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布衣间 //www.sinovision.net/?7806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布衣间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二十一世纪经济学走向(三)再论货币流通速度与宏观经济调控 ... ... ... ... ...

已有 2923 次阅读2013-10-14 03:10 |系统分类:财经| 货币数量, 货币流通速度, 经济均衡 分享到微信

二十一世纪经济学走向(一)经济学最基本的原理----时间效率与边际效用,效用最大化与经济均衡

home/space/do/blog/uid/78063/id/193452.html

二十一世纪经济学走向(二)经济四层次的总量结构均衡----兼论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

home/space/do/blog/uid/78063/id/204770.html

二十一世纪经济学走向(三)再论货币流通速度与宏观经济调控

提要经济学界错误地认为商业银行系统创造了货币,所以广义狭义多种货币的概念才能确立,但理论上就必须回避货币流通速度的存在,因为不可能有广义狭义多种的货币流通速度,所以现代经济学不提货币流通速度。没有货币流通速度概念的经济学无法解释充足的流动性在危机发生后为何突然转变为不足,因为只有用货币流通速度突然减慢才能说明。当经济的结构失衡达到某一临界点时必然爆发危机和需求萎缩,这是货币流通速度突然下降的根本原因。经济均衡与否决定供求关系,供求关系决定货币流通速度和流动性充足与否,而不是反过来货币数量或流动性充足与否决定供求关系和经济的冷热。央行可以明确地增加货币数量投放,却无法随意调控货币流通速度。危机后的货币宽松,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经济的失衡,在短暂刺激作用后,货币流通速度必然进一步下降抵消货币数量增加的大部分作用,经济复苏缓慢。经济学必须重新确立货币流通速度在宏观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并首先要从否定商业银行创造货币开始重建货币理论。

 

 

   

    假设社会上流通的货币数量是100亿元,平均每单位每年周转的次数是10次,即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为10/年,那么年内货币购买商品的总价格是1000亿元;再假设按年平均价格计算,年内产出的商品总值是2000亿元。显然,当年有购买力的需求将不足,有通缩和经济萎缩趋势。为了增加需求,当局开动印钞机,把流通的货币数量增加到200亿元,按每年周转10次的速度计算,当年有2000亿元购买力的需求,供求就可以平衡了。但实践过程却一再证明,需求并不是这样就可以提高的。在上一节我们谈到的经济总量和结构失衡时,供求是不可能持续平衡的,那不是一种简单的货币现象。特别是第二层次的失衡,由于收入分配不公,使消费不足,投资高速增长最终受制于经济潜在增长上限而导致的总需求不足,是不可以用发钞票的办法就能解决的,这是决对不可以的。那么200亿元的货币量平均每年周转10次的购买力到那里去了呢?只有一个解释,就是经济不均衡已迫使货币周转的速度下降了,更准确地说是货币的流通速度下降了。在经济结构失衡导致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你可以增发钞票,这是实实在在能做到的,但你却不能强迫货币保持原来的流通速度。如果货币平均周转的次数降到每年5次,那么增发100亿元货币的作用就完全抵消了。因此,增印钞票只会暂时起作用,只要经济没有在危机的破坏力下使过剩问题得到解决之前,需求只会反弹一下,接下来供求失衡的问题就会复原,因为经济结构的失衡,不会因增发钞票而得到根本改变,其导致的需求不足,自然会通过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来体现。当今世界,由于部分国家向国际社会大规模输出本质是过剩的经济危机,全球经济的结构己严重失衡,需求不足,经济萧条,不少国家如美国、日本、欧元区、中国…都在加速印钞,但经济的复苏却非如人意,原因何在?答案就是货币的流通速度一再下降,印出的钞票并没有增加需求以推动实体经济,没有推动经济的循环,而是寻找某些不正常的获利途径吹起一个个泡沫。除了经济均衡与否这一根本原因外,本文还会指出,许多技术上的调控手段,其作用也是通过暂时改变货币流通速度而发生作用,可见货币流通速度对于我们理解种种复杂的经济现象及其本质是多么重要。

    但一个奇怪的令人不可思意的现象是,现代经济学界几乎无人再提货币流通速度。经过深思后我认为,是因为一个严重错误的理论把整个经济学界带入了歧途。当理论上货币存在从狭义到广义的M0M1M2M3…多种货币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有货币流通速度概念的,因为如果货币数量有多种,购买商品的数量只有一个,货币流通速度就有许多种,但认为货币流通速度也有狭义到广义的多种,那是绝对荒谬的理论,你能说得清M0M1M2M3…中到底是谁在周转吗?或认为M0M1M2M3…都有自已的速度独自在周转,这不乱套了吗?因此经济学家们甚至提都不敢提有多种货币流通速度或多种货币的周转速度。为了避开这个问题,于是用一个货币流动性的概念,把货币数量有多种,货币流通速度只能有一种的矛盾掩盖起来了,再也不提货币流通速度或周转速度的概念了。但理论界也因此模糊了许多本质问题的认识。

