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看到一则新闻,有位人大代表谈到上访问题,提出一个建议:“把上访群众请进来。”语惊四座。放眼世界,地球人都知道中国的访民生活悲苦,总是和“打”﹑ “骂”﹑ “关”﹑ “抓”等暴力的字眼联系在一起。现在一个“请”字,很温柔,够尊重,访民的地位看似抬高了不少。不过这个建议好虽好,却虚浮得紧,怎么看都是海市蜃楼,飘渺得不着边际。
西晋时期,天下闹饥荒,百姓没有饭吃。晋惠帝知道了,问身边的人:“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无独有偶,法国路易十六时,大臣向玛丽王后报告:法国的百姓没有面包吃。玛丽王后天真地问:“那么他们干嘛不吃蛋糕呢?”这两个历史典故,十分相似,一东一西,相映成趣。不能说晋惠帝和玛丽王后没有同情心,怪只怪他们说话太雷人,缺乏基本的生活常识,所以沦为了笑柄。
和古代的穷人相比,中国的访民要悲惨得多。全国各地,每年都有大批的上访人被无辜关押和殴打。他们没有人身自由,没有正常生活的权利。有的被送进疯人院,有的被关进劳教所,有的甚至被锁进监牢。远的不说,就说现在吧!几天前,有人告诉我,荆州市的许多上访人都被关进了黑监狱。我一点也不惊讶,这从来都是常态。中国的访民就像弱小的蚂蚁,随时都有被踩死的可能。如果哪一天发生诸如“某时某地某个上访人突然坐化升天”或者“某时某地某个访民突然失踪疑为UFO劫持”之类的新闻,真是一点也不稀奇。
无可否认,想把上访群众请进来的人大代表是个好代表,她的建议十分美好,只可惜离现实太远,就像“吃肉糜”和“吃蛋糕”一样不切实际。当然,这得归功于我们的宣传部门。他们太敬业,总是想方设法千方百计把那些脏的、臭的、恶的、丑的东西藏得严严实实,再往上面铺盖最美最艳的图画。难怪我们的人大代表误认为访民在乎的不过是面子、位子之类的玩意儿,中国人本来就喜好虚文浮礼嘛!她可哪里知道真实的状况呢!
肉糜和蛋糕自然是好东西,但是,西晋的饥民和法国的百姓岂敢奢望去品尝。他们希望得到的不过是粟米和面包而已。中国的访民不需要请,也不需要接,他们需要的是最基本的人权,像正常人一样正常地生活。当然还需要有人来解决他们的问题。参照国情和现实,建议人大代表说出真言:“不要抓访民,把上访群众放出去。”对于长期被打压的访民来说,这样的建议,才比较靠谱。