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2
欧游漫记 6―大英博物馆的迷思:强盗还是文物保护者?
伦敦大英博物馆(BRITISHI MUSEUM) 是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巴黎罗浮宫博物馆(MUSEE DU LOUVRE)齐名的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大英博物馆有着丰富的馆藏,目前有1300 万件藏品。不少藏品都是稀世珍宝。因 场地限制,现在只是展出部分藏品。就算如此,想仔细欣赏全部展品,三天三夜也看不完。因时间所限,我们只是选择了古希腊,古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展馆观看,其他的只有留待以后有机会再去看了。
大英博物馆的主体建筑是一座仿古希腊建筑,正面有八条罗马式圆柱,上面的三角山墙上有一幅巨大的浮雕。跟雅典帕特农神殿相似。
中庭进入博物馆后,穿过大中庭(great court),进入23号展厅,开始了我们的今天的历史和文化之旅。23 号展厅展出的是希腊和罗马雕塑, 首先进入我们眼中的是一座一米多高的白色大理石雕刻的爱与美之女神阿芙罗狄蒂(Aphrodite也就是罗马神话中的维纳斯)的雕像。裸体的女神半跪在水缸旁边洗澡,双手企图挡住身体的重要部分。爱神在希腊神话中,是宙斯的女儿,她的儿子Aineias建立了罗马城,所以在罗马,希腊各处都有爱神的雕像。这个雕像是最著名的一个,也称作Lely 的维纳斯。在展厅的另一边,在一根罗马柱前面,我们看到了另外一个站立着的维纳斯的塑像。
17 号展厅展出的是涅瑞伊得纪念碑(Nereid Monument)整座建筑来自四世纪土耳其南部的桑索斯(Xanthos), 曾在一次地震中毁掉,后来大英博物馆依原样修复。现在,人们坐在纪念碑前面的椅子上 ,仔细地欣赏这座设计精美的巨型雕塑,并在思考英国人当初如何把这个庞然大物般到伦敦来。
在旁边的18号展厅里陈列的是希腊馆中最著名的额尔金大理石雕(Elgin Marble),它来自希腊的帕特农神庙(Parthenon Temple)。帕特农神庙是为供奉雅典城的保护神雅典娜(Athena)而建的。这里展出的帕特农神庙墙板上的浮雕显示了雅典人庆贺雅典娜节游行的盛况。人们兴高采烈地骑着马,高举着礼品,奉献给雅典娜。浮雕中人们,和马匹的神态各异,刻画得很细腻。.在展厅的中间的一个展台上,陈列了一个月神(Selene)马车上的马的头部, 线条优美,栩栩如生。充分展示了当时的高超的艺术水平。展厅的另一边展示了三角眉饰上的雕塑。东面的眉饰讲述了雅典娜诞生的故事。西面的眉饰描述了智慧女神雅典娜和海神波塞东(Poseidon)为争夺雅典城的保护神的地位而争斗的故事。雕塑中的人物动态自然,衣衫纹理清晰,富有生命力。帕特农神庙以其艺术魅力成了古希腊文明的重要史迹, 是欧洲古典主义建筑的典范。
1799年,英国第七世额尔金勋爵Thomas Bruce 被任命为驻君士坦丁堡大使,他派人把帕特农神庙洗劫一空,带走了可以搬动的一切宝藏。包括15 块墙面装饰板,36 块中楣,从三角墙上割下的19个浮雕, 13 个大理石雕的头部和一个女像柱。在拆卸过程中,很多雕塑 遭到了损毁。所有这些,装满了4艘船运返英国。1816 年以三万五千英镑卖给了英国政府, 成了现在大英博物馆里的额尔金大理石雕。现在的希腊帕特农神庙只剩下孤零零的几根石柱供人凭吊了。
这个额尔金也跟中国的文物破坏扯上了关系。他的儿子第八世额尔金伯爵James Bruce 参与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 年,作为英国的谈判代表和全权公使与清政府谈判北京条约,他亲自下令火烧圆明园。把一座美丽的皇家园林,变成了中国人心中永远的铭记的耻辱标记。
在4号展厅的正面,一块大理石石碑矗立在人们面前,这就是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埃及罗塞塔碑(The Rosetta Stone)。碑上刻有公元前196年埃及托勒米王朝的诏书,由上至下用三种不同的文字刻上相同的内容,分别是埃及象形文字,(代表献给神灵的文字);埃及草书(埃及当时平民使用的文字);与古希腊文(代表统治者的语言)。这块石碑成了后世考古学家研读埃及象形文字的钥匙。成为研究古埃及史的重要里程碑。这块石碑是法国人在埃及罗塞塔发现的,后来在英法战争中,法国人战败了,于是石碑落到了英国人手中。
到了埃及展厅,不能不提起埃及木乃伊。老实说,我对这东西并不感兴趣。一个人死了,被做成动物标本一样,给人们观看,让毫不相干者在面前指手画脚,情何以堪。这是对死者尊重,崇拜, 还是对逝者不敬?过去帝王想凭此复活,延寿万年, 倒无可非议;而现代还有人继续作如此蠢事,实是怪事。死者已矣,愿普天下之亡灵安息吧。
不看木乃伊,但是墓室里的石刻,马赛克壁画;做工精美的石棺;和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um II),阿蒙霍特普三世(Amenhotep III) 的头像,都是罕见的艺术精品,不可遗漏的。
拉美西斯二世
大英博物馆里的展品实在太丰富了,怎样介绍,都只能是挂一漏万。我们在里面转了几个馆,已花去三个多小时了。走出展厅,站在2436 块玻璃盖顶的中庭里,回望刚走出的门口,心里有无限的感慨。里面的几百万件展品,绝大部分是英国人靠着炮舰从世界各地搜罗来的。有人说,如果不是英国人拿来放在这里,可能这些东西都已经烟消云散,毁于无形了。别忘记,历史是没有“如果”的。事实就是一切!
有人会奇怪,为什么到了大英博物馆也不去中国馆看看?委实说,实在不想面对从敦煌石窟里割下的一幅幅壁画,一个个从龙门石窟里砍下的佛头。还有许许多多从不争气的祖宗手里失去的瑰宝。
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神马都是浮云。是耶,非耶, 历史将会有最后的公断。
To: czsh 你曾经说:对历史的无奈和失落,是我们在参观各地博物馆时最难挥去的思绪。
看来,对比美利坚帝国的大都会博物馆的馆藏与大英帝国博物馆的馆藏,可见小巫
与大巫之感,乃五味杂陈.
To: 无竹居主 你曾经说:网络上应该找得到这些资料。
是的,national gallery里有很多油画,我特别喜欢荷兰的风景画,拍了许多照片,但是,因为事前没做好功课,很多画的作者,背景资料都忘了,所以不敢胡乱介绍,免得误导读者.留待以后有时间核实了再行介绍吧.
谢谢
To: rubin 你曾经说:是的,national gallery里有很多油画,我特别喜欢荷兰的风景画,拍了许多照片,但是,因为事前没做好功课,很多画的作者,背景资料都忘了,所以不敢胡乱介绍,免得误导读者.留待以后有时间核实了再行介绍吧.
记得欧洲馆没有绘画,放到国家美术馆 National Gallery。
但中国馆有绘画,我在那里见过《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