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日报》4日发表社论说,如何防止“地沟油”犯罪反弹,让“地沟油”彻底远离餐桌,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当局应该善于釜底抽薪,让大量的“地沟油”真正成为物美价廉的“生物柴油”原材料。政府部门宜对“生物柴油”这一新兴产业给予扶持。同时,可以借鉴国外经验,拓展“生物柴油”的应用范围。
文章摘编如下:
过去一年,在食品安全焦虑下,乳制品市场乱象在年底再成为一大“敏感词”;假冒绿色猪肉、金黄色葡萄球菌、瘦肉精、地沟油等,让问题食品不绝于耳。新的一年,要打好百姓保“胃”战,尤其是防止地沟油流向餐桌,需要企业建立诚信,也需要政府部门转变监管观念,杜绝地沟油再流向餐桌。
岁末年初本应是乳品促销旺季,三元、伊利、蒙牛等大品牌却“不约而同”提价了。从三聚氰胺、“大头娃娃”事件之后,乳制品市场一直都不平静。经历了雅培“甲虫门”、美赞臣“细菌门”和明治“召回门”等质量问题事件的2011年,知名洋奶粉上演价格“一年四级跳”,令消费者感叹乳制品市场的脆弱。除了“不约而同”涨价,瘦肉精、地沟油也是过去一年再度红火的食品安全“老”话题。
对中国百姓而言,地沟油已不是什么新鲜名词,过去一年,多部门针对地沟油展开的一系列行动查处力度空前。从9月初开始,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打击“地沟油”会战。
3个多月,侦破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犯罪案件128起,查实涉案油品6万多吨,打掉涉及全国28个省份,集掏捞、粗炼、倒卖、深加工、批发、销售等多环节于一体的制售“地沟油”犯罪网络60个。
高压严打,食用油安全开始逐步得到保证。然而,如何防止“地沟油”犯罪反弹,让“地沟油”彻底远离餐桌,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首先“地沟油”犯罪网络和利益链条虽已受到重创,但在暴利诱惑下,很难保证没有人铤而走险,严打“锋头”过后重操故业;经此番整治行动,又暴露出正规食用油生产经销企业开始染指“地沟油”黑色产业的新情况,这无疑将使“地沟油”犯罪的隐蔽性更强、治理难度更大。
国家卫生部于2012年率先公布在社会上征集到了近300种地沟油检测方法,加上相关方法仍需经过严格的专家验证。卫生部此举仍未能消除公众的疑虑,未能让民众和消费者放心。地沟油并非只是技术难题,归根究底是监管问题。检测方法毕竟属于事后处理,不能从源头上预防地沟油的出现;真正的治本之策,在于通过政策疏导,让炼制地沟油无利可图,切断潲水等地沟油原料流向餐桌的通道。
“地沟油”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东西,就看用来做什么。据数据显示,小酒楼饭店每天产生的大量食用油废料,是制造“生物柴油”的好原料,以它为原料生产出来的生物柴油与普通柴油的使用效果完全一样,价格也不比一般的汽油高,而且燃烧充分,可大大缓解城市空气污染问题。
如果汽油中添加两成的“生物柴油”,可减少排放五成的二氧化碳、七成的二氧化硫,空气毒性可降低九成。若加利用,并大规模提炼和使用“生物柴油”,相信今后大城市再出现近日的灰霾天气机会会大幅度降低。
因此,当局应该善于釜底抽薪,让大量的“地沟油”真正成为物美价廉的“生物柴油”原材料。政府部门宜对“生物柴油”这一新兴产业给予扶持,既给相关加工企业以适当优惠政策,鼓励他们从“地沟油”中提炼“生物柴油”,也促使和鼓励餐饮企业乐意把厨余、潲水等提供给这类收集废油的加工企业,让企业能收集到充足的废油。
同时,可以借鉴国外经验,拓展“生物柴油”的应用范围。当然,遏止违法的利益,就很有必要依法规定“地沟油”的流向,并给予“地沟油”的“掏金者”以一定的利益和利润。这也是一个取缔餐桌“地沟油”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