售1億美元的商品,在日本國內就能將它變成6億美元(創造的是5億美元)的國際貨幣,能到國際市場購回6億美元的商品,世界貿易不是亂套了,還有公平可言嗎?因為不僅日本的商業銀行系統能創造國際貨幣,英國、印度、馬來西亞…的商業銀行系統也能創造國際貨幣,而且沒有國際統一的法定的美元存款準備率,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還不瘋狂地降低存准率去創造更多的國際貨幣?顯然不可能。當那6億美元存款中任意l億被提出商業銀行系統外,或流出日本,日本整個商業銀行系統就會從美元存款總額中消滅掉5億存款,不會再有一分一毫創造的美元存在,最終,從商業銀行系統流出去購買商品的美元總數,永遠都不會超過從商業銀行系統外流入到系統內的美元總數。正因為如此,當某銀行發生信用危機時,客戶用包括創造存款在內的存款總額去提現時,銀行是拿不出那麼多貨幣了,因為那創造出來的存款根本就不是貨幣,只是貨幣的影子。關於商業銀行系統沒有創造貨幣以及那些影子貨幣的作用,後文還有論述,會一再證明,費米雪方程式中的M就應該是基礎貨幣,這是唯一的貨幣存量,總量上等於現金加商業銀行準備金的總和。M的數量由貨幣當局確定,由央行或發鈔行發行。

    下面討論貨幣流通速度V。貨幣的流通,實現著商品經濟中兩個極其重要的循環:一個是貨幣自身的“生命不斷輪回”;另一個是實現商品的生產、銷售、再生產、再銷售…以至無窮的循環前者,是指貨幣在不斷循環中不斷獲得新的購買力、代表新的價值,使經濟不斷獲得新的收入,就像貨幣一次一次獲得新的生命。1元人民幣,假設它在單位元元時間內交易過100次,反復購買過100元的商品,並反復成為過許多擁有者的總共100元的收入。1元人民幣並沒有100元的價值,那它為什麼能反復購買100元的商品。這是因為擁有者每次用它購買之前,都出售過一種商品,並將其中1元的價值注入這1元貨幣中,是一個新的1元收入。假設甲在市場上售出他的商品A,獲得的收入中含有這樣的1元。如果甲持有這1元不用,那它永遠只代表著商品A這1元價值而存在,理論上永遠不能變為價值2、3…元的貨幣去購買價值高於1元的商品。當甲或甲借給乙用這1元購買了丙的商品B後,承載商品A的那1元價值就永遠從貨幣中消失了,現在這1元貨幣轉到丙手裡,只代表B的1元價值而存在,直到它再次購買,完結其“第二次生命”為止。在它的“每一次生命全過程中”是不能自我創造出多倍的價值、多倍的貨幣,更不能隨意創造的。這就是從商業銀行體系外流入體系內的貨幣總量,與從體系內流到體系外的貨幣量,最終是相等的原因,就像從上游流水庫的水量,與從水庫流出的水量相等的道理一樣簡單。單位貨幣在單位時間(如年)能購買更多的商品,不是因為它的數量增加,而是它的“生命週期”縮短,流通速度加快。用“生命週期”來說明貨幣循環的週期,表面看來似乎過於理論化,沒有多大實際意義,但如果把它與新收入的不斷獲得聯繫起來就大不相同了。

