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常政专栏 //www.sinovision.net/?7787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云南 昆明 民俗文化研究 佛教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常政:批“佛教神学”一词的草率粗糙

已有 3797 次阅读2011-11-11 02:11 |个人分类:杂谈轶闻|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作者:常政 

近日,有友送两书来,一名《张力的消解-禅学的佛学批判》(注:以下简称《批判》),一名《出离与担当》,作者为李林先生。笔者见状很是欣喜。初读之下,即被作者的观点所吸引。在好学心的驱使下,花费两天的时间,读完了这部用词稍显生涩的有关禅学的佛学著作。


关于佛学在现代社会的发展状况,笔者有时也感到一些忧伤。部分心情,恐怕同李林先生相似。中国禅学,于今恐变为“相似佛法”,这是一部分研究佛学之人的共识。根据佛学渊源朔流,唐代以后,印度佛教之于中国,大概已有不同之面貌。有些佛教流派,恰如夜鬼脸上涂粉,对于佛在世的说教,多背道而驰。

那么佛在世,众生所奉的佛法是何呢?据民国以来中外佛学者的考证,皆以五阿含经为标准,其中,独重《杂阿含经》(北传,注:本经有一切有部三世实有之说,与南传稍有不同),又为《相应阿含经》(南传)。《杂阿含经》是为原始佛教的基本佛典,又称阿澉、阿含暮、阿笈摩等。意译为“法归”,指此类基本经典为佛陀教说之所持、所归、所聚。本经题名“杂阿含”,古来有解释为杂碎难持等等,但近代多不认同,此且留存待考。惟佛学大德吕澄先生在《杂阿含经刊定记记》中认为,《杂阿含经》当由《相应阿含经》之起首而变化,“而经文随宜安布,次第不顺,则有杂意。”,结尾云:“宜以杂阿笈摩为名,而不宜云相应阿含也”。吕师之论妥当,故笔者暂从此说。

《杂阿含经》无论教内教外,均认同为佛在世所传,为最初佛教宝典。而“阿含”即有到来、传来之意。其内容大致如下:四圣谛,正向涅?之法义;八正道(注:或八圣道);三十七道品;缘起说(注:佛教即以缘起法为主体,专指十二支缘起,非华严无尽缘起说。可看龙树菩萨《中论》第二十六章后部);四法印等等。而在这些经典中,虽未见明确的涅?法语,但在长老偈中,不断咏叹此境界,亦屡见不鲜。

笔者在本篇文章中重点列举原始佛典《阿含》的初衷,在于拜读了李林先生的《禅学的佛学批判》大作后而起的感慨。这点感慨,且不经意间被作者的另一篇文章所吹散。那就是《返身者的缺席》(注:本文为《出离与担当》序文),该文在言说思路上有些蹊跷。纵观序文中的佛教革新思路,疑似违反了四法印,故先重点提出《杂阿含经》的大略,后稍举一例,可见两厢不同之端倪。

在《返身者的缺席》一文中,作者提出了一个主题:“什么才是信仰主义的佛学研究态度呢?”。紧接着表述道:“二十世纪汉语佛学之失,就是过分强调了作为历史文本的释迦牟尼,欲图将其的一面完全还原为历史真实,而忽略了从早期大乘(佛本生的广泛流传)到后期大乘(弥陀、菩萨信仰在汉地的广泛流传)释尊作为的一面的信仰真实。”,这便是李先生信仰主义佛学的根本论点。毫无疑问,这个表述是正确的,但在后面的分解叙述中,文中的荒唐观点即跃于纸面。

如文中有言:重建佛教神学…“佛教神学的言说对象无他,那就是:重新将释尊看做一位活生生的菩萨正如对基督教神学而言,离开受难、复活的耶酥去谈论上帝是不可想象的,也是苍白无力的。”在《批判》一书中,作者反感于偶像崇拜,并认同释尊在世,不允许进行“神位”崇拜的真实观点,借此批判中国佛教现状。而在此段序文中,却疾呼“佛教神学”。如此反差巨大的思想矛盾,倒让人迷惑不解了。

《批判》一书,大概早出,而《出离与担当》一书,可谓补充前者的一种探索。但在内容上发现了这两部书在思想上的差异。前者很清楚的借用印度原始佛教教义(亦夹杂了慈恩唯识内容)来批判中国禅学,但却与《出离与担当》序文中高呼的“佛教神学”一词,前后矛盾。“佛教神学”这个用词的提出,初看之下与近现代争议很大的如来藏思想,有很大的相似性。不知这是作者思想上的一次升华或是“华丽”的蜕变,或是无法找到能表达自身思想的适当用语。因为如果“佛教神学”之词成立,那么《禅学的佛学批判》就成了其左右手互搏的闹剧。