    那么理论上为什么会出现M0M1M2M3…这多种货币概念呢?因为货币理论中有一个商业银行系统能多倍创造货币的理论。该理论认为,流入商业银行系统的基础货币是货币,商业银行系统创造出来的多倍存款也是货币,而存款又有活期的、定期的等等多种,加上手持的现金,于是就有了M0M1M2M3…多种数量计算的货币。本人反对商业银行系统创造存款就是创造货币的理论,并认为这正是把经济学家们搞得晕头转向的原因。当前,我们看到钞票是一批又一批大量印发出来了,但需求却不见有多少增长,又不能用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去解释它时,经济学家们都迷域了,更无法了解货币流通速度下降与经济失衡、需求不足的内在必然关系。

    笔者于19974月在《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第2期上发表的《货币流通速度与宏观经济调控》一文的提要这样写到:“经济学界一致认为,商业银行系统通过其业务能创造货币,本文却有力证明:银行创造存款并没有创造货币,银行消灭存款也没有消灭货币,银行创造存款又消灭存款这种业务活动及其调整的真正作用,是加快或改变货币的流通速度,因此,货币流通速度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远远超过以往对它的评价,必须重新进行研究和认识,这对宏观经济理论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文章发表后,虽然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金融与保险》1997年第7期全文转载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7年第4期摘登。但由于商业银行系统创造货币和广义狭义多种货币的观点在学术界已深深扎根,实际并没有产生应有的影响。

    在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年出版我的《劳动价值、边际效用与经济均衡》一书中,笔者再次探讨这个问题。该书第273页中这样写到:“经济学界几乎一致认为,一笔原始存入商业银行的基础货币,通过商业银行系统的业务活动,能创造出多倍的货币来。但这种理论与下面的事实是相矛盾的,使我们有理由怀疑这一理论的正确性。

    假设一个美国商人和一个日本商人在欧洲市场上销售商品,都得到1亿美元的收入。美国人将1亿美元存入了美国银行,通过美国国内一个相对独立的商业银行系统的业务,创造出5亿美元的银行存款。经济学家把这5亿美元的存款看作是商业银行系统创造的5亿美元的货币。日本商人把1亿美元的收入存入日本的银行,通过日本国内相对独立的银行系统的业务,创造出4亿美元的存款。现在要问,日本的商业银行系统是否也在日本国内创造出4亿美元的国际货币?…矛盾出现了:一,如果你认为日本的商业银行系统没有创造出4亿美元的国际货币,那么,为什么在美国,相对独立的商业银行系统创造出5亿美元的存款就是创造了5亿美元的货币,而在日本,商业银行系统创造的4亿美元存款就不是货币呢?…除非你能证明美国商业银行系统创造的美元存款也不是货币,否则这一答案是说不通的。二,如果你认为日本商业银行创造的4亿美元存款,也是创造出来的国际货币,这与美国商业银行系统创造存款就是创造货币在逻辑上就一致了。但这样一来,日本商人在国外销售1亿美元的商品,日本国内就能得到5亿美元(创造的是4亿美元)的国际货币,能到国际市场购回5亿美元的商品,世界贸易不是乱套了吗?因为不仅日本的商业银行系统能创造国际货币,英国、印度、马来西亚…的商业银行系统也能创造国际化币。…这世界贸易还有公平可言吗?”如果日本有人从这5亿美元存款中提出1亿到国外去花费了,而这5亿美元又是实实在在的货币,你认为其余的4亿还在日本吗?如是,那世界上所有的国家还不疯狂地去创造国际货币?如果这5亿美元存款有1亿提出到国外花费后,其余4亿存款就消失了,被消灭了,根本不能买商品,哪它也算货币吗?其实我在十多年前,就己经向整个经济学界发出了挑战,严密而有力地论证了商业银行系统创造和消灭存款并没有创造和消灭货币,如果有人能回答上述问题,证明商业银行系统创造的存款就是货币,我会毫不犹豫地公开承认自已的错误。但十多年已过去了,学界却不作任何回应,我就只有继续提出挑战了。如果学界无法解答这个问题,那就说明货币是这样一种东西,它必定是承载有确定的价值含量的。现代经济中,除了央行以不须偿还的负债方式增加发行之外,它是不可再创造的。通过产品销售获得每含1单位价值的货币,是不可以创造出能购买多倍价值的商品、含有多倍价值的多倍货币的。就象前面所举日本商人所得的1亿美元是不可以变为5亿美元去购买商品的例子那样。多倍创造出来的存款,只是从商业银行系统外流入商业银行系统内那些有价值含量的真实货币的影子,是没有价值含量的。因此有价值含量的货币数量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基础货币的数量。货币流通的速度也只有一个,那就是必须有价值含量的货币的周转速度。我生产出一个商品,当我在市场上售出它并获得一笔货币收入时,这个商品的价值就体现在这笔货币中,或者说这笔货币承载着这个商品的价值。我售出自已的商品还没有从市场获得到回报,只获得一个代表它的价值的凭证──一笔货币。当我运用或借予他人运用这笔货币去购买别的商品时,实际上是用货币中承载的这个商品的价值去换取另一个有相当价值的商品,在此过程中,1单位价值含量的货币在它无数次循环的每一个周期中,都不可以创造为多倍的货币,因此就永远都不可以创造为多单位价值含量的多倍数量的货币的。一旦货币完成这一次循环,货币继续流通,但已经是承载另一些商品的价值而流通了。一单位货币,理论上可以进行无数次购买,有无穷大的购买力。一纸凭证,有如此大的能量,就在于理论上它能反复地承载无穷多商品的价值。货币周转的速度越快,它在一定时间内承载不同商品价值的次数就越多,市场售出的商品越多,说明社会需求量越大。在一个商品经济体中,只有当各层次的总量结构处于均衡时(参阅home.php?mod=space&do=blog&uid=78063&id=204770),一定的货币数量及其循环的速度,才正好反复地承载了充分就业下产出的全部商品的价值,实现供求平衡。