    1元人民幣1年內如果與商品交換過100次,這1元貨幣就承載過100個不同商品的1元的價值,體現為這1年它實現過100元的社會收入。如果它的流通速度減半,1年只交換過50次,它實現的社會收入也減為50元。同樣的,如果社會全部貨幣平均的流通速度減半,其實現商品銷售的價值量減半,意味著全社會的總收入也減半。在這次全世界的新冠病毒大疫情中,各國經濟無一例外都受到嚴重打擊,除了抗疫產品市場外,幾乎所有市場都嚴重萎縮,企業、商鋪關門,工人失業,人們被困在家裡,企業與居民同時減少購買,貨幣周轉的速度急速下降。不是貨幣的存量減少了,而是沉澱下來,流速減慢,不能用過去的速度轉換著代表新的商品價值,社會無法按過去的速度獲得那樣多的經濟收入,每個月新到手的錢少了,大家都說錢不夠用,好像很多錢蒸發了,其實不是錢的存量,而是錢的流量少了,人們有能力去購買的商品的流量也少了。根據以上的分析,我們斷定,所謂貨幣流通速度V,就是單位時間內平均單位貨幣與商品進行交換的次數,貨幣“生命輪回”的次數。它與貨幣總量的積MV,就是單位時間內用貨幣購買商品的價值總量,或單位時間內得以實現並反復體現為貨幣收入的商品價值總量。因此,並非所有貨幣的易手,都是貨幣的一次完整的循環、一次“生命輪回”的實現,只有與商品發生交易的貨幣易手才能計入V中。幾個人聚賭有輸有贏,當輸家把一筆貨幣轉到贏家手裡,過程中沒有商品交換,沒有商品價值實現為新生的貨幣收入,只是一次舊的貨幣收入的轉手,這次貨幣易手不能計入V中;在私人間發生的借貸,在商業銀行系統發生的借貸,純借貸過程發生的貨幣易手,也不能計入V中。

    有了貨幣承載收入之“生命輪回”的概念後,我的可以回過頭來,看看教科書的另一種推導商業銀行系統創造貨幣的方法,是否有實質的改變。設甲最初存入銀行1000元存款,銀行將這筆存款中的(假設存准率是20%)800元貸給乙後,乙不是將這筆貸款存入另一銀行,而是購買了丙的商品,這800元由丙作為自己的收入存入另一銀行。這800元存款的80%又以類似的過程被存入第三個銀行,如此反復,創造出多倍的存款或貨幣。這一創造貨幣的推論與前一創造貨幣的推論,分別在不同教科書中都有,但後一推理中的錯誤更加隱蔽,似乎它反復的每一次創造,都是一筆新的貨幣收入,因此能創造出多倍的貨幣就理所當然了。其實,當乙用800元購買了丙的商品後,是甲的1000元中有800元已經完成了一次“生命輪回”,舊的800元收入已死亡,已不具購買的“生命力”,已“投胎”為丙的銷售收入,但這不再具購買力的800元,作為貨幣的影子仍存在於甲的1000元存款中。如此推算反復每一次存款中,都有一筆貨幣的影子產生,才有了存款的多倍創造。後文會進一步說明,整個過程同樣不是創造貨幣,而是一面創造存款,一面在加快貨幣的流通速度。

    弄清了MV的內涵後,我們來看看導致MV變動的因素,主要有:利率的調整、存款準備率的調整、市場公開業務活動、財政政策的調整、收入分配不公導致的經濟失衡、自然災害和戰爭導致的經濟失衡…。

    當經濟過熱,出現通貨膨脹時,央行通常會考慮提高銀行利率或存准率,減少借貸和需求MV,以抑制過熱的經濟;相反,當經濟出現萎縮、需求不足時,央行又會降低利率或存准率,增加借貸,以提振需求MV,加快經濟發展。銀行利率的調整不涉及貨幣存量M,改變的是貨幣的流通速度V。當利率降低時,人們不僅會減少存款,提高收入的消費率,還會更多地從銀行貸欵消費,加快購買。企業趁著利率降低,也會增加貸款和投資,這些都是導致貨幣流通速度加快的因素。反之反然,銀行提高利率,減慢貨幣流通速度,抑制經濟過熱和通貨膨脹。這就是利率調整能調控宏觀經濟的原理。

