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慵懒的斗士 //www.sinovision.net/?767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阴阳眼看世界,我敏感因为我内心是个湖。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牛嘿戏”的消亡

已有 2015 次阅读2011-6-30 00:52 |系统分类:文学分享到微信

  “牛嘿戏”其实就是木偶戏,老家当地人喜欢用这个略带贬义的名称呼之。
 
     从形式上而言,“牛嘿戏”接近号称“电影鼻祖”的北方皮影戏,几个民间艺人操控着几个傀儡,用方言的唱腔,配着简陋的民间乐器,不同的地方是皮影戏是用一块1平方米大小的白纱布做成屏幕,利用的是灯影的效果,而家乡的牛嘿戏是直接搭个小舞台,演员的下半身是始终暴露在观众眼前的。
 
     皮影戏最早的出现据说是为了博得痛失爱妃的汉武帝一悦,而它的下场也就比较合理,领导人把其当做传统文化的瑰宝作为礼物赠予国际友人。在余华的小说《活着》里,曾有主人公富贵在内战中为解放军演出皮影戏的情节,为解放军战士消除战场上带回的疲倦,并鼓舞了士气,从这个侧面了解,“傀儡戏“是在政治上发挥过作用的。
 
    相比较而言,家乡的牛嘿戏就显得没有那么主流了,早期曾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评书段子和地方的名人轶事,不拘泥于样板台词,很多艺人即兴发挥,时不时用些“带荤“的字眼,惹得大佬爷们哈哈大笑,娘们面红耳赤。现在回想起来,其实也就是今天高级夜总会里主持人的那些活,赤裸裸的荤段子太低俗,所以就用了不少暗喻,打了不少擦边球。由于没有专门的创作班子,拿得出手的段子也越来越少,全是脸谱化的东西很容易就让人厌倦了。
 
     随着电影业的发达,电视机的普及,牛嘿戏的生存变得越来越艰难。小剧场演出据点一个个倒闭,直到全部没有,这门技艺也开始转化了职能。哪个有钱人家有个喜事,就把这些个人马叫上门来,凑齐了数就把老板的名字放到唱词里,场面越喜庆,老板越高兴,但终究是百儿八十块的红包再管个饭就打发了,跟现在婚庆公司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最终,随着老一辈人的去世,今天要凑齐一个牛嘿戏的演出班子已经越来越难。
 
     本来,一个活生生的人举着一个傀儡就很不容易了,举着傀儡还要固定唱词就更不简单。我觉得牛嘿戏最终在老家消亡的原因是:小孩觉得他们是在演大人的戏,不懂;而大人觉得他们在演小孩的戏,没劲。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上一篇: 从倪萍到杨澜
下一篇: 父亲节的寄语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