    我们再从一国内商业银行系统创造多倍本币存款的情况来看。假设该国央行发行了1.2万亿元的基础货币,其中0.2万亿被手持为现金,另1万亿流入商业银行系统,创造出4万亿元存款,商业银行系统内共有5万亿元存款,如果这5万亿都是货币,就不会有挤提的风险了,但问题是银行内根本就没有那么多货币,只有1万亿才是真正的货币,其他4万亿只是由此1万亿真正货币为基础的一个信用,它依靠这些真正的货币以某个速度不断流入银行来支持货币以相应的速度不断从银行的流出,这是银行信誉的基础。一旦某银行失去这种信誉,存款者一齐来提现,而真正的货币又没有以相当的速度流入该银行,这时才清楚地说明,那些创造出来的存款根本就不是货币,是不能同时变现的。我们再换一个角度去理解。前面我们假设一个日本商人在国外赚得1亿美元带回日本,在日本的商业银系统内创造出4亿美元的存款。当有人陆续从这5亿存款中提出1亿到国外花费时,其余4亿美元存款将被消灭(此消火过程很多教科书都有论述),说明日本商业银行系统创造了美元存款并没有创造美元。但与此同时,如果又有另一些日本商人从国外陆续赚回1亿美元带回日本,日本商业银行系统内又出现1亿美元和5亿美元存款,且如此连续地维持下去,就会造成1亿美元能始终创造5亿美元的假象。因此要说明日本商业银行系统不能创造美元,就应该从日本商业银行持续流出到国外的美元总数永远都不会超过之前从国外流入日本商业银行系统的美元总数去证明,而这又是千真万确的。这个道理就象从水库流出到下游的总水量,永远都不多过之前从上游流入到水库的水量,说明水库没有创造出更多水的道理一样简单。