    經濟過熱或過冷,央行還有另一種調控的貨幣政策,那就是調整商業銀行的法定存款準備率,增加或減少商業銀行系統創造的存款總數和影子貨幣數,加快和放慢流入商業銀行內的基礎貨幣再流出去購買商品的速度,即加快或減慢這些貨幣的流通速度。其原理,我們可以用一個簡單的例子說明。假設張三和李四通過市場銷售都獲得1萬元的貨幣收入,且近年內都沒有用此貨幣購買商品的需要,設當時當地又沒有銀行。張三是一個交際很廣的人,朋友很多,其中想向他借錢的人就有一百多個;李四剛好相反,朋友只有幾個,想跟他借錢的只有一兩個。張三將想借錢的朋友及用錢緩急的情況都記下來,並很快就把錢借給了1號朋友。1號借到的錢承載著張三售出商品的價值,它很快就被用來購買,完成了它這一次 “生命”,成為另一人出售商品的收入。很快,1號用自己的收入連本帶利還給了張三,這收入,雖然已不是承載張三出售商品價值的收入,但仍然是有關連的收入。張三很快又把錢借給了2號,接著是3、4、5…號。若干年後,張三這筆本會沉睡不醒的貨幣,通過這種信用關係,已推動市場許多貨幣完成了幾十次循環,實現了幾十萬元的新收入。反觀李四,同樣是1萬元收入,同樣是這若干年,可能就只推動了兩三次的貨幣循環。同樣的道理,同樣是1萬元基礎貨幣,從商業銀行系統外流入系統內,它不能被創造出新的貨幣,但可以創造出多倍的存款。它多倍的影子貨幣,就好像為它準備了多倍數量需借錢用的“朋友”,而法定存款準備率確定它能創造存款的多少,想借錢用的“朋友”的多少。提高存款準備率,創造的存款就減少,“朋友”就減少,相當於向李四的狀態調整;降低存款準備率,創造的存款就增多,“朋友”就增多,相當於向張三的狀態調整。道理就這麼簡單,商業銀行就像一個可調的貨幣流通加速器:提高存款準備率,不是減少貨幣的數量,而是減慢貨幣的流通速度,抑制經濟過熱;降低存款準備率,不是增加貨幣的數量,而是在正常情況下會加快貨幣流通速度,推動經濟發展;這就是調整存准率可能(注意:是可能)會改變貨幣流通速度的原理。李四能對他的朋友說,你們隨時都可以來借錢用,因為想借錢用的朋友就一個或兩個;但張三就很難這樣開口了,因為錢他只有1萬,想借的人很多,萬一有多人同時過來總共要借幾萬,他就只有改口說,對不起,我沒那麼多錢借給你們,不好意思了。商業銀行對它的存款客戶保證,你們的存款是隨時可以提現的,這是一個最基本的信用,否則就不要開銀行了,因此,存款準備率是不能隨意降低,去增加借錢的“朋友”,創造更多存款的。我們說,商業銀行擁有的真實貨幣數量只有它的存款準備金總額那麼多,在此基數上創造多倍的存款的作用,就在於加快或控制準備金的流通的速度。但現實中我們看到一種似乎相反的情況,準備金大多存放在央行,從表面現象看,流動的正好就是準備金以外被創造出來的存款,這又如何解釋呢?其實,每一筆存款被提現,資金從商業銀行系統內流出系統外,無一例外都是系統內一筆承載著商品價值的準備金的減少,是準備金借影子貨幣之殼的流出。只是在經濟或信用正常情況下,準備金作為貨幣從商業銀行系統流出的速度,與同時有貨幣從外流入系統而新增準備金的速度,會保持相對穩定,使系統擁有的準備金總額相對不變或穩速增長,就像準備金不流動一樣,可以安安穩穩地存放在央行以應對風險。只有當銀行出現擠提,貨幣流出的速度遠遠大於流入的速度時,才會明顯感覺到提現導致準備金流失。當準備金流失達到一定程度,銀行又無法在短時間內消滅掉其創造的存款(商業銀行系統創造或消滅存款都是需要時間一步步來完成的),銀行的存款者預感銀行將拿不出那麼多貨幣,因為它根本就沒有存款總額那麼多貨幣時,就會發生恐慌性擠提,這就是信用危機了。也許圖1能清晰說明這種關係。流出商業銀行系統的貨幣量永遠都不會超過流入商業銀行的貨幣量,但銀行內的存款量卻是流入貨幣量的多倍,一旦它在短時間內的流出近於流入量時,危機就發生了。存准率越低,創造的影子貨幣越多,銀行存款總額大於銀行實際擁有的貨幣量就越多,就越容易發生這種危機,這就是必須適度控制商業銀行存准率的原因,不能任意創造存款。再說降存准率是否一定能加快貨幣流通速度呢?牛口渴了會去喝水,口渴是喝水的動因。如果牛不想喝水,你把它的頭摁到水裡,它還是不會喝。同樣的道理,上述調整銀行利率和存准率,會改變貨幣流通速度的作用是一種軟作用,並非這兩率調多少,貨幣流通速度就一定變多少,經濟就調整多少,甚至調控可能完全不起作用,後面我們將看到,影響貨幣流通速度的,還有其他根本性的因素。