笔者在前面讲述《杂阿含经》的内容时曾经指出,该经的核心内容,包含了四法印。所谓“四法印”即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一切皆苦、寂静涅?及“缘起”的一贯定义。这是佛陀在世时的言教。如果“佛教神学”在尊重原始佛教教义的同时,又提倡“重新将释尊看做一位活生生的菩萨”,四法印将被颠覆,原始佛学精义也将不复存在。况且“佛教神学”一词,以书面字义看,似乎是把释尊降格为“神”的一面,进而引发类似神教的崇拜,倘若如此,建议作者不必耗费精力,且去印度教中寻觅,哪里自然的有一个主宰。其实,无论过去多少个世纪,释尊的崇高,始终存在于佛教中,他并没有缺席,何谈“重新开始”?在实修实证中超越了“神格”的释尊,展现佛性的一面,四十数年传教,这本身就是一种担当。

圣严法师在《原始佛教》之《佛陀及其教团》中阐述道:低级的宗教,止于盲目的信仰;高级的宗教,则在信仰之后,必进而修行。不像一般的宗教,仅鼓舞人们去服从「神」的「权威」,而不许用历史的方法及科学的角度,对他们的「神」作理性的考察。”

故依上所述,假如《返身者的缺席》所宣扬之“佛教神学”词义成立,那么,类似“常乐我净”(注:始于《大般涅?经》的观点)这样偏离佛法本义(无常、苦、空、无我)的外道说法,即难免与“佛学神教”等同混淆,创新不成变为“返祖现象”,想必这是作者所不愿看到的。这同样是历代佛学研究者欧阳竟无、吕澄、印顺等大德所注意规避的。

所以,在思想尚未成熟时,“佛教神学”一词的用法无疑是对佛陀精神本义的摧毁,也是对佛教精神“缘起”及“空”观的冲击。我们知道,佛陀的最初说教,乃是透过十二支缘起及“无常、苦、空、无我”来遏止“梵我”论的形而上学思潮。而“重新将释尊看做一位活生生的菩萨”文句,犹如释尊去世后一切有部提出的“自性不变”涵义及“假我”说,背弃了“无常”的道理。

然笔者宁愿善意揣测,“佛教神学”一词的横空出世,其立意,乃基于对当今佛教菩萨道精神蜕变的一种不满意的疾呼。所谓返身者的缺席,乃是痛感菩萨行的缺失,即正法的缺失不可得。凡尊释尊教诲为准绳者,无论出家在家,目睹当今教法之溃散、腐败,恐怕都会在一隅而叹息。但是,因轻率的把“佛教”同“神学”两词连体,导致论题的“谬会”,陷入违反圣言的尴尬境地。如此升华佛教不成,反而降至释尊极力反对的外道说而不自知,仅参一词,即容易引人误解为当代“梵我论”的泛滥“返身”。

大凡中国人心中,历来潜藏有喜欢“崇拜”偶像的DNA种子,然被崇拜的对象,是否想被崇拜,我们不得而知。唯一清楚的是,在五阿含经中所表现的慈悲的释尊,恐怕不会愿意接受这样的人为“提拔”。所以在佛陀十四无记中,我们反而看到一位活生生的菩萨之圣默精神的彰显。因此我们可以明了,倘若“佛教神学”这一缺乏严谨审慎的文字既是作者对佛教革新的理论浓缩精华,将是何等的荒谬!

总之,关于“佛教神学”看似革新,实则类似外道的用词,且宛然在旧的桎梏中打滚的本质,殊不可言,亦不可取!虽如印顺导师所言:“研究佛法,要重视其宗教性”。诚然,信仰是宗教的根基,但信仰言教或崇拜神祗,我想,是有很大区别的。如章太炎先生在《建立宗教论》中即指出“神我论”及“有神论”,乃颠倒的世界观。离开佛教之菩萨道精神、积极入世、一切以利益众生为念的精神,离开了以佛为师的真实义理及切实的修证和继承,即草率的张扬起“佛教神学”(以佛为神)的旗号,恐怕很难迎风矗立。

不可否认,在《禅学的佛学批判》一书的部分内容,还是比较透彻的道出了禅学的一些流弊,有鞭辟入里之感,这是本书的价值所在。在提倡自性是佛,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禅宗哪里,彰显个体的“本觉”自性(注:先德吕澄认为本寂,而不主张本觉说。),如明清文人画思潮,其中不乏禅学的功劳,我自为我,更有何哉?也不得不媚俗于封建主流(士大夫阶层)。正因为过于媚俗世间,缺少出离精神、同体大悲的菩萨道牺牲精神及“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救苦宏愿,以致当今拜佛学禅者,或放野狂歌,或自扫门前雪,或学玄而东篱采菊,亦狂亦痴。或提倡平常道,吃喝拉撒皆成道,或但求往生、修来世福报或于寺庙进行经忏等等活动,皆为满足每个自体之私欲,致使禅学庸俗化,而“形同小乘独善的出世行”(注:太虚大师语)!全不管世间苦谛,众生沉沦。长久以往,所谓“返身者的缺席”,恐或一语成灰。

(本文版权归作者常政,转摘请注明)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方枪枪 2011-11-11 07:43
这是我在美国中文网内至今看到的基本上算是唯一一篇在理解佛学基础上,客观的佛学文章。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