    现在我们回到日本国内,用同样的方法去分析,看商业银行系统是否创造了日元的问题。作为基础货币的日元,是由日本央行以负债的方式发行的。由于经济发展对日元的需求长期来说是只增不减的,因此从长期的角度来看这一债务的总量是只增不减的,实际上是一种不用偿还的债务,成为国家的一笔收入,有如税收收入。央行最初发行的日元中的价值含量,不是通过商品销售获得,而是通过稀释市场中已有日元中的价值含量而获得的,因此它们与商业银行系统中创造的日元存款本质上完全不同,是有价值含量的。现在我们把日本整个商业银行系统看作一个黑箱(哲学意义的),完全不看其内部的运作,不管它怎样创造存款,也不管它怎样消灭存款,只看它对外部的关系。有价值含量的基础货币存入商业银行,我们看作是货币流入这个黑箱的过程;把有价值含量的货币从商业银行提出购买商品,看作是货币从黑箱里流出的过程;再把货币每完成一次与商品的交换后,承载着新的商品的价值再存入商业银行的过程,看作有价值含量的货币从黑箱外再流入黑箱内的过程。在货币电子化的时代,我们不管“货币从黑箱流出——与商品交换——货币再流入黑箱”的时间长短,甚至无限短,都把它看作货币从黑箱的一次流出再流入的过程。我们把与银行有关的借、贷等所有活动,包括存款创造和消灭的全部过程,都不看作货币从黑箱的实质性的流出与流入,而是黑箱的内部过程。这样我们会发现,有价值含量的货币从黑箱流出的总量,永远,永远都不会超过之前从黑箱外流入黑箱内有价值含量的货币总量(参见《货币流通速度与宏观经济调控》一文),强有力地说明,日本商业银行系统没有创造11毫的日元,其道理,就象从日本商业银行系统流出,再从日本国内流出到国外花费的美元总量,永远不会超过之前从国外流入日本的美元总量,日本国内不可能创造美元的道理,就象从水库流出的总水量,永远不会超过之前流入水库的总水量,水库不能创造水的道理一样简单。

    认为商业银行不能创造货币,那么它们创造存款的作用是什么呢?为什么降低存准率,创造的存款增加会使购买力提高、需求量增大呢?这难道不正是货币创造使其数量增加的证明吗?错了。银行创造存款的作用,是相对加快货币流通的速度。举例来说,假设某甲获得一笔500元的收入,他打算1年后再用,这笔货币的流通速度是11次。这时某乙找上门来,说非常想借这笔钱,有急用。甲把500元借给了乙,并很快被乙用于购买商品,完成了一次周转,从而加快了这一笔货币流通的速度。如果甲有12个朋友在年内都要借钱用,这500元可能在1个月内就被借用者使用了。如果甲年内要借钱用的朋友不是12个,而是120个,那么500元钱在3天内被借并完成一次循环的几率大大增加了。如果这还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有剩余钱者的普遍情况,那么就不是个别的货币,而是所有货币平均的流通速度被大大提高了,这就是商业银行的作用了。银行5倍、6倍…地创造存款,并不是创造那么多的货币,而是银行内增加了那么多准备通过存款去运用银行的只及存款总额几分之一的货币的客户。银行创造的存款越多,也就是找到随时提出使用货币的客户越多,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加快作用越大,银行从中获利的机会也越大。那为什么又要设法定存准率呢?因为银行内真正的货币数量是有限的,创造的存款越多,影子货币超过真实货币的数量就越多,在短时间内从银行提出货币超过银行所拥有的货币的可能性越大,被挤提的风险就越大,所以最初设法定存准率的目的是控制风险,后来才发现它有调控宏观经济的作用。商业银行系统创造存款并没有创造货币,消灭存款也没有消灭货币,商业银行系统创造出多倍存款的作用,就是把闲置的货币更快地转到急需者手中。货币流通速度加快了,在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不变的情况下,社会的需求总量会增加,单位时间内有更多产出的商品被卖出,起到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当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降低时,商业银行系创造存款的倍数增大,相对加快了货币的流通速度,缩短货币循环的周期;反之,则相对减慢货币的流通速度,延长货币循环的周期。因此,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了创造存款的数量,实际上就是要相对调整货币流通的速度。

    当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出现时,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是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但它的作用不是减少货币数量,而是降底货币的流通速度;在相反情况下,则降低存准率,加快货币的流通速度。但下面的操作过程,会使人们反对这一论断。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率时,会要求商业银行增加在央行的基础货币存量,反之则减少在央行的存款,这明明就是流通中货币数量的减少和增加。但似是而非。其实货币存入商业银行后,货币的流通已不表现为单个货币的运动,而是表现为货币总量的变化,在一个单位时间内,有多少货币流出完成交易,又有多少货币流入,就是这个货币总量的动态。至于流出的货币是那一个流入的货币,或那一个货币通过其创造的那一笔存款而流出已没有任何意义。货币的流通速度也无法从这个货币周转了多少次,那个货币周转了多少次去计算,而是由商业银行内一个几乎保持不变的货币总存量与货币不断流出又流入完成与商品交易的总量去计算,这个货币总量中有很大部分是凝固不动的,情况就象一个晶体在溶液中是不断溶解又不断凝结,当溶解与凝结的速度平衡时,晶体大小保持不变那样。在正常情况下,即没有发生挤提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必须拥有一个基础货币量,它好象是凝固不动的,但其实它是商业银行资金流动的信用基础,或者说它是流动的,无论你把它存放在商业银行还是存于央行,它都是流通中的货币量。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并不是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而是通过减少存款创造的数量来相对降底货币的流通速度,有时被用来降低通涨的压力和经济过热。降低法定准备率的作用,则是增加存款创造的数量以加快货币的流通速度。