    市場公開業務,是中央銀行市場上通過買賣政府債券,有時也買賣政府擔保的債券、地方政府債券銀行承兌匯票等,以控制貨幣供給M,也就是控制基礎貨幣供給量的政策行為和常用的工具。當中央銀行買入這些債券時,是向市場投放貨幣M,賣出這些債券時,是回籠M。因此央行對貨幣供給量的控制是硬性的,發放多少就是多少,回籠多少就是多少,不像利率和存准率調整對貨幣流通速度V的調整,你無法確定對V有多大作用。貨幣流通量的增加或減少,會引致利率的下降或上升,因此公開市場業務一定程度上也間接地影響貨幣流通速度。

    財政政策,是國家試圖使社會和經濟持續穩定發展,運用財政收入、財政支出和財政預算的工具組合,對經濟的總量和結構進行調節的政策。財政政策對貨幣供給量或貨幣流通速度的影響,與財政收入獲得的方式有關。如果財政收入來自稅收,就沒有改變貨幣的供給量,通常是將現有貨幣存量分佈的結構,試圖作一強度不同的合理化調整。例如從有收入的企業部門,將部分收入轉移到沒有或不足收入,但又是社會必要的部

                                                       圖 1


門,如國家機關、軍事、衛生、教育、科研、基建…;又如將部分收入從富者手裡,轉移到窮人手裡,用累進個人收入所得稅和社會富利、扶貧…等手段,進行收入再分配。這種財政收支政策沒有改變貨幣供給量,但對貨幣流通速度的調控,有一定的作用,因為錢在缺錢者手裡,流通速度會相對較快。還有一種方式,是通過央行印鈔來彌補財政的入不敷出,或稱財政赤字貨幣化。這就是增加貨幣供給量的方式了,它常常與貨幣政策交集在一起。

    恩斯主義認為,社會收入中,除去消費部分外,就是一個儲蓄(Saving)總量,應全部用於投資,使消費+儲蓄=消費+投資,才能實現總供求平衡,所以投資需求不足,投資<儲蓄,就是總供求失衡的關鍵。厦门大学经济学许经勇教授指出凯恩斯認為在资本主义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萧条和严重失业时,采取积极财政政策, 直接增加政府的支出和公共投资, 以刺激经济增长, 解决失业问题。[4]因此用稅收或印鈔所得收入,去擴大財政支出,增加投資,常常成為重要的政策手段。但在實踐一再證明,這一理論會帶來嚴重的不良後果。因為凱恩斯主義中沒有經濟均衡的理論,它所追求的供求平衡絕非就是經濟均衡。在供求實現的總量平衡中,需求結構本身有可能就是不均衡的,最常見的就是投資需求過度和消費需求不足。在此前提下實現的供求平衡,就是一種結構不均衡狀態下的供求平衡,需求和供給都處在非均衡狀態。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暴發,中國在已經持續了近三十年的過度投資而消費不足的非均衡高速增長後,再用4萬億投資去刺激經濟,無疑是對過度投資的火上加油,導致嚴重的產能過剩,這是凱恩斯經濟學中沒有經濟均衡理論而挫敗的典型案例。