    另一个调整货币流通速度的重要手段,就是调整利率。降低利率,通常的说法是会增加流动性,但流动性这一概念,只是在货币数量有许多种,货币流通速度无法讨论和无法认识的情况下,一个非常模糊的用来蒙混过关的概念,把货币数量和货币流通速度“打包”起来回避实质的概念。可以非常肯定,利率的调整不会改变流通中货币的数量,只会促使人们更快地购买或更慢地购买,加快或减慢货币的流速,其导致购买力的增加或减少的作用,被说成是流动性增加或减少的结果。

    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这两大调控手段中,除了央行增加基础货币投放和公开市场吞吐基础货币会改变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之外,其它调控手段,主要是存准率和利率调整的作用都是改变货币的流通速度。央行对流通中货币数量的控制是一种硬控制,央行增加或减少货币的数量是非常确定的,但对货币流通速度的控制则是一种非常软的控制。我们肯定利率和存准率调整对货币流通速度的调整作用是存在的,但不是决定性的作用,你不能想它多快就多快,想它多慢就多慢的,更不会有降低(提高)存准率或利率多少,货币流通速度就加快(减慢)多少的定比关系,这也是经济可能跌入流动性陷阱的原因,而使这种可能性成为现实的,就是经济总量与结构的失衡。在经济结构失衡导致供求失衡的情况下,就更不能迫使货币流通速度达到你想要的值去推动经济增长。搞不清存准率、利率调整与经济结构是否均衡之间的微妙关系,又是把经济学家和经济工作者搞得晕头转向的一个重要原因。

    本文除进一步阐明十多年前我在《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72期上发表的《货币流通速度与宏观经济调控》一文中关于商业银行系统没有创造货币的观点外,重点还在于说明了货币流通速度与经济总量与结构是否均衡之间的微妙关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76年的《IMF章程》第二修正案中,提出用国际货币发行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总资产,按与SDR汇率及其比例进行折算并设立为基础SDR(Basic SDR)。笔者认为,这就是流通中的国际货币量,是一个各国商业银行系统都不可再创造的国际基础货币量,这和我们上面的论述是一致的。有了这个唯一真实的国际货币量概念,我们就可以对国际货币的发行量进行统计了。有学者认为,自国际货币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无序的汇率浮动体系本身的缺陷,导致国际货币发行国从本国利益出发过量印钞,使国际货币量过剩。有初步估算,基础SDR2004年到2007年年增长幅度为5%左右,2008年至今为20%,是货币数量宽松政策,导致2008年后基础SDR大幅增长。20世纪80年代,全球通货膨胀幅度高达13%,随后在90年代也达到6%。在2007年前,国际货币供给量是很充裕的,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货币供给量的增长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大大加快了,但用国际流动性这个模糊的概念来分析,在2008年危机后却由过剩突然转变为短无缺,原因何在?在没有货币流通速度概念的情况下,我们无法理解,在国际货币供给量一直充裕的时侯,国际流动性为什么会突然变为短缺的,那些充裕的流动性却跑到那去了。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认为:“不管在哪,通胀都始终是一种货币现象,当且仅当货币量增速超过经济产出时产生” 。在2007年前,国际货币量增速已经超过快速增长的全球经济产出和贸易,引发通胀,这个道理说得过去,但在2007年后,当全球经济产出和贸易增速不断下滑,而国际货币量反而大幅加速的情况下,国际货币不是更大程度超过产出吗?为什么国际流动性反而不足,反而要更加加快国际货币发行呢?看来米尔頓•弗里德曼的理论也说不通。2008年后,面对经济停滞不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美国、英国、日本和欧盟的央行采取越来越积极有力的措施。美联储购买了近3万亿美元的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的证券,英国央行购买了价值5690亿美元的政府公债,还有日本、欧盟的货币宽松,使国际货币的增长远远超过经济产出的增长,但国际流动性反而不足、通货膨胀偏低,经济复苏远不及理想。唯一能解释清楚的就是货币流通的速度下降了,平均单位货币从一次购买到下一次购买的周期延长了,所以流动性才突然变为不足。流动性是一个胡子眉毛一把抓的概念,把所谓M0M1M2等多种货币以及模模糊糊搞不清是那一种货币的周转率统统都装在里面,只能看到流动性够还是不够的结果,使经济学失去货币流通速度(只能是一种真实货币的流通速度)这一精确认识问题的重要概念。我们看看托宾(Tobin1965的理论。他认为:人均财富总量等于人均资本存量与人均实际货币余额之和。在储蓄率不变的假定下,投资取决于货币与资本在总财富中的资产组合情况。由于持有实物资本不仅可获得资本收益,而且能够避免通货膨胀损失,故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为资本实际收益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和。当货币供给增长率增加引起温和通货膨胀时,持有货币成本上升,增加了资本作为价值储藏的相对吸引力,人们将调整自己的资产组合结构——资产相对构成会转向资本——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在这所谓的托宾效应理论中也没有货币流通速度的概念,只有货币供给量的概念。因此他没有想到,当失业劳动者大量存在时,人均实物资本似乎是可以无限增长的,但是当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潜在产出上限时,人均实物资本的增长就必然受有限的劳动增长速度的限制,特别是当经济非均衡高速增长达到这个高点,必然出现实物资本的产能过剩时,人均实物资本不仅不会增长,而且还会萎缩,此时的货币供给增长率增加常常不会引起的通货膨胀,或只引起短暂的通货膨胀,甚至还可能出现通货紧缩,因为增加的货币并不会增加实物资本的购买,经济结构的失衡会迫使货币流通速度减慢,而储蓄与投资之间的不平衡,正是货币流通速度发生变化的表现。

    凯恩斯理论在现代经济学中仍有很深的影响力,经济学家和经济工作者们仍然把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去研究与运用,而没有放在实体经济总量与结构均衡原理的研究上。理论上的错误使他们看不到流动性的问题,并不简单是一个货币数量的问题。2008年爆发的那场危机,是全球性经济总量与结构严重失衡的必然结果。危机爆发前,一类国家持续地高积累、高投资、低消费,内需严重不足,必须依靠大量的外需来维持供求平衡,产业结构严重失衡;另一类国家则持续地低储蓄、低投资、高消费,过度需求,贸易逆差极其严重。这个发展趋势是不可持续的。后一类国家经济的弱化必然导致危机,需求大幅度萎缩;而前一类国家在外需萎缩的情况下,国内经济总量与结构的失衡也必然充分显露出来,其主动向国际经济输出的需求严重不足的危机最终必然反馈到本国;最后,被前一类国家经济高增长而拉动起来的一些资源大国,例如2008年危机爆发以来经济一直相当稳健的澳大利亚等,也会因前者高增长期的结束而走弱。从这个2008年初发表《我国经济是否会出现滞胀》一文以来本人一直坚信的发展趋势来看,全球经济需求严重不足的状态还远没有结束。由全球经济失衡而导致的全球性需求的萎缩,就是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根本原因。只要前一类国家经济结构转型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内需中的消费仍然低于均衡的水平,全球经济失衡的问题就没有解决,那么无论国际货币发行国怎样加大货币发行量,货币流通速度都会下降到使国际总需求不足的应有状态。没有货币流通速度概念的经济学,是永远都看不到这种深层次的关系的,无法从经济的总量结构失衡—-需求的突然萎缩(危机爆发)---货币流通速急剧下降---流动性迅速转变为不足---加速货币发行---却无法阻止货币流通速度的进一步下降的关系中去认识问题的实质。他们或者只看到最表面化的流动性不足,或者也看到经济结构失衡的向题,但没有货币流通速度从中联系,流动性不足与经济结构失衡绝然是两个无关的东西,经济学家们晕头转向,搞不清楚货币都印发那么多了,为什么流动性还是不足,全球经济仍复苏缓慢。原因就是你不能随意控制货币的流通速度。

    那么,本文是否完全否定量化宽松的货币发行政策呢?不是的,关键是政策是否有利于经济结构的再平衡。笔者在《从欧债危机看流动性在国际间均衡分布的重要性》(文中使用流动性这一概念,只是从结果看问题  home.php?mod=space&do=blog&uid=78063&id=126706),认为:“一台巨型的机械,必有一个复杂的润滑系统。润滑系统设计不合理或出现故障,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润滑剂的供给总量不正常,有时供给过量,有时供给不足,导致机械运转失常;二、润滑剂在机械不同部件的分布不均匀,甚至出现抢油现象,大量机油被抽吸到部分机件中,致使有的机件机油过量,有的干涸,后一部件出现故障又导致了整台机械运转失常或停顿。一个国家、一个经济区(欧元区)甚至全球经济也一样,必须有一个好的润滑系统,这就是合理控制流动性总量供给和分布的系统。当一个经济体的结构失衡时,总是与货币资产拥有在不同个人、不同阶层、不同产业、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分布的失衡有关;货币资产拥有的结构失衡是推动经济结构失衡的进一部恶化的原因。这一规律的例证非常之多:在一个国家内,假如资本的平均利润率非常高,劳动收入(劳动成本)非常低,贫富差别恶化,这是一种货币资产拥有结构失衡,会导致投资非均衡的高速增长与消费的严重不足,它们互相推动,当结构失衡达到某个状态时(过剩劳动力消失),高速增长的投资需求失去劳动力供给高增长的匹配无以为继而萎缩,货币流通速度突然大幅度减慢,危机爆发;又如全球经济中,国际贸易持续失衡,使部分国家拥有大量外汇储备,另部分国家的货币资产则不断流失,失业率越来越高,其经济运行发生故障、危机,最终必然导致全球经这台大机器的运转失灵,这样的例子可以举出很多。因此货币数量的宽松是否有利经济运行,关键要看它是否有利于货币资产拥有结构的再平衡。