下面我們用圖2對以上論述作一小結:

    圖中的產出商品流中,商品是不斷產出,為簡化問題,我們把商品的生產全過程和商品流通等服務性全過程計入這一產出過程,通過與貨幣的交換轉到使用者手中,然後不斷從市場流通中消失;收入分配流中的收入,是貨幣一次次反復地從商品價值的注入中,不斷地產生新的收入,又通過一次次購買商品在市場中消失;與上述的商品和收入在流通中不斷走向消失不同,理論上只有貨幣是永遠在市場上流通,一次次承接新的商品價值,一次次以新的收入被分配,再去購買。我們來看看圖2中,當收入1M點購買了商品B後發生了什麼:商品B的效用和價值發生了分



                             圖2      

離,效用將被收入1擁有者使用而消失,其價值則轉入貨幣,被B的產出銷售方擁有,成為一次新的收入2,收入1消失,即貨幣中承載的商品A的價值消失,轉而承載商品B的價值。這是該筆貨幣能再次進行購買的唯一原因,並且從M點到購買商品CN點,一直承載的都是商品B的價值。過程中作為收入2,無論你怎樣分配、轉手、借貸、銀行存取…只要還沒有進行下次購買C的行為,貨幣中承載商品B的價值都不會改變,不會有任何數量的創造。從M點到N點,可以概括貨幣流通的任何區位,因此也就證明貨幣在流通的任何區位都不能自我創造出新的貨幣。只有流通過程之外的一種情況例外,那就是貨幣當局進行的貨幣投放或回籠。在每一瞬間的每一單位貨幣,都承載著相等的商品值價,只有央行新發行還沒有進行第一次購買的貨幣中,承載的是合法(並非一定是合理)地從其他貨幣中稀釋過來的價值,而不是從商品的一次銷售中而承載下來的價值。以上這兩種貨幣,才是真實的貨幣,它們的存量才是一瞬間貨幣的真實的存量。這一瞬間所有的貨幣存量中,任何1單位貨幣都不可以作為初始存入銀行的身份,去派生出、創造出多倍的,必須是承載商品價值的貨幣,由1個變出5個或更多貨幣單位去購買更多價值的商品,就如前述日本商人從歐洲出售商品所得的1億美元那樣。同時也證明,無論是這一時刻的過去或將來,都不會有任何單位貨幣能憑空創造出新的貨幣;因此任何時刻的貨幣存量中,都不會有任何一單位貨幣,是之前由貨幣憑空創造的貨幣。商品必須等價交換,這樣才不至於破壞市場的公平、不至於造成市場混亂。而有貨幣的流通過程,任何商品的出售,其價值依靠貨幣的運載,最終是實現的,就是商品與商品間跨時空的等值交換,這就是貨幣的本質。央行發行貨幣,合法地佔有從現有貨幣中稀釋過來的價值,並體現在其首次的購買力中。但合法還必須合理,其合理性有兩個:一是發行量必須適應經濟成長並有利於物價穩定;二是貨幣當局應將這一購買力合理地用於、回歸於社會,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假鈔以類似的方式,非法地獲取了現有貨幣中的價值,並被竊者私人佔有,在首次購買後完成了盜竊過程,假鈔最後被證偽時的持有者,那是真正的受害人;私自發行的加密電子貨幣,以眼花繚亂、神秘莫測的方式騙取了現有貨幣中的價值,是明目張膽發行的假鈔,卻迷惑了包括財經、科技精英在內的大多數人,看不到被證偽的那一天,只有用上述貨幣理論,才有機會撥開迷霧看清本質。