    2008年前,由于贸易失衡,货币资产拥有结构在世界各国间的分布就已经严重失调,有的国家已债台高筑。全球性经济不可能在这种失衡的状态下持续地维持旺盛的总需求,一方面你己使这些国家负债累累,另方面你又想它们持续大量地购买你的过剩产品,这是不可能的。全球性总需求的萎缩只是时间的问题,2008年终于爆发了,并通过货币流通速度的急速下降去实现。首先倒下的是美国,接着是欧洲,现在轮到金砖四国,再下来是发展中国家,最后是资源大国澳大利亚等。这一连锁过程是一个完整的全球性经济危机,美国金融危机只是导火索。全球性经济、全球性货币资产拥有结构的失衡,全球性总需求的萎缩,货币流通速度急降,所有这些的最表面现象,就是流动性由充足急转为不足,并引发国际货币发行国一浪又一浪的货币宽松潮。美国作为国际货币美元的发行国,通过印发美元,无偿地获得收入,相当于从国内和国际抽取一笔税收,但这笔收入只用于美国,我早就指出这是不公平的国际货币体系。但在这种体系还无法被取代的条件下,在国际贸易不平衡,美元不断从美国流失、债台高筑,全球经济无以为继的情况下,它又救了美国经济,也一定程度上救了全球经济。美国的货币宽松政策,使国际货币资产拥有结构失衡中拥有不足的主要国家美国,通过印钞获得大量的美元。在这个游戏中,美国实际上是通过稀释、抽取别国手中美元所含价值而获得货币补充的,但从另一角度来看,它对全球货币资产拥有结构和全球经济又起到再平衡的作用,没有这个再平衡,全球经济必将跌入更险恶的深谷,即使那些拥有巨量国际储备的国家也无法幸免。由此可见,国际贸易的基本平衡,国际货币拥有结构的均衡,是全球经济均衡发展的必要条件,关乎所有国家的根本利益。国际贸易制度和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必须以建立保卫国际贸易基本平衡的制度为前提。在国际贸易平衡被任意破坏,国际货币资产结构持续趋于失衡的情况下,全球经济是绝对不可持续的。每一个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基本平衡,即每一个国家的总供求基本平衡,是每一个国家为实现本国和全球总供求平衡应尽的责任,并需要一种强有力的国际制度去加以规范,在此基础上再淡贸易自由,在此基础上才会有合理的国际货币制度改革。欧债危机,也是一种货币拥有结构的失衡,但主要债务国都不是国际货币发行国,因此欧元区最终不得不通过印钞、救助的方式去实现货币拥有结构的再平衡。同样是要从债权人、债权国那里抽取货币价值到债务危机国,但它必须用一种明明白白的抽取方式,明明白白的货币资产拥有权的转移方式强行去完成,塞浦路斯处理危机的方式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即使在欧元区这样一个政治经济利益共同体中,这种直接的资产转移也是非常困难的,以至反反复复地进行,结果仍很不彻底,但又不得不进行,否则将是整个欧元区的崩溃。这是欧元区的货币制度改革先于保障贸易平衡制度改革的必然结果。因此,欧元区应比其他国家更早地认识到保护国际贸易平衡的重要性。而如果国际货币制度改革也先于国际贸易平衡保护的国际贸易制度改革,在国际贸易和货币资产拥有结构持续失衡的情况下,既不能用当前这种隐蔽的方式,也不可能和平地以明明白白的方式转移货币资产所有权,那么最终就只有两个结果:一是近于毁灭性的全球经济危机,二就是战争。人们批评美国的货币宽松损害了他国的利益,但又是这些国家最担心美国收紧货币政策,因为它们依赖贸易顺差,而只有美国有钱了,它们才能继续贸易顺差。但所印美元中的价值是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的,美国要有钱,就必须印钞,暗中从别国手里的美元中抽取价值。而这些国家为了继续贸易顺差,又情愿把本国民众的消费压低、生活水平压低、劳动成本压低,用廉价商品换回更多的美元,让少数人获利,然后其血汗赚回的美元又被从中暗暗抽取价值,送回美国,好让美国有钱,以继续贸易顺差,这是多么愚蠢的行为啊。十多年来我一直强调,只有把最广大民众的生活水平,提高到当前国内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所决定的,使社会获最大效用的水平,才是经济实现均衡的最基本经济学原理,亦是全球经济实现均衡的基础。但人们始终把这个基本原理当作废话,是该醒悟的时候了。适当的贸易顺差,适当的外汇储备,以国内需求为经济发展的基础,以相对平衡的国际贸易互通有无并获取国际分工效益,这符合所有国家的根本利益。

    再看一国内经济的失衡。由于收入分配结构的不公、失衡,资本的利润率过高,劳动成本、劳动收入偏低,导致贫富差别恶化,这也是一种货币资产拥有结构的失衡,是一国内不同阶层、不同个人之间流动性分布结构、货币资产拥有结构的失衡,使社会的消费总量严重不足、投资总量过度,形成总量上的货币购买力结构、有购买力需求结构的失衡。这种货币资产拥有结构的失衡,也需要从拥有过高的部门抽取货币资产到过低的部门,抽取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但抽取、转移是再平衡唯一的出路。当收入的初次分配后货币资产拥有结构不均衡时,就必须有收入再分配去进行抽取和转移,否则经济就无法持续均衡地运行,就必然出现低消费高投资。在高失业率情况下,高投资被高失业率下的劳动高投入所吸收,经济非均衡地高速增长,直至达到充分就业的潜在增长最高上限,失业大军突然消失时,有购买力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失衡才达到爆发危机的顶点。这时,产能已经过剩,你无法以原来的速度增加投资需求,来维持原来的货币流通速度,另方面消费需求理应加快,但民众特别是数量巨大的低收入民众拥有的消费资金非常有限,不足以加快货币流通速度乖加大总需求。一方面是投资资金过剩,另方面是消费资金不足,要实现均衡就需要通过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调整将货币资产从前者抽取到后者,但在危机爆发的顶点,这种抽离是无法进行的,就像高速行使的汽车在弯路是无法急转一样。2008年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前,我国经济在极低消费极高投资的失衡状态正以极高速度接近这个顶点。2008年后,为了应对全球危机的冲击,抛出4万亿的宽松政策。这4万亿的来源无论是印钞还是财政盈余,只要有利于失衡的货币资产拥有结构、失衡的购买力需求结构和失衡的投资、消费结构的再平衡,就是一件好事,它一定是把用于投资的货币资产抽离到消费,一定与劳动成本上升、民众拥有的货币资产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上升有关。经济均衡的原理还是那个最基本的原理。但我们却做了一件相反的事:进一步扩大投资,使结构失衡更加失衡,产能过剩更趋严重。顺便作一声明:本人并非收人分配的绝对平均主义者,那是经济失衡的另一极端;本人还相信,只要法津严明、政策合理,在私有经济条件下也会有非常公平合理、有利于经济均衡的收入分配。部分人生活得好些对经济并非一定有害,重要的是资本利润率不要高到引致投资超过均衡增长的要求。事实上很多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

    以上分析说明,货币数量的宽松,不可能立刻实现经济的再平衡,在短暂的刺激作用后,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将抵消货币数量增加的作用,反映经济结构失衡依然,经济再显疲弱。于是又会有再次的货币数量宽松和再次的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如此久拖下去,会导致货币数量在流通速度下降的掩盖下严重超发,为下一轮经济高增长时的恶性通胀埋下祸根,甚至不到下一轮经济高增长就引发通胀,这就是滞胀。国《金融时披》专栏作家 马丁·沃尔夫以下的说法很有意思,他说:“在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之天津夏季达沃斯上,我听到一位共和党政客说,美国将会在兩年內陷入恶性通胀。我感到非常吃惊。…这样的预言有沒有道理呢?答案就是:从超长期來看,有可能。但目前的风险是通胀过低而不是过高。而矛盾的是,正是这种情形增加了长期的通胀风险。”但为什么现在过量发行美元,现在的风险不是通胀过高,而是通胀过低,反而增加长期通胀的风险呢?他能解释其中的矛盾吗?我看他不行。但看了本文后就一清二楚了。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