    圖2中,假設當時的貨幣存量是3兆元,並且全過程不變,圖中第1年貨幣的流通速度是5/元年,售出的產品價值就是15兆元,並實現為當年可分配的15兆元國民收入。但由於某種原因,第2年貨幣流通的速度突然減慢,下降到3/元年,下降了40%,第2年出售的商品就下降為9兆元。如果第2年產出的商品仍為15兆元,就會有6兆元的產品過剩15兆元商品只有9兆元商品實現其價值,產生9兆元可分配的國民收入,這就是公式(2)的MV=PT<PTˊ。當經濟不均衡,畸形的高速增長突然無法持續,出現拐點,或出現瘟疫、動亂等突發事件時,常常出現的就是這種情況。央行投放的錢一點也沒少,但錢就是不夠用。貨幣流通的速度下降了,商品的價值就無法以穩定速度,一次又一次地實現到貨幣中,轉化為持續穩定可供分配的收入流。貨幣是承載商品價值的“貨車”,“貨車”承載的“貨物”,就是供收入分配的商品價值,這種“貨物”即代表一定商品價值的收入,隨著購買商品而不斷地消失,因此“貨車”必須不斷地以一定速度運來新的收入,企業或消費者才可能以一定速度去購買商品。但反過來說,如果一部分“貨車”慢下來、停下來,沒有及時去購買而“卸貨”,就無法保持一定速度運來“新貨”,就不會有穩定的收入流,就缺錢生產、缺錢消費,反過來又會使貨幣流通速度進一步下降,它們互為因果,形成惡性循環。說得再具體一點:設企業的一個員工,他1周獲500元收入,至週末他花掉了480元,他的這一次收入基本消失了,永遠不存在了,錢變為其他產品售後的收入。與此同時,必須有其他人以一定速度購買他所在企業的產品,他才能繼續獲得體現這些產品價值中新的500元收入,否則他就可能沒錢或沒那麼多錢過同樣的生活了,此例與貨幣存量無關。人們不以一定的速度去購買,導致人們不能以一定的速度去購買,進一步使人們以更慢的速度去購買…,我們必須從這個循環推理中跳出來,才能找到貨幣流通速度減慢的真正原因。貨幣流通速度不穩定,可分配收入流的不穩定,是經濟波動中的重要環節和重要內容,但不是經濟波動的根本原因。真正導致經濟波動,並決定著貨幣流通速度和可分配收入流不穩定的根本原因,是經濟的不均衡,它不能在圖2的流通過程中尋找。凱恩斯經濟學和貨幣數量學的失敗就在於此。

    凱恩斯把注意力集中在收入流的一個瓶頸位置上,相信供求不平衡的原因出在儲蓄>投資上,只要增加投資並發揮其乘數效應使投資=儲蓄,就能實現總供求平衡的持續經濟增長,因此,主張政府採取積極的財政擴張政策,來維持經濟繁榮。他完全沒有投資與消費的比例結構必須均衡的意識。在他看來,投資多少消費多少自然而然就是均衡的,只要投資足夠就行了。結果常常導致原本已經投資過度的進一步投資過度,導致產能過剩,經濟無法持續。他也沒有看到由此會導致的貨幣流通速度減慢。凱恩斯理論主導了上世紀5060年代的經濟學和許多國家的經濟政策,70年代普遍發生的滯脹,宣佈了該理論的失敗。

    貨幣數量學則把注意力集中在貨幣流通中貨幣數量的不穩定上。它在貨幣數量、貨幣流通速度、貨幣反復獲得購買力的價值基礎、貨幣流通與商品流通、收入流之間的關係等等這些最基本的概念和關係,都還混亂不清的情況下所展開的理論研究,必然是失敗的。由於概念上的錯誤,它絕不可能看懂貨幣流通速度不穩定在經濟不穩定中的重要性,甚至錯誤地把它當作相對穩定的因素來處理。貨幣數量學也沒有經濟均衡論的基礎,更看不到經濟不均衡對貨幣流通速度不穩定的決定性作用。它不明白,沒有經濟均衡,就不會有貨幣流通速度的穩定性。在經濟不均衡的前提下,其主張的貨幣政策的效應是非常有限的,更妄言能熨平經濟的波動。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2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馗神王 2022-6-24 08:23
拜读学习,长知识了。
回复 黄河魂的博客 2022-6-24 06:36
专业的分析,让人茅塞顿开!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